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81079U - 电芯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芯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81079U
CN217281079U CN202220496072.XU CN202220496072U CN217281079U CN 217281079 U CN217281079 U CN 217281079U CN 202220496072 U CN202220496072 U CN 202220496072U CN 217281079 U CN217281079 U CN 2172810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tab
negative
positive
mono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9607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u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9607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810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810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810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芯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该电芯模组包括:电芯组,包括多个单体电芯,多个所述单体电芯并排贴合设置,各所述单体电芯并排设置,每个所述单体电芯具有两个正极极耳与两个负极极耳,每一所述单体电芯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所述正极极耳与一个所述负极极耳,且两个所述正极极耳交叉设置,两个所述负极极耳交叉设置;以及连接组件,在同一端连接两个所述单体电芯的所述正极极耳与所述负极极耳。快速充电时,每个正极极耳及负极极耳都能够供对电流流过,相对于传统同容量的电芯模组相比,该正极极耳中电流减半,降低连接组件的发热功率,进而降低电芯模组整体的发热量,避免电芯模组出现局部温度高的情况,保证寿命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电芯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芯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行业对于电动汽车中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快充速度及安全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动力电池包括多个电芯,每个电芯具有一个正极极耳与负极极耳,相邻的单体电芯通过连接片连接正极极耳与负极极耳实现串联。
当动力电池进行快速充电时,电芯和电芯间的连接片在高速快充时发热功率较大,电流通过电芯结构件、极柱和连接片将产生大量的热,从而导致局部温度较高,影响电芯的寿命和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一个正极极耳与负极极耳导致的发热功率大的问题,提供一种降低发热功率的电芯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一种电芯模组,包括:
电芯组,包括多个单体电芯,多个所述单体电芯并排贴合设置,各所述单体电芯并排设置,每个所述单体电芯具有两个正极极耳与两个负极极耳,每一所述单体电芯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所述正极极耳与一个所述负极极耳,且两个所述正极极耳交叉设置,两个所述负极极耳交叉设置;以及
连接组件,在同一端连接两个所述单体电芯的所述正极极耳与所述负极极耳。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单体电芯的数量为n个,n个所述单体电芯按照顺序顺次排列并串联连接,串联后的首端为第一个所述单体电芯,尾端为第n个所述单体电芯;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引出件与第二引出件,各所述单体电芯串联设置后剩余未连接的一个所述正极极耳与一个所述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与所述负极极耳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引出件与所述第二引出件的一端,所述第一引出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引出件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电芯模组。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电芯组的同一端,其中一所述单体电芯中所述正极极耳与所述负极极耳和相邻所述单体电芯中所述正极极耳与所述负极极耳错位设置,其中一所述单体电芯的所述正极极耳与所述负极极耳电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多个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串联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单体电芯的所述正极极耳与所述负极极耳,第一个所述单体电芯和第n个所述单体电芯未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所述正极极耳与所述负极极耳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引出件与所述第二引出件。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电芯组的同一端,第一个所述单体电芯和第n个所述单体电芯中所述正极极耳与所述负极极耳的布局相反,第二个所述单体电芯和第一个所述单体电芯中所述正极极耳与所述负极极耳的布局相反,第n-1个所述单体电芯和第n个所述单体电芯中所述正极极耳与所述负极极耳的布局相反;
