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16573U - 多模组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模组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16573U
CN217216573U CN202221112210.6U CN202221112210U CN217216573U CN 217216573 U CN217216573 U CN 217216573U CN 202221112210 U CN202221112210 U CN 202221112210U CN 217216573 U CN217216573 U CN 2172165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
communication module
communication
data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1221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芳芳
谢仁艿
尤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Unicom Internet of Thing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Unicom Internet of Thing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Unicom Internet of Thing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1221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165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165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165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模组通信系统,多模组通信系统,包括第一Cat.1通信模组和第二Cat.1通信模组;第一Cat.1通信模组和第二Cat.1通信模组分别与基站连接;第一Cat.1通信模组与第二Cat.1通信模组通过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建立第一连接;第一Cat.1通信模组与第二Cat.1通信模组通过通用输入/输出口建立第二连接;第一Cat.1通信模组通过Open CPU模式实现通信,第二Cat.1通信模组通过Attention(AT)指令模式实现通信。

Description

多模组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模组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近两年,Cat.1由于其成本低、功耗低、信号覆盖好等优点被运营商大力推崇,“Cat.X”是指长期演进用户设备分类(Long Term Evolution User Equipment-Category,LTE UE-Category),Cat.X就是用来衡量用户终端设备无线性能的,Cat.1支持高达10Mbps的终端下行链路速率,从而能够以更低的功耗和更低的成本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设备连接到LTE网络,运营商无需升级网络,仅需要简单的参数配置即可允许Cat.1终端访问网络。
目前,Cat.1通信模组的应用方式有以下两种:Cat.1通信模组使用Open CPU架构独立使用,或者是Cat.1通信模组使用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通信模组架构,外置MCU(例如STM32F1等)通过AT命令控制Cat.1通信模组。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Cat.1通信模组通信系统只有一个Cat.1通信模组通信出口,在视频场景等上行数据较大的场景下,数据会发生阻塞导致延时增大、数据丢失等问题,通信速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模组通信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Cat.1通信模组通信系统只有一个Cat.1通信模组通信出口,在视频场景等上行数据较大的场景下,数据会发生阻塞导致延时增大、数据丢失等问题,通信速率低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模组通信系统,包括第一Cat.1通信模组和第二Cat.1通信模组;
所述第一Cat.1通信模组和所述第二Cat.1通信模组分别与基站连接;
所述第一Cat.1通信模组与所述第二Cat.1通信模组通过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建立第一连接;
所述第一Cat.1通信模组与所述第二Cat.1通信模组通过通用输入/输出口建立第二连接;
所述第一Cat.1通信模组通过Open CPU模式实现通信,所述第二Cat.1通信模组通过AT指令模式实现通信。
这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模组通信系统设置有两个Cat.1通信模组,两个Cat.1通信模组可分别与基站连接,使用Open CPU架构和AT架构结合的双Cat.1通信模组通信模式,该系统可以通过在第一Cat.1通信模组中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本地判断带宽需求后,分流数据到第二Cat.1通信模组中,相较于一个Cat.1通信模组的通信系统,解决了单一模组缓存不够大的问题,可以满足视频场景等上行数据较大的场景,即使上行数据较大,通过将数据分流至第二Cat.1通信模组就可以避免数据阻塞导致的延时增大、数据丢失等问题,提高了通信速率和通信的稳定性。
可选地,上述多模组通信系统还包括开关电路;
所述开关电路分别通过所述通用输入/输出口与所述第一Cat.1通信模组和所述第二Cat.1通信模组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第一Cat.1通信模组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二Cat.1通信模组的开启和关断。
