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28191U - 一种粘滞阻尼减振挠性联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粘滞阻尼减振挠性联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28191U
CN217328191U CN202220741858.3U CN202220741858U CN217328191U CN 217328191 U CN217328191 U CN 217328191U CN 202220741858 U CN202220741858 U CN 202220741858U CN 217328191 U CN217328191 U CN 2173281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ing
viscous
shell
connecting piece
central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4185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正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Trumy Transmiss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Trumy Transmiss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Trumy Transmiss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Trumy Transmiss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4185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281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281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281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mbined Devices Of Dampers And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粘滞阻尼减振挠性联轴器,包括中心轴,中心轴的一端从内至外依次连接第一转接盘、第一挠性件和输入法兰盘,中心轴的另一端从内至外依次连接第二转接盘、第二挠性件和输出法兰盘,中心轴两端连接粘滞阻尼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联轴器中间设置粘滞阻尼装置,当受到交变冲击扭矩时,阻尼盘与阻尼壳体产生相对扭转运动,进而剪切密封腔体内的粘性液体产生阻尼力,该阻尼力会抑制交变冲击扭矩,动能转换为热能耗散在外围空气中,从而实现了结构上的耗能减振。与传统的挠性联轴器相比,该联轴器在传递扭矩和补偿不对中的同时可以抑制不利的交变冲击扭矩,避免扭转振动,保护所连接机械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粘滞阻尼减振挠性联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粘滞阻尼减振挠性联轴器,采用粘滞阻尼装置实现了结构上的耗能减振,在传递稳态扭矩的同时可以抑制不利的交变冲击扭矩,适用于扭矩波动较大的应用场合。
背景技术
现代机械传动领域中,交变冲击扭矩和振动问题普遍存在,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避免振动引起的疲劳损坏等不利影响,减振要求已经被广泛地纳入机械设备的设计和制造环节当中。
现有的挠性联轴器,例如申请人的申请200820039003.6中所述,可以实现传递扭矩和补偿不对中等功能,但是对于不利的交变冲击扭矩不能起到显著的缓冲减振作用,难以应对扭矩波动较大的应用场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粘滞阻尼减振挠性联轴器,能解决交变冲击扭矩不能起到显著的缓冲减振作用,难以应对扭矩波动较大的应用场合的问题。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粘滞阻尼减振挠性联轴器,包括中心轴,中心轴的一端从内至外依次连接第一转接盘、第一挠性件和输入法兰盘,中心轴的另一端从内至外依次连接第二转接盘、第二挠性件和输出法兰盘,中心轴两端连接粘滞阻尼装置;粘滞阻尼装置包括阻尼盘、阻尼壳体,阻尼盘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中心轴一端,阻尼壳体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中心轴另一端,阻尼盘与阻尼壳体之间设有阻尼介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阻尼介质为阻尼油;阻尼盘部分位于阻尼壳体中,阻尼壳体与第一连接件、阻尼盘围成阻尼油腔,阻尼油位于阻尼油腔中;阻尼壳体与第一连接件、阻尼盘之间安装密封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阻尼盘内端通过第一连接螺栓连接第一连接件一端,第一连接件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螺栓与中心轴左端部径向连接;阻尼壳体内端通过第三连接螺栓连接第二连接件一端,第二连接件另一端通过第四连接螺栓与中心轴右端部径向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阻尼壳体采用分体式结构;阻尼壳体包括第一阻尼半壳体和第二阻尼半壳体,第一阻尼半壳体外端和第二阻尼半壳体外端通过阻尼壳体连接螺栓连接组成;阻尼盘有间隙地置于第一阻尼半壳体和第二阻尼半壳体当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阻尼半壳体与第一连接件的接触位置有第一密封件,第二阻尼半壳体与阻尼盘的接触位置有第二密封件;第一阻尼半壳体和第二阻尼半壳体、阻尼盘和第一连接件之间形成密封的阻尼油腔内填充阻尼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为筒状,套设在中心轴左右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中心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接盘和第二转接盘通过转接盘连接螺栓连接;输入法兰盘、第一挠性件和第一转接盘之间通过紧固组件连接;输出法兰盘、第二挠性件和第二转接盘之间通过紧固组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阻尼壳体外端面钻设注油螺孔,注油螺孔中放置堵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阻尼壳体外端面设置有散热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中心轴的中部设置有凸台,凸台外周抵住粘滞阻尼装置。
