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304730U - 一种用于疲劳试验的双自由度位移发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疲劳试验的双自由度位移发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304730U
CN217304730U CN202220887570.7U CN202220887570U CN217304730U CN 217304730 U CN217304730 U CN 217304730U CN 202220887570 U CN202220887570 U CN 202220887570U CN 217304730 U CN217304730 U CN 2173047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slide rail
assembly
rack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8757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unke Gener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unke Gene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unke Gener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unke Gener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8757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3047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3047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3047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疲劳试验的双自由度位移发生装置,包括台架,固定机构安装在台架上,固定机构在Z方向上远离台架的一端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对固定架,每个固定架上分别设置一个滑轨组件,滑轨连接件在X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轨组件相连,第一驱动组件的固定端耦合于台架上,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端耦合于滑轨连接件沿Y方向靠近第一驱动组件的固定端的一端,第一驱动组件工作时,带动滑轨连接件在滑轨组件上往复运动,第二驱动组件安装于滑轨连接件上,沿Y方向纵向分布,其驱动端远离滑轨连接件耦合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端的一端,与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端相连,第二驱动组件工作时,带动夹具组件绕第二驱动组件的中心轴做旋转运动。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疲劳试验的双自由度位移发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疲劳试验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疲劳试验的双自由度位移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飞机驾驶舱是飞行员控制飞机的座舱,其内一般安装有驾驶装置、各类飞行仪表和飞机控制系统,其中,驾驶装置是重要的人机接口,是飞机控制系统与飞行员交互最重要的部件。飞行员通过驾驶装置将飞机控制指令传输到飞机控制计算机和作动器、控制器,进而驱动相应的舵面进行偏转,实现飞机绕纵轴、横轴和立轴的旋转,从而改变飞机的飞行姿态、速度和轨迹。飞行员在飞机每架次飞行中都需要对驾驶杆进行多次的推拉操作,对驾驶盘进行多次的旋转操作,并对航向操纵脚蹬进行多次蹬踏操作。故而,在飞机疲劳试验中需要对飞机驾驶杆、驾驶盘施加往复循环载荷,提前对驾驶杆、驾驶盘进行寿命验证,进行多架次飞行的操作模拟,以节约测试时间,并发现其潜在的疲劳强度风险,及时优化设计以及材料选型,增加驾驶杆、驾驶盘的使用寿命。
在现有技术中,对飞机驾驶杆、驾驶盘循环载荷的加载,一般是将飞机驾驶杆、驾驶盘固定,通过人工手动进行滚转、偏航等的模拟操作。此种加载操作方式效率低,且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严重拖延了试验的进度。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用于疲劳试验的双自由度位移发生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用于疲劳试验的双自由度位移发生装置,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疲劳试验的双自由度位移发生装置,包括:
台架,
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安装在所述台架上,所述固定机构在Z方向上远离所述台架的一端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对固定架,
滑轨组件,每个所述固定架上分别设置一个所述滑轨组件,两个所述滑轨组件在X方向上相对设置,
滑轨连接件,所述滑轨连接件在所述X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轨组件相连,
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固定端耦合于所述台架上,位于所述固定机构沿Y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端耦合于所述滑轨连接件沿所述Y方向靠近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固定端的一端,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工作时,带动所述滑轨连接件在所述滑轨组件上往复运动,
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滑轨连接件上,沿所述Y方向纵向分布,且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端远离所述滑轨连接件耦合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端的一端,
夹具组件,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端相连,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工作时,带动所述夹具组件绕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中心轴做旋转运动,
其中,所述Z方向、所述X方向和所述Y方向两两垂直。
