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57138U - 立式空调及其外壳 - Google Patents

立式空调及其外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57138U
CN217357138U CN202220294742.XU CN202220294742U CN217357138U CN 217357138 U CN217357138 U CN 217357138U CN 202220294742 U CN202220294742 U CN 202220294742U CN 217357138 U CN217357138 U CN 2173571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inlet grid
arc
wall
gri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9474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吉存
成汝振
郝本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9474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571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571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571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式空调及其外壳。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顶盖与进风栅在装配时不易对正的问题。该立式空调的外壳包括弧形进风栅和顶盖,顶盖包括进风栅连接部,进风栅连接部紧固连接于弧形进风栅的顶端,弧形进风栅的顶端的内侧形成第一倒角结构,进风栅连接部的底端搭接于第一倒角结构上,第一倒角结构支撑进风栅连接部。通过上述设置,第一倒角结构可使偏移放置的进风栅连接部自动对正,可降低放置顶盖时的精度的要求,利于提高弧形进风栅和顶盖的装配效率。

Description

立式空调及其外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式空调及其外壳。
背景技术
立式空调,又称柜式空调器,用于放置在室内的地面上,对室内空气进行调节,立式空调包括外壳以及设于外壳内的风道组件、换热器等。
立式空调的外壳包括底前门板、进风栅、底座、顶盖、左立柱和右立柱,前门板和进风栅前后相对设置,二者为相互配合的弧形结构,前门板和进风栅的左端均与左立柱紧固连接,前门板和进风栅的右端均与右立柱紧固连接,前门板、进风栅、左立柱和右立柱的底端均安装于底座上,顶盖安装于前门板和进风栅的顶部,用于封盖前门板和进风栅的顶端形成的开口。相关技术中,进风栅的顶面和顶盖的底面均为平面,顶盖与进风栅之间采用对接的方式进行装配,进风栅的顶面支撑顶盖的底面,顶盖的底面与进风栅的顶面正对后,通过由上向下穿过顶盖的第一紧固件使顶盖与进风栅的顶面紧固连接。
然而,相关技术中的立式空调的外壳,顶盖与进风栅在装配时不易对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顶盖与进风栅在装配时不易对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的外壳,该外壳包括弧形进风栅和顶盖。
顶盖包括进风栅连接部,弧形进风栅的顶端的内侧形成第一倒角结构,进风栅连接部的底端的外沿搭接于第一倒角结构上,第一倒角结构支撑进风栅连接部。
弧形进风栅与搭接于第一倒角结构上的进风栅连接部紧固连接。
在上述外壳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进风栅连接部的底端形成有向下凸出的第一安装部,第一倒角结构与进风栅连接部位于第一安装部外侧的部分搭接,第一安装部用于伸入弧形进风栅的内侧。
第一安装部上形成有第一紧固孔,弧形进风栅形成有与第一紧固孔对应的第一连接通孔,弧形进风栅通过穿过第一连接通孔并与第一紧固孔紧固连接的第一紧固件与第一安装部紧固连接。
在上述外壳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弧形进风栅的内壁形成有向前凸出的定位柱,定位柱位于第一倒角结构的下方,第一连接通孔与定位柱同轴,第一安装部形成有与定位柱对应的定位槽,定位槽的下端和后端均敞口,定位柱的外壁与定位槽的槽壁间隙配合,第一紧固孔形成于定位槽的前壁上。
在上述外壳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安装部的底端的外侧形成第二倒角结构或者第一圆角结构。
在上述外壳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定位槽的下端和后端的槽口均形成第三倒角结构或者第二圆角结构。
在上述外壳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弧形进风栅的外壁上形成有第一沉头孔,第一连接通孔形成于第一沉头孔的孔底。
在上述外壳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进风栅连接部的底端形成有向下凸出的弧形插板,弧形插板竖向设置,弧形插板由进风栅连接部的一端沿进风栅连接部的周向延伸至进风栅连接部的另一端,第一倒角结构与进风栅连接部位于弧形插板外侧的部分搭接,弧形插板的外壁用于与位于第一倒角结构下方的弧形进风栅的内壁抵触。
在上述外壳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弧形插板的底端的外侧形成第四倒角结构或者第三圆角结构。
在上述外壳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前门板,前门板和弧形进风栅前后对接。
顶盖还包括门板连接部,门板连接部紧固连接于前门板的顶端。
