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09806U - Ptc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Ptc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09806U
CN217209806U CN202220694906.8U CN202220694906U CN217209806U CN 217209806 U CN217209806 U CN 217209806U CN 202220694906 U CN202220694906 U CN 202220694906U CN 217209806 U CN217209806 U CN 2172098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liquid
ptc heating
compartment
cov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9490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Hongsheng Metal & Plastic Technolot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Dalang Hongyuan Trading Fir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Dalang Hongyuan Trading Firm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Dalang Hongyuan Trading Firm
Priority to CN20222069490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098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098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098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TC加热装置,包括:导热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导热体内设有循环液道以及管道;第一端盖结构,盖设于第一端上,包括连接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一盖体内设有第一隔间、第二隔间以及连通第一隔间的进液口,第一隔间和第二隔间分别连通循环液道的两端,第二盖体内设有连通第二隔间的出液口;第二端盖结构,盖设于第二端上,并与第一端盖结构分别封住管道两端;PTC发热元件,整体设于管道内;其中第二端上对应管道设有供与PTC发热元件连接的电线穿过的第一穿线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设置能分别封住管道两端的第一端盖结构和第二端盖结构,将循环液道内的液体和管道内的PTC发热元件隔离开,有效地保证了用户的使用安全。

Description

PTC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PTC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PTC加热装置(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正温度系数)已被广泛的应用于SPA水池、娱乐水池、饮水机、足浴盆等家电产品和其它工业产品上。现有技术中,PTC加热装置通常采用软管连接形式,利用软管将两个液体通道的液体连接到一起,达到水电分离的效果,这种方法使得加热器的尺寸增大,且高温下软管易老化,连接的数量越多,局部越容易出现滴漏,使得隔离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TC加热装置,其能实现液电隔离,而且体积小,结构简单。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PTC加热装置,包括:
导热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导热体内设有循环液道以及管道;
第一端盖结构,盖设于所述第一端上,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盖体内设有进液口、第一隔间、第二隔间,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一隔间,所述第一隔间和所述第二隔间分别连通所述循环液道的两端;所述第二盖体内设有连通所述第二隔间的出液口;
第二端盖结构,盖设于所述第二端上,并与所述第一端盖结构分别封住所述管道的两端;
PTC发热元件,整体设于所述管道内;
其中,所述第二端上对应所述管道设有第一穿线孔,用于供连接所述PTC 发热元件的电线穿过。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能分别封住封导热体的管道的第一端盖结构和第二端盖结构,将循环液道内的液体和管道内的PTC发热元件隔离开,有效地保证了用户的使用安全,且密封安全可靠,而且本实用新型的PTC加热装置还结构简单,体积小,制作成本低,能实现批量生产。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穿线孔设置在第二端的侧壁上,而不是设置在第二端盖结构上,使得连接PTC发热元件的电线是直接穿过导热体伸至外界,而不是直接穿过第二端盖结构伸至外界,可以避免电线与第二端盖结构内的液体接触,能很好地防止触电事件发生,另外,该设计也能缩短电线的长度,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液道包括进液通道和回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和所述回液通道通过所述第二端盖结构连通。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进液通道和/或所述回液通道的内壁上设有散热结构。通过设置散热结构,可以增加进液通道和回液通道与液体接触面积,达到液体充分吸收PTC发热元件的加热热能。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体具有对应所述导热体设置的用于防止液体流入至所述管道内的第一封面,所述第一封面上设有第一环壁,所述第一环壁沿所述第一封面的周边延伸围成与所述第一端相匹配的第一定位插槽,所述第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插槽内。安装时,第一定位插槽可以实现对第一盖体的定位,便于将第一盖体快速安装于第一端上;另外,第一环壁还能起到阻挡外界异物进入到导热体内的效果。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盖结构还包括第一进出液密封垫板和第二进出液密封垫板;所述第一进出液密封垫板位于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导热体的端面之间;所述第二进出液密封垫板位于所述第一盖体的端面和所述第二盖体的端面之间。第一进出液密封件可以更好地实现第一盖体和导热体之间的密封效果,第二进出液密封件可以更好地实现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之间的密封效果。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盖结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三盖体和第四盖体,所述第三盖体连接所述第二端,并位于所述导热体和所述第四盖体之间;所述第三盖体和所述第四盖体限定出连通所述进液通道和所述回液通道的连通空间;所述管道远离所述第一盖体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三盖体封住。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盖体和所述第四盖体可拆卸连接。通过将第三盖体和第四盖体可拆卸连接,一方面是有利于第三盖体的加工,另一方面是有利于对第三盖体的内腔的清洗。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盖体上具有对应所述第二端设置的用于阻挡液体流入至所述导热体的所述管道内的第二封面,所述第二封面上设有第二环壁,所述第二环壁沿所述第二封面的周边延伸围成与所述第二端相匹配的第二定位插槽,所述第二端插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插槽内。安装时,第二定位插槽可以实现对第三盖体的定位,便于将第三盖体快速地安装于第二端上,另外,第二环壁也能起到阻挡外界异物进入至导热体内。