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66670U - 一种双套管冲洗引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套管冲洗引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66670U
CN217366670U CN202220070026.3U CN202220070026U CN217366670U CN 217366670 U CN217366670 U CN 217366670U CN 202220070026 U CN202220070026 U CN 202220070026U CN 217366670 U CN217366670 U CN 2173666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g
sets
sleeve
rod
do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7002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玉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007002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666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666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6667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套管冲洗引流装置,包括两组防护套,所述防护套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防护套的侧边之间通过铰接件铰接连接,两组所述防护套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两组所述防护套的表面贯穿插设有推杆,且推杆贯穿防护套的表面与固定板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护机构可以对引流管本体的表面进行保护作用,并通过推杆的滑动可以使得固定板与套管的表面相抵触,从而便于将套管固定安装在防护机构的内部,并通过第二螺杆的转动可以使得两组夹杆相互靠近,使得防护机构安装在护理床的侧边处,从而当引流管本体的出口端在更换容器时,可以有效的避免引流管本体发生晃动,避免造成引流针头发生晃动以及患者会产生不适感。

Description

一种双套管冲洗引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套管冲洗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双套管冲洗引流是在患者病灶清除以后,将双管置入伤口,切口完全闭合,选用有效的、含有一定浓度的抗生素溶液持续灌洗引流,应用于有适应症者,通过持续灌洗可以有效地将脓液稀释,使坏死组织脱落,通过负压引流可通畅地排出,使伤口保持洁净,抑制细菌繁殖,形成无菌环境,利于肉芽生长及伤口愈合;
当双套管冲洗引流在使用时,双管分为冲洗管和引流管,将双管的一端同时插入切口内,并将冲洗管的另一端与冲洗液包连接,引流管的另一端与引流袋连接,从而可以对患者病灶进行冲洗引流;
但是,现有的引流管在使用时都是直接放置在床面上的,当容器装满需要在更换时,在拉扯的过程中会导致引流管晃动,容易造成引流针头松动脱落,从而对患者造成不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消化内科临床腹水引流器来解决上述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双套管冲洗引流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双套管冲洗引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套管冲洗引流装置,包括两组防护套,所述防护套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防护套的侧边之间通过铰接件铰接连接,两组所述防护套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两组所述防护套的表面贯穿插设有推杆,且推杆贯穿防护套的表面与固定板连接,其中一组所述防护套的底端表面通过支撑柱安装有第二螺杆,且第二螺杆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二螺杆的表面均套设有第二螺套,且第二螺套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杆。
优选的,所述推杆通过套筒与第一螺套之间铰接连接,且第一螺套的中心位置处插设有第一螺杆,所述套筒的中心位置处通过支撑杆与防护套的表面连接,通过支撑杆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两侧内部均插设有可以滑动的内杆,且内杆远离套筒内部的一侧表面分别与推杆与第一螺套铰接连接,通过套筒的伸缩可以使得套筒以支撑杆为中心点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杆贯穿插设在支撑柱的内部,且支撑柱的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承重杆,所述第二螺套的上下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条,且限位条的表面套设有限位套,通过限位条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防护套的左侧表面对称连接有卡条,且卡条的表面套设有卡板,通过卡板可以使得两组防护套之间卡合固定。
优选的,所述防护套的两侧表面铰接连接支撑板,且支撑板的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中心位置处套设有第二连接块,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支撑板的侧表面连接,通过弹簧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防护套的两侧通过弹性防护件与支撑板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外侧表面均匀开设有凹槽,通过弹性防护件可以防止引流管本体与弹簧之间发生卡合现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该装置通过防护机构可以对引流管本体的表面进行保护作用,并通过推杆的滑动可以使得固定板与套管的表面相抵触,从而便于将套管固定安装在防护机构的内部,并通过第二螺杆的转动可以使得两组夹杆相互靠近,使得防护机构安装在护理床的侧边处,从而当引流管本体的出口端在更换容器时,可以有效的避免引流管本体发生晃动,避免造成引流针头发生晃动以及患者会产生不适感。