前门板的顶部的内壁形成有向后凸出的支撑板,门板连接部的下端搭接于支撑板的上表面,支撑板支撑门板连接部。
在上述外壳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前门板的顶部的内壁形成有两块支撑板,两块支撑板左右间隔分布,前门板的顶部的内壁还形成有向后凸出的第二安装部,第二安装部位于两块支撑板之间。
第二安装部上形成有第二紧固孔,门板连接部形成有与第二紧固孔对应的第二连接通孔,门板连接部通过穿过第二连接通孔并与第二紧固孔紧固连接的第二紧固件与第二安装部紧固连接。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式空调,该立式空调包括风道组件、换热器以及上述的外壳。
风道组件和换热器均安装于外壳内,换热器设于风道组件的进风口处,并与风道组件紧固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空调的外壳包括弧形进风栅和顶盖,顶盖包括进风栅连接部,弧形进风栅的顶端的内侧形成第一倒角结构,进风栅连接部的底端的外沿搭接于第一倒角结构上,第一倒角结构支撑进风栅连接部,弧形进风栅与搭接于第一倒角结构上的进风栅连接部紧固连接。通过上述设置,第一倒角结构用于搭接进风栅连接部的底端的面为斜面,进风栅连接部的底端放置在第一倒角结构上后,可在进风栅连接部自身的重力下,沿第一倒角结构下滑到预设的搭接位置,第一倒角结构可使偏移放置的进风栅连接部自动对正,可降低放置顶盖时的精度的要求,利于提高弧形进风栅和顶盖的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空调及其外壳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为: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立式空调的外壳的实施例中顶盖和进风栅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立式空调的外壳的实施例的顶盖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立式空调的外壳的实施例的进风栅的顶部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立式空调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立式空调的实施例去除顶盖后的示意图。
附图中:100、弧形进风栅;110、定位柱;111、第一连接通孔;120、第一沉头孔;131、水平段;132、避让段;200、顶盖;210、进风栅连接部;220、门板连接部;221、第二连接通孔;222、第二沉头孔;231、第三连接通孔;241、第四连接通孔;300、第一安装部;310、第一紧固孔;320、定位槽;400、弧形插板;510、第一倒角结构;520、第二倒角结构;530、第二圆角结构;540、第四倒角结构;600、前门板;610、支撑板;620、第二安装部;621、第二紧固孔;700、底座;810、左立柱;811、第三紧固孔;820、右立柱;821、第四紧固孔。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
其次,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装置或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背景技术中记载的,相关技术中的立式空调的外壳,顶盖的底面和进风栅的顶面相互搭接的部分均为平面,顶盖放置到进风栅的顶面后,不能自动对正,在将顶盖放置到进风栅的顶端时,需要非常精准的放置到进风栅顶端对应的位置,顶盖与进风栅对正不易,二者的装配效率低下。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案设计人通过使弧形进风栅的顶端的内侧形成第一倒角结构,顶盖的进风栅连接部的底端搭接于第一倒角结构上,并由第一倒角结构支撑,使搭接与第一倒角结构上的进风栅连接部与弧形进风栅紧固连接。第一倒角结构用于搭接进风栅连接部的底端的面为斜面,进风栅连接部的底端放置在第一倒角结构上后,可在进风栅连接部自身的重力下,沿第一倒角结构下滑到预设的搭接位置,第一倒角结构可使偏移放置的进风栅连接部自动对正,可降低放置顶盖时的精度的要求,利于提高弧形进风栅和顶盖的装配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空调及其外壳的优选技术方案。
图1是提出的立式空调的外壳的实施例中顶盖和进风栅的装配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空调的外壳的实施例,具体包括弧形进风栅100和顶盖200。
顶盖200包括进风栅连接部210,弧形进风栅100的顶端的内侧形成第一倒角结构510,进风栅连接部210的底端的外沿搭接于第一倒角结构510上,第一倒角结构510支撑进风栅连接部210。
弧形进风栅100与搭接于第一倒角结构510上的进风栅连接部210紧固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进风栅连接部210的底端放置在第一倒角结构510上后,可在进风栅连接部210自身的重力下,沿第一倒角结构510的斜面下滑到预设的搭接位置,第一倒角结构510可使偏移放置的进风栅连接部210自动对正,可降低放置顶盖200时的精度的要求,利于提高弧形进风栅100和顶盖200的装配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进风栅连接部210的底端的外沿可以为侧边,也可为与第一倒角结构510对应的斜面。
进风栅连接部210搭接到第一倒角结构510上后,进风栅连接部210的底端的外沿低于第一倒角结构510的上端,且高于第一倒角结构510的下端。
弧形进风栅100与进风栅连接部210可通过水平或者竖向设置的紧固件紧固连接,也可通过相互配合的卡扣等结构紧固连接。
图3是提出的立式空调的外壳的实施例的顶盖的示意图,图4是图3中B部放大图,图5是提出的立式空调的外壳的实施例的进风栅的顶部的示意图。
