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29047U - 一种燃煤耦合污泥发电联合设备组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煤耦合污泥发电联合设备组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29047U
CN217329047U CN202121385609.7U CN202121385609U CN217329047U CN 217329047 U CN217329047 U CN 217329047U CN 202121385609 U CN202121385609 U CN 202121385609U CN 217329047 U CN217329047 U CN 2173290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middle frame
coal
power generation
suppor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8560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焕萍
张超
成新兴
唐如意
申世飞
司小飞
杨秀军
李阿维
田露
姜晓军
王帅
黄钢英
马百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Xire Boil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Xire Boil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Xire Boil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Xire Boil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8560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290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290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290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12Heat utilisation in combustion or incineration of waste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煤耦合污泥发电联合设备组支撑装置,包括保温罩壳、框架、基础埋件及出口设备支撑层;框架包括端部框架、第一中间框架及第二中间框架,框架的截面为拱形结构;保温罩壳位于框架的外侧,端部框架的底部、第一中间框架的底部及第二中间框架的底部均固定于基础埋件上,且第一中间框架及第二中间框架位于两个端部框架之间,端部框架的侧面、第一中间框架的侧面及第二中间框架的侧面之间通过梁相连接,入口设备支撑层固定于端部框架与第一中间框架之间的梁上;梁与端部框架、第一中间框架及第二中间框架之间均通过螺栓相连接,梁上设置有用于供螺栓穿过的长圆孔,该装置能够吸收高温引起的膨胀变形,稳定性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燃煤耦合污泥发电联合设备组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煤电厂耦合污泥发电改造领域,涉及一种燃煤耦合污泥发电联合设备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对污泥的处置方法主要以农业利用和填埋为主,适合质量差的污泥,但不能有效解决污泥资源化问题,容易造成二次污染。随着我国环保政策日益严格,将会降低填埋比例。燃煤机组污泥耦合发电技术作为一种污泥焚烧的利用形式,具有处理能力大、适应性强等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将污泥作为燃料送入燃煤锅炉中燃烧,需要对污泥进行预处理。污泥预处理系统包括多个分级预处理设备。为多个设备单独布置,运行状态下,设备温度可达到上百度,处于膨胀状态,钢支架处在保温外壳的内部,温度接近设备温度。常规钢支架均为常温下支撑,遇到膨胀时,会产生膨胀内应力,引起结构自身不稳定;高温设备与常规钢支架膨胀变形不协调一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燃煤耦合污泥发电联合设备组支撑装置,该装置能够吸收高温引起的膨胀变形,稳定性较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燃煤耦合污泥发电联合设备组支撑装置包括保温罩壳、框架、基础埋件及出口设备支撑层;框架包括端部框架、第一中间框架及第二中间框架,框架的截面为拱形结构;
保温罩壳位于框架的外侧,端部框架的底部、第一中间框架的底部及第二中间框架的底部均固定于基础埋件上,且第一中间框架及第二中间框架位于两个端部框架之间,端部框架的侧面、第一中间框架的侧面及第二中间框架的侧面之间通过梁相连接,入口设备支撑层固定于端部框架与第一中间框架之间的梁上;
梁与端部框架、第一中间框架及第二中间框架之间均通过螺栓相连接,梁上设置有用于供螺栓穿过的长圆孔。
端部框架内设置有门框固定杆件。
第二中间框架的侧面设置有立面支撑。
出口设备支撑层固定于第二中间框架的顶部。
第一中间框架的顶部为拱形结构。
第二中间框架的顶部为拱形结构。
端部框架的顶部为拱形结构。
长圆孔沿梁的轴向开设。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燃煤耦合污泥发电联合设备组支撑装置在具体操作时,保温罩壳位于框架的外表面上,运行时,框架和设备均处高温状态,框架横向顶部的拱形结构形式,既有利于控制结构位移,又有利于吸收框架高温下的横向膨胀量,同时达到圆顶美观的造型效果;入口设备支撑层固定于端部框架与第一中间框架之间的梁上,出口设备支撑层固定于第二中间框架上,且梁上设置有用于供螺栓穿过的长圆孔,可吸收框架高温下纵向膨胀量,以保证两个方向的刚度及稳定,达到利于施工、运行可靠、使用安全及外形美观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截面图;
图3为图1中B-B方向的截面图;
图4为图1中C-C方向的截面图;
图5为图1中侧立面梁柱连接膨胀节点图。
其中,1为端部框架、2为第一中间框架、3为第二中间框架、4为入口设备支撑层、5为出口设备支撑层、6为基础埋件、7为门框固定杆件、8为立面支撑、9为螺栓、10为保温罩壳、11为长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的混淆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概念。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附图中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这些图并非是按比例绘制的,其中为了清楚表达的目的,放大了某些细节,并且可能省略了某些细节。图中所示出的各种区域、层的形状及它们之间的相对大小、位置关系仅是示例性的,实际中可能由于制造公差或技术限制而有所偏差,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所需可以另外设计具有不同形状、大小、相对位置的区域/层。
参考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燃煤耦合污泥发电联合设备组支撑装置包括保温罩壳10、框架、基础埋件6、入口设备支撑层4及出口设备支撑层5;框架包括端部框架1、第一中间框架2及第二中间框架3;
