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13400U - 一种可防esd静电的银反射背光源模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防esd静电的银反射背光源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13400U
CN217213400U CN202220747587.2U CN202220747587U CN217213400U CN 217213400 U CN217213400 U CN 217213400U CN 202220747587 U CN202220747587 U CN 202220747587U CN 217213400 U CN217213400 U CN 2172134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pc
backlight module
rubber frame
attached
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4758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博
彭伟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angfen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angfen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angfen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angfen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4758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134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134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134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可防ESD静电的银反射背光源模组,其包括:胶框、反射片、LED以及FPC,反射片贴合设置在所述胶框的外侧表面以封住胶框其中一侧开口;LED贴合设置在胶框的内侧;FPC贴合设置在胶框的内侧,FPC位于LED远离反射片的一侧上,其特征在于:反射片与FPC之间设置有导电布,导电布、FPC以及反射片相互连接以形成可导通的电路;FPC设置有地线接口,地线接口用于将反射片的静电排至背光源模组的外部。本申请具有使LED不会被反射片的静电击穿而损坏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可防ESD静电的银反射背光源模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背光源模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防ESD静电的银反射背光源模组。
背景技术
背光源模组是给液晶显示器提供光源的组件,是其关键组件之一。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手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电脑显示屏、平面电视、平面户外广告等诸多方面,并且背光源模组也在往薄型化、轻量化以及低成本化的发展过程中,相关技术中,为了有效的减小背光源模组的厚度、重量,同时也能减少对应的成本,背光源模组通常会去掉铁框,而在去掉铁框后反射片会通过胶带固定在胶框上来形成背光源模组的底部结构,并且反射片的材料会选用工艺要求少并且难度低的镀银类型。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有因反射片为镀银材质,所以反射片四周的边缘能导电,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反射片边缘容易将ESD静电通过四周的截面导向LED,从而使LED被反射片的静电击穿后而损坏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防止LED被反射片的静电击穿后而损坏,本申请提供一种可防ESD静电的银反射背光源模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防ESD静电的银反射背光源模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防ESD静电的银反射背光源模组,包括:胶框、反射片、LED以及FPC,所述反射片贴合设置在所述胶框的外侧表面以封住所述胶框其中一侧开口;所述LED贴合设置在所述胶框的内侧;所述FPC贴合设置在所述胶框的内侧,所述FPC位于所述LED远离所述反射片的一侧上;所述反射片与所述FPC之间设置有导电布,所述导电布、所述FPC以及所述反射片相互连接以形成可导通的电路;所述FPC设置有地线接口,所述地线接口用于将所述反射片的静电排至背光源模组的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导电布以及地线接口的设置,则在安装背光源模组时,可将背光源模组上的地线接口连接在液晶显示器的地线上,所以反射片的静电可先通过导电布被传递至FPC上,接着再通过FPC上的地线接口传递至液晶显示器的地线上,从而便使反射片边缘的静电被引导至背光源模组的外部,进而LED不会被反射片的静电击穿后而损坏。
优选的,所述胶框的内侧设置有导光板以及扩散膜,所述导光板贴合设置在所述反射片靠近所述胶框的一侧上;所述扩散膜贴合设置在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反射片的一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导光板以及扩散膜的设置,所以LED发出的光线在经过导光板以及扩散膜后能更充分地填充满LED的内侧,从而使背光源能成为发光面积更大,均匀度更好,色度稳定的二次光源。
