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18098U - 一种裁刀夹持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裁刀夹持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18098U
CN217318098U CN202221283965.2U CN202221283965U CN217318098U CN 217318098 U CN217318098 U CN 217318098U CN 202221283965 U CN202221283965 U CN 202221283965U CN 217318098 U CN217318098 U CN 2173180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cutter
clamping
locking
h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8396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冬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128396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180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180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180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裁刀夹持件,包括所述使用者手握的手握部,所述手握部一端连有夹持部,一端连有末端部;还包括锁定部;夹持部设有夹持通孔,用于容置所述裁刀在长度方向上的部分刀身;锁定部用于对所述裁刀在夹持通孔内的活动程度进行限制;锁定时,所述裁刀相对固定在夹持通孔内,无法沿夹持通孔深度方向前后移动;解锁时,则裁刀可沿夹持通孔的深度方向前后移动;末端部侧面设有凸出于手握部外周的抵撑部;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限位孔和限位件,用于对裁刀进行角度调整和角度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裁刀装卸方便,使用起来灵活多变,适应性更强;整体改善了作业人员的操作舒适度,提升了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裁刀夹持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扁平制品的切割工具,特别是用于具有一定厚度的扁平制品的裁刀夹持件。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活中,对于扁平制品,如纸张、木片、皮革等,多采用美工刀或者对刀片进行切割。尤其对于皮革、木片、纸板等产业而言,其材质厚度相较纸张厚,切割费劲、剪裁量大、精度要求高,从业人员需要长时间地手握美工刀或者刀片,手握体验感不佳,不好受力,长期使用,手部容易磨损或割伤,危险性高。其次,切割时,切割方向由上往下走,事先画好的切割路线,容易受手握者手部所挡,视野不佳,导致切割精度不佳,废品率高。现有的刀片,一般为一整块单面刃,一端进行切割,一端通过粗糙的包裹缠绕作为防护。一旦刀尖磨损或者崩坏,就需要进行更换,既浪费资源,又耽误时间。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设计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裁刀夹持件,将裁刀装夹在夹持件上,使用者通过手握夹持件进行切割工作。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裁刀夹持件,包括所述使用者手握的手握部,所述手握部一端连有夹持部,一端连有末端部;还包括锁定部;
夹持部:设有夹持通孔,用于容置所述裁刀在长度方向上的部分刀身;
锁定部:用于对所述裁刀在夹持通孔内的活动程度进行限制;锁定时,所述裁刀相对固定在夹持通孔内,无法沿夹持通孔深度方向前后移动;解锁时,则裁刀可沿夹持通孔的深度方向前后移动;
末端部:侧面设有凸出于手握部外周的抵撑部。
优选的,所述锁紧部包括在锁紧孔和锁紧件,所述锁紧孔一端通向夹持通孔,一端通向夹持部表面;所述锁紧件插穿所述锁紧孔,且可以在锁紧孔内沿远离裁刀或靠近裁刀的方向移动;当锁紧件沿靠近裁刀方向移动至将裁刀抵持在锁紧件和夹持通孔之间时,裁刀锁定。
优选的,所述锁紧件包括凸出于锁紧孔外,外径大于锁紧孔的第一旋扭部以及与第一旋扭部连接的,插穿锁紧孔的第一抵持件;所述锁紧孔与所述第一抵持件螺纹配合,所述第一旋扭部旋转时,带动第一抵持件在锁紧孔内沿远离裁刀或靠近裁刀的方向移动;当第一抵持件沿靠近裁刀方向移动至将裁刀抵持在锁紧件和夹持通孔之间时,裁刀锁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抵持件插穿所述锁紧孔,抵持在所述裁刀刀腹的一侧或相对两侧。
