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60350U - 一种普适性北斗地质灾害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普适性北斗地质灾害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60350U
CN217360350U CN202123444184.5U CN202123444184U CN217360350U CN 217360350 U CN217360350 U CN 217360350U CN 202123444184 U CN202123444184 U CN 202123444184U CN 217360350 U CN217360350 U CN 2173603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ar panel
monitoring device
guide plate
briquetting
beidou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4418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海兵
魏永峰
马宏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Dop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xi Do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xi Dop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xi Do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4418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603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603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603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普适性北斗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包括监测装置本体,所述监测装置本体包括控制仓、太阳能板、传感线和插接杆,所述控制仓的顶部连接有天线和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的两侧设置有调节转轴,所述太阳能板的表面通过海绵条与导流板连接,所述控制仓的底端安装有固定块,所述控制仓的底端安装有插接杆,所述插接杆的表明安装有压力感应器,所述压力感应器的表面与传感线连接,所述传感线的表面套设有线管,所述线管的表面设置有螺纹管,该普适性北斗地质灾害监测装置能导流雨水对太阳能板进行冲刷,具有防尘功能,可以从地表对传感线进行指示,便于巡查。

Description

一种普适性北斗地质灾害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灾害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普适性北斗地质灾害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地质监测仪广泛用于观测山体边坡、海边堤防、隧道、公路路堤以及桥梁等地质情况,可以对一定范围内的区域进行实时的地质灾害监测功能,及时应对可能会发生的灾害现象。
北斗地质灾害监测装置需要将检测装置埋装在地下,并拉动感应线对该位置进行分布,但是现有的装置在埋线后无法直接从地表直接观察感应线的走向,后期对感应线进行维护巡查时就会非常费时费力,而直接刻上标记容易被气候或者动植物影响,提高了巡查的难度,另一方面,由于安装在野外,需要使用太阳能板进行储电,现有的太阳能板无法同时实现接受雨水冲刷又防尘的效果,导致太阳能板的后期寿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普适性北斗地质灾害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能导流雨水对太阳能板进行冲刷,具有防尘功能,可以从地表对传感线进行指示,便于巡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普适性北斗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包括监测装置本体,所述监测装置本体包括控制仓、太阳能板、传感线和插接杆,所述控制仓的顶部连接有天线和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的两侧设置有调节转轴,所述太阳能板的表面通过海绵条与导流板连接,所述控制仓的底端安装有固定块,所述控制仓的底端安装有插接杆,所述插接杆的表明安装有压力感应器,所述压力感应器的表面与传感线连接,所述传感线的表面套设有线管,所述线管的表面设置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顶部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端通过螺纹柱与压块连接,所述压块的顶端设置有反光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调节转轴通过使用螺栓依次穿过导流板和太阳能板将两者固定安装为整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流板整体采用透明的钢化玻璃材质,所述导流板将太阳能板的顶部完全遮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海绵条贴装在太阳能板的顶部位置,所述海绵条将导流板和太阳能板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封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块和压块的底端均与地表相贴合,所述线管和插接杆均埋装在地下,所述传感线将两个插接杆表面最上方的压力感应器串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线管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压块,且每个压块之间的间隔相同,所述反光条整体为长方形结构,且反光条的两端均指向相邻的压块所在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普适性北斗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包括监测装置本体,所述监测装置本体包括导流板、太阳能板、海绵条、支架、控制仓、固定块、线管、传感线、连接管、压力感应器、插接杆、压块、反光条、螺纹柱、螺纹管、调节转轴、天线。
