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34106U - 光伏组件 - Google Patents

光伏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34106U
CN217334106U CN202121153676.6U CN202121153676U CN217334106U CN 217334106 U CN217334106 U CN 217334106U CN 202121153676 U CN202121153676 U CN 202121153676U CN 217334106 U CN217334106 U CN 2173341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ypass
cell
photovoltaic module
group
st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5367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士锋
许涛
张光春
董经兵
夏正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SI Cells Co Ltd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Original Assignee
CSI Cells Co Ltd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I Cells Co Ltd,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filed Critical CSI Cel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5367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341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341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341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光伏本体,所述光伏本体包括多个电池单元组,多个所述电池单元组串联连接且沿串排布方向依次排列,每个所述电池单元组包括至少一个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电池串,所述电池串包括串联连接且沿与所述串排布方向垂直的串延伸方向排列的多个电池片;多个旁路组,每个所述旁路组包括至少一个旁路件,每个所述旁路件与对应的所述电池单元组的所述电池单元反向并联,多个所述旁路组中的至少两个的所述旁路件的数量不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组件,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且可以降低旁路件的失效风险,提高光伏组件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光伏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技术的发展,用户对光伏组件的功率要求越来越高,光伏组件的尺寸越来越大。相关技术中,当光伏组件的电池片的尺寸较大例如达到210mm时,对二极管电流要求较高,过高的电流将使二极管的温度急剧升高,增加了二极管的失效风险,影响光伏组件的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的可靠性较高,且成本较低。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包括:光伏本体,所述光伏本体包括多个电池单元组,多个所述电池单元组串联连接且沿串排布方向依次排列,每个所述电池单元组包括至少一个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电池串,所述电池串包括串联连接且沿与所述串排布方向垂直的串延伸方向排列的多个电池片;多个旁路组,每个所述旁路组包括至少一个旁路件,每个所述旁路件与对应的所述电池单元组的所述电池单元反向并联,多个所述旁路组中的至少两个的所述旁路件的数量不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通过使每个旁路组包括至少一个旁路件,并使每个旁路件与对应的电池单元组的电池单元反向并联,且多个旁路组中的至少两个的旁路件的数量不同,一方面,光伏组件的旁路件的数量可以相对较少,从而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当旁路组的旁路件为多个时,多个旁路件可以起到有效的分流作用,在电池片的尺寸较大时可以降低对旁路件的电流要求,使旁路件的发热量较小,从而可以降低旁路件的失效风险,且可以无需使用大电流的旁路件,可以进一步降低光伏组件的成本,当旁路组的部分旁路件损坏时,旁路组中的其余旁路件仍可以有效保护对应的电池单元组的所有电池片,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光伏组件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光伏组件的沿所述串排布方向的中部的至少一个所述旁路组为第一旁路组,所述光伏组件的沿所述串排布方向的两侧的两个所述旁路组中的至少一个为第二旁路组,所述第一旁路组的所述旁路件的数量与所述第二旁路组的所述旁路件的数量不