CN217391655U - 污水叠加式沉淀池 - Google Patents

污水叠加式沉淀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91655U
CN217391655U CN202220898205.6U CN202220898205U CN217391655U CN 217391655 U CN217391655 U CN 217391655U CN 202220898205 U CN202220898205 U CN 202220898205U CN 217391655 U CN217391655 U CN 2173916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one
sedimentation
tank body
sewage
flocc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9820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建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089820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916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916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916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污水叠加式沉淀池,包括池体;池体侧壁设有进水管,内侧设有周进周出沉淀区;周进周出沉淀区下端与池体靠近下端的位置连通;周进周出沉淀区内靠近上端位置通过连通管与混合区的底部连接;混合区下端封闭上端开口,外侧设有絮凝区;絮凝区外部设有外形与池体相同的斜管沉淀区,通过下端开口与斜管沉淀区连通;斜管沉淀区内壁与絮凝区外壁之间设有由多根斜管并排形成的孔板,靠近上端位置设有环形出水槽;环形出水槽底部通过出水管将完成处理的污水输出;池体的底部和斜管沉淀区的底部均设有排泥管,通过排泥管将沉淀的污泥排出。

Description

污水叠加式沉淀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污水叠加式沉淀池。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要求的提高,大多新建污水处理厂都要达到一级A的排放标准,因此在设计建设过程中都涉及污水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设施,目前,污水处理通常采用生物处理的二次沉淀池出水经加药混凝沉淀后,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磷等污染物,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后排放。
现有技术中的污水深度处理系统主要由生物反应池、二次沉淀池、混凝斜板沉淀池等组成。其中,生物反应池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二次沉淀池实现泥水分离,大部分污泥进行回流,二次沉淀池出水进入混凝斜板沉淀池,混凝斜板沉淀池由混凝反应区和斜管沉淀区组成,通过投加混凝剂与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充分混合接触并进而将其泥水分离的场所。经过生物反应池、二次沉淀池和混凝斜板沉淀系统处理后污水中污染物质基本能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在传统的污水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系统中,二次沉淀池和混凝斜板沉淀池是处在2个不同的构筑物,各池内部及之间的管渠或孔口连接产生的水头损失较大,需要有一定的占地面积,特别在现有污水处理厂建设中,对一些用地紧张,传统的污水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系统较难适应。
因此,如何使占地面积更小、水头损失更小、水池有效处理容积更高以及更加便于运行管理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污水叠加式沉淀池,实现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水生物和深度处理系统由于处理构筑物多、水头损失大造成的用地多、运行费用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污水叠加式沉淀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为上方开口,底部呈随深度增加而内径逐渐缩小的去头锥形;
所述池体侧壁靠近上方开口处设有用于输入污水的进水管;
所述池体内侧设有一圈与所述池体内壁平行设置的间隔,在所述池体内围成周进周出沉淀区;
所述周进周出沉淀区呈竖直设置的管状结构,下端与所述池体靠近下端的位置连通,上端的高度超过所述进水管;
