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99013U - 一种海上风电基础的防冲刷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上风电基础的防冲刷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99013U
CN217299013U CN202221171670.6U CN202221171670U CN217299013U CN 217299013 U CN217299013 U CN 217299013U CN 202221171670 U CN202221171670 U CN 202221171670U CN 217299013 U CN217299013 U CN 2172990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wing
arc
wind power
curv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7167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沙德生
张庆
李芊
王玉玉
邹歆
梁晏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22117167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990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990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990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7Offshore wind turbines

Landscapes

  • Foundations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基础的防冲刷结构,包括桩基础,及设置在桩基础外的翼型防冲刷柱;所述翼型防冲刷柱包括曲面体、上顶盖和下底板,曲面体、上顶盖和下底板封闭形成空心腔体,曲面体由对称的两弧形曲面构成;在上顶盖和下底板上开有用于容纳桩基础的圆孔;曲面体的弧形曲面为仿翼形结构;曲面体上与水流方向相对的前表面为凸弧型面,与水流方向相背的后表面为凹弧型面,且凹弧型面为弧形渐缩面,凸弧型面的长度小于弧形渐缩面的长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翼型防冲刷柱,延后或避免了海底水流冲刷桩基础后的流动分离,进而避免了冲刷坑的形成。

Description

一种海上风电基础的防冲刷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基础的防冲刷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海上风电的规模及相关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受海底水流的冲刷影响,海上风电的基础周围容易形成冲刷坑,导致基础的埋深减小,进而影响风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目前,传统的海上风电基础防冲刷措施,多是通过在基础范围内铺设防护层以提高抗冲刷能力,比如在防护区内铺设石块、混凝土块、沙袋、混凝土铰链排等;或是通过降低防护区内的水流流速来达到防冲刷的目的,比如基础前导流板防护等。传统的海上风电基础防冲刷措施普遍防护效果一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上风电基础的防冲刷结构,依据卡门涡街的形成原理,通过翼型结构,避免在海上桩基础周围形成海底水流的冲刷坑,达到基础防冲刷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海上风电基础的防冲刷结构,包括桩基础,及设置在桩基础外的翼型防冲刷柱;
所述翼型防冲刷柱包括曲面体、上顶盖和下底板,曲面体、上顶盖和下底板封闭形成空心腔体,曲面体由对称的两弧形曲面构成;在上顶盖和下底板上开有用于容纳桩基础的圆孔;
曲面体的弧形曲面为仿翼形结构;
曲面体上与水流方向相对的前表面为凸弧型面,与水流方向相背的后表面为凹弧型面,且凹弧型面为弧形渐缩面,凸弧型面的长度小于弧形渐缩面的长度。
进一步,曲面体内设有多个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上顶端焊接于翼型防冲刷柱的上顶盖,所述连接机构下底端焊接于翼型防冲刷柱的下底板,侧面一端焊接于曲面体的内表面,另一侧焊接于桩基础外壁。
进一步,所述圆孔中心位于曲面体最大厚度位置处。
进一步,凹弧型面的顶点到后表面末端的轴向距离为仿翼型结构弦长的2/3。
进一步,所述翼型防冲刷柱的高度为6~10m,一半位于海床上部,另一半位于海床内部。
进一步,所述翼型防冲刷柱的材质为耐腐蚀金属材料。
进一步,所述翼型防冲刷柱壁厚大于40mm。
进一步,所述翼型防冲刷柱的外表面为非光滑面。
进一步,当海底水流方向多变时,凸弧型面为圆凸弧型面,圆凸弧型面为与桩基础同心、同曲率的曲面,翼型防冲刷桩为具有多个翼型尾缘的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基础的防冲刷结构,设计了仿翼型结构的防冲刷柱,所述翼型防冲刷柱包括曲面体、上顶盖和下底板,曲面体、上顶盖和下底板封闭形成空心腔体,曲面体由对称的两弧形曲面构成。在上顶盖和下底板上开有用于容纳桩基础的圆孔。当海底水流流经具有此翼型防冲刷柱的桩基础时,水流将沿着翼型防冲刷柱的曲面前进,翼型曲面与水流绕过桩基础的流线吻合。根据卡门涡街的形成机理,正是由于翼型曲面结构的存在,使得水流流经桩基础的流动分离点延后至翼型结构的尾部尖端,从而避免了在桩基础周围产生水流扰流尾涡,进而有效避免在桩基础周围形成冲刷坑,达到基础防冲刷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翼型防冲刷柱,延后或避免了海底水流冲刷桩基础后的流动分离,进而避免了冲刷坑的形成,结构简单,能够达到基础防冲刷的目的。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通过翼型防冲刷柱的非光滑表面,进一步降低了海底水流的速度,减轻对桩基础的冲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多翼型尾缘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桩基础;2、翼型防冲刷柱;3、连接机构;4、上顶盖;5、下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附图及实施例描述和示出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仅仅是表示本实用新型选定的一种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及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含”、“包括”或者其他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元素、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仅只包括那些要素,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该其过程、元素、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性能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海上风电基础的防冲刷结构,包括桩基础1,及设置在桩基础1外的翼型防冲刷柱2,翼型防冲刷柱2通过连接机构3安装在桩基础1外壁。