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旁路组的所述旁路件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旁路组的所述旁路件的数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旁路组的至少一个所述旁路件设在所述光伏本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旁路组的所有所述旁路件均设在所述光伏本体内;所述光伏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接线盒,所述接线盒的数量小于所述旁路组的数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光伏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接线盒,所述第一旁路组的所有所述旁路件均设在所述接线盒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光伏组件的沿所述串排布方向的两侧的两个所述旁路组中的至少一个为第二旁路组,所述第二旁路组包括一个所述旁路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光伏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接线盒,所述第二旁路组的所述旁路件位于所述接线盒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光伏组件的沿所述串排布方向的两侧的两个所述旁路组中的至少一个为第二旁路组,所述第二旁路组包括多个所述旁路件,多个所述旁路件中的至少一个层压在所述光伏组件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有所述旁路件均层压在所述光伏组件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电池单元组包括多个所述电池单元,至少一个所述旁路组设在对应的所述电池单元组的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元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单元组的所述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元之间的最小距离为d1,其中,所述d1满足:10mm≤d1≤26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d1进一步满足:10mm≤d1≤16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旁路件为旁路二极管或MOS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电池单元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池单元组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池单元组,所述第二电池单元组与所述第一电池单元组串联连接且沿所述串排布方向排列,所述第一电池单元组的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电池串的数量与所述第二电池单元组的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电池串的数量不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电池单元组的所述电池单元包括串联连接且沿所述串排布方向排列的两个所述电池串;所述第二电池单元组的所述电池单元包括一个所述电池串,所述第二电池单元组的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电池片的数量为所述第一电池单元组的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电池片的数量的一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电池单元组包括多个所述电池单元,多个所述电池单元沿所述电池串延伸方向排布,所述光伏组件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接线盒,至少一个接线盒所述接线盒设在对应的所述电池单元组的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元之间,所述接线盒的在所述串延伸方向上的宽度为W1,其中,所述W1满足:6mm≤W1≤26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W1进一步满足:6mm≤W1≤1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光伏组件的宽度为W2,所述光伏组件的长度为L1,其中,所述W2、L1满足:1040mm≤W2≤1500mm,1910mm≤L1≤272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电池片的长度为L2,其中,所述L2满足:156mm≤L2≤240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L2进一步满足:182mm≤L2≤240mm。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光伏组件为单晶双玻无边框组件;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光伏组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光伏组件为多晶双玻无边框组件;