在第二个所述单体电芯至第n个所述单体电芯中,每两个所述单体电芯中所述正极极耳与所述负极极耳的布局相同,并与相邻两根所述单体电芯中所述正极极耳与所述负极极耳的布局相反。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与第三连接件,各所述第二连接件电连接两个间隔所述单体电芯的所述正极极耳与所述负极极耳,各所述第三连接件电连接两个间隔的所述单体电芯的所述正极极耳与所述负极极耳,且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三连接件交错重叠设置;
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第n-1个所述单体电芯与第n个所述单体电芯的所述正极极耳与所述负极极耳,第一个所述单体电芯与所述第二个所述单体电芯剩余的所述正极极耳与所述负极极耳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引出件与所述第二引出件。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一转接段以及两个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转接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段,并且,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另一端凸出于所述第一转接段,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另一端分别电连接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单体电芯的所述正极极耳与所述负极极耳,所述第一转接段跨过两个所述单体电芯之间的所述单体电芯;
所述第三连接件包括第二转接段以及两个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二转接段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段,并且,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另一端凸出于所述第二转接段,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段的另二端分别电连接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单体电芯的所述正极极耳与所述负极极耳,所述第二转接段跨过两个所述单体电芯之间的所述单体电芯。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接段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段凸出设置,所述第二转接段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段凹陷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交错重叠后,各所述第一连接段与各所述第二连接段共面。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两个支撑段,每个所述支撑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一转接段,且所述支撑段凹陷于所述第一转接段并凸出所述第一连接段。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绝缘部件,所述绝缘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三连接件重叠部分。
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外壳以及多个如上述任一技术特征所述的电芯模组,多个所述电芯模组串联和/或并联设置于所述电芯外壳中。
一种用电设备,包括设备主体以及如上述技术特征所述的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安装于所述设备主体,并为所述设备主体供电。
本公开的电芯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电芯模组中电芯组具有多个单体电芯,每个单体电芯具有两个正极极耳与两个负极极耳,连接组件能够在同一端连接两个单体电芯的正极极耳与负极极耳,实现各个单体电芯的串联连接。本公开的电芯模组采用具有四个输出端即两个正极极耳与两个负极极耳的单体电芯,电芯模组进行快速充电时,每个正极极耳及负极极耳都能够供对电流流过,相对于传统同容量的电芯模组相比,该正极极耳中电流减半,有效的解决目前一个正极极耳与负极极耳导致的发热功率大的问题,降低连接组件的发热功率,减小单体电芯的内阻,进而降低电芯模组整体的发热量,避免电芯模组出现局部温度高的情况,保证电芯模组的寿命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电芯模组中单体电芯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另一实施例电芯模组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电芯模组的主视图;
图4为图2所示的电芯模组中电芯组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电芯极组中连接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一实施例的电芯模组的实示意图。
其中:100、电芯模组;110、电芯组;111、单体电芯;1111、正极极耳;1112、负极极耳;120、连接组件;121、第一引出件;122、第二引出件;123、第一连接件;124、第二连接件;1241、第一连接段;1242、第一转接段;1243、支撑段;125、第三连接件;1251、第二连接段;1252、第二转接段;126、绝缘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是本公开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公开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公开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公开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6,本公开提供一种电芯模组100。该电芯模组100应用于电池包中,进而该电池包应用于用电设备中,并未用电设备供电,保证用电设备的使用性能。可以理解的,具有该电芯模组100的电池包所应用的用电设备为电动汽车,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具有该电芯模组100的电池包所应用的用电设备还可为其他需要用电的设备、装置或电器等。
