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23586U - 一种软水处理系统及热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软水处理系统及热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23586U
CN217323586U CN202122606705.6U CN202122606705U CN217323586U CN 217323586 U CN217323586 U CN 217323586U CN 202122606705 U CN202122606705 U CN 202122606705U CN 217323586 U CN217323586 U CN 2173235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treatment
pipeline
soft water
so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0670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平
吴锦文
赖春华
黄炜锴
赵振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mi Internet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mi Internet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mi Internet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mi Internet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0670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235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235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235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24Water desalination
    • Y02A20/131Reverse-osmosi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热水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软水处理系统及热水器,软水处理系统包括内胆、软水处理装置、进水管路和输水管路;内胆包括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进水管路连接于第一进水口,用于向内胆内输送水;输水管路连接于第一出水口,以用于输出内胆内的水;软水处理装置设于输水管路上,以用于对内胆中输出的水进行软化处理,且软水处理装置设于内胆外,安装和拆卸方便,便于后期检修维护。

Description

一种软水处理系统及热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软水处理系统及热水器。
背景技术
日常用水分为硬水和软水两类,平时使用的市政自来水属于硬水,含有大量的钙、镁等金属离子,长期使用高硬度的水,会对人体产生损害。目前热水器常用的软水处理系统,在具体应用中,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软水处理装置设置于内胆中,安装和拆卸都不方便,不便于后期的检修维护。
2)采用最多的软化水的手段是利用软化树脂置换出水中的钙镁离子,但是采用此种方法制成的设备往往体积较大,且需要在使用过程中频繁加入软水盐,使用起来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水处理系统,其旨在解决软水处理装置安装及拆卸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是:一种软水处理系统,包括:内胆、软水处理装置、进水管路和输水管路;
内胆包括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
进水管路连接于第一进水口,用于向内胆内输送水;
输水管路连接于第一出水口,以用于输出内胆内的水;
软水处理装置设于输水管路上,以用于对内胆中输出的水进行软化处理。
可选地,软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过滤部件和反渗透膜,第一过滤部件沿输水管路的延伸方向设于第一出水口和反渗透膜之间。
可选地,软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过滤部件;反渗透膜沿输水管路的延伸方向设于第一过滤部件和第二过滤部件之间,或者,第二过滤部件沿输水管路的延伸方向设于第一过滤部件和反渗透膜之间。
可选地,软水处理装置包括过滤组件和电容去离子组件,过滤组件沿输水管路的延伸方向设于第一出水口和电容去离子组件之间。
可选地,过滤组件包括第一过滤部件和第二过滤部件,第二过滤部件沿输水管路的延伸方向设于第一过滤部件和电容去离子组件之间。
可选地,软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一废水处理管路,第一废水处理管路连接于软水处理装置用以排出软水处理装置产生的废水。
可选地,软水处理装置包括电容去离子组件。
可选地,软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过滤组件;内胆还包括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一管路连接于第二出水口和过滤组件之间,以用于将内胆中的水通过第一管路输送至过滤组件中,第二管路连接于过滤组件和第二进水口之间,以用于将经过过滤组件的水输送至内胆。
可选地,过滤组件包括第一过滤部件和第二过滤部件,第一过滤部件设于第一管路和第二过滤部件之间。
可选地,软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二废水处理管路;第二废水处理管路连接于过滤组件用以排出过滤组件产生的废水;且/或,软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一增压装置,第一增压装置设于第一管路或第二管路上。
可选地,第一过滤部件为中空棉,且/或,第二过滤部件为活性炭。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水器,包括:
