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08863U - 一种茶园昆虫诱捕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园昆虫诱捕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08863U
CN217308863U CN202220893539.4U CN202220893539U CN217308863U CN 217308863 U CN217308863 U CN 217308863U CN 202220893539 U CN202220893539 U CN 202220893539U CN 217308863 U CN217308863 U CN 2173088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p
plate
shell
trapper
tea gard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9353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世仲
刘盛荣
周子维
金珊
郭陈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de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ingde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de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ingde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089353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088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088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0886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园昆虫诱捕器,包括设置为透明PVC材质的诱捕器上壳,其上端安装有固定电源,且所述固定电源上端安装有悬挂勾;还包括:通电电网,安装在所述诱捕器上壳的内表面;第一进虫管,等角度贯穿设置在所述诱捕器上壳上,且所述第一进虫管共设置有8个;第一固定板,安装在所述诱捕器上壳的内表面。该茶园昆虫诱捕器,通过发光LED灯管实现对昆虫灯光诱捕,通过放药板上放置含有药物的食物,对昆虫进行食物诱捕,将装置设置为可拆卸结构,便于对装置内部清洗,通过转动螺杆的转动,使固定套筒带动防水板与太阳能光伏板进行上下移动,便于太阳能光伏板更好的接收太阳能,实现对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使用,从而不再需要额外供电。

Description

一种茶园昆虫诱捕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诱捕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茶园昆虫诱捕器。
背景技术
茶起源于中国,栽培历史已有三千多年,是人类三大饮品之一,饮茶有益于人的身体健康,其主要作用是:兴奋解倦,利尿明目,解毒止渴,因此通常会较大规模的茶树进行种植,因此将大规模种植茶树的地方称之为茶园。
在对茶园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对茶园中的昆虫进行捕捉,避免昆虫啃食茶叶而影响茶叶的产量,但在对昆虫进行捕捉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
1.常见的昆虫捕捉装置采用一体化结构,从而难以对装置进行拆卸,即无法对装置进行清洗,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较多的污渍附在装置的内部,从而影响对昆虫的捕捉效果;
2.常见的昆虫捕捉装置均采用直接悬挂在茶树或者指定悬挂位置,从而使装置的使用范围有限,且采用灯光诱捕时则需要额外需要使用供电装置进行供电,十分不便。
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茶园昆虫诱捕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园昆虫诱捕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装置采用一体化结构难以对装置进行拆卸清洗,采用灯光诱捕时则需要额外需要使用供电装置进行供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园昆虫诱捕器,包括设置为透明PVC材质的诱捕器上壳,其上端安装有固定电源,且所述固定电源上端安装有悬挂勾,并且所述诱捕器上壳内表面安装有控制装置,同时所述控制装置与发光LED灯管相互连接;
还包括:
通电电网,安装在所述诱捕器上壳的内表面;
