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72118U - 特斯拉阀铜管 - Google Patents

特斯拉阀铜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72118U
CN217272118U CN202220335091.4U CN202220335091U CN217272118U CN 217272118 U CN217272118 U CN 217272118U CN 202220335091 U CN202220335091 U CN 202220335091U CN 217272118 U CN217272118 U CN 2172721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pipe
fixedly connected
mounting plate
screw rod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33509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绍宁
李红东
单联军
周聪达
张贵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Dashan Crystalliz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Dashan Crystalliz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Dashan Crystalliz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lian Dashan Crystalliz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33509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721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721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721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lve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零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特斯拉阀铜管,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用于铸造的金属液都是高温液体,难以找到对应的设备控制流速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方铜管和两个管道,所述方铜管的四面管壁内部均设置有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位于管壁的外表面的内侧,所述流体通道具有单向涡流结构,所述单向涡流结构的横截面包括左右交替的圆形空腔,各个圆形空腔的内侧均设有弯月形的翅片,所述方铜管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阀,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的结构能够实现单向流动,能够对内部流体进行冷却,内部结构适应铸胚冷却传热规律,能够提高弯月形的翅片表面的流速。

Description

特斯拉阀铜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零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斯拉阀铜管。
背景技术
现在的铸胚冷却设备控制冷却流体的流速均使用泵来进行,如果想要加速换热面的冷却流体的流动必须对整个管道的流体进行加速,因为传统换热管道的流体流速与外部管道的流速是一致的,实际上运输管道的流速对铸胚冷却并没有影响,这样就浪费了加速的能源,而本设计通过结构设计对内部流体进行局部加速,用于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用于铸造的金属液都是高温液体,难以找到对应的设备控制流速的缺点,而提出的特斯拉阀铜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特斯拉阀铜管,包括方铜管和两个管道,所述方铜管的四面管壁内部均设置有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位于管壁的外表面的内侧,所述流体通道具有单向涡流结构,所述单向涡流结构的横截面包括左右交替的圆形空腔,各个圆形空腔的内侧均设有弯月形的翅片,所述方铜管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阀,两个连接阀分别与两个管道相互靠近的一侧相配合。
优选的,两个连接阀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插槽,两个插槽的内部均设置有内密封圈,两个管道上均固定套设有外密封圈,两个管道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插槽内并和与其相对应的内密封圈相接触,两个连接阀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外密封圈相互靠近的一侧相接触,所述连接阀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管道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卡装机构,所述卡装机构和与其相对应的限位块相配合,所述管道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和与其相对应的卡装组件相连接,通过管道与插槽之间的插接和卡装机构与限位块之间的卡装限位配合,可以实现连接阀与管道之间的稳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插槽的前侧和右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卡槽,所述管道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活动连接在与其相对应的卡槽内,通过卡块与卡槽之间的插接配合,可以对管道与插槽之间的插接进行限位。
优选的,卡装机构包括安装板、连接杆、套管和限位杆,所述安装板的一端滑动连接在管道上,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板的一侧,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套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套管滑动套设在限位杆上,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和与其相对应的限位块相卡装,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和与其相对应的调节组件相连接,通过限位杆与限位块之间的卡装限位配合,可以对连接阀与管道之间进行固定安装。
优选的,所述管道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安装板的一端滑动连接在与其相对应的滑槽内,通过开设滑槽可以对安装板的移动进行滑动限位。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在与其相对应的限位杆上,所述复位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在与其相对应的套管上,通过设置复位弹簧可以带动限位杆进行移动复位。