可选地,所述滑轨组件包括弧形滑轨以及滑块,所述弧形滑轨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与另一个所述固定架相对的侧面上,两个所述弧形滑轨在所述X方向上相对设置,每个所述弧形滑轨上均滑设有所述滑块,所述滑轨连接件在所述X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弧形滑轨上的所述滑块相连,所述滑轨组件通过所述滑块在所述弧形滑轨上滑动,使所述滑轨连接件沿所述弧形滑轨往复运动。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滑轨连接件包括安置连接架和两个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安置连接架在所述X方向上的两端,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安置连接架的一侧表面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安置连接架在所述Z方向上远离所述台架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端铰接于所述安置连接架在所述Z方向上靠近所述台架的第二表面上。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安装架以及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的电动缸和第一驱动电机,所述安装架远离所述电动缸和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第一表面与所述台架的第一表面铰接,所述电动缸的推杆与所述滑轨连接件沿所述Y方向远离所述夹具组件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电动缸连接,驱动所述电动缸的推杆带动所述滑轨连接件在所述滑轨组件上往复运动。
再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台架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角轴组件,所述安装架的第一表面与所述角轴组件远离所述台架的一端铰接,以实现所述安装架的第一表面与所述台架的第一表面铰接。
再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座、第二驱动电机、轴承组件以及扭矩输出轴,所述安装座和所述轴承组件均设置于所述安置连接架的第一表面上,且在所述Y方向上,所述安装座位于所述安置连接架靠近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一端,所述轴承组件位于所述安置连接架远离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扭矩输出轴的两端穿设出所述轴承组件外,且所述扭矩输出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夹具组件相连。
再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还包括扭矩传感器,所述扭矩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安置连接架的第一表面上,在所述Y方向上,所述扭矩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轴承组件之间,且所述扭矩传感器通过两个联轴器分别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扭矩输出轴相连。
可选地,所述夹具组件包括安装部和两个夹具,两个所述夹具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部远离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侧表面的两端,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端连接于所述安装部靠近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侧表面的中部。
可选地,还包括用于固定待试验件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台架上,位于所述固定机构沿所述Y方向的另一侧,所述待试验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组件铰接,另一端通过所述夹具组件固定,所述待试验件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中心线在所述Y方向上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工作时,带动所述滑轨连接件在所述滑轨组件上往复运动,进而带动所述待试验件在所述Y方向上以所述待试验件和所述固定组件的铰接轴为中心作俯仰运动。
可选地,所述台架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地面上。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将俯仰通道和滚转通道共用一个位移发生装置,既可带动驾驶杆实现前后弧线运动,又可带动驾驶盘实现旋转运动,同时实现了对驾驶杆、驾驶盘的双自由度位移加载,提高了试验效率,缩短了试验周期,且释放了人力资源,大大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疲劳试验的双自由度位移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疲劳试验的双自由度位移发生装置中滑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疲劳试验的双自由度位移发生装置中第一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疲劳试验的双自由度位移发生装置中夹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实施例及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疲劳试验的双自由度位移发生装置,主要应用于飞机驾驶杆、驾驶盘的疲劳试验,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疲劳试验的双自由度位移发生装置。如图1所示,该双自由度位移发生装置包括台架1,台架1为整体装置的安装平台,双自由度位移发生装置的其余部件固定安装在台架1的第一表面11上。其中,本文后续所提及的Z方向、X方向和Y方向两两垂直,但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垂直并非要求两者之间的夹角必须为90°。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台架1可由20号钢的无缝方管组装而成,并可在方管的连接处增设加强筋,以提高台架1的强度以及结构的稳定性,此外,台架1可采用地脚螺栓(图中未示出)与地面进行固定,保证双自由度位移发生装置的稳固性,整体强度满足驾驶杆、驾驶盘极限加载模拟试验的要求。