这里,本实用新型中的多模组通信系统还包括开关电路,开关电路设置在第一Cat.1通信模组和第二Cat.1通信模组之间,第一Cat.1通信模组可以通过此开关电路实现对第二Cat.1通信模组的开启和关闭控制,以实现数据的稳定、可靠分流,进一步的提高了通信速率和通信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开关电路包括三极管。
其中,开关三极管具有寿命长、安全可靠、没有机械磨损、开关速度快、体积小等特点,通过三极管实现开关电路,可以用很小的电流,控制大电流的通断,解决了系统的成本以及电路的损耗。
可选地,所述第一Cat.1通信模组和所述第二Cat.1通信模组设置在同一个印制电路板上。
这里,本实用新型将第一Cat.1通信模组和第二Cat.1通信模组设置在同一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实现了上行和下行负载均衡,同时可节省多模组通信系统的体积,进而节约成本,降低成本和损耗。
可选地,还包括电源;
所述电源分别与与所述第一Cat.1通信模组和所述第二Cat.1通信模组连接;
所述电源用于提供电能。
可选地,还包括第三Cat.1通信模组;
所述第三Cat.1通信模组与基站连接;
所述第一Cat.1通信模组与所述第三Cat.1通信模组通过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建立第一连接;
所述第一Cat.1通信模组与所述第三Cat.1通信模组通过通用输入/输出口建立第二连接;
所述第一Cat.1通信模组通过Open CPU模式实现通信,所述第三Cat.1通信模组通过AT指令模式实现通信。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Cat.1通信模组和所述第二Cat.1通信模组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Cat.1通信模组和所述第三Cat.1通信模组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Cat.1通信模组通过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控制所述第二Cat.1通信模组的上下电,所述第一Cat.1通信模组通过所述第二开关电路控制所述第三Cat.1通信模组的上下电。
可选地,还包括电源;
所述电源分别与所述所述第一Cat.1通信模组、所述第二Cat.1通信模组、所述第三Cat.1通信模组、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连接;
所述电源用于提供电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模组通信系统,其中该多模组通信系统设置有两个Cat.1通信模组,两个Cat.1通信模组可分别与基站连接,使用Open CPU架构和AT架构结合的双Cat.1通信模组通信模式,该系统可以通过在第一Cat.1通信模组中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本地判断带宽需求后,分流数据到第二Cat.1通信模组中,相较于一个Cat.1通信模组的通信系统,解决了单一模组缓存不够大的问题,可以满足视频场景等上行数据较大的场景,即使上行数据较大,通过将数据分流至第二Cat.1通信模组就可以避免数据阻塞导致的延时增大、数据丢失等问题,提高了通信速率和通信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模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及“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Cat.1属于4G系列,可以完全重用现有的4G资源,随着成熟的4G产业链的发展,Cat.1作为4G的低端版本,只需要对现有4G产品进行少量改动,就可以迅速推向市场并降低成本,达到行业预期范围。Cat.1是配置为最低版本参数的用户终端级别,可让业界以低成本设计低端4G终端。与NB-IoT和2G模块相比,Cat.1在网络覆盖范围,速度和延迟方面具有优势;与传统的Cat.4模块相比,它具有成本低,功耗低的优点。同时,Cat.1适用于当前的家用4G网络,非常适合需要低成本性能,覆盖范围小的应用场景。然而其速率中等成为其相对NB-IoT的优势,却也成为视频场景或者其他对速率要求较灵活场景等某些应用场景的短板。方式1和方式2的通信出口都只有一个Cat.1模组,因此速率限制于这个Cat.1模组。在某些上行数据较大的场景下(由其是视频场景),数据会发生阻塞导致延时增大,甚至数据丢失。现有技术中,Cat.1通信模组多单独使用,模组的缓存受限于Cat.1通信模组,而模组的缓存一般都比较小;此外,Cat.1模组相比CAT.4模组的功耗和成本较低,因此最近被大力推崇,在某些多路视频非常开的场景下,平时使用Cat.1模组已经足够,但是当多路视频同时开的场景下却无能为力,而如果平时就用CAT.4模组,首先是功耗会相对较大,其次是成本会较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模组通信系统,设置有两个Cat.1通信模组,使用Open CPU架构和AT架构结合的双Cat.1通信模组通信模式,可以通过在第一Cat.1通信模组中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本地判断带宽需求后,分流数据到第二Cat.1通信模组中,实现高效通信。
下面以几个实施例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可选地,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模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多模组通信系统包括第一Cat.1通信模组101、第二Cat.1通信模组102、UART103、GPIO104和基站105。
其中,第一Cat.1通信模组101和第二Cat.1通信模组102分别与基站105连接。
第一Cat.1通信模组101与第二Cat.1通信模组102通过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103建立第一连接。
第一Cat.1通信模组101与第二Cat.1通信模组102通过通用输入/输出口104建立第二连接。
第一Cat.1通信模组101通过Open CPU模式实现通信,第二Cat.1通信模组102通过AT指令模式实现通信。
可选地,多模组通信系统还包括开关电路。