优选的,还包括限定部,所述限定部包括限位孔和限位件,限位孔一端通向夹持通孔,一端通向夹持部表面;所述限位件插穿所述限位孔,抵持在所述裁刀刀背或刀刃或两者皆有。
优选的,所述限定部包括凸出于限定孔外,外径大于限定孔的第二旋扭部以及与第二旋扭部连接的,插穿限定孔的第二抵持件;所述限定孔设内螺纹,所述第二抵持件设与之相匹配的外螺纹。
优选的,还包括防干涉面,所述防干涉面包括夹持通孔靠近所述裁刀刀尖的一端开口所在的夹持部表面,沿靠近手持部的方向向下倾斜;或所述手持部靠近所述裁刀刀尖一侧的表面沿靠近末端部向下倾斜;或者上述二者皆有。
优选的,所述夹持通孔靠近所述裁刀刀尖的一端开口的纵向高度在延伸至远离裁刀刀尖的另一端开口过程中,保持高度一致或逐渐增大,形成梯形口或喇叭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一方面手部远离刀片,安全性提升,视野也开阔,不对切割路线造成阻挡;手握部分符合人体工程力学,手感较佳,方便受力,刀具损坏时,可以随时进行更换,装卸方便,提升工作效率,尤其适合搭配美工刀使用。限位通孔以及限位螺钉搭配使用,加固的同时,可实现裁刀的角度变化,使用起来更加灵活多变,适应性更强;整体设计改善了作业人员的操作舒适度,提升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剖视图(锁紧件和限定件省去,未画出)。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实施例1:参见图1-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裁刀夹持件,适用于对扁平制品特别是具有一定厚度的纸板、木片、皮革等材质切割操作。本实用新型所指代的裁刀,包括了具有伸缩功能的刀具,如美工刀或者刀片或者具有刀柄的无伸缩功能的小刀。其中刀身指代裁刀整体(包括刀柄),刀腹指代裁刀扁平的侧面(包括刀柄或刀柄覆盖的部位),刀背指代裁刀与切割端相对的一端(包括刀柄或刀柄覆盖的部位),刀刃指代裁刀切割的一端(包括刀柄或刀柄覆盖的部位)。作为优选实施例,本实施例采用美工刀作为夹持的裁刀进行说明。美工刀可以在被夹持件固定的情况下,自主调节刀刃伸出长度,可匹配操作者的不同使用习惯。
一种裁刀夹持件,包括所述使用者手握的手握部2,所述手握部2一端连有夹持部1,一端连有末端部3;还包括锁定部;夹持部1设有夹持通孔11,用于容置所述裁刀5在长度方向上的部分刀身;锁定部用于对所述裁刀5在夹持通孔11内的活动程度进行限制;锁定时,所述裁刀5相对固定在夹持通孔11内,无法沿夹持通孔11深度方向前后移动;解锁时,则裁刀5可沿夹持通孔11的深度方向前后移动;末端部3,侧面设有凸出于手握部2外周的抵撑部31,用于抵撑使用者拳轮,方便受力,夹持件不易脱落。本实施例1采用的抵撑部31,是在末端部3相对两侧,设置了凸出于手握部的凸起,手握部与末端部呈现上小下大的凸台型。
进一步的,所述末端部3顶部横截面与手握部2底部横截面一致,使得手握部2和末端部3连接部位连接契合,线条流畅,手感舒适不突兀,抵撑部31还包括自末端部3顶部向下及向外延伸的弧形抵撑面,将凸台台肩进行了圆弧过渡处理。使用时,使用者掌心握紧手握部2,拳轮抵住末端部3的弧形抵撑面,一方面方便手部施力受力,一方面避免了夹持件在使用者的手中滑动,影响切割精度甚至脱落,末端部3整体光滑,衔接流畅,造型美观,进一步提升使用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的末端部3、手握部2和夹持部1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为几个部件组装固接。本实施例1为方便展示,采用末端部3、手握部2和夹持部1一体成型,附图中采用虚线,对各部分进行区分标记。安装时,裁刀刀刃朝上,使用时,切割方向可以由上往下,也可以由下往上,使用起来较无夹具时顺手,方便,好受力,且不会对实现画好的切割线产生阻挡,视野清晰。
本实施例1所列举的技术方案中,夹持件具有刀具夹持锁紧和刀具调整角度的功能,并通过锁紧孔12和与之匹配的锁紧件13,限位孔14以及与之匹配的限位件15进行实现。在某些实施例中,当仅考虑锁紧功能时,锁紧孔12一端通向夹持通孔11,一端通向夹持部1表面;锁紧件13包括凸出于锁紧孔12外,外径大于锁紧孔12的第一旋扭部131以及与第一旋扭部131连接的,收容于锁紧孔12内的第一抵持件132;锁紧孔12设内螺纹,第一抵持件132设与之匹配的外螺纹;第一旋扭部131旋转时,带动第一抵持件132在锁紧孔12内沿远离裁刀5或靠近裁刀5的方向移动;当第一抵持件132沿靠近裁刀5方向移动至将裁刀5抵持在锁紧件12和夹持通孔11之间时,裁刀5锁定。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旋扭部131和第一抵持件132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两个独立部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夹持通孔11靠近所述裁刀5刀尖的一端开口的纵向高度在延伸至远离裁刀5刀尖的另一端开口过程中,保持高度一致。夹持通孔11的宽度和纵向高度应当大于所要夹持的裁刀5,正因如此,裁刀5可以在夹持通孔11内沿其深度方向,做上下角度偏转。