优选的,所述扩散膜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设置有下增光膜以及上增光膜,所述下增光膜贴合设置在所述扩散膜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上;所述上增光膜贴合设置在所述下增光膜远离所述扩散膜的一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虽然导光板以及扩散膜能增加发光面积,但也会减小单位面积下的发光强度,故上增光膜以及下增光膜的设置,可在不需要增加LED发光强度的前提下,将LED发出的光线向正面方向聚集,从而既能更充分地利用LED发出的光线,也能提升背光源的发光强度。
优选的,所述上增光膜远离所述下增光膜的一侧设置有遮光胶带,所述遮光胶带沿所述胶框的内侧边缘围绕设置以用于封住所述胶框与自身内侧的元件之间的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LED发出的光线在沿反射片朝向导光板的方向运动的过程中,会逐渐向胶框的内侧方向扩散,同时因胶框内侧中的各个元件之间存在缝隙,所以胶框正面一侧与自身内侧元件之间的间隙处会有光线泄露出来,故遮光胶带的设置,可遮挡住胶框与自身内侧元件之间的间隙处的光线,从而使得背光源的发光处更集中在自身的中部位置上,进而。
优选的,所述FPC靠近所述胶框内侧的一端有表面漏铜导电区,所述表面漏铜导电区位于所述FPC远离所述LED的一侧上,所述表面漏铜导电区与所述导电布相连接;所述遮光胶带在所述表面漏铜导电区处设置有避让孔;所述导电布包括第一贴合部、第二贴合部以及中间连接部,所述第一贴合部贴合设置在所述反射片远离所述胶框的一侧上;所述第二贴合部靠近所述胶框外侧的一端贴合设置在所述遮光胶带远离所述FPC的一侧上以封住所述避让孔,所述第二贴合部远离所述胶框外侧一端贴合设置在所述FPC上;所述中间连接部贴合设置在所述胶框的外侧,所述中间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贴合部以及所述第二贴合部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表面漏铜导电区以及遮光胶带上避让孔的设置,则表面漏铜导电区作为FPC与导电布之间的连接基础,从而达到FPC、反射片以及导电布三者之间电连通的目的,另一方面,导电布包括第一贴合部、第二贴合部以及中间连接部的设置,则既可实现反射片与FPC之间的相互连接,也可通过第二贴合部从正面方向遮挡处表面漏铜导电区,从而人们不会很容易接触到FPC上的表面漏铜导电区,进而能提升背光源模组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贴合部的粘贴面积小于所述第二贴合部的粘贴面积,所述第二贴合部覆盖在所述胶框的其中一侧棱边方向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因第二贴合部位于背光源模组的正面,所以第二贴合部覆盖胶框的其中一侧棱边的方式,可使背光源模组正面在第二贴合部所在的一侧能更加平整;另一方面,第一贴合部的粘贴面积小于第二贴合部的方式,能在保持反射片与FPC之间电连通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少了导电布的用料,从而使背光源模组的结构更加地简单。
优选的,所述导电布包括依次贴合设置的绝缘PET、胶层、导电层、导电胶层以及离型膜,所述绝缘PET位于所述导电布远离所述胶框的外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则导电布能通过自身直接粘贴在元件的方式,来实现既能形成反射片与FPC之间的电连通回路,也使背光源模组的最外侧为绝缘状态,从而使背光源模组的组装更加地方便。
优选的,所述导电布的总厚度在0.08mm-0.09mm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则胶框上粘贴有导电布的一侧与未粘贴有导电部的其余位置之间不易有明显的凹凸不平现象,从而不会因导电布的粘贴而影响背光源模组的外表面的平整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导电布以及地线接口的设置,则在安装背光源模组时,可将背光源模组上的地线接口连接在液晶显示器的地线上,所以反射片的静电可先通过导电布被传递至FPC上,接着再通过FPC上的地线接口传递至液晶显示器的地线上,从而便使反射片边缘的静电被引导至LED处,进而LED不会被反射片的静电击穿后而损坏;
2.通过导光板以及扩散膜的设置,所以LED发出的光线在经过导光板以及扩散膜后能更充分地填充满LED的内侧,从而使背光源能成为发光面积更大,均匀度更好,色度稳定的二次光源;
3.通过上增光膜以及下增光膜的设置,可在不需要增加LED发光强度的前提下,将LED发出的光线向正面方向聚集,从而既能更充分地利用LED发出的光线,也能提升背光源的发光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背光源模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背光源模组的正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体现第一贴合部与第二贴合部之间的区别所做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胶框;11、导光板;12、扩散膜;13、下增光膜;14、上增光膜;15、遮光胶带;2、反射片;3、LED;4、FPC;41、地线接口;42、表面漏铜导电区;5、导电布;51、第一贴合部;52、第二贴合部;53、中间连接部;6、避让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可防ESD静电的银反射背光源模组。参照图1和图2,可防ESD静电的银反射背光源模组包括胶框1、反射片2、LED3以及FPC4,胶壳呈矩形框形状,反射片2为镀银材质制成,反射片2通过银反射固定胶带粘贴在胶框1的外侧表面上,并且反射片2封住胶框1内圈的其中一侧开口;LED3粘贴设置在胶框1的内侧上,并且LED3贴合在反射片2靠近胶框1内圈的另一侧开口上;FPC4粘贴设置在胶框1内侧的其中一个棱边处,并且FPC4贴合设置在LED3远离反射片2的一侧上,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反射片2边缘的静电击穿LED3,一方面,反射片2与FPC4之间设置有导电布5,并且导电布5、FPC4以及反射片2之间会形成可导通的电路,另一方面,FPC4靠近胶框1设置有表面漏铜导电区42以及地线接口41,其中表面漏铜导电区42与导电布5相连接,地线接口41与FPC4相连接,并且地线接口41会与液晶显示器中的地线相连接,从而便达到使LED3不会被反射片2的静电击穿后而损坏的目的。