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49239U - 垃圾箱 - Google Patents

垃圾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49239U
CN217349239U CN202220407188.1U CN202220407188U CN217349239U CN 217349239 U CN217349239 U CN 217349239U CN 202220407188 U CN202220407188 U CN 202220407188U CN 217349239 U CN217349239 U CN 2173492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bage
panel
opening
arc
waste 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0718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凌
陈建国
张宝峰
朱冠宇
周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0718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492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492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492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10Waste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transfer or storage, e.g.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lectric or hybrid propulsion

Landscapes

  • Refuse Recepta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箱。垃圾箱包括:外壳,外壳具有开口和与开口连通的容置空间;垃圾箱体,垃圾箱体容置在容置空间内且与外壳的底部可翻转地连接;面板,面板设置在开口处并与外壳的底部可翻转地连接,面板的上部具有投放口;联动件,联动件分别与面板和垃圾箱体连接,用于面板翻转时带动垃圾箱体翻转;导流罩,导流罩容置在容置空间内并与投放口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垃圾箱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垃圾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垃圾箱。
背景技术
在列车、车站、机场、商场等公共场所,一般设置有隐藏式垃圾箱,清理垃圾时,采用将垃圾箱体拉出,再将垃圾袋提出,更换新垃圾袋后,再将垃圾箱体推入,关闭门板。上述更换过程复杂,且垃圾箱体重量大拉动费力,大大影响了垃圾箱的使用方便性。此外,垃圾箱体与周边一般存在间隙,人们向箱体内扔垃圾时容易将垃圾扔出箱体之外,影响垃圾的正常处理,也增加了环卫人员的工作强度。
由上可知,现有技术中存在垃圾箱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垃圾箱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箱,包括:外壳,外壳具有开口和与开口连通的容置空间;垃圾箱体,垃圾箱体容置在容置空间内且与外壳的底部可翻转地连接;面板,面板设置在开口处并与外壳的底部可翻转地连接,面板的上部具有投放口;联动件,联动件分别与面板和垃圾箱体连接,用于面板翻转时带动垃圾箱体翻转;导流罩,导流罩容置在容置空间内并与投放口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垃圾箱还包括套袋杆和复位件,套袋杆的一端与垃圾箱体远离面板的一侧可转动地连接,套袋杆具有抵接位置和套袋位置,套袋杆的另一端转动预设角度后伸入导流罩内并与导流罩抵接,以使套袋杆由套袋位置转动至抵接位置,复位件设置在套袋杆与垃圾箱体的连接处,用于为套袋杆提供复位至套袋位置的复位力。
进一步地,导流罩包括弧形板和分别位于弧形板两侧的两个侧板,弧形板和两个侧板靠近面板的一端位于投放口的周侧,弧形板和两个侧板远离面板的一端位于垃圾箱体的上方,套袋杆为与弧形板相适配的弧形杆并与弧形板抵接。