图4是图3中所示的光伏组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光伏组件为双玻双面有边框组件;
图6是图5中所示的光伏组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光伏组件为单玻无横杆组件;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个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光伏组件为单玻有横杆组件;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电路示意图;
图9a是图9中所示的光伏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电路示意图;
图10a是图10中所示的光伏组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电路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电路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电池片的裁切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电池片的裁切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光伏组件;
1:电池单元组;11:电池单元;111:电池串;
1111:电池片;12:第一电池单元组;13:第二电池单元组;
2:旁路组;21:旁路件;
22:第一旁路组;23:第二旁路组;
3:接线盒;4:中心汇流条;41:边缘汇流段;42:中部汇流段;
5:引线汇流条;51:第一子引线汇流条;52:第二子引线汇流条;
6:背面盖板;61:横杆;7:边框;8:完整电池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1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100。
如图9-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100,包括光伏本体和多个旁路组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光伏本体包括多个电池单元组1,多个电池单元组1串联连接且沿串排布方向依次排列,每个电池单元组1包括至少一个电池单元11。其中,多个电池单元组1可以均包括一个电池单元11;或者,多个电池单元组1均包括多个电池单元11;还可以是多个电池单元组1中的其中一部分包括一个电池单元11,多个电池单元组1中的另一部分包括多个电池单元11。
电池单元11包括至少一个电池串111,也就是说电池单元11可以仅包括一个电池串111,也可以包括多个电池串111。例如,当电池单元11为一个时,电池单元1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串111。当电池单元11为多个时,多个电池单元11可以均包括一个电池串111;或者,多个电池单元11可以均包括多个电池串111;当然,还可以是多个电池单元11中的其中一部分包括一个电池串111,多个电池单元11中的另一部分包括多个电池串111。
其中,电池串111包括串联连接且沿与串排布方向垂直的串延伸方向排列的多个电池片1111。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串延伸方向”可以理解为电池串111中的多个电池片1111的排布方向(例如,图9-图12中的上下方向),“串排布方向”为与电池串111中多个电池片1111的排布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例如,图9-图12中的左右方向)。
例如,在图9-图12的示例中示出了三个电池单元组1,三个电池单元组1沿光伏组件100的短边(即串排布方向)依次排列,每个电池单元组1包括并联连接且沿光伏组件100的长边(即串延伸方向)排列的两个电池单元11。每个电池串111中的多个电池片1111可以沿光伏组件100的长边呈直线延伸。由此,光伏组件100的电路设计简单,方便加工。
图9-图12中显示了三个电池单元组1用于示例说明的目的,但是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之后、显然可以理解将该方案应用到其它数量的电池单元11的技术方案中,这也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每个旁路组2包括至少一个旁路件21,每个旁路件21与对应的电池单元组1的电池单元11反向并联。例如,当旁路组2包括一个旁路件21时,旁路件21可以与对应的电池单元组1的所有电池单元11均反向并联,以对对应的电池单元组1的所有电池片1111进行热斑保护。当旁路组2包括多个旁路件21时,同一旁路组2的每个旁路件21可以与对应的电池单元组1的所有电池单元11均反向并联,此时同一旁路组2的多个旁路件21可以并联连接;或者,同一旁路组2的每个旁路件21可以仅与对应的电池单元组1的对应部分的电池单元11反向并联;当然,还可以是同一旁路组2的其中一部分旁路件21与对应的电池单元组1的所有电池单元11均反向并联,且另一部分旁路件21仅与对应部分的电池单元11反向并联。可选地,旁路件21可以为旁路二极管或MOS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简称金氧半场效晶体管)等。但不限于此。