台架1的第一表面11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机构2,如图1所示,固定机构2在Z方向上远离台架1的一端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对固定架21,利用相对设置的一对固定架21安置滑轨组件3,在每个固定架21上分别设置一个滑轨组件3,两个滑轨组件3在X方向上相对设置,以通过在X方向上相对设置的两个滑轨组件3连接滑轨连接件4,滑轨连接件4在X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轨组件3相连,从而使得滑轨连接件4可沿滑轨组件3的轨迹滑动。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固定架21可选用固定侧板,滑轨组件3安装在固定架21与另一个固定架21相对的侧面211上。详细的,如图2所示,滑轨组件3包括弧形滑轨31和滑块32,滑块32安装在弧形滑轨31上,且可沿弧形滑轨31进行滑动,每个弧形滑轨31分别固定安装在固定架21与另一个固定架21相对的侧面211上,使得两个弧形滑轨31在X方向上相对设置,滑轨连接件4在X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弧形滑轨31上的滑块32相连,当滑轨连接件4进行往复运动时,由于滑轨连接件4的两端分别与在弧形滑轨31上的滑块32固定连接,滑块32只能沿着弧形滑轨31进行滑动,进而限制了滑轨连接件4的运动轨迹,故滑轨连接件4只能沿弧形滑轨31进行往复运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通过设计弧形滑轨31的弧度及弧长,限定滑轨连接件4的运动轨迹。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滑轨连接件4可包括安置连接架41和两个连接部42,其中,安置连接架41为滑轨连接件4的主体结构,两个连接部42为滑轨连接件4与滑块32的连接结构。具体的,两个连接部42分别设置于安置连接架41在X方向上的两端,连接部42远离安置连接架41的一侧表面与滑块32固定连接,从而将滑轨连接件4与其在X方向两侧的滑轨组件3相连,使其沿滑轨组件3运动。
结合图1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双自由度位移发生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组件5和第二驱动组件6,通过第一驱动组件5实现待试验件在Y方向上的俯仰运动,通过第二驱动组件6实现待试验件的旋转运动。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待试验件指的是飞机的驾驶杆以及与驾驶杆相连的驾驶盘。
其中,第一驱动组件5的固定端54耦合于台架1上,位于固定机构2沿Y方向的一侧,第一驱动组件5的驱动端55耦合于滑轨连接件4沿Y方向靠近第一驱动组件5的固定端54的一端,第一驱动组件5工作时,带动滑轨连接件4在滑轨组件3上往复运动。将驾驶杆远离驾驶盘的一端铰接在台架1的位于固定机构2沿Y方向的另一侧的第一表面11上,再通过将驾驶盘与滑轨连接件4相连,则滑轨连接件4沿弧形滑轨31进行往复滑动时,即可带动驾驶杆在Y方向上作俯仰运动。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驱动组件5包括安装架51、电动缸52和第一驱动电机53,电动缸52和第一驱动电机53安装在安装架51的同一侧表面上,安装架51远离电动缸52和第一驱动电机53的第一表面511与台架1的第一表面11铰接,使第一驱动组件5与台架1的第一表面11之间可转动,电动缸52的推杆521与滑轨连接件4沿Y方向远离夹具组件7的一端铰接,实现滑轨连接件4与第一驱动组件5之间的连接,第一驱动电机53与电动缸52连接,利用第一驱动电机53驱动电动缸52的推杆521沿电动缸52的中心轴线方向来回伸缩,进而利用推杆521推动滑轨连接件4在滑轨组件3上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安装架51的第一表面511与台架1的第一表面11之间通过角轴组件8铰接,台架1的第一表面11上设置角轴组件8,安装架51的第一表面511与角轴组件8远离台架1的一端81铰接,实现安装架51的第一表面511与台架1的第一表面11铰接,从而将第一驱动组件5的固定端54铰接于台架1上,即第一驱动组件5的固定端54固定在台架1上,且在Y方向上可相对角轴组件8进行转动,同时,由于第一驱动组件5的驱动端铰接于安置连接架41在Z方向上靠近台架1的第二表面上,即第一驱动组件5的驱动端在Y方向上可相对滑轨连接件4进行转动,从而保证电动缸52的推杆521向滑轨连接件4施加推动力时,滑轨连接件4能够沿弧形滑轨31进行运动,进而通过滑轨连接件4推动驾驶杆在Y方向上做前后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对驾驶杆俯仰运动的模拟,对其进行疲劳试验。
驾驶杆与台架1的第一表面11之间通过固定组件(图中未示出)进行铰接,固定组件设置于台架1上,位于固定机构2沿Y方向的另一侧,待试验件的一端与固定组件铰接,另一端通过夹具组件7固定,待试验件的中心线与第二驱动组件6的中心线在Y方向上处于同一水平面,也就是说,驾驶杆远离驾驶盘的一端与固定组件铰接,而固定组件固定安装在台架1的第一表面11上,从而实现驾驶杆远离驾驶盘的一端与台架1之间的铰链,驾驶杆靠近驾驶盘的一端与驾驶盘相连,通过夹具组件7将驾驶盘固定在滑轨连接件4,从而实现驾驶杆靠近驾驶盘的另一端与滑轨连接件4相连,第一驱动组件5工作时,电动缸52提供动力,利用推杆521推动滑轨连接件4移动,进而推动驾驶杆在Y方向上以驾驶杆和固定组件的铰接轴为中心作旋转运动,实现对驾驶杆俯仰运动的模拟,进而完成对驾驶杆的疲劳试验。其中,固定组件可选用角轴组件。
在滑轨连接件4上设置第二驱动组件6,一方面,结合夹具组件7实现待试验件与滑轨连接件4之间的连接,另一方面,利用第二驱动组件6实现对驾驶盘滚转运动的模拟。具体的,第二驱动组件6在滑轨连接件4上沿Y方向纵向分布,如图1所示,第二驱动组件6安装于安置连接架41在Z方向上远离台架1的第一表面411上,且第二驱动组件6的驱动端远离滑轨连接件4耦合第一驱动组件5的驱动端55的一端,夹具组件7与第二驱动组件6的驱动端相连,从而在第二驱动组件6工作时,第二驱动组件6带动夹具组件7绕第二驱动组件6的中心轴做旋转运动,进而带动固定在夹具组件7上的驾驶盘进行旋转运动。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组件6包括安装座61、第二驱动电机62、轴承组件63以及扭矩输出轴64,安装座61为第二驱动电机62的安装支架,安装座61设置于安置连接架41的第一表面411上,且在Y方向上,安装座61位于安置连接架41靠近第一驱动组件5的一端,第二驱动电机62固定在安装座61上,轴承组件63也设置于安置连接架41的第一表面411上,且在Y方向上,轴承组件63位于安置连接架41远离第一驱动组件5的一端,扭矩输出轴64的两端穿设出轴承组件63外,且扭矩输出轴6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驱动电机62的输出轴和夹具组件7相连,驾驶盘通过夹具组件7和第二驱动电机62连接,第二驱动电机62(例如力矩电机)为驾驶盘滚转提供动力,带动扭矩输出轴64和夹具组件7推动驾驶盘进行滚转运动,从而实现驾驶盘滚转运动的模拟,进而完成对驾驶盘的疲劳试验。
进一步的,第二驱动组件6还包括扭矩传感器65,扭矩传感器65设置于安置连接架41的第一表面411上,在Y方向上,扭矩传感器65位于第二驱动电机62与轴承组件63之间,且扭矩传感器65通过两个联轴器66分别与第二驱动电机62的输出轴和扭矩输出轴64相连,利用扭矩传感器65检测第二驱动电机62所输出至扭矩输出轴64上的扭转力矩,从而获取驾驶盘的滚转角度,据此控制第二驱动电机62,以保证驾驶盘在疲劳试验所要求的角度范围内转动。
