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19385U - 一种螺旋桨复合材料桨帽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螺旋桨复合材料桨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19385U
CN217319385U CN202121376296.9U CN202121376296U CN217319385U CN 217319385 U CN217319385 U CN 217319385U CN 202121376296 U CN202121376296 U CN 202121376296U CN 217319385 U CN217319385 U CN 2173193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
paddle
tail
head
paddle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7629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建伟
贾静霞
刘箭
侯段敏
吴一平
官雍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IC Huiyang Aviation Propell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VIC Huiyang Aviation Propell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VIC Huiyang Aviation Propell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AVIC Huiyang Aviation Propell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7629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193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193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193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50/00Aeronautics or air transport
    • Y02T50/40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桨复合材料桨帽,桨帽尾部分别连接桨帽头部和桨帽内板;桨帽头部包括:桨帽头部金属网复合膜层和多层桨帽头部预浸布层,且多层桨帽头部预浸布层依次铺设且固定在桨帽头部金属网复合膜层上;桨帽尾部包括:桨帽尾部金属网复合膜层和多层桨帽尾部预浸布层,且多层桨帽尾部预浸布层依次铺设且固定在桨帽尾部金属网复合膜层上;桨帽内板包括:多层桨帽内板预浸布和芳纶纸蜂窝层,且芳纶纸蜂窝层固定在多层桨帽内板预浸布之间。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旋桨复合材料桨帽,形成的桨帽质量较轻,且强度较大。

Description

一种螺旋桨复合材料桨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旋桨桨帽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螺旋桨复合材料桨帽。
背景技术
螺旋桨用整流罩包括安装盘和桨帽两部分,均为大尺寸异型薄壁零件,且一般为金属材质,但金属材质的螺旋桨用整流罩的重量较大,不利于飞机的飞行,当前,螺旋桨用整流罩逐渐向复合材料化方向发展,但目前复合材料的桨帽法的强度较小,导致不耐用。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质量较轻,且强度较大的螺旋桨复合材料桨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螺旋桨复合材料桨帽,强度较大,同时形成的桨帽质量较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螺旋桨复合材料桨帽,包括:桨帽尾部,以及均与所述桨帽尾部固定连接的桨帽头部和桨帽内板;
其中,所述桨帽头部包括:桨帽头部金属网复合膜层和多层桨帽头部预浸布层,且多层所述桨帽头部预浸布层依次铺设且固定在所述桨帽头部金属网复合膜层上;
所述桨帽尾部包括:桨帽尾部金属网复合膜层和多层桨帽尾部预浸布层,且多层所述桨帽尾部预浸布层依次铺设且固定在所述桨帽尾部金属网复合膜层上;
所述桨帽内板包括:多层桨帽内板预浸布和芳纶纸蜂窝层,且所述芳纶纸蜂窝层固定在多层所述桨帽内板预浸布之间。
优选的,多层所述桨帽内板预浸布包括:
第一蒙皮布,所述第一蒙皮布铺设在桨帽内板成型模的型腔中;
环内布,所述环内布铺设在所述第一蒙皮布上,且所述芳纶纸蜂窝层铺设在所述环内布上;
环外布,所述环外布铺设在所述芳纶纸蜂窝层上;
第二蒙皮布,所述第二蒙皮布铺设在所述环外布上。
优选的,所述桨帽头部金属网复合膜层包括:裁剪形成的多条桨帽头部金属网复合膜条,多个所述桨帽头部金属网复合膜条两两搭接在一起;所述桨帽尾部金属网复合膜层包括:裁剪形成的多条桨帽尾部金属网复合膜条,多个所述桨帽尾部金属网复合膜条两两搭接在一起,且相邻两个所述桨帽头部金属网复合膜条之间的搭接宽度,以及相邻两个所述桨帽尾部金属网复合膜条之间的搭接宽度均为10mm至15mm。
