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45074U - 一种用于气管隆突重建术患者体位约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气管隆突重建术患者体位约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45074U
CN217245074U CN202221141490.3U CN202221141490U CN217245074U CN 217245074 U CN217245074 U CN 217245074U CN 202221141490 U CN202221141490 U CN 202221141490U CN 217245074 U CN217245074 U CN 2172450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headgear
restraint device
plate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4149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美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No10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No10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No10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No10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2114149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450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450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4507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气管隆突重建术患者体位约束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头套、背部依靠板和固定部;所述头套和背部依靠板均与固定部连接,头套和背部依靠板之间通过软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用于将背部依靠板先固定在人体上,然后拉动头套,以使头套绕背部依靠板转动,通过将背部依靠板设置在人体背部,固定部将背部依靠板固定在人体上,然后将头套套在人体头部,利用固定部对头套进行拉动,然后将头套和背部依靠板之间的角度进行改变并固定,即人体头部与躯干形成颈前屈位度角,以使术后伤口的愈合更加便利,减轻患者身心中巨大生理、心理的痛苦,减少了护理的工作难度和工作负担。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气管隆突重建术患者体位约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气管隆突重建术患者体位约束装置。
背景技术
气管隆突重建术适用于病变累及隆突的病例,该手术创伤大,难度高,并发症较多。术后由于气管的缩短,造成切口周围组织张力增加,易发生吻合口瘘。所以加强颈胸部体位的围术期护理是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气管隆突重建术后患者需保持颈前屈位30度角,持续2周时间,因体位护理不当,或突发颈部剧烈扭动,会造成吻合口撕裂等严重并发症,给患者带来巨大生理、心理的痛苦,影响术后伤口的愈合,增加护理的工作难度和工作负担。目前常采用Pearson固定:下颌与胸部缝合,活动时会引起疼痛;每日对缝合处消毒,防止感染,Pearson体位易导致颈部肌肉疲劳,术后需经常局部按摩,Pearson 体位影响患者睡眠及日常活动,易产生焦虑、烦躁情绪。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气管隆突重建术患者体位约束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气管隆突重建术患者体位约束装置,通过将背部依靠板设置在人体背部,固定部将背部依靠板固定在人体上,然后将头套套在人体头部,利用固定部对头套进行拉动,然后将头套和背部依靠板之间的角度进行改变并固定,即人体头部与躯干形成颈前屈位30度角,以使术后伤口的愈合更加便利,减轻患者身心中巨大生理、心理的痛苦,减少了护理的工作难度和工作负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气管隆突重建术患者体位约束装置,包括头套、背部依靠板和固定部;所述头套和背部依靠板均与固定部连接,头套和背部依靠板之间通过软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用于将背部依靠板先固定在人体上,然后拉动头套,以使头套绕背部依靠板转动,通过将背部依靠板设置在人体背部,固定部将背部依靠板固定在人体上,然后将头套套在人体头部,利用固定部对头套进行拉动,然后将头套和背部依靠板之间的角度进行改变并固定,即人体头部与躯干形成颈前屈位度角,以使术后伤口的愈合更加便利,减轻患者身心中巨大生理、心理的痛苦,减少了护理的工作难度和工作负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头套上设有收缩带和一对塑料卡扣;所述收缩带的带身固定在头套上,一对塑料卡扣分别固定安装在收缩带的两端,一对塑料卡扣卡接,通过一对塑料卡扣对收缩带进行两端连接,收缩带自身松紧收缩特性,使得头套能够更好的被固定在人体头部,并且收缩带能够适应不同人头围的大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背部依靠板包括靠板本体和一对支撑台;一对所述支撑台关于靠板本体中心对称固定安装在靠板本体上,通过支撑台对人体腋下进行支撑,使得背部依靠板能够跟好的贴合人体背部,方便固定,并且方便医护人员进行安装参照,使得病人更加舒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背部依靠板还包括一对升降台;一对所述升降台分别通过螺纹的方式转动连接在一对支撑台远离靠板本体的一面,通过升降台的螺纹升降,使得辅助能够带在抵在上面,防止直接抵在人体面积过大,造成勒痕,造成胸闷的情况,适应不同体型的人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背部依靠板还包括膨胀保护结构;所述膨胀保护结构设置在头套和背部依靠板连接位置,用于保护人体颈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膨胀保护结构包括开口槽、充放气装置和气囊;