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LED3发光后,背光源模组整体的发光效果,所以胶框1的内侧还设置有导光板11、扩散膜12、下增光膜13以及上增光膜14,具体的,导光板11为亚克力材质,导光板11贴合设置在反射片2靠近FPC4的一侧表面上,扩散膜12则贴合设置在导光板11远离反射片2的一侧表面上,所以LED3发出的光线能更均匀地分布在LED3的内侧中,从而使得背光源模组成为发光面积更大、均匀度更好,色度更稳定的二次光源;下增光膜13贴合设置在扩散膜12远离导光板11的一侧表面上,上增光膜14则贴合设置在下增光膜13远离扩散膜12的一侧表面上,则在不需要增加LED3发光强度的前提下,上增光膜14以及下增光膜13能将LED3发出的光线向正面方向聚集,从而能提升背光源模组的发光强度。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上增光膜14远离下增光膜13的一侧贴合设置有遮光胶带15,其中遮光胶带15沿胶框1的内侧棱边围绕设置成环状,并且遮光胶带15能封住胶框1与自身内侧元件之间的缝隙,则背光源模组的发光处能更集中在自身的中部位置上,此外遮光胶带15在表面漏铜导电区42处开设有避让孔6,以使表面漏铜导电区42能正常地与导电布5相连接。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人们不小心触碰到表面漏铜导电区42,导电布5包括第一贴合部51、第二贴合部52以及中间连接部53,具体的,第一贴合部51粘贴在反射片2远离胶框1的一侧上;第二贴合部52靠近胶框1外侧的一端 粘贴在遮光胶带15远离FPC4的一侧表面上,同时该端还会封住避让孔6,第二贴合部52远离胶框1外侧的一端粘贴在FPC4上,以使得反射片2的静电能够传递至FPC4上;中间连接部53粘贴在胶框1的周侧外侧上,并且中间连接部5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贴合部51以及第二贴合部52一体成型连接。
参照图1和图3,为了使背光源模组的结构更加简单,所以导电布5还做了以下设置,其一,第一贴合部51的粘贴面积远远小于第二贴合部52的粘贴面积,并且第二贴合部52覆盖粘贴在胶框1的其中一侧棱边方向上,所以既可燃背光源模组正面在第二贴合部52所在的一侧更加平整,也能在保持反射片2与FPC4电连通的前提下减少导电布5的用料,其二,导电布5包括依次连接在一起的绝缘PET、胶层、导电层、导电胶层以及离型膜,其中绝缘PET位于导电部远离胶框1的外侧上,所以导电布5可通过自身直接粘贴的方式,来实现形成反射片2与FPC4之间的电回路以及保持背光源模组外侧为绝缘状态的目的,从而能使背光源模组整体的组装工作更加地方便。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导电布5的总厚度在0.08mm-0.09mm之间,所以不易因导电布5的粘贴而影响到背光源模组的外表面平整性。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防ESD静电的银反射背光源模组的实施原理为:因导电布5以及地线接口41的设置,则在安装背光源模组时,可将背光源模组上的地线接口41连接在液晶显示器的地线上,所以反射片2的静电可先通过导电布5被传递至FPC4上,接着再通过FPC4上的地线接口41传递至液晶显示器的地线上,从而便使反射片2边缘的静电被引导至背光源模组的外部,进而LED3不会被反射片2的静电击穿后而损坏。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可防ESD静电的银反射背光源模组,包括:胶框(1)、反射片(2)、LED(3)以及FPC(4),所述反射片(2)贴合设置在所述胶框(1)的外侧表面以封住所述胶框(1)其中一侧开口;所述LED(3)贴合设置在所述胶框(1)的内侧;所述FPC(4)贴合设置在所述胶框(1)的内侧,所述FPC(4)位于所述LED(3)远离所述反射片(2)的一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2)与所述FPC(4)之间设置有导电布(5),所述导电布(5)、所述FPC(4)以及所述反射片(2)相互连接以形成可导通的电路;所述FPC(4)设置有地线接口(41),所述地线接口(41)用于将所述反射片(2)的静电排至背光源模组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ESD静电的银反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1)的内侧设置有导光板(11)以及扩散膜(12),所述导光板(11)贴合设置在所述反射片(2)靠近所述胶框(1)的一侧上;所述扩散膜(12)贴合设置在所述导光板(11)远离所述反射片(2)的一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防ESD静电的银反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膜(12)远离所述导光板(11)的一侧设置有下增光膜(13)以及上增光膜(14),所述下增光膜(13)贴合设置在所述扩散膜(12)远离所述导光板(11)的一侧上;所述上增光膜(14)贴合设置在所述下增光膜(13)远离所述扩散膜(12)的一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防ESD静电的银反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增光膜(14)远离所述下增光膜(13)的一侧设置有遮光胶带(15),所述遮光胶带(15)沿所述胶框(1)的内侧边缘围绕设置以用于封住所述胶框(1)与自身内侧的元件之间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防ESD静电的银反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FPC(4)靠近所述胶框(1)内侧的一端有表面漏铜导电区(42),所述表面漏铜导电区(42)位于所述FPC(4)远离所述LED(3)的一侧上,所述表面漏铜导电区与所述导电布(5)相连接;所述遮光胶带(15)在所述表面漏铜导电区(42)处设置有避让孔(6);所述导电布(5)包括第一贴合部(51)、第二贴合部(52)以及中间连接部(53),所述第一贴合部(51)贴合设置在所述反射片(2)远离所述胶框(1)的一侧上;所述第二贴合部