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16490U - 一种光伏太阳能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太阳能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16490U
CN217216490U CN202220473280.8U CN202220473280U CN217216490U CN 217216490 U CN217216490 U CN 217216490U CN 202220473280 U CN202220473280 U CN 202220473280U CN 217216490 U CN217216490 U CN 2172164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unction box
photovoltaic solar
control
module
solar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7328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懂明
罗宇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tepowerchi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powerchip Inc filed Critical Intepowerchip Inc
Priority to CN20222047328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164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164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164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太阳能组件,包括执行接线盒、单个主控接线盒及多个串接的太阳能电池串;所述执行接线盒包括对应的旁路二极管;所述主控接线盒包括对应的旁路二极管及控制组件,且所述控制组件仅设置于所述主控接线盒中;所述太阳能电池串通过所述执行接线盒对应的旁路二极管或所述主控接线盒对应的旁路二极管相互串接;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太阳能电池串与主功率电路之间的通断。本实用新型将控制组件整合进单个接线盒中,大大缩小了所述执行接线盒的体积,仅留下一个体积较大的主控接线盒,可通过单独对其进行布线,安放于对太阳能电池串无遮挡的区域,提升了光伏组件的受光面积,提升了光伏组件的光电转化率。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太阳能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太阳能组件。
背景技术
由于太阳能的可再生性及清洁性,光伏并网发电技术得以迅猛发展。通常的光伏系统是多个光伏组件串联形成组串,然后接入逆变器实现直流转换为交流而并网。早期一个组件使用一个接线盒,内置该组件中全部的旁路二极管,每颗旁路二极管短路一组太阳能电池串,如图1所示。
这几年,分体式接线盒开始出现,分体式接线盒相比于图1的老式接线盒,大大降低了接线盒对于下方太阳能电池片的遮挡,使电池片的受光面积大幅增加,同时减小电阻损耗,减少电缆用量等,如图2所示,然而,如果想更进一步地为接线盒增加关断功能,也即通过所述接线盒控制对应的太阳能电池串是否接入主功率电路,现有技术中的做法通常是在每一个接线盒中都增设控制器,通过单独向每个控制器下达指令实现对不同太阳能电池串的控制,然而,这也使得接线盒的体积增加,对太阳能的遮挡面积相应变大,缩小了光伏组件的有效受光面积,降低了光电转化效率。
因此,如何在实现关断功能的同时,兼顾较小的接线盒体积,减小接线盒对光伏组件的遮挡,提高光电转化效率,是现有技术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太阳能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接线盒投影面积过大导致光伏组件被遮挡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太阳能组件,包括执行接线盒、单个主控接线盒及多个串接的太阳能电池串;
所述执行接线盒包括对应的旁路二极管;所述主控接线盒包括对应的旁路二极管及控制组件,且所述控制组件仅设置于所述主控接线盒中;
所述太阳能电池串通过所述执行接线盒对应的旁路二极管或所述主控接线盒对应的旁路二极管相互串接;
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太阳能电池串与主功率电路之间的通断。
