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18281U - 一种智能安全帽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安全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18281U
CN217218281U CN202122957897.5U CN202122957897U CN217218281U CN 217218281 U CN217218281 U CN 217218281U CN 202122957897 U CN202122957897 U CN 202122957897U CN 217218281 U CN217218281 U CN 2172182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fety helmet
intelligent safety
annular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5789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瑞琪
朱哲慧
杨一峰
王晗
陈成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nluntisheng Elevator Co ltd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Manluntisheng Elevator Co ltd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nluntisheng Elevator Co ltd,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Manluntisheng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5789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182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182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182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Helmets And Other Head Cove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帽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安全帽,包括智能安全帽,所述智能安全帽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条,所述智能安全帽左端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智能安全帽左端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照明灯,所述智能安全帽下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裹边板,所述裹边板外侧的中部活动连接有松紧带,所述智能安全帽左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环形板、风扇和壳体等结构配合以实现降温效果好的优点,通过开关控制板控制风扇工作,产生的风会顺着环形空腔室向下端吹,从而通过壳体上的圆形通风口并透过海绵垫为工人的头部降温,风通过环形板上的矩形通风口为工人的额头处进行降温,这样便可以达到降温效果好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安全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帽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安全帽。
背景技术
纵观全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各种灾难和事故,在一些重大事故中,消息的及时传递是减少生命财产损失的基本要素,在事故中如何做好应急救援,保障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防护用品上,尤其是对头部的保护;目前安全帽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现场作业中,佩戴安全帽也成为了必要的安全规范,智能安全帽是指在不改变安全帽主体结构及防护性能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智能扩展结构及使用软件管理平台,实现实时定位、视频监控、实时通信、安全照明、环境监测、后台管理等功能;该智能安全帽在不增加人力投入的基础上,达到规范人员安全行为、延伸安全监管半径等目的,为行业设备巡视、设备检修、户外作业等提供安全监管手段,并为事故事件后期调查、经验反馈等提供技术支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安全监管问题。
现有的智能安全帽,由于内部安装有大量的电子设备,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在夏日工作下,不能很好的降温,容易导致工人中暑。
另外,由于工地现场容易尘土飞扬,而现有的智能安全帽只具有简单的防护头部的功能,无法防护工人的口鼻和眼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安全帽,具有降温效果好和防护效果好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安全帽,包括智能安全帽,所述智能安全帽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条,所述智能安全帽左端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智能安全帽左端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照明灯,所述智能安全帽下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裹边板,所述裹边板外侧的中部活动连接有松紧带,所述智能安全帽左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裹边板左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纱布,所述纱布内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滤棉层,所述纱布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软胶垫,所述智能安全帽内部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风扇,所述智能安全帽下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海绵垫,风扇工作,产生的风会通过壳体上的圆形通风