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56426U - 一种背囊式摄像设备减震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囊式摄像设备减震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56426U
CN217356426U CN202221263488.3U CN202221263488U CN217356426U CN 217356426 U CN217356426 U CN 217356426U CN 202221263488 U CN202221263488 U CN 202221263488U CN 217356426 U CN217356426 U CN 2173564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elastic element
winding shaft
pull rope
suppor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6348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ugustus Fil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ugustus Fil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ugustus Fil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ugustus Fil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6348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564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564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564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囊式摄像设备减震支架,包括:背部支撑件;支撑杆,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第一杆一端与背部支撑件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杆连接;拉绳,设于支撑杆中,拉绳的第一端从第二杆的端部伸出,第二端从第一杆的中部的开孔伸出;拉力机构,与背部支撑件或支撑杆连接;包括壳体、缠绕轴和弹性元件,缠绕轴设于壳体中并与壳体连接,弹性元件一端与缠绕轴连接,另一端缠绕缠绕轴至少一周,并与拉绳的第二端连接。该背囊式摄像设备减震支架,可减轻摄像师肩部负重,通过拉绳悬吊摄像机的方式,使拍摄过程中摄像设备位置、角度灵活可调,并通过弹性元件的拉力平衡摄像设备的重力,对运动产生的摄像机抖动起到缓冲作用,保证拍摄画面的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背囊式摄像设备减震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摄影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囊式摄像设备减震支架。
背景技术
在进行摄影拍摄工作时,摄像师需要手持摄像机或照相机,并将机器扛在肩膀上,对于质量较大的大型摄像设备,长时间的拍摄会造成摄像师肩部肌肉劳损,体力透支,且在进行一些移动跟踪拍摄的过程中,肩扛摄像机会产生更大的体力消耗,摄像机还容易在运动的过程中发生摇晃甚至滑落,造成拍摄画面不稳定,机器损坏等后果。
为此,通常需要摄像机支架对摄像机进行辅助固定,一方面减轻肩部受力,减少摄像师体力消耗,另一方面保证拍摄过程中摄像机的稳定,防止掉落损坏。目前的摄像机支架通常会将摄像设备与摄像师的身固定,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摄像设备的相对位置被固定,摄像师无法灵活调整摄像设备的角度、位置,大大降低了拍摄过程中的灵活度,并且,支架只能保证摄像设备在拍摄过程中不发生掉落的问题,或减轻一部分摄像师的负担,但对于拍摄过程中摄像师运动产生的震动无法缓冲,使运动拍摄过程中画面不稳定。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摄像设备支架,减轻摄影师的肩部负重,防止摄像机掉落,且拍摄过程中摄像机位置及角度灵活可调,并可对运动产生的摄像机抖动起到缓冲作用,保证拍摄画面的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背囊式摄像设备减震支架,可以减轻摄像师肩部负重,通过拉绳悬吊摄像机的方式,使拍摄过程中摄像设备位置、角度灵活可调,并通过弹性元件的拉力平衡摄像设备的重力,对运动产生的摄像机抖动起到缓冲作用,保证拍摄画面的稳定。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囊式摄像设备减震支架,包括:
背部支撑件;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包括纵向设置的第一杆和横向设置的第二杆,所述第一杆的一端与所述背部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一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杆连接;
拉绳,所述拉绳设于所述支撑杆中,所述拉绳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拉绳的第一端从所述支撑杆的所述第二杆的端部伸出,所述拉绳的第二端从所述支撑杆的所述第一杆的中部的开孔伸出;
