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06545U - 一种辅助散热的燃料电池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辅助散热的燃料电池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06545U
CN217306545U CN202220233148.XU CN202220233148U CN217306545U CN 217306545 U CN217306545 U CN 217306545U CN 202220233148 U CN202220233148 U CN 202220233148U CN 217306545 U CN217306545 U CN 2173065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liquid tank
heat dissipation
fuel cell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3314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君
李响
王琦龙
曹以恒
孙黎明
刘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Guochuang Light Allo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Guochuang Light Allo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Guochuang Light Allo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Guochuang Light Allo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3314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065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065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065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供液和散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辅助散热的燃料电池系统,包括:控制器、以及依次连接的燃料电池电堆、第一液箱、第二液箱和辅助散热组件,第一液箱中设有第二温度检测装置和液位计,第二液箱中设有第二温度检测装置;第一液箱和第二液箱之间的第二输入管路和第二输出管路上设有加液泵和排液泵;控制器根据液位和第二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度,控制排液泵和加液泵的启闭,根据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度,控制辅助散热组件的启闭。本方案在不改变燃料电池性能的条件下,简化了燃料电池系统的安装,降低生产成本,能够确保燃料电池在不间断情况下实现长时间运行,有效减少内部功耗和能量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辅助散热的燃料电池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供液和散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辅助散热的燃料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是一种把燃料所具有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化学装置,又称电化学发电器。由于燃料电池是通过电化学反应把燃料的化学能中的吉布斯自由能部分转换成电能,不受卡诺循环效应的限制,因此效率高;并且燃料电池用燃料和氧气作为原料,同时没有机械传动部件,排放出的有害气体极少,使用寿命长,因此燃料电池具有极大的发展前途和应用前景。
燃料电池在应用过程中,其温度控制直接影响其电池的放电性能和使用寿命,系统反应温度太高容易造成电池反应腔体沸腾且产氢产热加大,寿命急剧衰减;相反系统反应温度太低难以达到催化剂的有效反应活性,使得系统输出功率偏低。因此,合适的反应温度能够有效发挥燃料电池放电性能,所有燃料电池的散热对其发挥放电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燃料电池散热方式的不同,会造成电池系统结构和性能发生较大差异。
目前针对燃料电池散热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材料和整体结构的方便性和高效性上,以铝空气燃料电池为例,铝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具有制造成本低、静音、绿色环保、可持续性输出等优势,在新能源汽车、备用电源、孤岛电源、民用产品等领域备受瞩目;由于铝空气燃料电池电解液为KOH或NaOH,而目前广泛采用的是降温多为铝或铜翅片进行系统降温,但铝和铜能够与电解液KOH或NaOH反应,所以想采用不予强碱反应的镍翅片或镍板,但是镍翅片或镍板虽然不与强碱反应但其加工难度大且成本高,这就使得铝空气燃料电池的系统降温只能采用间接散热的方式,具体为:对电解液进行热交换,依靠介质水或者降温液对铝空燃料电池系统传导出来的热进行外置散热风扇的降温。现有的铝空气电池结构系统主要通过双液路循环模式或单液路循环模式来完成电池的发电和清洗(维护)过程,而双液路循环模式或单液路循环模式都是通过电解液换热泵将电解液或反应液泵入到电池反应舱体,完成放电过程,当电解液温度逐渐升高时,通过间接散热的方式将热量传递到外置散热风扇,达到进行温度控制的目的。现有电解液换热泵,即热交换器,设置在燃料电池电堆连接的液箱内或者外侧,如图3和图4所示,燃料电池工作,换热泵就工作,系统功耗极大,并且无法满足多个液箱的散热需求,并且在燃料电池系统中安装换热泵,其加工和安装的复杂性也高,使的生产成本也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辅助散热的燃料电池系统,能简化了燃料电池散热系统的安装,有效减少系统内部功耗和能量损失。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基础方案:一种辅助散热的燃料电池系统,包括:控制器、以及依次连接的燃料电池电堆、若干液箱和辅助散热组件;
