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55100U - 用于制冷设备的贴敷工具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制冷设备的贴敷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55100U
CN217355100U CN202220629378.8U CN202220629378U CN217355100U CN 217355100 U CN217355100 U CN 217355100U CN 202220629378 U CN202220629378 U CN 202220629378U CN 217355100 U CN217355100 U CN 2173551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width
aluminum foil
necked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2937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嘉伟
王学利
申振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Haier Electric Freez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Haier Electric Freez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Haier Electric Freez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Haier Electric Freez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2937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551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551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551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贴敷工具,包括工具主体,所述工具主体的底部具有向上凹陷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配合槽和位于配合槽左右两侧的压合面,所述配合槽用以与制冷设备的管体配合,所述压合面用以下压粘贴物,所述配合槽延伸至所述工具主体的前后两侧分别形成前开口和后开口,所述配合槽下部的宽度从上向下减小。通过贴敷工具将冷凝管的下部弧形区域也被铝箔胶带贴合,使铝箔胶带与冷凝管有效贴合,有效排除铝箔胶带与冷凝管下部区域的空气,提升制冷设备的散热效果,降低制冷设备整机的能耗。

Description

用于制冷设备的贴敷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贴敷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冰箱、冷柜、酒柜等制冷设备中最常用的冷凝器是箱壁式冷凝器,箱壁式冷凝器需要通过铝箔胶带粘贴在制冷设备的钣金壳体上。现有人工贴敷铝箔胶带的工艺是工人戴手套通过中指和食指压合铝箔,铝箔与冷凝管的贴合截面成“八”字型,导致铝箔胶带内侧存有较多的空气。现有的自动贴敷机通过具有环形槽的压合轮将铝箔胶带压在冷凝管和钣金壳体上,铝箔胶带依然无法完全贴合于冷凝管,导致铝箔胶带内侧存有较多的空气。因此,现有的贴敷铝箔胶带的方式均无法较好地将铝箔胶带与冷凝管贴合,导致铝箔胶带内侧与冷凝管之间存在空气,而空气会严重影响冷凝管的传热效果,造成制冷设备整机的能耗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贴敷工具,用以使粘贴物有效贴合于管体。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贴敷工具,包括工具主体,所述工具主体的底部具有向上凹陷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配合槽和位于配合槽左右两侧的压合面,所述配合槽用以与制冷设备的管体配合,所述压合面用以下压粘贴物,所述配合槽延伸至所述工具主体的前后两侧分别形成前开口和后开口,所述配合槽下部的宽度从上向下减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合槽的左右两侧具有弧形面,所述弧形面延伸至所述配合槽的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合槽的槽壁为优弧形,或所述配合槽的截面形状为腰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合槽包括从所述前开口向后延伸的第一收口部、位于所述第一收口部后方的槽主体,所述第一收口部底部的宽度从前向后递减,所述槽主体底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收口部底部后端的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合槽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收口部与所述槽主体之间的第二收口部,所述第二收口部底部的宽度从前向后递减,所述槽主体底部的宽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收口部底部后端的宽度,且所述第一收口部底部的宽度递减的幅度大于所述第二收口部底部的宽度递减的幅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开口的宽度大于所述后开口的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具主体在所述前开口的左右两侧具有在所述压合面前方的斜面部,所述斜面部的前侧高于所述斜面部的后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斜面部的前侧在左右方向上远离所述配合槽的一侧高于靠近所述配合槽的一侧,所述斜面部的后侧在前后方向上远离所述配合槽的一侧位于靠近所述配合槽的一侧的后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斜面部为曲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具主体上具有至少两