可以理解的,目前每个电芯两个极耳分别为正极极耳与负极极耳,相邻的两个电芯通过连接片电连接正极极耳与负极极耳。当动力电池进行快速充电时,电芯和电芯间的连接片在高速快充时发热功率较大,电流通过电芯结构件、极柱和连接片将产生大量的热,从而导致局部温度较高,影响电芯的寿命和安全性。
为此,本公开提供一种新型的电芯模组100,该电芯模组100能够降低快速充电时的发热功率,减少每个极耳上的电流通过,使得每个极耳上的电流值减半,进而减少电芯通过产生的热量,避免出现局部温度过高的情况,保证电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以下介绍电芯模组100的具体结构。
参见图1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电芯模组100包括电芯组110以及连接组件120。电芯组110包括多个单体电芯111,多个所述单体电芯111并排贴合设置,各所述单体电芯111并排设置,每个所述单体电芯111具有两个正极极耳1111与两个负极极耳1112,每一所述单体电芯111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所述正极极耳1111与一个所述负极极耳1112,且两个所述正极极耳1111交叉设置,两个所述负极极耳1112交叉设置。连接组件120在同一端连接两个所述单体电芯111的所述正极极耳1111与所述负极极耳1112。
电芯组110为电芯模组100的主体结构,其能够进行充放电操作,以满足电芯模组100的使用需求。具体的,电芯组110包括多个单体电芯111,多个单体电芯111并排贴合设置,如图1、图2和图6所示,每个单体电芯111具有两个正极极耳1111与两个负极极耳1112。为了便于说明正极极耳1111与负极极耳1112的布局,以各个视图如图1至图6的朝向为基准,分别为上下左右。
单体电芯111呈薄长型设置,单体电芯111的侧面与相邻的单体电芯111的侧面贴合,每个单体电芯111具有两端,每一端具有一个正极极耳1111和负极极耳1112,并且,两端的正极极耳1111交叉设置,负极极耳1112交叉设置。如图1所示,单体电芯111在左侧的端部处,正极极耳1111位于上方,负极极耳1112位于下方,单体电芯111在右侧的端部,负极极耳1112位于上方,正极极耳1111位于下方。
连接组件120串联相邻的两个单体电芯111,实现各个单体电芯111的串联连接,串联后的单体电芯111,会剩余一个正极极耳1111与负极极耳1112,该正极极耳1111与负极极耳1112引出电芯模组100,用于与电池包中其余的电芯模组100串联和/或并联连接。连接组件120在一端连接各个单体单体的正极极耳1111与负极极耳1112,实现各个单体电芯111的串联连接。值得说明的是,各个单体电芯111并排设置形成电芯组110后,连接组件120连接电芯组110两端的结构实质相同,本公开仅以图2和图6所示的电芯模组100能看到的端部为例进行说明,另一端不再赘述。
连接组件120串联连接各个单体电芯111后,电流会分别通过两个正极极耳1111进入单体电芯111,并通过两个负极极耳1112流出,进而通过连接组件120进入另一单体电芯111中。相对于目前具有一个正极极耳与一个负极极耳的电芯而言,本公开的具有两个正极极耳1111与两个负极极耳1112的单体电芯111使得电流值明显减半。
上述实施例的电芯模组100,采用具有四个输出端即两个正极极耳1111与两个负极极耳1112的单体电芯111,电芯模组100进行快速充电时,每个正极极耳1111及负极极耳1112都能够供对电流流过,相对于传统同容量的电芯模组相比,该正极极耳1111中电流减半,有效的解决目前一个正极极耳与负极极耳导致的发热功率大的问题,降低连接组件120的发热功率,减小单体电芯111的内阻,进而降低电芯模组100整体的发热量,避免电芯模组100出现局部温度高的情况,保证电芯模组100的寿命和安全性。
参见图1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单体电芯111的数量为n个,n个所述单体电芯111按照顺序顺次排列并串联连接,串联后的首端为第一个所述单体电芯111,尾端为第n个所述单体电芯111。
为了便于电芯模组100具体结构的描述,设电芯组110中单体电芯111的数量为n个,n个单体电芯111按照顺序顺次设置,如图2所示,分别为第一个单体电芯111、第二个单体电芯111、第三个单体电芯111、第四个单体电芯111……第n-1个单体电芯111、第n个单体电芯111。值得说明的是,单体电芯111的数量原则上不受限制,可以根据所需进行设置。本公开中以n个表示单体电芯111的数量,本公开的两个实施例中的单体电芯111的数量为25个,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单体电芯111的数量还可以为更多个或更少,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设置单体电芯111的数量。
参见图1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120包括第一引出件121与第二引出件122,各所述单体电芯111串联设置后剩余未连接的一个所述正极极耳1111与一个所述负极极耳1112,所述正极极耳1111与所述负极极耳1112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引出件121与所述第二引出件122的一端,所述第一引出件1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引出件122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电芯模组100。
各个单体电芯111串联后,会剩余一个正极极耳1111与负极极耳1112,第一引出件121的一端与正极极耳1111连接,第二引出件122的另一端与负极极耳1112连接。该第一引出件121与第二引出件122为电芯模组100的伸出端,用于串联和/或并联电池包中相邻的电芯模组100。
可选地,第一引出件121与第二引出件122为导电金属片。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引出件121与第二引出件122还可为其他能够实现导电连接的部件。
