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81337U - 一种插座孔可旋转的单元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插座孔可旋转的单元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81337U
CN217281337U CN202221194814.XU CN202221194814U CN217281337U CN 217281337 U CN217281337 U CN 217281337U CN 202221194814 U CN202221194814 U CN 202221194814U CN 217281337 U CN217281337 U CN 2172813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core column
fixing
cover plate
unit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9481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Baimi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Baimi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Baimi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Baimi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9481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813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813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813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座孔可旋转的单元结构,包括旋转芯柱、盖板、芯柱底座和开口盒体,旋转芯柱侧壁凸设第一固定卡扣,芯柱底座内侧壁设有第一固定卡孔,盖板的下端面向下凸设限位部,芯柱底座上端设置容槽,限位部嵌设于置容槽内,盖板侧壁设第二固定卡扣,开口盒体外侧壁设有第二固定卡孔;旋转芯柱插入旋转孔与芯柱底座卡合固定,盖板通过第二固定卡孔与开口盒体的第二固定卡扣卡合固定。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的旋转芯柱与芯柱底座卡户固定在盖板的旋转孔内,随盖板一起设在开口盒体内,旋转芯柱可以在旋转孔内转动,可以利用第二固定卡扣第二固定卡扣相互卡合将盖板和开口盒体固定,提升了旋转芯柱转动时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插座孔可旋转的单元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座孔可旋转的单元结构。
背景技术
插座,又称电源插座。插座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电路接线可插入的座,通过它可插入各种接线,这样便于与其他电路接通。通过线路与铜件之间的连接与断开,来达到最终达到该部分电路的接通与断开。
为便于用电人们创造了多种适用由于工业生产或民用的电源插座,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但是人们在使用电源插座时,经常遇到已安装好的插座只能插入一个插头。为解决这一问题,各大企业设计出具有多个插座孔的转换插座。这种插座一侧面设有可插入已安装好插座的插头,转换插座的其他侧面设有数个插座孔,使用这种插座就可以同时插接数个插头。
但是,目前市场使用的转换插座,一般只能插入一种标准的插头(如大陆标准、英国标准),若需插入不同标准的插头,就有困难;特别是若遇转换插座外围空间狭小,欲将多个插头同时插入插座时,则经常出现插头与插座外围空间发生干涉而无法插接的现象,这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不便,虽然现有专利CN 208111878 U提供了一种插座旋转单元结构,但该结构不能满足插座的灵活旋转使用,且结构繁琐,所述使用范围有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座孔可旋转的单元结构,该单元结构的结构简单、新颖,其中设置的旋转芯柱与芯柱底座卡户固定在盖板的旋转孔内,并随盖板一起设在开口盒体内,旋转芯柱和芯柱底座可以在旋转孔内转动,盖板与开口盒体固定时可以利用第二固定卡扣第二固定卡扣相互卡合将二者固定,提升了旋转芯柱和芯柱底座在开口盒体内转动时的稳定性;当插座需要插接多个插头时,可将该单元结构插入原安装好的插座内,若插头插入发生干涉时,可以适当转动旋转芯柱,可有效地避开外围空间的干涉而插入转换插座,提升了含该单元结构插座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插座孔可旋转的单元结构,包括旋转芯柱、盖板、芯柱底座和开口盒体,所述盖板的上端面凹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开设有贯穿盖板的旋转孔,所述旋转芯柱的侧壁凸设有第一固定卡扣,所述芯柱底座的内侧壁对应于第一固定卡扣设有第一固定卡孔,所述盖板的下端面向下凸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旋转孔的孔口处,所述芯柱底座的上端面对应于所述限位部设有置容槽,所述限位部嵌设于置容槽内并能在置容槽转动,