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67555U - 一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用边坡种植带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用边坡种植带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67555U
CN217267555U CN202220847052.2U CN202220847052U CN217267555U CN 217267555 U CN217267555 U CN 217267555U CN 202220847052 U CN202220847052 U CN 202220847052U CN 217267555 U CN217267555 U CN 2172675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ffle
canal
ditch
cut
geological environ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4705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娟�
龙军
张栩强
陈思伶
周智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Shuneng Mine Development Technology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Shuneng Mine Development Technology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Shuneng Mine Development Technology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Shuneng Mine Development Technology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84705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675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675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6755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一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用边坡种植带结构,包括地基,所述地基表面铺设有土壤层,所述地基设有若干种植区,所述种植区底部设有第一截水沟,所述种植区侧边设有泄洪渠,所述第一截水沟与所述泄洪渠相连通,所述种植区铺设有疏水结构,所述疏水结构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围成框体结构,若干所述疏水结构之间形成疏水渠,所述疏水渠底部连通所述第一截水沟。本种植带结构中,在雨量小时,疏水结构能够有效的截流雨水,疏水渠能够在大雨或暴雨时疏散雨水,避免水土流失,第一截水沟能够收集雨水,再通过水泵和管道进行灌溉,暴雨时,第一截水沟中的过量雨水溢流至泄洪渠中进行可控、有序地排水。

Description

一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用边坡种植带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用边坡种植带结构。
背景技术
矿山包括煤矿、金属矿、非金属矿、建材矿和化学矿等等,在矿山挖掘过程中,其对生态环境破坏极为大,在挖掘完毕后,其地质极易由于矿山植被的缺失,导致出现泥石流、滑坡等现象,因此在对矿山挖掘完毕后,需对矿山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工作,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对矿山边坡进行植被种植,以恢复矿山的生态环境。
但是目前市场上关于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用的边坡种植带结构存在着一些缺点,传统的种植带结构较为单一,植被生长效率较为低下,且在对矿山边坡环境治理过程中,无法对边坡土体进行良好的保护作用,在降雨量小时不能够截流住雨水湿润土壤,在降雨量大时不能够收集雨水用于干旱时段的灌溉,在暴雨时不能够及时的疏散雨水避免水土流失或山体滑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用边坡种植带结构,能够在降雨量小时截流雨水湿润土壤,能够在降雨量大时收集雨水用于灌溉,能够在暴雨时及时疏散雨水避免水土流失或山体滑坡。
一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用边坡种植带结构,包括地基,所述地基表面铺设有土壤层,所述地基设有若干种植区,所述种植区底部设有第一截水沟,所述种植区侧边设有泄洪渠,所述第一截水沟与所述泄洪渠相连通,所述种植区铺设有疏水结构,所述疏水结构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围成框体结构,若干所述疏水结构之间形成疏水渠,所述疏水渠底部连通所述第一截水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顶端高于所述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于所述第二挡板斜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泄洪渠设有若干条,所述泄洪渠随坡体由上而下设置,所述泄洪渠设于所述种植区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截水沟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截水沟外侧设有第一挡墙,所述第一截水沟两端设有第二挡墙,所述第二挡墙顶端低于所述第一挡墙,所述第二挡墙的顶部低于所述泄洪渠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截水沟中央设有洼坑。
进一步地,所述洼坑底部设有水泵和液位计,所述水泵管连接有主管道,所述主管道螺接有止逆阀,所述主管道管连接有横管,所述横管管连接有若干支管,每个所述支管设有若干孔洞。