第一引出件121与第二引出件122的设置位置根据实际的高压引出端位置进行设置,这里的高压引出端是指,各个单体电芯111串联后剩余的一个正极极耳1111与负极极耳1112所处的位置。
可选地,第一引出件121与第二引出件122可以异侧设置。此时,电芯模组100的高压引出端即串联后剩余的正极极耳1111与负极极耳1112分设于电芯组110的两侧,即串联后的正极极耳1111与负极极耳1112在图6中一个位于左侧另一侧位于右侧,并分别连接第一引出件121与第二引出件122。可选地,第一引出件121与第二引出件122可以同侧设置。此时,电芯模组100的高压引出端即串联后剩余的正极极耳1111与负极极耳1112位于电芯组110的同侧。示例性地,如图2和图3所示,正极极耳1111与负极极耳1112在图2中位于左侧,并分别连接第一引出件121与第二引出件122。
可选地,第一引出件121及第二引出件122通过焊接方式电连接对应的正极极耳1111与负极极耳1112,以保证连接可靠,避免掉落。
以下分别介绍串联后剩余正极极耳1111与负极极耳1112设置位置的两种形式:
参见图1和图6,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电芯组110的同一端,其中一所述单体电芯111中所述正极极耳1111与所述负极极耳1112和相邻所述单体电芯111中所述正极极耳1111与所述负极极耳1112错位设置,其中一所述单体电芯111的所述正极极耳1111与所述负极极耳1112电连接。
其形成串联后剩余的正极极耳1111与负极极耳1112位于电芯组110的两侧。也就是说,其中一个单体电芯111的上方为负极极耳1112,该单体电芯111的下方为正极极耳1111,与该单体电芯111相邻的单体电芯111中,上方为正极极耳1111,下方为负极极耳1112。即相邻的单体电芯111之间的正极极耳1111与负极极耳1112布局相反、交替布置。相邻单体电芯111之间交替布置后,相邻的单体电芯111的正极极耳1111与负极极耳1112电连接,实现各个单体电芯111的串联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120包括多个第一连接件123,第一连接件123串联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单体电芯111的所述正极极耳1111与所述负极极耳1112,第一个所述单体电芯111和第n个所述单体电芯111未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123的所述正极极耳1111与所述负极极耳1112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引出件121与所述第二引出件122。
第一连接件123用于实现相邻单体电芯111的电连接。第一连接件123的数量为多个,在电芯组110的一端,第一连接件123连接相邻的单体电芯111的正极极耳1111与负极极耳1112。当然,在电芯组110的另一端,第一连接件123采用同样的方式连接单体电芯111的正极极耳1111与负极极耳1112,在此不一一赘述。
假设第一个单体电芯111的上方为正极极耳1111,下方为负极极耳1112,相应的,第二个单体电芯111的上方为负极极耳1112,下方为正极极耳1111,第三个单体电芯111的上方为正极极耳1111,下方为负极极耳1112,……,第n-1个单体电芯111的上方为负极极耳1112,下方为正极极耳1111,第n个单体电芯111的上方为正极极耳1111,下方为负极极耳1112。
第一引出件121电连接单体电芯111上方的正极极耳1111,第一连接件123在下方连接第一个单体电芯111的负极极耳1112与第二个单体电芯111的正极极耳1111,第一连接件123在上方连接第二个单体电芯111的负极极耳1112与第三个单体电芯111的正极极耳1111,第一连接件123在下方连接第二个单体电芯111的正极极耳1111与第四个单体电芯111的负极极耳1112,……,第一连接件123在上方连接第n-1个单体电芯111的负极极耳1112与第n个单体电芯111的正极极耳1111,第n个单体电芯111下方的负极极耳1112电连接第二引出件122。串联后剩余的正极极耳1111与负极极耳1112位于电芯组110的两侧,使得第一引出件121与第二引出件122分设于电芯组110的两侧。
可选地,第一引出件121也可电连接第一个单体电芯111下方的负极极耳1112,相应的,第二引出件122电连接第n个单体电芯111上方的正极极耳1111。可选地,第一个单体电芯111的正极极耳1111方向与负极极耳1112方向可以互换,相应的,其余单体电芯111的正极极耳1111与负极极耳1112的方向也随之变化。
可选地,第n个单体电芯111的正极极耳1111与负极极耳1112的布局和第一个单体电芯111的正极极耳1111与负极极耳1112的布局相同,即为上述实施例。当然,第n个单体电芯111的正极极耳1111与负极极耳1112的布局和第一个单体电芯111的正极极耳1111与负极极耳1112的布局相反,其串联连接形式与第一引出件121及第二引出件122的位置和上述实施例实质相同,在此不一一赘述。
可选地,第一连接件123呈平板状设置,第一连接件123部分覆盖相邻的两个单体电芯111,并与相邻的单体电芯111的正极极耳1111及负极极耳1112电连接。可选地,第一连接件123为金属导电片,示例性地,第一连接件123采用铝材料制成。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件123还可为其他能够实现相邻的单体电芯111的正极极耳1111及负极极耳1112电连接的部件。
参见图1至图5,在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电芯组110的同一端,第一个所述单体电芯111和第n个所述单体电芯111中所述正极极耳1111与所述负极极耳1112的布局相反,第二个所述单体电芯111和第一个所述单体电芯111中所述正极极耳1111与所述负极极耳1112的布局相反,第n-1个所述单体电芯111和第n个所述单体电芯111中所述正极极耳1111与所述负极极耳1112的布局相反。在第二个所述单体电芯111至第n个所述单体电芯111中,每两个所述单体电芯111中所述正极极耳1111与所述负极极耳1112的布局相同,并与相邻两根所述单体电芯111中所述正极极耳1111与所述负极极耳1112的布局相反。
