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98827U - 防侧移水利堤坝结构 - Google Patents

防侧移水利堤坝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98827U
CN217298827U CN202220159432.7U CN202220159432U CN217298827U CN 217298827 U CN217298827 U CN 217298827U CN 202220159432 U CN202220159432 U CN 202220159432U CN 217298827 U CN217298827 U CN 2172988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
wall
fixedly connected
water conservancy
telescop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5943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茂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Ruitai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Ruitai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Ruitai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Ruitai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5943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988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988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988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11Hard structures, e.g. dams, dykes or breakwater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防侧移水利堤坝结构,包括水坝,所述水坝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伸缩杆,多个所述伸缩杆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引导板,所述引导板的内壁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引导板的外壁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槽与滑块滑动连接,水坝的两侧内壁设有电机,两个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第一转轴,两个第一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轮,两个第一转轮的外壁均转动连接有转动皮带。通过伸缩杆的伸缩运动带动和与之连接的引导板的伸缩运动,多个伸缩杆配合运动,呈波浪形状,可以将激流的流速化解,减少对坝体的压力,且可以将水流中夹带的石头转移至装物箱中,大大地降低了堤坝承担的压力和遭受的损坏。

Description

防侧移水利堤坝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堤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防侧移水利堤坝结构。
背景技术
水利堤坝结构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保障着城乡居民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减少水土流失,保护耕地免受洪涝灾害,同时在堤坝的建设中改变或增加河道的流泾,可以达到善了水资源分布的效果,对于国家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如专利号CN214737839U一种防侧移水利堤坝结构在堤坝的底部加入抗拔装置,使得堤坝更具有整体性,但是不能对堤坝可能遭受的石块装机,还有所承受的压力并没有减少。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防侧移水利堤坝结构,具备降低堤坝压力和减少堤坝磨损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防侧移水利堤坝结构,包括水坝,所述水坝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伸缩杆,多个所述伸缩杆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引导板,所述引导板的内壁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引导板的外壁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槽与滑块滑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激流的流速化解,减少对坝体的压力,大大地降低了堤坝承担的压力和遭受的损坏,通过伸缩杆的伸缩运动带动和与之连接的引导板的伸缩运动,多个伸缩杆配合运动,呈波浪形状,可以将水流中夹带的石头转移至装物箱中。
优选的,所述水坝的两侧内壁设有电机,两个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第一转轴,两个所述第一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轮,两个所述第一转轮的外壁均转动连接有转动皮带,两个所述转动皮带的一侧内壁均设有第二转轮,两个所述第二转轮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两个所述转动皮带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装物箱,两个所述的装物箱靠近水坝的一侧内壁均开设有滤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堤坝所承受的重量大大降低,将流向堤坝的水流中的石头转移到装物箱的内部,传送装置的设置可以将装物箱中积攒的石块拉伸到水面,装物箱上设置的滤网可以让水流从两侧流向泄水口。
优选的,所述水坝与第二转轴转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转轴与水坝转动连接,为传动装置提供稳定性,使得装物箱内的石块可以稳定的升降。
优选的,所述水坝的中部内壁开设有泄水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不再会造成泄水口的堵塞,由滤网过滤过后的水流从泄水口流出水坝,流向下游,不再和原本一样混杂着泥沙与石块的水流流向泄水口。
优选的,所述水坝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基底,所述固定基底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柱,多个所述固定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基底、固定柱和定锥相互配合,可以将水坝更为稳固得钉在河床上,为之提供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多个伸缩杆与水坝的中部呈中心对称。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中心对称的伸缩杆可以将石块稳定得由其上固定连接的引导板分流向两侧设置的装物箱,不会使得水流和其中夹杂着的石块全部涌向一侧的装物箱。
优选的,所述引导板最外侧分别与两个装物箱的内侧相贴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引导板与装物箱相互贴合可以防止较小的石块从二者的连接处进水坝底部或者泄水口,而不是进入装物箱中,造成水坝底部压力积攒或者造成泄水口堵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伸缩杆的伸缩运动带动和与之连接的引导板的伸缩运动,多个伸缩杆配合运动,呈波浪形状,可以将激流的流速化解,减少对坝体的压力,且可以将水流中夹带的石头转移至装物箱中,大大地降低了堤坝承担的压力和遭受的损坏。
2、通过引导板的引导,可以将流向堤坝的水流中的石头转移到装物箱的内部,使得堤坝所承受的重量大大降低,传送装置的设置可以将装物箱中积攒的石块拉伸到水面,装物箱上设置的滤网可以让水流从两侧流向泄水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利堤坝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利堤坝底部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利堤坝侧面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利堤坝正面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引导板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坝;2、伸缩杆;3、引导板;4、滑槽;5、滑块;6、第一转轴;7、第一转轮;8、第二转轮;9、转动皮带;10、固定块;11、装物箱;12、滤网;13、泄水口;14、固定基底;15、固定柱;16、定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防侧移水利堤坝结构,包括水坝1,水坝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伸缩杆2,多个伸缩杆2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引导板3,引导板3的内壁一侧开设有滑槽4,引导板3的外壁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5,滑槽4与滑块5滑动连接。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伸缩杆2的伸缩运动带动和与之连接的引导板3的伸缩运动,多个伸缩杆2配合运动,呈波浪形状,可以将激流的流速化解,减少对坝体的压力,且可以将水流中夹带的石头转移至装物箱11中,大大地降低了堤坝承担的压力和遭受的损坏。
具体的,水坝1的两侧内壁设有电机,两个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第一转轴6,两个第一转轴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轮7,两个第一转轮7的外壁均转动连接有转动皮带9,两个转动皮带9的一侧内壁均设有第二转轮8,两个第二转轮8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两个转动皮带9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0,两个固定块1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装物箱11,两个的装物箱11靠近水坝1的一侧内壁均开设有滤网12。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流向堤坝的水流中的石头转移到装物箱11的内部,使得堤坝所承受的重量大大降低,传送装置的设置可以将装物箱11中积攒的石块拉伸到水面,装物箱11上设置的滤网12可以让水流从两侧流向泄水口13。
具体的,水坝1与第二转轴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二转轴与水坝1转动连接,为传动装置提供稳定性,使得装物箱11内的石块可以稳定的升降。
具体的,水坝1的中部内壁开设有泄水口13。
本实施例中,由滤网12过滤过后的水流从泄水口13流出水坝1,流向下游,不再和原本一样混杂着泥沙与石块的水流流向泄水口13,不再会造成泄水口13的堵塞。
具体的,水坝1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基底14,固定基底14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柱15,多个固定柱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锥16。
本实施例中,固定基底14、固定柱15和定锥16相互配合,可以将水坝1更为稳固得钉在河床上,为之提供稳定性。
具体的,多个伸缩杆2与水坝1的中部呈中心对称。
本实施例中,中心对称的伸缩杆2可以将石块稳定得由其上固定连接的引导板3分流想两侧设置的装物箱11,不会使得水流和其中夹杂着的石块全部涌向一侧的装物箱11。
具体的,引导板3最外侧分别与两个装物箱11的内侧相贴合。
本实施例中,引导板3与装物箱11相互贴合可以防止较小的石块从二者的连接处进水坝1底部或者泄水口13,而不是进入装物箱11中,造成水坝1底部压力积攒或者造成泄水口13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伸缩杆2的伸缩运动带动和与之连接的引导板3的伸缩运动,多个伸缩杆2配合运动,呈波浪形状,可以将激流的流速化解,减少对坝体的压力,且可以将水流中夹带的石头转移至装物箱11中,大大地降低了堤坝承担的压力和遭受的损坏;可以将流向堤坝的水流中的石头转移到装物箱11的内部,使得堤坝所承受的重量大大降低,传送装置的设置可以将装物箱11中积攒的石块拉伸到水面,装物箱11上设置的滤网12可以让水流从两侧流向泄水口1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防侧移水利堤坝结构,包括水坝(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坝(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伸缩杆(2),多个所述伸缩杆(2)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引导板(3),所述引导板(3)的内壁一侧开设有滑槽(4),所述引导板(3)的外壁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5),所述滑槽(4)与滑块(5)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侧移水利堤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坝(1)的两侧内壁设有电机,两个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第一转轴(6),两个所述第一转轴(6)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轮(7),两个所述第一转轮(7)的外壁均转动连接有转动皮带(9),两个所述转动皮带(9)的一侧内壁均设有第二转轮(8),两个所述第二转轮(8)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两个所述转动皮带(9)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0),两个所述固定块(1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装物箱(11),两个所述的装物箱(11)靠近水坝(1)的一侧内壁均开设有滤网(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侧移水利堤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坝(1)与第二转轴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侧移水利堤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坝(1)的中部内壁开设有泄水口(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侧移水利堤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坝(1)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基底(14),所述固定基底(14)的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柱(15),多个所述固定柱(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锥(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侧移水利堤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伸缩杆(2)与水坝(1)的中部呈中心对称。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侧移水利堤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板(3)最外侧分别与两个装物箱(11)的内侧相贴合。
CN202220159432.7U 2022-01-21 2022-01-21 防侧移水利堤坝结构 Active CN2172988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59432.7U CN217298827U (zh) 2022-01-21 2022-01-21 防侧移水利堤坝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59432.7U CN217298827U (zh) 2022-01-21 2022-01-21 防侧移水利堤坝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98827U true CN217298827U (zh) 2022-08-26

