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31696U - 江河大堤决口沉笼法封堵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江河大堤决口沉笼法封堵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231696U CN217231696U CN202220829694.XU CN202220829694U CN217231696U CN 217231696 U CN217231696 U CN 217231696U CN 202220829694 U CN202220829694 U CN 202220829694U CN 217231696 U CN217231696 U CN 2172316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m
- cage
- breach
- steel frame
- st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30—Flood prevention; Flood or storm water management, e.g. using flood barrier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江河大堤决口沉笼法封堵装置,属于河堤治理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型钢框架笼,还包括堤坝,堤坝包括决口侧堤坝和对侧堤坝,型钢框架笼对应布置到决口侧堤坝内侧的溃堤口处;对侧堤坝上设有地锚,型钢框架笼采用钢索固定连接地锚进行固定;型钢框架笼内布置砼模块形成重力坝体,用于对溃堤口处封堵。本实用新型施工简便,周期短,耗材少,节约人力物力时间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江河大堤决口沉笼法封堵装置,属于河堤治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坝堤防的堵口方法主要包括3种:平堵、立堵和混合堵。平堵指的是沿着堤坝轴线自下向上进行填料,最终填至高于水面的方法;立堵指的是先从一侧出发,沿着堤坝轴线向河流中间逐步填堵,实现合拢堵口的方法;而混合堵是以上两种方法的结合,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通常情况下合拢技术有3种,分别是横梁合拢、沉排合拢和关门合拢。横梁合拢采用恰当的粗木棍,将其横在溃堤口之上,然后将两端固定,在木棍的前排打木桩,并压上实土袋,从而阻断水流的方法。沉排合拢方法采用的是细木杆绑扎成的方形沉排,在沉排上放置可以控制浮起的土袋,并将其漂浮至合拢口位置,然后再大量放置土袋直至露出水面,然后进行填筑施工。关门合拢方法主要是采用粗木桩,在木桩上捆扎轻质的树枝或者秸秆,然后控制其漂浮至合拢口处,之后迅速将土袋抛压完成最后合拢。
现有技术存在一下技术缺陷:
施工周期长,操作复杂,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江河大堤决口沉笼法封堵装置,施工简便,周期短,耗材少,节约人力物力时间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江河大堤决口沉笼法封堵装置,包括型钢框架笼,还包括堤坝,堤坝包括决口侧堤坝和对侧堤坝,型钢框架笼对应布置到决口侧堤坝内侧的溃堤口处;对侧堤坝上设有地锚,型钢框架笼采用钢索固定连接地锚进行固定;型钢框架笼内布置砼模块形成重力坝体,用于对溃堤口处封堵。
工作过程或工作原理:
在溃堤口处用起吊设备把型钢框架笼放置到决口处堤坝内侧,在对侧堤坝上固定好地锚,钢索穿过钢索钩连接地锚,确保型钢框架笼与地锚紧固连接防止型钢框架笼位移、倾斜;再用起吊设备把砼模块放置到型钢框架笼里形成重力坝体;这时溃堤口水流量减小;再使用常规封堵法和合拢法进行施工作业;或使用沉笼前后排列进行施工作业。
优选地,所述的对侧堤坝上设有钢索拉紧设备,钢索拉紧设备用于将钢索拉紧对型钢框架笼固定。
优选地,所述的型钢框架笼高度高于堤坝高度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型钢框架笼长度大于溃堤口长度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型钢框架笼包括立柱,立柱之间设有横撑和斜撑。
优选地,所述的横撑和/或斜撑上设有钢索钩,钢索钩用于穿装钢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型钢框架笼、钢索和地锚连接固定,并通过布置砼模块,型钢框架笼与砼模块形成重力坝体,能够用起吊设备快速经型钢框架笼放置到溃堤口处,利用地锚把钢索和型钢框架笼固定住;再用起吊设备把砼模块放置到型钢框架笼里形成重力坝体;迅速对溃堤口进行处理,能够迅速控制溃堤口水流量减小;再使用常规封堵法和合拢法进行施工作业;或者用沉笼前后排列进行施工作业;施工简便,施工周期短,所用耗材少,节约人力物力时间成本;而且极大降低溃堤导致的损失。
2、通过设置钢索拉紧设备,能够确保钢索处于拉紧状态,确保拉紧固定状态,确保封堵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图3中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图3中C-C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图3中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图3的仰视图。
图中:1、决口侧堤坝;2、溃堤口;3、型钢框架笼;4、钢索拉紧设备;5、地锚;6、对侧堤坝;7、钢索;8、砼模块;
31、立柱;32、横撑;33、斜撑;34、钢索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江河大堤决口沉笼法封堵装置,包括型钢框架笼3,还包括堤坝,堤坝包括决口侧堤坝1和对侧堤坝6,型钢框架笼3对应布置到决口侧堤坝1内侧的溃堤口2处;对侧堤坝6上设有地锚5,型钢框架笼3采用钢索固定连接地锚5进行固定;型钢框架笼3内布置砼模块8形成重力坝体,用于对溃堤口2处封堵。
如图1所示,对侧堤坝6上设有钢索拉紧设备4,钢索拉紧设备4用于将钢索7拉紧对型钢框架笼3固定。
如图4-图5所示,型钢框架笼3高度高于堤坝高度设置。
如图4-图5所示,型钢框架笼3长度大于溃堤口2长度设置。
如图2所示,型钢框架笼3包括立柱31,立柱31之间设有横撑32和斜撑33。横撑32和/或斜撑33上设有钢索钩34,可以横撑上设有钢索钩,也可斜撑上设有钢索钩,也可以横撑和斜撑上均设有钢索钩。钢索钩34用于穿装钢索7。
工作过程或工作原理:
江河大堤决口沉笼法封堵过程:
在溃堤口处用起吊设备把型钢框架笼1放置到决口处堤坝内侧,在对侧堤坝上固定好地锚,钢索穿过钢索钩连接地锚,用钢索拉进设备4将钢索拉紧,确保型钢框架笼与地锚紧固连接防止型钢框架笼位移;利用地锚把钢索和型钢框架笼固定住;再用吊车把砼模块放置到型钢框架笼里形成重力坝体;这时龙口水流量减小;再使用常规封堵法和合拢法进行施工作业;或者用沉笼前后排列进行施工作业。
所述的型钢框架笼事先焊接装配好,砼模块采用预制模式,可以直接输送到现场,直接使用,无需现场施工,操作方便,大大缩短施工周期,能够尽快减少溃堤时间,减少损失。
本实用新型中对结构的方向以及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如前后左右上下的描述,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仅为描述方便。
Claims (6)
1.一种江河大堤决口沉笼法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型钢框架笼(3),还包括堤坝,堤坝包括决口侧堤坝(1)和对侧堤坝(6),型钢框架笼(3)对应布置到决口侧堤坝(1)内侧的溃堤口(2)处;对侧堤坝(6)上设有地锚(5),型钢框架笼(3)采用钢索固定连接地锚(5)进行固定;型钢框架笼(3)内布置砼模块(8)形成重力坝体,用于对溃堤口(2)处封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江河大堤决口沉笼法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侧堤坝(6)上设有钢索拉紧设备(4),钢索拉紧设备(4)用于将钢索(7)拉紧对型钢框架笼(3)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江河大堤决口沉笼法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型钢框架笼(3)高度高于堤坝高度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江河大堤决口沉笼法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型钢框架笼(3)长度大于溃堤口(2)长度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江河大堤决口沉笼法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型钢框架笼(3)包括立柱(31),立柱(31)之间设有横撑(32)和斜撑(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江河大堤决口沉笼法封堵装置,其特征在于,横撑(32)和/或斜撑(33)上设有钢索钩(34),钢索钩(34)用于穿装钢索(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829694.XU CN217231696U (zh) | 2022-04-11 | 2022-04-11 | 江河大堤决口沉笼法封堵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829694.XU CN217231696U (zh) | 2022-04-11 | 2022-04-11 | 江河大堤决口沉笼法封堵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231696U true CN217231696U (zh) | 2022-08-19 |
Family
ID=82818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829694.XU Active CN217231696U (zh) | 2022-04-11 | 2022-04-11 | 江河大堤决口沉笼法封堵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231696U (zh) |
-
2022
- 2022-04-11 CN CN202220829694.XU patent/CN21723169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948349A (zh) | 快速堵口装配式结构体系、安装装置及方法 | |
CN217231696U (zh) | 江河大堤决口沉笼法封堵装置 | |
CN101586335B (zh) | 一种溃口截流装置及截流方法 | |
CN111979978B (zh) | 一种决堤口封堵装置 | |
CN206784389U (zh) | 快速堵口装配式结构体系及安装装置 | |
CN111979979B (zh) | 一种防洪决堤口封堵设备 | |
CN110409373A (zh) | 一种抗洪抢险网装置及其应用和使用方法 | |
CN215887944U (zh) | 一种深水大流速河道戗堤进占筑岛平台 | |
JP4108894B2 (ja) | 流木止め付き鋼製組枠 | |
CN111962466B (zh) | 一种大流量大跨度决堤口封堵装置 | |
CN211773798U (zh) | 一种水利围堰施工使用的折叠式防汛挡水装置 | |
CN112281922B (zh) | 一种悬挑盖板永临支护桩体系转换方法 | |
CN215165207U (zh) | 一种土石堤坝防浪险情的应急装置 | |
CN108797515B (zh) | 一种可移动的浮力式膜结构挡水坝及其应用方法 | |
CN218907677U (zh) | 一种用于进行袋装的投料装置及投料系统 | |
CN221167880U (zh) |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围堰结构 | |
CN217839889U (zh) | 一种堤坝溃口快速封堵装置及封堵结构 | |
CN211773379U (zh) | 一种隧洞施工挡水装置 | |
CN215518715U (zh) | 一种逆水沉排装置 | |
CN215332872U (zh) | 一种水利工程隧洞口拦污装置 | |
CN1271285C (zh) | 可移动潜浮的活动堤坝 | |
CN118422641B (zh) | 一种基于火箭锚与管桩的堤防溃口封堵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08750031A (zh) | 防风浪水上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
CN1384251A (zh) | 江河截流时大坝口门快速合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4883432U (zh) | 一种斜坡式护岸模袋混凝土施工用牵拉定位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