本申请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联轴器中间设置粘滞阻尼装置,当受到交变冲击扭矩时,阻尼盘与阻尼壳体产生相对扭转运动,进而剪切密封腔体内的粘性液体产生阻尼力,该阻尼力会抑制交变冲击扭矩,动能转换为热能耗散在外围空气中,从而实现了结构上的耗能减振。与传统的挠性联轴器相比,该联轴器在传递扭矩和补偿不对中的同时可以抑制不利的交变冲击扭矩,避免扭转振动,保护所连接机械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粘滞阻尼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此外,“包括”和“具有”等类似术语,是指除了已经在“包括”和“具有”中所罗列的那些内容以外,还可以“包括”和“具有”其它尚未罗列的内容;例如,可以包含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已经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以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坐标参考图1,以图1中垂直纸面向里的方向为前,垂直纸面向外的方向为后,以图1中的左右方向为左右,图1中的上下方向为上下。
图1-2中,包括输入法兰盘1、第一挠性件3、第一转接盘4、中心轴7、第一连接件8、第一连接螺栓9、第二连接件15、第二转接盘17、第二挠性件19、输出法兰盘20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粘滞阻尼减振挠性联轴器,包括中心轴7,中心轴7的一端从内至外依次连接第一转接盘4、第一挠性件3和输入法兰盘1,中心轴7的另一端从内至外依次连接第二转接盘17、第二挠性件19和输出法兰盘20,中心轴7两端连接粘滞阻尼装置。粘滞阻尼装置包括阻尼盘10、阻尼壳体,阻尼盘10通过第一连接件8连接中心轴7一端,阻尼壳体通过第二连接件15连接中心轴7另一端,阻尼盘10与阻尼壳体之间设有阻尼介质。
粘滞阻尼装置设置于中心轴7的外围中间位置。在本实施例中,阻尼介质为阻尼油。阻尼盘10部分位于阻尼壳体中,阻尼壳体与第一连接件8、阻尼盘10围成阻尼油腔,用于存放阻尼油。阻尼壳体与第一连接件8、阻尼盘10之间安装密封件。
阻尼盘10内端通过第一连接螺栓9连接第一连接件8一端,第一连接件8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螺栓6与中心轴7左端部径向连接。从而,阻尼盘10与中心轴7的输入端同步运动。阻尼盘10外端间隙地置于阻尼壳体中。
阻尼壳体内端通过第三连接螺栓14连接第二连接件15一端,第二连接件15另一端通过第四连接螺栓16与中心轴7右端部径向连接。从而,阻尼壳体与中心轴7的输出端同步运动。
为了便于阻尼壳体的生产及组装,阻尼壳体采用分体式结构。阻尼壳体包括第一阻尼半壳体121和第二阻尼半壳体122,第一阻尼半壳体121外端和第二阻尼半壳体122外端通过阻尼壳体连接螺栓13连接组成;阻尼盘10有间隙地置于第一阻尼半壳体121和第二阻尼半壳体122当中;在一定扭矩下,因中心轴7两端存在相对扭转角度,且因如上阻尼盘10与中心轴7的输入端的同步运动,以及第一阻尼半壳体121、第二阻尼半壳体122与中心轴7的输出端的同步运动,阻尼盘10与第一阻尼半壳体121、第二阻尼半壳体122之间存在相对扭转运动。
第二阻尼半壳体122内端通过第三连接螺栓14连接第二连接件15端部。
如图2所示,第一阻尼半壳体121与第一连接件8的接触位置有第一密封件123,第二阻尼半壳体122与阻尼盘10的接触位置有第二密封件124;第一阻尼半壳体121和第二阻尼半壳体122、阻尼盘10和第一连接件8之间形成的密封阻尼油腔内填充阻尼油。
第一连接件8、第二连接件15为筒状,套设在中心轴7左右两侧。
在其他实施例中,阻尼介质为阻尼片。阻尼片两端紧贴阻尼盘10和阻尼壳体。
中心轴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接盘4和第二转接盘17通过转接盘连接螺栓5连接;中心轴7的直径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应尽量小,以使其两端有尽量大的相对扭转角度。
输入法兰盘1、第一挠性件3和第一转接盘4之间通过紧固组件连接;输出法兰盘20、第二挠性件19和第二转接盘17之间通过紧固组件连接。
第一阻尼半壳体121的外端面设置有对称的两个注油螺孔,用于向腔体注入粘性液体,注入完毕后,设置有堵头11密封。
第一阻尼半壳体121和第二阻尼半壳体122的外端面设置有均布的若干散热片,以使因动能转换而来的热量快速散去。
为了提高粘滞阻尼装置与中间轴7的连接稳定性,中心轴7的中部设置有凸台,此凸台与第一连接筒7和阻尼盘10的内孔光滑接触,对挠性阻尼装置起支撑作用,此光滑接触的摩擦阻力小至可以忽略,不影响阻尼盘10和中心轴7的相对扭转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当受到交变冲击扭矩时,阻尼盘与阻尼壳体产生相对扭转运动,进而剪切密封腔体内的粘性液体产生阻尼力,该阻尼力会抑制交变冲击扭矩,动能转换为热能耗散在外围空气中,从而实现了结构上的耗能减振。