1.该普适性北斗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可以根据具体使用环境和监测需求连接多个检测设备,该结构能够同时实现对精确位置和大范围地质的勘测,并安装简单便捷。
2.该普适性北斗地质灾害监测装置便于后期矫正或者检修维护,利用反光条可以在夜间利用手电照射快速定位传感线位置,且条形的反光条指向下一个压块的所在位置,降低了维护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3.该普适性北斗地质灾害监测装置通过导流板可以对太阳能板的顶部进行遮挡,可以防止飘落灰尘,并不影响下雨时雨水对太阳能板的表面进行冲刷,仍旧具有清洁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普适性北斗地质灾害监测装置的外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普适性北斗地质灾害监测装置的太阳能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普适性北斗地质灾害监测装置的连接管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流板;2、太阳能板;3、海绵条;4、支架;5、控制仓;6、固定块;7、线管;8、传感线;9、连接管;10、压力感应器;11、插接杆;12、压块;13、反光条;14、螺纹柱;15、螺纹管;16、调节转轴;17、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普适性北斗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包括监测装置本体,所述监测装置本体包括控制仓5、太阳能板2、传感线8和插接杆11,所述控制仓5的顶部连接有天线17和支架4,所述支架4的顶端安装有太阳能板2,所述太阳能板2的两侧设置有调节转轴16,所述太阳能板2的表面通过海绵条3与导流板1连接,所述控制仓5的底端安装有固定块6,所述控制仓5的底端安装有插接杆11,所述插接杆11的表明安装有压力感应器10,所述压力感应器10的表面与传感线8连接,所述传感线8的表面套设有线管7,所述线管7的表面设置有螺纹管15,所述螺纹管15的顶部安装有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9的顶端通过螺纹柱14与压块12连接,所述压块12的顶端设置有反光条1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调节转轴16通过使用螺栓依次穿过导流板1和太阳能板2将两者固定安装为整体,松弛螺栓即可调节导流板1的角度,然后拧紧即可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流板1整体采用透明的钢化玻璃材质,所述导流板1将太阳能板2的顶部完全遮盖,避免落叶或部分沙砾碎石直接落到太阳能板2的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海绵条3贴装在太阳能板2的顶部位置,所述海绵条3将导流板1和太阳能板2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封堵,从而对雨水进行过滤后进行冲刷太阳能板2的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块6和压块12的底端均与地表相贴合,所述线管7和插接杆11均埋装在地下,所述传感线8将两个插接杆11表面最上方的压力感应器10串联,当地质变化时,会对传感线8产生影响,波及到两侧的压力感应器10,最终以电子信号的形式通过天线17向外发送出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线管7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压块12,且每个压块12之间的间隔相同,所述反光条13整体为长方形结构,且反光条13的两端均指向相邻的压块12所在的位置,以便于通过反光条13快速确认传感线8的位置,提高巡查的效率。
工作原理:该普适性北斗地质灾害监测装置通过太阳能板2接收阳光照射产生电能,并存储在控制仓5内置的蓄电池内进行使用,其中压力感应器10均为现有的成熟设备,安装时,先将底端的插接杆11插入到地底,利用表面安装的多个压力感应器10对地质变化进行勘测,再使用传感线8与另外一个设备底部的压力感应器10连接,从而可以检测传感线8布设范围内的地质变化,同时可以根据具体使用环境和监测需求连接多个检测设备,该结构能够同时实现对精确位置和大范围地质的勘测,并安装简单便捷,该监测装置在传感线8的表面套设有线管7,线管7埋装在地底,线管7每隔一段距离安装有一个螺纹管15,并通过连接管9在顶部安装上压块12,压块12的底面与地表直接接触贴合,可以防止压块12随着时间增加下陷,后期对传感线8进行巡查时,可以直接通过表面的压块12确认传感线8的位置,从而便于后期矫正或者检修维护,而在压块12的顶部设置有条形的反光条13,利用反光条13可以在夜间利用手电照射快速定位传感线8位置,且条形的反光条13指向下一个压块12的所在位置,便于后续的巡查,降低了维护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该监测装置在太阳能板2的顶部安装有一块大面积的玻璃材质的导流板1,导流板1的底端通过海绵条与太阳能板2的顶部相贴合,玻璃导流板1在不影响采光的情况下,可以对太阳能板2的顶部进行遮挡,可以防止飘落灰尘,或者吹起的树叶落在顶部,并在下雨时,大面积的导流板1增加了与雨水的接触面积,将大面积的雨水导流到底部的海绵条内,并通过海绵条将于水中的杂质过滤,最后海绵条过饱和后会从底部析出,均匀的沿着太阳能板2表面流下,从而对太阳能板2的表面进行冲刷,起到了清洁作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普适性北斗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包括监测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本体包括控制仓(5)、太阳能板(2)、传感线(8)和插接杆(11),