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79406U - 一种边缘计算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边缘计算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79406U
CN217279406U CN202123211103.7U CN202123211103U CN217279406U CN 217279406 U CN217279406 U CN 217279406U CN 202123211103 U CN202123211103 U CN 202123211103U CN 217279406 U CN217279406 U CN 2172794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uting device
edge computing
plate
bottom plate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1110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建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uangshi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Megvi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uangshi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Megvi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uangshi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Megvi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uang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1110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794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794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794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边缘计算设备,其中,包括:外壳;载板,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多个功能模块,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载板。通过本公开提供的边缘计算设备,多个功能模块可拆卸地设置在载板上,使得各个功能模块之间彼此独立,这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很方便的更换或者增减一个或多个功能模块,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增加边缘计算设备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边缘计算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般地涉及边缘计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边缘计算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发展,边缘计算设备已成为时下最热门的技术之一。与云计算相比,边缘计算设备能够缓解网络宽带和数据中心压力,还能提升服务响应能力。
目前,边缘计算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大,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所需的功能不同。功能单一的边缘计算设备难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高集成度的边缘计算设备成本较高,造成资源浪费。
因此,如何提高边缘计算设备的适用性是当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边缘计算设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供一种边缘计算设备,其中,包括:外壳;载板,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多个功能模块,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载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扩展模块,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载板;其中,所述扩展模块位于所述载板的第一面,所述功能模块位于所述载板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相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底板及底盖,所述底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扩展模块的扩展接口的位置与所述安装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底盖盖设于所述安装孔,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安装孔;所述载板的所述第一面朝向所述底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盖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底板;或者,所述底盖可翻转的设置于所述底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于所述载板上的所述第一面的加密接口;所述底盖呈“L”型,包括第一遮盖部以及从所述第一遮盖部一侧延伸的第二遮盖部,所述第一遮盖部用于覆盖所述扩展模块,所述第二遮盖部用于覆盖所述加密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还包括后侧板,所述