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06885U - 防止金属屑产生的连接器卡扣硬干涉装配结构 - Google Patents

防止金属屑产生的连接器卡扣硬干涉装配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06885U
CN217306885U CN202220744414.5U CN202220744414U CN217306885U CN 217306885 U CN217306885 U CN 217306885U CN 202220744414 U CN202220744414 U CN 202220744414U CN 217306885 U CN217306885 U CN 2173068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hole
insulating body
hole
hard interference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4441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朝阳
李阳
莫金堂
李垚
张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uangyi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uangyi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uangyit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uangyi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4441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068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068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068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止金属屑产生的连接器卡扣硬干涉装配结构,包括有绝缘本体、接地端子以及屏蔽片;通过在接地端子的固定部上开设有通过拉伸方式形成的连接孔,并于固定部上对应的表面形成拉伸凸部,连接孔贯穿拉伸凸部,且连接孔的内壁沿拉伸方向形成有圆滑过渡面,配合将屏蔽片的插脚沿连接孔的拉伸方向插入通孔和连接孔中并与连接孔卡扣硬干涉连接固定,采用圆滑过渡方式解决了产生金属屑的问题,避免了电器性能安全隐患,并且使连接器的品质得到保障,以及,不需要大量的人力来清理金属屑,大大降低人工成本,且为生产带来便利,满足现有需求。

