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19815U - 一种气管套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管套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19815U
CN217219815U CN202220197189.8U CN202220197189U CN217219815U CN 217219815 U CN217219815 U CN 217219815U CN 202220197189 U CN202220197189 U CN 202220197189U CN 217219815 U CN217219815 U CN 2172198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cover body
tube
outer side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9718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梅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 S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2019718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198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198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198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气管套管,包括罩体、带体以及管体;所述罩体上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所述带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带体处于所述罩体的外侧,所述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过孔,所述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二过孔;所述管体套设在所述带体的外侧;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分别突出于所述管体外。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病人不同的脖子尺寸选择合适的长度,安装固定稳固,无需经常更换,也不宜引起患者不适、同时使用较为便捷;此外,由于采用了管体套设的方式,带体不易弄脏,无需频繁更换。

Description

一种气管套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管套管。
背景技术
气管套管是一种应用于气管切开术的医用器械,气管切开术是指切开颈段气管并放置气管套管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滞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
目前科室使用的气管套管在连接患者脖子时通常是采用白色布绳连接,不仅容易弄脏,需要经常更换,还容易造成患者不适,使用起来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易弄脏、无需经常更换且不易引起患者不适的使用方便的气管套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管套管,包括罩体、带体以及管体;所述罩体上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所述带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带体处于所述罩体的外侧,所述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过孔,所述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二过孔;所述管体套设在所述带体的外侧;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分别突出于所述管体外。
进一步地,气管套管还包括第一限位座和第一盖体;所述第一限位座设置在所述罩体的内侧上且具有与所述第一过孔连通的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端还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座的外侧上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盖体的内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适配的第一内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孔连通的第一通孔。
进一步地,气管套管还包括第二限位座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二限位座设置在所述罩体的内侧上且具有与所述第二过孔连通的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端还穿过所述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座的外侧上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盖体的内侧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外螺纹适配的第二内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盖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孔连通的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的长度和所述带体的长度比为1:1.2至1:1.5。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为橡胶管。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管;所述连管设置在所述罩体的外侧,所述罩体上开设有与所述连管连通的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气管套管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管套管中,套设在病人的脖子上的部分为处于罩体外侧的管体和突出于管体外的带体长度;在使用时,通过拉动处于罩体内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调整处于罩体外侧的带体长度,以调整套设在病人的脖子上的套管长度,处于罩体内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各自打结形成无法穿过第一过孔或第二过孔的结节。由此,本实施例能够根据病人不同的脖子尺寸选择合适的长度,安装固定稳固,无需经常更换,也不宜引起患者不适、同时使用较为便捷。此外,由于采用了管体套设的方式,带体不易弄脏,无需频繁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管套管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管套管的第一盖体和第一限位座之间的分解图。
图中,1、连管;2、管体;3、带体;4、第一盖体;5、第一通孔;6、第一限位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气管套管,包括罩体、带体3以及管体2;所述罩体上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所述带体3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带体3处于所述罩体的外侧,所述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过孔,所述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二过孔;所述管体2套设在所述带体3的外侧;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分别突出于所述管体2外。