该联轴器在传递扭矩和补偿不对中的同时可以抑制不利的交变冲击扭矩,避免扭转振动,保护所连接机械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粘滞阻尼减振挠性联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轴(7),中心轴(7)的一端从内至外依次连接第一转接盘(4)、第一挠性件(3)和输入法兰盘(1),中心轴(7)的另一端从内至外依次连接第二转接盘(17)、第二挠性件(19)和输出法兰盘(20),中心轴(7)两端连接粘滞阻尼装置;粘滞阻尼装置包括阻尼盘(10)、阻尼壳体,阻尼盘(10)通过第一连接件(8)连接中心轴(7)一端,阻尼壳体通过第二连接件(15)连接中心轴(7)另一端,阻尼盘(10)与阻尼壳体之间设有阻尼介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滞阻尼减振挠性联轴器,其特征在于,阻尼介质为阻尼油;阻尼盘(10)部分位于阻尼壳体中,阻尼壳体与第一连接件(8)、阻尼盘(10)围成阻尼油腔,阻尼油位于阻尼油腔中;阻尼壳体与第一连接件(8)、阻尼盘(10)之间安装密封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滞阻尼减振挠性联轴器,其特征在于,阻尼盘(10)内端通过第一连接螺栓(9)连接第一连接件(8)一端,第一连接件(8)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螺栓(6)与中心轴(7)左端部径向连接;阻尼壳体内端通过第三连接螺栓(14)连接第二连接件(15)一端,第二连接件(15)另一端通过第四连接螺栓(16)与中心轴(7)右端部径向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滞阻尼减振挠性联轴器,其特征在于,阻尼壳体采用分体式结构;阻尼壳体包括第一阻尼半壳体(121)和第二阻尼半壳体(122),第一阻尼半壳体(121)外端和第二阻尼半壳体(122)外端通过阻尼壳体连接螺栓(13)连接组成;阻尼盘(10)有间隙地置于第一阻尼半壳体(121)和第二阻尼半壳体(122)当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粘滞阻尼减振挠性联轴器,其特征在于,第一阻尼半壳体(121)与第一连接件(8)的接触位置有第一密封件(123),第二阻尼半壳体(122)与阻尼盘(10)的接触位置有第二密封件(124);第一阻尼半壳体(121)和第二阻尼半壳体(122)、阻尼盘(10)和第一连接件(8)之间形成密封的阻尼油腔内填充阻尼油。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滞阻尼减振挠性联轴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件(8)、第二连接件(15)为筒状,套设在中心轴(7)左右两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滞阻尼减振挠性联轴器,其特征在于,中心轴(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转接盘(4)和第二转接盘(17)通过转接盘连接螺栓(5)连接;输入法兰盘(1)、第一挠性件(3)和第一转接盘(4)之间通过紧固组件连接;输出法兰盘(20)、第二挠性件(19)和第二转接盘(17)之间通过紧固组件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滞阻尼减振挠性联轴器,其特征在于,阻尼壳体外端面钻设注油螺孔,注油螺孔中放置堵头(11)。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滞阻尼减振挠性联轴器,其特征在于,阻尼壳体外端面设置有散热片。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滞阻尼减振挠性联轴器,其特征在于,中心轴(7)的中部设置有凸台,凸台外周抵住粘滞阻尼装置。
CN202220741858.3U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粘滞阻尼减振挠性联轴器 Active CN2173281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41858.3U CN217328191U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粘滞阻尼减振挠性联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41858.3U CN217328191U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粘滞阻尼减振挠性联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28191U true CN217328191U (zh) 2022-08-30

Family

ID=83004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41858.3U Active CN217328191U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粘滞阻尼减振挠性联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281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63266B (zh) 一种弹性联轴器
CN217328191U (zh) 一种粘滞阻尼减振挠性联轴器
CN210007541U (zh) 一种抗超高冲击过载的电机
CN114562520A (zh) 一种粘滞阻尼减振挠性联轴器
CN203248553U (zh) 一种磁悬浮电机用柔性联轴器
CN215487300U (zh) 一种螺杆泵用可拆卸式高承载度万向节
CN103573841B (zh) 限矩型钢球联轴器
CN204004034U (zh) 一种改进型铲运机电机与行走泵联接结构
CN110138178B (zh) 一种球面副万向及双万向永磁联轴器
CN211343783U (zh) 一种精准定位的减震联轴器
CN205190684U (zh) 轴连接的消音装置
CN110107610B (zh) 柔顺恒力矩联轴器
CN209743379U (zh) 一种椭圆轴承与四油叶轴承同轴四支撑的高速转子系统
CN216742515U (zh) 一种水泵用轴承体联轴器结构
CN219975170U (zh) 弹性联轴器
CN216901080U (zh) 一种微型柔性铠装直埋管道用光纤
CN213839322U (zh) 具有缓冲功能的联轴器
CN220248632U (zh) 一种长寿命输出轴
CN201347884Y (zh) 冷却塔风机传动轴
CN110185702B (zh) 支承组件及电磁驱动的主动杆式艉支承
CN216812574U (zh) 一种长寿命的弹性联轴器及动力设备
CN210770023U (zh) 一种硅油减振器壳体
CN213419767U (zh) 一种冰箱压缩机用减震腔
CN211288007U (zh) 一种多轴联结结构及压缩机
CN220791842U (zh) 一种采用内嵌式铝齿圈结构的硅胶联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