所述控制器连接有用于监测连接的液箱中最后一个液箱中的电解液温度的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控制器与辅助散热组件连接,用于根据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度,控制辅助散热组件的启闭。
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燃料电池电堆的腔体内部进行电解液的化学反应,电解液的温度升高,高温的电解液流入第一个液箱,和第一个液箱中低温的电解液进行混合降温后,再流入燃料电池电堆;但是第一个液箱的降温效果有限,因此设有若干个液箱,以有两个液箱为例,第一个液箱连接有第二个液箱,第二个液箱处于低温状态,可以与第一个液箱中的高温状态进行能量互换,即高温的电解液流入第二个液箱,和第二个液箱中低温的电解液进行混合降温后,再流入第一个液箱,进而流回燃料电池电堆;
同时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检测最后一个液箱中的电解液温度,控制器根据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度,控制辅助散热组件的启闭,具体地,当温度达到预设的触发值时,控制器控制散热装置启动,对最后一个液箱中的电解液进行散热降温,进而对所有的液箱以及燃料电池电堆中的电解液进行降温,若干液箱和燃料电池电堆之间能达到散热平衡时,辅助散热组件不启动,从而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辅助散热组件在散热时必须要启动,以及只对第一个液箱进行散热无法满足多个液箱的散热需求,本系统,在液箱内循环散热满足散热需求时,不需要启动辅助散热组件,启动辅助散热组件时能满足所有液箱的散热需求;并且辅助散热组件与连接的液箱中最后一个液箱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将散热组件设置在第一个液箱中或者外侧,本系统的中最后一个液箱连接空间更大,安装更方便。
综上所述,本系统简化了燃料电池散热系统的安装,降低了系统加工和安装的复杂度,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又能够确保燃料电池在不间断情况下实现长时间运行,有效减少系统内部功耗和能量损失。
进一步,所述液箱包括:第一液箱和第二液箱;
所述第一液箱与燃料电池电堆之间设有第一输入管路和第一输出管路;
燃料电池电堆中的电解液通过第一输入管路流入第一液箱中;
第一输出管路上设有电解液泵,所述电解液泵,用于将第一液箱中的电解液通过第一输出管路泵入燃料电池电堆中;
第一液箱和第二液箱之间设有第二输入管路和第二输出管路;
第二输出管路上设有排液泵,所述排液泵,用于将第一液箱中的电解液通过第二输出管路泵入第二液箱中;
第二输入管路上设有加液泵,所述加液泵,用于将第二液箱中的电解液通过第二输入管路泵入第一液箱中。
有益效果:燃料电池电堆、第一液箱和第二液箱之间通过第一输入管路、第一输出管路、第二输入管路和第二输出管路,形成一个电解液补充和散热的内循环,各管路上对应安装的泵,有效的实现了燃料电池电堆、第一液箱和第二液箱之间电解液的流动。
进一步,所述控制器与电解液泵、排液泵和加液泵连接;
控制器还连接有用于监测第一液箱中的电解液温度的第二温度检测装置;
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二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度,控制排液泵和加液泵的启闭。
有益效果:控制器根据第二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度,控制排液泵和加液泵的启闭,具体地,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度大于等于预设温度值,则控制排液泵和加液泵启动,从而使燃料电池电堆和第一液箱之间循环散热不能满足散热需求时,启动排液泵和加液泵,使第二液箱加入循环,增加散热能力。
进一步,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用于监测第一液箱中电解液液位的液位计;
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液位计检测的液位,控制排液泵和加液泵的启闭,当液位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液位值时,控制排液泵关闭;当液位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液位值时,控制加液泵关闭。
有益效果:排液泵和加液泵虽然能对第一液箱进行排液和加液,但是两个泵之间不可能保证绝对的排液和加液的平衡,因此设置液位计,控制器根据液位计检测到液位控制排液泵和加液泵的启闭,具体地,当液位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液位值时,控制排液泵关闭;当液位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液位值时,控制加液泵关闭,从而控制第一液箱中的液位,防止其液位过高或者过低,影响系统的运行。
进一步,所述液位计采用单根多级液位计、若干单根单极液位计或者多根单极液位计;
若液位计采用单根多级液位计,则将单根多级液位计安装在第一液箱中;
若液位计采用若干单根单极液位计或者多根单极液位计,则将单根单极液位计或者多根单极液位计分散安装在第一液箱内壁上,形成多级液位检测。
有益效果:液位计采用单根多级液位计、若干单根单极液位计或者多根单极液位计,形成液位刻度尺,不同的极或者不同单极检测不同的液位,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对应的液位计。