Family

ID=82923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59432.7U Active CN217298827U (zh) 2022-01-21 2022-01-21 防侧移水利堤坝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988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67570A (zh) 一种水利工程设施溢流防堵塞水坝坝体结构
CN211312443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的拦水闸门
CN112982324B (zh) 一种实现对水利工程中垃圾截留的水闸
CN207376562U (zh) 一种能够过滤泥沙的水利枢纽
CN217298827U (zh) 防侧移水利堤坝结构
CN208701792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
CN206693187U (zh) 一种溢洪道结构
CN108316236B (zh) 一种围垦工程中适用于大潮差的堤坝及其多龙口合龙方法
CN112049082B (zh) 一种自动清理漂浮物的拦水坝
CN217378804U (zh) 一种具有排漂功能的溢流坝
CN207392146U (zh)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水利枢纽
CN109868856A (zh) 小型水库箱式灌渠排沙装置
CN105019414B (zh) 山区水电工程狭窄取水口用复合闸室结构
CN210482244U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水利管道
CN108729407A (zh) 河流双槽硬化河床互换停流清沙装置
CN207003367U (zh) 一种保滩坝堤顶过滤结构
CN103938585A (zh) 土坝+重力坝混合坝型的布置结构
CN113062380A (zh) 一种水利施工用淤泥清理装置
CN108589661B (zh) 一种心墙堆石坝
CN207405590U (zh) 适于多泥沙河流过滤、分水的水闸结构
JP3240391B2 (ja) ダム堆砂の処理方法
CN206784336U (zh) 一种防止水利水库泥沙淤积坝体结构
CN211849300U (zh) 一种泄洪建筑结构
CN110004890A (zh) 一种滚筒消能装置
CN208039157U (zh) 一种防洪用可清污的稳固性大坝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