当考虑到刀具调整角度和对调整后的角度进行相对固定时,锁紧通孔12优选地设置在夹持部1靠近所述裁刀5刀腹的一侧或相对两侧,单侧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第一抵持件132插穿所述锁紧孔12,抵持在所述裁刀5刀腹的一侧或相对两侧,将刀腹抵持在相对的第一抵持件132之间或第一抵持件132与夹紧通孔11内壁之间,进行锁紧。限位孔14优选地设置在夹持部1上,一端通向夹持通孔11,一端通向夹持部1上表面。如此设计的限位孔14,在装卸限位件15时,操作空间较大,安装方便,其数量与所处位置根据使用者实际需求设定。本实施例1采用的是在夹持部1的前后两侧表面,对称设置了两对锁紧通孔14;通过旋扭第一旋扭部131,对裁刀5进行锁紧和解锁;限位孔14设有内螺纹,两端联通夹持通孔11和夹持部1上表面,限定部15包括凸出于限定孔14外,外径大于限定孔14的第二旋扭部151以及与第二旋扭部151连接的,插穿限定孔14的第二抵持件152,第二抵持件152设有外螺纹。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旋扭部151和第二抵持件152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两个独立部件固定连接。通过旋扭第二旋扭部151,带动第二抵持件152从限位孔14延伸至夹持通孔11内并抵住裁刀5刀刃,进而调整在裁刀5与夹持通孔13的轴向夹角,匹配不同使用者的工作习惯,使得夹持件的使用方式灵活多变,实用性强。
进一步地,为避免夹持件在使用过程中,棱边或者棱角割损或者将待裁物料压出印记,本实施例1设置了一个防干涉面6,包括夹持通孔11靠近所述裁刀5刀尖的一端开口所在的夹持部1表面,沿靠近手持部2的方向向下倾斜。
实施例2:参见图4-5,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限位孔14也可以设置在夹持部1的下侧。设置在下侧时,第二抵持件152抵住裁刀刀背。设置在下侧时,需要考虑为限定部15考虑装配和旋扭空间。装卸位置的设计有多样,一般根据限位孔14的开口位置和装卸方便程度决定。实施例2采用的是限位孔14开设在夹持部1下侧右端。本实施例2公开了其中一种预留装卸位置方案为,夹持部1右侧外突出于手握部2右侧外周,限位孔开14设在突出部分,为限定部15提供装卸位置。如图4所述,实施例2在夹持部1的上下两表面均设置了限位孔14和限位件15,通过上下两侧夹紧固定,可对裁刀偏转角度的进行进一步的加固和微调,使用起来更加灵活多变,适应性更强。
进一步的,实施例2包含了另一个干涉面7,包括在手持部2靠近所述裁刀5刀尖一侧的表面沿靠近末端部3向下倾斜,用于防止手持部2左侧在裁刀5使用过程中,对待裁物料产生干涉,整个夹持件也更为简洁美观。
进一步的,夹持通孔11靠近所述裁刀5刀尖的一端开口的纵向高度在延伸至远离裁刀5刀尖的另一端开口过程中,逐渐增大,形成梯形口或喇叭口。裁刀5在此通孔内,角度偏转支点前移,调整的角度范围变大,刀身轮廓更好的匹配夹持通孔11的左右两端。相较于保持纵向高度一致,夹持部1结构更稳固,所耗材料更少。

Claims (8)

1.一种裁刀夹持件,包括使用者手握的手握部,所述手握部一端连有夹持部,一端连有末端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定部;
夹持部:设有夹持通孔,用于容置所述裁刀在长度方向上的部分刀身;
锁定部:用于对所述裁刀在夹持通孔内的活动程度进行限制;锁定时,所述裁刀相对固定在夹持通孔内,无法沿夹持通孔深度方向前后移动;解锁时,则裁刀可沿夹持通孔的深度方向前后移动;
末端部:侧面设有凸出于手握部外周的抵撑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裁刀夹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部包括在锁紧孔和锁紧件,所述锁紧孔一端通向夹持通孔,一端通向夹持部表面;所述锁紧件插穿所述锁紧孔,且可以在锁紧孔内沿远离裁刀或靠近裁刀的方向移动;当锁紧件沿靠近裁刀方向移动至将裁刀抵持在锁紧件和夹持通孔之间时,裁刀锁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裁刀夹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凸出于锁紧孔外,外径大于锁紧孔的第一旋扭部以及与第一旋扭部连接的,插穿锁紧孔的第一抵持件;所述锁紧孔与所述第一抵持件螺纹配合,所述第一旋扭部旋转时,带动第一抵持件在锁紧孔内沿远离裁刀或靠近裁刀的方向移动;当第一抵持件沿靠近裁刀方向移动至将裁刀抵持在锁紧件和夹持通孔之间时,裁刀锁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裁刀夹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持件插穿所述锁紧孔,抵持在所述裁刀刀腹的一侧或相对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裁刀夹持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定部,所述限定部包括限位孔和限位件,限位孔一端通向夹持通孔,一端通向夹持部表面;所述限位件插穿所述限位孔,抵持在所述裁刀刀背或刀刃或两者皆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裁刀夹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定部包括凸出于限定孔外,外径大于限定孔的第二旋扭部以及与第二旋扭部连接的,插穿限定孔的第二抵持件;所述限定孔设内螺纹,所述第二抵持件设与之相匹配的外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裁刀夹持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干涉面,所述防干涉面包括夹持通孔靠近所述裁刀刀尖的一端开口所在的夹持部表面,沿靠近手持部的方向向下倾斜;或所述手持部靠近所述裁刀刀尖一侧的表面沿靠近末端部向下倾斜;或者上述二者皆有。