如图3-图5所示,并参看图1、图2,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进风栅连接部210的底端形成有向下凸出的第一安装部300,第一倒角结构510与进风栅连接部210位于第一安装部300外侧的部分搭接,第一安装部300用于伸入弧形进风栅100的内侧。
第一安装部300上形成有第一紧固孔310,弧形进风栅100形成有与第一紧固孔310对应的第一连接通孔111,弧形进风栅100通过穿过第一连接通孔111并与第一紧固孔310紧固连接的第一紧固件与第一安装部300紧固连接。
如此设置,进风栅连接部210和弧形进风栅100紧固连接方便,弧形进风栅100的外壁与第一安装部300之间的距离短,可采用长度较短的第一紧固件使弧形进风栅100和第一安装部300紧固连接。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安装部300的内侧形成有第一加强筋。
如此设置,可提高第一安装部300的强度。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安装部300由进风栅连接部210的底端的内侧向下凸出。
如此,可减小第一安装部300对进风栅连接部210的底端的外侧与第一倒角结构510搭接的影响。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弧形进风栅100的内壁形成有向前凸出的定位柱110,定位柱110位于第一倒角结构510的下方,第一连接通孔111与定位柱110同轴,第一安装部300形成有与定位柱110对应的定位槽320,定位槽320的下端和后端均敞口,定位柱110的外壁与定位槽320的槽壁间隙配合,第一紧固孔310形成于定位槽320的前壁上。
如此设置,利于第一连接通孔111和第一紧固孔310快速对正,可提高弧形进风栅100与顶盖200的装配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弧形进风栅100的内壁形成有左右分布的两个定位柱110,两个定位柱110的轴线平行,进风栅连接部210的底端对应的形成有两个左右分布的第一安装部300,每个第一安装部300上均形成与其对应的定位柱110配合定位的定位槽320,每个定位柱110的外壁均与其对应的第一安装部300上的定位槽320的槽壁间隙配合,每个定位柱110上均形成有与该定位柱110同轴的第一连接通孔111,每个定位槽320的前壁上均形成有与该定位槽320对应的定位柱110上的第一连接通孔111相对的第一紧固孔310,每个第一安装部300均通过穿过该第一安装部300对应的定位柱110上的第一紧固孔310并与该第一安装部300上的第一紧固孔310紧固连接的第一紧固件与弧形进风栅100紧固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安装部300的底端的外侧形成第二倒角结构520或者第一圆角结构。
如此设置,利于第一安装部300与弧形进风栅100的顶端接触时,自动滑入弧形进风栅100的内侧,可提高弧形进风栅100与顶盖200的装配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定位槽320的下端和后端的槽口均形成第三倒角结构或者第二圆角结构530。
如此设置,第三倒角结构或者第二圆角结构530可使处于一定偏移位置的定位柱110自动滑入定位槽320内,利于定位柱110与定位槽320的装配,可降低放置顶盖200时的精度要求,可提高顶盖200和弧形进风栅100的装配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弧形进风栅100的外壁上形成有第一沉头孔120,第一连接通孔111形成于第一沉头孔120的孔底。
如此设置,可缩短弧形进风栅100与第一安装部300之间的安装位置的距离,可采用长度更短的第一紧固件使弧形进风栅100和第一安装部300紧固连接,且可避免第一紧固件的尾部外露可能造成易与其他的部件触碰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沉头孔120用于容纳第一紧固件的尾部。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进风栅连接部210的底端形成有向下凸出的弧形插板400,弧形插板400竖向设置,弧形插板400由进风栅连接部210的一端沿进风栅连接部210的周向延伸至进风栅连接部210的另一端,第一倒角结构510与进风栅连接部210位于弧形插板400外侧的部分搭接,弧形插板400的外壁用于与位于第一倒角结构510下方的弧形进风栅100的内壁抵触。
如此设置,顶盖200固定后更加稳固,不易发生晃动,且可减小顶盖200与弧形进风栅100之间的配合间隙。
可以理解的是,弧形插板400可为一体的整段式结构,也可为沿其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多段式结构。
在一些示例中,弧形插板400为一体的整段式结构。
如此设置,弧形插板400的强度更高,不易损坏。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弧形插板400的底端的外侧形成第四倒角结构540或者第三圆角结构。
如此设置,利于弧形插板400与弧形进风栅100的顶端接触时,自动滑入弧形进风栅100的内侧,可提高弧形进风栅100与顶盖200的装配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弧形进风栅100的内壁还形成有向内凸出的第二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包括水平段131和下凹的避让段132,水平板低于弧形插板400的下端且高于第一安装部300的下端,避让段132的位于第一安装部300的下方。
如此设置,可提高弧形进风栅100的强度。
图6是提出的立式空调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7是提出的立式空调的实施例去除顶盖后的示意图。
如图6、图7所示,并参看图1-图5,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外壳还包括前门板600,前门板600和弧形进风栅100前后对接。