Description

防止金属屑产生的连接器卡扣硬干涉装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防止金属屑产生的连接器卡扣硬干涉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电子连接器也常被称为电路连接器、电连接器,是指能够将一个回路上的两个导体桥接起来,使得电流或者讯号可以从一个导体流向另一个导体的导体设备。电子连接器是一种电机系统,其可提供可分离的界面用以连接两个次电子系统,简单的说,用以完成电路或电子机器等相互间电器连接之元件称为连接器亦即两者之间的桥梁。
电子连接器一般包括有绝缘本体、接地端子以及屏蔽片,目前连接器的接地端子上普遍都是通过冲压成型形成连接孔,再采用屏蔽片与连接孔的卡扣硬性干涉结构使得屏蔽片与接地端子固定,这种结构在装配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金属屑,对整个连接器造成电器性能安全隐患,使得连接器的品质得不到保障,并且需要大量的人力来进行手工清除处理,增加人工成本,且为生产带来不便,不能满足现有需求。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连接器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金属屑产生的连接器卡扣硬干涉装配结构,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连接器存在装配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金属屑,对整个连接器造成电器性能安全隐患,并且需要大量的人力来进行手工清除处理从而增加人工成本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金属屑产生的连接器卡扣硬干涉装配结构,包括有绝缘本体、接地端子以及屏蔽片;该绝缘本体的上下表面贯穿形成有通孔;该接地端子与绝缘本体镶嵌成型固定在一起,接地端子包括有依次一体成型连接的接触部、固定部和焊接部,该接触部伸出绝缘本体的前端,该固定部埋于绝缘本体内,该固定部上开设有连接孔,该连接孔位于通孔中,该焊接部伸出绝缘本体的后端;该屏蔽片设置于绝缘本体上,屏蔽片上折弯延伸出有插脚,该插脚插入通孔和连接孔中并与连接孔卡扣硬干涉连接固定;该连接孔通过拉伸的方式形成,并于固定部上对应的表面形成有拉伸凸部,连接孔贯穿拉伸凸部,且连接孔的内壁沿拉伸方向形成有圆滑过渡面,该插脚沿连接孔的拉伸方向插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地端子为多个,多个接地端子并排间隔设置并均与绝缘本体镶嵌成型固定在一起,每一接地端子上均形成有前述连接孔,该屏蔽片上折弯延伸出有多个前述插脚,多个插脚分别插入对应的连接孔中卡扣硬干涉连接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进一步包括有多个信号端子,该多个信号端子并排间隔设置并均与绝缘本体镶嵌成型固定在一起,多个信号端子分布在相邻的两个接地端子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屏蔽片上开设有定位孔,绝缘本体上凸设有定位柱,该定位柱位于定位孔中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孔为三个,定位柱为三个,三个定位柱分别位于对应的定位孔中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地端子上开设有固定孔,该固定孔埋于绝缘本体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孔为扁状,对应的该插脚为片状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每一接地端子上均开设有两前述连接孔,两连接孔沿固定部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对应的,该绝缘本体上开设有两前述通孔,该屏蔽片上折弯延伸出有两前述插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在接地端子的固定部上开设有通过拉伸方式形成的连接孔,并于固定部上对应的表面形成拉伸凸部,连接孔贯穿拉伸凸部,且连接孔的内壁沿拉伸方向形成有圆滑过渡面,配合将屏蔽片的插脚沿连接孔的拉伸方向插入通孔和连接孔中并与连接孔卡扣硬干涉连接固定,采用圆滑过渡方式解决了产生金属屑的问题,避免了电器性能安全隐患,并且使连接器的品质得到保障,以及,不需要大量的人力来清理金属屑,大大降低人工成本,且为生产带来便利,满足现有需求。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绝缘本体 11、通孔
12、定位柱 20、接地端子
21、接触部 22、固定部
23、焊接部 201、连接孔
202、拉伸凸部 203、圆滑过渡面
204、固定孔 30、屏蔽片
31、插脚 32、定位孔
40、信号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绝缘本体10、接地端子20以及屏蔽片30。
该绝缘本体10的上下表面贯穿形成有通孔11;在本实施例中,该绝缘本体10上凸设有定位柱12,该定位柱12为三个,该绝缘本体10上开设有两上述通孔11。
该接地端子20与绝缘本体10镶嵌成型固定在一起,接地端子20包括有依次一体成型连接的接触部21、固定部22和焊接部23;该接触部21伸出绝缘本体10的前端,该固定部22埋于绝缘本体10内,该固定部22上开设有连接孔201,该连接孔201位于通孔11中,该连接孔201通过拉伸的方式形成,并于固定部22上对应的表面形成有拉伸凸部202,连接孔201贯穿拉伸凸部202,且连接孔201的内壁沿拉伸方向形成有圆滑过渡面203;该焊接部23伸出绝缘本体10的后端;在本实施例中,该接地端子20为多个,多个接地端子20并排间隔设置并均与绝缘本体10镶嵌成型固定在一起,每一接地端子20上均形成有上述连接孔201,该接地端子20上开设有固定孔204,该固定孔204埋于绝缘本体10内;该连接孔201为扁状,每一接地端子20上均开设有两上述连接孔201,两连接孔201沿固定部22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该屏蔽片30设置于绝缘本体10上,屏蔽片30上折弯延伸出有插脚31,该插脚31插入通孔11和连接孔201中并与连接孔201卡扣硬干涉连接固定,该插脚31沿连接孔201的拉伸方向插入;在本实施例中,该屏蔽片30上折弯延伸出有多个上述插脚31,多个插脚31分别插入对应的连接孔201中卡扣硬干涉连接固定;该屏蔽片30上开设有定位孔32,上述定位柱12位于定位孔32中固定;以及,该定位孔32为三个,上述三个定位柱12分别位于对应的定位孔32中固定;该插脚31为片状结构,该屏蔽片30上折弯延伸出有两上述插脚31。
进一步包括有多个信号端子40,该多个信号端子40并排间隔设置并均与绝缘本体10镶嵌成型固定在一起,多个信号端子40分布在相邻的两个接地端子20之间。
详述本实施例的制作组装过程如下:
首先,成型好接地端子20、信号端子40以及屏蔽片30,接着,将接地端子20和信号端子40放入模具中注塑成型出绝缘本体10;然后,将屏蔽片30上的插脚31沿连接孔201的拉伸方向插入到通孔11和连接孔201中,并使插脚31与连接孔201卡扣硬干涉连接固定;最后,将定位柱12插入定位孔32中固定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
