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39756U - 一种消化内科食道上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消化内科食道上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39756U
CN217339756U CN202220556045.7U CN202220556045U CN217339756U CN 217339756 U CN217339756 U CN 217339756U CN 202220556045 U CN202220556045 U CN 202220556045U CN 217339756 U CN217339756 U CN 2173397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ar
medicine
fixedly connected
barrel
grou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5604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nan Med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Wannan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annan Med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Wannan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22055604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397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397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397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消化内科食道上药装置,包括筒体,筒体环形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密封活塞,密封活塞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推杆,筒体下端面中部贯通连接有长管,长管下端设置有上药组件,筒体壁体空腔内部滑动连接有环形活塞,环形活塞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四组支杆,四组支杆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环形块,通过设置上药组件,当给患者上药时往上药组件中通入一定量的气体使上药组件中的部件向外膨胀以挤压药液使药液喷出,当患者口中产生唾液并往食道咽下时,唾液可以从上药组件中部穿过而不会带着刚上的药物进入患者胃中,使药物可以较长时间的充分与患者伤口接触,优化了上药过程,使治疗效果更加。

Description

一种消化内科食道上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消化内科食道上药装置。
背景技术
消化内科是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级学科,食道是一条由肌肉组成的通道,连接咽喉到胃,其主要功能只是帮助运输食物进入胃部,而食道发炎是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医生在食道发炎进行诊治时,需要对食道进行上药,从而保证病人快速的康复;
传统的治疗中,医生在给患者食道进行上药时存在诸多不便,其中影响较大的便是患者在上药时体内分泌的唾液也会进入食道,大量的唾液会带着较多刚上的药物进入患者的胃中,从而减弱了药物效果的发挥,影响了上药的过程,不能实现理想的治疗效果。
为此,提出一种消化内科食道上药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化内科食道上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消化内科食道上药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环形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密封活塞,所述密封活塞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筒体下端面中部贯通连接有长管,所述长管下端设置有上药组件。
优选的,所述筒体内壁为中空设计,所述筒体壁体空腔内部滑动连接有环形活塞,所述环形活塞上端面环形等距固定连接有四组支杆,四组所述支杆与筒体壁体之间滑动连接且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环形块。
优选的,所述筒体外表面左侧下端贯通连接有进药管,所述筒体与壁体内部空腔对应位置下端面左右两侧贯通连接有细管,两组所述细管均向靠近长管的方向延伸最终与长管左右外表面粘接,两组所述细管顶端均设置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长管环形外表面靠近筒体下端位置粘接有咬块。
优选的,所述上药组件包括环体一、环形连杆、环体二与储药环管,所述长管下端左右两侧贯通连接有硬质管,两组所述硬质管均呈向外倾斜状态,两组所述硬质管下端贯通固定连接有环体一,诉述环体一下端面靠近内侧边缘位置固定连接有环形连杆,所述环形连杆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环体二,所述环体一与环体二之间位于环形连杆外侧固定连接有储药环管,两组所述细管底端均与储药环管贯通连接,所述储药环管与环形连杆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空腔,两组所述硬质管与环形空腔相通。
优选的,所述储药环管外侧环形外表面上下且环形等距贯通连接有若干组喷头。
优选的,所述储药环管外侧环形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环状海绵体,若干组所述喷头向外延伸至环状海绵体内部。