优选的,每层所述桨帽头部预浸布层包括:裁剪形成的多条桨帽头部预浸布条,多条所述桨帽头部预浸布条两两对接在一起,且相邻两层所述桨帽头部预浸布层的对接部位交错铺布,同时每条所述桨帽头部预浸布条的褶皱处剪段形成两个桨帽头部预浸布切条,并且两个所述桨帽头部预浸布切条搭接在一起。
优选的,每层所述桨帽尾部预浸布层包括:裁剪形成的多条桨帽尾部预浸布条,多条所述桨帽尾部预浸布条两两对接在一起,且相邻两层所述桨帽尾部预浸布层的对接部位交错铺布,同时每条所述桨帽尾部预浸布条的褶皱处剪段形成两个桨帽尾部预浸布切条,并且两个所述桨帽尾部预浸布切条搭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桨帽尾部分别粘接所述桨帽头部和所述桨帽内板,同时所述桨帽尾部、所述桨帽内板和所述桨帽头部之间通过铆钉固定。
优选的,所述铆钉紧固连接在所述桨帽尾部、所述桨帽内板和所述桨帽头部的粘接处。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螺旋桨复合材料桨帽成型方法及其桨帽,可以实现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形成的桨帽质量较轻;
(2)本实用新型形成的桨帽强度较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桨帽头部成型模中加工桨帽头部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桨帽尾部成型模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桨帽内板的各层在桨帽内板成型模中铺设顺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工装上固定的侧视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其中,1-桨帽头部;11-桨帽头部金属网复合膜层;10-桨帽头部成型模; 12-桨帽头部预浸布层;100-桨帽头部半成品;2-桨帽尾部;21-桨帽尾部金属网复合膜层;20-桨帽尾部成型模;22-桨帽尾部预浸布层;200-桨帽尾部半成品;3-桨帽内板;30-桨帽内板成型模;31-芳纶纸蜂窝层;300-桨帽内板半成品;13-第一隔离布;14-第一透气毡;15-第一真空袋;16-第一金属管;17- 第一起模活块;32-第一蒙皮布;33-环内布;34-环外布;35-第二蒙皮布;500- 工装;400-铆钉;18-第一密封腻子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螺旋桨复合材料桨帽,包括:桨帽尾部2,以及均与桨帽尾部2固定连接的桨帽头部1和桨帽内板3;
其中,桨帽头部1包括:桨帽头部金属网复合膜层11和多层桨帽头部预浸布层12,且多层桨帽头部预浸布层12依次铺设且固定在桨帽头部金属网复合膜层11上;
桨帽尾部2包括:桨帽尾部金属网复合膜层21和多层桨帽尾部预浸布层 22,且多层桨帽尾部预浸布层22依次铺设且固定在桨帽尾部金属网复合膜层 21上;
桨帽内板3包括:多层桨帽内板预浸布和芳纶纸蜂窝层31,且芳纶纸蜂窝层31固定在多层桨帽内板预浸布之间。
本实用新型桨帽头部1的结构为桨帽头部金属网复合膜层11和多层桨帽头部预浸布层12的复合结构,桨帽尾部2的结构为桨帽尾部金属网复合膜层 21和多层桨帽尾部预浸布层22的复合结构,以及使桨帽内板3的结构为多层桨帽内板预浸布和芳纶纸蜂窝层31的复合结构,因此将桨帽头部1、桨帽尾部2和桨帽内板3固定在一起形成的桨帽质量较轻,强度较高,可批量生产。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多层桨帽内板预浸布包括:
第一蒙皮布32,第一蒙皮布32铺设在桨帽内板成型模30的型腔中;
环内布33,环内布33铺设在第一蒙皮布32上,且芳纶纸蜂窝层31铺设在环内布33上;
环外布34,环外布34铺设在芳纶纸蜂窝层31上;
第二蒙皮布35,第二蒙皮布35铺设在环外布34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的有益效果为:其性能满足产品设计要求。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桨帽头部金属网复合膜层11包括:裁剪形成的多条桨帽头部金属网复合膜条,多个桨帽头部金属网复合膜条两两搭接在一起;桨帽尾部金属网复合膜层21包括:裁剪形成的多条桨帽尾部金属网复合膜条,多个桨帽尾部金属网复合膜条两两搭接在一起,且相邻两个桨帽头部金属网复合膜条之间的搭接宽度,以及相邻两个桨帽尾部金属网复合膜条之间的搭接宽度均为10mm至15mm。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的有益效果为:防止桨帽头部1 成型过程中帽头部金属网复合膜层11滑移导致局部缺料。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每层桨帽头部预浸布层12包括:裁剪形成的多条桨帽头部预浸布条,多条桨帽头部预浸布条两两对接在一起,且相邻两层桨帽头部预浸布层12的对接部位交错铺布,同时每条桨帽头部预浸布条的褶皱处剪段形成两个桨帽头部预浸布切条,并且两个桨帽头部预浸布切条搭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的有益效果为:防止桨帽头部1 成型后在对接处开裂,以及防止桨帽头部预浸布层12层间褶皱。