(52)靠近所述胶框(1)外侧的一端贴合设置在所述遮光胶带(15)远离所述FPC(4)的一侧上以封住所述避让孔(6),所述第二贴合部(52)远离所述胶框(1)外侧一端贴合设置在所述FPC(4)上;所述中间连接部(53)贴合设置在所述胶框(1)的外侧,所述中间连接部(5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贴合部(51)以及所述第二贴合部(52)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防ESD静电的银反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贴合部(51)的粘贴面积小于所述第二贴合部(52)的粘贴面积,所述第二贴合部(52)覆盖在所述胶框(1)的其中一侧棱边方向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防ESD静电的银反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布(5)包括依次贴合设置的绝缘PET、胶层、导电层、导电胶层以及离型膜,所述绝缘PET位于所述导电布(5)远离所述胶框(1)的外侧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防ESD静电的银反射背光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布(5)的总厚度在0.08mm-0.09mm之间。
CN202220747587.2U 2022-04-01 2022-04-01 一种可防esd静电的银反射背光源模组 Active CN2172134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47587.2U CN217213400U (zh) 2022-04-01 2022-04-01 一种可防esd静电的银反射背光源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47587.2U CN217213400U (zh) 2022-04-01 2022-04-01 一种可防esd静电的银反射背光源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13400U true CN217213400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60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47587.2U Active CN217213400U (zh) 2022-04-01 2022-04-01 一种可防esd静电的银反射背光源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134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16621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2460249U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KR101285536B1 (ko) 평판 표시장치
CN106094320B (zh) 彩膜基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6896578A (zh) 一种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6970485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8594567A (zh) 灯条组件、显示模组和移动电子设备
CN114488594B (zh) 显示设备
CN215117079U (zh) 一种led光源模组及发光面板
CN217213400U (zh) 一种可防esd静电的银反射背光源模组
CN105717708A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5527453B (zh) 显示模组和拼接显示装置
CN116153961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864797A (zh) 发光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873983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0894927U (zh) 一种薄型直下式显示模组
CN215067621U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JP2003344851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210323686U (zh) 液晶显示背光模组
CN110346973B (zh) 液晶显示背光模组
CN220626817U (zh) 一种背光fpc背面漏铜接地结构
CN217739678U (zh) 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0780487A (zh) 显示器与电子设备
CN217112983U (zh) 一种背光柔性电路板、背光模组及显示模组
CN212255953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silver reflective backlight module that can prevent ESD static electricity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21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816

Pledge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Jiangmen branch

Pledgor: Guangdong Jiangfen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32663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