通过在接地端子的固定部上开设有通过拉伸方式形成的连接孔,并于固定部上对应的表面形成拉伸凸部,连接孔贯穿拉伸凸部,且连接孔的内壁沿拉伸方向形成有圆滑过渡面,配合将屏蔽片的插脚沿连接孔的拉伸方向插入通孔和连接孔中并与连接孔卡扣硬干涉连接固定,采用圆滑过渡方式解决了产生金属屑的问题,避免了电器性能安全隐患,并且使连接器的品质得到保障,以及,不需要大量的人力来清理金属屑,大大降低人工成本,且为生产带来便利,满足现有需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防止金属屑产生的连接器卡扣硬干涉装配结构,包括有绝缘本体、接地端子以及屏蔽片;该绝缘本体的上下表面贯穿形成有通孔;该接地端子与绝缘本体镶嵌成型固定在一起,接地端子包括有依次一体成型连接的接触部、固定部和焊接部,该接触部伸出绝缘本体的前端,该固定部埋于绝缘本体内,该固定部上开设有连接孔,该连接孔位于通孔中,该焊接部伸出绝缘本体的后端;该屏蔽片设置于绝缘本体上,屏蔽片上折弯延伸出有插脚,该插脚插入通孔和连接孔中并与连接孔卡扣硬干涉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该连接孔通过拉伸的方式形成,并于固定部上对应的表面形成有拉伸凸部,连接孔贯穿拉伸凸部,且连接孔的内壁沿拉伸方向形成有圆滑过渡面,该插脚沿连接孔的拉伸方向插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金属屑产生的连接器卡扣硬干涉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端子为多个,多个接地端子并排间隔设置并均与绝缘本体镶嵌成型固定在一起,每一接地端子上均形成有前述连接孔,该屏蔽片上折弯延伸出有多个前述插脚,多个插脚分别插入对应的连接孔中卡扣硬干涉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金属屑产生的连接器卡扣硬干涉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有多个信号端子,该多个信号端子并排间隔设置并均与绝缘本体镶嵌成型固定在一起,多个信号端子分布在相邻的两个接地端子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金属屑产生的连接器卡扣硬干涉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片上开设有定位孔,绝缘本体上凸设有定位柱,该定位柱位于定位孔中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金属屑产生的连接器卡扣硬干涉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为三个,定位柱为三个,三个定位柱分别位于对应的定位孔中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金属屑产生的连接器卡扣硬干涉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端子上开设有固定孔,该固定孔埋于绝缘本体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金属屑产生的连接器卡扣硬干涉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为扁状,对应的该插脚为片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金属屑产生的连接器卡扣硬干涉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接地端子上均开设有两前述连接孔,两连接孔沿固定部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对应的,该绝缘本体上开设有两前述通孔,该屏蔽片上折弯延伸出有两前述插脚。
CN202220744414.5U 2022-04-01 2022-04-01 防止金属屑产生的连接器卡扣硬干涉装配结构 Active CN2173068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44414.5U CN217306885U (zh) 2022-04-01 2022-04-01 防止金属屑产生的连接器卡扣硬干涉装配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44414.5U CN217306885U (zh) 2022-04-01 2022-04-01 防止金属屑产生的连接器卡扣硬干涉装配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06885U true CN217306885U (zh) 2022-08-26

Family

ID=82938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44414.5U Active CN217306885U (zh) 2022-04-01 2022-04-01 防止金属屑产生的连接器卡扣硬干涉装配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068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81371B (zh) 电连接器
US966699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8708752B2 (en) Cable assembly with lower profile interface
CN104577417B (zh) 电连接器
CN201336488Y (zh) 电子转接器
CN104112968A (zh) 插座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5069930U (zh) 插座连接器
CN212659717U (zh) 插头电连接器
CN104377510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US6491529B2 (en) Molded and plated electrical interface component
WO2016173247A1 (zh) 一种基于type-c的插头连接器
CN113783066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1041860Y (zh) 电连接器
CN217306885U (zh) 防止金属屑产生的连接器卡扣硬干涉装配结构
CN112186390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7098233U (zh) 一种转接头及带有该转接头的电连接器组件
CN210517115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11404849U (zh)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公端结构
CN107681315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9037992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0600932A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01498808U (zh) 电连接器
CN220233499U (zh) 带鱼眼引脚的连接器
CN105703138A (zh) 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17983753U (zh) 改善焊脚位置度的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