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36319U - 机载悬挂式多铧犁 - Google Patents

机载悬挂式多铧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36319U
CN217336319U CN202121639544.4U CN202121639544U CN217336319U CN 217336319 U CN217336319 U CN 217336319U CN 202121639544 U CN202121639544 U CN 202121639544U CN 217336319 U CN217336319 U CN 2173363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frame
plough
cross beam
ploughshares
front cr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3954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浩军
刘瑞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63954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363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363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363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14Measures for saving energy, e.g. in green houses

Landscapes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机载悬挂式多铧犁,包括前横梁(1)和侧支架,所述前横梁(1)通过连接座(8)连接动力设备,所述侧支架至少包括第一侧架(2)和第二侧架(3),所述第一侧架(2)和第二侧架(3)分别位于前横梁(1)两端,所述第一侧架(2)和第二侧架(3)之间平行布置有若干根斜撑(4),所述斜撑(4)与前横梁(1)之间角度在20~80°之间,所述斜撑(4)下部通过固定座(5)连接有犁腿(6),所述犁腿(6)下部设有犁铧(7),相邻斜撑(4)之间至少设有一组前后位置对应的犁铧(7)。本实用新型机载悬挂式多铧犁,可在犁地过程中将杂草埋入土中,同时可适应凹凸不平的土地,保证犁地深度相同。