顶盖200还包括门板连接部220,门板连接部220紧固连接于前门板600的顶端。
前门板600的顶部的内壁形成有向后凸出的支撑板610,门板连接部220的下端搭接于支撑板610的上表面,支撑板610支撑门板连接部220。
如此设置,支撑板610可在顶盖200由偏移位置自动移向对正位置的过程中对门板连接部220起到支撑作用,降低门板连接部220伸入前门板600的内侧发生顶盖200卡死或者掉落的风险,可提高顶盖200的装配效率,另外,支撑板610还可起到提高顶盖200装配后的稳固性和减小顶盖200与前门板600之间的配合间隙的效果。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前门板600的顶部的内壁形成有两块支撑板610,两块支撑板610左右间隔分布,前门板600的顶部的内壁还形成有向后凸出的第二安装部620,第二安装部620位于两块支撑板610之间。
第二安装部620上形成有第二紧固孔621,门板连接部220形成有与第二紧固孔621对应的第二连接通孔221,门板连接部220通过穿过第二连接通孔221并与第二紧固孔621紧固连接的第二紧固件与第二安装部620紧固连接。
如此设置,可使完成装配后的顶盖200更加稳固。
在一些示例中,门板连接部220的顶部形成有第二沉头孔222,第二连接通孔221形成于第二沉头孔222的孔底。
如此设置,可使第二紧固件安装于第二沉头孔222内,避免第二紧固件外漏。
在一些示例中,该外壳还包括左立柱810和右立柱820,前门板600和弧形进风栅100的左端通过左立柱810前后对接,前门板600和弧形进风栅100的右端通过右立柱820前后对接,左立柱810的顶端形成有第三安装部,右立柱820的顶端形成有第四安装部,第三安装部上形成有轴线竖直的第三紧固孔811,第四安装部上形成有轴线竖直的第四紧固孔821,顶盖200还包括位于其左右两端的左侧立柱连接部和右侧立柱连接部,左侧立柱连接部上形成有与第三紧固孔811对应的第三连接通孔231,右侧立柱连接部上形成有与第四紧固孔821对应的第四连接通孔241,左侧立柱连接部通过穿过第三连接通孔231并与第三紧固孔811紧固连接的第三紧固件与第三安装部紧固连接,右侧立柱连接部通过穿过第四连接通孔241并与第四紧固孔821紧固连接的第四紧固件与第四安装部紧固连接。
如此设置,顶盖200固定更加牢固。
可以理解的是,立式空调的外壳还包括底座700,前门板600、左立柱810、右立柱820和弧形进风栅100的底端均安装在底座700上。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立式空调的实施例,具体包括风道组件、换热器以及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的外壳。
风道组件和换热器均安装于外壳内,换热器设于风道组件的进风口处,并与风道组件紧固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进风栅连接部210的底端放置在第一倒角结构510上后,可在进风栅连接部210自身的重力下,沿第一倒角结构510的斜面下滑到预设的搭接位置,第一倒角结构510可使偏移放置的进风栅连接部210自动对正,可降低放置顶盖200时的精度的要求,利于提高弧形进风栅100和顶盖200的装配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风道组件可与左立柱810和右立柱820紧固连接,由左立柱810和右立柱820支撑。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立式空调的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进风栅和顶盖;
所述顶盖包括进风栅连接部,所述弧形进风栅的顶端的内侧形成第一倒角结构,所述进风栅连接部的底端的外沿搭接于所述第一倒角结构上,所述第一倒角结构支撑所述进风栅连接部;
所述弧形进风栅与搭接于所述第一倒角结构上的所述进风栅连接部紧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栅连接部的底端形成有向下凸出的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倒角结构与所述进风栅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外侧的部分搭接,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伸入所述弧形进风栅的内侧;
所述第一安装部上形成有第一紧固孔,所述弧形进风栅形成有与所述第一紧固孔对应的第一连接通孔,所述弧形进风栅通过穿过所述第一连接通孔并与所述第一紧固孔紧固连接的第一紧固件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紧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进风栅的内壁形成有向前凸出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位于所述第一倒角结构的下方,所述第一连接通孔与所述定位柱同轴,所述第一安装部形成有与所述定位柱对应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下端和后端均敞口,所述定位柱的外壁与所述定位槽的槽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一紧固孔形成于所述定位槽的前壁上;
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底端的外侧形成第二倒角结构或者第一圆角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的下端和后端的槽口均形成第三倒角结构或者第二圆角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进风栅的外壁上形成有第一沉头孔,所述第一连接通孔形成于所述第一沉头孔的孔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栅连接部的底端形成有向下凸出的弧形插板;
