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86187U - 瓣膜支架以及瓣膜假体 - Google Patents

瓣膜支架以及瓣膜假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86187U
CN217286187U CN202220482893.8U CN202220482893U CN217286187U CN 217286187 U CN217286187 U CN 217286187U CN 202220482893 U CN202220482893 U CN 202220482893U CN 217286187 U CN217286187 U CN 217286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mesh
bracket
stent
gr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8289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全超
张磊
刘世红
陈国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icroport Cardioflow Med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icroport Cardioflow Med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icroport Cardioflow Med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icroport Cardioflow Med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8289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86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86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861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瓣膜支架以及瓣膜假体,所述瓣膜支架呈网管状,包括:流入道部、支架中部以及流出道部;所述流入道部、所述支架中部以及所述流出道部沿所述支架中部的轴向依次连接;所述支架中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网格、支架中部网格以及缝合部,所述缝合部用于连接相邻的网格的支杆;单个所述第一网格的面积大于单个的所述支架中部网格的面积。如此设置,能够使得第一网格安置于冠脉位置时,能够避开冠脉开口,在保证瓣膜有效开口面积的前提下,减小对原生瓣膜的推挤,降低急性冠脉闭塞发生率,从而降低急性冠脉闭塞的风险。

Description

瓣膜支架以及瓣膜假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瓣膜支架以及瓣膜假体。
背景技术
介入主动脉瓣置入术是国际近年来研发的一种全新的微创伤瓣膜置换技术,其原理是瓣膜假体被装载到输送系统内,通过经导管的方式输送到主动脉根部,支架释放能够确保瓣膜被固定到主动脉瓣环处,替代功能退化的原瓣膜,使病人心脏功能得到改善。这项技术,可以在不开胸、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治疗主动脉瓣瓣膜病,免去了以前外科开胸术、心脏停跳对病人造成的巨大创伤。
然而,急性冠脉闭塞(CAO)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中的一种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其在常规TAVR手术中发生率较低(<1%),但在一些特定患者中,如治疗外科瓣膜衰败后的TAVR术中CAO的发生率可达2.3%,并且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出现CAO的患者术后30天死亡率高达50%。影响CAO的危险因素包括:自身瓣叶过长、冠状动脉开口位置低、窦管交界位置低、窦管交界直径偏小、主动脉窦尺寸偏小、靠近冠脉开口处瓣叶存在团块状钙化、术中植入瓣中瓣等。CAO的发生机制是瓣膜支架将(生物瓣叶组织固定于瓣架外侧的)外科生物瓣瓣膜或者患者自身瓣膜向外挤压堵住冠脉开口。
因此,开发出一种能够避开冠脉开口,降低急性冠脉闭塞发生率的瓣膜支架以及瓣膜假体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瓣膜支架以及瓣膜假体,以解决目前的瓣膜支架不能避开冠脉开口,导致急性冠脉闭塞发生率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瓣膜支架,所述瓣膜支架呈网管状,包括:流入道部、支架中部以及流出道部;所述流入道部、所述支架中部以及所述流出道部沿所述支架中部的轴向依次连接;所述支架中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网格以及以及支架中部网格,所述支架中部具有缝合部,所述缝合部设置于所述支架中部网格的支杆上;单个所述第一网格的面积大于单个的所述支架中部网格的面积。
可选的,所述缝合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可选的,所述流出道部还包括第二网格以及流出道部网格,所述第二网格设置于所述流出道部网格的内部。
可选的,单个所述第二网格的面积小于单个所述第一网格的面积
可选的,单个所述第一网格的面积与单个所述第二网格的面积之比不小于2:1。
可选的,所述瓣膜支架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流出道部网格,其中一个所述流出道部网格与另一个所述流出道部网格的位置相比,所述第二网格设置于更靠近所述缝合部的流出道部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支架中部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流出道部以及所述流入道部的径向尺寸。
可选的,所述瓣膜支架还包括倒刺,所述倒刺设置于所述流入道部的网格上。
