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07421U - 一种永磁直流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永磁直流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07421U
CN217307421U CN202122104505.0U CN202122104505U CN217307421U CN 217307421 U CN217307421 U CN 217307421U CN 202122104505 U CN202122104505 U CN 202122104505U CN 217307421 U CN217307421 U CN 2173074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ermanent magnet
direct current
current motor
magnet dir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0450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虞海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HUAYU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HUAYU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HUAYU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HUAYU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0450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074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074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074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永磁直流电机,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中部设置有转轴,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永磁转子,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定子,所述定子内壁设置有励磁绕组,所述励磁绕组包括U相线圈、V相线圈、W相线圈,所述壳体底端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上方分别设置有固定座、支撑柱,所述第一底座、第二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底座两端设置有螺栓,所述第二底座顶部两端设置有与螺栓相匹配的螺纹。本实用新型中,节能效果好,转速更易于控制,缓冲减振效果好,需要对永磁直流电机进行维修时,只需要将螺栓从第二底座拆下就可以将永磁直流电机从安装位置拆出。

Description

一种永磁直流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永磁直流电机。
背景技术
永磁直流电机系统是以电机为控制对象,以控制器为核心,以电力电子功率变换装置为执行机构的电气传动控制系统,随着电机技术、控制理论、数字脉宽调制技术、新材料技术、微电子技术及现代控制技术的进步,伺服系统经历了从步进伺服到直流伺服,进而到永磁电机伺服系统的发展历程,目前已成为电机控制技术的主流方向,随着需求量的增加,对于永磁电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现有的永磁直流电机最大的缺点难以使用在振动频率较高的环境,同时现有的设置在电机下方的减震装置大部分与电机是固定设置,进而当需要对电机进行维修时,由于电机长时间使用锈化粘接到被连接件,出现难以对电机进行快速维修更换的现象,同时由于振动频率较高容易影响直流电机的使用寿命的现象。
申请人在申请本发明时,经过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永磁直流电机”,其申请号为“201610439168.1”,该专利主要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定子磁铁、与所述定子磁铁相对应的转子铁芯\缠绕于所述转子铁芯上的转子绕组、以及穿过所述转子铁芯内部的转轴,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径与所述壳体的外径之间的比值为0.6~0.67。所述转子铁芯包括多个转子齿,每一所述转子齿包括一凸伸的齿部,所述齿部包括齿身及齿冠,所述齿身在周向方向具有齿宽,所述齿宽与所述转子铁芯外径之间的比值为0.1~0.2,但是没有对电机进行减震设计,会影响直流电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没有适合拆卸的减震底座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永磁直流电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永磁直流电机,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中部设置有转轴,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永磁转子,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定子,所述定子内壁设置有励磁绕组,所述励磁绕组包括U相线圈、V相线圈、W相线圈,所述壳体底端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上方分别设置有固定座、支撑柱,所述第一底座、第二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底座两端设置有螺栓,所述第二底座顶部两端设置有与螺栓相匹配的螺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转轴一端固定连接于永磁转子,所述永磁转子中镶嵌有永磁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定子为空心圆柱体,所述定子外壁固定连接于壳体内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励磁绕组依次设置于定子内壁,且励磁绕组数量为4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座设置于第一底座上方中部,所述固定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壳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撑柱分别设置于固定座两侧,所述支撑柱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壳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螺栓中部设置有光滑段,且光滑段上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顶端与第一底座底端相接,所述第一弹簧底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于第二底座顶端。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永磁直流电机节能效果好,且永磁直流电机的转速更易于控制。
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永磁直流电机在需要对永磁直流电机进行维修时,只需要将螺栓从第二底座拆下就可以将永磁直流电机从安装位置拆出。
3、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永磁直流电机支撑座内部设置的减震弹簧可对直流电机起到缓冲减振的作用,有效防止当被连接件产生振动时,直流电机产生同步振动的现象,进而影响无刷直流电机的高效稳定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永磁直流电机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永磁直流电机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永磁直流电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永磁直流电机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壳体;101、转轴;102、永磁转子;1021、永磁铁;103、励磁绕组;1031、U相线圈;1032、V相线圈;1033、W相线圈;104、定子;2、支撑座;201、第一底座;202、第二底座;203、固定座;204、支撑柱;205、螺栓;206、第一弹簧;207、第二弹簧;208、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永磁直流电机,包括壳体1,壳体1中部设置有转轴101,壳体1内设置有永磁转子102,转轴101一端固定连接于永磁转子102,永磁转子102中镶嵌有永磁铁1021。壳体1内设置有定子104,定子104为空心圆柱体,定子104外壁固定连接于壳体1内壁。定子104内壁设置有励磁绕组103,励磁绕组103依次设置于定子104内壁,且励磁绕组103数量为4组。励磁绕组103包括U相线圈1031、V相线圈1032、W相线圈1033,
壳体1底端设置有支撑座2,支撑座2包括第一底座201、第二底座202,第一底座201上方分别设置有固定座203、支撑柱204,固定座203设置于第一底座201上方中部,固定座20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壳体1。支撑柱204分别设置于固定座203两侧,支撑柱204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壳体1。第一底座201、第二底座202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207,第一底座201两端设置有螺栓205,第二底座202顶部两端设置有与螺栓205相匹配的螺纹。第二弹簧207可对直流电机起到缓冲减振的作用,有效防止当被连接件产生振动时,直流电机产生同步振动的现象,进而影响无刷直流电机的高效稳定使用。
螺栓205中部设置有光滑段,且光滑段上设置有第一弹簧206,第一弹簧206顶端与第一底座201底端相接,第一弹簧206底端设置有限位块208,限位块208设置于第二底座202顶端。
工作原理:将第二底座202安装于永磁直流电机需要安装的位置上,在第二底座202上依次放置好第二弹簧207后,将第一底座201通过螺栓205安装于第二底座202上,安装好永磁直流电机。当需要对永磁直流电机进行检查维修时,可以直接将螺栓205从第二底座202拆下就可以将永磁直流电机从安装位置拆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永磁直流电机,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中部设置有转轴(101),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永磁转子(102),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定子(104),所述定子(104)内壁设置有励磁绕组(103),所述励磁绕组(103)包括U相线圈(1031)、V相线圈(1032)、W相线圈(1033),所述壳体(1)底端设置有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包括第一底座(201)、第二底座(202),所述第一底座(201)上方分别设置有固定座(203)、支撑柱(204),所述第一底座(201)、第二底座(202)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207),所述第一底座(201)两端设置有螺栓(205),所述第二底座(202)顶部两端设置有与螺栓(205)相匹配的螺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01)一端固定连接于永磁转子(102),所述永磁转子(102)中镶嵌有永磁铁(10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104)为空心圆柱体,所述定子(104)外壁固定连接于壳体(1)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励磁绕组(103)依次设置于定子(104)内壁,且励磁绕组(103)数量为4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203)设置于第一底座(201)上方中部,所述固定座(20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壳体(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04)分别设置于固定座(203)两侧,所述支撑柱(204)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壳体(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直流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205)中部设置有光滑段,且光滑段上设置有第一弹簧(206),所述第一弹簧(206)顶端与第一底座(201)底端相接,所述第一弹簧(206)底端设置有限位块(208),所述限位块(208)设置于第二底座(202)顶端。
CN202122104505.0U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永磁直流电机 Active CN2173074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04505.0U CN217307421U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永磁直流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04505.0U CN217307421U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永磁直流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07421U true CN217307421U (zh) 2022-08-26