进一步地,垃圾箱体具有第一关闭状态和第一打开状态,在第一关闭状态下,套袋杆与弧形板抵接;垃圾箱体由第一关闭状态切换为第一打开状态时,垃圾箱体向外翻转并带动套袋杆沿弧形板的内侧面移动;在第一打开状态下,垃圾箱体向外翻转至预设位置,套袋杆与弧形板脱离并复位至套袋位置。
进一步地,面板具有第二关闭状态和第二打开状态,在第二关闭状态下,面板与垃圾箱体贴合;在第二打开状态下,面板与垃圾箱体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地,联动件为拉绳或拉杆。
进一步地,垃圾箱还包括:盖板,盖板可翻转地设置在投放口的上方,用于遮挡投放口;限位件,限位件设置在外壳的顶部,垃圾箱体具有与限位件相配合的配合件,垃圾箱体翻转预设角度后,限位件与配合件形成限位止挡。
进一步地,外壳包括支撑座,支撑座设置在外壳的底部,面板和垃圾箱体分别与支撑座可翻转地连接。
进一步地,面板通过转轴结构与支撑座可翻转地连接;和/或垃圾箱体通过折页结构与支撑座可翻转地连接。
进一步地,垃圾箱还包括锁闭结构,锁闭结构设置在外壳上,用于锁闭面板。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垃圾箱包括外壳、垃圾箱体、面板、联动件和导流罩,外壳具有开口和与开口连通的容置空间,垃圾箱体容置在容置空间内且与外壳的底部可翻转地连接,面板设置在开口处并与外壳的底部可翻转地连接,面板的上部具有投放口,联动件分别与面板和垃圾箱体连接,用于面板翻转时带动垃圾箱体翻转,导流罩容置在容置空间内并与投放口对应设置,这样无需单独地翻转面板和垃圾箱体,通过翻转面板即可带动垃圾箱体翻转,简化了垃圾袋更换工序,省时省力,且通过设置导流罩,进入投放口的垃圾会在导流罩的引导下进入垃圾箱体而不会漏至垃圾箱体与外壳之间的间隙,从而减小环卫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大提高了垃圾箱的使用方便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垃圾箱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垃圾箱处于关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面板处于第二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垃圾箱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套袋杆复位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外壳;11、支撑座;20、垃圾箱体;30、面板;31、投放口;40、联动件;50、导流罩;51、弧形板;52、侧板;60、套袋杆;70、复位件;80、盖板;90、限位件;100、垃圾袋。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垃圾箱使用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箱。
如图1至图4所示,垃圾箱包括外壳10、垃圾箱体20、面板30、联动件40和导流罩50。外壳10具有开口和与开口连通的容置空间。垃圾箱体20容置在容置空间内且与外壳10的底部可翻转地连接。面板30设置在开口处并与外壳10的底部可翻转地连接,面板30的上部具有投放口31。联动件40分别与面板30和垃圾箱体20连接,用于面板30翻转时带动垃圾箱体20翻转。导流罩50容置在容置空间内并与投放口31对应设置。
通过垃圾箱包括外壳10、垃圾箱体20、面板30、联动件40和导流罩50,外壳10具有开口和与开口连通的容置空间,垃圾箱体20容置在容置空间内且与外壳10的底部可翻转地连接,面板30设置在开口处并与外壳10的底部可翻转地连接,面板30的上部具有投放口31,联动件40分别与面板30和垃圾箱体20连接,用于面板30翻转时带动垃圾箱体20翻转,导流罩50容置在容置空间内并与投放口31对应设置,这样无需单独地翻转面板30和垃圾箱体20,通过翻转面板30即可带动垃圾箱体20翻转,简化了垃圾袋更换工序,省时省力,且通过设置导流罩50,进入投放口31的垃圾会在导流罩50的引导下进入垃圾箱体20而不会漏至垃圾箱体20与外壳10之间的间隙,从而减小环卫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大提高了垃圾箱的使用方便性。
可以理解的是,垃圾箱体20内套有垃圾袋100,如图1至图4所示。
如图1至图4所示,垃圾箱还包括套袋杆60和复位件70。套袋杆60的一端与垃圾箱体20远离面板30的一侧可转动地连接。套袋杆60具有抵接位置和套袋位置,套袋杆60的另一端转动预设角度后伸入导流罩50内并与导流罩50抵接,以使套袋杆60由套袋位置转动至抵接位置。复位件70设置在套袋杆60与垃圾箱体20的连接处,用于为套袋杆60提供复位至套袋位置的复位力。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套袋杆60始终处于垃圾箱体20的顶部开口之上,在套袋杆60的挤压下,垃圾袋100远离面板30的一侧即内侧始终与导流罩50保持密封连接,垃圾袋100的袋口不是朝向正上方而是具有倾斜角度且朝向导流罩50,从而防止垃圾从垃圾箱体20的内侧向间隙滑落。