可选的,所述瓣膜支架还包括穿线孔,所述穿线孔设置于所述流出道部;或者,所述瓣膜支架还包括挂耳,所述挂耳设置于所述流出道部;或者,所述瓣膜支架还包括挂耳,所述挂耳上具有穿线孔,所述挂耳设置于所述流出道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瓣膜假体,包括:瓣叶、裙边以及如上所述的瓣膜支架;所述瓣叶与所述裙边分别固定于所述瓣膜支架上。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瓣膜支架以及瓣膜假体中,所述瓣膜支架呈网管状,包括:流入道部、支架中部以及流出道部;所述流入道部、所述支架中部以及所述流出道部沿所述支架中部的轴向依次连接;所述支架中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网格、支架中部网格以及缝合部,所述缝合部设置于所述支架中部网格的支杆上;单个所述第一网格的面积大于单个的所述支架中部网格的面积。如此设置,能够使得第一网格安置于冠脉位置时,能够避开冠脉开口,在保证瓣膜有效开口面积的前提下,减小对原生瓣膜的推挤,降低急性冠脉闭塞发生率,从而降低急性冠脉闭塞的风险。
附图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提供的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定。其中:
图1为一瓣膜支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瓣膜支架的立体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瓣膜支架的主视图。
图4为图2所示的瓣膜支架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瓣膜支架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瓣膜支架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7为包含有挂耳以及穿线孔的瓣膜支架的示意图。
附图中:
A-网格,B-缝合部;
1-支杆;
10-流入道部;20-支架中部,21-缝合部,22-支架中部网格;30-流出道部,31-流出道部网格;40-第一网格;50-第二网格;60-挂耳,70-穿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未按比例绘制,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术语“若干”通常是以包括“至少一个”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术语“至少两个”通常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至少两个该特征,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此外,如在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一元件设置于另一元件,通常仅表示两元件之间存在连接、耦合、配合或传动关系,且两元件之间可以是直接的或通过中间元件间接的连接、耦合、配合或传动,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两元件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即一元件可以在另一元件的内部、外部、上方、下方或一侧等任意方位,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瓣膜支架以及瓣膜假体,所述瓣膜支架呈网管状,包括:流入道部、支架中部以及流出道部;所述流入道部、所述支架中部以及所述流出道部沿所述支架中部的轴向依次连接;所述支架中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网格、支架中部网格以及缝合部,所述缝合部设置于所述支架中部网格的支杆上;单个所述第一网格的面积大于单个的所述支架中部网格的面积。如此设置,能够使得第一网格安置于冠脉位置时,能够避开冠脉开口,在保证瓣膜有效开口面积的前提下,减小对原生瓣膜的推挤,降低急性冠脉闭塞发生率,从而降低急性冠脉闭塞的风险。
以下参考附图进行描述。
请参考图1至图7,图1为一瓣膜支架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瓣膜支架的立体图;图3为图2所示的瓣膜支架的主视图;图4为图2所示的瓣膜支架的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瓣膜支架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的瓣膜支架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图7为包含有挂耳以及穿线孔的瓣膜支架的示意图。
请参考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瓣膜支架,所述瓣膜支架呈网管状。所述瓣膜支架具有支杆1,支杆1呈网状的连接形成网格。所述瓣膜支架包括:流入道部10、支架中部20以及流出道部30。
所述流入道部10、所述支架中部20以及所述流出道部30沿所述支架中部20的轴向依次连接。可理解的,流入道部10的流入端至流出道部30的流出端的方向为所述瓣膜支架的轴向方向。
所述支架中部2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网格40、支架中部网格22以及缝合部21。所述缝合部21设置于所述支架中部网格22的支杆1上;所述缝合部21设置于相邻的网格的支杆1上,并用于连接相邻的网格的支杆1。单个所述第一网格40的面积大于单个的所述支架中部网格22的面积。可理解的,设置有所述缝合部21的所述支架中部网格22的面积不大于所述第一网格40的面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网格40的支杆1避开所述缝合部21设置。如图1所示,对比目前的瓣膜支架结构,支架中部包括网格A以及缝合部B,网格A均匀设置,且网格A的面积小,不能够避开冠脉开口,对原生瓣膜具有推挤的风险大。目前的瓣膜支架结构的网格A的面积比流出道的网格面积小。如此设置,本实施例的瓣膜支架可以使得第一网格40的开口大于支架中部网格22的开口,进而能够使得第一网格40安置于冠脉位置时,能够避开冠脉开口,在保证瓣膜有效开口面积的前提下,减小对原生瓣膜的推挤,降低急性冠脉闭塞发生率,从而降低急性冠脉闭塞的风险。可理解的,设置有缝合部21的支架中部网格22的面积小于未设置缝合部21的第一网格40的面积进而可以使得靠近缝合部21的网格的密度增大,进而提高缝合部21位置的支撑强度,进而提高瓣膜支架的整体的支撑强度,避免发生缝合部21由于承受压力过大而断开的情况。需理解,本实施例的瓣膜支架生产制造时,一方面是可以通过通过雕刻工艺形成一体成型的网格,另一方面,还需要未一体成型网格的支杆1相互连接以形成管状的结构。所述相邻的网格的支杆1表示在不同的一体成型的网格的支杆1相互连接的情况。相邻的网格的支杆1通过缝合部21实现连接。