进一步,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液位计检测的液位变化,控制排液泵和加液泵的运行时间和运行状态。
有益效果: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液位计检测的液位变化,控制排液泵和加液泵的运行时间和运行状态,其控制原则为平衡原则,排液泵排液多少,加液泵就加液多少,从而使第一液箱和第二液箱中的电解液基本维持平衡,整个系统维持稳定。
进一步,所述液位计的材质为不锈钢、耐碱塑料、PPH、PPR和镍中的一种或多种。
有益效果:液位计的材质为不锈钢、耐碱塑料、PPH、PPR和镍中的一种或多种,防止液位计和电解质反应。
进一步,所述第一液箱的材料为PE、PP、不锈钢和复合材质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二液箱的材料为PE、PP和不锈钢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一液箱采用储存液箱、中转液箱或工作液箱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第二液箱采用冷液箱、新鲜液箱或大液箱中的任意一种。
有益效果:第二液箱采用冷液箱、新鲜液箱或大液箱中的任意一种,使第二液箱保持一个低温状态,使散热效果更好,第一液箱的材料为PE、PP、不锈钢和复合材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第二液箱的材料为PE、PP和不锈钢中的一种或多种,防止第一液箱和第二液箱与电解液发生反应。
进一步,所述辅助散热组件,包括:热交换器、介质泵和辅助散热装置;
热交换器安装在连接的液箱中最后一个液箱中,该液箱上设有热交换口和热循环口;热交换器的进液端和出液端安装在热交换口和热循环口上;
热交换器的出液端和辅助散热装置的进液端连接;
热交换器的进液端和辅助散热装置的出液端通过介质泵连接,介质泵的进液端和辅助散热装置的出液端连接,介质泵的出液端和热交换器的进液端连接;
控制器,用于在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度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温度值时,控制热交换器、介质泵和辅助散热装置启动。
有益效果:介质泵将辅助散热装置中的介质水或降温液泵入到热交换器中,并通过热交换器将第二液箱中的热量带出,第二液箱再对第一液箱进行热交换,从而完成整个系统的散热,保证各个液箱的散热,相对于现有技术,整体耗能降低。
进一步,所述热交换器采用不锈钢盘管热交换器和镍管热交换器中的任意一种。
有益效果:不锈钢盘管热交换器和镍管热交换器,不与电解液反应,并且散热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辅助散热的燃料电池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辅助散热的燃料电池系统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燃料电池系统热交换器外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燃料电池系统热交换器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燃料电池电堆1、第一液箱2、第二液箱3、第一输入管路4、第一输出管路5、电解液泵6、第二输入管路7、第二输出管路8、排液泵9、加液泵10、热交换器11、介质泵12、辅助散热装置13、液位计14。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辅助散热的燃料电池系统,包括:控制器、以及依次连接的燃料电池电堆1、若干液箱和辅助散热组件;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液箱包括:第一液箱2和第二液箱3;其他实施例中多可以设置多个液箱,对应设置多个液箱之间的器件和液箱内部的器件;
第一液箱2的材料为PE、PP、不锈钢和复合材质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二液箱3的材料为PE、PP和不锈钢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一液箱2和第二液箱3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方形、圆形、椭圆形、阶梯形、梯形、锥形和复杂异形;
第一液箱2采用储存液箱、中转液箱或工作液箱中的任意一种;第一液箱2容量/体积可为5~600L;
第二液箱3采用冷液箱、新鲜液箱或大液箱中的任意一种;第二液箱3容量/体积可为5~1000L;
本实施例中第一液箱2采用储存液箱,第二液箱3采用冷液箱。
第一液箱2与燃料电池电堆1之间设有第一输入管路4和第一输出管路5;
燃料电池电堆1中的电解液通过第一输入管路4流入第一液箱2中;
第一输出管路5上设有电解液泵6,所述电解液泵6,用于将第一液箱2中的电解液通过第一输出管路5泵入燃料电池电堆1中;
第一液箱2和第二液箱3之间设有第二输入管路7和第二输出管路8;
第二输出管路8上设有排液泵9,所述排液泵9,用于将第一液箱2中的电解液通过第二输出管路8泵入第二液箱3中;
第二输入管路7上设有加液泵10,所述加液泵10,用于将第二液箱3中的电解液通过第二输入管路7泵入第一液箱2中。
第一液箱2中设置有第二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一液箱2中的电解液温度;
第二液箱3中设置有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二液箱3中的电解液温度;第一温度检测装置和第二温度检测装置采用均采用温度传感器,其25℃时的阻值为10K,精度±1℃;
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第二温度检测装置、电解液泵6、排液泵9、加液泵10和辅助散热组件连接;