保温罩壳10位于框架的外侧,端部框架1的底部、第一中间框架2的底部及第二中间框架3的底部均固定于基础埋件6上,且第一中间框架2及第二中间框架3位于两个端部框架1之间,端部框架1及第一中间框架2均为拱形结构,第二中间框架3的横截面为拱形结构,端部框架1的侧面、第一中间框架2的侧面及第二中间框架3的侧面之间通过梁相连接,入口设备支撑层4固定于端部框架1与第一中间框架2之间的梁上,出口设备支撑层5固定于第二中间框架3的顶部。
梁与端部框架1、第一中间框架2及第二中间框架3之间均通过螺栓9相连接,梁上设置有用于供螺栓9穿过的长圆孔11。
端部框架1内设置有门框固定杆件7。
第二中间框架3的侧面设置有立面支撑8。
需要说明的是,保温罩壳10位于框架的外侧,端部框架1、第一中间框架2及第二中间框架3的底部均固定于基础埋件6上,在运行时,端部框架1及设备均处高温状态。框架横向顶部的拱形结构,既有利于控制结构位移,又有利于吸收框架高温下横向膨胀量;入口设备支撑层4固定于端部框架1与第一中间框架2之间的梁上,出口设备支撑层5固定于第二中间框架3上,且梁上设置有用于供螺栓9穿过的长圆孔11,可吸收框架高温下的纵向膨胀量,第二中间框架3可有效控制本实用新型在纵向的水平位移,保证结构的刚度及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既解决了高温下两个方向膨胀产生的应力问题,又保证了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达到利于施工,运行可靠,造型美观,使用安全的目的。

Claims (8)

1.一种燃煤耦合污泥发电联合设备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温罩壳(10)、框架、基础埋件(6)及出口设备支撑层(5);框架包括端部框架(1)、第一中间框架(2)及第二中间框架(3),框架的截面为拱形结构;
保温罩壳(10)位于框架的外侧,端部框架(1)的底部、第一中间框架(2)的底部及第二中间框架(3)的底部均固定于基础埋件(6)上,且第一中间框架(2)及第二中间框架(3)位于两个端部框架(1)之间,端部框架(1)的侧面、第一中间框架(2)的侧面及第二中间框架(3)的侧面之间通过梁相连接,入口设备支撑层(4)固定于端部框架(1)与第一中间框架(2)之间的梁上;
梁与端部框架(1)、第一中间框架(2)及第二中间框架(3)之间均通过螺栓(9)相连接,梁上设置有用于供螺栓(9)穿过的长圆孔(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耦合污泥发电联合设备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端部框架(1)内设置有门框固定杆件(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耦合污泥发电联合设备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中间框架(3)的侧面设置有立面支撑(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耦合污泥发电联合设备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出口设备支撑层(5)固定于第二中间框架(3)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耦合污泥发电联合设备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中间框架(2)的顶部为拱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耦合污泥发电联合设备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中间框架(3)的顶部为拱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耦合污泥发电联合设备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端部框架(1)的顶部为拱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煤耦合污泥发电联合设备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长圆孔(11)沿梁的轴向开设。
CN202121385609.7U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燃煤耦合污泥发电联合设备组支撑装置 Active CN2173290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85609.7U CN217329047U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燃煤耦合污泥发电联合设备组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85609.7U CN217329047U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燃煤耦合污泥发电联合设备组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29047U true CN217329047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44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85609.7U Active CN217329047U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燃煤耦合污泥发电联合设备组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290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329047U (zh) 一种燃煤耦合污泥发电联合设备组支撑装置
CN208306921U (zh) 一种船用可拆换型格栅结构
CN203238784U (zh) 矩形钢管混凝土柱与箱型钢梁穿筋式节点结构
CN113882539A (zh) 一种建筑围护墙体外保温支护一体式构造及施工方法
CN113338690A (zh) 一种吸热塔塔顶重载设备的支撑转换结构及使用方法
CN113251246A (zh) 一种燃煤耦合污泥发电联合设备组支撑装置
CN209989831U (zh) 一种耗能式海上风机桩与套筒灌浆连接结构
CN208563560U (zh) 平台型超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
CN110277954A (zh) 高寒地区适用的浮体多功能集成式水面光伏支撑系统
CN213927704U (zh) 一种燃煤耦合污泥发电联合设备组防护装置
CN212103882U (zh) 一种复合式圆筒型防波堤单元
CN112376961A (zh) 一种燃煤耦合污泥发电联合设备组防护装置
CN106013466A (zh) 一种螺栓连接的双侧板节点及装配方法
CN212656409U (zh) 一种轻便的固态储热装置保温模块
CN204435976U (zh) 一种绿色节能抗震建筑结构
CN109057069A (zh) 一种可更换小跨高比钢深梁的连接结构及安装方法
CN213233905U (zh) 一种绿色节能建筑的抗震墙体结构
CN205206080U (zh) 一种建筑外装围护墙体系
CN217001139U (zh) 一种吸热塔塔顶重载设备的支撑转换结构
CN211893592U (zh) 一种具有稳定支撑功能的太阳能水面电站浮体
CN213774045U (zh) 一种预制模块与坡屋顶的连接节点
CN212457459U (zh) 一种适用于塔式光热电站吸热器的模块化保温结构
CN214034068U (zh) 一种保温隔热建筑钢结构
CN215368031U (zh) 一种轻型隔热混凝土隔墙
CN217840610U (zh) 一种建筑屋面设备基础防水隔震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