所述盖板的侧壁设有第二固定卡扣,所述开口盒体的外侧壁对应于第二固定卡扣设有第二固定卡孔;所述芯柱底座安装在旋转孔处,所述芯柱底座的上端面抵接于盖板的下端面,所述旋转芯柱插入旋转孔与芯柱底座卡合固定,所述盖板安装在开口盒体的上端,且通过第二固定卡扣和第二固定卡孔卡合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下端面凸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位于限位槽的正下方,所述芯柱底座的上端面抵接于所述环形凸起的下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芯柱底座的下端设有插簧固定部,所述插簧固定部设有一组插簧固定孔和一组插簧卡合孔,所述插簧卡合孔位于所述插簧固定孔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插簧固定孔内设有能拆卸的插簧件,所述插簧件包括固定部、卡合部和接线部,所述固定部嵌设于所述插簧固定孔内,所述接线部延伸出插簧固定孔,所述卡合部卡设于插簧卡合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开口盒体的下端开设有穿线孔,穿线孔内设有接线头,所述接线头的一端与所述接线部连接,所述接线头的另一端延伸出穿线孔。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的侧边向下延伸设有卡板部,所述卡板部的内侧壁凸设有纵向分布的条形凸起,所述第二固定卡扣位于卡板部的外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芯柱底座的外侧壁对应于所述条形凸起设有第一限位卡槽和第二限位卡槽,所述第一限位卡槽和第二限位卡槽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芯柱的上端面凹设有插头孔,所述插头孔内设有导电柱插孔。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芯柱的下端面设有防尘组件;所述防尘组件包括固定座、防尘板和弹簧,所述固定座对应导电柱插孔设有插入孔,所述固定座设有连接部和固定块,所述连接部用于与所述旋转芯柱固定,所述防尘板的中央开设有条形开口,所述防尘板的两端对应于插入孔的位置设有倾斜面部,所述防尘板设置于固定座内,所述弹簧设置于条形开口内且弹簧的一端套设于固定块,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套设于条形开口的内侧壁,且倾斜面部的倾斜方向与弹簧的收缩方向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单元结构的结构简单、新颖,其中设置的旋转芯柱与芯柱底座卡户固定在盖板的旋转孔内,并随盖板一起设在开口盒体内,旋转芯柱和芯柱底座可以在旋转孔内转动,盖板与开口盒体固定时可以利用第二固定卡扣第二固定卡扣相互卡合将二者固定,提升了旋转芯柱和芯柱底座在开口盒体内转动时的稳定性;当插座需要插接多个插头时,可将该单元结构插入原安装好的插座内,若插头插入发生干涉时,可以适当转动旋转芯柱,可有效地避开外围空间的干涉而插入转换插座,提升了含该单元结构插座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盖板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芯柱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开口盒体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插簧件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尘组件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尘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旋转芯柱、11-第一固定卡扣、12-插头孔、121-导电柱插孔、13-阻挡面、2-盖板、21-限位槽、22-旋转孔、23-限位部、24-卡板部、241-第二固定卡孔、242-条形凸起、25-环形凸起、3-芯柱底座、31-第一固定卡孔、32-置容槽、33-插簧固定部、331-插簧固定孔、332-插簧卡合孔、34-第一限位卡槽、35-第二限位卡槽、4-开口盒体、41-第二固定卡扣、42-穿线孔、43-接线头、44-抵接部、5-插簧件、51-固定部、52-卡合部、53-接线部、6-防尘组件、61-固定座、611-插入孔、612-连接部、613-固定块、614-条形开口、62-防尘板、621-倾斜面部和6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10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见图1-10,一种插座孔可旋转的单元结构,包括旋转芯柱1、盖板2、芯柱底座3和开口盒体4,所述盖板2的上端面凹设有限位槽21,所述限位槽21内开设有贯穿盖板2的旋转孔22,所述旋转芯柱1的侧壁凸设有第一固定卡扣11,所述芯柱底座3的内侧壁对应于第一固定卡扣11设有第一固定卡孔31,所述盖板2的下端面向下凸设有限位部23,所述限位部23位于旋转孔22的孔口处,所述芯柱底座3的上端面对应于所述限位部23设有置容槽32,所述限位部23嵌设于置容槽32内并能在置容槽32转动,所述盖板2的侧壁设有第二固定卡扣41,所述开口盒体4的外侧壁对应于第二固定卡扣41设有第二固定卡孔241,所述开口盒体4的上端设有抵接部44,所述抵接部44抵接于所述盖板2的下表面;所述芯柱底座3安装在旋转孔22处,所述芯柱底座3的上端面抵接于盖板2的下端面,所述旋转芯柱1插入旋转孔22与芯柱底座3卡合固定,所述盖板2安装在开口盒体4的上端,且通过第二固定卡扣41和第二固定卡孔241卡合固定;所述盖板2的下端面凸设有环形凸起25,所述环形凸起25位于限位槽21的正下方,所述芯柱底座3的上端面抵接于所述环形凸起25的下端面;所述旋转芯柱1的上端面凹设有插头孔12,所述插头孔12内设有导电柱插孔121。