更佳地,所述缝合部2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缝合部21的数量为三个,三个缝合部21沿所述瓣膜支架的周向均匀分布,进而使得瓣膜支架的受力更加均匀。
优选地,所述流出道部30还包括第二网格50以及流出道部网格31,所述第二网格50设置于所述流出道部网格31的内部,进而增加流出道部网格31的强度。需理解,所述内部表示流出道部网格31与第二网格50呈套环设置的结构。优选地,单个所述第二网格50的面积小于单个所述第一网格40的面积。所述第二网格50可以是与流出道部网格31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单独安装设置于流出道部网格31中。第二网格50也可以是由支杆网连形成。由于缝合部21处受到的应力较大,在流出道部30增设第二网格50,可以提高缝合部21附近的网格密度,当网格密度高时,支撑强度大,进而提升瓣膜支架的支撑强度。
更佳地,单个所述第一网格40的面积与单个所述第二网格50的面积之比不小于2: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网格40的面积与所述第二网格50的面积之比优选为2:1~16:1。更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格40的面积与所述第二网格50的面积之比优选为4:1,进而使得瓣膜支架的支撑强度以及稳定性达到最佳。
更佳的,所述第一网格40的面积可以大于所述流出道部网格31的面积,进而能够给支架中部20更多的空间避开冠脉开口。
更佳地,所述瓣膜支架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流出道部网格31,其中一个所述流出道部网格与另一个流出道部网格相比,所述第二网格50设置于更靠近所述缝合部21的流出道部的内部。如此,可以提高靠近所述缝合部21的支撑强度,进而提高瓣膜支架的支撑强度。
优选地,所述支架中部20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流出道部30以及所述流入道部10的径向尺寸。可理解的,所述支架中部20为中部内收的结构。例如,所述瓣膜支架呈腰型结构。所述支架中部20的径向尺寸表示沿所述支架中部20的径向横截面的尺寸。例如,所述支架中部20的径向与支架中部20的轴向垂直,当支架中部20为圆柱形时,径向尺寸的大小可以是支架中部20的直径大小。由于支架中部20设置有第一网格40后,其径向的支撑力减弱,中部内收可以缓解支架中部20受力的情况。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瓣膜支架还可以是直筒型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瓣膜支架还包括倒刺,所述倒刺设置于所述流入道部10的网格上。倒刺的作用主要是固定原生瓣叶,防止原生瓣叶堵塞冠脉血管。倒刺的方向优选与瓣膜支架的轴向呈45~135°。当然,本实施例对倒刺的设置方向不做限定,还可以是其他的角度,例如是30°或者140°等。倒刺的位置优选设置在网格的第3、4层,优选设置在第4层。所述网格的层数可以是从流入道部10的最底部的一层起算,逐渐向支架中部20的方向依次增加层数计算。设置倒刺的原因主要是不容易损伤组织,并且固定效果佳。
优选地,所述瓣膜支架还包括穿线孔70,所述穿线孔70设置于所述流出道部30。穿线孔70与一穿线结合使用,解决瓣膜支架在释放过程后期瓣膜支架弹出,造成瓣膜假体的轴向位移、定位偏差的技术问题。穿线孔70与穿线的结合瓣膜支架的释放提供类似安全带的保护,使瓣膜支架的流出道部30在完成释放时不会突然弹出,而是通过外力控制缓慢完成释放,便于控制。另外,将穿线孔70设置于流出道部30,避免穿线与瓣膜支架的支架中部20至流入道部10连接的瓣叶、裙边等部件接触。优选地,所述穿线孔70位于所述流出道部30的网格的尖端,例如,位于第一网格40或者第二网格50的尖端。
更佳地,所述穿线孔70位于所述流出道部30的流出端部。例如是流出道部30的最顶部的位置,进而提高流出道部30的开合能力。
优选地,如图7所示,所述瓣膜支架还包括挂耳60,所述挂耳60设置于所述流出道部30。所述挂耳60用于匹配瓣膜假体与运输瓣膜假体的输送系统,挂耳60与输送系统的已凹槽形状匹配以形成连接,保证瓣膜假体装载进入输送系统、瓣膜假体释放脱离输送系统及在输送系统中在体内运输时瓣膜假体与输送系统的相对位置不变。挂耳60的数量以及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优选地,所述挂耳60的数量至少为2个。例如,所述挂耳60的数量可以是3个或者6个。
更佳地,所述瓣膜支架还包括挂耳60,所述挂耳60上具有穿线孔70,所述挂耳60设置于所述流出道部30。如此,可以减少流出道部30的零部件的设置位点,进而简化瓣膜支架的结构,提高瓣膜支架的整体稳定性。优选地,所述穿线孔70的数量与所述挂耳60的数量一致。更佳地,每个所述挂耳60上均设置于一个穿线孔7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挂耳60优选为3个,所述穿线孔70的数量优选为3个。
基于同样的实用新型构思,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瓣膜假体,包括:瓣叶、裙边以及如上所述的瓣膜支架;所述瓣叶与所述裙边分别固定于所述瓣膜支架上。具体固定方法可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所述瓣膜假体的其他结构以及原理,也可参考现有技术。所述瓣膜假体具有所述瓣膜支架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本文再次不做赘述。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瓣膜支架以及瓣膜假体中,所述瓣膜支架呈网管状,包括:流入道部、支架中部以及流出道部;所述流入道部、所述支架中部以及所述流出道部沿所述支架中部的轴向依次连接;所述支架中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网格、支架中部网格以及缝合部,所述缝合部设置于所述支架中部网格的支杆上;单个所述第一网格的面积大于单个的所述支架中部网格的面积。如此设置,能够使得第一网格安置于冠脉位置时,能够避开冠脉开口,在保证瓣膜有效开口面积的前提下,减小对原生瓣膜的推挤,降低急性冠脉闭塞发生率,从而降低急性冠脉闭塞的风险。