第一进虫管,等角度贯穿设置在所述诱捕器上壳上,且所述第一进虫管共设置有8个;
第一固定板,安装在所述诱捕器上壳的内表面,且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为倾斜状结构;
第二进虫管,贯穿设置在所述诱捕器上壳上,且所述第二进虫管共设置有3个;
第一承接板,安装在所述诱捕器上壳的外表面;
诱捕器下壳,与所述诱捕器上壳的下端相互贴合;
第二承接板,安装在所述诱捕器下壳的外表面;
安装板,对称设置在所述诱捕器下壳的下端,且所述安装板通过其上端开设的螺纹孔洞与支撑底座相互连接;
第二固定板,安装在所述诱捕器下壳的内表面,且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放置有放药板,并且所述放药板上开设有密集贯穿孔洞;
防水板,通过其上端开设的凹槽贯穿于所述悬挂勾,且所述防水板上端安装有太阳能光伏板;
电动机,设置在所述诱捕器上壳上端设置的板状结构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承接板上贯穿有定位杆,且所述定位杆与所述第一承接板之间安装有定位弹簧,并且所述定位杆通过密封板上开设的凹槽与密封板构成卡合连接,通过上述结构,便于通过定位杆对密封板的位置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密封板设置为圆环形板状结构,且所述密封板安装在所述第二承接板的上端,并且所述密封板外表面设置为光滑,通过上述结构,便于通过密封板对诱捕器上壳与诱捕器下壳之间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诱捕器上壳上端安装有导向杆,且所述导向杆通过导向套筒上开设的凹槽与导向套筒构成滑动连接,并且所述导向杆外表面以及导向套筒的内表面均设置为光滑,通过上述结构,便于减小导向杆与导向套筒之间的摩擦力。
优选的,所述防水板下端安装有固定套筒,且所述固定套筒通过其内部开设的螺纹凹槽与转动螺杆相互连接,并且所述转动螺杆通过下端设置的转轴与所述诱捕器上壳构成转动连接,通过上述结构,便于通过转动螺杆的转动,实现对固定套筒的位置进行上下改变。
优选的,所述转动螺杆下端安装的转轴上安装有承接齿轮,且所述承接齿轮与主动齿轮相互啮合,并且所述主动齿轮安装在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诱捕器上壳构成转动连接,且所述转动轴与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相互连接,通过上述结构,便于在对转动轴进行支撑的同时不影响转动轴的转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茶园昆虫诱捕器,设置有控制装置、发光LED灯管、通电电网、第一进虫管、第二进虫管、第一承接板、定位杆、定位弹簧、密封板、第二承接板、诱捕器下壳和放药板,此时通过发光LED灯管实现对昆虫进行灯光诱捕,通过放药板上放置含有药物的食物,实现对昆虫进行食物诱捕,且将装置设置为可拆卸结构,便于对装置内部进行清洗;
(2)该茶园昆虫诱捕器,设置有导向杆、导向套筒、防水板、太阳能光伏板、固定套筒、转动螺杆、承接齿轮、主动齿轮、转动轴和电动机,此时通过电动机带动转轴以及齿轮转动,从而使转动螺杆转动,即固定套筒便开始带动防水板与太阳能光伏板进行上下移动,便于太阳能光伏板更好的接收太阳能,实现对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使用,从而不再需要额外供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承接板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诱捕器上壳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进虫管仰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密封板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诱捕器上壳;2、固定电源;3、悬挂勾;4、控制装置;5、发光LED灯管;6、通电电网;7、第一进虫管;8、第一固定板;9、第二进虫管;10、第一承接板;11、定位杆;12、定位弹簧;13、密封板;14、第二承接板;15、诱捕器下壳;16、安装板;17、支撑底座;18、第二固定板;19、放药板;20、导向杆;21、导向套筒;22、防水板;23、太阳能光伏板;24、固定套筒;25、转动螺杆;26、承接齿轮;27、主动齿轮;28、转动轴;29、电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茶园昆虫诱捕器,包括设置为透明PVC材质的诱捕器上壳1,其上端安装有固定电源2,且固定电源2上端安装有悬挂勾3,并且诱捕器上壳1内表面安装有控制装置4,同时控制装置4与发光LED灯管5相互连接;
还包括:
通电电网6,安装在诱捕器上壳1的内表面;
第一进虫管7,等角度贯穿设置在诱捕器上壳1上,且第一进虫管7共设置有8个;
第一固定板8,安装在诱捕器上壳1的内表面,且第一固定板8设置为倾斜状结构;
第二进虫管9,贯穿设置在诱捕器上壳1上,且第二进虫管9共设置有3个;
第一承接板10,安装在诱捕器上壳1的外表面;
诱捕器下壳15,与诱捕器上壳1的下端相互贴合;