多个旁路组2中的至少两个的旁路件21的数量不同。例如,在图9-图12的示例中示出了三个旁路组2,三个旁路组2沿串排布方向依次排布,且每个旁路件21与对应的电池单元组1的所有电池单元11均反向并联。
由此,通过设置上述的旁路组2,旁路组2的旁路件21可以在电池单元组1的多个电池片1111受到阴影遮挡时实现旁路功能,避免产生热斑效应。而且,由于至少两个旁路组2的旁路件21的数量不同,多个旁路组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多个旁路件21,从而使光伏组件100可以适用于大尺寸的电池片1111,例如电池片1111的长度可以为210mm,与传统的上下电池单元组均并联同一个旁路二极管的电路连接方式相比,同一旁路组2的多个旁路件21可以起到较好的分流作用,从而可以降低对旁路件21的电流要求,避免旁路件21的温度急剧上升,极大地降低了旁路件21的失效风险,且可以降低旁路件21的成本,当对应的旁路组2的部分旁路件21发生失效时,剩余的旁路件21仍可以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光伏组件100的可靠性。此外,多个旁路组2的旁路件21的总数量可以相对较少,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光伏组件100的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100,通过使每个旁路组2包括至少一个旁路件21,并使每个旁路件21与对应的电池单元组1的电池单元11反向并联,且多个旁路组2中的至少两个的旁路件21的数量不同,一方面,光伏组件100的旁路件21的数量可以相对较少,从而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当旁路组2的旁路件21为多个时,多个旁路件21可以起到有效的分流作用,在电池片1111的尺寸较大时可以降低对旁路件21的电流要求,使旁路件21的发热量较小,从而可以降低旁路件21的失效风险,且可以无需使用大电流的旁路件21,可以进一步降低光伏组件100的成本,当旁路组2的部分旁路件21损坏时,旁路组2中的其余旁路件21仍可以有效保护对应的电池单元组1的所有电池片1111,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光伏组件100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光伏组件100的沿串排布方向的中部的至少一个旁路组2为第一旁路组22。其中,“中部”在本申请中应当作广义理解,“光伏组件100的沿串排布方向的中部的旁路组2”可以理解为位于光伏组件100的沿串排布方向的两侧的两个旁路组2之间的旁路组2。例如,当光伏组件100的沿串排布方向的中部的旁路组2为一个时,此时光伏组件100的沿串排布方向的中部的旁路组2为第一旁路组22。当光伏组件100的沿串排布方向的中部的旁路组2为多个时,多个旁路组2中的至少一个为第一旁路组22。
光伏组件100的沿串排布方向的两侧的两个旁路组2中的至少一个为第二旁路组23,第一旁路组22的旁路件21的数量与第二旁路组23的旁路件21的数量不同。如此设置,可以进一步保证多个旁路组2中的至少两个的旁路件21的数量不同,从而在降低整个光伏组件100的成本的同时,使多个旁路组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多个旁路件21,在多个旁路件21中的其中一部分损坏时,另一部分仍可以对对应的电池单元组1的电池片1111起到有效的热斑保护作用,避免电池片1111由于热斑效应而烧毁,保证光伏组件100具有较高的输出功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参照图9-图12,第一旁路组22的旁路件21的数量大于第二旁路组23的旁路件21的数量。由此,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保证第一旁路组22的旁路件21的数量为多个,第一旁路组22的多个旁路件21可以起到分流作用,可以减小第一旁路组22的旁路件21的发热量,降低失效风险。而且,第一旁路组22的多个旁路件21可以避免由于其中部分旁路件21失效而无法对电池单元组1进行热斑保护,有效提高了光伏组件100的可靠性。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第一旁路组22的旁路件21的数量也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二旁路组23的旁路件21的数量。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结合图9-图12,第一旁路组22的至少一个旁路件21设在光伏本体内。例如,旁路件21可以层压在光伏本体内,旁路件21可以与多个电池片1111在同一层。制作光伏组件100时,可以首先将正面盖板、正面封装胶膜、旁路件21和多个电池片1111、背面封装胶膜以及背面盖板6依次摆放好,以完成光伏组件100的层压前准备工作。然后将叠层好的包括正面盖板、正面封装胶膜、旁路件21和多个电池片1111、背面封装胶膜以及背面盖板6的五层结构经过抽真空加热层压后,使正面封装胶膜和背面封装胶膜交联固化,以将旁路件21和多个电池片1111保护起来,最终实现五层结构(即正面盖板、正面封装胶膜、旁路件21和多个电池片1111、背面封装胶膜以及背面盖板6)的牢靠粘接,并通过加装边框7、接线盒3以及采用硅胶密封后完成光伏组件100制作。其中,上述正面指的是电池片1111的主要受光面,即,电池片1111或光伏组件100直接接收太阳光的面,背面是与正面相对的面。
