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16756U - 一种ai智能分析植物养分丰缺数据检测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ai智能分析植物养分丰缺数据检测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16756U
CN217216756U CN202220620647.4U CN202220620647U CN217216756U CN 217216756 U CN217216756 U CN 217216756U CN 202220620647 U CN202220620647 U CN 202220620647U CN 217216756 U CN217216756 U CN 2172167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box
rod
box
rod group
monit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2064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四海
赵高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Yunj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Yun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Yunj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Yun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2064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167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167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167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AI智能分析植物养分丰缺数据检测控制系统,包括基板以及监控组件和移位组件,基板上设有两列横向排列设置的苗床,两列苗床之间设有移位组件,移位组件上连接有监控组件。本实用新型由横向移位组件中的第一杆组驱动箱对第一丝杆进行驱动,旋转驱动箱以及旋转驱动箱上所连接的纵向移位组件沿第一滑杆的轴向进行移动;配合纵向移位组件中第二杆组驱动箱内部的电机驱动对第二丝杆传动,进而使监控组件沿第二滑杆的轴向进行移动,进而可对苗床上所种植植物进行全面的影像数据拍摄;同时配合旋转驱动箱驱使纵向移位组件进行旋转换向,进而可使监控组件对两列苗床进行图像数据采集、环境数据采集。

Description

一种AI智能分析植物养分丰缺数据检测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AI智能分析植物养分丰缺数据检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一些农作物种植生长过程中,各种因素导致农作物营养元素缺乏,称为缺素,缺素会严重阻碍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在实际农业生产中,主要通过专家或者有经验的农民用肉眼进行判断。而人类视觉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且主观性强,肉眼很难分辨缺素早期症状的细小差别,所以传统方法难以及时发现缺素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而随着计算机AI智能视觉技术的发展,缺素诊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也逐步得到应用和发展。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采集挖掘出专家难以辨别的症状颜色和纹理特征,从而进行智能无损诊断,以便及早采取相应措施。
传统的计算机AI智能视觉技术对植物的影像采集常通过人工摄影采集,或者通过设置多个摄影采集点,采集数据较为繁琐或者成本投入较高,不易实现大规模的缺素判断。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AI智能分析植物养分丰缺数据检测控制系统,以更加确切地解决上述所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AI智能分析植物养分丰缺数据检测控制系统,包括基板以及监控组件和移位组件,所述基板上设有两列横向排列设置的苗床,两列苗床之间设有移位组件,所述移位组件包括横向移位组件和纵向移位组件,所述横向移位组件包括设置于基板上的一对第一杆座,两个第一杆座之间连接有水平横向设置的第一杆组,第一杆组上连接有旋转驱动箱,旋转驱动箱的上端设有第二杆组驱动箱,旋转驱动箱上端设有纵向移位组件,纵向移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旋转驱动箱上端的第二杆组驱动箱,旋转驱动箱内部所设旋转驱动件的输出轴端与第二杆组驱动箱的底部连接,第二杆组驱动箱的一侧设有第二杆组支架,第二杆组支架的一侧设有沿水平设置的第二杆组,且第二杆组上连接有监控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杆组由第一丝杆和第一滑杆构成,旋转驱动箱底部设有与第一滑杆配合滑动的第一连接座,且第一连接座与第一丝杆配合螺接,第一杆座的外侧设有第一杆组驱动箱,且第一杆组驱动箱的输出轴与第一丝杆的一端传动连接。