可选地,在所述的光伏太阳能组件中,所述主控接线盒及所述执行接线盒包括对应的子通断器;
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子通断器信号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子通断器的通断,使所述子通断器对应的太阳能电池串接入或断出所述主功率电路。
可选地,在所述的光伏太阳能组件中,所述控制组件的两个电源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光伏太阳能组件的串接首端及串接尾端。
可选地,在所述的光伏太阳能组件中,所述控制组件的两个电源端分别连接于单个所述太阳能电池串的两端。
可选地,在所述的光伏太阳能组件中,所述主接线盒还包括主通断器;
所述光伏太阳能组件通过所述主通断器串接入所述主功率电路。
可选地,在所述的光伏太阳能组件中,所述控制组件的两个电源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光伏太阳能组件中任一太阳能电池串的正向端及任一太阳能电池串的负向端。
可选地,在所述的光伏太阳能组件中,当所述光伏太阳能组件包括所述主通断器时,所述主通断器为MOS管;
当所述光伏太阳能组件包括所述子通断器时,所述子通断器为MOS管。
可选地,在所述的光伏太阳能组件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多个与所述MOS管对应的驱动模块;
所述控制组件通过所述驱动模块控制所述MOS管。
可选地,在所述的光伏太阳能组件中,所述驱动模块为隔离电源、充电泵或升降压电路。
可选地,在所述的光伏太阳能组件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采样电路;
所述采样电路用于采集所述主功率电路或所述光伏太阳能组件预设位置的电信号数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光伏太阳能组件,包括执行接线盒、单个主控接线盒及多个串接的太阳能电池串;所述执行接线盒包括对应的旁路二极管;所述主控接线盒包括对应的旁路二极管及控制组件,且所述控制组件仅设置于所述主控接线盒中;所述太阳能电池串通过所述执行接线盒对应的旁路二极管或所述主控接线盒对应的旁路二极管相互串接;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太阳能电池串与主功率电路之间的通断。本实用新型将控制组件整合进单个接线盒中(也即所述主控接线盒),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每一个接线盒都需要包括控制器的问题,大大缩小了所述执行接线盒的体积,仅留下一个体积较大的主控接线盒,可通过单独对其进行布线,安放于对太阳能电池串无遮挡的区域,也就缩小了各个接线盒在太阳能电池迎光面上的投影面积,提升了光伏组件的受光面积,提升了光伏组件的光电转化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图2为现有技术中光伏太阳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至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太阳能组件的第一大类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1至图1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太阳能组件的第二大类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太阳能组件的开关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太阳能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光伏太阳能组件,其几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及相关说明见下文,包括执行接线盒30、单个主控接线盒20及多个串接的太阳能电池串10;
所述执行接线盒30包括对应的旁路二极管;所述主控接线盒20包括对应的旁路二极管及控制组件40,且所述控制组件40仅设置于所述主控接线盒20中;
所述太阳能电池串10通过所述执行接线盒30对应的旁路二极管或所述主控接线盒20对应的旁路二极管相互串接;
所述控制组件40用于控制所述太阳能电池串10与主功率电路之间的通断;
所述主控接线盒20及所述执行接线盒30包括对应的子通断器50;