由此,通过上述设置,第一旁路组22的上述至少一个旁路件21的厚度方向的两侧可以均设有封装胶膜,可以有效地将上述至少一个旁路件21与外部环境隔开,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水汽以及外部环境对上述至少一个旁路件21的影响,可以进一步保证光伏组件100的可靠性。当然,第一旁路组22的上述至少一个旁路件21还可以层压在光伏组件100的其他层中,例如封装胶膜层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和图6,正面盖板可以为正面透明板,背面盖板6可以为背面透明板,多个电池片1111设在正面透明板和背面透明板之间,正面透明板和背面透明板的外周侧设有边框7。例如,正面透明板和背面透明板可以为玻璃。
由此,通过设置上述的正面透明板和背面透明板,光伏组件100为双玻组件,在提高光伏组件100的输出功率的同时,可以避免由于水汽、空气等透过正面透明板和背面透明板进入组件内部而导致衰减,且环境友好。而且,通过设置上述的边框7,可以提高双玻组件的结构强度,使双玻组件可以承受较大的载荷,从而可以提高双玻组件的长期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一旁路组22的所有旁路件21可以均设在光伏本体内。光伏组件100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接线盒3,接线盒3的数量小于旁路组2的数量。由此,通过使第一旁路组22的所有旁路件21均设在光伏本体内,第一旁路组22处可以无需设置接线盒3,从而可以有效减少整个光伏组件100的接线盒3的数量,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且第一旁路组22处可以无需打孔,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由于水汽进入而导致组件受潮,有效提升了光伏组件100的防水性能,进而有效提高了光伏组件100的长期可靠性。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第一旁路组22的所有旁路件21可以均设在接线盒3内。如此设置,当第一旁路组22的旁路件21损坏时,可以通过拆卸接线盒3将损坏的旁路件21取出,然后将功能完好的旁路件21重新放入接线盒3内,方便第一旁路组22的旁路件21的维修和更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9-图12,第二旁路组23包括一个旁路件21。例如,在图9-图12的示例中,光伏组件100的沿串排布方向的两侧的两个旁路组2可以均为第二旁路组23,每个第二旁路组23包括一个旁路件21。如此设置,可以有效减少旁路件21的数量,从而降低光伏组件100的成本。
进一步地,第二旁路组23的旁路件21可以位于接线盒3内。由此,第二旁路组23的旁路件21的维修和更换更加方便,从而可以提高第二旁路组23的可维护性。
当然,第二旁路组23还可以包括多个旁路件21(图未示出),多个旁路件21中的至少一个层压在光伏组件100内。由此,当多个旁路件21的其中一部分层压在光伏组件100内时,层压在光伏组件100内的旁路件21可以避免受到水汽的影响,从而可以提高光伏组件100的可靠性,且多个旁路件21的另一部分可以位于接线盒3内,在方便维修和更换的同时,接线盒3的尺寸可以相对较小,从而使接线盒3的布置更加方便,且可以降低成本;当多个旁路件21均层压在光伏组件100内时,第二旁路组23的多个旁路件21可以均与外部环境隔离开,从而有效避免水汽的影响,且光伏组件100的沿串排布方向的两端的两个接线盒3内仅需设置金属线以引出正负极,可以进一步减小接线盒3的尺寸,当光伏组件100为双玻组件时,可以避免遮挡电池片1111,有效提高了光伏组件100的输出功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有旁路件21可以均层压在光伏组件100内。如此设置,整个光伏组件100仅需设置两个接线盒3以引出正负极,且接线盒3内可以无需设置旁路件21,从而可以有效减小接线盒3的尺寸,当光伏组件100为双玻组件时,可以避免对电池片1111造成遮挡,从而有效提升光伏组件100的整体性能。而且,当电池单元组1包括多个电池单元11时,相邻两个电池单元11之间的最小距离可以较小,从而使多个电池片1111的排布可以更加紧凑,可以提高光伏组件100单位面积的发电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9-图12,每个电池单元组1可以包括多个电池单元11,至少一个旁路组2设在对应的电池单元组1的相邻两个电池单元11之间。也就是说,多个旁路组2可以均设在对应的电池单元组1的相邻两个电池单元11之间;还可以是多个旁路组2的其中一部分设在对应的电池单元组1的相邻两个电池单元11之间。由此,如此设置的旁路组2的布置较为合理,可以减小电池片1111的边缘与玻璃边缘之间的距离,提高光伏组件100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电池单元组1的相邻两个电池单元11之间的最小距离为d1,其中,d1满足:10mm≤d1≤26mm。具体地,例如,当d1<10mm时,电池单元组1的相邻两个电池单元11之间的最小距离过小,从而使接线盒3可能会覆盖电池片1111的边缘,当光伏组件100为双玻组件时,会减小电池片1111的受光面积,影响光伏组件100的输出功率;当d1>26mm时,电池单元组1的相邻两个电池单元11之间的最小距离过大,同样可能会降低光伏组件100的输出功率。由此,通过使d1满足:10mm≤d1≤26mm,电池单元组1的相邻两个电池单元11之间的最小距离较为合理,可以有效提高光伏组件100的输出功率。