所述监控组件包括与第二杆组连接的监控基座,监控基座上设有环境数据采集盒,监控基座的一侧设有摄像头,且摄像头的影像采集方向垂直向下,所述监控基座的底部设有灯光控制器,灯光控制器底部设有补光射灯,所述监控基座上设有控制盒。
所述环境数据采集盒中集合有空气温湿度感应器、二氧化碳浓度感应器,环境数据采集盒顶部设有光度感应器。
所述灯光控制器底部设有灯筒转接座,且补光射灯通过轴杆件连接于灯筒转接座上,补光射灯的灯管照射方向指向摄像头的农作物影像采集点位。
所述控制盒内部设有储存器、数据处理控制芯片和5G无线信号接收发模块,数据处理控制芯片通过数据线与环境数据采集盒中各感应器件电性连接,数据处理控制芯片通过数据线与摄像头、灯光控制器电性连接。
所述第二杆组由第二丝杆和第二滑杆构成,监控基座背部设有与第二滑杆配合滑动的第二连接座,且第二连接座与第二丝杆配合螺接,第二杆组驱动箱内部所设电机驱动的输出轴与第二丝杆的一端传动连接。
所述苗床的内部一端设有土壤墒情监控盒,土壤墒情监控盒内部集合有土壤水分传感器、土壤温度传感器、土壤PH值传感器和土壤氮磷钾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由横向移位组件中的第一杆组驱动箱对第一丝杆进行驱动,旋转驱动箱以及旋转驱动箱上所连接的纵向移位组件沿第一滑杆的轴向进行移动;配合纵向移位组件中第二杆组驱动箱内部的电机驱动对第二丝杆传动,进而使监控组件沿第二滑杆的轴向进行移动,进而可对苗床上所种植植物进行全面的影像数据拍摄;同时配合旋转驱动箱驱使纵向移位组件进行旋转换向,进而可使监控组件对两列苗床进行图像数据采集、环境数据采集;
2、本实用新型中的监控组件上设有环境数据采集盒用于监测空气中空气的温湿度以及二氧化碳浓度,还设有的摄像头进行影像采集,设有灯光控制器和补光射灯用于影像采集时的光照强度自动调节补充,设有控制盒用于图像数据、环境数据的储存、处理和远程数据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B-B处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C-C处的剖视图。
图中:1、基板;2、苗床;201、土壤墒情监控盒;3、第一杆座;301、第一杆组;302、第一杆组驱动箱;4、旋转驱动箱;5、第二杆组驱动箱;501、第二杆组支架;502、第二杆组;6、监控组件;601、监控基座;602、环境数据采集盒;603、控制盒;604、摄像头;605、灯光控制器;6051、补光射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考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AI智能分析植物养分丰缺数据检测控制系统,包括基板1以及监控组件6和移位组件,基板1上设有两列横向排列设置的苗床2,两列苗床2之间设有移位组件,移位组件包括横向移位组件和纵向移位组件,横向移位组件包括设置于基板1上的一对第一杆座3,两个第一杆座3之间连接有水平横向设置的第一杆组301,第一杆组301上连接有旋转驱动箱4,旋转驱动箱4的上端设有第二杆组驱动箱5,旋转驱动箱4上端设有纵向移位组件,纵向移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旋转驱动箱4上端的第二杆组驱动箱5,旋转驱动箱4内部所设旋转驱动件的输出轴端与第二杆组驱动箱5的底部连接,第二杆组驱动箱5的一侧设有第二杆组支架501,第二杆组支架501的一侧设有沿水平设置的第二杆组502,且第二杆组502上连接有监控组件6,第一杆组301由第一丝杆和第一滑杆构成,旋转驱动箱4底部设有与第一滑杆配合滑动的第一连接座,且第一连接座与第一丝杆配合螺接,第一杆座3的外侧设有第一杆组驱动箱302,且第一杆组驱动箱302的输出轴与第一丝杆的一端传动连接,结合图1、3和图4所示,由第一杆组驱动箱302对第一丝杆进行驱动,旋转驱动箱4以及旋转驱动箱4上所连接的纵向移位组件沿第一滑杆的轴向进行移动,配合旋转驱动箱4驱使纵向移位组件进行旋转换向,进而可使监控组件6对两列苗床2进行图像数据采集、环境数据采集。
结合图2和图5所示,监控组件6包括与第二杆组502连接的监控基座601,监控基座601上设有环境数据采集盒602,监控基座601的一侧设有摄像头604,且摄像头604的影像采集方向垂直向下,用于对所经过农作物进行影像数据采集,监控基座601的底部设有灯光控制器605,灯光控制器605底部设有补光射灯6051,补光射灯6051在摄像头604进行影像数据采集过程中进行补光,灯光控制器605用于对补光射灯6051进行调光、调频和调波,灯光控制器605底部设有灯筒转接座,且补光射灯6051通过轴杆件连接于灯筒转接座上,方便调节补光射灯6051的灯照方向,使补光射灯6051的灯管照射方向指向摄像头604的农作物影像采集点位,监控基座601上设有控制盒603,第二杆组502由第二丝杆和第二滑杆构成,监控基座601背部设有与第二滑杆配合滑动的第二连接座,且第二连接座与第二丝杆配合螺接,第二杆组驱动箱5内部所设电机驱动的输出轴与第二丝杆的一端传动连接,由第二杆组驱动箱5内部的电机驱动对第二丝杆传动,进而使监控组件6沿第二滑杆的轴向进行移动,进而可对苗床2上所种植植物进行全面的影像数据拍摄。
