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98967U - 一种坡面生态防护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坡面生态防护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98967U
CN217298967U CN202123163438.6U CN202123163438U CN217298967U CN 217298967 U CN217298967 U CN 217298967U CN 202123163438 U CN202123163438 U CN 202123163438U CN 217298967 U CN217298967 U CN 2172989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
slope
baffle
protection net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6343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占龙
邓羽松
段晓倩
廖达兰
林哲
李聚辉
何玲
唐秋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Guangx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316343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989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989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989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23Dune restoration or creation; Cliff stabilisation

Landscapes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坡面生态防护网结构,包括防护网本体、固定桩及挡板,所述防护网本体铺设在坡面的表面上,所述固定桩设有多个,所述固定桩位于所述防护网本体的四周,所述固定桩一端埋设所述坡面内,另一端设有网钩,以使所述防护网本体的四周及边角处能够钩设或缠绕在所述网钩上;所述挡板设有多个,且所述挡板位于所述防护网本体的网格内,所述挡板一端埋设于所述坡面内,另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压网扣,以使所述防护网本体的网格能够被所述压网扣压在所述坡面的表面上。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坡面生态防护网结构,能够降低防护成本,并且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Description

一种坡面生态防护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坡面生态防护网结构。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在我国华南地区,特别是在风化壳深厚的花岗岩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问题十分普遍。其中山坡地形自身稳定性不佳,受雨水冲刷等因素影响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进而导致产生大量泥沙,造成生态环境退化,人们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花岗岩地区坡面防护与治理是改善水土流失的重要举措。
坡面的防护与治理是一个不易解决的问题,目前坡面防护与治理主要有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如将坡面修筑成大型台阶地形或在坡面表面堆砌带有肥料的土袋等工程措施,在坡面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等生物措施。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坡面起到了防护和治理作用,但这些措施均有一定的不足和局限性。有些工程措施工程量大,对原本脆弱的坡面造成二次破坏,一些生物措施治理周期长,效果不理想。当前的防护网多为钢丝材质,多用于有滚石掉落的陡峭坡面和崖壁,不适用于坡度较缓的土壤坡面。一些常见的用于铺设坡面的柔性防护网其功能简单,除防护网本身外无其他辅助配合结构,防护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坡面生态防护网结构,能够降低防护成本,并且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坡面生态防护网结构,包括防护网本体、固定桩及挡板,所述防护网本体铺设在坡面的表面上,所述固定桩设有多个,所述固定桩位于所述防护网本体的四周,所述固定桩一端埋设所述坡面内,另一端设有网钩,以使所述防护网本体的四周及边角处能够钩设或缠绕在所述网钩上;