各个单体电芯111串联后,剩余的正极极耳1111与负极极耳1112位于第一个单体电芯111与第2个单体电芯111。第一个单体电芯111与第二个单体电芯111的正极极耳1111及负极极耳1112的布局方式相反,第二个单体电芯111与第三个单体电芯111的正极极耳1111及负极极耳1112的布局方式相同,第三个单体电芯111与第四个单体电芯111的正极极耳1111及负极极耳1112的布局方式相反,第四个单体电芯111与第五个单体电芯111的正极极耳1111及负极极耳1112的布局方式相同,第五个单体电芯111与第六个单体电芯111的正极极耳1111及负极极耳1112的布局方式相反,……,第n-2个单体电芯111与第n-1个单体电芯111的正极极耳1111及负极极耳1112的布局方式相同,第n-1个单体电芯111与第n个单体电芯111的正极极耳1111及负极极耳1112的布局方式相反。
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第一个单体电芯111的上方为负极极耳1112,下方为正极极耳1111,相应的,第二个单体电芯111的上方为正极极耳1111,下方为负极极耳1112,第三个单体电芯111的上方为正极极耳1111,下方为负极极耳1112,第四个单体电芯111的上方为负极极耳1112,下方为正极极耳1111,第五个单体电芯111的的上方为正极极耳1111,下方为负极极耳1112,第六个单体电芯111的上方为正极极耳1111,下方为负极极耳1112,……,第n-2个单体电芯111的上方为负极极耳1112,下方为正极极耳1111,第n-1个单体电芯111的上方为负极极耳1112,下方为正极极耳1111,第n个单体电芯111的上方为正极极耳1111,下方为负极极耳1112。
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个单体电芯111的上方也可为正极极耳1111,下方为负极极耳1112,其他单体电芯111的所述正极极耳1111与负极极耳1112相应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12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123、第二连接件124与第三连接件125,各所述第二连接件124电连接两个间隔所述单体电芯111的所述正极极耳1111与所述负极极耳1112,各所述第三连接件125电连接两个间隔的所述单体电芯111的所述正极极耳1111与所述负极极耳1112,且所述第二连接件124与所述第三连接件125交错重叠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123连接第n-1个所述单体电芯111与第n个所述单体电芯111的所述正极极耳1111与所述负极极耳1112,第一个所述单体电芯111与所述第二个所述单体电芯111剩余的所述正极极耳1111与所述负极极耳1112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引出件121与所述第二引出件122。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引出件121连接在第一个单体电芯111上方的负极极耳1112,第二引出件122连接在第二个单体电芯111上方的正极极耳1111,第三连接件125在下方连接第一个单体电芯111的正极极耳1111与第三个单体电芯111的负极极耳1112,第二连接件124在下方连接第二个单体电芯111的负极极耳1112与第四个单体电芯111的正极极耳1111,并且,第二连接件124重叠于第三连接件125。第三连接件125在上方连接第三个单体电芯111的正极极耳1111与第五个单体电芯111的负极极耳1112,第二连接件124在上方电连接第四个单体电芯111的负极极耳1112与第五个单体电芯111的正极极耳1111。……,第三连接件125在上方电连接第n-2个单体电芯111的负极极耳1112与第n个单体电芯111的正极极耳1111,第一连接件123在下方电连接第n-1个单体电芯111的正极极耳1111与第n个单体电芯111的负极极耳1112。
本实施例的第一引出件121与第二引出件122同侧设置,方便电池包总布置,同时,由于电流被分摊在单体电芯111的两侧,可以大大降低第一连接件123、第二连接件124及第三连接件125的发热功率,进而降低第一连接件123、第二连接件124及第三连接件125的过流面积,使得流过正极极耳1111的电流值减半。
参见图2至图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124包括第一转接段1242以及两个第一连接段1241,所述第一转接段1242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段1241,并且,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段1241的另一端凸出于所述第一转接段1242,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段1241的另一端分别电连接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单体电芯111的所述正极极耳1111与所述负极极耳1112,所述第一转接段1242跨过两个所述单体电芯111之间的所述单体电芯111。所述第三连接件125包括第二转接段1252以及两个第二连接段1251,所述第二转接段1252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段1251,并且,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段1251的另一端凸出于所述第二转接段1252,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段1251的另二端分别电连接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单体电芯111的所述正极极耳1111与所述负极极耳1112,所述第二转接段1252跨过两个所述单体电芯111之间的所述单体电芯111。
也就是说,第二连接件124与第三连接件125均呈U型形状设置。两个第一连接段1241垂直于第一转接段1242设置,两个第二连接段1251垂直于第二转接段1252设置。第二连接件124重叠时,第二连接件124的第一连接段1241压设于第三连接件125的第二转接段1252,第二连接件124的第一转接段1242压设于第三连接件125的第二连接段1251的底部。
以第一个单体电芯111至第四个单体电芯111为例,第三连接件125在下方电连接第一单体电芯111与第三单体电芯111。具体的,第三连接件125的一个第二连接段1251连接第一个单体电芯111,另一第二连接段1251连接第三个单体电芯111,第二转接段1252跨过第二个单体电芯111。第二连接件124在下方电连接第二个单体电芯111与第四个单体电芯111,具体的,第二连接件124的一个第一连接段1241压设第二转接段1252并与第二个单体电芯111连接,另一第一连接件123连接第四个单体电芯111,第一转接段1242压设第二连接段1251。