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丝杆和丝杆螺母,所述丝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与其相对应的安装板的一侧,所述丝杆螺母固定连接在管道上,所述丝杆螺母和与其相对应的丝杆螺纹连接,通过丝杆与丝杆螺母之间的螺纹连接配合,会带动安装板向远离连接阀的一侧进行移动。
有益效果:通过在方铜管的四面管壁内部设置流体通道,并将流体通道设置成单向涡流结构能够实现单向流动,且能够对内部流体进行冷却;
通过将单向涡流结构的横截面设置成左右交替的圆形空腔,且在各个圆形空腔的内侧设有弯月形的翅片,可以使其适应铸胚冷却传热规律,能够提高翅片表面的流速;
通过在连接阀上开设插槽可以便于连接阀与管道之间进行连接,通过卡块与卡槽之间的插接限位,可以实现管道与连接阀之间的连接定位,然后通过设置内密封圈和外密封圈可以对管道与连接阀之间的连接进行密封,避免流体发生泄漏的情况,另外通过限位杆与限位块之间的卡装限位配合,可以在管道与连接阀内部的插槽之间完成插接时,对管道与连接阀之间进行位置固定,使其不会发生脱离,提高管道与连接阀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通过转动丝杆并通过丝杆与丝杆螺母之间的螺纹连接配合,会带动安装板向远离连接阀的一侧移动,然后通过安装板与限位杆之间的传动,会带动限位杆向远离连接阀的一侧移动,此时通过限位杆与限位块之间的卡装限位和丝杆与丝杆螺母之间的螺纹连接配合,会带动管道和连接阀之间相互靠近,当管道和连接阀相互靠近时,这时管道和连接阀会对内密封圈和外密封圈进行挤压,通过对内密封圈和外密封圈的挤压,可以使内密封圈和外密封圈恢复密封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减少更换内密封圈和外密封圈的频率,节省了维护成本,同时能够保证方铜管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的结构能够实现单向流动,能够对内部流体进行冷却,内部结构适应铸胚冷却传热规律,能够提高弯月形的翅片表面的流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特斯拉阀铜管的结构主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特斯拉阀铜管的方铜管的结构侧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特斯拉阀铜管的附图1中A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特斯拉阀铜管的附图3中B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特斯拉阀铜管的连接阀、插槽、内密封圈、卡槽和限位块的结构三维图。
图中:1、方铜管;2、流体通道;3、圆形空腔;4、翅片;5、连接阀;6、插槽;7、内密封圈;8、卡槽;9、限位块;10、管道;11、外密封圈;12、卡块;13、丝杆;14、丝杆螺母;15、安装板;16、滑槽;17、连接杆;18、套管;19、限位杆;20、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5,特斯拉阀铜管,包括方铜管1和两个管道10,方铜管1的四面管壁内部均设置有流体通道2,流体通道2位于管壁的外表面的内侧,流体通道2具有单向涡流结构,单向涡流结构的横截面包括左右交替的圆形空腔3,各个圆形空腔3的内侧均设有弯月形的翅片4,方铜管1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阀5,两个连接阀5分别与两个管道10相互靠近的一侧相配合。
实施例二
两个连接阀5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插槽6,两个插槽6的内部均设置有内密封圈7,内密封圈7可以对管道10与连接阀5的内部之间的连接进行密封,两个管道10上均固定套设有外密封圈11,外密封圈11可以对连接阀5的外部和管道10之间的连接进行密封,两个管道10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插槽6内并和与其相对应的内密封圈7相接触,两个连接阀5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外密封圈11相互靠近的一侧相接触,连接阀5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9,管道10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卡装机构,卡装机构和与其相对应的限位块9相配合,管道10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和与其相对应的卡装组件相连接,通过管道10与插槽6之间的插接和卡装机构与限位块9之间的卡装限位配合,可以实现连接阀5与管道10之间的稳定连接;插槽6的前侧和右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卡槽8,管道10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12,卡块12活动连接在与其相对应的卡槽8内,通过卡块12与卡槽8之间的插接配合,可以对管道10与插槽6之间的插接进行限位;
卡装机构包括安装板15、连接杆17、套管18和限位杆19,安装板15的一端滑动连接在管道10上,连接杆1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板15的一侧,连接杆17的另一端与套管18的一侧固定连接,套管18滑动套设在限位杆19上,套管18可以对限位杆19进行滑动支撑,限位杆19的一端和与其相对应的限位块9相卡装,安装板15的一侧和与其相对应的调节组件相连接,通过限位杆19与限位块9之间的卡装限位配合,可以对连接阀5与管道10之间进行固定安装;管道10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滑槽16,安装板15的一端滑动连接在与其相对应的滑槽16内,通过开设滑槽16可以对安装板15的移动进行滑动限位;限位杆19上套设有复位弹簧20,复位弹簧20的顶端固定连接在与其相对应的限位杆19上,复位弹簧20的底端固定连接在与其相对应的套管18上,通过设置复位弹簧20可以带动限位杆19进行移动复位;
调节组件包括丝杆13和丝杆螺母14,丝杆13的一端转动连接在与其相对应的安装板15的一侧,丝杆螺母14固定连接在管道10上,丝杆螺母14和与其相对应的丝杆13螺纹连接,通过丝杆13与丝杆螺母14之间的螺纹连接配合,会带动安装板15向远离连接阀5的一侧进行移动。
工作原理:通过在方铜管1的四面管壁内部设置流体通道2,并将流体通道2设置成单向涡流结构能够实现单向流动,且能够对内部流体进行冷却,通过将单向涡流结构的横截面设置成左右交替的圆形空腔3,且在各个圆形空腔3的内侧设有弯月形的翅片4,可以使其适应铸胚冷却传热规律,能够提高翅片4表面的流速,然后通过在连接阀5上开设插槽6可以便于连接阀5与管道10之间进行连接,通过卡块12与卡槽8之间的插接限位,可以实现管道10与连接阀5之间的连接定位,然后通过设置内密封圈7和外密封圈11可以对管道10与连接阀5之间的连接进行密封,避免流体发生泄漏的情况,另外通过限位杆19与限位块9之间的卡装限位配合,可以在管道10与连接阀5内部的插槽6之间完成插接时,对管道10与连接阀5之间进行位置固定,使其不会发生脱离,提高管道10与连接阀5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最后当内密封圈7和外密封圈11的密封变差发生泄漏时,通过转动丝杆13并通过丝杆13与丝杆螺母14之间的螺纹连接配合,会带动安装板15向远离连接阀5的一侧移动,当安装板15进行移动时,会带动连接杆17向远离连接阀5的一侧移动,当连接杆17进行移动时,会带动套管18和限位杆19向远离连接阀5的一侧移动,此时通过限位杆19与限位块9之间的卡装限位和丝杆13与丝杆螺母14之间的螺纹连接配合,会带动管道10和连接阀5之间相互靠近,当管道