所述翼型防冲刷柱2的翼型最大厚度约为1.1~1.2倍桩基础1直径,。
所述翼型防冲刷柱2的高度为6~10m,一半位于海床上部,另一半位于海床内部。
所述翼型防冲刷柱2包括曲面体、上顶盖4和下底板5,曲面体、上顶盖4和下底板5封闭形成空心腔体。在上顶盖4和下底板5上开有用于容纳桩基础1的圆孔。
曲面体由对称的两弧形曲面构成,便于运输与现场拼接安装。
曲面体的弧形曲面可为NASA翼型。
曲面体的弧形曲面,其前表面为凸弧型面,后表面为凹弧型面,且凹弧型面为弧形渐缩面,凸弧型面的长度小于弧形渐缩面的长度。前表面对应的水流方向冲刷一侧。
如图2所示,凹弧型面的顶点到后表面末端的轴向距离L2为翼型结构弦长L1的2/3。
所述上顶盖4和下底板5上用于容纳桩基础1的圆孔中心位于曲面体最大厚度位置处。
曲面体内设有多个连接机构3,所述连接机构3为扁平结构,上顶端与下底端分别焊接于翼型防冲刷柱2的上顶盖4及下底板5,侧面一端焊接于翼型防冲刷柱2的内表面,另一端焊接于桩基础1。
所述翼型防冲刷柱2以及连接机构3均为耐腐蚀金属材料,如Q345C/D/E等。
所述翼型防冲刷柱2及连接机构3的壁厚大于40mm。
进一步的,所述翼型防冲刷柱2的表面为具有较大粗糙度的非光滑面,以便增加海底水流的冲刷阻力,从而减弱对桩基础1的冲刷。比如,翼型防冲刷柱2的表面设有若干个凹坑。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基础的防冲刷结构,包括翼型防冲刷桩2与桩基础1。
所述翼型防冲刷柱2具有仿机翼型的横截面。
所述翼型防冲刷柱2包括曲面体、上顶盖4和下底板5,曲面体、上顶盖4和下底板5封闭形成空心腔体,曲面体由对称的两弧形曲面构成。在上顶盖4和下底板5上开有用于容纳桩基础1的圆孔。
如图3所示,曲面体的弧形曲面为仿翼形结构,前表面为圆凸弧型面,后表面为凹弧型面,且凹弧型面为弧形渐缩面,圆凸弧型面的长度小于弧形渐缩面的长度。
如图4所示,凹弧型面的顶点到后表面末端的轴向距离L4为翼型结构弦长L3的2/3。
圆凸弧型面为与桩基础1同心、同曲率的曲面。
所述上顶盖4和下底板5上用于容纳桩基础1的圆孔中心位于曲面体最大厚度位置。
所述翼型防冲刷柱2与桩基础1一体化成型,或者通过粘接或焊接的形式固定于桩基础1桩的外壁面。
所述翼型防冲刷柱2的高度为6~10m,一半位于海床上部,另一半位于海床内部。
所述翼型防冲刷柱2为耐腐蚀金属材料,如Q345C/D/E等。
所述翼型防冲刷柱2壁厚大于40mm。
进一步的,所述翼型防冲刷柱2的表面为具有较大粗糙度的非光滑面,以便增加海底水流的冲刷阻力,从而减弱对桩基础1的冲刷。
再进一步的,当海底水流方向多变时,翼型防冲刷桩可设计为具有多个翼型尾缘的结构,如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海底水流流经具有此翼型防冲刷柱2的桩基础1时,水流将沿着翼型防冲刷柱2的曲面前进。翼型曲面与水流绕过桩基础1的流线吻合。根据卡门涡街的形成机理,正是由于翼型曲面结构的存在,使得水流流经桩基础1的流动分离点延后至翼型结构的尾部尖端,从而避免了在桩基础1周围产生水流扰流尾涡,进而有效避免在桩基础1周围形成冲刷坑,达到基础防冲刷的目的。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海上风电基础的防冲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桩基础(1),及设置在桩基础(1)外的翼型防冲刷柱(2);
所述翼型防冲刷柱(2)包括曲面体、上顶盖(4)和下底板(5),曲面体、上顶盖(4)和下底板(5)封闭形成空心腔体,曲面体由对称的两弧形曲面构成;在上顶盖(4)和下底板(5)上开有用于容纳桩基础(1)的圆孔;
曲面体的弧形曲面为仿翼形结构;
曲面体上与水流方向相对的前表面为凸弧型面,与水流方向相背的后表面为凹弧型面,且凹弧型面为弧形渐缩面,凸弧型面的长度小于弧形渐缩面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基础的防冲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曲面体内设有多个连接机构(3),所述连接机构(3)上顶端焊接于翼型防冲刷柱(2)的上顶盖(4),所述连接机构(3)下底端焊接于翼型防冲刷柱(2)的下底板(5),侧面一端焊接于曲面体的内表面,另一侧焊接于桩基础(1)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基础的防冲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孔中心位于曲面体最大厚度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基础的防冲刷结构,其特征在于,凹弧型面的顶点到后表面末端的轴向距离为仿翼型结构弦长的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基础的防冲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型防冲刷柱(2)的高度为6~10m,一半位于海床上部,另一半位于海床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基础的防冲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型防冲刷柱(2)的材质为耐腐蚀金属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基础的防冲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型防冲刷柱(2)壁厚大于4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基础的防冲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翼型防冲刷柱(2)的外表面为非光滑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基础的防冲刷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海底水流方向多变时,凸弧型面为圆凸弧型面,圆凸弧型面为与桩基础(1)同心、同曲率的曲面,翼型防冲刷桩为具有多个翼型尾缘的结构。
CN202221171670.6U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海上风电基础的防冲刷结构 Active CN2172990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71670.6U CN217299013U (zh)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海上风电基础的防冲刷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71670.6U CN217299013U (zh)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海上风电基础的防冲刷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99013U true CN217299013U (zh) 2022-08-26