拉力机构,所述拉力机构与所述背部支撑件或所述支撑杆连接;所述拉力机构包括壳体、缠绕轴和弹性元件,所述缠绕轴设于所述壳体中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缠绕轴连接,另一端缠绕所述缠绕轴至少一周,并与所述拉绳的所述第二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
优选地,所述缠绕轴设有外螺纹,所述壳体上设有带有内螺纹的安装孔,所述缠绕轴与所述安装孔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缠绕轴的端部还设有调节旋钮。
优选地,所述拉力机构还包括第一导向柱和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二导向柱设于所述壳体中,所述拉绳的所述第二端从所述第一导向柱与所述第二导向柱之间的间隙穿过,与所述弹性元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通过至少一组高度调节机构与所述背部支撑件连接,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
固定卡扣,所述固定卡扣包括卡合部、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所述卡合部的内侧壁与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壁形状贴合,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分别设于所述卡合部的两侧,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上设有通孔;
螺孔,所述螺孔设于所述背部支撑件上,且与所述通孔的位置对应;
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螺孔配合连接,所述调节螺栓锁紧时所述卡合部将所述支撑杆的位置固定。
优选地,还包括后盖,所述后盖盖合于所述拉力机构上,并通过所述调节螺栓与所述背部支撑件连接;所述缠绕轴穿过所述后盖,所述调节旋钮设于所述后盖外侧,与所述缠绕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为两组,两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分别设于所述支撑杆的所述第一杆的上部和下部。
优选地,还包括可锁定挂钩,所述可锁定挂钩设于所述拉绳的所述第一端的端部;所述可锁定挂钩包括:
挂钩本体,所述挂钩本体与所述拉绳的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挂钩本体的侧壁上沿纵向设有滑孔;
滑动件,所述滑动件滑动设于所述滑孔中,且位于所述挂钩本体的挂钩所在的一侧;
第一锁止件,所述第一锁止件与所述滑动件连接,用于将所述滑动件在所述滑孔中的位置锁定;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所述挂钩本体的顶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动件连接,且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的所述第二杆的底面上还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以所述支撑杆的所述第二杆的端部为起点向靠近所述支撑杆的所述第一杆的一端延伸;所述滑槽中设置有第二锁止件,所述第二锁止件位置可锁定的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中。
优选地,所述背部支撑件包括:
背部垫;
腰部垫,设于所述背部垫的底部,用于环绕人体的腰部;
肩带,设于所述背部垫上;
腰部固定带,设于所述腰部垫的两侧,用于可拆卸的将所述腰部垫的两侧连接。
优选地,所述背部垫与所述腰部垫之间还设有可伸缩的侧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背囊式摄像设备减震支架,通过拉绳对摄像设备进行固定,并通过拉力机构将摄像设备的重量传递至背部支撑件,使肩部承受的摄像设备的重量分散至背部、腰部等部位,减轻肩部承重,缓解摄像师肩部劳损;
2.本实用新型的背囊式摄像设备减震支架,采用拉绳悬吊的方式对摄像设备进行连接,拍摄过程中操控摄像设备更灵活;由于拉力机构中通过弹簧或其他弹性元件提供的弹力平衡摄像设备的重力,对摄像设备的摇晃、抖动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可提高拍摄画面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的背囊式摄像设备减震支架,弹性元件在缠绕轴上至少缠绕一周,最好缠绕多周,以使拉绳的伸缩长度与弹性元件的伸缩长度成一定比例关系,弹性元件的小幅度伸缩即可使拉绳伸缩长度产生较大的改变,进一步地,还可以通过改变弹性元件的缠绕周数调节拉绳伸缩长度与弹性元件伸缩长度之间的关系,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4.本实用新型的背囊式摄像设备减震支架,拉力机构中缠绕轴通过螺纹设置在外壳上,可通过旋动调节旋钮转动缠绕轴,调节弹性元件内圈的大小,控制弹性元件的卷曲松紧,从而调节弹性元件提供的拉力大小,使该减震支架适用于不同重量的摄影设备;
5.本实用新型的背囊式摄像设备减震支架,还设有高度调节机构,可对支撑杆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从而改变摄像设备悬吊后的高度位置,以适应不同身材的摄影师使用;
6.本实用新型的背囊式摄像设备减震支架,还设有滑槽、第二锁止件,通过滑槽可调节拉绳的可锁定挂钩的一端的位置,从而可调节摄像设备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背囊式摄像设备减震支架的拉力机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背囊式摄像设备减震支架的背部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背囊式摄像设备减震支架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背囊式摄像设备减震支架中可锁定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背囊式摄像设备减震支架中第二杆的仰视图。