上述的软水处理系统;
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用于对内胆内的水进行加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水处理系统及热水器,软水处理装置设置于输水管路上并连接于内胆,可以对内胆输出的水进行软化。此外,由于软水处理装置设于内胆外的输水管路上,故,其安装和拆卸方便,便于后期的检修维护和更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软水处理装置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热水器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软水处理装置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软水处理装置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软水处理系统;110、内胆;111、第一进水口;112、第二进水口;113、第一出水口;114、第二出水口;120、软水处理装置;121、过滤组件;1211、第一过滤部件;1212、第二过滤部件;122、反渗透膜;123、第一废水处理管路;124、电容去离子组件;130、第一增压装置;140、第一管路;150、第二管路;160、进水管路;170、输水管路;180、第二废水处理管路;
200、热水器;210、加热装置;220、第二增压装置;230、气液混合容器;231、入液口;232、出液口;233、进气口;240、开关控制阀;250、出水管路;260、进气管路;270、第三增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也可以是通过居中元件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软水处理系统100,包括内胆110、软水处理装置120、进水管路160和输水管路170;内胆110包括第一进水口111和第一出水口113;进水管路160连接于第一进水口111,向内胆110内输送水;输水管路170连接于第一出水口113,以用于输出内胆110内的水;软水处理装置120设于输水管路170上,以用于对内胆110中输出的水进行软化处理,提高用户的用水体验;此外,软水处理装置120的设置方便后期的检修维护。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软水处理装置120包括第一过滤部件1211和反渗透膜122,第一过滤部件1211沿输水管路170的延伸方向设于第一出水口113和反渗透膜122之间。第一过滤部件1211和反渗透膜122用于将内胆110中的水通过输水管路170流进软水处理装置120中的水进行过滤,去除水中的杂质,保障用户的使用卫生和安全。反渗透膜122又称RO膜,反渗透膜122在压力下能够使溶液中的溶剂与溶质进行分离,RO膜孔径小至纳米级,在一定的压力下,水分子可以通过RO膜,而水中的钙、镁等金属离子无法通过RO膜,以此达到软水的目的。由于本实施例是将软水处理装置120独立连接于输水管路170上的,故在对第一过滤部件1211和反渗透膜122进行更换是更便于操作。当然,在具体应用中,作为替代的方案,也可以是反渗透膜122沿输水管路170的延伸方向设于第一出水口113和第一过滤部件1211之间。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软水处理装置120还包括第二过滤部件1212;反渗透膜122沿输水管路170的延伸方向设于第一过滤部件1211和第二过滤部件1212之间。水依次经过软水处理装置120中第一过滤部件1211、反渗透膜122和第二过滤部件1212的三次过滤后,水质较为干净,能够去除大部分杂质,提高客户良好的用水体验。当然,在具体应用中,作为替代的方案,第二过滤部件1212沿输水管路170的延伸方向设于第一过滤部件1211和反渗透膜122之间。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软水处理系统100还包括第一废水处理管路123,第一废水处理管路123连接于软水处理装置120用以排出软水处理装置120产生的废水。需要说明的是,软水处理装置120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积累大量的含有杂质污垢的废水,需要及时排出。第一废水处理管路123有两个目的,其一是保证通过软水处理装置120软化后的水输出是干净的;其二是延长软水处理装置120的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过滤部件1211为中空棉,第二过滤部件1212为活性炭。中空棉又称PP棉,PP棉有着棉弹性好,膨松度强,造型美观,不怕挤压,易洗,快干等优点,常用于过滤杂质,且PP棉的价格低,进一步降低设备的成本。活性炭也是一种常用的净水物质,它的吸附活性大,利用活性炭的固体表面对水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的吸附作用,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当然,作为替代的方案,第一过滤部件1211为活性炭,第二过滤部件1212为中空棉。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水器200,包括加热装置210和上述的软水处理系统100;加热装置210用于对内胆110内的水进行加热。热水器200还包括第二增压装置220、气液混合容器230、开关控制阀240、出水管路250、进气管路260和第二增压装置220。第二增压装置220设于进水管路160上,第二增压装置220用于提供动力,将外部水路系统的水通过进水管路160输送至内胆110中。开关控制阀240设于输水管路170之上,位于软水处理装置120和气液混合容器230之间的部位,开关控制阀240用于控制输水管路170的通断。输水管路170连接于第一出水口113与气液混合容器230之间以用于将经过软水处理装置120软化的水输送至气液混合容器230;开关控制阀240设于输水管路170上;出水管路250与气液混合容器230连接;气液混合容器230设有入液口231、出液口232和进气口233,入液口231和输水管路170的一端连接,出液口232与出水管路250的一端连接,进气管路260连接于进气口233,并用于将外部空气经由进气管路260进入气液混合容器230中产生气液混合水。第三增压装置270设于出水管路250上,第三增压装置270用于提供动力,将气液混合容器230中的气液混合水通过出水管路250输送至外界供用户使用。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例一提供的软水处理系统100的工作原理:
首先外部的水经由进水管路160进入内胆110中,内胆110中的水通过输水管路170上的软水处理装置120,先经过第一过滤部件1211进行粗过滤,反渗透膜122进行软水处理,接着经过第二过滤部件1212进行二次过滤后,干净的水通过输水管路170流出,废水通过第一废水处理管路123流出。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软水处理装置120中的组成部分有所不同。具体体现在:
如图3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软水处理装置120包括过滤组件121和电容去离子组件124,过滤组件121沿输水管路170的延伸方向设于第一出水口113和电容去离子组件124之间。电容去离子组件124是利用电容去离子技术实现软水的目的,也称电吸附技术,是一种利用带电电极表面吸附水中离子及带电粒子的现象,使水中溶解盐类及其它带电物质在电极的表面富集浓缩而实现水的净化/淡化的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给出的方案是先过滤后进行软水处理,即在本实施例中过滤组件121和电容去离子组件124的设置方式为沿着水流动的方向依次串连过滤组件121、电容去离子组件124。使用电容去离子技术的好处是不需要更换电容去离子组件124,可重复利用,只需要对过滤组件121进行更换即可,降低了设备的成本。当然,在具体应用中,不限于这种设置方式,例如,作为一种替代方案,也可以是先进行软水处理后进行过滤处理,即过滤组件121和电容去离子组件124的设置方式为沿着水流动的方向依次串连电容去离子组件124、过滤组件121。
如图3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过滤组件121包括第一过滤部件1211和第二过滤部件1212,第二过滤部件1212沿输水管路170的延伸方向设于第一过滤部件1211和电容去离子组件124之间。
下面结合图3说明本实施例二提供的软水处理系统100的工作原理:
首先外部的水经由进水管路160进入内胆110中,内胆110中的水通过输水管路170进入软水处理装置120中,先经过过滤组件121的第一过滤件进行粗过滤,第二过滤部件1212进行二次过滤,接着经过电容去离子组件124进行软化后,干净的水通过输水管路170流出,废水通过第一废水处理管路123流出。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200及其所属部件的结构都可参照实施例一进行优化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主要在于软水处理装置120中的组成部分有所不同。具体体现在:
如图4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软水处理装置120包括电容去离子组件124。与上述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提供的软水处理装置120只包含电容去离子组件124,没有过滤组件121,如此设置的目的是如同上述所说的电容去离子组件124不需要更换,可重复利用,由此,就无需对软水处理装置120进行拆卸,在增强软水处理装置120的密封性的同时减少人为操作带来的损坏,进而增加软水处理装置120的可靠性。
如图4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软水处理系统100还包括第一管路140、第二管路150和过滤组件121;内胆110还包括第二进水口112和第二出水口114;第一管路140连接于第二出水口114和过滤组件121之间,以用于将内胆110中的水通过第一管路140输送至过滤组件121中,第二管路150连接于过滤组件121和第二进水口112之间,以用于将经过过滤组件121的水输送至内胆110;以此循环,可对内胆110中的水进行多次过滤,进一步提高了水质的干净度。
如图4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过滤组件121包括第一过滤部件1211和第二过滤部件1212,第一过滤部件1211设于第一管路140和第二过滤部件1212之间。
如图4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软水处理系统100还包括第二废水处理管路180;第二废水处理管路180连接于过滤组件121用以排出过滤组件121产生的废水;需要说明的是,软水处理装置120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积累大量的含有杂质污垢的废水,需要及时排出。第二废水处理管路180有两个目的,其一是保证通过软水处理装置120软化后的水输出是干净的;其二是延长软水处理装置120的使用寿命。软水处理系统100还包括第一增压装置130,第一增压装置130设于第一管路140上,用于提供动力,将内胆110内的水通过第一管路140输送至过滤组件121和将经过过滤组件121过滤的水通过第二管路150输送至内胆110。当然,在具体应用中,作为替代的方案,第一增压装置130设于第二管路150上。
下面结合图4说明本实施例三提供的软水处理系统100的工作原理:
首先外部的水经由进水管路160进入内胆110中,内胆110中的水通过第一管路140进入过滤组件121,接着经过过滤组件121中第一过滤部件1211进行粗过滤,接着第二过滤部件1212进行二次过滤后流出,通过第二管路150流回内胆110中,内胆110中其余的水再通过第一管路140进入过滤组件121,以此循环,可对内胆110中的水进行多次过滤,最后又经输水管路170软水处理装置120中电容去离子组件124进行软化处理后流出。
除了上述不同之外,本实施例提供的热水器200及其所属部件的结构都可参照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进行优化设计,在此不再详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胆、软水处理装置、进水管路和输水管路;
所述内胆包括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
所述进水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进水口,用于向所述内胆内输送水;
所述输水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一出水口,以用于输出所述内胆内的水;