本实施例中的单元结构的结构简单、新颖,其中设置的旋转芯柱1与芯柱底座3卡户固定在盖板2的旋转孔22内,并随盖板2一起设在开口盒体4内,旋转芯柱1和芯柱底座3可以在旋转孔22内转动,盖板2与开口盒体4固定时可以利用第二固定卡扣41第二固定卡扣41相互卡合将二者固定,提升了在旋转芯柱1和芯柱底座3内开口盒体4转动时的稳定性;当插座需要插接多个插头时,可将该单元结构插入原安装好的插座内,若插头插入发生干涉时,可以适当转动旋转芯柱1,可有效地避开外围空间的干涉而插入转换插座,提升了含该单元结构插座的便捷性。该单元结构组装时先将旋转芯柱1自上而下插入在盖板2的旋转孔22内,再利用旋转芯柱1的第一固定卡扣11与芯柱底座3侧壁的第一固定卡卡合,将旋转芯柱1和芯柱底座3安装在旋转孔22内,此时盖板2的限位部23设于置容槽32内并能在置容槽32转动,芯柱底座3的上端面抵接于所述环形凸起25的下端面,接着将盖板2安装在开口盒体4的上端,并利用第二固定卡扣41和第二固定卡孔241卡合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芯柱底座3的下端设有插簧固定部33,所述插簧固定部33设有一组插簧固定孔331和一组插簧卡合孔332,所述插簧卡合孔332位于所述插簧固定孔331的一侧;所述插簧固定孔331内设有能拆卸的插簧件5,所述插簧件5包括固定部51、卡合部52和接线部53,所述固定部51嵌设于所述插簧固定孔331内,所述接线部53延伸出插簧固定孔331,所述卡合部52卡设于插簧卡合孔332内;所述开口盒体4的下端开设有穿线孔42,穿线孔42内设有接线头43,所述接线头43的一端与所述接线部53连接,所述接线头43的另一端延伸出穿线孔42。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芯柱底座3的下端设置插簧固定部33可有效将插簧件5进行固定,在安装插簧件5时需将固定部51插入插簧固定孔331内,同时将卡合部52插入插簧卡合孔332与插簧卡合孔332卡合固定,提升了对插簧件5固定的稳定性,同时上述结构的设置也便于拆卸组装,提升了该单元结构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2的侧边向下延伸设有卡板部24,所述卡板部24的内侧壁凸设有纵向分布的条形凸起242,所述第二固定卡扣41位于卡板部24的外侧面;所述芯柱底座3的外侧壁对应于所述条形凸起242设有第一限位卡槽34和第二限位卡槽35,所述第一限位卡槽34和第二限位卡槽35间隔设置;如图3或图6所示,所述旋转芯柱1的侧壁设有阻挡面13,旋转芯柱1在旋转孔22内转动到一定位置时,旋转芯柱1的阻挡面13与盖板2的限位部23抵接限制旋转芯柱1转动,此时条形凸起242卡合于第一限位卡槽34内,进行固定,当旋转芯柱1需要复位时,逆向转动旋转芯柱1使条形凸起242脱离第一限位卡槽34,旋转芯柱1旋转至于与盖板2另一侧的限位部23抵接限制旋转芯柱1转动,实现复位,此时条形凸起242卡合于第二限位卡槽35内;所述旋转芯柱1的转动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芯柱1的下端面设有防尘组件6;所述防尘组件6包括固定座61、防尘板62和弹簧63,所述固定座61对应导电柱插孔121设有插入孔611,所述固定座61设有连接部612和固定块613,所述连接部612用于与所述旋转芯柱1固定,所述防尘板62的中央开设有条形开口614,所述防尘板62的两端对应于插入孔611的位置设有倾斜面部621,所述防尘板62设置于固定座61内,所述弹簧63设置于条形开口614内且弹簧63的一端套设于固定块613,所述弹簧63的另一端套设于条形开口614的内侧壁,且倾斜面部621的倾斜方向与弹簧63的收缩方向一致。
本实施例中防尘组件6可以在插头没有插入插头孔12时,隔绝导电柱插孔121与插簧件5可有效起到防尘防水作用,避免了发生短路的风险,而是在使用时用力将插头的导电柱下压,插头导电柱的下端与防尘板62的倾斜面部621抵接,推动防尘板62移动并将弹簧63压缩,当拔出插头时,被压缩的弹簧63复位推动防尘板62复位实现阻隔,进一步提升了该插座孔可旋转的单元结构的实用性。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插座孔可旋转的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芯柱、盖板、芯柱底座和开口盒体,所述盖板的上端面凹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开设有贯穿盖板的旋转孔,所述旋转芯柱的侧壁凸设有第一固定卡扣,所述芯柱底座的内侧壁对应于第一固定卡扣设有第一固定卡孔,所述盖板的下端面向下凸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旋转孔的孔口处,所述芯柱底座的上端面对应于所述限位部设有置容槽,所述限位部嵌设于置容槽内并能在置容槽转动,所述盖板的侧壁设有第二固定卡扣,所述开口盒体的外侧壁对应于第二固定卡扣设有第二固定卡孔;所述芯柱底座安装在旋转孔处,所述芯柱底座的上端面抵接于盖板的下端面,所述旋转芯柱插入旋转孔与芯柱底座卡合固定,所述盖板安装在开口盒体的上端,且通过第二固定卡扣和第二固定卡孔卡合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座孔可旋转的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下端面凸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位于限位槽的正下方,所述芯柱底座的上端面抵接于所述环形凸起的