后侧板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底板,所述后侧板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载板上的接口相对应的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底板可拆卸连接,所述顶盖的前侧壁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底板开设有出风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边缘计算设备还包括:散热模块,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邻近所述功能模块,所述散热模块包括风扇及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的导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相对应,所述风扇将所述功能模块产生的热吹向所述导风板并从所述出风口排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载板上设置有状态指示灯;所述顶盖的前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状态指示灯相对应的状态指示灯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盖的顶板表面设置有氛围灯,所述氛围灯为线性结构的灯带,或者,所述氛围灯为间隔设置地多个点状灯头,且嵌入到所述顶盖的外表面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脚垫,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底板底部,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卡槽;所述脚垫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可嵌入所述卡槽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槽为通槽,包括定位孔以及设置于所述定位孔上方且与所述定位孔相连通的限位孔,其中,所述定位孔用于供螺钉的螺帽穿入,所述限位孔用于供所述螺钉的螺杆穿过,限制所述螺帽穿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模块包括业务模块、计算模块及固定硬盘模块;所述扩展模块包括无线网络模块、扩展硬盘模块和/或扩展内存模块。
本公开提供的边缘计算设备,多个功能模块可拆卸地设置在载板上,使得各个功能模块之间彼此独立,这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很方便的更换或者增减一个或多个功能模块,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增加边缘计算设备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方式,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边缘计算设备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边缘计算设备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边缘计算设备的分解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边缘计算设备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边缘计算设备的脚垫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边缘计算设备的脚垫与壳体剖视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边缘计算设备的从壳体上拆除脚垫后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若干示例性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应当理解,给出这些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进而实现本实用新型,而并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需要注意,虽然本文中使用“第一”、“第二”等表述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不同模块、步骤和数据等,但是“第一”、“第二”等表述仅是为了在不同的模块、步骤和数据等之间进行区分,而并不表示特定的顺序或者重要程度。实际上,“第一”、“第二”等表述完全可以互换使用。
需要注意,虽然本文中使用“前”、“后”、“左”、“右”、“顶”、“底”、“外侧”、“内侧”等表述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不同方向或侧面等,但是“前”、“后”、“左”、“右”、“顶”、“底”、“外侧”、“内侧”等表述仅是为了在不同方向或侧面之间进行区分,而并不表示特定的外或内。实际上,“前”、“后”、“左”、“右”、“顶”、“底”、“外侧”、“内侧”等表述在一些情况下完全可以互换使用。
近年来,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图像处理、图像识别等技术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新兴科学技术。人工智能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芯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分布式存储、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等诸多技术种类。计算机视觉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分支,具体是让机器识别世界,计算机视觉技术通常包括人脸识别、活体检测、指纹识别与防伪验证、生物特征识别、人脸检测、行人检测、目标检测、行人识别、图像处理、图像识别、图像语义理解、图像检索、文字识别、视频处理、视频内容识别、行为识别、三维重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计算摄影、机器人导航与定位等技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和进步,该项技术在众多领域展开了应用,例如安防、城市管理、交通管理、楼宇管理、园区管理、人脸通行、人脸考勤、物流管理、仓储管理、机器人、智能营销、计算摄影、手机影像、云服务、智能家居、穿戴设备、无人驾驶、自动驾驶、智能医疗、人脸支付、人脸解锁、指纹解锁、人证核验、智慧屏、智能电视、摄像机、移动互联网、网络直播、美颜、美妆、医疗美容、智能测温等领域。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公开提供的一种边缘计算设备100,包括外壳10、设置于外壳10内的载板20以及可拆卸地设置于载板20上的多个功能模块30。