所述软水处理装置设于所述输水管路上,以用于对所述内胆中输出的水进行软化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过滤部件和反渗透膜,所述第一过滤部件沿所述输水管路的延伸方向设于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反渗透膜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水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过滤部件;所述反渗透膜沿所述输水管路的延伸方向设于所述第一过滤部件和所述第二过滤部件之间,或者,所述第二过滤部件沿所述输水管路的延伸方向设于所述第一过滤部件和所述反渗透膜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水处理装置包括过滤组件和电容去离子组件,所述过滤组件沿所述输水管路的延伸方向设于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电容去离子组件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一过滤部件和第二过滤部件,所述第二过滤部件沿所述输水管路的延伸方向设于所述第一过滤部件和所述电容去离子组件之间。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软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一废水处理管路,所述第一废水处理管路连接于所述软水处理装置用以排出所述软水处理装置产生的废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水处理装置包括电容去离子组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过滤组件;所述内胆还包括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管路连接于所述第二出水口和所述过滤组件之间,以用于将所述内胆中的水通过所述第一管路输送至所述过滤组件中,所述第二管路连接于所述过滤组件和所述第二进水口之间,以用于将经过所述过滤组件的水输送至所述内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一过滤部件和第二过滤部件,所述第一过滤部件设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过滤部件之间。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二废水处理管路;所述第二废水处理管路连接于所述过滤组件用以排出所述过滤组件产生的废水;且/或,
所述软水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一增压装置,所述第一增压装置设于所述第一管路或所述第二管路上。
11.如权利要求3或5或9所述的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部件为中空棉,且/或,所述第二过滤部件为活性炭。
12.一种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软水处理系统;
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内胆内的水进行加热。
CN202122606705.6U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软水处理系统及热水器 Active CN2173235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06705.6U CN217323586U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软水处理系统及热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06705.6U CN217323586U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软水处理系统及热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23586U true CN217323586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44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06705.6U Active CN217323586U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软水处理系统及热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235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36309A (zh) 一种水质可控的家用净水装置以及家用纯水机
CN203946982U (zh) 一种纺织印染废水净化装置
CN101905937A (zh) 一种水处理设备
CN217323586U (zh) 一种软水处理系统及热水器
CN102531223A (zh) 压力式软化净水器
CN203946981U (zh) 一种纺织印染废水反渗透净化装置
CN203065266U (zh) 一种家用净水装置
CN216472512U (zh) 一种软水处理系统及热水器
CN105668952A (zh) 一种智能双膜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
CN204727710U (zh) 一种节能家用净水机
CN201427905Y (zh) 一种水处理设备
CN204918201U (zh) 净水系统及净水器
CN201380045Y (zh) 矿井水脱盐的预处理装置及反渗透脱盐设备
CN209383573U (zh) 一种循环式家用净水装置以及家用纯水机
CN211111345U (zh) 节能型反渗透设备
CN209668967U (zh) 一种抑垢型家用净水装置以及家用纯水机
CN209668969U (zh) 一种部分循环式家用净水装置以及家用纯水机
CN109336307A (zh) 一种家用多级净水装置以及家用纯水机
CN109336308A (zh) 一种循环式家用净水装置以及家用纯水机
CN201962149U (zh) 一种压力式软化净水器
CN109336277A (zh) 一种多级反渗透家用净水装置以及家用纯水机
CN201091805Y (zh) 水净化装置
CN205892958U (zh) 一种制药用水净化装置
CN109336303A (zh) 一种抑垢型家用净水装置以及家用纯水机
CN217013592U (zh) 一种可延长寿命的电热饮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