所述挡板设有多个,且所述挡板位于所述防护网本体的网格内,所述挡板一端埋设于所述坡面内,另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压网扣,以使所述防护网本体的网格能够被所述压网扣压在所述坡面的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桩一端为固定部,另一端为嵌插部,所述固定部靠近所述嵌插部一端的外壁固定套设有加固环,所述网钩一端与所述加固环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为钩体。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桩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且所述嵌插部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为斜切状结构嵌插口。
进一步地,所述嵌插部设有多个贯穿的管孔,所述管孔贯穿于所述固定桩的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沿埋设于所述坡面的方向设有凹折,且所述凹折位于两所述压网扣之间的所述挡板中部,以使所述挡板沿所述坡面表面方向的横截面为V型结构,所述挡板中凹折所构成的开口朝向所述坡面的高端。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凹折所构成的开口角度与所述防护网本体网格靠近坡面1低端一侧的网线角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一端为阻挡部,另一端为板孔部,两所述压网扣与所述阻挡部远离所述板孔部一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板孔部设有多个贯穿的板孔。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网本体为土工布防护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将防护网本体铺设在坡面的表面后,通过固定桩布设在防护网本体的四周,同时固定桩埋设进坡面内,使得防护网本体的边角处能够钩设或缠绕在网钩上,以实现将防护网本体四周固定在坡面上;通过将挡板设置在防护网本体的网格内,同时使挡板埋设在坡面内,防护网本体的网格能够被压网扣压在坡面的表面上,压网扣将防护网本体的网格扣压在坡面表面,从而使防护网本体紧靠地面而更加稳固。本实用新型具有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工程量小的优势,除了防护网本体外,辅助配合有挡板和固定桩,相较于传统的防护网设施,本实用新型中能对坡面起到更好地防护作用。
2. 防护网本体可以作为攀援性植物的攀附生长的工具,由于固定桩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固定桩内填埋质地良好的土壤后,可在固定桩内种植香根草、白三叶、百喜草、芒萁等分蘖性强、抗逆性好的草本植物,同时嵌插部设有多个贯穿的管孔,管孔可以作为植物根系生长延伸的孔洞,植物根系穿插生长在固定桩上的管孔中,使固定桩和防护网结构更加稳定。由于挡板设有凹折,使得阻挡部与坡面形成一个小型凹坑,降雨时可将坡面上降雨形成的径流和冲刷下来的泥沙汇集在挡板与坡面形成小型凹坑内,有效减少降雨对坡面的侵蚀以及坡面上土壤和土壤养分的流失,汇集在小型凹坑内的雨水和土壤养分在坑内下渗,为小型凹坑内种植的植物提供有利的生长条件;同时板孔部的板孔可以作为小型凹坑内积水下渗后向周围扩散渗透的孔洞,从而有效缓解坡面水土流失,增加水分在植物根系周围土壤中的下渗,同时植物根系在板孔中穿插生长使挡板,使得防护网本体及坡面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坡面生态防护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坡面生态防护网结构的固定桩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坡面生态防护网结构的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坡面,2-防护网本体,3-固定桩,301-固定部,302-嵌插部,303-嵌插口,31-网钩,32-加固环,33-管孔,4-挡板,401-阻挡部,402-板孔部,403-板孔,41-压网扣,42-凹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坡面生态防护网结构,包括防护网本体2、固定桩3及挡板4。
防护网本体2铺设在坡面1的表面上,本实施例的防护网本体2为土工布防护网,防护网本体2可以作为攀援性植物的攀附生长的工具。
固定桩3设有多个,固定桩3位于防护网本体2的四周,固定桩3一端埋设坡面1内,另一端设有网钩31,以使防护网本体2的四周及边角处能够钩设或缠绕在网钩31上。
挡板4设有多个,且挡板4位于防护网本体2的网格内,挡板4一端埋设于坡面1内,另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压网扣41,以使防护网本体2的网格能够被压网扣41压在坡面1的表面上。
将防护网本体2铺设在坡面1的表面后,通过固定桩3布设在防护网本体2的四周,同时固定桩3埋设进坡面1内,使得防护网本体2的边角处能够钩设或缠绕在网钩31上,以实现将防护网本体2四周固定在坡面1上;通过将挡板4设置在防护网本体2的网格内,同时使挡板4埋设在坡面1内,防护网本体2的网格能够被压网扣41压在坡面1的表面上,压网扣41将防护网本体2的网格扣压在坡面1表面,从而使防护网本体2紧靠地面而更加稳固。本实用新型具有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工程量小的优势,除了防护网本体2外,辅助配合有挡板4和固定桩3,相较于传统的防护网设施,本实用新型中能对坡面起到更好地防护作用。