优选的,所述环体二下端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摄像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上药组件,当给患者上药时往上药组件中通入一定量的气体使上药组件中的部件向外膨胀以挤压药液使药液喷出,当患者由于生理反应在口中产生唾液并往食道咽下时,唾液可以从上药组件中部穿过而不会带着刚上的药物进入患者胃中,使药物可以较长时间的充分与患者伤口接触,优化了上药过程,使治疗效果更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的B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的C-C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筒体;11、密封活塞;12、推杆;13、长管;131、细管;132、硬质管;2、上药组件;21、环体一;22、环形连杆;23、环体二;231、摄像头;24、储药环管;25、喷头;26、环状海绵体;3、环形活塞;31、支杆;32、环形块;4、进药管;41、阀门;5、咬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消化内科食道上药装置,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环形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密封活塞11,所述密封活塞11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推杆12,所述筒体1下端面中部贯通连接有长管13,所述长管13下端设置有上药组件2。
通过设置上药组件2,当给患者上药时往上药组件2中通入一定量的气体使上药组件2中的部件向外膨胀以挤压药液使药液喷出,当患者由于生理反应在口中产生唾液并往食道咽下时,唾液可以从上药组件2中部穿过而不会带着刚上的药物进入患者胃中,使药物可以较长时间的充分与患者伤口接触,优化了上药过程,使治疗效果更加。
具体的,如图1与图2所示,所述筒体1内壁为中空设计,所述筒体1壁体空腔内部滑动连接有环形活塞3,所述环形活塞3上端面环形等距固定连接有四组支杆31,四组所述支杆31与筒体1壁体之间滑动连接且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环形块32,所述筒体1外表面左侧下端贯通连接有进药管4,所述筒体1与壁体内部空腔对应位置下端面左右两侧贯通连接有细管131,两组所述细管131均向靠近长管13的方向延伸最终与长管13左右外表面粘接,两组所述细管131顶端均设置有阀门4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初始状态下环形活塞3位于筒体1壁体内部空腔底端,关闭两组细管131上的阀门41,将药液温度加热至与人体体温相接近,然后将进药管4插入加温后的药液中,往上拉动环形块32,环形块32通过四组支杆31带动环形活塞3向上位移,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外界药液经过进药管4进入筒体1壁体内部的空腔中,当环形块32上拉至靠近筒体1顶部时停止拉动,然后关闭进药管4上的阀门,此过程便完成了装药过程。
具体的,如图1、图3与图4所示,所述长管13环形外表面靠近筒体1下端位置粘接有咬块5,所述上药组件2包括环体一21、环形连杆22、环体二23与储药环管24,所述长管13下端左右两侧贯通连接有硬质管132,两组所述硬质管132均呈向外倾斜状态,两组所述硬质管132下端贯通固定连接有环体一21,诉述环体一21下端面靠近内侧边缘位置固定连接有环形连杆22,所述环形连杆22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环体二23,所述环体一21与环体二23之间位于环形连杆22外侧固定连接有储药环管24,两组所述细管131底端均与储药环管24贯通连接,所述储药环管24与环形连杆22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空腔,两组所述硬质管132与环形空腔相通,所述储药环管24外侧环形外表面上下且环形等距贯通连接有若干组喷头25,所述储药环管24外侧环形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环状海绵体26,若干组所述喷头25向外延伸至环状海绵体26内部,所述环体二23下端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摄像头23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要给患者上药时,把长管13以及上药组件2从病人口中送入病人食道内部,环体二23为发光灯圈,环体二23配合摄像头231可准确找到患者食道受伤位置,然后根据摄像头231传送的信息将上药组件2送入到与患者伤口对应位置,在此需注意下,上药组件2中会与患者食道接触的部件均设置有弧形倒角,以防在移动中对患者食道产生刮伤,然后将咬块5粘接到对应位置的长管13外表面并让患者咬住以在上药过程中达到一定的固定作用,然后打开两组阀门41,并向下推动环形块32,药液在自身重力以及环形活塞3的挤压力下顺着两根细管131往下流入储药环管24中,当往储药环管24中注入适量的药液后停止往下推动环形块32,并且关闭左右两侧细管131上的阀门41,初始状态下密封活塞11靠近筒体1的顶端,此时慢慢的往下推动推杆12,密封活塞11向下移动时会挤压筒体1内部的气体,被挤压的气体进入长管13中,然后通过长管13底端两侧的硬质管132进入储药环管24与环形连杆22之间形成的环形空腔中,由于储药环管24内侧的环形管壁材质为橡胶,外侧的环形管壁材质为硬性金属,当气体不断的进入环形空腔中时,就会对储药环管24内侧的环形管壁进行挤压,储药环管24内部的药液受到挤压力后会从外侧环形管壁上的若干组喷头25中喷出,喷出的药液进入环状海绵体26中,由于环状海绵体26与患者食道接触,因此可将药液均匀沾在患者食道受伤处,由于环状海绵体26材质舒软,对对人体食道会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在此过程中患者产生的唾液可从环体一21、环形连杆22以及环体二23中部的通道中穿过,不会影响上药组件2的上药工作过程。
工作原理:初始状态下环形活塞3位于筒体1壁体内部空腔底端,关闭两组细管131上的阀门41,将药液温度加热至与人体体温相接近,然后将进药管4插入加温后的药液中,往上拉动环形块32,环形块32通过四组支杆31带动环形活塞3向上位移,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外界药液经过进药管4进入筒体1壁体内部的空腔中,当环形块32上拉至靠近筒体1顶部时停止拉动,然后关闭进药管4上的阀门,此过程便完成了装药过程,当要给患者上药时,把长管13以及上药组件2从病人口中送入病人食道内部,环体二23为发光灯圈,环体二23配合摄像头231可准确找到患者食道受伤位置,然后根据摄像头231传送的信息将上药组件2送入到与患者伤口对应位置,在此需注意下,上药组件2中会与患者食道接触的部件均设置有弧形倒角,以防在移动中对患者食道产生刮伤,然后将咬块5粘接到对应位置的长管13外表面并让患者咬住以在上药过程中达到一定的固定作用,然后打开两组阀门41,并向下推动环形块32,药液在自身重力以及环形活塞3的挤压力下顺着两根细管131往下流入储药环管24中,当往储药环管24中注入适量的药液后停止往下推动环形块32,并且关闭左右两侧细管131上的阀门41,初始状态下密封活塞11靠近筒体1的顶端,此时慢慢的往下推动推杆12,密封活塞11向下移动时会挤压筒体1内部的气体,被挤压的气体进入长管13中,然后通过长管13底端两侧的硬质管132进入储药环管24与环形连杆22之间形成的环形空腔中,由于储药环管24内侧的环形管壁材质为橡胶,外侧的环形管壁材质为硬性金属,当气体不断的进入环形空腔中时,就会对储药环管24内侧的环形管壁进行挤压,储药环管24内部的药液受到挤压力后会从外侧环形管壁上的若干组喷头25中喷出,喷出的药液进入环状海绵体26中,由于环状海绵体26与患者食道接触,因此可将药液均匀沾在患者食道受伤处,由于环状海绵体26材质舒软,对对人体食道会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在此过程中患