此外,如图4所示,夹具组件7可具体包括安装部71和两个夹具72,两个夹具72分别设置于安装部71远离第二驱动组件6的侧表面711的两端,第二驱动组件6的驱动端连接于安装部71靠近第二驱动组件6的侧表面712的中部,通过两个夹具72对驾驶盘进行夹紧固定。
以上是对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疲劳试验的双自由度位移发生装置的各个部件、它们之间的连接关系进行了介绍,下面结合图1–图4,对用于疲劳试验的双自由度位移发生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详述。
采用二力杆形式将第一驱动组件5与驾驶杆连接,由于二力杆只在两端受力,且分别通过各自的几何中心,若二力杆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力的平衡可知其两端所受的合力方向相反,力的大小相等,且共线,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将二力杆约束始终垂直于驾驶杆,便可使对驾驶杆的加载力也始终垂直于驾驶杆,从而能够保证驾驶杆仅在Y方向上做前后往复运动,保证疲劳试验的精准度。
第一驱动电机53驱动电动缸52,电动缸52产生推力,利用滑轨组件3、滑轨连接件4以及第二驱动组件6、夹具组件7的整体连接结构将电动缸52的直线位移载荷转换成驾驶杆的弧形位移载荷,推动位移加载,以模拟飞行员的驾驶杆推拉操作,在此过程中,俯仰通道力的加载方向垂直于驾驶杆,同时,第二驱动电机62给驾驶盘加载转动角度位移载荷,对驾驶盘进行位移加载,以模拟驾驶盘的滚转运动,从而实现对驾驶杆、驾驶盘的双自由度位移加载。
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公开一种用于疲劳试验的双自由度位移发生装置,将俯仰通道和滚转通道共用一个位移发生装置,既可带动驾驶杆实现前后弧线运动,又可带动驾驶盘实现旋转运动,同时实现了对驾驶杆、驾驶盘的双自由度位移加载,提高了试验效率,缩短了试验周期,且释放了人力资源,大大降低了成本。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必须的。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疲劳试验的双自由度位移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台架,
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安装在所述台架上,所述固定机构在Z方向上远离所述台架的一端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对固定架,
滑轨组件,每个所述固定架上分别设置一个所述滑轨组件,两个所述滑轨组件在X方向上相对设置,
滑轨连接件,所述滑轨连接件在所述X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轨组件相连,
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固定端耦合于所述台架上,位于所述固定机构沿Y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端耦合于所述滑轨连接件沿所述Y方向靠近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固定端的一端,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工作时,带动所述滑轨连接件在所述滑轨组件上往复运动,
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滑轨连接件上,沿所述Y方向纵向分布,且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端远离所述滑轨连接件耦合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端的一端,
夹具组件,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端相连,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工作时,带动所述夹具组件绕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中心轴做旋转运动,
其中,所述Z方向、所述X方向和所述Y方向两两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疲劳试验的双自由度位移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组件包括弧形滑轨以及滑块,所述弧形滑轨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与另一个所述固定架相对的侧面上,两个所述弧形滑轨在所述X方向上相对设置,每个所述弧形滑轨上均滑设有所述滑块,所述滑轨连接件在所述X方向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弧形滑轨上的所述滑块相连,所述滑轨组件通过所述滑块在所述弧形滑轨上滑动,使所述滑轨连接件沿所述弧形滑轨往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疲劳试验的双自由度位移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连接件包括安置连接架和两个连接部,两个所述连接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安置连接架在所述X方向上的两端,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安置连接架的一侧表面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安置连接架在所述Z方向上远离所述台架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端铰接于所述安置连接架在所述Z方向上靠近所述台架的第二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用于疲劳试验的双自由度位移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安装架以及安装于所述安装架上的电动缸和第一驱动电机,所述安装架远离所述电动缸和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第一表面与所述台架的第一表面铰接,所述电动缸的推杆与所述滑轨连接件沿所述Y方向远离所述夹具组件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电动缸连接,驱动所述电动缸的推杆带动所述滑轨连接件在所述滑轨组件上往复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疲劳试验的双自由度位移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架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角轴组件,所述安装架的第一表面与所述角轴组件远离所述台架的一端铰接,以实现所述安装架的第一表面与所述