外壳10具有容纳空间,载板20及多个功能模块30位于容纳空间内,外壳10能够对载板20及功能模块30起到保护的作用。具体的,外壳10可以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底板11及顶盖13,以方便后续维修更换。底板11及顶盖13连接共同形成外壳10的容纳空间。其中,顶盖13包括顶板和前侧壁。其中前侧壁指定是边缘计算设备正常使用状态下面向用户的一侧壁。可选地,顶盖13还可以包括左侧壁和右侧壁。应理解,顶盖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将顶板、前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连接在一起。
外壳10可以为金属材质,例如铝合金,在铝合金表面采用钢琴烤漆工艺,提升外观质感。铝合金材质的外壳10可以在保证自身强度的同时,因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还能提高边缘计算设备的散热性能。此外,顶盖13的外表面可以呈翅片结构,以增加散热面积,进一步提升散热性能。外壳10的形状可以为矩形状或圆饼状,但并不限于此,本公开实施例对外壳10的形状不予限定。
载板20收容于外壳10的容纳空间内,其上集成有各种功能接口,载板20作为载体对各功能器件以及对功能模块30起到支撑的作用。上述功能接口可以包括设置在载板20一侧(如前侧)的开关21及前USB接口22,设置在载板20相对一侧(如后侧)的音频接口23、报警器24、网络接口25、高清多媒体接口(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26、后USB接口27及电源28等。这些功能器件可以根据使用需要选择性的增减。例如上述功能接口还可以包括MicroSD接口、RS485接口、SIM卡接口、TF卡接口、工业总线接口、RS232接口、复位接口及以太网口。
载板20可以包括第一面以及与第一面相反的第二面,其中,第一面朝向外壳10的底板11,也为载板20的下表面,第二面朝向外壳10的顶盖13,也为载板20的上表面。功能模块30可以包括业务模块31、算力模块32及固定硬盘模块33。其中,业务模块31、算力模块32及固定硬盘模块33可以分别通过螺钉或者卡扣等连接结构可拆卸地固定在载板20的第二面。业务模块31及算力模块32可以由前向后并排布置在载板20的第二面的右侧,固定硬盘模块33可以布置在载板20的第二面的左侧。业务模块31、算力模块32及固定硬盘模块33均与电源28连接。
边缘计算设备100通过上述接口(例如USB接口、高清多媒体接口)可以接入视频流数据,例如人脸相关的数据,通过业务模块31及算力模块32的处理,输出相应功能,例如门禁、考勤、访客、迎宾、布控等。
本公开的边缘计算设备100,多个功能模块30可拆卸地设置在载板20上,使得各个功能模块之间彼此独立,这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很方便的更换或者增减一个或多个功能模块,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需求,提高边缘计算设备的适应性及使用灵活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边缘计算设备100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扩展模块40,可拆卸地设置于载板20的第一面。在载板20的第一面设置有与一个或多个扩展模块40相对应的扩展接口,以便于用户根据使用需要增加一些扩展功能。
进一步的,为便于扩展模块40的拆卸及安装,在外壳10的底板11开设有安装孔111,在安装孔111处设置有底盖14,用于打开或关闭安装孔111,其中,载板20的第一面上的扩展接口的位置与安装孔111的位置相对应,使得扩展接口能够暴露于安装孔111。
扩展模块40可拆卸的设置在载板20的第一面(下表面),第一面朝向底板11。其中,在底盖14打开安装孔111的状态下,扩展模块40的至少一部分暴露于安装孔111。在底盖14打开安装孔111的状态下,扩展模块40可以一部分暴露于安装孔111,不影响拆装扩展模块40即可,这样可以减少安装孔111的开孔尺寸。另一示例中,在底盖14打开安装孔111的状态下,扩展模块40可以全部暴露于安装孔111,这样便于拆装扩展模块40,提高效率。
扩展模块40可以包括无线网络模块41、扩展硬盘模块42和/或内存模块。无线网络模块41例如可以是4G模块、5G模块、蓝牙模块WIFI模块等。底盖14可以与外壳10可拆卸连接,例如通过卡扣结构实现可拆卸连接。在需要对边缘计算设备扩展,即需要拆卸安装扩展模块40时,可以将底盖14从底板11上拆卸下来,使扩展模块40暴露于安装孔111,从而可以很方便的将扩展模块进行拆卸下来,或者将所需要的扩展模块安装到载板20上的对应的扩展接口。
但并不限于此,底盖14与底板11的设置方式边不限于拆卸式,在其他实施例中,底盖14可以与底板11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形成翻盖式的底盖14,通过掀开底盖14将安装孔111打开,通过关闭底盖14将安装孔111遮盖,从而便于拆卸安装扩展模块40。
安装孔111可以呈L型,靠近底板11的一侧(如右侧),通过L型的安装孔111将扩展模块及加密接口暴露出,以便于拆卸安装加密模块及扩展模块40。L型的安装孔111保证将扩展模块及加密接口暴露于安装孔111的前提下,减少底板11开口面积,确保底板11强度,此外,安装孔111靠近底板11的一侧,避让底板11的中部位置,减少对底板11空间占用,便于在底板11上进行布线。
与底板11上的L型安装孔111相对应的,底盖14呈“L”型,包括第一遮盖部141以及从第一遮盖部141一侧(右侧)延伸的第二遮盖部142,第一遮盖部141用于覆盖扩展模块40,第二遮盖部142用于覆盖加密接口。底盖14的外表面可以与底板11的外表面结构类似,呈凹凸不平且相间隔设置的条形结构,以提高散热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外壳10还包括后侧板12,后侧板12可拆卸地设置于底板11,后侧板12上设置有多个与载板20上的接口相对应的通孔121。后侧板12可以通过螺钉与底板11实现可拆卸连接。通过后侧板12与底板11可拆卸连接,后侧板12与底板11均为独立的部件,当载板20上的功能接口数量及位置发生变化时,只需将后侧板12拆卸下来,更换与载板20上的接口数量及位置相匹配的后侧板12即可,无需更换整个底板11或者外壳10,提高装配灵活性,也能降低更换成本。后侧板12设置在边缘计算设备的后侧,即与顶盖13上的前侧壁相对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盖13与底板11可拆卸连接,顶盖13的前侧壁设置有进风口131,底板11开设有出风口112。底板11、后侧板12及顶盖13均为各自独立的部件,方便拆卸更换。