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每层桨帽尾部预浸布层22包括:裁剪形成的多条桨帽尾部预浸布条,多条桨帽尾部预浸布条两两对接在一起,且相邻两层桨帽尾部预浸布层22的对接部位交错铺布,同时每条桨帽尾部预浸布条的褶皱处剪段形成两个桨帽尾部预浸布切条,并且两个桨帽尾部预浸布切条搭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的有益效果为:防止桨帽尾部2 成型后在对接处开裂,以及防止桨帽尾部预浸布层22间褶皱。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桨帽尾部2分别粘接桨帽头部1和桨帽内板3,同时桨帽尾部2、桨帽内板3和桨帽头部1之间通过铆钉400固定。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的有益效果为:保证桨帽头部1、桨帽尾部2和桨帽内板3之间连接的稳固性和密封性。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铆钉400紧固连接在桨帽尾部2、桨帽内板3和桨帽头部1的粘接处。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的有益效果为:使桨帽头部1、桨帽尾部2和桨帽内板3之间连接更稳固,同时密封性较好。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密封胶为环氧导电胶。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的有益效果为:连通桨帽头部1 的桨帽头部金属网复合膜层11和桨帽尾部2的桨帽尾部金属网复合膜层21,使两者之间导通。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螺旋桨复合材料桨帽成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桨帽头部1成型:裁剪形成的多条桨帽头部金属网复合膜条均粘贴至桨帽头部成型模10的型腔中,并两两搭接在一起(搭接宽度均为10mm至15mm),从而形成桨帽头部金属网复合膜层11,使桨帽头部金属网复合膜层 11粘贴至桨帽头部成型模10的型腔中,且在桨帽头部金属网复合膜层11上依次铺设多层桨帽头部预浸布层12(每层桨帽头部预浸布层12包括:裁剪形成的多条桨帽头部预浸布条,多条桨帽头部预浸布条两两对接在一起,且相邻两层桨帽头部预浸布层12的对接部位交错铺布,同时每条桨帽头部预浸布条的褶皱处剪段形成两个桨帽头部预浸布切条,并将两个桨帽头部预浸布切条搭接在一起),以形成桨帽头部半成品100,桨帽头部半成品100通过真空袋法成型为桨帽头部1;
真空袋法成型为桨帽头部1包括如下步骤:A1:在远离桨帽头部金属网复合膜层11的桨帽头部预浸布层12上依次铺设第一隔离布13(包括但不限于四氟布)和第一透气毡14;
A2:在桨帽头部成型模10上通过第一密封腻子条18密封连接第一真空袋15,且第一真空袋15通过其袋口罩设住第一透气毡14;
A3:第一真空袋15通过第一金属管16(包括但不限于铜管)接通真空系统,真空系统通过第一金属管16对第一真空袋15内抽真空;
A4:将步骤A3中的桨帽头部成型模10放入至固化炉内,且真空系统保持通过第一金属管16对第一真空袋15内抽真空,固化完成后形成桨帽头部1,最后取出桨帽头部成型模10,并拿掉第一隔离布13和第一透气毡14(同时去掉第一真空袋15),通过第一起模活块17将桨帽头部1从桨帽头部成型模 10的型腔中顶处;
S2,桨帽尾部2成型:裁剪形成的多条桨帽尾部金属网复合膜条均粘贴至桨帽尾部成型模20的型腔中,并两两搭接在一起(搭接宽度均为10mm至 15mm),从而形成桨帽尾部金属网复合膜层21,使桨帽尾部金属网复合膜层 21粘贴至桨帽尾部成型模20的型腔中,且在桨帽尾部金属网复合膜层21上依次铺设多层桨帽尾部预浸布层22(每层桨帽尾部预浸布层22包括:裁剪形成的多条桨帽尾部预浸布条,多条桨帽尾部预浸布条两两对接在一起,且相邻两层桨帽尾部预浸布层22的对接部位交错铺布,同时每条桨帽尾部预浸布条的褶皱处剪段形成两个桨帽尾部预浸布切条,并将两个桨帽尾部预浸布切条搭接在一起),以形成桨帽尾部半成品200,桨帽尾部半成品200通过真空袋法成型为桨帽尾部2;
步骤S2中真空袋法成型为桨帽尾部2包括如下步骤:
B1:在远离桨帽尾部金属网复合膜层21的桨帽尾部预浸布层22上依次铺设第二隔离布(包括但不限于四氟布)和第二透气毡;
B2:在桨帽尾部成型模20上通过第二密封腻子条密封连接第二真空袋,且第二真空袋通过其袋口罩设住第二透气毡;
B3:第二真空袋通过第二金属管接通真空系统,真空系统通过第二金属管(包括但不限于铜管)对第二真空袋内抽真空;
B4:将步骤B3中的桨帽尾部成型模20放入至固化炉内,且真空系统保持通过第二金属管对第二真空袋内抽真空,固化完成后形成桨帽尾部2,最后取出桨帽尾部成型模20,并拿掉第二隔离布和第二透气毡(同时去掉第二真空袋),通过第二起模活块将桨帽尾部2从桨帽尾部成型模20的型腔中顶处;
S3,桨帽内板3成型:在桨帽内板成型模30的型腔中依次铺设第一蒙皮布32(至少两层)、环内布33(至少两层)、芳纶纸蜂窝层31(至少两层)、环外布34(至少两层)和第二蒙皮布35(至少两层),以形成桨帽内板半成品300,桨帽内板半成品300通过真空袋法成型为桨帽内板3;
步骤S3中真空袋法成型为桨帽内板3包括如下步骤:
C1:在远离桨帽内板成型模30的桨帽内板预浸布上依次铺设第三隔离布 (包括但不限于四氟布)和第三透气毡;
C2:在桨帽内板成型模30上通过第三密封腻子条密封连接第三真空袋,且第三真空袋通过其袋口罩设住第三透气毡;
C3:第三真空袋通过第三金属管接通真空系统,真空系统通过第三金属管(包括但不限于铜管)对第三真空袋内抽真空;