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二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度,控制排液泵9和加液泵10的启闭;具体地,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则控制排液泵9和加液泵10启动,从而使燃料电池电堆1和第一液箱2之间循环散热不能满足散热需求时,第二液箱3加入循环,增加散热能力,第一预设温度值的范围一般为50-80℃,本实施例中设置为55℃;
控制器,还用于根据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度,控制辅助散热组件的启闭;具体地,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则控制辅助散热组件启动,从而使燃料电池电堆1、第一液箱2和第二液箱3之间循环散热不能满足散热需求时,辅助散热组件对第二液箱3中的电解液进行散热,增加散热能力;第二预设温度值的范围一般为40-80℃,本实施例中设为45℃;本实施例控制器采用PCB电路板。具体地,辅助散热组件,用于对第二液箱3中的电解液进行热交换,包括:热交换器11、介质泵12和辅助散热装置13;
热交换器11安装在第二液箱3中,第二液箱3上设有热交换口和热循环口;热交换器11的进液端和出液端安装在热交换口和热循环口上;具体地,热交换口和热循环口开设在第二液箱3侧部和顶部,孔径为10-50mm;
热交换器11的出液端和辅助散热装置13的进液端连接;
热交换器11的进液端和辅助散热装置13的出液端通过介质泵12连接,介质泵12的进液端和辅助散热装置13的出液端连接,介质泵12的出液端和热交换器11的进液端连接;
控制器,在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度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温度值时,控制热交换器11、介质泵12和辅助散热装置13启动;介质泵12将辅助散热装置13中的介质水或降温液泵入到热交换器11中,并通过热交换器11将第二液箱3中的热量带出,第二液箱3再对第一液箱2进行热交换,从而完成整个系统的散热,保证各个液箱的散热。本实施例中热交换器11采用不锈钢盘管热交换器和镍管热交换器中的任意一种,其它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密封性强的板式热交换器,但是需要设置两个介质泵,辅助散热装置13采用带水循环的散热风扇。控制器还用于根据介质泵12开启时间,确定辅助散热装置13的开启时间和转速,时间范围为1-100min,转速范围1-10000r/s。
此外,上述各管路,如存在弯折或延伸等,采用相对应直径大小的直角弯头或45斜弯头;管路材质可选PP、PPR、PCV、不锈钢、三元乙丙橡胶管等;连接方式为抱箍、热熔等。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燃料电池电堆1的腔体内部进行电解液的化学反应,将反应产物和热量带回到第一液箱2,燃料电池电堆1中电解液的温度升高,高温的电解液通过第一输入管路4流入第一个液箱,和第一个液箱中低温的电解液进行混合降温后,再由电解液泵6将降温后的电解液通过第一输出管路5泵入燃料电池电堆1;燃料电池电堆1、第一输入管路4、第一个液箱和第一输出管路5形成一个散热循环;
第二温度检测装置监测第一液箱2中的电解液温度,当第二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即55℃,控制器控制排液泵9和加液泵10启动,第二液箱3加入上述散热循环,第一液箱2中的电解液被排液泵9通过第二输出管路8泵入第二液箱3,第二个液箱处于低温状态,可以与第一个液箱中的高温状态进行能量互换,第二液箱3对泵如的电解液进行冷却,再由加液泵10通过第二输入管路7泵入第一液箱2;燃料电池电堆1、第一输入管路4、第一个液箱、第二输出管路8、第二液箱3、第二输入管路7、第一液箱2和第一输出管路5形成一个散热循环;
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监测第二液箱3中的电解液温度,当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即45℃,控制器控制辅助散热组件启动,即控制热交换器11、介质泵12和辅助散热装置13;热交换器11对第二液箱3中的电解液进行降温,介质泵12将辅助散热装置13中的介质水或降温液泵入到热交换器11中,辅助散热装置13对热交换器11中高温的介质水或降温液进行散热;从而增加系统的散热能力。
第二液箱3和辅助散热组件是随着温度变化启动的,第一液箱2和/或第二液箱3与燃料电池电堆1之间能达到散热平衡时,辅助散热组件不启动,从而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辅助散热组件在散热时必须要启动,以及只对第一液箱2进行散热无法满足多个液箱的散热需求,本系统,在液箱内循环散热满足散热需求时,不需要启动辅助散热组件,启动辅助散热组件时能满足所有液箱的散热需求;并且辅助散热组件与连接的液箱中最后一个液箱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将散热组件设置在第一个液箱中或者外侧,本系统的中最后一个液箱连接空间更大,安装更方便。
综上所述,本系统简化了燃料电池散热系统的安装,降低了系统加工和安装的复杂度,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又能够确保燃料电池在不间断情况下实现长时间运行,有效减少系统内部功耗和能量损失。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控制器还连接有用于监测第一液箱2中电解液液位的液位计14;
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液位计14检测的液位,控制排液泵9和加液泵10的启闭;具体地,当液位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液位值时,控制器控制排液泵9关闭;当液位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液位值时,控制器控制加液泵10关闭;具体地,液位计14设置的位置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第一液箱2的顶部、中上部、中部、中下部、下部和底部,根据位置设置可以将液位进行级数划分,本实施例中划分为6;级,1-6级与上述位置范围依次对应。第一预设液位值对应4级,即中下部;第二预设液位值对应2级,即中上部。