环境数据采集盒602中集合有空气温湿度感应器、二氧化碳浓度感应器,用于监测空气中空气的温湿度以及二氧化碳浓度,环境数据采集盒602顶部设有光度感应器,用于检测农作物的光照强度,控制盒603内部设有储存器、数据处理控制芯片和5G无线信号接收发模块,数据处理控制芯片通过数据线与环境数据采集盒602中各感应器件电性连接,空气温湿度感应器、二氧化碳浓度感应器将所检测的数据在储存器和数据处理控制芯片中储存和处理,数据处理控制芯片通过数据线与摄像头604,摄像头604将所检测的影像数据在储存器和数据处理控制芯片中储存和处理,且由5G无线信号接收发模块将数据发送至控制端,方便进行远程数据监测,同时在控制端中对摄像头604所检测的影像数据进行AI智能精细分析,根据症状颜色和纹理特征判断是否缺素。
苗床2的内部一端设有土壤墒情监控盒201,土壤墒情监控盒201内部集合有土壤水分传感器、土壤温度传感器、土壤PH值传感器和土壤氮磷钾传感器,用于监测苗床2内部所填充土壤各个数值。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由横向移位组件中的第一杆组驱动箱302对第一丝杆进行驱动,旋转驱动箱4以及旋转驱动箱4上所连接的纵向移位组件沿第一滑杆的轴向进行移动;配合纵向移位组件中第二杆组驱动箱5内部的电机驱动对第二丝杆传动,进而使监控组件6沿第二滑杆的轴向进行移动,进而可对苗床2上所种植植物进行全面的影像数据拍摄;同时配合旋转驱动箱4驱使纵向移位组件进行旋转换向,进而可使监控组件6对两列苗床2进行图像数据采集、环境数据采集。
本实用新型中的监控组件6上设有环境数据采集盒602用于监测空气中空气的温湿度以及二氧化碳浓度,还设有的摄像头604进行影像采集,设有灯光控制器605和补光射灯6051用于影像采集时的光照强度自动调节补充,设有控制盒603用于图像数据、环境数据的储存、处理和远程数据传输。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基于本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AI智能分析植物养分丰缺数据检测控制系统,包括基板(1)以及监控组件(6)和移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上设有两列横向排列设置的苗床(2),两列苗床(2)之间设有移位组件,所述移位组件包括横向移位组件和纵向移位组件,所述横向移位组件包括设置于基板(1)上的一对第一杆座(3),两个第一杆座(3)之间连接有水平横向设置的第一杆组(301),第一杆组(301)上连接有旋转驱动箱(4),旋转驱动箱(4)的上端设有第二杆组驱动箱(5),旋转驱动箱(4)上端设有纵向移位组件,纵向移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旋转驱动箱(4)上端的第二杆组驱动箱(5),旋转驱动箱(4)内部所设旋转驱动件的输出轴端与第二杆组驱动箱(5)的底部连接,第二杆组驱动箱(5)的一侧设有第二杆组支架(501),第二杆组支架(501)的一侧设有沿水平设置的第二杆组(502),且第二杆组(502)上连接有监控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I智能分析植物养分丰缺数据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组(301)由第一丝杆和第一滑杆构成,旋转驱动箱(4)底部设有与第一滑杆配合滑动的第一连接座,且第一连接座与第一丝杆配合螺接,第一杆座(3)的外侧设有第一杆组驱动箱(302),且第一杆组驱动箱(302)的输出轴与第一丝杆的一端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I智能分析植物养分丰缺数据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组件(6)包括与第二杆组(502)连接的监控基座(601),监控基座(601)上设有环境数据采集盒(602),监控基座(601)的一侧设有摄像头(604),且摄像头(604)的影像采集方向垂直向下,所述监控基座(601)的底部设有灯光控制器(605),灯光控制器(605)底部设有补光射灯(6051),所述监控基座(601)上设有控制盒(6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AI智能分析植物养分丰缺数据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数据采集盒(602)中集合有空气温湿度感应器、二氧化碳浓度感应器,环境数据采集盒(602)顶部设有光度感应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AI智能分析植物养分丰缺数据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光控制器(605)底部设有灯筒转接座,且补光射灯(6051)通过轴杆件连接于灯筒转接座上,补光射灯(6051)的灯管照射方向指向摄像头(604)的农作物影像采集点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AI智能分析植物养分丰缺数据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603)内部设有储存器、数据处理控制芯片和5G无线信号接收发模块,数据处理控制芯片通过数据线与环境数据采集盒(602)中各感应器件电性连接,数据处理控制芯片通过数据线与摄像头(604)、灯光控制器(605)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AI智能分析植物养分丰缺数据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组(502)由第二丝杆和第二滑杆构成,监控基座(601)背部设有与第二滑杆配合滑动的第二连接座,且第二连接座与第二丝杆配合螺接,第二杆组驱动箱(5)内部所设电机驱动的输出轴与第二丝杆的一端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I智能分析植物养分丰缺数据检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苗床(2)的内部一端设有土壤墒情监控盒(201),土壤墒情监控盒(201)内部集合有土壤水分传感器、土壤温度传感器、土壤PH值传感器和土壤氮磷钾传感器。