进一步可选地,d1进一步可以满足:10mm≤d1≤16mm。例如,当所有旁路件21均层压在光伏组件100内时,接线盒3内可以无需设置旁路件21,接线盒3的尺寸可以相对较小,从而使光伏组件100例如双玻组件的同一电池单元组1的相邻两个电池单元11之间的最小距离可以相对较小。由此,通过使10mm≤d1≤16mm,在避免接线盒3遮挡相邻的电池单元11的电池片1111的同时,使多个电池片1111的排布可以更加紧凑,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光伏组件100单位面积的发电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2所示,多个电池单元组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池单元组12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池单元组13,第二电池单元组13与第一电池单元组12串联连接且沿串排布方向排列,第一电池单元组12的电池单元11的电池串111的数量与第二电池单元组13的电池单元11的电池串111的数量不同。如此设置,可以减少光伏组件100的电池串111的总数量,可以采用常规宽度的玻璃满足大尺寸电池片1111的连接排布,使整个光伏组件100的宽度可以较小,对玻璃成本及组件载荷无不良影响。可选地,光伏组件100的宽度为W2,光伏组件100的长度为L1,其中,W2、L1可以满足:1040mm≤W2≤1500mm,1910mm≤L1≤2720mm。但不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10和图12,第一电池单元组12的电池单元11包括串联连接且沿串排布方向排列的两个电池串111。第二电池单元组13的电池单元11包括一个电池串111,第二电池单元组13的电池单元11的电池片1111的数量为第一电池单元组12的电池单元11的电池片1111的数量的一半。
例如,在图10和图12的示例中,沿串延伸方向、同一电池单元组1的两个电池单元11之间设有中心汇流条4,中心汇流条4沿串排布方向延伸。第二电池单元组13的两个电池串111可以分别为第一子串和第二子串,在第一子串的远离第二子串的一端与第二子串的远离第一子串的一端之间连接有引线汇流条5,引线汇流条5与中心汇流条4电连接,且引线汇流条5沿串延伸方向延伸。具体地,引线汇流条5包括第一子引线汇流条51和第二子引线汇流条52,第一子引线汇流条51的一端与中心汇流条4相连、且另一端与第一子串的远离中心汇流条4的一端相连,第二子引线汇流条52的一端与第一子引线汇流条51相连、且另一端与第二子串的远离中心汇流条4的一端相连。这样,第一子引线汇流条51和第二子引线汇流条52可以用于传输电流,且对电池片1111的整体占用空间无影响。
由此,如此设置的第二电池单元组13可以有效减小光伏组件100的整体宽度,实现大尺寸电池片1111的连接排布,使整个光伏组件100的宽度可以较小,避免光伏组件100产生载荷脱框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结合图8,光伏组件100的背面设有至少一个横杆61,横杆61沿串排布方向延伸,横杆61邻近中心汇流条4设置。例如,在图8的示例中示出了一个横杆61,横杆61设在光伏组件100的背面盖板6上,相对于光伏组件100的在串延伸方向上的边缘、横杆61与中心汇流条45之间的距离更小。由此,通过设置上述的横杆61,横杆61可以邻近光伏组件100的中心设置,可以有效增加光伏组件100的结构强度,从而使光伏组件100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在上述实施例中,以横杆61为一个为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横杆61还可以为一个以上。例如,当横杆61为两个时,两个横杆61可以分别位于接线盒3的两侧,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加光伏组件100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9-图12,沿串延伸方向、中心汇流条4位于光伏组件100的中部,中心汇流条4包括两个边缘汇流段41和至少一个中部汇流段42,中部汇流段42位于两个边缘汇流段41之间,两个边缘汇流段41中的其中一个的一端与最外侧的电池单元组1的邻近光伏组件100边缘的电池串111相连、且另一端为负极引出端,两个边缘汇流段41中的另一个的一端与引线汇流条5或对应的电池单元组1的邻近光伏组件100边缘的电池串111相连、且另一端为正极引出端,中部汇流段42连接在相邻两个电池单元组1之间以实现相邻两个电池单元组1的串联。
例如,在图10、图10a和图12的示例中,引线汇流条5邻近光伏组件100的边缘设置。中心汇流条4包括两个边缘汇流段41和两个中部汇流段42,两个中部汇流段42中的其中一个连接在相邻两个第一电池单元组12的相邻两个电池串111之间,两个中部汇流段42中的另一个连接在第一电池单元组12的电池串111和相邻的第二电池单元组13的电池串111之间。由此,通过设置上述的边缘汇流段41和中部汇流段42,边缘汇流段41可以有效引出多个电池片1111通过光生伏特效应产生的电流,中部汇流段42可以实现相邻两个电池单元组1之间的电连接,结构简单可靠。其中,中心汇流条4的宽度可以为5mm~6mm(包括端点值)。但不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结合图5、图7和图8,每个电池单元组1的多个电池单元11沿串延伸方向排布,至少一个接线盒3设在对应的电池单元组1的相邻两个电池单元11之间,接线盒3的在串延伸方向上的宽度为W1,其中,W1满足:6mm≤W1≤26mm。具体地,例如,当至少一个旁路件21设在接线盒3内时,W1可以进一步满足:18mm≤W1≤26mm,例如此时W1可以为25mm;当所有旁路件21均层压在光伏组件100内时,接线盒3内可以无需设置旁路件21,接线盒3的尺寸可以相对较小,此时W1可以进一步满足:6mm≤W1≤15mm,可以有效避免接线盒3遮挡光伏组件100例如双玻组件的电池片1111,且多个电池片1111的排布可以更加紧凑,可以有效提高光伏组件100例如双玻组件的输出功率。