顶盖13的前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条形状的进风口131,多个条形状的进风口131可以沿着前侧壁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外界冷空气通过顶盖13前侧壁的进风口131进入到外壳10内,对外壳10内的各个器件如业务模块31、算力模块32及固定硬盘模块33进行降温,外壳10内的热空气最终从底板11的出风口112排出,从而进风口131与出风口112形成空气对流,对外壳10内的热空气进行交换,降低外壳10内部的温度,对各功能模块进行散热,确保各功能器件的使用功能。此外,由于出风口112位于底板11上,进风口131位于顶盖13的前侧壁,因此,出风口112处的热空气从下方排出,避免了从出风口112排出的热空气直接吹向用户,提升用户体验。
可以在外壳10内设置散热模块50,散热模块50可以邻近功能模块30设置,散热模块50用于将外壳10内的热空气,主要由功能模块30产生的热,主动吹向出风口112,加快空气的流通速度,使得降温迅速,确保各功能模块30性能,延长各功能模块的使用寿命。
散热模块50可以包括架体、设置于架体上的风扇51及设置于架体上的导风板52。架体可以固定在外壳10上,架体可以为金属材质,例如铝合金,架体可以包括多个散热翅片,从而可以提高热传导面积,从而吸收更多的各功能模块工作时产的热。由于业务模块31是主要的发热部件,风扇51可转动的设置在架体上,且位于业务模块31的上方,导风板52的导风口与底板11上的出风口112相对应。业务模块31工作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量通过风扇51吹向导风板52,再经过导风板52的导向作用,最终将热气从出风口112吹出。本公开实施例,通过散热模块50主动散热的方式散热,并且通过导风板52的导风作用,将热量集中在导风板52的导风口处,避免了热量分散散发到其他位置,影响散热效果,因此,能够大幅降低边缘计算设备100的温度,提高散热性能,确保运行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边缘计算设备100还包括设置在载板20上的状态指示灯70;顶盖13的前侧壁设置有与状态指示灯70相对应的状态指示灯孔,将状态指示灯70暴露出方便用户观察边缘计算设备100的使用状态,及时了解和发现异常情况,以便及时的做出相应处理。指示灯70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多个指示灯70发出的光的颜色可以不同。
此外,在顶盖13的顶板表面(顶侧表面)还设置有氛围灯60,氛围灯60嵌入到顶盖13的外表面内。顶盖13的外表面可以呈凹凸不平的表面,包括间隔设置的条形凹槽和条形凸筋。氛围灯60可以呈条形状,嵌入到顶盖13的凹槽内,与外表面形成一个整体,提升外观美感的同时,也避免氛围灯凸出于顶盖13外部引起的挂蹭,提升安全性。例如,该氛围灯可以为线性结构的灯带,或者,氛围灯为间隔设置地多个点状灯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7所示,外壳10的底板底部可拆卸地设置有多个脚垫。脚垫可以设置有四个,分别设置在外壳10的四个边角处。
外壳10的底板11上可以设置有多个卡槽113,脚垫设置有凸出的卡扣,卡扣可嵌入到卡槽113中,通过卡扣与卡槽113卡接配合实现脚垫的可拆卸。脚垫可以为硅胶垫,在边缘计算设备100需要放置在平台(如桌面)上时,起到防滑的作用。
底板11上的卡槽113可以为通槽,即贯穿底板11的槽,用于供螺钉90穿过。包括定位孔114以及设置于定位孔114上方且与定位孔114相连通的限位孔115,其中,定位孔114用于供螺钉80的螺帽穿入,限位孔115用于供螺钉80的螺柱穿过,限制螺帽穿出。这样,在边缘计算设备100需要安装在墙面上时,可以将卡接在通槽上的脚垫拆除,将膨胀栓打入墙面,拧入螺钉90,将边缘计算设备100的定位孔114对准螺钉90的螺帽,使得螺帽穿入定位孔114中,接着,向下移动边缘计算设备100,使得螺钉90的螺杆滑入限位孔115中,限制螺帽穿出,将边缘计算设备100挂在墙面上。
可以使螺钉90与墙面之间具有一定距离,以确保边缘计算设备100到墙面之间具有散热间隙,保证散热性能。
出于示例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的前述说明。前述说明并非是穷举性的也并非要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到所公开的确切形式,根据上述教导还可能存在各种变形和修改,或者是可能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各种变形和修改。选择和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以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以适合于构思的特定用途来以各种实施方式和各种修改而利用本实用新型。

Claims (9)

1.一种边缘计算设备,其中,包括:
外壳;
载板,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及
多个功能模块,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载板;
一个或多个扩展模块,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载板;
其中,所述扩展模块位于所述载板的第一面,所述功能模块位于所述载板的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计算设备,其中,
所述外壳包括底板及底盖,所述底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扩展模块的扩展接口的位置与所述安装孔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底盖盖设于所述安装孔,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安装孔;所述载板的所述第一面朝向所述底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缘计算设备,其中,