液位计14采用单根多级液位计14、若干单根单极液位计14或者多根单极液位计14;液位计14的材质为不锈钢、耐碱塑料、PPH、PPR和镍中的一种或多种,防止液位计14和电解质反应;本实施例中液位计14采用磁干簧管液位计;
若液位计14采用单根多级液位计14,则将单根多级液位计14安装在第一液箱2中;
若液位计14采用若干单根单极液位计14或者多根单极液位计14,则将单根单极液位计14或者多根单极液位计14分散安装在第一液箱2内壁上,形成多级液位检测;其中单根单极液位计14或者多根单极液位计14的数量和位置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设置;
本实施例中采用单根多级液位计14,垂直设置在第一液箱2底部,如图2所示;
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液位计14检测的液位变化,控制排液泵9和加液泵10的运行时间和运行状态。其控制原则为平衡原则,排液泵9排液多少,加液泵10就加液多少,从而使第一液箱2和第二液箱3中的电解液基本维持平衡,整个系统维持稳定;此外液位计14的设计有效的增加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辅助散热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以及依次连接的燃料电池电堆、若干液箱和辅助散热组件;
所述控制器连接有用于监测连接的液箱中最后一个液箱中的电解液温度的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控制器与辅助散热组件连接,用于根据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度,控制辅助散热组件的启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散热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箱包括:第一液箱和第二液箱;
所述第一液箱与燃料电池电堆之间设有第一输入管路和第一输出管路;
燃料电池电堆中的电解液通过第一输入管路流入第一液箱中;
第一输出管路上设有电解液泵,所述电解液泵,用于将第一液箱中的电解液通过第一输出管路泵入燃料电池电堆中;
第一液箱和第二液箱之间设有第二输入管路和第二输出管路;
第二输出管路上设有排液泵,所述排液泵,用于将第一液箱中的电解液通过第二输出管路泵入第二液箱中;
第二输入管路上设有加液泵,所述加液泵,用于将第二液箱中的电解液通过第二输入管路泵入第一液箱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散热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与电解液泵、排液泵和加液泵连接;
控制器还连接有用于监测第一液箱中的电解液温度的第二温度检测装置;
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二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度,控制排液泵和加液泵的启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散热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用于监测第一液箱中电解液液位的液位计;
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液位计检测的液位,控制排液泵和加液泵的启闭,当液位小于等于第一预设液位值时,控制排液泵关闭;当液位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液位值时,控制加液泵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散热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计采用单根多级液位计、若干单根单极液位计或者多根单极液位计;
若液位计采用单根多级液位计,则将单根多级液位计安装在第一液箱中;
若液位计采用若干单根单极液位计或者多根单极液位计,则将单根单极液位计或者多根单极液位计分散安装在第一液箱内壁上,形成多级液位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散热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液位计检测的液位变化,控制排液泵和加液泵的运行时间和运行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散热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计的材质为不锈钢、耐碱塑料、PPH、PPR和镍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散热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箱的材料为PE、PP、不锈钢和复合材质中的一种;
所述第二液箱的材料为PE、PP和不锈钢中的一种;
所述第一液箱采用储存液箱、中转液箱或工作液箱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第二液箱采用冷液箱、新鲜液箱或大液箱中的任意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散热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散热组件,包括:热交换器、介质泵和辅助散热装置;
热交换器安装在连接的液箱中最后一个液箱中,该液箱上设有热交换口和热循环口;热交换器的进液端和出液端安装在热交换口和热循环口上;
热交换器的出液端和辅助散热装置的进液端连接;
热交换器的进液端和辅助散热装置的出液端通过介质泵连接,介质泵的进液端和辅助散热装置的出液端连接,介质泵的出液端和热交换器的进液端连接;