所述周进周出沉淀区内靠近上端位置通过连通管与竖直设置在靠近所述池体中心位置的混合区的底部连接;
所述混合区呈下端封闭上端开口的竖直管状结构,上端开口处的高度在所述进水管的上方;
所述混合区的外侧设有一圈与所述混合区外壁平行设置的间隔,在所述混合区外围成絮凝区;
所述絮凝区呈竖直设置的管状结构,外部设有外形与所述池体相同,即上方开口,底部呈随深度增加而内径逐渐缩小的去头锥形的斜管沉淀区,通过下端开口与所述斜管沉淀区靠近的下部的位置连通;
通过所述混合区上端流出的所述污水从所述絮凝区靠近下端的位置进入所述斜管沉淀区;
所述絮凝区的上端和所述斜管沉淀区的上端均与所述周进周出沉淀区的上端齐平;
所述斜管沉淀区内壁与所述絮凝区外壁之间设有由多根斜管并排形成的孔板;
当所述污水从所述斜管沉淀池区靠近下端的位置向上没过所述孔板时,呈向上斜流通过所述孔板;
所述斜管沉淀区内壁与所述絮凝区外壁之间靠近上端位置设有环形出水槽;
所述环形出水槽底部通过出水管将完成处理的所述污水输出;
所述池体的底部和所述斜管沉淀区的底部均设有排泥管,通过所述排泥管将沉淀的污泥排出。
优选的,所述池体和所述周进周出沉淀区之间,位于所述进水管下方,靠近所述进水管的位置设有环绕所述池体设置的布水渠;
所述进水管通过所述布水渠将所述污水输入所述池体。
更优选的,所述污水通过所述布水渠底部环绕所述池体内侧壁设置的若干导流孔向下进入所述池体。
更优选的,所述布水渠下方对应每一所述导流孔均设有导流槽。
优选的,所述周进周出沉淀区内靠近上端位置设有一圈环绕所述周进周出沉淀区内壁设置的出水渠;
所述出水渠内侧侧壁上端在所述进水管的上方,底部在所述进水管的下方,底部与所述连通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池体、所述絮凝区、所述斜管沉淀区和所述周进周出沉淀区的横截面均为圆心,并同轴布置。
优选的,所述池体和所述斜管沉淀区分别通过两根所述排泥管将沉淀的污泥排出。
优选的,所述环形出水槽侧壁上端的高度在所述进水管在所述池体侧壁所在位置的上方,在所述出水渠内侧侧壁上端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絮凝区下端设有挡水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叠加式沉淀池解决了传统污水生物和深度处理系统由于处理构筑物多、水头损失大造成的用地多、运行费用高的问题,实现两个沉淀系统合理布置、占地面积小、水头损失小、水池有效处理容积高、便于运行管理并经济有效的实用新型目的。
本实用新型将池型布置与污水处理水力流程的技术特点相结合,两种沉淀各处理单元的容积、流速等要求不同,通过依据水力流程合理布置各处理单元的位置和形状,使池内水力流畅,布水均匀,提高了水池有效处理容积。
本实用新型体现了污水处理系统一体化的技术特点。通过将混凝反应区和斜管沉淀区布置在周进周出沉淀区沉淀过滤区中间,使两种不同污泥和水重力分离的有机结合,改变了生物沉淀和加药混凝沉淀分在不同构筑物的污水处理传统方式,既解决了两种沉淀池底部排泥的问题,又最大程度的降低了水头损失,节约了用地,并降低了运行费用和工程投资。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纵截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污水叠加式沉淀池,包括池体1;池体1为上方开口,底部呈随深度增加而内径逐渐缩小的去头锥形;
池体1侧壁靠近上方开口处设有用于输入污水的进水管8;
池体1内侧设有一圈与池体1内壁平行设置的间隔,在池体1内围成周进周出沉淀区4;
周进周出沉淀区4呈竖直设置的管状结构,下端与池体1靠近下端的位置连通,上端的高度超过进水管8;
周进周出沉淀区4内靠近上端位置通过连通管10与竖直设置在靠近池体中心位置的混合区6的底部连接;
混合区6呈下端封闭上端开口的竖直管状结构,上端开口处的高度在进水管8的上方;
混合区6的外侧设有一圈与混合区6外壁平行设置的间隔,在混合区6外围成絮凝区5;
絮凝区5呈竖直设置的管状结构,外部设有外形与池体1相同,即上方开口,底部呈随深度增加而内径逐渐缩小的去头锥形的斜管沉淀区3,通过下端开口与斜管沉淀区3靠近的下部的位置连通;
通过混合区6上端流出的污水从絮凝区5靠近下端的位置进入絮凝区5;
絮凝区5的上端和斜管沉淀区3的上端均与周进周出沉淀区4的上端齐平;
斜管沉淀区3内壁与絮凝区5外壁之间设有由多根斜管并排形成的孔板 15;
当污水从斜管沉淀区3靠近下端的位置向上没过孔板15时,呈向上斜流通过孔板15;
斜管沉淀区3内壁与絮凝区5外壁之间靠近上端位置设有环形出水槽13;
环形出水槽13底部通过出水管14将完成处理的污水输出;
池体1的底部设有排泥管2和斜管沉淀区3的底部设有排泥管17,通过排泥管2将和排泥管17分别将沉淀的污泥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合二次沉淀池和混凝沉淀池的污水处理工艺特点,根据污水经二次沉淀池排出至混凝沉淀池进行加药沉淀的传统布置方式,改变了二次沉淀池和混凝沉淀池完全隔离的模式,使污水生物和加药混凝沉淀能够在1个构筑物内完成,大大降低了水头损失,减少污水处理构筑物,解决了传统污水生物和加药混凝沉淀系统构筑物较多,占地面积大的问题。
在某些实施例中,池体1和周进周出沉淀区4之间,位于进水管8下方,靠近进水管8的位置设有环绕池体1设置的布水渠7;