在本实施例中,复位件70为扭簧。套袋杆60与垃圾箱体20之间通过转轴结构可转动地连接。具体的,套袋杆60的一端具有转轴,垃圾箱体20上具有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架,支架的顶部具有相对设置的转动孔,转轴的两端分别伸入两个转动孔内,从而实现套袋杆60与垃圾箱体20的可转动连接。扭簧套设在转轴上,从而为套袋杆60提供相应的复位力。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套袋杆60为弹性件,通过自身的弹性实现复位过程,因此也就无需设置复位件70。具体的,当套袋杆60处于套袋位置时为竖直的状态,当切换为抵接状态时,套袋杆60发生弯曲,也就是弯曲预设角度后伸入导流罩50内并与导流罩50抵接。这样当套袋杆60解除与导流罩50的抵接后,在自身弹性力的作用下,能够复位至套袋位置。
如图1至图4所示,导流罩50包括弧形板51和分别位于弧形板51两侧的两个侧板52。弧形板51和两个侧板52靠近面板30的一端位于投放口31的周侧,弧形板51和两个侧板52远离面板30的一端位于垃圾箱体20的上方,套袋杆60为与弧形板51相适配的弧形杆并与弧形板51抵接。具体的,弧形板51水平设置在容置空间的上部,并由投放口31处逐渐朝向垃圾箱体20的顶部开口弯曲,从而在正前方防止垃圾漏至垃圾箱体20与外壳10的间隙处。两个侧板52均与外壳10的侧壁平行,从而在两侧方防止垃圾漏至垃圾箱体20与外壳10的间隙处。两个侧板52分别与弧形板51的两侧连接,以使导流罩50的截面呈倒U形。
在本实施例中,垃圾箱体20具有第一关闭状态和第一打开状态。在第一关闭状态下,套袋杆60与弧形板51抵接。垃圾箱体20由第一关闭状态切换为第一打开状态时,垃圾箱体20向外翻转并带动套袋杆60沿弧形板51的内侧面移动。在第一打开状态下,垃圾箱体20向外翻转至预设位置,套袋杆60与弧形板51脱离并复位至套袋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面板30具有第二关闭状态和第二打开状态。在第二关闭状态下,面板30与垃圾箱体20贴合。这样在垃圾箱使用时,面板30与垃圾箱体20之间不会存在间隙,垃圾也就不会从面板30与垃圾箱体20之间漏下,减小环卫人员的工作强度。在第二打开状态下,面板30与垃圾箱体20之间具有间隙。也就是说,当面板30向外翻转时,面板30先翻转一定角度,使得联动件40拉直或绷紧,才能进一步带动垃圾箱体20翻转,因此面板30与垃圾箱体20之间形成一定的间隙。通过上述设置,当面板30和垃圾箱体20均翻转至预设位置后,间隙能够提供一定的操作空间,方便垃圾袋100的取出和将垃圾袋100套在垃圾箱体20上。
图1至图4依次示出了本实施例中的垃圾箱由关闭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的过程。具体的,面板30先向外翻转,在联动件40的作用下翻转一定角度后带动垃圾箱体20向外翻转,在此过程中,套袋杆60沿弧形板51的内侧面向外移动,当面板30和垃圾箱体20均翻转至预设位置,此时套袋杆60与弧形板51完全脱离,在复位件70的作用下复位至套袋位置,环卫人员将垃圾箱体20内装满的垃圾袋100取出并套上新的垃圾袋100,此时套袋杆60大致沿垃圾箱体20的侧壁向外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联动件40为拉绳或拉杆。当联动件40为拉杆时,拉杆包括可折叠的至少两段,当面板30向外翻转时,拉杆的至少两段由折叠状态变为拉直状态,继续翻转面板30,拉杆开始带动垃圾箱体20向外翻转。当然,联动件40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如图1至图4所示,垃圾箱还包括盖板80。盖板80可翻转地设置在投放口31的上方,用于遮挡投放口31。具体的,盖板80设置在面板30靠近垃圾箱体20的一侧,这样人们扔垃圾时无需先拉起盖板80,只需稍用力挤开盖板80即可将垃圾扔入垃圾箱体20内,方便快捷。
如图1至图4所示,垃圾箱还包括限位件90。限位件90设置在外壳10的顶部,垃圾箱体20具有与限位件90相配合的配合件,垃圾箱体20翻转预设角度后,限位件90与配合件形成限位止挡。当限位件90将垃圾箱体20限位止挡后,垃圾箱体20达到最大翻转角度,此时可以进行垃圾袋100的更换工作。
