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81505U - 扫地机器人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扫地机器人充电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81505U
CN217281505U CN202123303750.0U CN202123303750U CN217281505U CN 217281505 U CN217281505 U CN 217281505U CN 202123303750 U CN202123303750 U CN 202123303750U CN 217281505 U CN217281505 U CN 2172815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winding drum
sweeping robot
groove
charging p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0375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胜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330375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815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815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815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扫地机器人充电桩,包括主体和安装在主体中充电组件,充电组件包括充电线和与充电线一端连接的充电头,还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主体上的卷线装置,所述充电线的另一端连接在卷线装置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卷线装置将充电线美观整齐地收卷在扫地机器人充电桩主体中。

Description

扫地机器人充电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领域扫地机器人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扫地机器人充电桩。
背景技术
扫地机器人在没电时需要使用充电桩进行充电,为了便于使墙壁上不同高度的插座能够与充电头连接,充电线往往会做得很长,但是当使用者的墙壁离地面不高时,会导致充电线散落在地上,互相缠绕,杂乱无章,且使得扫地机器人无法对充电线散落的区域进行清洁从而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扫地机器人充电桩。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扫地机器人充电桩,包括主体和安装在主体中的充电组件,所述充电组件包括充电线和与所述充电线一端连接的充电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主体上的卷线装置,所述充电线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卷线装置上。
优选地,所述卷线装置包括卷筒和与所述卷筒下端连接为一体的驱动件,所述卷筒可转动地安装在主体上,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卷筒转动。
优选地,所述卷筒包括卷筒主体、所述卷筒主体的上边缘向外延伸的突缘和所述卷筒主体的下边缘的嵌入部,所述嵌入部的直径小于卷筒主体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卷筒主体上端设有第一通孔,且所述卷筒主体的内部设有中心卷筒,所述中心卷筒上端设有与第一通孔所述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通孔。
优选地,所述充电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充电线电连接的插座和与所述插座电连接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优选地,所述主体包括底座和盖体,底座包括底板、与所述底板相连接的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一侧壁的前侧向前延伸形成的伸出部。
优选地,所述底板上设有上下贯通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外侧设有台阶,所述卷筒的嵌入部与所述连通孔相配合使得所述卷筒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壁的后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上还设有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容置所述充电头的充电插脚。
优选地,所述盖体包括顶壁、与所述顶壁相连接的第二侧壁和设置在所述顶壁内部与所述中心卷筒位置相对应的抵压部,所述抵压部用于抵压并收容所述插座;所述第二侧壁的后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和第一凹槽相配合相成一个用于容置所述充电头的充电头主体的容置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扫地机器人充电桩能够利用卷线装置将充电线美观整齐地收卷在扫地机器人充电桩主体中。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扫地机器人充电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扫地机器人充电桩的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另一视角扫地机器人充电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又一视角扫地机器人充电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扫地机器人充电桩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扫地机器人充电桩的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扫地机器人充电桩的盖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扫地机器人充电桩的卷线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所示扫地机器人充电桩的充电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和“竖着”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亦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至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扫地机器人充电桩,该扫地机器人充电桩可用于给扫地机器人(未图示)充电。如图所示,该扫地机器人充电桩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主体10以及可转动地安装于主体10中的卷线装置20、充电组件30和配重件40,该主体10用于为卷线装置20、充电组件30以及配重件40提供容置空间。该卷线装置20用于卷绕充电组件30的充电线31,以提供良好布线空间。该充电组件30用于将交流市电转换为可给扫地机器人的电池充电的直流电。该配重件40可用于降低扫地机器人充电桩的重心,以防止轻易地倾倒。
