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86108U - 一种适用于高频通气喷射喉镜的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高频通气喷射喉镜的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86108U
CN217286108U CN202220512522.XU CN202220512522U CN217286108U CN 217286108 U CN217286108 U CN 217286108U CN 202220512522 U CN202220512522 U CN 202220512522U CN 217286108 U CN217286108 U CN 2172861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ryngoscope
connecting rod
rod
support device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1252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凌昱
杨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est China Hospit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051252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861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861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861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频通气喷射喉镜的支撑装置,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进行颈部开放性手术时,现有的支撑装置限制手术操作的视野和空间,不利于叠加高频通气用于颈部手术的开展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频通气喷射喉镜的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安装在手术床的大梁上,包括:固定机构,与手术床的大梁连接;高度调节杆,一端与固定机构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杆,一端与高度调节杆转动连接;第二连杆,一端与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角度调节杆,与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喉镜安装件,安装在角度调节杆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角度可调节的支撑装置,通过调整支撑装置的角度,使得颈部位置完全暴露,避免影响手术的操作视野和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高频通气喷射喉镜的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高频通气喷射喉镜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叠加高频通气是一项较为新型的辅助通气技术,能够对声门上区同时施加常频(每分钟8-20次)和高频(每分钟400-800次)的喷射式通气,在声门上空间进行通气,以此保证充足通气和氧合,而无需常规插管。随着该技术及设备的日臻完善,SHFJV(高频通气)已被广泛应用于包括耳鼻喉、呼吸、ICU、急诊等各临床各科室。对某些特定疾病,尤其是气道狭窄类疾病,SHFJV起到了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大大增加了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现有的叠加高频通气的相关设备,主要包括了喷射喉镜和连接喷射喉镜的高频通气呼吸机。在手术过程中,当患者全身麻醉后,不经过经口麻醉插管,将喷射喉镜在直视下直接经口置入患者声门上区,然后固定喷射喉镜和连接高频通气呼吸机后,即实现了辅助通气功能,可以开始进行手术操作。现有的固定喷射喉镜的装置多借用了现有的支撑喉镜固定装置,或在现有支撑喉镜固定装置与支撑喉镜的接头处作改良性调整,使得能够与高频通气的口径适配,包括与支撑喉镜连接的撑杆和固定于患者颈胸部面前的金属托盘。现有固定装置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较好的支撑力,能够充分暴露喉腔,对于目标区域位于喉内、气道内的手术具有明显优势。
随着目前叠加高频通气技术在喉科手术中的应用,我们开始探索这种技术在更多的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例如,我们已经率先开展加高频通气技术应用于颈段气管狭窄的环气管切除及气管端端吻合手术。该手术使用高频通气技术经口提供辅助通气,但并不经口完成手术,而是在颈部进行开放性的手术操作。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在我们团队开展,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但是,在现有的固定喷射喉镜的装置,包括支撑架和金属盘,这都大大限制了手术操作的视野和空间,为手术操作带来了诸多不便,非常不利于叠加高频通气的颈部手术的大范围开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进行颈部开放性手术时,现有的支撑装置限制手术操作的视野和空间,不利于叠加高频通气的颈部手术的开展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频通气喷射喉镜的支撑装置,通过设置多个角度可调节的支撑装置,通过调整支撑装置的角度,使得颈部位置完全暴露,避免影响手术的操作视野和空间。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高频通气喷射喉镜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安装在手术床的大梁上,包括:
固定机构,与所述手术床的大梁连接;
呈“┐”型的高度调节杆,其竖杆与所述固定机构可拆卸连接;
第一连杆,一端与所述高度调节杆的横杆转动连接;
第二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角度调节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及
喉镜安装件,安装在所述角度调节杆的另一端。
可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
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高度调节杆的安装口;
夹持板,安装在所述固定块的一外侧壁上,并与所述安装开口相背离设置;
锁紧件,一端穿过所述夹持板后与所述固定块螺纹连接;
固定板,安装在所述安装口内;及
固定件,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块的侧壁并延伸至所述安装口内与所述固定板连接,使得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安装口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安装所述高度调节杆的区域。
可选地,所述安装口与所述固定板相对的侧壁上均设有防滑垫。
可选地,所述防滑垫有橡胶垫、乳胶垫或硅胶垫。
可选地,所述高度调节杆为实心杆,其横杆的长度为其竖杆的长度的五分之一。
可选地,所述高度调节杆的横杆端部设有球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球形结构相配合的连接凹槽。
可选地,所述连接凹槽内设有阻尼垫。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头,所述支撑装置进一步包括:
角度调节件,角度调节件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头或第二连接头与所述第二连接头或第一连接头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均为实心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接头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接头为一体成型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设有铰接头,所述角度调节杆与所述铰接头铰接;所述喉镜安装件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安装喉镜的安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设置多个关节,通过调整各个关节处的角度,实现颈部开放性手术时,将颈部位置完全暴露出来,避免影响手术过程中的视野及操作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适用于高频通气喷射喉镜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适用于高频通气喷射喉镜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适用于高频通气喷射喉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固定机构;11、固定块;12、夹持板;13、锁紧件;14、固定板;15、固定件;16、安装口;17、防滑垫;2、高度调节杆;21、球形结构;3、第一连杆;31、连接凹槽;32、第一连接头;33、阻尼垫;4、第二连杆;41、第二连接头;5、角度调节杆;6、喉镜安装件;61、喉镜安装部;7、角度调节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频通气喷射喉镜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安装在手术床的大梁上,包括:
固定机构1、呈“┐”型的高度调节杆2、第一连杆3、第二连杆4、角度调节杆5和喉镜安装件6,固定机构1与所述手术床的大梁连接;呈“┐”型的高度调节杆2的竖杆与所述固定机构1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杆3的一端与所述高度调节杆2的横杆转动连接;第二连杆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角度调节杆5与所述第二连杆4的另一端铰接;喉镜安装件6安装在所述角度调节杆5的另一端。
首先将高度调节杆2的竖杆与固定机构1连接,随后将固定机构1固定安装在手术床的大梁上,高度调节杆2的横杆与第一连杆3的一端转动连接,使得第一连杆3绕高度调节杆2的横杆的轴线做旋转运动,方便使用者实现多角度的调整;第二连杆4的一端与第一连杆3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4绕第一连杆3的连接处的轴线做水平面上的角度调整;角度调节杆5与第二连杆4的另一端铰接,使得角度调节杆5绕铰接点进行角度调整,最后将喉镜安装件6与角度调节杆5安装在一起即可。
在需要固定喉镜的时候,根据患者的体位以及需要暴露出的颈部位置,调整好整个支撑装置的角度,然后将喉镜固定在喉镜安装件6上即可。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固定在手术床的大梁上以及方便固定高度调节杆2,该固定机构1包括:
固定块11、夹持板12、锁紧件13、固定板14和固定件15;固定块11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高度调节杆2的安装口16;夹持板12安装在所述固定块11的一外侧壁上,并与所述安装口16相背离设置;锁紧件13的一端穿过所述夹持板12后与所述固定块11螺纹连接;固定板14安装在所述安装口16内;固定件15的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块11的侧壁并延伸至所述安装口16内与所述固定板14连接,使得所述固定板14与所述安装口16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安装所述高度调节杆2的区域。
在使用时,通过锁紧件13调整夹持板12与固定块11之间的间距,使得固定块11与夹持板12将手术床的大梁夹紧,然后将高度调节杆2的横杆放置在固定板14和安装口16之间,通过固定件15调整固定板14和安装口16之间的间距对高度调节杆2进行固定,该种固定方式可根据需求调整高度调节杆2的固定高度,以满足不同的手术体位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锁紧件13与固定块11为螺纹连接,方便调整锁紧件13伸入固定块11内的长度,方便与不同尺寸的手术床的大梁连接;固定件15与固定块11螺纹连接,方便调整固定件15伸入安装口16的长度。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了避免在使用过程中高度调节杆2出现滑动位移,在安装口16与固定板14相对的侧壁上均设有防滑垫17。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后期消毒处理,该防滑垫17有橡胶垫、乳胶垫或硅胶垫。
在使用过程中,为了方便使用后消毒以及满足不同高度体位使用,该高度调节杆2为实心杆,其横杆的长度为其竖杆的长度的五分之一。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方便第一连杆3进行多角度的调整,高度调节杆2的横杆端部设有球形结构21,所述第一连杆3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球形结构21相配合的连接凹槽31。
在使用过程中,高度调节杆2上的球形结构21与第一连杆3上的连接凹槽31连接,使得球形结构21与连接凹槽31同圆心,在调节过程中,第一连杆3绕球形结构21的球心进行旋转调整角度即可。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方便调整好角度以后进行定位,在连接凹槽31内设有阻尼垫33。通过阻尼垫33增大第一连杆3和高度调节杆2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杆件的自身重量造成位移。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方便调整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之间角度,在第一连杆3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头32,所述第二连杆4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头41,同时该支撑装置进一步包括:
角度调节件7,角度调节件7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头32或第二连接头41与所述第二连接头41或第一连接头32螺纹连接。
在使用时,第一连杆3的第一连接头32和第二连杆4的第二连接头41通过角度调节件7进行固定,角度调节件7的一端穿过第一连接头32后与第二连接头41连接,通过调整好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4的角度后,角度调节件7与第二连接头41螺纹连接即可。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后续消毒处理同时减少加工工序,第一连杆3、第二连杆4均为实心杆,所述第一连杆3与所述第一连接头3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连杆4与所述第二连接头41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为了方便安装喉镜,该第二连杆4的另一端设有铰接头,所述角度调节杆5与所述铰接头铰接;所述喉镜安装件6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安装喉镜的安装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高频通气喷射喉镜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安装在手术床的大梁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机构,与所述手术床的大梁连接;