其中:1-背部支撑件;2-支撑杆;21-第一杆;22-第二杆;3-拉绳;4-壳体;5-缠绕轴;6-弹性元件;7-第一导向柱;8-第二导向柱;9-高度调节机构;91-固定卡扣;911-卡合部;912-第一固定部;913-第二固定部;92-调节螺栓;10-后盖;11-可锁定挂钩;111-挂钩本体;112-滑孔;113-滑动件;114-第一锁止件;115-弹性件;12-滑槽;13-第二锁止件;14-背部垫;15-腰部垫;16-肩带;17-腰部固定带;18-侧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背囊式摄像设备减震支架,包括:
背部支撑件1;
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包括纵向设置的第一杆21和横向设置的第二杆22,所述第一杆的一端与所述背部支撑件1连接,所述第一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杆连接;
拉绳3,所述拉绳3设于所述支撑杆2中,所述拉绳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拉绳的第一端从所述支撑杆的所述第二杆的端部伸出,所述拉绳的第二端从所述支撑杆的所述第一杆的中部的开孔伸出;
拉力机构,所述拉力机构与所述背部支撑件1或所述支撑杆2连接;所述拉力机构包括壳体4、缠绕轴5和弹性元件6,所述缠绕轴5设于所述壳体4中并与所述壳体4连接,所述弹性元件6的一端与所述缠绕轴5连接,另一端缠绕所述缠绕轴5至少一周,并与所述拉绳3的所述第二端连接。
本实施例所述的背囊式摄像设备减震支架,使用时将摄像设备与拉绳的第一端连接,然后穿戴上背部支撑件,由拉力机构提供拉力平衡摄像设备的重力,未悬挂摄像设备时,拉绳放松,缠绕在缠绕轴上的弹性元件呈自然状态,不产生弹力,悬挂摄像设备后,拉绳被拉紧,使弹性元件被拉紧呈伸长状态,弹性元件的弹力施加于拉绳上,用来平衡摄像设备的重力,从而,将摄像设备的重力传递至背部支撑件,使摄像师肩部的受力分散至背部、腰部等部位,减轻肩部承重。由于该减震支架上的摄像设备通过拉绳悬吊的方式进行固定,拍摄过程中可更灵活的操控摄像设备。进一步地,由于弹性元件的弹力,使得平衡摄像设备重力的拉力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在运动拍摄过程中对摄像设备产生减震的效果。其中,弹性元件在缠绕轴上至少缠绕一周,最好缠绕多周,以使拉绳的伸缩长度与弹性元件的伸缩长度成一定比例关系,弹性元件的小幅度伸缩即可使拉绳伸缩长度产生较大的改变,进一步地,还可以通过改变弹性元件的缠绕周数调节拉绳伸缩长度与弹性元件伸缩长度之间的关系,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元件6为弹簧。
优选地,所述缠绕轴5的端部设有外螺纹,所述壳体4上设有带有内螺纹的安装孔,所述缠绕轴5与所述安装孔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缠绕轴的端部还设有调节旋钮。通过转动调节旋钮使缠绕轴转动,调节弹性元件内圈的大小,控制弹性元件的卷曲松紧,从而调节弹性元件提供的拉力大小,使该减震支架适用于不同重量的摄影设备。
优选地,所述拉力机构还包括第一导向柱7和第二导向柱8,所述第一导向柱7、所述第二导向柱8设于所述壳体4中,所述拉绳的所述第二端从所述第一导向柱与所述第二导向柱之间的间隙穿过,与所述弹性元件连接。第一导向柱与第二导向柱可对拉绳的穿过方向进行导向。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2通过至少一组高度调节机构9与所述背部支撑件1连接,所述高度调节机构9包括:
固定卡扣91,所述固定卡扣91包括卡合部911、第一固定部912、第二固定部913,所述卡合部911的内侧壁与所述支撑杆2的外侧壁形状贴合,所述第一固定部912、所述第二固定部913分别设于所述卡合部911的两侧,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上设有通孔;
螺孔,所述螺孔设于所述背部支撑件1上,且与所述通孔的位置对应;
调节螺栓92,所述调节螺栓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螺孔配合连接,所述调节螺栓锁紧时所述卡合部将所述支撑杆的位置固定。
本实施例中,支撑杆通过两组高度调节机构与背部支撑件连接,两组高度调节机构分别设于支撑杆的顶端和底端。调节过程为,拧松调节螺栓,使固定卡扣与背部支撑件分离,松开支撑杆,然后将支撑杆向上或向下移动,调至合适位置后,安装上固定卡扣,并拧紧调节螺栓,使支撑杆被固定卡扣的卡合部夹紧,支撑杆的位置得以固定。通过高度调节机构的设置,可调节支撑杆的高度,改变摄像设备悬吊后的高度位置,以适应不同身材的摄影师使用。
优选地,还包括后盖10,所述后盖10盖合于所述拉力机构上,并通过所述调节螺栓92与所述背部支撑件1连接;所述缠绕轴5穿过所述后盖10,所述调节旋钮设于所述后盖10外侧,与所述缠绕轴5连接。
优选地,如图4所示,还包括可锁定挂钩11,所述可锁定挂钩11设于所述拉绳的所述第一端的端部;所述可锁定挂钩包括:
挂钩本体111,所述挂钩本体与所述拉绳的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挂钩本体的侧壁上沿纵向设有滑孔112;
滑动件113,所述滑动件滑动设于所述滑孔112中,且位于所述挂钩本体的挂钩所在的一侧;
第一锁止件114,所述第一锁止件与所述滑动件连接,用于将所述滑动件在所述滑孔中的位置锁定;
弹性件115,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挂钩本体的顶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动件连接,且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松开第一锁止件后,滑动件可在滑孔中上下移动,从而使可锁定挂钩打开,将摄像设备放入挂钩本体上的挂钩中后,由于弹性件的作用将滑动件下压至挂钩,并通过第一锁止件的锁定,将滑动件位置固定,从而使挂钩锁定,挂上的摄像机无法活动,与拉绳固定。该可锁定挂钩可更方便的将拉绳与摄像设备进行固定或拆下,且结构稳定性高。