Family

ID=82912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04505.0U Active CN217307421U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永磁直流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074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22461U (zh) 无刷电机降噪装置
CN101257240A (zh) 电动发电两用机
CN104763592A (zh) 多发电机轴向设置电能量并联输出垂直轴风力发电系统
CN217307421U (zh) 一种永磁直流电机
CN204511777U (zh) 多发电机轴向设置电能量并联输出垂直轴风力发电系统
CN201763536U (zh) 一种新型风力发电机
CN102290879A (zh) 一种无机壳方型电机
CN209526642U (zh) 一种横向磁通式电机
CN201134733Y (zh) 电动发电两用机
CN210898681U (zh) 一种洗衣机用外转子电机
CN209676025U (zh) 一种电机
CN102386732A (zh) 一种嵌套式低速外转子永磁电机
CN105958786A (zh) 外转子永磁电机的切向磁极结构
CN206807177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电机
CN205681191U (zh) 一种开关磁阻电机定子
CN206620035U (zh) 多级pcb永磁无刷电机和机械设备
CN209608446U (zh) 一种高效节能低压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机
CN213627701U (zh) 一种恒压涡轮发电机
CN216531028U (zh) 一种发电机线圈生产用线圈捆绑结构
CN214154186U (zh) 一种高同心度无刷电机转子铁芯
CN210744861U (zh) 一种柱式无铁芯电机
CN216819541U (zh) 一种直流电机
CN217801351U (zh) 一种新型铁芯入轴工装
CN212875503U (zh) 一种新型的转子结构
CN219018657U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