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插孔,所述工具主体的后侧设置有至少两个与所述插孔一一对应的扣合槽,所述扣合槽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插孔的内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具主体包括沿左右方向分布的第一主体件和第二主体件,所述第一主体件与所述第二主体件相对侧面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半槽与第二半槽,所述第一半槽与所述第二半槽相对应以构成所述配合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贴敷工具将冷凝管的下部弧形区域也被铝箔胶带贴合,使铝箔胶带与冷凝管有效贴合,有效排除铝箔胶带与冷凝管下部区域的空气,提升制冷设备的散热效果,降低制冷设备整机的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制冷设备的贴敷工具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用于制冷设备的贴敷工具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用于制冷设备的贴敷工具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A-A’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用于制冷设备的贴敷工具的仰视图;
图6是图5中B区域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用于制冷设备的贴敷工具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0、工具主体;11、配合槽;111、弧形面;112、槽主体;113、第一收口部;114、第二收口部;12、压合面;13、前开口;14、后开口;15、第一主体件;16、第二主体件;17、斜面部;18、插孔;19、扣合槽;20、冷凝管;30、铝箔胶带;40、钣金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扩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实用新型的主题的基本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贴敷工具,本实用新型的贴敷工具可以用于将粘贴物粘贴于管道的场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以贴敷工具将铝箔胶带30贴敷于制冷设备的冷凝管20与钣金壳体40从而将冷凝管20与钣金壳体40固定在一起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至图7所示,所述用于制冷设备的贴敷工具包括工具主体10,工具主体10的底部具有向上凹陷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配合槽11和位于配合槽11左右两侧的压合面12,配合槽11用以与制冷设备的管体配合,压合面12用以下压粘贴物。配合槽11延伸至工具主体10的前后两侧分别形成前开口13和后开口14,配合槽11下部的宽度从上向下减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配合槽11下部的宽度从上向下减小具体含义是:配合槽11中心向下的区域中,较上方区域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大于较下方区域在左右方向的宽度。
以管体为冷凝管20,粘贴物为铝箔胶带30为例对贴敷工具的使用状态进行说明:使用时,工作人员先将铝箔胶带30粘贴于冷凝管20和钣金壳体40上,其中,铝箔胶带30的长度方向与冷凝管20的延伸方向同向,且冷凝管20位于铝箔胶带30的中部区域;铝箔胶带30的其他区域粘贴在钣金壳体40上,由于后续铝箔胶带30需要通过贴敷工具整形,因此工具人员仅需要轻轻将铝箔胶带30置于钣金壳体40和冷凝管20上;然后工作人员将铝箔胶带30后端的中部区域与冷凝管20置入配合槽11的前开口13位置处,接着工作人员向前拉动贴敷工具,配合槽11沿着冷凝管20的延伸方向移动,配合槽11的槽壁将铝箔胶带30贴合于冷凝管20表面,压合面12将铝箔胶带30粘贴于冷凝管20。由于配合槽11下部的宽度从上向下减小,配合槽11可将铝箔胶带30贴合于冷凝管20的下部弧形区域,有效排除铝箔胶带30与冷凝管20下部区域的空气,提升制冷设备的散热效果,降低制冷设备整机的能耗。
在现有的通过压合轮贴敷铝箔胶带30的方式中,如果冷凝管20在左右方向上有偏移,将出现铝箔胶带30贴敷不居中,铝箔胶带30与箱壳贴合面积少而容易起翘漏边,导致后工序发泡料侵入。并且冷凝管20在左右方向的偏移易导致压合轮的槽容易偏离冷凝管20,导致压合轮的外周下压冷凝管20在冷凝管20上形成压痕。此外,铝箔胶带30在使用完成后需要将铝箔胶带30从压合轮上切断,影响生产效率,如果未将铝箔胶带30完全切断,铝箔胶带30碎片残留在压合轮上,导致下次使用压合轮时钣金壳体40上有压痕。而在本实用新型中,工作人员使配合槽11沿着冷凝管20移动,即使冷凝管20在左右方向上有偏移,铝箔胶带30贴敷相对冷凝管20也会居中,冷凝管20的表面也不会有压痕,并且由于不需要切断铝箔胶带30,不会有铝箔胶带30碎片的存在致使钣金壳体40出现压痕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工具主体10包括沿左右方向分布的第一主体件15和第二主体件16,第一主体件15与第二主体件16相对侧面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半槽与第二半槽,第一半槽与第二半槽相对应以构成配合槽11。
贴敷工具使用时,先将第一主体件15与第二主体件16左右分开后放置在钣金壳体40和铝箔胶带30上,且使冷凝管20位于第一主体件15与第二主体件16之间,然后沿左右方向移动第一主体件15和第二主体件16使二者相互靠近,从而使配合槽11与冷凝管20配合;或者,先将第一主体件15与第二主体件16左右分开后置于在钣金壳体40的上方不与钣金壳体40接触,然后沿左右方向移动第一主体件15和第二主体件16使二者相互靠近,在第一半槽与第二半槽的槽壁与冷凝管20表面的铝箔接触时,在冷凝管20的导向作用下第一主体件15和第二主体件16斜向下运动直至第一主体件15和第二主体件16完全配合,进而使配合槽11与冷凝管20配合。