下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座孔可旋转的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柱底座的下端设有插簧固定部,所述插簧固定部设有一组插簧固定孔和一组插簧卡合孔,所述插簧卡合孔位于所述插簧固定孔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插座孔可旋转的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簧固定孔内设有能拆卸的插簧件,所述插簧件包括固定部、卡合部和接线部,所述固定部嵌设于所述插簧固定孔内,所述接线部延伸出插簧固定孔,所述卡合部卡设于插簧卡合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插座孔可旋转的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盒体的下端开设有穿线孔,穿线孔内设有接线头,所述接线头的一端与所述接线部连接,所述接线头的另一端延伸出穿线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座孔可旋转的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侧边向下延伸设有卡板部,所述卡板部的内侧壁凸设有纵向分布的条形凸起,所述第二固定卡扣位于卡板部的外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插座孔可旋转的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柱底座的外侧壁对应于所述条形凸起设有第一限位卡槽和第二限位卡槽,所述第一限位卡槽和第二限位卡槽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座孔可旋转的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芯柱的上端面凹设有插头孔,所述插头孔内设有导电柱插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座孔可旋转的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芯柱的下端面设有防尘组件。
CN202221194814.XU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插座孔可旋转的单元结构 Active CN2172813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94814.XU CN217281337U (zh)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插座孔可旋转的单元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94814.XU CN217281337U (zh)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插座孔可旋转的单元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81337U true CN217281337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85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94814.XU Active CN217281337U (zh) 2022-05-17 2022-05-17 一种插座孔可旋转的单元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813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58728U (zh) 一种用于配电柜抽屉单元的带通讯口的二次触头
CN217281337U (zh) 一种插座孔可旋转的单元结构
CN201138715Y (zh) 一种电源插头转换器
CN209766684U (zh) 一种矩形印制板电连接器
CN205029067U (zh) 一种接线端子连接器
CN212114140U (zh) 一种防水防尘防爆的公母插座
CN217281549U (zh) 一种接口可旋转的插座芯组件
CN110265818B (zh) 一种大电流连接器
CN210245888U (zh) 一种插座面板
JP3056347U (ja) マルチタイプ安全コンセントアダプター
KR20140127498A (ko) 플러그 단자 고정구조를 갖는 원터치 전원 개폐형 콘센트
JP2012155871A (ja) 電力アダプタ
CN202268522U (zh) 防触电多功能开关式插座
CN218677744U (zh) 一种带usb的插座
CN110504572B (zh) 一种插头、插座及连接器
CN204885646U (zh) 一种防脱落单孔插头插座
CN217215223U (zh) 一种电连接器母座
CN220857051U (zh) 一种应用多款插孔结构的dc电源插座
CN221041848U (zh) 一种多规格可换式电源插头
CN211929833U (zh) 一种双电极工业插座
CN216872424U (zh) 一种新型多面排插
CN217823354U (zh) 一种美标多孔防脱落工业插座
CN209844035U (zh) 一种直角式三芯插座连接器
CN212323307U (zh) 一种具有防尘结构的插座连接器
CN213845600U (zh) 一种双针dc连接器母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