开关电路分别通过GPIO与第一Cat.1通信模组101和第二Cat.1通信模组102连接,开关电路用于根据第一Cat.1通信模组101的控制指令,控制第二Cat.1通信模组102的开启和关断。
这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多模组通信系统还包括开关电路,开关电路设置在第一Cat.1通信模组和第二Cat.1通信模组之间,第一Cat.1通信模组可以通过此开关电路实现对第二Cat.1通信模组的开启和关闭控制,以实现数据的稳定、可靠分流,进一步的提高了通信速率和通信的稳定性。
可选地,开关电路包括三极管。
其中,开关三极管具有寿命长、安全可靠、没有机械磨损、开关速度快、体积小等特点,通过三极管实现开关电路,可以用很小的电流,控制大电流的通断,解决了系统的成本以及电路的损耗。
可选地,第一Cat.1通信模组101和第二Cat.1通信模组102设置在同一个印制电路板上。
这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第一Cat.1通信模组和第二Cat.1通信模组设置在同一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实现了上行和下行负载均衡,同时可节省多模组通信系统的体积,进而节约成本,降低成本和损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模组通信系统设置有两个Cat.1通信模组,两个Cat.1通信模组可分别与基站连接,使用Open CPU架构和AT架构结合的双Cat.1通信模组通信模式,该系统可以通过在第一Cat.1通信模组中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本地判断带宽需求后,分流数据到第二Cat.1通信模组中,相较于一个Cat.1通信模组的通信系统,解决了单一模组缓存不够大的问题,可以满足视频场景等上行数据较大的场景,即使上行数据较大,通过将数据分流至第二Cat.1通信模组就可以避免数据阻塞导致的延时增大、数据丢失等问题,提高了通信速率和通信的稳定性。
可选地,还包括电源;
所述电源分别与与所述第一Cat.1通信模组和所述第二Cat.1通信模组连接;
所述电源用于提供电能。
可选地,还包括第三Cat.1通信模组;
所述第三Cat.1通信模组与基站连接;
所述第一Cat.1通信模组与所述第三Cat.1通信模组通过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建立第一连接;
所述第一Cat.1通信模组与所述第三Cat.1通信模组通过通用输入/输出口建立第二连接;
所述第一Cat.1通信模组通过Open CPU模式实现通信,所述第三Cat.1通信模组通过AT指令模式实现通信。
可选地,还包括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Cat.1通信模组和所述第二Cat.1通信模组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Cat.1通信模组和所述第三Cat.1通信模组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Cat.1通信模组通过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控制所述第二Cat.1通信模组的上下电,所述第一Cat.1通信模组通过所述第二开关电路控制所述第三Cat.1通信模组的上下电。
可选地,还包括电源;
所述电源分别与所述所述第一Cat.1通信模组、所述第二Cat.1通信模组、所述第三Cat.1通信模组、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连接;
所述电源用于提供电能。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多模组通信系统架构的具体限定。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架构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具体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确定,在此不做限制。图1所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与硬件的组合实现。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一Cat.1通信模组101或者第一Cat.1通信模组101的服务器,具体执行主体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确定。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1:响应于数据发送请求,获取待发送数据。
S202:对待发送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得到待发送数据包。
可选地,当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时,首先第一Cat.1通信模组将数据封装分包后放入发送缓存中。
S203:判断待发送数据包是否需要进行分包处理。
可选地,判断待发送数据包是否需要进行分包处理,包括:
将待发送数据包放入第一Cat.1通信模组的发送缓存中;以第一预设时间为时间节点,确定在每个时间节点的第一Cat.1通信模组的剩余缓存大小;若在第二预设时间内,在每个时间节点的第一Cat.1通信模组的剩余缓存大小呈递减趋势,且剩余缓存大小的递减量大于预设递减阈值,则确定待发送数据包需要进行分包处理。
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的第一预设时间、第二预设时间和预设递减阈值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示范性的,以B秒(例如B取0.5秒)为一个节点判断当前剩余缓存大小,如果连续C秒(例如C取5秒)剩余缓存大小都呈现递减趋势,并且C秒内递减量超过了A*E(A为缓存总量,E为常数,可为1/2,2/3等),则通过GPIO启动第二Cat.1通信模组,然后将分包数据X拆分为X1和X2(X1<X2,X1和X2有分包标志),将X1放入发送缓存中;将X2通过UART传送至第二Cat.1通信模组。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B、C、A、E均是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阈值。