Description

机载悬挂式多铧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机载悬挂式多铧犁。
背景技术
犁地是农村耕种土地时的一个常规操作,最早采用牛拉犁来犁地,后来引入了各种机械化设备,来提高犁地效率。但此类设备的犁刀一般设置一个或并排设置几个,呈规则形状布置,如此来提高犁地范围。规则化设置,全部等距,等尺寸设计固然可以节省设备成本,提高设备装配效率,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1、土地中一般存在多出凹凸不平之处,此类机械设备无法根据土地不同高度来适配,造成犁地深度深浅不一;2、此类设备犁过的土地,杂草搁置在土地表面,后期需要专门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机载悬挂式多铧犁,可在犁地过程中将杂草埋入土中,同时可适应凹凸不平的土地,保证犁地深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机载悬挂式多铧犁,包括前横梁和侧支架,所述前横梁通过连接座连接动力设备,所述侧支架至少包括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所述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分别位于前横梁两端,所述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之间平行布置有若干根斜撑,所述斜撑与前横梁之间角度在20~80°之间,所述斜撑下部通过固定座连接有犁腿,所述犁腿下部设有犁铧,相邻斜撑之间至少设有一组前后位置对应的犁铧。
优选的,位于后部斜撑上的犁铧高度低于前部斜撑上的犁铧高度。这样,在同一工作方向上,至少设有两个前后布置的犁铧,前部犁铧割除杂草后,后部犁铧带起深层土地的土盖住前部犁铧割下的杂草,无需再专门清理杂草了。
进一步的,除首尾两根斜撑外,其余斜撑上至少设有两个犁铧,两个犁铧分别与相邻斜撑上犁铧位置对应。而且,所述犁铧自前向后在斜撑上的分布逐渐靠近第二侧架一侧。使得犁铧在若干根斜撑上呈梯度布置,靠近前横梁一端犁铧翻起的土会被后部赶过来的犁铧再次翻动一次,以此类推,实现犁地后,土壤分布均匀。
如上所述的机载悬挂式多铧犁,所述前横梁与动力设备前进方向垂直。所述犁铧中心线垂直于前横梁。保证犁铧沿动力设备前进方向翻动土地。
进一步的,由于所述犁铧自前向后在斜撑上的分布逐渐靠近第二侧架一侧,所述第二侧架设计为直杆,与前横梁之间夹角在90~130°之间。所述第一侧架设计为向第二侧架倾斜,并和第二侧架在远离前横梁一端相交。以优化整体结构,节省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斜撑自第一侧架靠近前横梁一端向第二侧架远离前横梁一端倾斜。由于第二侧架与前横梁之间夹角在90~130°之间,向下倾斜的斜撑便于安装犁铧。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架远离前横梁一端与斜撑平行。以美化结构,节省斜撑数量。
如上所述的机载悬挂式多铧犁,所述前横梁朝前一侧设置有两个连接座,其中,靠近第一侧架位置的为固定连接座,靠近第二侧架位置的活动连接座。由于后部的犁铧大多靠近第二侧架布置,将第二侧架位置的连接座设置成活动的,可使第二侧架部分跟随土地起伏发生对应变化,从而使犁铧伸入土地中的深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机载悬挂式多铧犁,在同一工作方向上,至少设有两个前后布置的犁铧,前部犁铧割除杂草后,后部犁铧带起深层土地的土盖住前部犁铧割下的杂草,无需再专门清理杂草了。还可适应凹凸不平的土地,保证犁地深度相同。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方案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施例中机载悬挂式多铧犁正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机载悬挂式多铧犁俯视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所代表的组件为:
1、前横梁,2、第一侧架,3、第二侧架,4、斜撑,5、固定座,6、犁腿,7、犁铧,8、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需要说明,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提及的方位“前后”、“左右”等,仅用来表达相对的位置关系,而不受实际应用中任何具体方向参照的约束。
实施例
参见图1和图2,图1和图2是本实施例中机载悬挂式多铧犁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前横梁1和侧支架,所述前横梁1通过左右两个连接座8连接动力设备,例如四轮拖拉机等。
进一步的,所述前横梁1与动力设备前进方向垂直。所述侧支架包括第一侧架2和第二侧架3,所述第一侧架2和第二侧架3的其中一端分别位于前横梁1两端,另一端相交在一起。所述第一侧架2和第二侧架3之间平行布置有若干根斜撑4,所述斜撑4与前横梁1之间角度在30~60°之间,所述斜撑4下部通过固定座5连接有犁腿6,所述犁腿6下部设有犁铧7,相邻斜撑4之间至少设有一组前后位置对应的犁铧7。
优选的,所述犁铧7中心线垂直于前横梁1,保证犁铧7沿动力设备前进方向翻动土地。且位于后部斜撑4上的犁铧7高度低于前部斜撑4上的犁铧7高度。这样,在同一工作方向上,至少设有两个前后布置的犁铧7,前部犁铧7割除杂草后,后部犁铧7带起深层土地的土盖住前部犁铧7割下的杂草,无需再专门清理杂草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架3设计为直杆,与前横梁1之间夹角为120°。所述第一侧架2两端为直杆,中间为过渡杆,靠近前横梁1一端直杆与前横梁垂直设置,所述第一侧架2另一端设计为向第二侧架3倾斜,并和第二侧架3在远离前横梁1一端相交,中间过渡杆为弧形杆或直杆,如此,可以优化整体结构,节省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斜撑4包括三根,自前向后分别为第一斜撑、第二斜撑和第三斜撑。所述斜撑4自第一侧架2靠近前横梁1一端向第二侧架3远离前横梁1一端倾斜。由于第二侧架3与前横梁1之间夹角为钝角,向下倾斜的斜撑4便于安装犁铧7。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架2后部直杆部分与斜撑平行,充当最后一根斜撑使用。不仅美化了结构,还可节省斜撑4数量。
进一步的,除首尾两根斜撑4只设置一个犁铧7外,其余斜撑4上均设有两个犁铧7,两个犁铧7分别与相邻斜撑4上犁铧7位置对应。而且,所述犁铧7自前向后在斜撑4上的分布逐渐靠近第二侧架3一侧。使得犁铧7在若干根斜撑4上呈梯度布置,靠近前横梁1一端犁铧7翻起的土会被后部赶过来的犁铧7再次翻动一次,以此类推,实现犁地后,土壤分布均匀。
优选的,所述第一斜撑上靠近第一侧架2一侧设有一个犁铧7,所述第一侧架2尾部设置一个犁铧7,如此顺应第一侧架2、第二侧架3和斜撑4的斜度。使本设备的整体结构更加精简。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横梁1朝前一侧设置有两个连接座8,其中,靠近第一侧架2位置的为固定连接座8,靠近第二侧架3位置的活动连接座8。由于后部的犁铧7大多靠近第二侧架3布置,将第二侧架3位置的连接座8设置成活动的,可使第二侧架3部分跟随土地起伏发生对应变化,从而使犁铧7伸入土地中的深度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犁腿6形状可以为直的或弯的两种。优选的,所述犁腿6为弯的时,采用S弯弧形造型,靠近犁铧一端向前伸展,当然,弧形角度也不宜过大。如此,可增加犁腿的强度,提高本设备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增减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机载悬挂式多铧犁,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横梁(1)和侧支架,所述前横梁(1)通过连接座(8)连接动力设备,所述侧支架至少包括第一侧架(2)和第二侧架(3),所述第一侧架(2)和第二侧架(3)分别位于前横梁(1)两端,所述第一侧架(2)和第二侧架(3)之间平行布置有若干根斜撑(4),所述斜撑(4)与前横梁(1)之间角度在20~80°之间,所述斜撑(4)下部通过固定座(5)连接有犁腿(6),所述犁腿(6)下部设有犁铧(7),相邻斜撑(4)之间至少设有一组前后位置对应的犁铧(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载悬挂式多铧犁,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横梁(1)与动力设备前进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载悬挂式多铧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架(2)和第二侧架(3)远离前横梁(1)一端相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载悬挂式多铧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架(3)包括直杆,与前横梁(1)之间夹角在90~13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载悬挂式多铧犁,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4)自第一侧架(2)靠近前横梁(1)一端向第二侧架(3)远离前横梁(1)一端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载悬挂式多铧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架(2)远离前横梁(1)一端与斜撑(4)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机载悬挂式多铧犁,其特征在于,所述犁铧(7)中心线垂直于前横梁(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载悬挂式多铧犁,其特征在于,除首尾两根斜撑(4)外,其余斜撑(4)上至少设有两个犁铧(7),两个犁铧(7)分别与相邻斜撑(4)上犁铧(7)位置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载悬挂式多铧犁,其特征在于,所述犁铧(7)自前向后在斜撑(4)上的分布逐渐靠近第二侧架(3)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载悬挂式多铧犁,其特征在于,位于后部斜撑(4)上的犁铧(7)高度低于前部斜撑(4)上的犁铧(7)高度。
CN202121639544.4U 2021-07-19 2021-07-19 机载悬挂式多铧犁 Active CN2173363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39544.4U CN217336319U (zh) 2021-07-19 2021-07-19 机载悬挂式多铧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39544.4U CN217336319U (zh) 2021-07-19 2021-07-19 机载悬挂式多铧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36319U true CN217336319U (zh) 2022-09-02