所述控制组件40与所述子通断器50信号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子通断器50的通断,使所述子通断器50对应的太阳能电池串10接入或断出所述主功率电路。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每一个接线盒中都包括一个子通断器50,所述子通断器50受所述控制组件40控制,可单独切断对应的太阳能电池串10与所述助攻率电路的连接,大大提升了所述光伏太阳能组件的灵活性,且在单路太阳能电池串10发生故障时,可针对故障电池串单独切割,减少故障对组件整体的干扰,提升光伏太阳能组件的稳定性。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制组件40的两个电源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光伏太阳能组件的串接首端及串接尾端,其结构示意图请见图3及图4,图3图4为主控接线盒20分别位于所述光伏太阳能电池的边缘电池串及中间电池串的情况,当然,虽然图中的光伏太阳能组件中共包含3个太阳能电池串10,但实际生产中太阳能电池串10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做变动,而所述主控接线盒20的连接关系不会有太大变化。图中的L3和L4两条短虚线代表所述控制组件40与其他执行接线盒30的信号连接,下文中也相同,图中的长虚线表示所述控制组件40的供电线路也即所述控制组件40的电源端的连接线。
结合附图3图4可以看出,所述串接首端及所述串接尾端分别指将多个所述太阳能电池串10串接后看作一个整体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也即所述光伏太阳能组件工作时能获得最大电压的两端(图中的PV-1与PV+3)。将所述控制组件40的两个电源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光伏太阳能组件的串接首端及串接尾端,意味着通过整个所述光伏太阳能组件对所述控制组件40供电,这样即便所述光伏太阳能组件中的个别太阳能电池串10失效,剩下的太阳能电池串10依旧能对所述控制组件40供电,大大提升了控制组件40的工作稳定性与系统容错率。
图5为图3的内部控制电路框图,不难发现,图中的所述子通断路器M1、M2、M3选用的是MOS管,所述控制组件40的g1、s1组成控制MOS管M1的控制电路,同理g2、s2及g3、s3在此不再赘述,Vin+及Vin-为所述控制组件40的两个电源端,下文中其他图也相同,后文中不再赘述。MOS管占用空间小,控制通断简单,适合作为所述子通断路器使用,下文中的主通断路器同理,当然,也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他元件作为所述子通断路器,图5中D1、D2、D3为三个旁路二极管。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组件40包括多个与所述MOS管对应的驱动模块;
所述控制组件40通过所述驱动模块控制所述MOS管,可参考图10,所述控制组件40包括电源模块、中央控制单元及多个驱动模块,个别情况下还可包括采样模块,与下文中的采样电路相连,以及收发模块与通信模块70相连,用于与外界网络实现信息交换,电源模块通过两个电源端连接外部电路(可对照图5)。
再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模块为隔离电源、充电泵或升降压电路或其他可以实现变压驱动控制的实现方式。
优选地,所述控制组件40包括采样电路;
所述采样电路用于采集所述主功率电路或所述光伏太阳能组件预设位置的电信号数据。可参考图5,图5中通过为所述光伏太阳能组件增设采样电阻R,并采集R一端的电流值Is实现对所述光伏太阳能组件的监控,当然,也可采用其他手段实现监控,比如测量R的电压等等,在此不作限定。
作为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制组件40的两个电源端分别连接于单个所述太阳能电池串10的两端,可参考图6、图7及图8,图6、图7及图8分别代表了所述主控接线盒20在三个太阳能电池串10组成的光伏太阳能组件中处于第一个接线盒、第二个接线盒及第三个接线盒时的系统电路示意图,而图9为图8的局部电路示意图。所述单个太阳能电池串10的两端可为图中的PV-1及PV+1组合、PV-2及PV+2组合、PV-3及PV+3组合。
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通过单路太阳能电池串10对所述控制组件40进行供电,大大简化了电路的走线,提高了生产效率与系统可靠性,降低了控制组件40中的电流电压要求,也就降低了所述控制组件40的功率。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光伏太阳能组件,包括执行接线盒30、单个主控接线盒20及多个串接的太阳能电池串10;所述执行接线盒30包括对应的旁路二极管;所述主控接线盒20包括对应的旁路二极管及控制组件40,且所述控制组件40仅设置于所述主控接线盒20中;所述太阳能电池串10通过所述执行接线盒30对应的旁路二极管或所述主控接线盒20对应的旁路二极管相互串接;所述控制组件40用于控制所述太阳能电池串10与主功率电路之间的通断。本实用新型将控制组件40整合进单个接线盒中(也即所述主控接线盒20),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每一个接线盒都需要包括控制器的问题,大大缩小了所述执行接线盒30的体积,仅留下一个体积较大的主控接线盒20,可通过单独对其进行布线,安放于对太阳能电池串10无遮挡的区域,也就缩小了各个接线盒在太阳能电池迎光面上的投影面积,提升了光伏组件的受光面积,提升了光伏组件的光电转化率。