这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剩余缓存大小的变化趋势来确定是否进行分包处理,从而可以准确判断第一Cat.1通信模组的缓存大小及待发送数据包需占用的内存大小是否匹配,从而有效避免数据阻塞的情况,提高了数据传输以及数据通信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效率。
S204:若判断需要分包处理,则将待发送数据包拆分为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
可选地,若判断需要分包处理,则将待发送数据包拆分为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包括:
若判断需要分包处理,则将待发送数据包拆分为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其中,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携带有分包标识。
可选地,第一数据包的大小小于第二数据包。
这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将待发送数据包进行分包处理时,将分包后的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添加了分包标识,以便在数据接收时可以根据此分包标识得到完整的数据,保证了通信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S205:将第一数据包放入第一Cat.1通信模组的发送缓存中,并启动第二Cat.1通信模组,将第二数据包通过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发送至第二Cat.1通信模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可以通过包含有第一Cat.1通信模组和第二Cat.1通信模组的多模组通信系统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第一Cat.1通信模组作为主控节点可以控制系统的数据传输和发送,当有上行数据需要发送时,第一Cat.1通信模组对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并根据封装后的待发送数据包确定第一Cat.1通信模组的缓存及发送能力,若第一Cat.1通信模组自身进行数据发送会产生数据阻塞,那么可以对待发送数据包进行分包处理,并将分包后的一部分数据发送至第二Cat.1通信模组,减少传输压力,通过第二Cat.1通信模组的启动,实现了数据的高效发送以及负载均衡,规避了单一模组缓存不够大的问题,提高了通信速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可以实现数据的接收,可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接收第二Cat.1通信模组发送的第一待接收数据,其中,待接收数据为第二Cat.1通信模组响应于下行数据接收请求获取的。
可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下行数据接收请求,获取第二待接收数据;判断第二待接收数据是否携带有分包标识;若第二待接收数据未携带分包标识,则接收第二待接收数据。
可选地,在判断第二待接收数据是否携带有分包标识之后,还包括:若第二待接收数据携带分包标识,则将第二待接收数据放入接收缓存;在接收到第二Cat.1通信模组发送的第三待接收数据后,将第二待接收数据和第三待接收数据重新打包,其中,第三待接收数据携带有与第二待接收数据相应的分包标识。
示范性的,数据接收流程如下:
当第二Cat.1通信模组有下行数据需要接收时,将数据Y2通过UART传送至第一Cat.1通信模组。
当第一Cat.1通信模组有下行数据需要接收时,判断数据是否有分包标志,如果没有则正常接收处理;如果有,则将该数据Y1放入接收缓存,等待第二Cat.1通信模组的数据。
当第一Cat.1通信模组接收到第二Cat.1通信模组并判断到结束标志后,从接收缓存中去查找Y1,并重组Y1、Y2。
其中,Y1、Y2为通信模组接收到的数据。
这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通过多模组通信系统实现数据的接收,当第二Cat.1通信模组有下行数据需要接收时,将数据通过UART传送至第一Cat.1通信模组。当第一Cat.1通信模组有下行数据需要接收时,判断数据是否有分包标志,如果没有则正常接收处理;如果有,则将该数据放入接收缓存,等待第二Cat.1通信模组的数据,实现数据的重组和还原,可完整、高效实现数据的接收。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301、第一处理模块302、判断模块303、拆分模块304和第二处理模块305。这里的数据处理装置可以是上述第一Cat.1通信模组101或者第一Cat.1通信模组101的服务器,或者是实现第一Cat.1通信模组101的功能的芯片或者集成电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获取模块301、第一处理模块302、判断模块303、拆分模块304和第二处理模块305的划分只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物理上两者可以是集成的,也可以是独立的。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数据发送请求,获取待发送数据;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对待发送数据进行封装处理,得到待发送数据包;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待发送数据包是否需要进行分包处理;
拆分模块,用于若判断需要分包处理,则将待发送数据包拆分为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将第一数据包放入第一Cat.1通信模组的发送缓存中,并启动第二Cat.1通信模组,将第二数据包通过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发送至第二Cat.1通信模组。
可选地,拆分模块具体用于:
若判断需要分包处理,则将待发送数据包拆分为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其中,第一数据包和第二数据包携带有分包标识。
可选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将待发送数据包放入第一Cat.1通信模组的发送缓存中;