本实施例中,第一锁止件为旋钮,通过旋紧旋钮,使滑动件位置被固定;弹性件为弹簧。
优选地,如图5所示,所述支撑杆2的所述第二杆的底面上还设有滑槽12,所述滑槽12以所述支撑杆2的所述第二杆的端部为起点向靠近所述支撑杆2的所述第一杆的一端延伸;所述滑槽中设置有第二锁止件13,所述第二锁止件位置可锁定的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中。松开第二锁止件后,拉绳的连接有可锁定挂钩的一端可沿滑槽移动,调节至适当位置后,通过锁定第二锁止件,将拉绳的端部的横向位置固定,从而可调节摄像设备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背部支撑件1包括:
背部垫14;
腰部垫15,设于所述背部垫的底部,用于环绕人体的腰部;
肩带16,设于所述背部垫上;
腰部固定带17,设于所述腰部垫的两侧,用于可拆卸的将所述腰部垫的两侧连接。
通过背部垫、腰部垫、肩带及腰部固定带的设置,可将肩部承受设备的力量,转移并分散至背部和腰部,更好的缓解摄像师的肩部疲劳。
优选地,所述背部垫14与所述腰部垫15之间还设有可伸缩的侧支撑杆18。可通过调节可伸缩的侧支撑杆的长度,调整腰部、臀部承受重量,提高舒适度。
本实施例所述的背囊式摄像设备减震支架的完整的使用过程为:
将摄像设备与可锁定挂钩进行连接,通过拉绳将摄像设备悬吊,然后将背部支撑件穿戴好,检查拉绳是否可合适的将摄像设备悬吊,若张力不适当,则通过旋动调节旋钮,使缠绕轴转动,调节弹性元件内圈的大小,控制弹性元件的卷曲松紧,从而调节弹性元件提供的拉力大小,以适应摄像设备的重量,然后确定摄像设备的悬吊高度及水平位置是否合适,若不合适,卸下该减震支架,通过调节高度调节机构和第二锁止件将摄像设备调至合适位置,然后穿戴背部支撑件,调节肩带、腰部固定带、侧支撑杆,保证穿戴舒适度。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背囊式摄像设备减震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部支撑件;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包括纵向设置的第一杆和横向设置的第二杆,所述第一杆的一端与所述背部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一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杆连接;
拉绳,所述拉绳设于所述支撑杆中,所述拉绳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拉绳的第一端从所述支撑杆的所述第二杆的端部伸出,所述拉绳的第二端从所述支撑杆的所述第一杆的中部的开孔伸出;
拉力机构,所述拉力机构与所述背部支撑件或所述支撑杆连接;所述拉力机构包括壳体、缠绕轴和弹性元件,所述缠绕轴设于所述壳体中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缠绕轴连接,另一端缠绕所述缠绕轴至少一周,并与所述拉绳的所述第二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囊式摄像设备减震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囊式摄像设备减震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缠绕轴设有外螺纹,所述壳体上设有带有内螺纹的安装孔,所述缠绕轴与所述安装孔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缠绕轴的端部还设有调节旋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囊式摄像设备减震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力机构还包括第一导向柱和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二导向柱设于所述壳体中,所述拉绳的所述第二端从所述第一导向柱与所述第二导向柱之间的间隙穿过,与所述弹性元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囊式摄像设备减震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杆通过至少一组高度调节机构与所述背部支撑件连接,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
固定卡扣,所述固定卡扣包括卡合部、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所述卡合部的内侧壁与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壁形状贴合,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分别设于所述卡合部的两侧,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上设有通孔;
螺孔,所述螺孔设于所述背部支撑件上,且与所述通孔的位置对应;