呈“┐”型的高度调节杆,其竖杆与所述固定机构可拆卸连接;
第一连杆,一端与所述高度调节杆的横杆转动连接;
第二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角度调节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及
喉镜安装件,安装在所述角度调节杆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频通气喷射喉镜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
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高度调节杆的安装口;
夹持板,安装在所述固定块的一外侧壁上,并与所述安装口相背离设置;
锁紧件,一端穿过所述夹持板后与所述固定块螺纹连接;
固定板,安装在所述安装口内;及
固定件,一端穿过所述固定块的侧壁并延伸至所述安装口内与所述固定板连接,使得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安装口的内侧壁之间形成安装所述高度调节杆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高频通气喷射喉镜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口与所述固定板相对的侧壁上均设有防滑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高频通气喷射喉镜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垫有橡胶垫、乳胶垫或硅胶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频通气喷射喉镜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杆为实心杆,其横杆的长度为其竖杆的长度的五分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频通气喷射喉镜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杆的横杆端部设有球形结构,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球形结构相配合的连接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高频通气喷射喉镜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凹槽内设有阻尼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频通气喷射喉镜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头,所述支撑装置进一步包括:
角度调节件,角度调节件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头或第二连接头与所述第二连接头或第一连接头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用于高频通气喷射喉镜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均为实心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接头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接头为一体成型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频通气喷射喉镜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设有铰接头,所述角度调节杆与所述铰接头铰接;所述喉镜安装件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安装喉镜的安装部。
CN202220512522.XU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适用于高频通气喷射喉镜的支撑装置 Active CN2172861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12522.XU CN217286108U (zh)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适用于高频通气喷射喉镜的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12522.XU CN217286108U (zh)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适用于高频通气喷射喉镜的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86108U true CN217286108U (zh) 2022-08-26

Family

ID=82935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12522.XU Active CN217286108U (zh)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适用于高频通气喷射喉镜的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861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3225926B2 (en) Nasal mask
Mosley Anesthesia equipment
US11400007B2 (en) Device for optimal airway opening
JP2024054186A (ja) 潰れることができる導管、患者用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およびヘッドギアコネクタ
US20140190484A1 (en) Multiple-use airway mask
CN217286108U (zh) 一种适用于高频通气喷射喉镜的支撑装置
CN204106789U (zh) 麻醉手术用防倒吸式通气口鼻面罩
Sahni et 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
CN109692386A (zh) 一种便捷式多功能氧气呼吸装置
CN211327588U (zh) 一种麻醉颈托
CN112245733B (zh) 一种智能自适应调节呼吸机
CN211050598U (zh) 可直接连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的硅胶钢丝加强型气管插管
CN114129978A (zh) 一种心胸外科患者护理用肺部呼气训练装置
CN202516159U (zh) 全麻支气管镜下气管内支架置入术用四通接头
CN214388467U (zh) 一种医用麻醉科困难气道患者插管装置
CN217745287U (zh) 面罩固定架及手术供氧系统
CN216022539U (zh) 一种持续正压通气系统用柔软硅胶鼻塞
CN217938621U (zh) 可头部固定的新生儿颈枕
CN209713896U (zh) 一种无创呼吸机管道近端固定装置
CN109259790A (zh) 一种防护式ct检查托板
CN109011073A (zh) 一种麻醉科用气管导管
CN215135440U (zh) 一种基于救护车治疗用的airvo2呼吸湿化治疗仪
CN220530466U (zh) 一种医用吸氧人工呼吸器
CN219700746U (zh) 一种呼吸科用呼吸面罩
CN214970698U (zh) 医用试验用气管插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