参见图2至图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接段1242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段1241凸出设置,所述第二转接段1252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段1251凹陷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123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24交错重叠后,各所述第一连接段1241与各所述第二连接段1251共面。
第一转接段1242凸出设置后,为压设的第二连接段1251预留容纳空间,第二转接段1252凹陷设置,为第一连接段1241的压设提供预留容纳空间,使得第一连接件123与第二连接件124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而且,第一连接件123与第二连接件124和单体电芯111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避免单体电芯111在膨胀或温度变化导致第一连接件123与第二连接件124变形。第一连接段1241与第二连接段1251共面,这样能够使得第一连接段1241与第二连接段1251能够准确电连接对应的正极极耳1111与负极极耳1112。
参见图2至图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124还包括两个支撑段1243,每个所述支撑段1243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1241与所述第一转接段1242,且所述支撑段1243凹陷于所述第一转接段1242并凸出所述第一连接段1241。设置支撑段1243后,能够使得第一连接段1241与第二连接段1251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便于后期安装绝缘部件126,而且,支撑段1243还能够保证第一连接段1241向下凹陷,以使得第一连接段1241与第二连接段共面,便于连接正极极耳1111与负极极耳1112,无需增加转接件。
可选地,第一连接件123与第二连接件124为导电金属片,如为铝材料制成。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件123与第二连接件124还为其他能够实现导电连接的部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120还包括绝缘部件126,所述绝缘部件126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件124与所述第三连接件125重叠部分。绝缘部件126设置于第二连接件124与第三连接件125之间,避免第二连接件124与第三连接件125导电,保证二者之间的绝缘性,进而保证电芯模组100的安全性。绝缘部件126能够保证有足够的绝缘面积,避免由于颠簸、机械振动引起的绝缘失效。
可选地,绝缘部件126为绝缘片。可选地,绝缘部件126采用PET(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者其他能够起到绝缘作用的材料制成。
在一实施例中,每个单体电芯111具有一个防爆阀,保证单体电芯111使用的安全性。
本公开的电芯模组100采用具有四个极耳,分别为两个正极极耳1111与两个负极极耳1112,电芯模组100进行快速充电时,每个正极极耳1111及负极极耳1112都能够供对电流流过,相对于传统同容量的电芯模组100相比,该正极极耳1111中电流减半,有效的解决目前一个正极极耳与负极极耳导致的发热功率大的问题,每个正极极耳通过的电流值减半,降低连接组件120的发热功率,减小单体电芯111的内阻,进而降低电芯模组100整体的发热量,避免电芯模组100出现局部温度高的情况,保证电芯模组100的寿命和安全性。该电芯模组100的布置灵活,发热量低,安全性高。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外壳以及多个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芯模组100,多个所述电芯模组100串联和/或并联设置于所述电芯外壳中。本公开的电池包采用上述的电芯模组100后,能够降低电芯模组100整体的发热量,进而降低电池包的发热量,避免电池包出现局部温度高的情况,保证电芯模组100的寿命和安全性。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设备主体以及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安装于所述设备主体,并为所述设备主体供电。本公开的用电设备采用上述的电池包后,能够保证用电设备的使用性能。可选地,用电设备为电动汽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公开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公开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公开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电芯模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芯组(110),包括多个单体电芯(111),多个所述单体电芯(111)并排贴合设置,各所述单体电芯(111)并排设置,每个所述单体电芯(111)具有两个正极极耳(1111)与两个负极极耳(1112),每一所述单体电芯(111)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所述正极极耳(1111)与一个所述负极极耳(1112),且两个所述正极极耳(1111)交叉设置,两个所述负极极耳(1112)交叉设置;以及
连接组件(120),在同一端连接两个所述单体电芯(111)的所述正极极耳(1111)与所述负极极耳(11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电芯(111)的数量为n个,n个所述单体电芯(111)按照顺序顺次排列并串联连接,串联后的首端为第一个所述单体电芯(111),尾端为第n个所述单体电芯(111);