以第一预设时间为时间节点,确定在每个时间节点的第一Cat.1通信模组的剩余缓存大小;
若在第二预设时间内,在每个时间节点的第一Cat.1通信模组的剩余缓存大小呈递减趋势,且剩余缓存大小的递减量大于预设递减阈值,则确定待发送数据包需要进行分包处理。
可选地,上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通过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接收第二Cat.1通信模组发送的第一待接收数据,其中,待接收数据为第二Cat.1通信模组响应于下行数据接收请求获取的。
可选地,上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下行数据接收请求,获取第二待接收数据;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判断第二待接收数据是否携带有分包标识;若第二待接收数据未携带分包标识,则接收第二待接收数据。
可选地,第三处理模块在判断第二待接收数据是否携带有分包标识之后,还用于:
若第二待接收数据携带分包标识,则将第二待接收数据放入接收缓存;
在接收到第二Cat.1通信模组发送的第三待接收数据后,将第二待接收数据和第三待接收数据重新打包,其中,第三待接收数据携带有与第二待接收数据相应的分包标识。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设备(可以为图1中的第一Cat.1通信模组101或者第一Cat.1通信模组101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实用新型的实现。
如图4所示,该数据处理设备包括: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各个部件利用不同的总线互相连接,并且可以被安装在公共主板上或者根据需要以其它方式安装。处理器401可以对在终端内执行的指令进行处理,包括存储在存储器中或者存储器上以在外部输入/输出装置(诸如,耦合至接口的显示设备)上显示的图形信息的指令。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若需要,可以将多个处理器和/或多条总线与多个存储器和多个存储器一起使用。图4中以一个处理器401为例。
存储器402作为一种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瞬时软件程序、非瞬时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设备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附图3所示的第一获取模块301、第一处理模块302、判断模块303、拆分模块304和第二处理模块305)。处理器4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02中的非瞬时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数据处理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设备的方法。
数据处理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403和输出装置404。处理器401、存储器402、输入装置403和输出装置404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4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输入装置403可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数据处理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例如触摸屏、小键盘、鼠标、或者多个鼠标按钮、轨迹球、操纵杆等输入装置。输出装置404可以是数据处理设备的显示设备等输出设备。该显示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液晶显示器(LCD)、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器和等离子体显示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设备可以是触摸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设备,可以用于执行本实用新型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任一的数据处理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任一项的数据处理方法。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9)

1.一种多模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Cat.1通信模组和第二Cat.1通信模组;
所述第一Cat.1通信模组和所述第二Cat.1通信模组分别与基站连接;
所述第一Cat.1通信模组与所述第二Cat.1通信模组通过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建立第一连接;
所述第一Cat.1通信模组与所述第二Cat.1通信模组通过通用输入/输出口建立第二连接;
所述第一Cat.1通信模组通过开放式中央处理器Open CPU模式实现通信,所述第二Cat.1通信模组通过AT指令模式实现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电路;
所述开关电路分别通过所述通用输入/输出口与所述第一Cat.1通信模组和所述第二Cat.1通信模组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第一Cat.1通信模组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第二Cat.1通信模组的开启和关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模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三极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at.1通信模组和所述第二Cat.1通信模组设置在同一个印制电路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模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