进水管8通过布水渠7将污水输入池体1。
在某些实施例中,污水通过布水渠7底部环绕池体1内侧壁设置的若干导流孔11向下进入池体1。
在某些实施例中,布水渠7下方对应每一导流孔11均设有导流槽12。
上述结构的存在,能够对进水管8导入的污水均匀布水。
在某些实施例中,周进周出沉淀区4内靠近上端位置设有一圈环绕内壁设置的出水渠9;
出水渠9内侧侧壁上端在周进周出沉淀区4的水面下,底部与连通管10 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池体1、絮凝区5、斜管沉淀区3和周进周出沉淀区4 的横截面均为圆心,并同轴布置。
在某些实施例中,池体1和斜管沉淀区3分别通过两根排泥管17将沉淀的污泥排出。
在某些实施例中,环形出水槽13侧壁上端的高度在进水管8在池体1侧壁所在位置的上方,在出水渠9内侧侧壁上端的下方。
在某些实施例中,絮凝区5下端设有挡水板16。
在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1和图2所示,池体1为一圆形池体,在池体1内划分为混合区6、絮凝区5、斜管沉淀区3和周进周出沉淀区4这3个环状单元处理区,污水从池体1外壁上部进入,经生物沉淀、加药混凝沉淀后从斜管沉淀区3上部的出水槽13排出。
斜管沉淀区3和周进周出沉淀区4的圆锥底部为污泥区,沉淀后污泥分别由排泥管2和排泥管17排出池体1。
由于3个环状单元处理区所需面积和容积不同,合理的形成各单元区之间水力按工艺流程和所需流速从池体外侧到中心,然后呈上下贯通自然向四周扩散,经斜管沉淀区3上部出水槽13后排放。
将混合区6、絮凝区5和斜管沉淀区3布置在周进周出沉淀区4中间,使两种不同污泥和水重力分离的有机结合,改变了生物沉淀和加药混凝沉淀分在不同构筑物的污水处理传统方式,最大程度的降低了水头损失,节约了用地,并降低了运行费用和工程投资。
结合图中的箭头所示,污水从周进周出沉淀区4上部的进水管8进入,出水渠9将周进周出沉淀区4沉淀后出水通过连通管10导入混合区6下部,污水在混合区6上部翻入絮凝区5,然后从絮凝区5下部流入斜管沉淀区3,污水自下而上经沉淀后,通过设在斜管沉淀区3上部清水区的环形出水槽13由出水管14排放。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污水叠加式沉淀池,包括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为上方开口,底部呈随深度增加而内径逐渐缩小的去头锥形;
所述池体(1)侧壁靠近上方开口处设有用于输入污水的进水管(8);
所述池体(1)内侧设有一圈与所述池体(1)内壁平行设置的间隔,在所述池体(1)内围成周进周出沉淀区(4);
所述周进周出沉淀区(4)呈竖直设置的管状结构,下端与所述池体(1)靠近下端的位置连通,上端的高度超过所述进水管(8);
所述周进周出沉淀区(4)内靠近上端位置通过连通管(10)与竖直设置在靠近所述池体中心位置的混合区(6)的底部连接;
所述混合区(6)呈下端封闭上端开口的竖直管状结构,上端开口处的高度在所述进水管(8)的上方;
所述混合区(6)的外侧设有一圈与所述混合区(6)外壁平行设置的间隔,在所述混合区(6)外围成絮凝区(5);
所述絮凝区(5)呈竖直设置的管状结构,外部设有外形与所述池体(1)相同,即上方开口,底部呈随深度增加而内径逐渐缩小的去头锥形的斜管沉淀区(3),通过下端开口与所述斜管沉淀区(3)靠近的下部的位置连通;
通过所述混合区(6)上端流出的所述污水从所述絮凝区(5)靠近下端的位置进入所述斜管沉淀区(3);
所述絮凝区(5)的上端和所述斜管沉淀区(3)的上端均与所述周进周出沉淀区(4)的上端齐平;
所述斜管沉淀区(3)内壁与所述絮凝区(5)外壁之间设有由多根斜管并排形成的孔板(15);
当所述污水从所述絮凝区(5)靠近下端的位置向上没过所述孔板(15)时,呈向上斜流通过所述孔板(15);
所述斜管沉淀区(3)内壁与所述絮凝区(5)外壁之间靠近上端位置设有环形出水槽(13);
所述环形出水槽(13)底部通过出水管(14)将完成处理的所述污水输出;
所述池体(1)的底部和所述斜管沉淀区(3)的底部均设有排泥管(17),通过所述排泥管(17)将沉淀的污泥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叠加式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和所述周进周出沉淀区(4)之间,位于所述进水管(8)下方,靠近所述进水管(8)的位置设有环绕所述池体(1)设置的布水渠(7);
所述进水管(8)通过所述布水渠(7)将所述污水输入所述池体(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叠加式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通过所述布水渠(7)底部环绕所述池体(1)内侧壁设置的若干导流孔(11)向下进入所述池体(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叠加式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渠(7)下方对应每一所述导流孔(11)均设有导流槽(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叠加式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进周出沉淀区(4)内靠近上端位置设有一圈环绕所述周进周出沉淀区(4)内壁设置的出水渠(9);