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螺孔配合连接,所述调节螺栓锁紧时所述卡合部将所述支撑杆的位置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囊式摄像设备减震支架,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后盖,所述后盖盖合于所述拉力机构上,并通过所述调节螺栓与所述背部支撑件连接;所述缠绕轴穿过所述后盖,所述调节旋钮设于所述后盖外侧,与所述缠绕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囊式摄像设备减震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为两组,两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分别设于所述支撑杆的所述第一杆的上部和下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囊式摄像设备减震支架,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可锁定挂钩,所述可锁定挂钩设于所述拉绳的所述第一端的端部;所述可锁定挂钩包括:
挂钩本体,所述挂钩本体与所述拉绳的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挂钩本体的侧壁上沿纵向设有滑孔;
滑动件,所述滑动件滑动设于所述滑孔中,且位于所述挂钩本体的挂钩所在的一侧;
第一锁止件,所述第一锁止件与所述滑动件连接,用于将所述滑动件在所述滑孔中的位置锁定;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挂钩本体的顶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动件连接,且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囊式摄像设备减震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杆的所述第二杆的底面上还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以所述支撑杆的所述第二杆的端部为起点向靠近所述支撑杆的所述第一杆的一端延伸;所述滑槽中设置有第二锁止件,所述第二锁止件位置可锁定的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囊式摄像设备减震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支撑件包括:
背部垫;
腰部垫,设于所述背部垫的底部,用于环绕人体的腰部;
肩带,设于所述背部垫上;
腰部固定带,设于所述腰部垫的两侧,用于可拆卸的将所述腰部垫的两侧连接。
CN202221263488.3U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背囊式摄像设备减震支架 Active CN2173564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63488.3U CN217356426U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背囊式摄像设备减震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63488.3U CN217356426U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背囊式摄像设备减震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56426U true CN217356426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13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63488.3U Active CN217356426U (zh) 2022-05-23 2022-05-23 一种背囊式摄像设备减震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564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100339A1 (en) Harness for carrying a load
US4991758A (en) Support system for portable video camera
US8985878B2 (en) System for camera stabilization
US8028880B2 (en) Support apparatus
JP4550046B2 (ja) バックパック緩衝システム
US8181835B2 (en) Resilient strap mounting for user-borne athletic packs
US9119459B2 (en) Variable suspension system for backpacks
WO1996015404A1 (en) Body-mounted stabilising apparatus for a camera
CN113068918A (zh) 一种具有负载调节装置的悬浮背包
CN217356426U (zh) 一种背囊式摄像设备减震支架
CN109578757A (zh) 摄像影视摄制托架
GB2306877A (en) Shock absorbing suspension strap
CN217603825U (zh) 一种可调试的摄像设备减震支架
CN217356425U (zh) 一种多功能摄像设备减震支架
CN210747837U (zh) 浮动悬挂背包
CN208334879U (zh) 一种背负式摄影装备
CN207634957U (zh) 一种头戴式摄像机固定架
CN210114158U (zh) 一种背负物悬浮装置
EP1602299A1 (en) Rucksack
CN200979642Y (zh) 摄录稳定器
CN101726968B (zh) 背架式相机支架
CN212590883U (zh) 一种悬挂式可控频率的悬浮滑轨背包
CN219473383U (zh) 一种摄影器材用减震器
CN220540791U (zh) 一种能灵活调节的支撑装置
CN2710018Y (zh) 用于摄像的组合减震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