Family

ID=82919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71670.6U Active CN217299013U (zh) 2022-05-13 2022-05-13 一种海上风电基础的防冲刷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990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22567B2 (en) Underwater ducted turbine
US10294913B2 (en) Hydroelectric/hydrokinetic turbine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same
EP3812581B1 (en) Enclosure structure, and aerodynamic configuration adjuster arranged on outer surface of same
AU2002328217A1 (en) Underwater ducted turbine
CN217299013U (zh) 一种海上风电基础的防冲刷结构
CN114673189A (zh) 一种海上风电基础的防冲刷结构
US20220341328A1 (en) Turbines and associated components, systems and methods
WO2001006122A1 (en) Diffuser
CN216615938U (zh) 具有扰流孔的海上风电吸力筒基础
CA2615808C (en) Underwater ducted turbine
CN211113709U (zh) 一种仿生结构抗冲刷桩基础
Hantoro et al. Performance investigation of an innovative Vertical Axis Hydrokinetic Turbine–Straight Blade Cascaded (VAHT-SBC) for low current speed
US20120027526A1 (en) Method and structure for reducing turbulence around and erosion of underwater structures
Chen Experimental study of scour around monopile and jacket-type offshore wind turbine foundations
CN115538478B (zh) 一种抗冲刷基础
SK287751B6 (sk) Prietoková turbína s otočnými lopatkami
CN106640492A (zh) 一种门闸式水能动力叶轮浮筒发电平台
CN207500037U (zh) 江河浮式水力发电站
CN105586977B (zh) 一种下插法外海无掩护钢围堰龙口导流施工方法
CN116065620A (zh) 一种新型风电基础防冲刷结构
Kashiwabara et al.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of a floating buoy for tidal current power generation
WO2013072274A1 (en) Power station
NZ734223B2 (en) Hydroelectric/hydrokinetic turbine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