所述连接组件(120)包括第一引出件(121)与第二引出件(122),各所述单体电芯(111)串联设置后剩余未连接的一个所述正极极耳(1111)与一个所述负极极耳(1112),所述正极极耳(1111)与所述负极极耳(1112)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引出件(121)与所述第二引出件(122)的一端,所述第一引出件(1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引出件(122)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电芯模组(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模组(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芯组(110)的同一端,其中一所述单体电芯(111)中所述正极极耳(1111)与所述负极极耳(1112)和相邻所述单体电芯(111)中所述正极极耳(1111)与所述负极极耳(1112)错位设置,其中一所述单体电芯(111)的所述正极极耳(1111)与所述负极极耳(1112)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120)包括多个第一连接件(123),第一连接件(123)串联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单体电芯(111)的所述正极极耳(1111)与所述负极极耳(1112),第一个所述单体电芯(111)和第n个所述单体电芯(111)未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123)的所述正极极耳(1111)与所述负极极耳(1112)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引出件(121)与所述第二引出件(12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模组(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芯组(110)的同一端,第一个所述单体电芯(111)和第n个所述单体电芯(111)中所述正极极耳(1111)与所述负极极耳(1112)的布局相反,第二个所述单体电芯(111)和第一个所述单体电芯(111)中所述正极极耳(1111)与所述负极极耳(1112)的布局相反,第n-1个所述单体电芯(111)和第n个所述单体电芯(111)中所述正极极耳(1111)与所述负极极耳(1112)的布局相反;
在第二个所述单体电芯(111)至第n个所述单体电芯(111)中,每两个所述单体电芯(111)中所述正极极耳(1111)与所述负极极耳(1112)的布局相同,并与相邻两根所述单体电芯(111)中所述正极极耳(1111)与所述负极极耳(1112)的布局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12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123)、第二连接件(124)与第三连接件(125),各所述第二连接件(124)电连接两个间隔所述单体电芯(111)的所述正极极耳(1111)与所述负极极耳(1112),各所述第三连接件(125)电连接两个间隔的所述单体电芯(111)的所述正极极耳(1111)与所述负极极耳(1112),且所述第二连接件(124)与所述第三连接件(125)交错重叠设置;
所述第一连接件(123)连接第n-1个所述单体电芯(111)与第n个所述单体电芯(111)的所述正极极耳(1111)与所述负极极耳(1112),第一个所述单体电芯(111)与所述第二个所述单体电芯(111)剩余的所述正极极耳(1111)与所述负极极耳(1112)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引出件(121)与所述第二引出件(1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124)包括第一转接段(1242)以及两个第一连接段(1241),所述第一转接段(1242)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段(1241),并且,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段(1241)的另一端凸出于所述第一转接段(1242),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段(1241)的另一端分别电连接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单体电芯(111)的所述正极极耳(1111)与所述负极极耳(1112),所述第一转接段(1242)跨过两个所述单体电芯(111)之间的所述单体电芯(111);
所述第三连接件(125)包括第二转接段(1252)以及两个第二连接段(1251),所述第二转接段(1252)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段(1251),并且,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段(1251)的另一端凸出于所述第二转接段(1252),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段(1251)的另二端分别电连接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单体电芯(111)的所述正极极耳(1111)与所述负极极耳(1112),所述第二转接段(1252)跨过两个所述单体电芯(111)之间的所述单体电芯(1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芯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接段(1242)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段(1241)凸出设置,所述第二转接段(1252)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段(1251)凹陷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123)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24)交错重叠后,各所述第一连接段(1241)与各所述第二连接段(1251)共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芯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124)还包括两个支撑段(1243),每个所述支撑段(1243)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1241)与所述第一转接段(1242),且所述支撑段(1243)凹陷于所述第一转接段(1242)并凸出所述第一连接段(1241)。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芯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120)还包括绝缘部件(126),所述绝缘部件(126)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件(124)与所述第三连接件(125)重叠部分。