如图2所示,固定桩3一端为固定部301,另一端为嵌插部302,固定部301靠近嵌插部302一端的外壁固定套设有加固环32,网钩31一端与加固环32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为钩体。在加固环32的作用下,能够加强网钩31的牢固性,而且加固环32能够起到限位作为,以使固定部301露出于坡面1表面。
固定桩3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且嵌插部302远离固定部301的一端为斜切状结构嵌插口303。嵌插口303能够便于将固定桩3埋设在坡面1内。
嵌插部302设有多个贯穿的管孔33,管孔33贯穿于固定桩3的侧壁。由于固定桩3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固定桩3内填埋质地良好的土壤后,可在固定桩3内种植香根草、白三叶、百喜草、芒萁等分蘖性强、抗逆性好的草本植物,同时嵌插部302设有多个贯穿的管孔33,管孔33可以作为植物根系生长延伸的孔洞,植物根系穿插生长在固定桩上的管孔中,使固定桩和防护网结构更加稳定。
如图3所示,挡板4 沿埋设于坡面1的方向设有凹折42,且凹折42位于两压网扣41之间的挡板4中部,以使挡板4沿坡面1表面方向的横截面为V型结构。本实施例中,挡板4中凹折42所构成的开口朝向坡面1的高端。
挡板4凹折42所构成的开口角度与防护网本体2网格靠近坡面1低端一侧的网线角度相同。使得挡板4能够与防护网本体2网格靠近坡面1低端的网线贴合。
挡板4一端为阻挡部401,另一端为板孔部402,两压网扣41与阻挡部401远离板孔部402一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板孔部402设有多个贯穿的板孔403。
本实施例中,由于挡板4设有凹折42,使得阻挡部401与坡面1形成一个小型凹坑,降雨时可将坡面1上降雨形成的径流和冲刷下来的泥沙汇集在挡板4与坡面1形成小型凹坑内,有效减少降雨对坡面1的侵蚀以及坡面1上土壤和土壤养分的流失,汇集在小型凹坑内的雨水和土壤养分在坑内下渗,为小型凹坑内种植的植物提供有利的生长条件;同时板孔部402的板孔403可以作为小型凹坑内积水下渗后向周围扩散渗透的孔洞,从而有效缓解坡面1水土流失,增加水分在植物根系周围土壤中的下渗,同时植物根系在板孔403中穿插生长,使得防护网本体2及坡面1更加稳定。
本实施例中,对需要生态治理的坡面1进行整体修正铲平,面坡1度设置为10-35°。防护网本体2的网格边框长度为5-15cm,防护网本体2的网线直径为1-5mm,防护网本体2的网格内上下相对的对角的角度为90-150°。
固定桩3的内径4-8cm,固定桩3的长度为25-40cm。挡板4的凹折42两侧的板面宽度为4-13cm,挡板4的凹折42两侧的板面宽度小于防护网本体1网格的边框长度1-2cm;挡板4凹折42所形成的角度为为90-150°,且挡板4凹折42所形成的角度与防护网本体1网格内上下相对的对角的角度保持一致。
在整平的坡面1的四个角埋设固定桩2,然后铺设防护网本体1,将防护网本体1向四周铺平拉紧,将防护网本体1的四角钩挂或缠绑于坡面1四角的固定桩2的网钩31上,将固定桩2埋设于防护网本体2的四周,并使防护网本体2的四周钩设或缠绕在网钩31上。在固定桩2中空的管腔内填埋质地良好的土壤,并在固定桩2内的管腔中种植香根草、白三叶、百喜草、芒萁等分蘖性强、抗逆性好的草本植物。
在防护网本体1的网格内紧贴网格下端网线埋设挡板4,挡板4的尺寸以及在防护网本体1网格内埋设的密度和数量,可根据坡面1的坡度大小、坡地土壤特性和降雨情况而设定,板孔部402埋入地表以下,压网扣41将防护网本体1网格的边线扣压在坡面1的表面,在阻挡部401露出地面并与坡面1形成一个小型凹坑,可在小型凹坑内种植葛藤、地瓜藤、蟛蜞菊等攀援性植物,埋设于地表下的板孔部402的板孔403既可以作为植物根系生长延伸的孔洞,也可以作为小型凹坑内积水下渗后向周围扩散渗透的孔洞。

Claims (8)

1.一种坡面生态防护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网本体(2)、固定桩(3)及挡板(4),所述防护网本体(2)铺设在坡面(1)的表面上,所述固定桩(3)设有多个,所述固定桩(3)位于所述防护网本体(2)的四周,所述固定桩(3)一端埋设所述坡面(1)内,另一端设有网钩(31),以使所述防护网本体(2)的四周及边角处能够钩设或缠绕在所述网钩(31)上;
所述挡板(4)设有多个,且所述挡板(4)位于所述防护网本体(2)的网格内,所述挡板(4)一端埋设于所述坡面(1)内,另一端的两侧分别设有压网扣(41),以使所述防护网本体(2)的网格能够被所述压网扣(41)压在所述坡面(1)的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面生态防护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桩(3)一端为固定部(301),另一端为嵌插部(302),所述固定部(301)靠近所述嵌插部(302)一端的外壁固定套设有加固环(32),所述网钩(31)一端与所述加固环(32)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为钩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坡面生态防护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桩(3)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且所述嵌插部(302)远离所述固定部(301)的一端为斜切状结构嵌插口(3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