所述出水渠(9)内侧侧壁上端在所述周进周出沉淀区(4)水面下,底部与所述连通管(1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叠加式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出水槽(13)侧壁上端的高度在所述出水渠(9)内侧侧壁上端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叠加式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所述絮凝区(5)、所述斜管沉淀区(3)和所述周进周出沉淀区(4)的横截面均为圆心,并同轴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叠加式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和所述斜管沉淀区(3)分别通过两根所述排泥管(17)将沉淀的污泥排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叠加式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区(5)下端设有挡水板(16)。
CN202220898205.6U 2022-04-19 2022-04-19 污水叠加式沉淀池 Active CN2173916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98205.6U CN217391655U (zh) 2022-04-19 2022-04-19 污水叠加式沉淀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98205.6U CN217391655U (zh) 2022-04-19 2022-04-19 污水叠加式沉淀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91655U true CN217391655U (zh) 2022-09-09

Family

ID=83139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98205.6U Active CN217391655U (zh) 2022-04-19 2022-04-19 污水叠加式沉淀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916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91269C (zh) 一种高效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CN202620796U (zh) 竖流式沉淀池
CN201330186Y (zh) 带螺旋斜板的高效一体化净水设备
CN106430547B (zh) 可调式两级沉淀池好氧颗粒污泥装置
CN201890788U (zh) 双层压力式除油器
CN207313239U (zh) 高效循环生物复合反应污水处理系统
CN109231436B (zh) 一种用于好氧颗粒污泥系统的污水均布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4150589A (zh) 一体化无梯度活性污泥污水处理装置
CN108455727B (zh) 增强污泥颗粒化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CN217391655U (zh) 污水叠加式沉淀池
CN101844839B (zh) 一体化中水回用净化处理设备
CN201058827Y (zh) 高效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CN210736319U (zh) 旋流式厌氧反应器
CN205556208U (zh) 折流式缺好氧反应器
CN207845430U (zh) 一种塔式污水生物处理设备
CN204097184U (zh) 一体化无梯度活性污泥污水处理装置
CN2832804Y (zh) 复合式污水处理装置
CN114712902A (zh) 污水叠加式沉淀池
US20220242751A1 (en) Fluidized adsorption device and fluidized adsorption method for sewage treatment
CN206308168U (zh) 卧式承压式一体化水质净化处理装置
CN108408907A (zh) 一种配置氮气分离装置的立塔式生物脱氮处理器及应用
CN106116015B (zh) 一种旋流混合废水处理好氧反应器
CN205367858U (zh) 一种曝气沉淀装置
CN107973399A (zh) 一种高效三相分离系统
CN211620289U (zh) 一种低能耗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