此外还应该认识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对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瓣膜支架呈网管状,包括:流入道部、支架中部以及流出道部;
所述流入道部、所述支架中部以及所述流出道部沿所述支架中部的轴向依次连接;所述支架中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网格、支架中部网格以及缝合部,所述缝合部设置于所述支架中部网格的支杆上;单个所述第一网格的面积大于单个所述支架中部网格的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出道部还包括第二网格以及流出道部网格,所述第二网格设置于所述流出道部网格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第二网格的面积小于单个所述第一网格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第一网格的面积与单个所述第二网格的面积之比不小于2: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瓣膜支架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流出道部网格,其中一个所述流出道部网格与另一个所述流出道部网格的位置相比,所述第二网格设置于更靠近所述缝合部的流出道部网格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中部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流出道部以及所述流入道部的径向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瓣膜支架还包括倒刺,所述倒刺设置于所述流入道部的网格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瓣膜支架还包括穿线孔,所述穿线孔设置于所述流出道部;或者,所述瓣膜支架还包括挂耳,所述挂耳设置于所述流出道部;或者,所述瓣膜支架还包括挂耳,所述挂耳上具有穿线孔,所述挂耳设置于所述流出道部。
10.一种瓣膜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瓣叶、裙边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瓣膜支架;所述瓣叶与所述裙边分别固定于所述瓣膜支架上。
CN202220482893.8U 2022-03-07 2022-03-07 瓣膜支架以及瓣膜假体 Active CN217286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82893.8U CN217286187U (zh) 2022-03-07 2022-03-07 瓣膜支架以及瓣膜假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82893.8U CN217286187U (zh) 2022-03-07 2022-03-07 瓣膜支架以及瓣膜假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86187U true CN217286187U (zh) 2022-08-26

Family

ID=82933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82893.8U Active CN217286187U (zh) 2022-03-07 2022-03-07 瓣膜支架以及瓣膜假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861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34295B2 (en) Stented heart valve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atrioventricular valve replacement
US10548723B2 (en) Prosthetic heart valve devices and methods of valve replacement
US10245142B2 (en) Multiple orifice implantable heart valve and methods of implantation
WO2019033989A1 (zh) 心脏瓣膜假体
CN111772879A (zh) 一种人工心脏瓣膜
US20230277311A1 (en) Heart valve prosthesis and stent thereof, and heart valve prosthesis replacement system
CN111772878A (zh) 一种心脏瓣膜假体
CN217286187U (zh) 瓣膜支架以及瓣膜假体
CN113057765B (zh) 一种人工心脏瓣膜
CN212395132U (zh) 一种心脏瓣膜假体
CN212395131U (zh) 一种人工心脏瓣膜
CN115153964A (zh) 一种心脏瓣膜置换假体
CN114191146A (zh) 一种瓣膜支架和包括其的人工瓣膜装置
CN111904664A (zh) 一种三尖瓣瓣膜假体
CN212592571U (zh) 一种三尖瓣瓣膜假体
CN216090933U (zh) 一种植入瓣膜装置
CN216221867U (zh) 一种瓣膜支架和包括其的人工瓣膜装置
CN212395135U (zh) 一种瓣膜支架及包含该瓣膜支架的人工心脏瓣膜
EP3988055B1 (en) Tricuspid valve prosthesis
CN117084829A (zh) 一种非对称性二尖瓣置换系统
CN116098739A (zh) 一种具有锚定结构的主动脉瓣膜支架
CN117462304A (zh) 人工心脏瓣膜及经导管心脏瓣膜置换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