所述开口槽开设在靠板本体上,位于一对支撑台之间,气囊固定安装在开口槽的侧壁上,气囊呈弧形设置形成一个放置充放气装置的空间,充放气装置连接在气囊上,通过气囊呈弧形设置形成利用充放气装置的空间,使得在不使用时放置充放气装置不会影响到患者,利用对气囊的充放气,使得患者头部被固定位置后颈椎能够有一定的疲劳缓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带、紧缩扣、一对辅助带和一对塑料连接扣;一对所述辅助带分别固定安装在靠板本体的两侧,一对塑料连接扣分别固定安装在一对辅助带上,紧缩扣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辅助带的侧面,固定带一端固定在头套上,另一端与紧缩扣连接,一对辅助带和一对升降台抵接,通过将一对辅助带对人体进行捆绑固定,然后以辅助带的位置作为劳动头套的发力点,以使头套能够更加省力的被调节,利用紧缩扣进行长度调节,从而改变了头部的颈前屈位角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背部依靠板2和支撑台22均为硅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背部依靠板设置在人体背部,固定部将背部依靠板固定在人体上,然后将头套套在人体头部,利用固定部对头套进行拉动,然后将头套和背部依靠板之间的角度进行改变并固定,即人体头部与躯干形成颈前屈位30度角,以使术后伤口的愈合更加便利,减轻患者身心中巨大生理、心理的痛苦,减少了护理的工作难度和工作负担。
(2)本实用新型通过一对塑料卡扣对收缩带进行两端连接,收缩带自身松紧收缩特性,使得头套能够更好的被固定在人体头部,并且收缩带能够适应不同人头围的大小。
(3)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台对人体腋下进行支撑,使得背部依靠板能够跟好的贴合人体背部,方便固定,并且方便医护人员进行安装参照,使得病人更加舒适。
(4)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台的螺纹升降,使得辅助能够带在抵在上面,防止直接抵在人体面积过大,造成勒痕,造成胸闷的情况,适应不同体型的人群。
(5)本实用新型通过气囊呈弧形设置形成利用充放气装置的空间,使得在不使用时放置充放气装置不会影响到患者,利用对气囊的充放气,使得患者头部被固定位置后颈椎能够有一定的疲劳缓解。
(6)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一对辅助带对人体进行捆绑固定,然后以辅助带的位置作为劳动头套的发力点,以使头套能够更加省力的被调节,利用紧缩扣进行长度调节,从而改变了头部的颈前屈位角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固定部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背部依靠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头套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头套;11、收缩带;12、塑料卡扣;2、背部依靠板;21、开口槽;22、支撑台;23、升降台;3、膨胀保护结构;31、充放气装置;32、气囊;4、固定部;41、固定带;42、紧缩扣;43、辅助带;44、塑料连接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气管隆突重建术患者体位约束装置,包括头套1、背部依靠板2和固定部4;头套1和背部依靠板2均与固定部4连接,头套1和背部依靠板2之间通过软板固定连接;固定部4用于将背部依靠板2先固定在人体上,然后拉动头套1,以使头套1绕背部依靠板2转动,通过将背部依靠板2设置在人体背部,固定部4将背部依靠板2固定在人体上,然后将头套1套在人体头部,利用固定部4对头套1进行拉动,然后将头套1和背部依靠板2之间的角度进行改变并固定,即人体头部与躯干形成颈前屈位度角,以使术后伤口的愈合更加便利,减轻患者身心中巨大生理、心理的痛苦,减少了护理的工作难度和工作负担。
如图1-5所示,头套1上设有收缩带11和一对塑料卡扣12;收缩带11的带身固定在头套1上,一对塑料卡扣12分别固定安装在收缩带11的两端,一对塑料卡扣12卡接,通过一对塑料卡扣12对收缩带11进行两端连接,收缩带11自身松紧收缩特性,使得头套1能够更好的被固定在人体头部,并且收缩带11能够适应不同人头围的大小。
如图1-4所示,背部依靠板2包括靠板本体和一对支撑台22;一对支撑台22 关于靠板本体中心对称固定安装在靠板本体上,通过支撑台22对人体腋下进行支撑,使得背部依靠板2能够跟好的贴合人体背部,方便固定,并且方便医护人员进行安装参照,使得病人更加舒适。
如图3-4所示,背部依靠板2还包括一对升降台23;一对升降台23分别通过螺纹的方式转动连接在一对支撑台22远离靠板本体的一面,通过升降台23的螺纹升降,使得辅助能够带在抵在上面,防止直接抵在人体面积过大,造成勒痕,造成胸闷的情况,适应不同体型的人群。
如图3-4所示,背部依靠板2还包括膨胀保护结构3;膨胀保护结构3设置在头套1和背部依靠板2连接位置,用于保护人体颈椎。
如图1-4所示,膨胀保护结构3包括开口槽21、充放气装置31和气囊32;开口槽21开设在靠板本体上,位于一对支撑台22之间,气囊32固定安装在开口槽 21的侧壁上,气囊32呈弧形设置形成一个放置充放气装置31的空间,充放气装置31连接在气囊32上,通过气囊32呈弧形设置形成利用充放气装置31的空间,使得在不使用时放置充放气装置31不会影响到患者,利用对气囊32的充放气,使得患者头部被固定位置后颈椎能够有一定的疲劳缓解。
如图1-5所示,固定部4包括固定带41、紧缩扣42、一对辅助带43和一对塑料连接扣44;一对辅助带43分别固定安装在靠板本体的两侧,一对塑料连接扣 44分别固定安装在一对辅助带43上,紧缩扣42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辅助带43的侧面,固定带41一端固定在头套1上,另一端与紧缩扣42连接,一对辅助带43和一对升降台23抵接,通过将一对辅助带43对人体进行捆绑固定,然后以辅助带 43的位置作为劳动头套1的发力点,以使头套1能够更加省力的被调节,利用紧缩扣42进行长度调节,从而改变了头部的颈前屈位角度,背部依靠板2和支撑台 22均为硅胶材质。
工作原理:如图1-5所示,当需要使用时,先将靠板本体放置在病人背部,然后将人体腋下位置作为支撑台22的放置点,然后将一对辅助带43通过一对塑料连接扣44进行连接,调节升降台23对辅助带43进行支撑,适应不同人群,防止辅助带43大面积接触人体造成勒痕,将头套1套在人体头部,然后将固定带41 穿过紧缩扣42,利用紧缩扣42作为发力点,然后对固定带41长度进行收紧,使得头套1带着人体头部开始颈前屈位,到达指定角度位置后,启动充放气装置31,使得气囊32开始进行对应的充气或者放气,以使人体颈椎位置能够得到支撑,放置疲劳导致伤口二次受伤。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用于气管隆突重建术患者体位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头套(1)、背部依靠板(2)和固定部(4);