除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之外,还有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结构示意图请见图11至图18,包括执行接线盒30、单个主控接线盒20及多个串接的太阳能电池串10;
所述执行接线盒30包括对应的旁路二极管;所述主控接线盒20包括对应的旁路二极管及控制组件40,且所述控制组件40仅设置于所述主控接线盒20中;
所述太阳能电池串10通过所述执行接线盒30对应的旁路二极管或所述主控接线盒20对应的旁路二极管相互串接;
所述控制组件40用于控制所述太阳能电池串10与主功率电路之间的通断;
所述主接线盒还包括主通断器60;
所述光伏太阳能组件通过所述主通断器60串接入所述主功率电路。
换言之,所述光伏太阳能组件的串接首端及串接尾端分别连接于主功率电路的两端(即图中的PV+及PV-),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主通断器60直接控制所述光伏太阳能组件整体是否接入所述主功率电路中,拓展了所述光伏太阳能组件的使用场景,增强了泛用性。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控制组件40的两个电源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光伏太阳能组件中任一太阳能电池串10的正向端及任一太阳能电池串10的负向端。具体可参考前文中的关于控制组件40的两个电源端的不同连接方式。
首先看图11、图12及图13,上述三图为所述控制组件40的两个电源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光伏太阳能组件的串接首端及串接尾端,通过整个光伏太阳能组件供电的情况,唯一不同点为所述控制组件40置于不同位置的接线盒中,如前文对这种控制组件40的供电方式的说明,这样即便所述光伏太阳能组件中的个别太阳能电池串10失效,剩下的太阳能电池串10依旧能对所述控制组件40供电,大大提升了控制组件40的工作稳定性与系统容错率。上述三图中出现的L1、L2代表所述控制组件40的供电线路,且每个接线盒中都包括一个旁路二极管,其作用与现有技术中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图14为所述控制组件40与所述主功率电路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土15为采样电路采集信息后,反馈到所述控制组件40,再通过通信模块70发送至外部网络,图中D2为旁路二极管,作用与现有技术中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图16是所述控制组件40由2个子串(即两个所述太阳能电池串10)供电,输出电缆(PV-)从分体接线盒的最外侧引出,如图16所示以所述控制组件40在第三个接线盒中为例,该方案的控制组件40由PV-2和PV+3供电,图17是这个实例内部关断和供电图,类似也可以将所述控制组件40移至第一个接线盒或第二个接线盒中。类似的供电也可以是1个子串的供电方式,如图18所示的PV-3和PV+3供电的方式,实现方法类似2个子串供电。这个实例可以根据不同子串供电方式实现对芯片电源的设计,其中为保证控制信号通过所有接线盒到达所述控制组件40,可以在接线盒中加入RLC电路以获得合适的阻抗。
本实用新型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光伏太阳能组件的开关方法,其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9所示,包括:
S101:接收启动指令或关断指令。
S102:根据所述启动指令或关断指令,对光伏太阳能组件中的太阳能电池串10进行逐个启动或关断;其中,所述逐个启动或关断指按照预设顺序对所述太阳能电池串10进行启动或关断,且当接收到上一个太阳能电池串10的启动完成反馈信息或关断完成反馈信息后,再进行下一个太阳能电池串10的启动或关断。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开关方法,对所述光伏太阳能组件中的各个太阳电池串进行逐个启动或关断,降低系统开启瞬间供电的峰值,通过分级启动的方式,减少驱动系统设计成本,如开关管、电感、电容等,通过分级关断的方式降低系统中器件驱动的突变影响,从而提升系统的柔性关断,增加系统稳定性。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根据所述启动指令或关断指令,对光伏太阳能组件中的太阳能电池串10进行逐个启动或关断包括:
A1:根据所述启动指令对光伏太阳能组件中的太阳能电池串10进行逐个启动.