控制器,用于在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温度大于等于预设的第一温度值时,控制热交换器、介质泵和辅助散热装置启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辅助散热的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采用不锈钢盘管热交换器和镍管热交换器中的任意一种。
CN202220233148.XU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辅助散热的燃料电池系统 Active CN2173065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3148.XU CN217306545U (zh)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辅助散热的燃料电池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3148.XU CN217306545U (zh)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辅助散热的燃料电池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06545U true CN217306545U (zh) 2022-08-26

Family

ID=82927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33148.XU Active CN217306545U (zh)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辅助散热的燃料电池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065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06346A (zh) * 2023-08-02 2023-09-05 德阳市东新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铝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06346A (zh) * 2023-08-02 2023-09-05 德阳市东新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铝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及方法
CN116706346B (zh) * 2023-08-02 2023-10-13 德阳市东新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铝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61952B (zh) 一种船用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
CN111029616A (zh) 一种考虑电堆寿命的港口运输车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05702979A (zh)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零度以下环境的启动方法
CN102437357B (zh) 燃料电池的水平衡系统
CN217306545U (zh) 一种辅助散热的燃料电池系统
CN219246736U (zh) 一种低温快速启动金属燃料电池
CN206282931U (zh) 一种氢储能系统中的热控制系统
CN110767921A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系统
CN112201817A (zh) 低温环境下启动的金属空气燃料电池系统及运行方法
CN216054820U (zh)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
CN108106470A (zh) 一种冷却装置及铝空气电池
KR20150049399A (ko) 에어 퍼징을 통한 동결물질 제거 효과가 우수한 연료전지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6025427B (zh) 电池包的温度调节系统及方法
CN110120535A (zh) 一种燃料电池电堆低温快速启动系统和启动方法
CN207530048U (zh) 燃料电池散热系统及车辆
CN113611894A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余热利用系统
CN208690396U (zh) 一种燃料电池车辆的冷却装置
CN216120380U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余热利用系统
CN102983342B (zh) 一种燃料电池加湿器的自动补水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214123922U (zh) 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14824364A (zh) 燃料电池氢气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972385A (zh) 采用燃料电池空气尾排驱动的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975962A (zh) 金属氢化物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101675675B1 (ko) 냉각 효율이 우수한 건물용 연료전지 시스템 및 그 운전 방법
CN217306546U (zh) 一种铝空气燃料电池散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