台架的第一表面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疲劳试验的双自由度位移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安装座、第二驱动电机、轴承组件以及扭矩输出轴,所述安装座和所述轴承组件均设置于所述安置连接架的第一表面上,且在所述Y方向上,所述安装座位于所述安置连接架靠近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一端,所述轴承组件位于所述安置连接架远离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扭矩输出轴的两端穿设出所述轴承组件外,且所述扭矩输出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夹具组件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疲劳试验的双自由度位移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还包括扭矩传感器,所述扭矩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安置连接架的第一表面上,在所述Y方向上,所述扭矩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轴承组件之间,且所述扭矩传感器通过两个联轴器分别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扭矩输出轴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疲劳试验的双自由度位移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组件包括安装部和两个夹具,两个所述夹具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部远离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侧表面的两端,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端连接于所述安装部靠近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侧表面的中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疲劳试验的双自由度位移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固定待试验件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台架上,位于所述固定机构沿所述Y方向的另一侧,所述待试验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组件铰接,另一端通过所述夹具组件固定,所述待试验件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中心线在所述Y方向上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工作时,带动所述滑轨连接件在所述滑轨组件上往复运动,进而带动所述待试验件在所述Y方向上以所述待试验件和所述固定组件的铰接轴为中心作俯仰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疲劳试验的双自由度位移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架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地面上。
CN202220887570.7U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用于疲劳试验的双自由度位移发生装置 Active CN2173047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87570.7U CN217304730U (zh)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用于疲劳试验的双自由度位移发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87570.7U CN217304730U (zh)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用于疲劳试验的双自由度位移发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304730U true CN217304730U (zh) 2022-08-26

Family

ID=82915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87570.7U Active CN217304730U (zh) 2022-04-18 2022-04-18 一种用于疲劳试验的双自由度位移发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3047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13717B (zh) 一种大位移六自由度振动台
RU59251U1 (ru) Стенд для испытаний системы привода соосных несущих винтов вертолета
JP5963883B2 (ja) 試験装置
CN1818598A (zh) 直升机旋翼自动倾斜器关节轴承外摆式疲劳试验机
CN201725480U (zh) 三自由度机电运动平台
CN106525404A (zh) 一种尾桨台
CN107127740B (zh) 基于气动肌肉与气缸混联的浮动系统
CN217304730U (zh) 一种用于疲劳试验的双自由度位移发生装置
CN109571444B (zh) 一种两平移一转动的部分解耦并联机构
CN111238849B (zh) 一种火星车移动系统性能测试装置
CN202399270U (zh) 一种可控机构式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平台
CN208110862U (zh) 六自由度电动客舱模拟器
CN206249652U (zh) 一种飞行模拟三轴运动平台
CN110953939A (zh) 一种多级火箭水平分段组装方法
CN114166496B (zh) 一种倾转旋翼试验装置
CN108344567A (zh) 装载机实验台及装载机前端工作部作业阻力测试方法
CN111256933A (zh) 一种倾斜调整装置及摇摆实验台
CN110525685A (zh) 一种飞机主操纵系统实验方法及装置
CN114333491A (zh) 改善导杆自转效应的六自由度运动平台
CN1439869A (zh) 虚拟力轴材料试验系统
CN211927220U (zh) 一种倾斜调整装置及摇摆实验台
CN214924215U (zh) 一种重载多自由度驱动冗余混联平台
CN109533403B (zh) 一种单腿回收火箭着陆支撑机构的三自由度载荷模拟设备
CN218937765U (zh) 一种直升机尾传动系统试验装置
CN201725447U (zh) 两自由度机电运动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