如果未使工具主体10为分体件而是使工具主体10为一体件,在向下移动工具主体10使配合槽11与冷凝管20的配合过程中配合槽11下部的槽壁会摩擦冷凝管20上的铝箔胶带30导致铝箔胶带30磨损。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在使配合槽11与冷凝管20的配合过程中配合槽11下部区域的槽壁对冷凝管20上的铝箔胶带30的摩擦力较小,防止铝箔胶带30磨损。
具体的,配合槽11的左右两侧具有弧形面111,弧形面111延伸至配合槽11的底部,通过左右两侧的弧形面111形成配合槽11下部宽度逐渐减少的结构,弧形面111可以更好地贴合冷凝管20的外周,有效地将冷凝管20与铝箔胶带30之间的空气排出。
常用的冷凝管20为圆管,或者截面为腰形的管道。如图4所示,配合槽11的槽壁为优弧形,以适应圆管。或配合槽11的截面形状为腰形(未图示),以适应截面为腰形的管道。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配合槽11的槽壁为优弧形具体含义是配合槽11的槽壁在工具主体10前侧面的投影为优弧。
进一步的,前开口13的宽度大于后开口14的宽度。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开口的宽度具体含义是:开口的在左右方向上最大的直线距离。较大的前开口13使配合槽11更容易与冷凝管20配合,较小的后开口14确保铝箔胶带30与冷凝管20贴合效果更好。
在冷凝管20为圆管的实施方式中,前开口13的宽度大于后开口14的宽度具体体现在前开口13的直径大于后开口14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配合槽11包括从前开口13向后延伸的第一收口部113、位于第一收口部113后方的槽主体112,第一收口部113底部的宽度从前向后递减,槽主体112底部的宽度小于第一收口部113底部后端的宽度。底部宽度较大的第一收口部113使配合槽11前段区域更容易与冷凝管20配合。
进一步的,配合槽11还包括位于第一收口部113与槽主体112之间的第二收口部114,第二收口部114底部的宽度从前向后递减,槽主体112底部的宽度小于等于第一收口部113底部后端的宽度。第一收口部113、第二收口部114、槽主体112相互连通构成配合槽11。
在工具主体10前后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收口部113、第二收口部114前后移动从而使铝箔胶带30逐渐发生形变以使铝箔胶带30贴合于冷凝管20,第二收口部114底部的宽度从前向后递减的设计使得铝箔胶带30与冷凝管20之间的空气向前移动并最终在铝箔胶带30的前端排出。
第一收口部113底部的宽度递减的幅度大于第二收口部114底部的宽度递减的幅度,即第一收口部113底部边缘倾斜于配合槽11长度方向的角度大于第二收口部114底部边缘倾斜于配合槽11长度方向的角度。宽度递减的幅度较大的第一收口部113可以使前开口13较大,便于配合槽11容纳冷凝管20和冷凝管20周围的铝箔胶带30。宽度递减的幅度较小的第二收口部114使铝箔胶带30可以更好地贴合冷凝管20,确保将冷凝管20下半区域与铝箔胶带30之间的空气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工具主体10在前开口13的左右两侧具有在压合面12前方的斜面部17,斜面部17的前侧高于斜面部17的后侧。斜面部17的设置使得铝箔胶带30的后端与冷凝管20、钣金壳体40之间的空气可以向前移动直至在铝箔胶带30的前端或者向两侧移动直至在铝箔胶带30的左右两侧排出,防止铝箔胶带30后端与冷凝管20、钣金壳体40贴合不完全。
进一步的,斜面部17的前侧在左右方向上远离配合槽11的一侧高于靠近配合槽11的一侧,斜面部17的后侧在前后方向上远离配合槽11的一侧位于靠近配合槽11的一侧的后方。以铝箔胶带30在左右方向上的一条直线举例说明,在工具主体10向前移动的过程中,该直线中部区域的铝箔胶带30与斜面部17在左右方向靠近配合槽11的一侧接触,该直线左右两侧区域的铝箔胶带30不与斜面部17接触,此时铝箔胶带30整体向内收缩移动且铝箔胶带30不会受到斜面部17和压合面12的拉扯而形变。接着工具主体10继续向前移动,斜面部17远离配合槽11的一侧下压该直线外侧的铝箔胶带30,从而将铝箔胶带30贴合于钣金壳体40。因此,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防止铝箔胶带30在收缩过程中受到工具主体10拉扯而形变。
进一步的,斜面部17为曲面,防止斜面部17后部区域刮伤铝箔胶带3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中,工具主体10上具有至少两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插孔18,工具主体10的后侧设置有至少两个与插孔18一一对应的扣合槽19,扣合槽19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插孔18的内径。插孔18用于使工作人员的手指伸入,扣合槽19用于收容工作人员手指完全的部分。当工作人员使用贴敷工具时,将两个手指伸入插孔18内,然后位于扣合槽19区域的手指弯曲,从而使工作人员可以向前拉动工具主体10移动。
进一步的,第一主体件15与第二主体件16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插孔18和至少一个扣合槽19,方便工作人员分别控制第一主体件15和第二主体件16。第一主体件15和第二主体件16在左右方向上相对的两侧设置为平面,工作人员食指和中指插入插孔18内,大拇指和无名指分别捏住第一主体件15和第二主体件16在左右方向上相对的两侧,从而在移动工具主体10的过程中防止第一主体件15和第二主体件16分离。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贴敷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工具主体,所述工具主体的底部具有向上凹陷并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配合槽和位于配合槽左右两侧的压合面,所述配合槽用以与制冷设备的管体配合,所述压合面用以下压粘贴物,所述配合槽延伸至所述工具主体的前后两侧分别形成前开口和后开口,所述配合槽下部的宽度从上向下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贴敷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槽的左右两侧具有弧形面,所述弧形面延伸至所述配合槽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贴敷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槽的槽壁为优弧形,或所述配合槽的截面形状为腰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贴敷