CN202220620647.4U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ai智能分析植物养分丰缺数据检测控制系统 Active CN2172167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20647.4U CN217216756U (zh)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ai智能分析植物养分丰缺数据检测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20647.4U CN217216756U (zh)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ai智能分析植物养分丰缺数据检测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16756U true CN217216756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58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20647.4U Active CN217216756U (zh) 2022-03-21 2022-03-21 一种ai智能分析植物养分丰缺数据检测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167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72733A (zh) * 2023-08-23 2023-09-19 鸥朗创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苗床式表型自动化无损检测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72733A (zh) * 2023-08-23 2023-09-19 鸥朗创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苗床式表型自动化无损检测系统
CN116772733B (zh) * 2023-08-23 2024-03-22 鸥朗创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苗床式表型自动化无损检测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216756U (zh) 一种ai智能分析植物养分丰缺数据检测控制系统
CN202382768U (zh) 一种设施作物生长信息无损检测装置
CN110692338A (zh) 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控制方法及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
CN100480681C (zh)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植物生长信息获取装置
CN102384767A (zh) 一种设施作物生长信息无损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13840434A (zh) 一种基于动态扫描的农业照明设备、系统及方法
CN109964633A (zh) 结球类蔬菜自动对行收获机械
CN103688632B (zh) 一种穴盘种苗顶升旋转装置
CN2864669Y (zh)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植物生长信息获取装置
CN218444524U (zh) 农业巡检取土机器人
CN114902947A (zh) 白菜糖度在线监测装置及采用该装置实现的滴灌调控系统
CN103563666A (zh) 旋动式自动化农产培植管理设备
CN104635817A (zh) 一种水稻生长智能监测系统
CN109405757B (zh) 一种多光感式稻苗株距测量装置
CN110064601B (zh) 一种蔬菜嫁接用苗检测分级系统和分级方法
CN205210732U (zh) 一种农作物种植监控装置
CN116784130A (zh) 一种零排放环保节能的智能温控大棚
CN110476583A (zh) 薯类收获机作业速度自适应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5812396A (zh) 一种大蒜播种机
CN103098607B (zh) 收割机穗头喂入深度检测系统
CN113924861A (zh) 一种用于温室大棚栽培蔬菜的自动采收系统
CN208432891U (zh) 一种农业物联网的环境测控装置
CN216117592U (zh) 一种智慧农业土壤信息采集与检测装置
CN208175657U (zh) 黄瓜智能灌溉系统
CN207626182U (zh) 一种用于研究间作对植物根系吸收影响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