该扫地机器人充电桩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包括设置于主体10正面的面板50以及设置主体10内部的无线通讯装置(未图示)。该无线通讯装置可用于与扫地机器人进行无线通讯,以便扫地机器人需要充电时,能够识别该扫地机器人充电桩所在的位置。
主体1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为L状的盒体结构,其包括底座11和安装在所述底座11上的盖体12,该底座11用于放置卷线装置20、充电组件30和配重件40,该盖体12用于抵压卷线装置20。
如图6所示,底座1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水平地放置在地面上的底板111、与底板111周缘相连接第一侧壁112以及第一侧壁112的前侧向前延伸形成的伸出部113,该底板用于支撑卷线装置20和配重件40,该第一侧壁112用于为卷线装置20、充电组件30、配重件40以及无线通讯装置(未图示)提供容置空间,该伸出部113用于安装充电组件30的第一电极34和第二电极35,当扫地机器人充电桩工作时,扫地机器人爬到该伸出部113上与第一电极34和第二电极35接触从而实现充电。
底板111包括连通孔1111、在底板111下表面的支撑架1112和底板111和底板111与地面之间形成的收容槽1112,连通孔1111外侧设有台阶。该连通孔1111用于将卷线装置20可转动地安装在底板111上。该支撑架1112用于支撑底板111,使得底座11水平地放置在地面上。该收容槽1113用于收容卷线装置20的驱动件22。
第一侧壁112的后侧设有第一凹槽1121,第一凹槽1121上还设有容置槽1122。该第一凹槽1121用于容置充电头32,该容置槽1122用于容置充电头32的充电插脚321。
如图7所示,盖体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顶壁121、与顶壁121相连接的第二侧壁122和设置在顶壁121内部抵压部123。该顶壁121用于抵压卷线装置20,该第二侧壁122与顶壁121形成收容卷线装置20的卷筒21和充电组件30的插座33和部分充电线31的空腔。该抵压部123用于容置并抵压充电组件30的插座33,以轴向固定充电线31的一端。
第二侧壁122的后侧设有第二凹槽1221,当盖合盖体12时,第二凹槽1221和第一凹槽1121相配合相成一个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用于收容充电头32的充电头主体322。抵压部123上设有第四凹槽1231,第四凹槽1231用于引出将插座33与第一电极34和第二电极35电连接的连接线(未示出)。
如图8所示,卷线装置2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卷筒21和与卷筒21下端连接为一体的驱动件22。卷筒21用于卷绕充电线31。驱动件22可为旋钮,其用于驱动卷筒22转动。当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驱动件22时,卷筒21转动从而将充电线31美观整齐地收卷在卷筒主体211上。
卷筒2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卷筒主体211、卷筒主体211的上边缘向外延伸的突缘212和卷筒主体211的下边缘的嵌入部213,嵌入部213的直径小于卷筒主体211的直径。卷筒主体211用于卷绕充电线31。突缘212用于阻挡充电线31超出卷筒主体211。嵌入部213与连通孔1111的相配合将卷筒21可转动地连接在底板111上。
卷筒主体21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位于卷筒主体211的上端第一通孔2111、位于卷筒主体211的内部的中心卷筒2112和位于中心卷筒2112上端的第二通孔2113,第二通孔2113与第一通孔2111位置相对应,中心卷筒2112通过连接肋2114与卷筒主体211的内壁连接。第一通孔2111用于供充电线31的一端穿设于卷筒主体211内壁。第二通孔2113用于供电线31的一端穿设与中心卷筒2112。充电线31的一端纵向套设在中心卷筒2112上。且套设在中心卷筒2112中的充电线31与插座33电连接。
如图9所示,充电组件30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充电线31、与充电线31一端固定连接的充电头32和与充电线31另一端电连接的插座33。充电头32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
充电头32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充电插脚321和充电头主体322,充电插脚321放置于容置槽1122,充电头主体322放置置于第二凹槽1221和第一凹槽1121相配合相成的容置空间。
当扫地机器人充电桩工作时,把充电头32拉出,卷筒21中的充电线31经过拉扯伸出主体10,使得充电头32与外部电源连接,当扫地机器人充电桩不工作时,拔出充电头32,扭动旋钮将伸出主体10的充电线31收卷在卷筒21中,然后将充电插脚321放置于容置槽1122,充电头主体321放置于第二凹槽1221和第一凹槽1121相配合相成的容置空间。
插座33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为DC插座,它是由横向插口、纵向插口、绝缘基座、叉型接触弹片、定向键槽组成,两只叉型接触弹片定位在基座中心部位,成纵横向排列互不相连。叉型接触弹片一端为接线口,外露在基座圆柱体顶面,供连接输入电源软线或软缆用,叉型接触弹片另一端由基体互连的两只弹性臂组成,设置在DC插头插入方向绝缘基座插孔内,形成叉型接触弹片的伸出端。
充电线31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与插座33的接线口电连接,第一电极34和第二电极35分别通过连接线(未示出)与插座33的两只叉型接触弹片的伸出端电连接。
当充电头32与外部电源连接时,充电头32依次通过充电线31、插座33与第一电极34和第二电极35电连接为扫地机器人供电。