第二承接板14,安装在诱捕器下壳15的外表面;
安装板16,对称设置在诱捕器下壳15的下端,且安装板16通过其上端开设的螺纹孔洞与支撑底座17相互连接;
第二固定板18,安装在诱捕器下壳15的内表面,且第二固定板18上放置有放药板19,并且放药板19上开设有密集贯穿孔洞;
防水板22,通过其上端开设的凹槽贯穿于悬挂勾3,且防水板22上端安装有太阳能光伏板23;
电动机29,设置在诱捕器上壳1上端设置的板状结构上;
本例中第一承接板10上贯穿有定位杆11,且定位杆11与第一承接板10之间安装有定位弹簧12,并且定位杆11通过密封板13上开设的凹槽与密封板13构成卡合连接;密封板13设置为圆环形板状结构,且密封板13安装在第二承接板14的上端,并且密封板13外表面设置为光滑;
当需要对装置进行拆卸清洗时,拉动定位杆11,使定位杆11向远离第一承接板10的方向移动,此时定位杆11上安装的定位弹簧12便开始被拉伸形变,直至定位杆11不再与密封板13上开设的凹槽贴合,此时便可实现对诱捕器上壳1与诱捕器下壳15之间进行拆卸,便于对诱捕器上壳1与诱捕器下壳15的内部进行清洗,从而避免污渍附着在诱捕器上壳1与诱捕器下壳15的内表面,从而影响捕虫效果;
诱捕器上壳1上端安装有导向杆20,且导向杆20通过导向套筒21上开设的凹槽与导向套筒21构成滑动连接,并且导向杆20外表面以及导向套筒21的内表面均设置为光滑;防水板22下端安装有固定套筒24,且固定套筒24通过其内部开设的螺纹凹槽与转动螺杆25相互连接,并且转动螺杆25通过下端设置的转轴与诱捕器上壳1构成转动连接;转动螺杆25下端安装的转轴上安装有承接齿轮26,且承接齿轮26与主动齿轮27相互啮合,并且主动齿轮27安装在转动轴28上,转动轴28与诱捕器上壳1构成转动连接,且转动轴28与电动机29的输出端相互连接;
当需要对太阳能光伏板23的高度进行改变时,使电动机29开始工作,因为电动机29的输出端与转动轴28相互连接,此时转动轴28便开始转动,因为转动轴28上安装有主动齿轮27,此时主动齿轮27便开始转动,又因为主动齿轮27与承接齿轮26相互啮合,此时承接齿轮26便带动转动螺杆25进行转动,因为转动螺杆25通过固定套筒24上开设的螺纹孔洞与固定套筒24相互连接,此时固定套筒24便开始进行上下移动,即固定套筒24便带动防水板22与太阳能光伏板23向上移动,从而实现对太阳能光伏板23的高度进行调节,避免较多的树叶将太阳能光伏板23遮挡而影响太阳能光伏板23对太阳能的利用。
工作原理:当需要对本装置进行使用时,通过悬挂勾3可实现对诱捕器进行悬挂,通过支撑底座17可将诱捕器插在底面上进行使用,从而根据使用的位置不同,选择不同的安装方式,之后使发光LED灯管5与通电电网6均开始工作,通过发光LED灯管5实现对昆虫进行灯光诱捕,通过通电电网6对昆虫进行电击杀死,杀死后的昆虫便通过第一固定板8掉落至诱捕器下壳15内设置有的水中进行统一收集,且将含有药物的食物放置在放药板19上,实现对昆虫进行食物诱捕,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诱捕,从而使对昆虫的捕捉效果更好,这就是该茶园昆虫诱捕器的工作原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茶园昆虫诱捕器,包括设置为透明PVC材质的诱捕器上壳(1),其上端安装有固定电源(2),且所述固定电源(2)上端安装有悬挂勾(3),并且所述诱捕器上壳(1)内表面安装有控制装置(4),同时所述控制装置(4)与发光LED灯管(5)相互连接;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电电网(6),安装在所述诱捕器上壳(1)的内表面;
第一进虫管(7),等角度贯穿设置在所述诱捕器上壳(1)上,且所述第一进虫管(7)共设置有8个;
第一固定板(8),安装在所述诱捕器上壳(1)的内表面,且所述第一固定板(8)设置为倾斜状结构;
第二进虫管(9),贯穿设置在所述诱捕器上壳(1)上,且所述第二进虫管(9)共设置有3个;
第一承接板(10),安装在所述诱捕器上壳(1)的外表面;
诱捕器下壳(15),与所述诱捕器上壳(1)的下端相互贴合;
第二承接板(14),安装在所述诱捕器下壳(15)的外表面;
安装板(16),对称设置在所述诱捕器下壳(15)的下端,且所述安装板(16)通过其上端开设的螺纹孔洞与支撑底座(17)相互连接;
第二固定板(18),安装在所述诱捕器下壳(15)的内表面,且所述第二固定板(18)上放置有放药板(19),并且所述放药板(19)上开设有密集贯穿孔洞;
防水板(22),通过其上端开设的凹槽贯穿于所述悬挂勾(3),且所述防水板(22)上端安装有太阳能光伏板(23);
电动机(29),设置在所述诱捕器上壳(1)上端设置的板状结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园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接板(10)上贯穿有定位杆(11),且所述定位杆(11)与所述第一承接板(10)之间安装有定位弹簧(12),并且所述定位杆(11)通过密封板(13)上开设的凹槽与密封板(13)构成卡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园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13)设置为圆环形板状结构,且所述密封板(13)安装在所述第二承接板(14)的上端,并