可选地,每个电池片1111的长度为L2,其中,L2可以满足:156mm≤L2≤240mm。由此,电池片1111的长度较大,从而可以提高光伏组件100有效发电面积,进而可以提高光伏组件100的转换效率以及输出功率,有效降低单瓦成本。
进一步可选地,L2进一步可以满足:182mm≤L2≤240mm。如此设置,进一步增大了电池片1111的长度,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光伏组件100的输出功率,而且,通过设置上述的旁路组2,在电池片1111的长度较大时可以有效降低对旁路件21的电流要求,降低了旁路件21失效的风险,在提高光伏组件100的可靠性的同时,可以降低成本。例如,L2可以为210mm。但不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12和图13,每个电池片1111可以为完整电池片8的二分之一,每个电池片1111的长度延伸方向为串排布方向,每个电池片1111的宽度延伸方向为串延伸方向。例如,结合图13,可以采用激光划片的方式实现半片电池片1111的加工。由此,相较于采用完整电池片8,可以减小光伏组件100的内部损耗,并通过采用上述电路连接方式,使得每个电池串111的电流降低至采用完整电池片8输出电流的二分之一,再通过两个电池单元11并联连接,使光伏组件100的输出电流仍与采用完整电池片8时输出电流相同,避免了因采用半片电池片1111而造成的电压降低,同时由于半片电池片1111电流可减少内损,从而提高了光伏组件100的输出功率,有助于降低单瓦成本。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电池片1111不限于为完整电池片8的二分之一,例如,结合图14,电池片1111还可以为完整电池片8的三分之一。如此设置,在提高光伏组件100的输出功率的同时,同样可以降低单瓦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伏组件1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1)

1.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伏本体,所述光伏本体包括多个电池单元组,多个所述电池单元组串联连接且沿串排布方向依次排列,每个所述电池单元组包括至少一个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电池串,所述电池串包括串联连接且沿与所述串排布方向垂直的串延伸方向排列的多个电池片;
多个旁路组,每个所述旁路组包括至少一个旁路件,每个所述旁路件与对应的所述电池单元组的所述电池单元反向并联,多个所述旁路组中的至少两个的所述旁路件的数量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的沿所述串排布方向的中部的至少一个所述旁路组为第一旁路组,所述光伏组件的沿所述串排布方向的两侧的两个所述旁路组中的至少一个为第二旁路组,所述第一旁路组的所述旁路件的数量与所述第二旁路组的所述旁路件的数量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旁路组的所述旁路件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旁路组的所述旁路件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旁路组的至少一个所述旁路件设在所述光伏本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旁路组的所有所述旁路件均设在所述光伏本体内;
所述光伏组件进一步包括:
至少一个接线盒,所述接线盒的数量小于所述旁路组的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至少一个接线盒,所述第一旁路组的所有所述旁路件均设在所述接线盒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的沿所述串排布方向的两侧的两个所述旁路组中的至少一个为第二旁路组,所述第二旁路组包括一个所述旁路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至少一个接线盒,所述第二旁路组的所述旁路件位于所述接线盒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的沿所述串排布方向的两侧的两个所述旁路组中的至少一个为第二旁路组,所述第二旁路组包括多个所述旁路件,多个所述旁路件中的至少一个层压在所述光伏组件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旁路件均层压在所述光伏组件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池单元组包括多个所述电池单元,至少一个所述旁路组设在对应的所述电池单元组的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元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元组的所述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元之间的最小距离为d1,其中,所述d1满足:10mm≤d1≤26mm。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d1进一步满足:10mm≤d1≤16mm。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旁路件为旁路二极管或MOS管。
