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17919U - 环保绿色灭蟑螂装置 - Google Patents

环保绿色灭蟑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17919U
CN217217919U CN202220198402.7U CN202220198402U CN217217919U CN 217217919 U CN217217919 U CN 217217919U CN 202220198402 U CN202220198402 U CN 202220198402U CN 217217919 U CN217217919 U CN 2172179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fixedly connected
killing
bottom plate
cockroa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9840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明健
张光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njiang Harmful Biological Contro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njiang Harmful Biological Contro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njiang Harmful Biological Contro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njiang Harmful Biological Contro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9840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179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179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179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蟑螂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环保绿色灭蟑螂装置,包括底板和灭杀结构,所述灭杀结构设置在底板的顶部,所述灭杀结构的内侧设置有清理结构;所述灭杀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底板顶部的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固定筒的外侧开设有四个第二通孔,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引导板,所述外壳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四个金属杆,四个所述金属杆的相对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金属台。该环保绿色灭蟑螂装置,可以对蟑螂进行引诱后进行电流灭杀,避免采用喷雾药剂灭杀的方式,对人体不会产生不良影响,使得该装置更加安全环保。

Description

环保绿色灭蟑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蟑螂技术领域,具体为环保绿色灭蟑螂装置。
背景技术
蟑螂,泛指属于“蜚蠊目”(学名)的昆虫,属于节肢动物门个昆虫纲、蜚蠊目,俗称蟑螂,是常见的医学昆虫,蟑螂体扁平,黑褐色,通常中等大小,头小,能活动,触角长丝状,复眼发达,翅平,前翅为鞘翅后翅为膜翅,前后翅基本等大,覆盖于腹部背面,有的种类无翅,不善飞,能疾走,不完全变态,产卵于卵鞘内,约有6000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生活在野外或者室内。
蟑螂喜欢选择温暖、潮湿、食物丰富和多缝隙的场所栖居,凡是有人生活和居住的建筑物内,一般都具有这些条件,所以蟑螂就成了侵害千家万户的卫生害虫,现有的灭蟑螂方式通常采用药剂毒杀或是喷雾毒杀的方式,会污染室内环境,并且蟑螂繁殖过快,需要长期使用杀虫药剂,长此以往,容易对人体造成一定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保绿色灭蟑螂装置,具备安全环保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灭蟑螂方式通常采用药剂毒杀或是喷雾毒杀的方式,会污染室内环境,并且蟑螂繁殖过快,需要长期使用杀虫药剂,长此以往,容易对人体造成一定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绿色灭蟑螂装置,包括底板和灭杀结构,所述灭杀结构设置在底板的顶部,所述灭杀结构的内侧设置有清理结构;
所述灭杀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底板顶部的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固定筒的外侧开设有四个第二通孔,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引导板,所述外壳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四个金属杆,四个所述金属杆的相对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金属台,所述金属台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放置盒,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源适配器。
进一步,所述清理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外壳的内侧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开设有锥形槽,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开设有入料槽,通过锥形槽和入料槽可以引导蟑螂进行进入到外壳内部。
进一步,所述底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粉碎盒,通过将电机箱进行活动连接,可以方便对电机箱进行拆卸和安装。
进一步,所述电机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三个粉碎刀片,通过转动杆带动粉碎杆进行旋转,可以对灭杀的蟑螂进行进行粉碎,减少使用者的视觉冲击。
进一步,所述外壳的呈圆柱形,所述外壳的顶部嵌入有两个通风网,所述通风网的孔径为三至五毫米,可以让引诱剂的味道进行散发,同时禁止蟑螂由此处进入。
进一步,两个所述引导板的相对一侧向下倾斜,四个所述金属杆呈环形分布在外壳的内侧,通过两个相对一侧向下倾斜的引导板可以对蟑螂的爬行进行引导。