所述电源分别与与所述第一Cat.1通信模组和所述第二Cat.1通信模组连接;
所述电源用于提供电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Cat.1通信模组;
所述第三Cat.1通信模组与基站连接;
所述第一Cat.1通信模组与所述第三Cat.1通信模组通过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建立第一连接;
所述第一Cat.1通信模组与所述第三Cat.1通信模组通过通用输入/输出口建立第二连接;
所述第一Cat.1通信模组通过Open CPU模式实现通信,所述第三Cat.1通信模组通过AT指令模式实现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模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开关电路和第二开关电路;
所述第一开关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Cat.1通信模组和所述第二Cat.1通信模组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Cat.1通信模组和所述第三Cat.1通信模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模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at.1通信模组通过所述第一开关电路控制所述第二Cat.1通信模组的上下电,所述第一Cat.1通信模组通过所述第二开关电路控制所述第三Cat.1通信模组的上下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模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
所述电源分别与所述第一Cat.1通信模组、所述第二Cat.1通信模组、所述第三Cat.1通信模组、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连接;
所述电源用于提供电能。
CN202221112210.6U 2022-05-10 2022-05-10 多模组通信系统 Active CN2172165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12210.6U CN217216573U (zh) 2022-05-10 2022-05-10 多模组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12210.6U CN217216573U (zh) 2022-05-10 2022-05-10 多模组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16573U true CN217216573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77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12210.6U Active CN217216573U (zh) 2022-05-10 2022-05-10 多模组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165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78729B (zh) 移动通信网络业务实现方法和移动终端系统
CN105814543A (zh) 用于增加负荷密度和改进能效的功率平衡
CN103312528A (zh) 一种心跳消息发送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5357664A (zh) 一种无线控制系统及其数据通信方法
CN103944596A (zh) 基于软件定义的支持多协议传输的通信设备
CN207588888U (zh) 一种测试装置以及主板
CN107150340B (zh) 一种机器人群控制装置
CN103442415A (zh) 一种发送数据的方法及一种移动终端
CN110650546B (zh) 文件传输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CN104158683A (zh) 一种跨设备聚合组快速收敛方法及装置
CN105549564A (zh) 一种基于集成云的远程控制系统
CN217216573U (zh) 多模组通信系统
CN105100000B (zh) 一种接口转换装置和网络系统
CN109587806A (zh) 一种调度请求发送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1552735A (zh) 基于订阅模式的可插拔消息总线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CN109673044A (zh) 芯片的通信控制方法、芯片、网关装置
CN114866106A (zh) 多模组通信系统和数据处理方法
US20230397290A1 (en) Method for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user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um
CN115633037A (zh) 数据包的转发方法、装置、虚拟网关设备、介质及系统
CN105580341A (zh) 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及数据处理方法
CN114978810A (zh) 基于混合网络的usb数据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02983992A (zh) 实现atca设备内多板卡之间通讯的方法、系统
CN102821444A (zh) 自动功耗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770358A (zh) 基于业务数据的多速率模式数据发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15121064U (zh) 一种充电桩网关及充电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