15.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池单元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池单元组和至少一个第二电池单元组,所述第二电池单元组与所述第一电池单元组串联连接且沿所述串排布方向排列,所述第一电池单元组的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电池串的数量与所述第二电池单元组的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电池串的数量不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单元组的所述电池单元包括串联连接且沿所述串排布方向排列的两个所述电池串;
所述第二电池单元组的所述电池单元包括一个所述电池串,所述第二电池单元组的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电池片的数量为所述第一电池单元组的所述电池单元的所述电池片的数量的一半。
17.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池单元组包括多个所述电池单元,多个所述电池单元沿所述串延伸方向排布,
所述光伏组件进一步包括:
至少一个接线盒,至少一个接线盒所述接线盒设在对应的所述电池单元组的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元之间,所述接线盒的在所述串延伸方向上的宽度为W1,其中,所述W1满足:6mm≤W1≤26mm。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W1进一步满足:6mm≤W1≤15mm。
19.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的宽度为W2,所述光伏组件的长度为L1,其中,所述W2、L1满足:1040mm≤W2≤1500mm,1910mm≤L1≤2720mm。
20.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池片的长度为L2,其中,所述L2满足:156mm≤L2≤240mm。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2进一步满足:182mm≤L2≤240mm。
CN202121153676.6U 2021-05-26 2021-05-26 光伏组件 Active CN2173341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53676.6U CN217334106U (zh) 2021-05-26 2021-05-26 光伏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53676.6U CN217334106U (zh) 2021-05-26 2021-05-26 光伏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34106U true CN217334106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44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53676.6U Active CN217334106U (zh) 2021-05-26 2021-05-26 光伏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341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31045U (zh) 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04064616B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模块
WO2011130996A1 (zh) 具有多接线盒的太阳电池组件
WO2021008573A1 (zh) 一种抗热斑单板块光伏组件
CN214505507U (zh) 光伏组件
EP3163629A1 (en) A semi-elastic photovoltaic module
CN217334106U (zh) 光伏组件
CN201449047U (zh) 光伏热水复合集热器
CN108922932A (zh) 一种3d叠片太阳能晶硅电池组件
CN116709795A (zh) 光伏组件及其封装方法
AU2017215677B2 (en) Photovoltaic assembly
CN209822663U (zh) 一种抗热斑单板块光伏组件
CN114927591A (zh) 光伏组件
CN215771175U (zh) 光伏组件
CN212257417U (zh) 光伏组件
CN209515691U (zh) 一种散热型半片电池组件
CN214898472U (zh) 光伏组件
CN207134368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
CN207425873U (zh) 一种双面光伏电池组件
CN104980104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
CN216624304U (zh) 光伏组件
CN213340388U (zh) 光伏组件
WO2018157496A1 (zh) 高发电功率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12234111A (zh) 一种内接式串并半片组件
CN114361266B (zh) 光伏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