C4:将步骤C3中的桨帽内板成型模30放入至固化炉内,且真空系统保持通过第三金属管对第三真空袋内抽真空,固化完成后形成桨帽内板3,最后取出桨帽内板成型模30,并拿掉第三隔离布和第三透气毡(同时去掉第三真空袋),通过第三起模活块将桨帽内板3从桨帽内板成型模30的型腔中顶处;
S4,固定组件,将桨帽头部1、桨帽尾部2和桨帽内板3之间固定在一起;
固定组件的具体步骤为:
D1:将桨帽内板3固定在工装500上;
D2:在桨帽内板3和桨帽尾部2的连接处均涂抹有胶粘剂,且将桨帽尾部2胶接在桨帽内板3上,同时桨帽尾部2固定在工装500上;
D3:在桨帽头部1和桨帽尾部2的连接处均涂抹有胶粘剂,且将桨帽头部1胶接在桨帽尾部2上,同时桨帽头部1固定在工装500上;
D4:待桨帽尾部2分别与桨帽内板3和桨帽头部1之间的胶接处固化,在桨帽尾部2和桨帽头部1的外表面接缝处涂抹密封胶,以密封桨帽尾部2 和桨帽头部1的外表面接缝处;
D5:桨帽头部1、桨帽尾部2和桨帽内板3上对应桨帽尾部2、桨帽内板 3和桨帽头部1之间的胶接位置均开设有安装孔,且将铆钉400固定在三个安装孔内,以紧固连接桨帽头部1、桨帽尾部2和桨帽内板3;
D6:在三个安装孔与铆钉400的接缝处,以及在桨帽尾部2分别与桨帽头部1以及与桨帽内板3之间的连接处均再次涂抹胶粘剂,并固化。
通过上述方法形成的桨帽包括:桨帽尾部2,以及均与桨帽尾部2固定连接的桨帽头部1和桨帽内板3;
其中,桨帽头部1包括:桨帽头部金属网复合膜层11和多层桨帽头部预浸布层12,且多层桨帽头部预浸布层12依次铺设且固定在桨帽头部金属网复合膜层11上;
桨帽尾部2包括:桨帽尾部金属网复合膜层21和多层桨帽尾部预浸布层 22,且多层桨帽尾部预浸布层22依次铺设且固定在桨帽尾部金属网复合膜层 21上;
桨帽内板3包括:多层桨帽内板预浸布和芳纶纸蜂窝层31,且芳纶纸蜂窝层31固定在多层桨帽内板预浸布之间。
本实用新型中所有的预浸布均为沾有橡胶液的布,因此均有粘性,在桨帽成型过程中可以粘接相邻的其他布。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螺旋桨复合材料桨帽,其特征在于,包括:桨帽尾部(2),以及均与所述桨帽尾部(2)固定连接的桨帽头部(1)和桨帽内板(3);
其中,所述桨帽头部(1)包括:桨帽头部金属网复合膜层(11)和多层桨帽头部预浸布层(12),且多层所述桨帽头部预浸布层(12)依次铺设且固定在所述桨帽头部金属网复合膜层(11)上;
所述桨帽尾部(2)包括:桨帽尾部金属网复合膜层(21)和多层桨帽尾部预浸布层(22),且多层所述桨帽尾部预浸布层(22)依次铺设且固定在所述桨帽尾部金属网复合膜层(21)上;
所述桨帽内板(3)包括:多层桨帽内板预浸布和芳纶纸蜂窝层(31),且所述芳纶纸蜂窝层(31)固定在多层所述桨帽内板预浸布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桨复合材料桨帽,其特征在于,多层所述桨帽内板预浸布包括:
第一蒙皮布(32),所述第一蒙皮布(32)铺设在桨帽内板成型模(30)的型腔中;
环内布(33),所述环内布(33)铺设在所述第一蒙皮布(32)上,且所述芳纶纸蜂窝层(31)铺设在所述环内布(33)上;
环外布(34),所述环外布(34)铺设在所述芳纶纸蜂窝层(31)上;
第二蒙皮布(35),所述第二蒙皮布(35)铺设在所述环外布(3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桨复合材料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帽头部金属网复合膜层(11)包括:裁剪形成的多条桨帽头部金属网复合膜条,多个所述桨帽头部金属网复合膜条两两搭接在一起;所述桨帽尾部金属网复合膜层(21)包括:裁剪形成的多条桨帽尾部金属网复合膜条,多个所述桨帽尾部金属网复合膜条两两搭接在一起,且相邻两个所述桨帽头部金属网复合膜条之间的搭接宽度,以及相邻两个所述桨帽尾部金属网复合膜条之间的搭接宽度均为10mm至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桨复合材料桨帽,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桨帽头部预浸布层(12)包括:裁剪形成的多条桨帽头部预浸布条,多条所述桨帽头部预浸布条两两对接在一起,且相邻两层所述桨帽头部预浸布层(12)的对接部位交错铺布,同时每条所述桨帽头部预浸布条的褶皱处剪段形成两个桨帽头部预浸布切条,并且两个所述桨帽头部预浸布切条搭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桨复合材料桨帽,其特征在于,每层所述桨帽尾部预浸布层(22)包括:裁剪形成的多条桨帽尾部预浸布条,多条所述桨帽尾部预浸布条两两对接在一起,且相邻两层所述桨帽尾部预浸布层(22)的对接部位交错铺布,同时每条所述桨帽尾部预浸布条的褶皱处剪段形成两个桨帽尾部预浸布切条,并且两个所述桨帽尾部预浸布切条搭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桨复合材料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帽尾部(2)分别粘接所述桨帽头部(1)和所述桨帽内板(3),同时所述桨帽尾部(2)、所述桨帽内板(3)和所述桨帽头部(1)之间通过铆钉(400)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螺旋桨复合材料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铆钉(400)紧固连接在所述桨帽尾部(2)、所述桨帽内板(3)和所述桨帽头部(1)的粘接处。