进一步地,所述种植区上方设有湿度检测仪,所述湿度检测仪埋设于所述土壤层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墙中央上方固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端固接有光伏板。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侧面固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上方固接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湿度检测仪和液位计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水泵、湿度检测仪和蓄电池电连接,所述蓄电池和光伏板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①本种植带结构中,在雨量小时,高出于土壤的疏水结构能够有效的截流雨水,充分的利用小量的雨水湿润土壤。
②本种植带结构中,疏水结构之间形成的疏水渠能够有效的在大雨或暴雨时疏散雨水,避免雨水对土壤的冲刷从而保证水土不流失以及山体滑坡。
③本种植带结构中,由第一挡墙和第二挡墙围成的第一截水沟能够在降雨量大的时候收集雨水,收集后的雨水再通过设有的水泵和管道在土壤干燥情况下进行灌溉。
④本种植带结构中,第一截水沟中的过量雨水能够溢流至泄洪渠中,通过泄洪渠进行可控、有序地排水,从而避免暴雨冲刷坡体土壤。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用边坡种植带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用边坡种植带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用边坡种植带结构中疏水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地基、2-土壤层、3-种植区、31-疏水结构、311-第一挡板、312-第二挡板、32-疏水渠、4-第一截水沟、41-第一挡墙、42-第二挡墙、43-洼坑、5-泄洪渠、6-水泵、 61-主管道、611-止逆阀、62-横管、63-支管、7-湿度检测仪、71-控制模块、8-支撑杆、 9-光伏板、91-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具体实施例:
如图1和3所示,一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用边坡种植带结构,包括地基1,地基1表面铺设有土壤层2,地基1设有若干种植区3,每个种植区3底部设有第一截水沟4,每个种植区3的左右两侧设有泄洪渠5,每个种植区3的结构相同,种植区3内铺设有若干疏水结构31,疏水结构31包括第一挡板311和第二挡板312,第一挡板311和第二挡板312 是由混凝土与钢筋制成的板状结构,第一挡板311均设为“L”型,第一挡板311与第二挡板312围成菱形,第一挡板311设于第二挡板312的上方,第一挡板311和第二挡板312 均埋设于土壤层2中,第一挡板311的顶端高出与土壤层210cm以上,第一挡板311的顶端高于第二挡板312的顶端,若干的疏水结构31之间形成疏水渠32,疏水渠32底部与第一截水沟4相连通,本种植带结构中,在雨量小时,高出于土壤的疏水结构31能够有效的截流雨水,充分的利用小量的雨水湿润土壤,疏水结构31之间形成的疏水渠32能够有效的在大雨或暴雨时疏散雨水,避免雨水对土壤的冲刷从而保证水土不流失且不发生山体滑坡问题。
如图1和2所示,第一截水沟4水平设置,第一截水沟4远离坡体端设有第一挡墙41,第一挡墙41由砖块和混凝土堆砌而成,第一截水沟4两端设有第二挡墙42,第二挡墙42 结构与第一挡墙41相同,第二挡墙42的顶端低于第一挡墙41,第一挡墙41中央顶面固接有支撑杆8,支撑杆8顶端固接有光伏板9,支撑杆8侧面固接有蓄电池91,蓄电池91 上方固接有控制模块71,第一截水沟4中央底部设有洼坑43,洼坑43底部放置有水泵6 和液位计,水泵6管连接有主管道61,主管道61上螺接有止逆阀611,主管道61固定连接有横管62,横管62连通有若干的支管63,支管63上设有若干孔洞,主管道61、横管 62和支管63均埋设于土壤层2中,主管道61和横管62靠近第一截水沟4,横管62水平设置,若干支管63随坡体由上而下平行设置,由第一挡墙41和第二挡墙42围成的第一截水沟4能够在降雨量大的时候收集雨水,收集后的雨水再通过设有的水泵6和管道在土壤干燥情况下进行灌溉。
如图1所示,泄洪渠5设于种植区3两端,泄洪渠5是由砖块和混凝土堆砌而成,泄洪渠5的顶部与第一挡墙41齐平,泄洪渠5的侧壁与第一挡墙41由砖和混凝土堆砌固定,泄洪渠5侧壁设有多个缺口,缺口的顶端与第二挡墙顶端齐平,泄洪渠5与第一截水沟4 相连通,在下暴雨时,第一截水沟4中的过量雨水能够溢流至泄洪渠5中,通过泄洪渠5 进行可控、有序地排水,从而避免暴雨冲刷坡体土壤。
如图2所示,土壤层2中埋设有湿度检测仪7,温度计靠近支管63末端,其中蓄电池91与光伏板9电连接,蓄电池91和控制模块71电连接,控制模块71分别与水泵6、湿度检测仪7和液位计电连接,控制模块71设有湿度范围和最低液位值,当湿度检测仪7 测量的湿度低于控制模块71设定的湿度范围且液位计测量的液位大于最低液位值时,控制模块71控制水泵6开启;当湿度检测仪7测量的湿度高于控制模块71设定的范围值时,控制模块71控制水泵6停止运转;在液位计测量的液位小于最低液位值时,即使湿度检测仪7检测的湿度小于设定的湿度范围,控制模块始终是控制水泵6停转。
本种植带结构中,种植区3能够种植绿植,绿植种植于疏水结构31框架内部,当降雨量小时,雨水被第一挡板311截流,被截流的雨水能够慢慢渗入土壤层2中;当降雨量增加时,雨水漫过第一挡板311并由第二挡板312截流后流至疏水渠32,通过疏水渠32 汇入第一截水沟4中,第一截水沟4收集雨水,在天气干旱时,湿度检测仪7对土壤中的水分进行测定,当测定值小于控制模块71设定的范围且液位大于设定最小液位值时,控制模块71开启水泵6对土壤层2进行补水,当湿度检测仪7测定值大于或等于控制模块 71设定的范围时,控制模块71停止水泵6运转;当降雨量为暴雨时,雨水通过经过疏水渠32汇入至第一截水沟4中,当第一截水沟4中的雨水位高于第二挡墙42时,雨水漫过第二挡墙42流至泄洪渠5排至坡体底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用边坡种植带结构,包括地基(1),所述地基(1)表面铺设有土壤层(2),所述地基(1)设有若干种植区(3),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区(3)底部设有第一截水沟(4),所述种植区(3)侧边设有泄洪渠(5),所述第一截水沟(4)与所述泄洪渠(5)相连通,所述种植区(3)铺设有疏水结构(31),所述疏水结构(31)包括第一挡板(311)和第二挡板(312),所述第一挡板(311)与所述第二挡板(312)围成框体结构,若干所述疏水结构(31)之间形成疏水渠(32),所述疏水渠(32)底部连通所述第一截水沟(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用边坡种植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311)顶端高于所述第二挡板(312),所述第一挡板(311)设于所述第二挡板(312)斜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用边坡种