A2:或当在连续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没有接收到所述启动指令时,对光伏太阳能组件中的太阳能电池串10进行逐个关断。
更进一步地,本优选实施方式中提供了另一种识别系统关断的方法,也即在系统工作时,是有长期持续的启动指令的,当启动指令连续消失一段时间(即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后,判定此时需要关闭系统,本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拓展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泛用性,使其能适应更多系统信号类型。
图2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太阳能组件的控制流程图,可结合前文中关于所述光伏太阳能组件的开光方法的具体实施例理解,体现了前文中“对光伏太阳能组件中的太阳能电池串10进行逐个启动或关断”的过程,图中对驱动模块1、2、3的开启、关闭顺序仅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实际使用时可根据情况作相应调整。图20中还包括对数据采集指令的执行,可结合前文中对所述采样电路的描述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太阳能组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光伏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执行接线盒、单个主控接线盒及多个串接的太阳能电池串;
所述执行接线盒包括对应的旁路二极管;所述主控接线盒包括对应的旁路二极管及控制组件,且所述控制组件仅设置于所述主控接线盒中;
所述太阳能电池串通过所述执行接线盒对应的旁路二极管或所述主控接线盒对应的旁路二极管相互串接;
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太阳能电池串与主功率电路之间的通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接线盒及所述执行接线盒包括对应的子通断器;
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子通断器信号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子通断器的通断,使所述子通断器对应的太阳能电池串接入或断出所述主功率电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的两个电源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光伏太阳能组件的串接首端及串接尾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的两个电源端分别连接于单个所述太阳能电池串的两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接线盒还包括主通断器;
所述光伏太阳能组件通过所述主通断器串接入所述主功率电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的两个电源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光伏太阳能组件中任一太阳能电池串的正向端及任一太阳能电池串的负向端。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光伏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光伏太阳能组件包括所述主通断器时,所述主通断器为MOS管;
当所述光伏太阳能组件包括所述子通断器时,所述子通断器为MOS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多个与所述MOS管对应的驱动模块;
所述控制组件通过所述驱动模块控制所述MOS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为隔离电源、充电泵或升降压电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采样电路;
所述采样电路用于采集所述主功率电路或所述光伏太阳能组件预设位置的电信号数据。
CN202220473280.8U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光伏太阳能组件 Active CN2172164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73280.8U CN217216490U (zh)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光伏太阳能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73280.8U CN217216490U (zh)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光伏太阳能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16490U true CN217216490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53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73280.8U Active CN217216490U (zh)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光伏太阳能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164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15340B2 (en) System for controlling power from a photovoltaic array by selectively configurating connections between photovoltaic panels
CN103166239A (zh) 集中-分布混合式新能源发电系统及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
CN108988313A (zh) 用于电力系统的互连元件的系统和方法
JP2013536512A (ja) 電源から電力を抽出するためのスイッチング回路および関連方法
CN102208883A (zh) 用于远程太阳能场的dc传输系统
CN114421884A (zh) 一种光伏太阳能组件及其开关方法
CN204578458U (zh) 一种汇流箱电路结构及光伏发电系统
US9608438B2 (en) Inverter system for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TWI519921B (zh) 最大功率點控制器電晶體驅動電路及相關方法
CN103890958A (zh) 用于增大光伏逆变器中的电压的系统和方法
CN106329565B (zh) 一种光伏功率优化系统的数据通信方法
WO2020135877A1 (zh) 光伏系统
CN104953945A (zh) 高效率的光伏发电系统以及发电方法
CN110994992A (zh) 一种可拓展增益单元型大容量dc/dc变换器
CN112868153A (zh) 一种应用于光伏发电系统的变换器、方法及系统
US10014689B2 (en) Methods to form and operate multi-terminal power systems
CN113364413B (zh) 一种智能光伏拓扑变换功率优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101777230B1 (ko) 태양광 발전을 위한 인버터 시스템
WO2022006737A1 (zh) 一种电源系统
CN217216490U (zh) 一种光伏太阳能组件
CN111435796B (zh) 用于光伏系统的安全开关
CN104218796A (zh) 一种新型无母线四端口双极dc-dc变换器
CN107154730B (zh) 一种新能源发电用双向变换电路及控制方法
CN112234821B (zh) 一种基于有源网络的高增益直流变换器拓扑结构
NL2025292B1 (en) Switching matrix for reconfigurable PV modules and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11

Address after: Building 2, No. 522 Asia Pacific Road, Nanhu District,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4000

Patentee after: Yun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4400 room 504, 5 / F, building 10, 8 Haining Avenue, Hain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aining Ci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INTEPOWERCHIP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