所述弧形插板竖向设置,所述弧形插板由所述进风栅连接部的一端沿所述进风栅连接部的周向延伸至所述进风栅连接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倒角结构与所述进风栅连接部位于所述弧形插板外侧的部分搭接,所述弧形插板的外壁用于与位于所述第一倒角结构下方的所述弧形进风栅的内壁抵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插板的底端的外侧形成第四倒角结构或者第三圆角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门板,所述前门板和所述弧形进风栅前后对接;
所述顶盖还包括门板连接部,所述门板连接部紧固连接于所述前门板的顶端;
所述前门板的顶部的内壁形成有向后凸出的支撑板,所述门板连接部的下端搭接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板支撑所述门板连接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门板的顶部的内壁形成有两块所述支撑板,两块所述支撑板左右间隔分布,所述前门板的顶部的内壁还形成有向后凸出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位于两块所述支撑板之间;
所述第二安装部上形成有第二紧固孔,所述门板连接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二紧固孔对应的第二连接通孔,所述门板连接部通过穿过所述第二连接通孔并与所述第二紧固孔紧固连接的第二紧固件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紧固连接。
10.一种立式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组件、换热器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外壳;
所述风道组件和所述换热器均安装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换热器设于所述风道组件的进风口处,并与所述风道组件紧固连接。
CN202220294742.XU 2022-02-08 2022-02-08 立式空调及其外壳 Active CN2173571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94742.XU CN217357138U (zh) 2022-02-08 2022-02-08 立式空调及其外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94742.XU CN217357138U (zh) 2022-02-08 2022-02-08 立式空调及其外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57138U true CN217357138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47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94742.XU Active CN217357138U (zh) 2022-02-08 2022-02-08 立式空调及其外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571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94883B (zh) 空调器室内机的壳体组件、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4718072U (zh) 空调器室内机的机壳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内机
CN217357138U (zh) 立式空调及其外壳
CN207962845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1197798B (zh) 立式空调器的室内机
CN217685731U (zh) 一种马鞍式空调器室外鞍桥壳安装结构及马鞍式空调器
CN211345582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
CN210128499U (zh) 面板组件及窗式空调
CN211060248U (zh) 风管机及空调系统
CN210141687U (zh) 一种接水盘及空调器
CN109210758B (zh) 一种支架及包含其的空调内机
CN219693466U (zh) 空调底盘和空调器
CN211781870U (zh) 一种接水盘固定结构及座吊机
CN219063605U (zh) 窗式空调器
CN215186157U (zh) 一种电机支架及风幕机
CN221005421U (zh) 导风板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CN208871816U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内机可拆卸的进风格栅结构及使用其的空调器
CN220417630U (zh) 接水盘及空调器
CN219760842U (zh) 柜体装置及变频器
CN207688236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7763811U (zh) 过滤网安装结构及空调
CN219735599U (zh) 一种滤网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
CN211650501U (zh) 窗式空调器
CN220828946U (zh) 面板和空调器
CN214223257U (zh) 一种过滤网连接结构及其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