进一步,所述外壳的正面铰接有位于电机箱正面的第一侧门,所述外壳的正面铰接有位于放置盒正面的第二侧门,通过设置第一侧门和第二侧门可以方便使用者对该电机箱内部进行维护,同时可以将粉碎盒取出进行清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环保绿色灭蟑螂装置,通过灭杀结构内部的外壳、第一通孔、固定筒、顶板、第二通孔、引导板、金属杆、金属台、放置盒和电源适配器可以对蟑螂进行引诱后进行电流灭杀,避免采用喷雾药剂灭杀的方式,对人体不会产生不良影响,使得该装置更加安全环保。
2、该环保绿色灭蟑螂装置,通过清理结构内部的固定块、锥形槽、入料槽、放置板、电机箱、粉碎盒、步进电机、转动杆和粉碎刀片可以对灭杀后的蟑螂进行集中收集,同时对集中收集的蟑螂进行粉碎,不仅方便使用者进行收集和后续清理,并且可以避免使用者看到大量集中的蟑螂,减少使用者的视觉冲击,避免引起使用者的不适,使得该装置更加人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放置盒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中:1底板、200灭杀结构、201外壳、202第一通孔、203固定筒、204顶板、205第二通孔、206引导板、207金属杆、208金属台、209放置盒、210电源适配器、300清理结构、301固定块、302锥形槽、303入料槽、304放置板、305电机箱、306粉碎盒、307步进电机、308转动杆、309粉碎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环保绿色灭蟑螂装置,包括底板1和灭杀结构200,灭杀结构200固定安装在底板1的顶部,灭杀结构200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清理结构300,灭杀结构200是对蟑螂进行灭杀的结构,清理结构300是对灭杀后的蟑螂进行回收清理的结构。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灭杀结构200包括固定安装在底板1顶部的外壳201,外壳20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202,外壳2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203,第一通孔202位于固定筒203的底部,固定筒2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204,四个第二通孔205呈环形分布,第一通孔202与第二通孔205连通,固定筒203的外侧开设有四个第二通孔205,外壳201的左右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引导板206,两个引导板206的相对一侧向下倾斜,外壳20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四个金属杆207,四个金属杆207呈环形分布在外壳201的内侧,四个金属杆207的相对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金属台208,金属台208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放置盒209,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源适配器210,电源适配器21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线,第一导线与外界电源电连接,电源适配器21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线。
本实施例中的外壳201的呈圆台形,外壳201的顶部嵌入有两个通风网,两个通风孔位于固定筒203的左右两侧,通风网的孔径为三至五毫米,只需要满足进行通风效果即可。
本实施例中的金属杆207和金属台208为导电金属,外壳201和底板1为绝缘塑料,放置盒209的内侧填充有蟑螂引诱剂,可以对蟑螂进行引诱和进行电击。
本实施例中的外壳201的正面铰接有位于电机箱305正面的第一侧门,外壳201的正面铰接有位于放置盒209正面的第二侧门,方便使用者对该装置进行操作。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清理结构300包括固定连接在外壳201的内侧的固定块301,固定块301呈圆台形,固定块301的顶部开设有锥形槽302,固定块301的底部开设有入料槽303,入料槽303与锥形槽302连通,底板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放置板304,放置板304的正面开设有插槽,放置板304位于外壳201的内侧,放置板304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电机箱305,电机箱305的底部连接有插块,插块的底端位于插槽的内侧,固定块301位于金属台208的底部,电机箱30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粉碎盒306,粉碎盒306位于入料槽303的底部,电机箱305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307,第二导线的右端贯穿固定块301并与金属杆207电连接,步进电机307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308,转动杆30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三个粉碎刀片309。
本实施例中的转动杆308的顶端依次贯穿电机箱305和粉碎盒306并延伸至粉碎盒306的内侧,三个粉碎刀片309呈环形分布在转动杆308外侧,且粉碎刀片309位于粉碎盒306的内侧,可以对灭杀的蟑螂进行粉碎。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将该装置放置在合适位置,开启第二侧门,将蟑螂引诱剂放置在放置盒209内部,通过电源适配器210与外界电源连通,对金属杆207和金属台208进行供电,蟑螂引诱剂的气味通过通风网进行传递,对蟑螂进行引诱,蟑螂通过第一通孔202和第二通孔205进入到外壳201内部,在引导板206的引导下,向着放置盒209进行爬动,在移动过程中通过金属杆207和金属台208对蟑螂进行高压电流灭杀,死亡后的蟑螂落入通过锥形槽302和入料槽303的引导进入到粉碎盒306内部,启动步进电机307,步进电机307带动转动杆308进行旋转,使得粉碎刀片309对蟑螂进行切割,切割完成后,开启第一侧门,将电机箱305向前移动,使得插块远离插槽,即可将电机箱305和粉碎盒306整体取出,对蟑螂进行清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灭杀结构200内部的外壳201、第一通孔202、固定筒203、顶板204、第二通孔205、引导板206、金属杆207、金属台208、放置盒209和电源适配器210可以对蟑螂进行引诱后进行电流灭杀,避免采用喷雾药剂灭杀的方式,对人体不会产生不良影响,使得该装置更加安全环保,通过清理结构300内部的固定块301、锥形槽302、入料槽303、放置板304、电机箱305、粉碎盒306、步进电机307、转动杆308和粉碎刀片309可以对灭杀后的蟑螂进行集中收集,同时对集中收集的蟑螂进行粉碎,不仅方便使用者进行收集和后续清理,并且可以避免使用者看到大量集中的蟑螂,减少使用者的视觉冲击,避免引起使用者的不适,使得该装置更加人性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环保绿色灭蟑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灭杀结构(200),所述灭杀结构(200)设置在底板(1)的顶部,所述灭杀结构(200)的内侧设置有清理结构(300);