坡面生态防护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插部(302)设有多个贯穿的管孔(33),所述管孔(33)贯穿于所述固定桩(3)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面生态防护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沿埋设于所述坡面(1)的方向设有凹折(42),且所述凹折(42)位于两所述压网扣(41)之间的所述挡板(4)中部,以使所述挡板(4)沿所述坡面(1)表面方向的横截面为V型结构,所述挡板(4)中凹折(42)所构成的开口朝向所述坡面(1)的高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坡面生态防护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凹折(42)所构成的开口角度与所述防护网本体(2)网格靠近坡面(1)低端一侧的网线角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面生态防护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一端为阻挡部(401),另一端为板孔部(402),两所述压网扣(41)与所述阻挡部(401)远离所述板孔部(402)一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板孔部(402)设有多个贯穿的板孔(40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面生态防护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本体(2)为土工布防护网。
CN202123163438.6U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坡面生态防护网结构 Active CN2172989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63438.6U CN217298967U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坡面生态防护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63438.6U CN217298967U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坡面生态防护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98967U true CN217298967U (zh) 2022-08-26

Family

ID=82920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63438.6U Active CN217298967U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坡面生态防护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989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053071B2 (ja) 自然生態自己復元式法面工法および法面構造
CN203755318U (zh) 生态防护型边坡
CN105103843A (zh) 防治干热河谷矿山排土场水土流失的植被配置方法
CN103947320A (zh) 一种滨海盐碱地树木栽植方法及树木栽植结构
CN203896685U (zh) 一种滨海盐碱地树木栽植结构
CN101502223A (zh) 边坡植土绿化用具及边坡植土绿化方法
CN104686285A (zh) 盐碱地栽植大树促成活方法
CN106702962B (zh) 一种用于河道水土保持的护岸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3362135B (zh) 防崩岗、护水土的网草护坡
CN208618350U (zh) 一种河岸生态护坡结构
CN104294830A (zh) 边坡生态防护及恢复方法及其布置结构
WO2017052473A1 (en) A bag,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CN107165176A (zh) 一种加强崩岗沟口土谷坊或拦沙坝拦沙蓄水的方法
CN217298967U (zh) 一种坡面生态防护网结构
CN213539018U (zh) 一种河流边坡防护固土结构
CN212561559U (zh) 一种基于生物桩和藤蔓植物的急陡土坡绿色防护结构
CN219175128U (zh) 一种防洪高强抗压的绿化混凝土河坡
KR200446723Y1 (ko) 덩굴식물과 관목식물의 식생기능을 갖는 보강토 옹벽
CN110073852A (zh) 土质陡边坡乔木种植坑结构及种植乔木的方法
CN214061648U (zh) 一种高速公路生态植被混凝土绿化结构
CN204982919U (zh) 一种切沟生态护坡结构
CN219491036U (zh) 一种边坡平台排水结构
CN212270834U (zh) 一种滨江大道的边坡保护装置
CN220827765U (zh) 一种适用于高陡边坡的多级组合式生态护岸结构
CN115104398B (zh) 一种防侧渗田坎施工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