Family

ID=83009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39544.4U Active CN217336319U (zh) 2021-07-19 2021-07-19 机载悬挂式多铧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363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87258Y (zh) 一种振动深松机
CN101491175B (zh) 土层置换犁
CN205124258U (zh) 悬挂式联合整地机
CN110999568B (zh) 一种无墒犁
CN217336319U (zh) 机载悬挂式多铧犁
CN201629947U (zh) 一种与手扶拖拉机配套使用的双铧耙耕犁
US3826315A (en) Tillage apparatus
CN202111996U (zh) 一种中耕机
US4271912A (en) Disc harrow
CN109479406A (zh) 新型多层深翻铧式犁机具
CN211378676U (zh) 一种无墒犁
CN208850133U (zh) 一种浅耕深松机
CN216391975U (zh) 可调节耕作宽度的铧式犁
CN201365395Y (zh) 土层置换犁
CN206865960U (zh) 一种深松整地联合整地机
CN207022408U (zh) 微耕机锄刀间距调节机构
CN208638903U (zh) 一种牵引式旋耕机刀盘
CN210610229U (zh) 一种铧式犁
CN209376145U (zh) 新型耕地犁头
CN2348543Y (zh) 手扶拖拉机专用犁
CN2353114Y (zh) 小手扶坐式深浅可调犁
CN2392345Y (zh) 多功能悬挂犁
CN2303434Y (zh) 联犁耙
US2701995A (en) Subsoiler
CN212876558U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地轮机构的翻转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