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槽包括从所述前开口向后延伸的第一收口部、位于所述第一收口部后方的槽主体,所述第一收口部底部的宽度从前向后递减,所述槽主体底部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收口部底部后端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贴敷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槽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收口部与所述槽主体之间的第二收口部,所述第二收口部底部的宽度从前向后递减,所述槽主体底部的宽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收口部底部后端的宽度,且所述第一收口部底部的宽度递减的幅度大于所述第二收口部底部的宽度递减的幅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贴敷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开口的宽度大于所述后开口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贴敷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主体在所述前开口的左右两侧具有在所述压合面前方的斜面部,所述斜面部的前侧高于所述斜面部的后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贴敷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部的前侧在左右方向上远离所述配合槽的一侧高于靠近所述配合槽的一侧,所述斜面部的后侧在前后方向上远离所述配合槽的一侧位于靠近所述配合槽的一侧的后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贴敷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部为曲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贴敷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主体上具有至少两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插孔,所述工具主体的后侧设置有至少两个与所述插孔一一对应的扣合槽,所述扣合槽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插孔的内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冷设备的贴敷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主体包括沿左右方向分布的第一主体件和第二主体件,所述第一主体件与所述第二主体件相对侧面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半槽与第二半槽,所述第一半槽与所述第二半槽相对应以构成所述配合槽。
CN202220629378.8U 2022-03-21 2022-03-21 用于制冷设备的贴敷工具 Active CN2173551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29378.8U CN217355100U (zh) 2022-03-21 2022-03-21 用于制冷设备的贴敷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29378.8U CN217355100U (zh) 2022-03-21 2022-03-21 用于制冷设备的贴敷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55100U true CN217355100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53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29378.8U Active CN217355100U (zh) 2022-03-21 2022-03-21 用于制冷设备的贴敷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551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80333C (zh) 扣合装置
CN217355100U (zh) 用于制冷设备的贴敷工具
EP3789708A1 (en) Refrigerating and freezing device and drawer assembly thereof
CN201982829U (zh) 一种连接牢固的汽车空调管铆合结构
EP3789709A1 (en) Refrigerating and freezing device, and drawer assembly thereof
CN210343961U (zh) 外壳锁合结构
CN217179385U (zh) 散热鳍片组与热导管的紧配铆合结构
US20080201916A1 (en) Zipper Slide
CN216244829U (zh) 风道结构和空调器
CN211425180U (zh) 换热器
CN218825439U (zh) 一种计算机机箱侧板
CN207216083U (zh) 一种光模块拉拔式解锁机构
CN208794835U (zh) 一种具有卡条的抽屉及制冷设备
CN208033440U (zh) 一种折边弯折精度高的装饰面板用加工装置
CN221086762U (zh) 一种基于铝合金材料分流挤压模具
CN216922775U (zh) 卡扣
CN206562045U (zh) 一种用于真空袋封口的封口夹
CN206626746U (zh) 遥控器
CN210908905U (zh) 一种卡簧分料装置
CN21383913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电控紧固件
CN213332914U (zh) 一种便于更换维修的空调铜管
CN212366346U (zh) 一种机器人用充电装置的稳定机构
CN219103327U (zh) 一种快拆热风枪
CN211476459U (zh) 一种制冷设备
CN214946977U (zh) 一种方形风管及其内支撑角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