CN202121376296.9U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螺旋桨复合材料桨帽 Active CN2173193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76296.9U CN217319385U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螺旋桨复合材料桨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76296.9U CN217319385U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螺旋桨复合材料桨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19385U true CN217319385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45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76296.9U Active CN217319385U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螺旋桨复合材料桨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193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35651C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panels of composite materials with u-shaped stiffening elements
US7097731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hollow section, grid stiffened panel
US7228611B2 (en) Method of transferring large uncured composite laminates
EP2318466B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composite structure and intermediate composite structure
KR102067291B1 (ko) 접착식 복합 에어포일 및 이의 제작 방법
US2018009375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a composite material assembly
US9284035B2 (en) Composite tubular-reinforced integrated structural panels with mutually intersecting stiffeners and fabrication processes
US10118348B2 (en) Aircraft component with closed box structure
US6964723B2 (en) Method for applying pressure to composite laminate areas masked by secondary features
US20080029644A1 (en)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composite material structures with collapsible tooling
US20130115429A1 (en) Composite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CA2658240A1 (en) Composite wing slat for aircraft
CN109016562A (zh) 一种翼梢小翼的制备方法
US8192574B1 (en) Process for bonding a vented hollow component
CN114801237A (zh) 一种全高度包边夹芯复合材料制件的成型方法
CN217319385U (zh) 一种螺旋桨复合材料桨帽
CN109016571B (zh) 一种翼面的制备方法
CN212685140U (zh) 一种飞行汽车机翼及飞行汽车
CN207089634U (zh) 一种复合材料无人机尾翼
EP3741553A1 (en) Composite material,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omposite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curing composite material
CN115570808A (zh) 一种螺旋桨复合材料桨帽成型方法及其桨帽
CN104494844B (zh) 一种复合材料机翼前后缘蒙皮制造工艺
CN103522553B (zh) 抗冲击张力蒙皮结构件工艺方法
CN113524808B (zh) 飞行汽车地板及其制备方法和飞行汽车
CN115923198A (zh) 飞机尾翼前缘的复材固化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