2、该装置通过支撑板可以对插设在防护套内部的引流管本体的表面进行支撑作用,使得引流管本体在向下拉扯的过程中是呈弧度倾斜向下的,并通过弹簧可以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引流管本体在长时间拉扯的过程中发生折痕的现象,从而可以有效的对引流管本体起到防护的作用,并通过弹性防护件可以避免引流管本体与弹簧之间发生卡合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双套管冲洗引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防护套结构立体展开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限位机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安装机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缓冲机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A处结构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中:110、防护套;120、铰接件;130、卡条;140、卡板; 150、固定板;210、第一螺杆;220、第一螺套;230、套筒;240、支撑杆;250、推杆;310、支撑板;320、第一连接块;330、连接杆; 340、第二连接块;350、弹簧;360、弹性防护件;410、承重杆;420、支撑柱;430、第二螺杆;440、限位套;450、第二螺套;460、限位条;470、夹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6,一种双套管冲洗引流装置,包括两组防护套110,其特征在于,防护套110设置有两组,两组防护套110的侧边之间通过铰接件120铰接连接,两组防护套110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 150,两组防护套110的表面贯穿插设有推杆250,且推杆250贯穿防护套110的表面与固定板150连接,其中一组防护套110的底端表面通过支撑柱420安装有第二螺杆430,且第二螺杆430设置有两组,两组第二螺杆430的表面均套设有第二螺套450,且第二螺套450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杆470。
进一步的,参照图3可以得知,推杆250通过套筒230与第一螺套220之间铰接连接,且第一螺套220的中心位置处插设有第一螺杆210,套筒230的中心位置处通过支撑杆240与防护套110的表面连接,通过套筒230可以对推杆250进行拉动,从而便于推杆250带动固定板150与引流管本体的表面贴合,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固定板 150可以对引流管本体的表面进行夹持,从而表面引流管本体与防护套110的内部脱离。
进一步的,参照图3可以得知,套筒230的两侧内部均插设有可以滑动的内杆,且内杆远离套筒230内部的一侧表面分别与推杆250 与第一螺套220铰接连接,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套筒230可以使得推杆250推动固定板150移动。
进一步的,参照图3和图4可以得知,第二螺杆430贯穿插设在支撑柱420的内部,且支撑柱420的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承重杆 410,第二螺套450的上下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条460,且限位条460的表面套设有限位套440,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限位条460 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
进一步的,参照图2可以得知,防护套110的左侧表面对称连接有卡条130,且卡条130的表面套设有卡板140,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卡板140可以使得两组防护套110之间固定安装。
进一步的,参照图5可以得知,防护套110的两侧表面铰接连接支撑板310,且支撑板310的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320,第一连接块320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30,且连接杆330的中心位置处套设有第二连接块340,连接杆330的表面套设有弹簧350,第二连接块340与支撑板310的侧表面连接,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支撑板310可以使得引流管本体进行支撑作用。
进一步的,参照图5和图6可以得知,防护套110的两侧通过弹性防护件360与支撑板310连接,支撑板310的外侧表面均匀开设有凹槽,通过凹槽可以对引流管本体进行限位。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根据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附图5和附图6,当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将引流管本体插设在防护套110的内部,并通过卡板140就可以使得防护套110之间相互卡合固定,之后手动转动第一螺杆210,使得套筒230铰接转动推动推杆250,从而通过推杆250推动固定板150移动对引流管本体的表面进行夹持固定;
之后,手动转动第二螺杆430使得第二螺套450推动7夹杆470 移动,从而将防护套110安装在护理床的侧边,当更换容器时,手动拉动引流管本体一遍,使得引流管本体与支撑板310的表面相互贴合,当引流管本体在受到外力的拉扯下时,会带动支撑板310向下铰接转动,通过支撑板310可以对引流管本体进行防护作用,避免引流管本体在受到拉扯力的作用下与防护套110的两侧内壁相互贴合,从而避免引流管本体发生折痕现象,操作完成,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以上所述所有部件的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并且其所有部件的具体结构、型号和系数指标均为其自带技术,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故不在多加赘述。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以及垂直水平”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与此同时,“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数列名词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Claims (7)