如图1至图4所示,外壳10包括支撑座11,支撑座11设置在外壳10的底部,面板30和垃圾箱体20分别与支撑座11可翻转地连接。通过设置支撑座11,能够提高外壳10与面板30和垃圾箱体20之间的连接强度,保证本实施例中的垃圾箱的正常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面板30通过转轴结构与支撑座11可翻转地连接。其中,转轴结构为日常常见的转轴结构,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垃圾箱体20通过折页结构与支撑座11可翻转地连接。其中,折页结构为日常常见的折页结构,这里不再赘述。当然,面板30以及垃圾箱体20也可以通过其他结构与支撑座11可翻转地连接,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在本实施例中,垃圾箱还包括锁闭结构,锁闭结构设置在外壳10上,用于锁闭面板30。锁闭结构具有锁闭状态和解锁状态,当垃圾箱体20内的垃圾袋100还未装满无需更换时,锁闭结构处于锁闭状态,以使面板30以及垃圾箱体20无法翻转,保证垃圾箱的正常使用,也避免其他人员的故意破坏。当垃圾箱体20内的垃圾袋100需要更换时,锁闭结构由锁闭状态切换为解锁状态,面板30能够向外翻转进而带动垃圾箱体20向外翻转,从而使得环卫人员能够更换垃圾袋100。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垃圾箱包括外壳10、垃圾箱体20、面板30、联动件40和导流罩50,外壳10具有开口和与开口连通的容置空间,垃圾箱体20容置在容置空间内且与外壳10的底部可翻转地连接,面板30设置在开口处并与外壳10的底部可翻转地连接,面板30的上部具有投放口31,联动件40分别与面板30和垃圾箱体20连接,用于面板30翻转时带动垃圾箱体20翻转,导流罩50容置在容置空间内并与投放口31对应设置,这样无需单独地翻转面板30和垃圾箱体20,通过翻转面板30即可带动垃圾箱体20翻转,简化了垃圾袋更换工序,省时省力,且通过设置导流罩50,进入投放口31的垃圾会在导流罩50的引导下进入垃圾箱体20而不会漏至垃圾箱体20与外壳10之间的间隙,从而减小环卫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大提高了垃圾箱的使用方便性。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垃圾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0),所述外壳(10)具有开口和与所述开口连通的容置空间;
垃圾箱体(20),所述垃圾箱体(20)容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且与所述外壳(10)的底部可翻转地连接;
面板(30),所述面板(30)设置在所述开口处并与所述外壳(10)的底部可翻转地连接,所述面板(30)的上部具有投放口(31);
联动件(40),所述联动件(40)分别与所述面板(30)和所述垃圾箱体(20)连接,用于所述面板(30)翻转时带动所述垃圾箱体(20)翻转;
导流罩(50),所述导流罩(50)容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并与所述投放口(31)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箱还包括套袋杆(60)和复位件(70),所述套袋杆(60)的一端与所述垃圾箱体(20)远离所述面板(30)的一侧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套袋杆(60)具有抵接位置和套袋位置,所述套袋杆(60)的另一端转动预设角度后伸入所述导流罩(50)内并与所述导流罩(50)抵接,以使所述套袋杆(60)由所述套袋位置转动至所述抵接位置,所述复位件(70)设置在所述套袋杆(60)与所述垃圾箱体(20)的连接处,用于为所述套袋杆(60)提供复位至所述套袋位置的复位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50)包括弧形板(51)和分别位于所述弧形板(51)两侧的两个侧板(52),所述弧形板(51)和两个所述侧板(52)靠近所述面板(30)的一端位于所述投放口(31)的周侧,所述弧形板(51)和两个所述侧板(52)远离所述面板(30)的一端位于所述垃圾箱体(20)的上方,所述套袋杆(60)为与所述弧形板(51)相适配的弧形杆并与所述弧形板(51)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箱体(20)具有第一关闭状态和第一打开状态,
在所述第一关闭状态下,所述套袋杆(60)与所述弧形板(51)抵接;
所述垃圾箱体(20)由所述第一关闭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一打开状态时,所述垃圾箱体(20)向外翻转并带动所述套袋杆(60)沿所述弧形板(51)的内侧面移动;