10和连接阀5相互靠近时,这时管道10和连接阀5会对内密封圈7和外密封圈11进行挤压,通过对内密封圈7和外密封圈11的挤压,可以使内密封圈7和外密封圈11恢复密封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减少更换内密封圈7和外密封圈11的频率,节省了维护成本,同时能够保证方铜管1的正常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特斯拉阀铜管,包括方铜管(1)和两个管道(10),其特征在于,所述方铜管(1)的四面管壁内部均设置有流体通道(2),所述流体通道(2)位于管壁的外表面的内侧,所述流体通道(2)具有单向涡流结构,所述单向涡流结构的横截面包括左右交替的圆形空腔(3),各个圆形空腔(3)的内侧均设有弯月形的翅片(4),所述方铜管(1)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阀(5),两个连接阀(5)分别与两个管道(10)相互靠近的一侧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斯拉阀铜管,其特征在于,两个连接阀(5)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插槽(6),两个插槽(6)的内部均设置有内密封圈(7),两个管道(10)上均固定套设有外密封圈(11),两个管道(10)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插槽(6)内并和与其相对应的内密封圈(7)相接触,两个连接阀(5)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外密封圈(11)相互靠近的一侧相接触,所述连接阀(5)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9),所述管道(10)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卡装机构,所述卡装机构和与其相对应的限位块(9)相配合,所述管道(10)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和与其相对应的卡装组件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特斯拉阀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6)的前侧和右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卡槽(8),所述管道(10)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12),所述卡块(12)活动连接在与其相对应的卡槽(8)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特斯拉阀铜管,其特征在于,卡装机构包括安装板(15)、连接杆(17)、套管(18)和限位杆(19),所述安装板(15)的一端滑动连接在管道(10)上,所述连接杆(1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板(15)的一侧,所述连接杆(17)的另一端与套管(18)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套管(18)滑动套设在限位杆(19)上,所述限位杆(19)的一端和与其相对应的限位块(9)相卡装,所述安装板(15)的一侧和与其相对应的调节组件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特斯拉阀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0)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滑槽(16),所述安装板(15)的一端滑动连接在与其相对应的滑槽(16)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特斯拉阀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19)上套设有复位弹簧(20),所述复位弹簧(20)的顶端固定连接在与其相对应的限位杆(19)上,所述复位弹簧(20)的底端固定连接在与其相对应的套管(18)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特斯拉阀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丝杆(13)和丝杆螺母(14),所述丝杆(13)的一端转动连接在与其相对应的安装板(15)的一侧,所述丝杆螺母(14)固定连接在管道(10)上,所述丝杆螺母(14)和与其相对应的丝杆(13)螺纹连接。
CN202220335091.4U 2022-02-18 2022-02-18 特斯拉阀铜管 Active CN2172721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35091.4U CN217272118U (zh) 2022-02-18 2022-02-18 特斯拉阀铜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335091.4U CN217272118U (zh) 2022-02-18 2022-02-18 特斯拉阀铜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72118U true CN217272118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54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335091.4U Active CN217272118U (zh) 2022-02-18 2022-02-18 特斯拉阀铜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721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272118U (zh) 特斯拉阀铜管
CN216618097U (zh) 一种新型气液液压内部式机械装置
CN210068306U (zh) 一种持续水冷却发动机水箱的供水管密封结构
CN204987959U (zh) 套管式换热器
CN218340987U (zh) 一种汽车配件铸造工装
CN210940346U (zh) 一种速冷速热油式模温机
CN212774453U (zh) 一种便于快速拆卸的机油冷却器
CN205478652U (zh) 一种液压缸无功腔的冷却装置
CN112453341A (zh) 一种同步驱动式铜合金热顶铸造装置
CN104964584A (zh) 套管式换热器
CN208765543U (zh) 一种新型换热器
CN211120769U (zh) 一种可调节传热换热器
CN205036423U (zh) 一种机油冷却器
CN206362237U (zh) 一种大口径水道散热块
CN209961045U (zh) 一种螺纹翅片管式热换器
CN220168290U (zh) 一种分体叠加式液压站
CN214321741U (zh) 一种同步驱动式铜合金热顶铸造装置
CN218723470U (zh) 一种换热器用薄壁不锈钢管
CN212205065U (zh) 一种升温模具温度的装置
CN220829130U (zh) 一种多功能端盖及热交换器
CN216952150U (zh) 铸造模具用扳把式快插接头
CN210985819U (zh) 一种液冷式电机铝壳
CN218347981U (zh) 一种冷却器用液压双向转化阀
CN220689177U (zh) 一种暖通管安装结构
CN220893088U (zh) 一种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用换热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