所述灭杀结构(200)包括固定安装在底板(1)顶部的外壳(201),所述外壳(20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202),所述外壳(2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203),所述固定筒(2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204),所述固定筒(203)的外侧开设有四个第二通孔(205),所述外壳(201)的左右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引导板(206),所述外壳(20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四个金属杆(207),四个所述金属杆(207)的相对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金属台(208),所述金属台(208)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放置盒(209),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源适配器(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绿色灭蟑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结构(300)包括固定连接在外壳(201)的内侧的固定块(301),所述固定块(301)的顶部开设有锥形槽(302),所述固定块(301)的底部开设有入料槽(3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保绿色灭蟑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放置板(304),所述放置板(304)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电机箱(305),所述电机箱(30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粉碎盒(3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保绿色灭蟑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箱(305)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307),所述步进电机(307)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308),所述转动杆(30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三个粉碎刀片(30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绿色灭蟑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01)的呈圆柱形,所述外壳(201)的顶部嵌入有两个通风网,所述通风网的孔径为三至五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绿色灭蟑螂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引导板(206)的相对一侧向下倾斜,四个所述金属杆(207)呈环形分布在外壳(201)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保绿色灭蟑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01)的正面铰接有位于电机箱(305)正面的第一侧门,所述外壳(201)的正面铰接有位于放置盒(209)正面的第二侧门。
CN202220198402.7U 2022-01-25 2022-01-25 环保绿色灭蟑螂装置 Active CN2172179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98402.7U CN217217919U (zh) 2022-01-25 2022-01-25 环保绿色灭蟑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98402.7U CN217217919U (zh) 2022-01-25 2022-01-25 环保绿色灭蟑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17919U true CN217217919U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31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98402.7U Active CN217217919U (zh) 2022-01-25 2022-01-25 环保绿色灭蟑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179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68213U (zh) 一种果树害虫诱捕灯装置
CN111670876B (zh) 一种用于畜牧业的高效捕蚊灯
CN210492268U (zh) 一种畜牧业用杀虫装置
CN217217919U (zh) 环保绿色灭蟑螂装置
CN213369525U (zh) 一种植物保护灭虫灯
CN206433610U (zh) 多功能飞行害虫捕杀器
CN209965029U (zh) 一种便于对电网进行清理的农业用诱虫装置
CN213281215U (zh) 一种畜牧养殖用驱虫设备
CN216292711U (zh) 一种农业生产用田地除虫装置
CN210519880U (zh) 一种农业用杀虫设备
CN101554150A (zh) 用于杀有害动物的万能电网捕杀器及捕杀方法
CN213095645U (zh) 诱捕器
CN216438342U (zh) 一种门框嵌入式白蚁诱杀装置
CN108224236B (zh) 一种家用七星瓢虫捕捉灯
CN202799945U (zh) 昆虫抓捕灭杀装置
CN210445423U (zh) 一种新型带驱虫结构的食品罩
CN220384073U (zh) 一种绿色环保的苗木病虫害防治装置
CN205611612U (zh) 驱蚤灭蚊器
CN220359973U (zh) 一种樱桃种植用防果蝇装置
CN218831689U (zh) 一种农业种植用灭虫设备
CN220831568U (zh) 一种茶叶种植用诱虫装置
CN213246529U (zh) 一种用于植物保护的灭虫装置
CN219248986U (zh) 一种灭蟑饵盒
CN114731996B (zh) 一种园林用诱虫装置
CN216931529U (zh) 一种白蚁防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