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裁刀夹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通孔靠近所述裁刀刀尖的一端开口的纵向高度在延伸至远离裁刀刀尖的另一端开口过程中,保持高度一致或逐渐增大,形成梯形口或喇叭口。
CN202221283965.2U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裁刀夹持件 Active CN2173180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83965.2U CN217318098U (zh)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裁刀夹持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83965.2U CN217318098U (zh)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裁刀夹持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18098U true CN217318098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87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83965.2U Active CN217318098U (zh)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裁刀夹持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180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35363A (en) Hand operated cutting tool
US5163251A (en) Hand-held knife sharpener
NZ230863A (en) Utility knife with retractable blade
US20040010920A1 (en) Multi-purpose work knife
US20030024127A1 (en) Tool
EP1563780B1 (en) Ergonomic handle for kitchen utensils made of two materials, non-slip thermoplastic rubber, and plastic (resin).
US20050115083A1 (en) Knife with an ergonomic handle
CN217318098U (zh) 一种裁刀夹持件
US4327488A (en) Hand held glass cutter
US5488885A (en) Sharpening and deburring tool with blade guide
US6467176B1 (en) Hand-operated scroll sawing machine with a support surface that can be detachably clipped to a sawing table
CN215241007U (zh) 一种握刀矫正器
CN211749917U (zh) 一种无菌塑柄手术刀
EP1180420A3 (en) Carving/planing attachment for a rotary hand tool
CN218659201U (zh) 一种pvc卷材踢脚线切割工具
CN219543255U (zh) 一种便携式高碳马氏不锈钢户外刀具
JP2008023648A (ja) 作業工具
CN217072451U (zh) 刀具的柄头部件和刀具
CN218052711U (zh) 一种具有防护套的美工刀
CA1242851A (en) Multipurpose survival tool
CN217123250U (zh) 一种改进的握刀矫正器
US4224738A (en) Precision glass cutter
CN217895452U (zh) 一种玻璃推刀刀架
CN219229686U (zh) 一种带磨刀石的菜板
CN219445089U (zh) 一种舍弃式木工画线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