所述控制仓(5)的顶部连接有天线(17)和支架(4),所述支架(4)的顶端安装有太阳能板(2),所述太阳能板(2)的两侧设置有调节转轴(16),所述太阳能板(2)的表面通过海绵条(3)与导流板(1)连接,所述控制仓(5)的底端安装有固定块(6),所述控制仓(5)的底端安装有插接杆(11),所述插接杆(11)的表明安装有压力感应器(10),所述压力感应器(10)的表面与传感线(8)连接,所述传感线(8)的表面套设有线管(7),所述线管(7)的表面设置有螺纹管(15),所述螺纹管(15)的顶部安装有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9)的顶端通过螺纹柱(14)与压块(12)连接,所述压块(12)的顶端设置有反光条(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适性北斗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转轴(16)通过使用螺栓依次穿过导流板(1)和太阳能板(2)将两者固定安装为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适性北斗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1)整体采用透明的钢化玻璃材质,所述导流板(1)将太阳能板(2)的顶部完全遮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适性北斗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条(3)贴装在太阳能板(2)的顶部位置,所述海绵条(3)将导流板(1)和太阳能板(2)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封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适性北斗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6)和压块(12)的底端均与地表相贴合,所述线管(7)和插接杆(11)均埋装在地下,所述传感线(8)将两个插接杆(11)表面最上方的压力感应器(10)串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适性北斗地质灾害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管(7)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压块(12),且每个压块(12)之间的间隔相同,所述反光条(13)整体为长方形结构,且反光条(13)的两端均指向相邻的压块(12)所在的位置。
CN202123444184.5U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普适性北斗地质灾害监测装置 Active CN2173603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44184.5U CN217360350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普适性北斗地质灾害监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44184.5U CN217360350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普适性北斗地质灾害监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60350U true CN217360350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42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44184.5U Active CN217360350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普适性北斗地质灾害监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603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07758A (zh) 一种沟头填埋区地下水位和土壤湿度实时监测装置及方法
CN109461287A (zh) 一种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装置
CN115855172B (zh) 一种环境污染在线监测数据采集系统
CN217360350U (zh) 一种普适性北斗地质灾害监测装置
CN108507642A (zh) 一种物联网的水位监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4187503U (zh) 一种跟踪式光伏路灯装置
CN208872305U (zh) 一种全站仪
CN113538858A (zh) 一种水电站排水区防汛预警装置及预警方法
CN109579948A (zh) 一种多功能河道水位监测装置
CN219798217U (zh) Gnss位移监测站
CN203858731U (zh) 基于北斗系统的输电线路地质灾害监测系统
CN210803469U (zh) 一种智能化土壤污染监控系统
CN215107550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防护棚
CN204779049U (zh) 即时监测并宏观调控的生态浮床单元
CN208777356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铲土车铲斗装置
CN112941522A (zh) 一种基于卫星阴极保护系统
CN213404394U (zh) 一种光伏集雨灌溉装置
CN213689008U (zh) 一种水文地质勘察用水源取样装置
CN213682393U (zh) 一种具有雨水调蓄功能的渗透渠系统
CN215987534U (zh) 一种水电站排水区防汛预警装置
CN220889221U (zh) 一种基于智慧楼宇的防积水装置
CN109247219A (zh) 一种自动化可根据温度调节喷水时间的灌溉装置
CN1065713A (zh) 弹性顶管穿越地层方法及其装置
CN219303974U (zh) 一种喀斯特地貌风机机组接地降阻装置
CN216524206U (zh) 一种用于水利设施的水位监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