1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外壳以及多个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电芯模组(100),多个所述电芯模组(100)串联和/或并联设置于所述电芯外壳中。
12.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安装于所述设备主体,并为所述设备主体供电。
CN202220496072.XU 2022-03-07 2022-03-07 电芯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Active CN2172810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96072.XU CN217281079U (zh) 2022-03-07 2022-03-07 电芯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96072.XU CN217281079U (zh) 2022-03-07 2022-03-07 电芯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81079U true CN217281079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60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96072.XU Active CN217281079U (zh) 2022-03-07 2022-03-07 电芯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810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52635B1 (ko) 전지모듈용 전압 검출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KR101271567B1 (ko) 고정부재가 플레이트들의 관통구에 삽입되어 있는 구조의 전지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CN101517784B (zh) 单元-模组套盒以及包括该套盒的大中型电池模组
KR101053208B1 (ko) 용접 신뢰성이 향상된 전지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중대형 전지팩
KR101371212B1 (ko) 전지 모듈용 셀 카트리지 및 전지 모듈
KR101217564B1 (ko) 전압 검출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WO2022011513A1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车辆
US20120100400A1 (en) Instrument connection type unit pack combined cell cartridge
TW201429031A (zh) 具有匯流排條組裝的電池模組及包含此電池模組之電池組
CN101999184A (zh) 模块化电池、这种电池用的互连器和与模块化电池有关的方法
KR20120074421A (ko) 전지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US20100200314A1 (en) Energy storage assembly with poka-yoke connections
WO2023078035A1 (zh) 一种电池包和车辆
JP2006244982A (ja) バッテリ組立体
US20230035703A1 (en) Battery, powered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battery
US20230327264A1 (en) Battery module, battery, power consumption device,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battery
US20230049457A1 (en) Battery cell, battery, and electric apparatus
CN109742304A (zh)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及电动车
EP2143160A1 (en) Electrochemical cell and energy storage assembly
CN214477761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20400842U (zh) 电池模块、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112117399B (zh) 单体电池、动力电池包和车辆
US20230268586A1 (en) Battery, power consumption device,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battery
CN217281079U (zh) 电芯模组、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111200095A (zh) 电池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