1.一种双套管冲洗引流装置,包括两组防护套(1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110)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防护套(110)的侧边之间通过铰接件(120)铰接连接,两组所述防护套(110)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50),两组所述防护套(110)的表面贯穿插设有推杆(250),且推杆(250)贯穿防护套(110)的表面与固定板(150)连接,其中一组所述防护套(110)的底端表面通过支撑柱(420)安装有第二螺杆(430),且第二螺杆(430)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第二螺杆(430)的表面均套设有第二螺套(450),且第二螺套(450)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杆(4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套管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250)通过套筒(230)与第一螺套(220)之间铰接连接,且第一螺套(220)的中心位置处插设有第一螺杆(210),所述套筒(230)的中心位置处通过支撑杆(240)与防护套(110)的表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套管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30)的两侧内部均插设有可以滑动的内杆,且内杆远离套筒(230)内部的一侧表面分别与推杆(250)与第一螺套(220)铰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套管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杆(430)贯穿插设在支撑柱(420)的内部,且支撑柱(420)的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承重杆(410),所述第二螺套(450)的上下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限位条(460),且限位条(460)的表面套设有限位套(4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套管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110)的左侧表面对称连接有卡条(130),且卡条(130)的表面套设有卡板(14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套管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110)的两侧表面铰接连接支撑板(310),且支撑板(310)的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320),所述第一连接块(320)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30),且连接杆(330)的中心位置处套设有第二连接块(340),所述连接杆(330)的表面套设有弹簧(350),所述第二连接块(340)与支撑板(310)的侧表面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套管冲洗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110)的两侧通过弹性防护件(360)与支撑板(310)连接,所述支撑板(310)的外侧表面均匀开设有凹槽。
CN202220070026.3U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双套管冲洗引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3666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70026.3U CN217366670U (zh)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双套管冲洗引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70026.3U CN217366670U (zh)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双套管冲洗引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66670U true CN217366670U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95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7002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366670U (zh)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双套管冲洗引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666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35603A (zh) 一种骨科临床用换药组合支架
CN211068351U (zh) 一种骨科护理用伤口清洗器
CN217366670U (zh) 一种双套管冲洗引流装置
CN211962721U (zh) 一种感染科伤口处理消毒护理装置
CN213526151U (zh) 一种普外科护理用伤口边缘清理装置
CN211214674U (zh) 一种消化内科用多功能灌肠器
CN214129425U (zh) 一种眼科用洗眼装置
CN212593240U (zh) 一种便于更换导尿管的泌尿外科用导尿装置
CN209122734U (zh) 一种肢体换药架
CN216777227U (zh) 一种清创车
CN111135365A (zh) 一种用于妇科护理的冲洗装置
CN213099943U (zh) 一种外科护理用创口清理装置
CN215134295U (zh) 一种肝胆外科护理用引流装置
CN210872946U (zh) 一种新型洗眼车
CN212973520U (zh) 一体式结膜囊冲洗装置
CN210131052U (zh) 一种医用清创车
CN220632665U (zh) 一种肿瘤内科临床用防渗透引流管
CN210447439U (zh) 一种口腔护理装置
CN215504282U (zh) 一种眼科冲洗器
CN218010502U (zh) 一种用于膀胱护理冲洗装置
CN212141020U (zh) 一种外科护理用引流支架
CN215230893U (zh) 一种创伤骨科用伤口清洗装置
CN215386410U (zh) 一种骨科创伤临床用创口冲洗装置
CN215194325U (zh) 一种集成静滴泵的血滤机
CN217448327U (zh) 一种肢体多功能清创换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9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