植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洪渠(5)设有若干条,所述泄洪渠(5)随坡体由上而下设置,所述泄洪渠(5)设于所述种植区(3)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用边坡种植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截水沟(4)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截水沟(4)外侧设有第一挡墙(41),所述第一截水沟(4)两端设有第二挡墙(42),所述第二挡墙(42)顶端低于所述第一挡墙(41),所述第二挡墙(42)的顶部低于所述泄洪渠(5)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用边坡种植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截水沟(4)中央设有洼坑(4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用边坡种植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洼坑(43)底部设有水泵(6)和液位计,所述水泵(6)管连接有主管道(61),所述主管道(61)螺接有止逆阀(611),所述主管道(61)管连接有横管(62),所述横管(62)管连接有若干支管(63),每个所述支管(63)设有若干孔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用边坡种植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区(3)上方设有湿度检测仪(7),所述湿度检测仪(7)埋设于所述土壤层(2)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用边坡种植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墙(41)中央上方固接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顶端固接有光伏板(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用边坡种植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8)侧面固接有蓄电池(91),所述蓄电池(91)上方固接有控制模块(71),所述控制模块(71)分别与湿度检测仪(7)和液位计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71)、水泵(6)、湿度检测仪(7)和蓄电池(91)电连接,所述蓄电池(91)和光伏板(9)电连接。
CN202220847052.2U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用边坡种植带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2675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47052.2U CN217267555U (zh)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用边坡种植带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47052.2U CN217267555U (zh)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用边坡种植带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67555U true CN217267555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73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47052.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267555U (zh)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用边坡种植带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675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90587U (zh) 一种边坡聚流生态灌水系统
CN110847196A (zh) 一种兼顾太阳能利用的黄土塬生态治理结构及其治理方法
CN113668573A (zh) 岩溶坡地和石漠化边坡的水土共蓄和生态护坡的方法
CN109868878A (zh) 一种大型喀斯特洼地疏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9824682U (zh) 一种坡体绿化结构
CN214116694U (zh) 一种生态种植箱及应用该种植箱的水利生态硬质驳岸
CN102726141A (zh) 盐碱地改良设施及其改良方法
CN217267555U (zh) 一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用边坡种植带结构
CN215165692U (zh) 一种水利渠道防渗用多级防护坡
CN215518612U (zh) 一种基于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用堤坝护坡结构
CN213926103U (zh) 一种生态护坡
CN215122670U (zh) 一种高效利用降水的半干旱排土场边坡植被修复结构
CN215165709U (zh) 一种用于生态护坡的植被混凝土结构
CN214784037U (zh) 一种生态河道护坡
CN115142440A (zh) 一种绿化工程边坡加固装置及其加固方法
CN212153625U (zh) 一种城市建设雨水花园
CN212742790U (zh) 一种防淤堵的边坡排水沟
CN112868459A (zh) 高效利用降水的半干旱排土场边坡植被修复结构及方法
CN208152189U (zh) 一种雨水生态排放系统
CN113622603A (zh) 海绵城市雨水系统
CN113073706A (zh) 一种截潜流取水口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2252343A (zh) 一种兼具排水和景观绿化灌溉的边坡马道及其施工方法
CN217053239U (zh) 生态护坡结构
CN220888675U (zh) 边坡结构
CN220953460U (zh) 一种粉质土边坡应用蜂格网的处理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8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