基于上述方案,套设在病人的脖子上的部分为处于罩体外侧的管体2和突出于管体2外的带体3长度;在使用时,通过拉动处于罩体内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调整处于罩体外侧的带体3长度,以调整套设在病人的脖子上的套管长度,处于罩体内侧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各自打结形成无法穿过第一过孔或第二过孔的结节。由此,本实施例能够根据病人不同的脖子尺寸选择合适的长度,安装固定稳固,无需经常更换,也不宜引起患者不适、同时使用较为便捷。此外,由于采用了管体2套设的方式,带体3不易弄脏,无需频繁更换。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气管套管还包括第一限位座6和第一盖体4;所述第一限位座6设置在所述罩体的内侧上且具有与所述第一过孔连通的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端还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座6的外侧上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盖体4的内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适配的第一内螺纹。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座6和第一盖体4,能够将第一端上形成的结节隐藏在第一盖体4内,保持整体外观良好。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第一盖体4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孔连通的第一通孔5,以供形成结节后仍具有较长的自由部分的第一端穿过。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气管套管还包括第二限位座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二限位座设置在所述罩体的内侧上且具有与所述第二过孔连通的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端还穿过所述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座的外侧上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盖体的内侧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外螺纹适配的第二内螺纹。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第二限位座和第二盖体,能够将第二端上形成的结节隐藏在第二盖体内,保持整体外观良好。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第二盖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孔连通的第二通孔,以供形成结节后仍具有较长的自由部分的第二端穿过。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管体2的长度和所述带体3的长度比为1:1.2至1:1.5;在此范围内,套设在病人脖子上的长度能够在管体2的一倍至一点五倍之间调整,能够满足大部分病人的需求。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管体2为橡胶管,以便于产生良好的形变并适配病人的脖子。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和图2,所述气管套管还包括连管1;所述连管1设置在所述罩体的外侧,所述罩体上开设有与所述连管1连通的连接孔。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气管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罩体,所述罩体上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
带体,所述带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带体处于所述罩体的外侧,所述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过孔,所述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二过孔;以及
管体,所述管体套设在所述带体的外侧;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分别突出于所述管体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套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限位座和第一盖体;
所述第一限位座设置在所述罩体的内侧上且具有与所述第一过孔连通的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端还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孔;
所述第一限位座的外侧上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盖体的内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适配的第一内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管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孔连通的第一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套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限位座和第二盖体;
所述第二限位座设置在所述罩体的内侧上且具有与所述第二过孔连通的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端还穿过所述第二限位孔;
所述第二限位座的外侧上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盖体的内侧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外螺纹适配的第二内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管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孔连通的第二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长度和所述带体的长度比为1:1.2至1: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为橡胶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套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管;所述连管设置在所述罩体的外侧,所述罩体上开设有与所述连管连通的连接孔。
CN202220197189.8U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气管套管 Active CN2172198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97189.8U CN217219815U (zh)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气管套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97189.8U CN217219815U (zh)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气管套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19815U true CN217219815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31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97189.8U Active CN217219815U (zh)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气管套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198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219815U (zh) 一种气管套管
CN208710732U (zh) 一种堵管帽及应用该堵管帽的气管切开套管
CN208049157U (zh) 气管切开患者使用的吸氧管
CN110327525A (zh) 与新生儿cpap呼吸机配套使用的鼻塞导管固定装置
CN214970579U (zh) 一种呼吸麻醉机用气体导管
CN210542600U (zh) 一种插管患者口水引流收集装置
CN210433780U (zh) 一种安全型小儿内科用吸痰器
CN210472750U (zh) 气管切开术后防痰液喷溅装置
CN216168140U (zh) 医用喉塞
CN206660263U (zh) 一种医用雾化器面罩
CN210904509U (zh) 一种耳鼻喉手术用喉罩
CN211327540U (zh) 一种麻醉科用多通道口咽部通气装置
CN210145259U (zh) 一种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保护装置
CN215083762U (zh) 一次性使用气管切开防痰喷溅器
CN218420606U (zh) 气管切开试堵管装置
CN213789182U (zh) 一种痰液收集器
CN211188342U (zh) 一种正颌患者术后经口进食辅助器
CN218944089U (zh) 一种气管切开患者使用防痰液喷溅的装置
CN211835698U (zh) 一种新型气管套管
CN216934332U (zh) 监测过滤型口咽通气道
CN211050600U (zh) 一种新型鼻咽通气装置
CN213823045U (zh) 一种气管切开辅助器
CN217772946U (zh) 一种用于急诊出诊的氧气袋
CN215741157U (zh) 可调式气管插管堵管器
CN210813267U (zh) 一种气管插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