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扫地机器人充电桩,包括主体(10)和安装在主体(10)中充电组件(30),所述充电组件(30)包括充电线(31)和与所述充电线(31)一端连接的充电头(3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主体(10)上的卷线装置(20),所述充电线(31)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卷线装置(2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线装置(20)包括卷筒(21)和与所述卷筒(21)下端连接为一体的驱动件(22),所述卷筒(21)可转动地安装在主体(10)上,所述驱动件(22)用于驱动所述卷筒(21)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21)包括卷筒主体(211)、所述卷筒主体(211)的上边缘向外延伸的突缘(212)和所述卷筒主体(211)的下边缘的嵌入部(213),所述嵌入部(213)的直径小于所述卷筒主体(211)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主体(211)上端设有第一通孔(2111),且所述卷筒主体(211)的内部设有中心卷筒(2112),所述中心卷筒(2112)上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2111)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通孔(21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组件(30)还包括与所述充电线(31)电连接的插座(33)和与所述插座(33)电连接的第一电极(34)和第二电极(3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包括底座(11)和盖体(12),底座(11)包括底板(111)、与所述底板(111)相连接的第一侧壁(112)和所述第一侧壁(112)的前侧向前延伸形成的伸出部(1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34)和第二电极(35)固定安装在所述伸出部(113)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1)上设有上下贯通的连通孔(1111),所述连通孔(1111)外侧设有台阶,所述卷筒(21)的嵌入部(213)与所述连通孔(1111)相配合使得所述卷筒(21)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11)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112)的后侧设有第一凹槽(1121),所述第一凹槽(1121)上还设有容置槽(1122),所述容置槽(1122)用于容置所述充电头(32)的充电插脚(32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扫地机器人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12)包括顶壁(121)、与所述顶壁(121)相连接的第二侧壁(122)和设置在所述顶壁(121)内部与所述中心卷筒(2112)位置相对应的抵压部(123),所述抵压部(123)用于抵压并收容所述插座(33);所述第二侧壁(122)的后侧设有第二凹槽(1221),所述第二凹槽(1221)和第一凹槽(1121)相配合相成一个用于容置所述充电头(32)的充电头主体(322)的容置空间。
CN202123303750.0U 2021-12-24 2021-12-24 扫地机器人充电桩 Active CN2172815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03750.0U CN217281505U (zh) 2021-12-24 2021-12-24 扫地机器人充电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03750.0U CN217281505U (zh) 2021-12-24 2021-12-24 扫地机器人充电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81505U true CN217281505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88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03750.0U Active CN217281505U (zh) 2021-12-24 2021-12-24 扫地机器人充电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815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30860B1 (en) Mobile phone battery charger with power cord winding mechanism
JP2014507059A (ja) バッテリ保持装置および方法
WO2016023428A1 (zh) 多功能充电器
CN217281505U (zh) 扫地机器人充电桩
KR20110120378A (ko) 휴대폰 멀티 충전기
CN21044377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线束
CN210866700U (zh) 多功能充电插座
CN209516109U (zh) 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倒置排插
CN208910033U (zh) 吸尘器充电挂架及无线充电手持吸尘器系统
CN216818798U (zh) 户外移动插座
CN105889877A (zh) 旋转式电源盒结构和灯具及其电联接方法
JP2012080701A (ja) 移動体電話機用充電器
CN217158781U (zh) 一种隐藏式插座
CN205645540U (zh) 电容器及电风扇
CN214412321U (zh) 颈部按摩仪的充电收纳盒
CN217444785U (zh) 一种便于固定安装的排插
KR102493377B1 (ko) 케이블 릴 장치
CN219321766U (zh) 一种便携式绕线旋转插座
CN211960670U (zh) 一种可直立放置的电蚊拍
CN218632702U (zh) 一种充电线伸缩装置及充电器
KR200476427Y1 (ko) 가방형 전기 콘센트
CN217903619U (zh) 一种带充电墙壁插座
CN212558915U (zh) 便携式线缆
CN109494513A (zh) 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倒置排插
CN219979869U (zh) 一种可收纳电源线的充电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