所述头套(1)和背部依靠板(2)均与固定部(4)连接,头套(1)和背部依靠板(2)之间通过软板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部(4)用于将背部依靠板(2)先固定在人体上,然后拉动头套(1),以使头套(1)绕背部依靠板(2)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管隆突重建术患者体位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套(1)上设有收缩带(11)和一对塑料卡扣(12);
所述收缩带(11)的带身固定在头套(1)上,一对塑料卡扣(12)分别固定安装在收缩带(11)的两端,一对塑料卡扣(12)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管隆突重建术患者体位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依靠板(2)包括靠板本体和一对支撑台(22);
一对所述支撑台(22)关于靠板本体中心对称固定安装在靠板本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管隆突重建术患者体位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依靠板(2)还包括一对升降台(23);
一对所述升降台(23)分别通过螺纹的方式转动连接在一对支撑台(22)远离靠板本体的一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管隆突重建术患者体位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依靠板(2)还包括膨胀保护结构(3);所述膨胀保护结构(3)设置在头套(1)和背部依靠板(2)连接位置,用于保护人体颈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管隆突重建术患者体位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保护结构(3)包括开口槽(21)、充放气装置(31)和气囊(32);
所述开口槽(21)开设在靠板本体上,位于一对支撑台(22)之间,气囊(32)固定安装在开口槽(21)的侧壁上,气囊呈弧形设置形成一个放置充放气装置(31)的空间,充放气装置(31)连接在气囊(32)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管隆突重建术患者体位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带(41)、紧缩扣(42)、一对辅助带(43)和一对塑料连接扣(44);
一对所述辅助带(43)分别固定安装在靠板本体的两侧,一对塑料连接扣(44)分别固定安装在一对辅助带(43)上,紧缩扣(42)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辅助带(43)的侧面,固定带(41)一端固定在头套(1)上,另一端与紧缩扣(42)连接,一对辅助带(43)和一对升降台(23)抵接。
CN202221141490.3U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用于气管隆突重建术患者体位约束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2450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41490.3U CN217245074U (zh)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用于气管隆突重建术患者体位约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41490.3U CN217245074U (zh)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用于气管隆突重建术患者体位约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45074U true CN217245074U (zh) 2022-08-23

Family

ID=828837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4149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245074U (zh) 2022-05-12 2022-05-12 一种用于气管隆突重建术患者体位约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450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40094B1 (en) Orthopedic garment for dynamically enhancing proper posture
US6540702B1 (en) Breast compressing device
CN217245074U (zh) 一种用于气管隆突重建术患者体位约束装置
CN214434699U (zh) 一种上肢骨折患者用外固定装置
CN110464414A (zh) 一种带腿部固定的髂骨充气压力止血带
CN2776301Y (zh) 股动脉压迫装置
CN210749376U (zh) 一种带腿部固定的髂骨充气压力止血带
CN2350016Y (zh) 人腿正畸矫形带
CN209734248U (zh) 一种可精确调节头位的气管肿瘤术后恢复装置
CN212547300U (zh) 一种充气式肩关节固定支具
CN207768614U (zh) 一种新型外科术后护理装置
CN216257812U (zh) 一种充气式加压腹带
CN219184393U (zh) 一种锁骨骨折康复器
CN214157693U (zh) 一种腋臭术后伤口加压带
CN215584493U (zh) 一种用于脊柱手术护理用防护充气装置
CN215535417U (zh) 一种锁骨骨折术后固定装置
CN215652035U (zh) 一种术后护理腹带
CN2497754Y (zh) 上肢损伤治疗悬吊带
CN209827356U (zh) 一种腹部带蒂皮瓣术后患者用手臂固定装置
CN216148131U (zh) 一种介入术患儿用压迫止血装置
CN216495688U (zh) 充气式椎管内麻醉穿刺体位固定装置
CN216394406U (zh) 一种固定肩锁关节脱位的装置
CN217645495U (zh) 一种用于摆放侧卧位的上肢托手垫
CN210019846U (zh) 功能保护性皮牵引固定套
CN217286231U (zh) 一种具有纵向牵引功能的桡骨远端骨折固定夹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