者产生的唾液可从环体一21、环形连杆22以及环体二23中部的通道中穿过,不会影响上药组件2的上药工作过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消化内科食道上药装置,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环形内表面滑动连接有密封活塞(11),所述密封活塞(11)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推杆(12),所述筒体(1)下端面中部贯通连接有长管(13),所述长管(13)下端设置有上药组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食道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内壁为中空设计,所述筒体(1)壁体空腔内部滑动连接有环形活塞(3),所述环形活塞(3)上端面环形等距固定连接有四组支杆(31),四组所述支杆(31)与筒体(1)壁体之间滑动连接且上端面均固定连接有环形块(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食道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外表面左侧下端贯通连接有进药管(4),所述筒体(1)与壁体内部空腔对应位置下端面左右两侧贯通连接有细管(131),两组所述细管(131)均向靠近长管(13)的方向延伸最终与长管(13)左右外表面粘接,两组所述细管(131)顶端均设置有阀门(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食道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管(13)环形外表面靠近筒体(1)下端位置粘接有咬块(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食道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药组件(2)包括环体一(21)、环形连杆(22)、环体二(23)与储药环管(24),所述长管(13)下端左右两侧贯通连接有硬质管(132),两组所述硬质管(132)均呈向外倾斜状态,两组所述硬质管(132)下端贯通固定连接有环体一(21),诉述环体一(21)下端面靠近内侧边缘位置固定连接有环形连杆(22),所述环形连杆(22)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环体二(23),所述环体一(21)与环体二(23)之间位于环形连杆(22)外侧固定连接有储药环管(24),两组所述细管(131)底端均与储药环管(24)贯通连接,所述储药环管(24)与环形连杆(22)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空腔,两组所述硬质管(132)与环形空腔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食道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环管(24)外侧环形外表面上下且环形等距贯通连接有若干组喷头(2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食道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环管(24)外侧环形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环状海绵体(26),若干组所述喷头(25)向外延伸至环状海绵体(26)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食道上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体二(23)下端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摄像头(231)。
CN202220556045.7U 2022-03-12 2022-03-12 一种消化内科食道上药装置 Active CN2173397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56045.7U CN217339756U (zh) 2022-03-12 2022-03-12 一种消化内科食道上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56045.7U CN217339756U (zh) 2022-03-12 2022-03-12 一种消化内科食道上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39756U true CN217339756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50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56045.7U Active CN217339756U (zh) 2022-03-12 2022-03-12 一种消化内科食道上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397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339756U (zh) 一种消化内科食道上药装置
CN111265735B (zh) 一种基于力的作用原理进行洗胃的医疗设备
CN215135703U (zh) 一种普外科口腔护理器
CN206239749U (zh) 一种心内科用喂食器
CN213220454U (zh) 消化内科用肠道给药器
CN201920790U (zh) 小肠食物隔离套
CN102078177B (zh) 一种灌注驱动的结肠内窥镜
CN210813362U (zh) 一种可视导航技术的鼻胃管
CN211560168U (zh) 一种消化内科护理用取样器
CN104287868B (zh) 活体实验大鼠生殖道内生殖细胞送取装置
CN209864164U (zh) 一种小鼠实验用连续灌胃器
CN211132652U (zh) 一种中医肛肠科肛门推药器
CN205814760U (zh) 一种精准灌肠设备
CN209770650U (zh) 一种康复治疗吞咽障碍的冷刺激装置
CN202173631U (zh) 组合式多功能灌肠管
CN208017922U (zh) 一种消化内科消化道给药器
CN215083188U (zh) 一种肝性脑病患者专用灌肠肛管
CN202069921U (zh) 药液保留灌肠器
CN212630795U (zh) 一种自感应医用耦合剂挤压装置
CN216824173U (zh) 吞咽康复胃管
CN205360152U (zh) 用于对患者进行给药的流体输注装置
CN215135274U (zh) 密闭式吸痰管组件
CN109621171A (zh) 一种无创妇科护理用药装置
CN217246207U (zh) 一种妇产科用的定点给药器
CN208823749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双腔两用洗胃肠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