口并透过海绵垫为工人的头部降温,风通过环形板上的矩形通风口为工人的额头处进行降温,并通过安装条上的进气孔不断的进气,从而形成通气循环,产生的气流也会带走智能安全帽上的热量;气体通过纱布上的透气孔,并通过滤棉层可将灰尘过滤,起到防护效果,采用透明结构的防护罩的存在可防止飞石块砸伤工人的眼部,同时又不影响工人的视力,通过简单的防护,可保证工人安全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智能安全帽底部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环形底板且通过环形底板与环形板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板上沿环形等距开设有矩形通风口,环形底板的存在可与环形板、壳体和智能安全帽配合形成环形空腔室,实现通风的效果,并通过矩形通风口为工人额头位置降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智能安全帽、环形底板、环形板和壳体组成一个环形空腔室,所述壳体的下端沿环形等距开设有圆形通风口,环形空腔室的作用是可实现通风效果,风通过圆形通风口为工人的头部位置降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条的侧面开设有进气孔且中部设置有滤网板,所述智能安全帽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开关控制板,经过滤网板过滤的气体通过安装条上的进气孔不断的进气,从而形成通气循环,产生的气流也会带走智能安全帽上的热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罩采用透明结构,所述纱布的两边通过松紧条与裹边板的两侧固定连接,采用透明结构的防护罩的存在可防止飞石块砸伤工人的眼部,同时又不影响工人的视力;通过松紧条可使得佩戴更轻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软胶垫的中部开设有矩形口,所述纱布左侧的中部开设有透气孔,佩戴者的口鼻处于矩形口位置,软胶垫贴在佩戴者面部,起到密封效果,经过纱布和滤棉层可将灰尘过滤,起到防护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环形板、风扇和壳体等结构配合以实现降温效果好的优点,通过开关控制板控制风扇工作,产生的风会顺着环形空腔室向下端吹,从而通过壳体上的圆形通风口并透过海绵垫为工人的头部降温,风通过环形板上的矩形通风口为工人的额头处进行降温,并通过安装条上的进气孔不断的进气,从而形成通气循环,产生的气流也会带走智能安全帽上的热量,这样便可以达到降温效果好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防护罩、纱布和滤棉层等结构配合以实现防护效果好的优点,软胶垫贴在工人的面部,通过松紧条调整纱布的位置,遮挡住口鼻位置,气体通过纱布上的透气孔,并通过滤棉层可将灰尘过滤,起到防护效果,采用透明结构的防护罩的存在可防止飞石块砸伤工人的眼部,同时又不影响工人的视力,通过简单的防护,可保证工人安全工作,这样便可以达到防护效果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环形板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风扇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软胶垫位置示意图。
图中:1、智能安全帽;2、安装条;3、摄像头;4、照明灯;5、裹边板;6、松紧带;7、防护罩;8、纱布;9、海绵垫;10、环形板;11、滤棉层;12、软胶垫;13、风扇;14、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安全帽,包括智能安全帽1,智能安全帽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条2,智能安全帽1左端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摄像头3,智能安全帽1左端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照明灯4,智能安全帽1下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裹边板5,裹边板5外侧的中部活动连接有松紧带6,智能安全帽1左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罩7,裹边板5左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纱布8,纱布8内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滤棉层11,纱布8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软胶垫12,智能安全帽1内部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风扇13,智能安全帽1下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环形板10,环形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14,壳体1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海绵垫9,风扇13工作,产生的风会通过壳体14上的圆形通风口并透过海绵垫9为工人的头部降温,风通过环形板10上的矩形通风口为工人的额头处进行降温,并通过安装条2上的进气孔不断的进气,从而形成通气循环,产生的气流也会带走智能安全帽1上的热量;气体通过纱布8上的透气孔,并通过滤棉层11可将灰尘过滤,起到防护效果,采用透明结构的防护罩7的存在可防止飞石块砸伤工人的眼部,同时又不影响工人的视力,通过简单的防护,可保证工人安全工作。
其中,智能安全帽1底部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环形底板且通过环形底板与环形板10固定连接,环形板10上沿环形等距开设有矩形通风口,环形底板的存在可与环形板10、壳体14和智能安全帽1配合形成环形空腔室,实现通风的效果,并通过矩形通风口为工人额头位置降温。
其中,智能安全帽1、环形底板、环形板10和壳体14组成一个环形空腔室,壳体14的下端沿环形等距开设有圆形通风口,环形空腔室的作用是可实现通风效果,风通过圆形通风口为工人的头部位置降温。
其中,安装条2的侧面开设有进气孔且中部设置有滤网板,智能安全帽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开关控制板,经过滤网板过滤的气体通过安装条2上的进气孔不断的进气,从而形成通气循环,产生的气流也会带走智能安全帽1上的热量。
其中,防护罩7采用透明结构,纱布8的两边通过松紧条与裹边板5的两侧固定连接,采用透明结构的防护罩7的存在可防止飞石块砸伤工人的眼部,同时又不影响工人的视力;通过松紧条可使得佩戴更轻易。
其中,软胶垫12的中部开设有矩形口,纱布8左侧的中部开设有透气孔,佩戴者的口鼻处于矩形口位置,软胶垫12贴在佩戴者面部,起到密封效果,经过纱布8和滤棉层11可将灰尘过滤,起到防护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佩戴时,可通过将智能安全帽1罩住头部,使得海绵垫9与工人头部接触,随后利用松紧带6绑紧固定,再软胶垫12贴在工人的面部,通过松紧条调整纱布8的位置,遮挡住口鼻位置;