且所述密封板(13)外表面设置为光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园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器上壳(1)上端安装有导向杆(20),且所述导向杆(20)通过导向套筒(21)上开设的凹槽与导向套筒(21)构成滑动连接,并且所述导向杆(20)外表面以及导向套筒(21)的内表面均设置为光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园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板(22)下端安装有固定套筒(24),且所述固定套筒(24)通过其内部开设的螺纹凹槽与转动螺杆(25)相互连接,并且所述转动螺杆(25)通过下端设置的转轴与所述诱捕器上壳(1)构成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茶园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螺杆(25)下端安装的转轴上安装有承接齿轮(26),且所述承接齿轮(26)与主动齿轮(27)相互啮合,并且所述主动齿轮(27)安装在转动轴(28)上,所述转动轴(28)与所述诱捕器上壳(1)构成转动连接,且所述转动轴(28)与所述电动机(29)的输出端相互连接。
CN202220893539.4U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茶园昆虫诱捕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3088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93539.4U CN217308863U (zh)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茶园昆虫诱捕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93539.4U CN217308863U (zh)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茶园昆虫诱捕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08863U true CN217308863U (zh) 2022-08-30

Family

ID=82947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9353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308863U (zh)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茶园昆虫诱捕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088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69270U (zh) 一种太阳能诱虫灯
CN208987434U (zh) 一种高山种植用遮阳护苗装置
CN111528200B (zh) 一种智能驱虫装置
CN210891398U (zh) 一种带捕蚊功能的绿化带景观灯
CN217308863U (zh) 一种茶园昆虫诱捕器
CN201563517U (zh) 一种灭虫装置
CN201967550U (zh) 一种用于烤烟大田的太阳能诱虫器
CN209643645U (zh) 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用诱虫灯
CN204682253U (zh) 一种具有自动升降功能的旋转式杀虫器
KR101123138B1 (ko) 모기 유인 채집기
CN201992547U (zh) 一种带诱虫器的太阳能草坪灯
CN214071353U (zh) 一种新型害虫诱杀和测报一体式杀虫灯
CN211482570U (zh) 智能自动清虫设备
CN210143639U (zh) 长效灭蚊装置
CN108552131B (zh) 一种社区蚊虫消灭方法
CN211353626U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自动捕虫驱鸟装置
CN209314883U (zh) 一种茶油果清洗装置
CN215957903U (zh) 一种农田用可移动升降式太阳能灭蚊灯
CN214508945U (zh) 一种用于马铃薯培育的智能化灭虫装置
CN215302525U (zh) 一种便于清洁内部虫体的林业诱虫灯
CN220044645U (zh) 一种种苗栽培用防虫装置
CN217826444U (zh) 一种稻田病虫害防治用物理光照吸引捕捉装置
CN220777130U (zh) 一种害虫收集器
CN109169573A (zh) 一种环保型蚊虫诱捕装置
CN220777127U (zh) 一种柑橘种植用杀虫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8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