所述底盖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底板;或者,所述底盖可翻转的设置于所述底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缘计算设备,其中,所述边缘计算设备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载板上的所述第一面的加密接口;
所述底盖呈“L”型,包括第一遮盖部以及从所述第一遮盖部一侧延伸的第二遮盖部,其中,所述第一遮盖部用于遮盖所述扩展模块,所述第二遮盖部用于遮盖所述加密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缘计算设备,其中,
所述外壳还包括后侧板,所述后侧板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底板,所述后侧板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载板上的接口相对应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边缘计算设备,其中,
外壳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底板可拆卸连接,所述顶盖的前侧壁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底板开设有出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边缘计算设备,其中,
所述顶盖的顶板表面设置有氛围灯,所述氛围灯为线性结构的灯带,或者,所述氛围灯为间隔设置地多个点状灯头,且嵌入所述顶盖的外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边缘计算设备,其中,还包括:
多个脚垫,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底板底部,
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卡槽;
所述脚垫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可嵌入所述卡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边缘计算设备,其中,
所述卡槽为通槽,包括定位孔以及设置于所述定位孔上方且与所述定位孔相连通的限位孔,其中,所述定位孔用于供螺钉的螺帽穿入,所述限位孔用于供所述螺钉的螺杆穿过,限制所述螺帽穿出。
CN202123211103.7U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边缘计算设备 Active CN2172794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11103.7U CN217279406U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边缘计算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11103.7U CN217279406U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边缘计算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79406U true CN217279406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88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11103.7U Active CN217279406U (zh) 2021-12-20 2021-12-20 一种边缘计算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794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44200B2 (en) Integrated ceiling device with mechanical arrangement for a light source
MX2012014362A (es) Sistemas y metodos para proveer un sistema de computo universal.
CN103930759A (zh) 通过促进紧凑和赏心悦目的物理特征的方式将传感系统集成至恒温器壳体中
US20040125562A1 (en) Parallel heat exchanger for a component in a mobile system
Chun et al. Real-time smart lighting control using human motion tracking from depth camera
CN105491860B (zh) 一种基于vr眼镜手持终端的散热装置、手持终端及vr眼镜
CN217279406U (zh) 一种边缘计算设备
CN211606626U (zh)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智能视频图像处理设备
WO2013153486A1 (en) Heat sink
CN106287972A (zh) 摄像头盒及空调室内机
CN110414457A (zh) 一种用于视频监控的算力系统
CN210804574U (zh) 一种多角度动态人脸识别门禁系统
CN206348720U (zh) 循环风冷式具扩展功能的单层式服务器
CN212135069U (zh) 一种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散热器
CN208369716U (zh) 一种带有散热片的活体检测装置和自助终端机
CN217487771U (zh) 智能头盔
CN213545378U (zh) 人脸识别门禁机
CN211479204U (zh) 一体式多功能门禁装置
CN108234822A (zh) 一种可配置多功能视频分析设备
CN211403452U (zh) 一种人脸识别设备
CN213069859U (zh) 智能人脸识别门禁考勤一体机
CN215773375U (zh) 基于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的一体化安防管控系统
CN213634295U (zh) 一种计算机散热机箱
CN214480911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安防相机
CN219800181U (zh) 一种基于超像素分析的动态视频检测预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