在所述第一打开状态下,所述垃圾箱体(20)向外翻转至预设位置,所述套袋杆(60)与所述弧形板(51)脱离并复位至所述套袋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30)具有第二关闭状态和第二打开状态,在所述第二关闭状态下,所述面板(30)与所述垃圾箱体(20)贴合;在所述第二打开状态下,所述面板(30)与所述垃圾箱体(20)之间具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件(40)为拉绳或拉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箱还包括:
盖板(80),所述盖板(80)可翻转地设置在所述投放口(31)的上方,用于遮挡所述投放口(31);
限位件(90),所述限位件(90)设置在所述外壳(10)的顶部,所述垃圾箱体(20)具有与所述限位件(90)相配合的配合件,所述垃圾箱体(20)翻转预设角度后,所述限位件(90)与所述配合件形成限位止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包括支撑座(11),所述支撑座(11)设置在所述外壳(10)的底部,所述面板(30)和所述垃圾箱体(20)分别与所述支撑座(11)可翻转地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垃圾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板(30)通过转轴结构与所述支撑座(11)可翻转地连接;和/或
所述垃圾箱体(20)通过折页结构与所述支撑座(11)可翻转地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箱还包括锁闭结构,所述锁闭结构设置在所述外壳(10)上,用于锁闭所述面板(30)。
CN202220407188.1U 2022-02-25 2022-02-25 垃圾箱 Active CN2173492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07188.1U CN217349239U (zh) 2022-02-25 2022-02-25 垃圾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07188.1U CN217349239U (zh) 2022-02-25 2022-02-25 垃圾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49239U true CN217349239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45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07188.1U Active CN217349239U (zh) 2022-02-25 2022-02-25 垃圾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492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79700A (en) Self-closing container top
US20070289967A1 (en) Bin Compactor
AU2011238416B2 (en) Bin lid and bin incorporating same
KR101946064B1 (ko) 종량제 봉투용 쓰레기통
CN217349239U (zh) 垃圾箱
CN206544737U (zh) 垃圾箱及垃圾储存设备
CN205131982U (zh) 一种翻转锁止结构
JP2013035636A (ja) ごみ集荷容器
CN212075170U (zh) 便于清理的垃圾桶
CN110733802B (zh) 垃圾桶
CN108792376B (zh) 一种市政环卫清洁用垃圾车
CN207902973U (zh) 一种可展示产品的包装盒
CN218200180U (zh) 一种隔味垃圾桶
CN105600236A (zh) 适合机械手作业的垃圾桶
CN214398290U (zh) 一种无接触式垃圾收集装置
CN215708919U (zh) 一种双侧翻转开合桶体大小提手袋通用垃圾桶
CN206476376U (zh) 一种垃圾桶
KR100711728B1 (ko) 족압식 쓰레기통
CN205707943U (zh) 一种脚踩翻盖式垃圾存放装置
CN218618350U (zh) 可自动复位的带门垃圾桶
CN216425606U (zh) 清洁组件及垃圾桶
CN210508848U (zh) 一种带自锁功能的多连杆式垃圾通道门
CN214932764U (zh) 一种双侧翻转大小提手袋通用带盖垃圾桶
CN214932860U (zh) 一种新型垃圾桶锁
CN221643386U (zh) 一种垃圾分类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