气体通过纱布8上的透气孔,并通过滤棉层11可将灰尘过滤,起到防护效果,采用透明结构的防护罩7的存在可防止飞石块砸伤工人的眼部,同时又不影响工人的视力;
通过开关控制板控制风扇13工作,产生的风会顺着环形空腔室向下端吹,从而通过壳体14上的圆形通风口并透过海绵垫9为工人的头部降温,风通过环形板10上的矩形通风口为工人的额头处进行降温,并通过安装条2上的进气孔不断的进气,从而形成通气循环,产生的气流也会带走智能安全帽1上的热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智能安全帽,包括智能安全帽(1),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安全帽(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条(2),所述智能安全帽(1)左端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摄像头(3),所述智能安全帽(1)左端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照明灯(4),所述智能安全帽(1)下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裹边板(5),所述裹边板(5)外侧的中部活动连接有松紧带(6),所述智能安全帽(1)左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罩(7),所述裹边板(5)左端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纱布(8),所述纱布(8)内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滤棉层(11),所述纱布(8)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软胶垫(12),所述智能安全帽(1)内部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风扇(13),所述智能安全帽(1)下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环形板(10),所述环形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14),所述壳体(1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海绵垫(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安全帽(1)底部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环形底板且通过环形底板与环形板(10)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板(10)上沿环形等距开设有矩形通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安全帽(1)、环形底板、环形板(10)和壳体(14)组成一个环形空腔室,所述壳体(14)的下端沿环形等距开设有圆形通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条(2)的侧面开设有进气孔且中部设置有滤网板,所述智能安全帽(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开关控制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7)采用透明结构,所述纱布(8)的两边通过松紧条与裹边板(5)的两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垫(12)的中部开设有矩形口,所述纱布(8)左侧的中部开设有透气孔。
CN202122957897.5U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智能安全帽 Active CN2172182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57897.5U CN217218281U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智能安全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57897.5U CN217218281U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智能安全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18281U true CN217218281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16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57897.5U Active CN217218281U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智能安全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182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96829U (zh) 一种森林防火用头盔
CN203194645U (zh) 一种带有防尘口罩的安全帽
CN217218281U (zh) 一种智能安全帽
CN212117209U (zh) 一种双翻防护镜式防护罩
CN216453563U (zh)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CN212038662U (zh) 一种防尘防电弧两用头盔
CN112315102A (zh) 一种多功能安全头盔
CN220384358U (zh) 一种能够对脸部进行防护的化工安全帽
CN111869955A (zh) 一种舒适化医用面部防护装置
CN208096135U (zh) 一种可照明消防用头盔
CN219423602U (zh) 一种建材粉料生产用防尘罩
CN215531966U (zh) 一种用于火场救援的消防安全头盔
CN1569281A (zh) 正压式呼吸防护器
CN218127156U (zh) 一种移动式智能安全帽
CN216019383U (zh) 一种自动送风头盔
CN213049063U (zh) 一种360度透明面罩
CN216651456U (zh) 可穿戴防护装置
CN218278790U (zh) 一种工程施工用安防设备
CN213851419U (zh) 一种防护粉尘功能的电焊面罩
CN213663912U (zh) 一种意念矿工帽
CN109222312A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多功能安全帽
CN212650481U (zh) 一种电力工程用检修防护装置
CN218773381U (zh) 一种医用防护服
CN215936433U (zh) 一种电焊护具
CN214805971U (zh) 一种用于电缆焊接用防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