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环壁上对应所述第一穿线孔设有第二穿线孔,所述第一穿线孔和所述第二穿线孔组成闭合的可供与所述PTC发热元件相连接的电线穿过的穿线孔结构。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穿线孔和所述第二穿线孔均呈开口状,开口状的所述第一穿线孔和所述第二穿线孔围成所述穿线孔结构。通过设置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成开口状,方便连接PTC发热元件的电线穿过穿线孔结构,无需手伸进管道内将电线穿过穿线孔结构。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均呈方形。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电线和封孔板,所述电线连接所述PTC发热元件靠近所述导热体的所述第一端的一端,所述电线穿设所述封孔板,所述电线与所述封孔板之间的间隙填充有耐热密封胶;所述封孔板上的相对应两侧对称设有第一插槽,并对称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二插槽分别贯穿所述封孔板的两端,使得封孔板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穿口和第二穿口;位于所述第一穿线孔两侧的导热体部分穿过所述第一穿口插设于所述第一插槽内,位于所述第二穿线孔两侧的所述第二环壁部分穿过所述第二穿口插设于所述第二插槽内。封孔板的设置,可以实现对开口状的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围成的密封孔结构的密封,使得外界的异物不易进入至管道内,达到了保护PTC加热元件的效果。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耐热密封胶为聚氨酯密封胶、有机硅密封胶或无机密封胶。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盖结构还包括第一回液密封垫板和第二回液密封垫板,所述第一回液密封垫板位于所述第三盖体和所述导热体之间,所述第二回液密封垫板位于所述第三盖体和所述第四盖体之间。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盖体上的防干烧结构,所述防干烧结构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盖体上的固定支架,以及设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的霍尔传感器和水压感应片,所述水压感应片枢接于所述固定支架上,并位于所述第二盖体设置的回液腔内,所述回液腔连通所述出液口和所述第二隔间;当达到一定水流量时,所述水压感应片旋转大于预设角度,霍尔传感器与水压感应片靠近并感应输出信号。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水压感应片包括旋转件、磁性件和锁扣件,所述旋转件上设置有容纳所述磁性件的安装凹槽,所述锁扣件将所述磁性件固定在所述安装凹槽内。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沿液体流道方向所述锁扣件位于所述旋转件靠近所述第二隔间的一侧上设于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一方面用于限制水压感应片的最大旋转角度,当水压感应片达到最大旋转角度时,锁扣件上的限位凸起与固定支架接触;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水压感应片与固定支架的接触面积,防止水压感应片因为液体的黏性而粘在固定支架上,无法实现防干烧功能的现象发生。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凸起远离所述锁扣件的一端的端面呈球面状。该设计可以实现限位凸起与固定支架在接触时为点接触,能进一步减小限位凸起与固定直接的接触面积,实现水片感应片更加不易黏接在固定支架上的目的。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凸起上设有缓冲层。缓冲层可以缓冲限位凸起对固定支架的撞击力,防止限位凸起撞伤固定支架。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面向所述第二盖体的回液腔的一侧设有缩距凹槽,所述缩距凹槽对应所述霍尔传感器和所述磁性件设置。缩距凹槽的设置,不仅保证了固定支架具有足够的强度,不易变形,还能缩短霍尔传感器和磁性件相感应的距离,使得霍尔传感器能对磁性件产生更好的感应效果,保证了霍尔传感器和磁性件之间的感应精度。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端盖结构上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从进液口进入后还未进入至循环液道的液体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从循环液道流出的液体的温度。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将各自测量到的温度信息输送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通过计算温度差,以检测出PTC发热元件是否有正常工作。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一盖体上,并对应所述进液口或第一隔间设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一盖体上,并对应所述第二隔间设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二盖体上,并对应所述出液口或所述第二盖体内设置的连通所述出液口和所述第二隔间的回液腔设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热体的外部套设有保温棉。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温棉的外部套设有保温盖。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保温盖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由第一半保温盖和第二半保温盖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示的PTC加热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PTC加热装置去除掉保温棉、第一保温盖和第二保温盖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PTC加热装置的分解图;
图4为图1所示的PTC加热装置的分解图;
图5为图4中的导热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导热体的剖视图;
图7为图4中的第一盖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中的第三盖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2中圆圈A所圈部分的放大图;
图10为图4中防干烧结构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述的封孔板、电线和PTC发热元件组成的装配体的前视图;
图12为图11中所示的装配体沿B-B线剖开后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导热体;11、第一端;12、第二端;13、管道;14、进液通道;15、回液通道;16、第一穿线孔;17、散热结构;
20、第一端盖结构;21、第一盖体;211、进液口;212、第一隔间;213、第二隔间;214、第一封面;215、第一环壁;22、第二盖体;221、出液口; 222、回液腔;23、第一进出液密封垫板;24、第二进出液密封垫板;
30、第二端盖结构;31、第三盖体;311、连通空间;312、第二封面; 313、第二环壁;314、第二穿线孔;32、第四盖体;33、第一回液密封垫板; 35、第二回液密封垫板;
40、PTC发热元件;
50、电线;
60、防干烧结构;61、固定支架;611、缩距凹槽;62、霍尔传感器;63、水压感应片;64、旋转件;641、安装凹槽;65、磁性件;66、锁扣件;661、限位凸起;
71、第一温度传感器;72、保温棉;73、第一半保温盖;74、第二半保温盖;
81、封孔板;811、第一插槽;8111、第一穿口;812、第二插槽;8121、第二穿口;82、耐热密封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连接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如图1至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示的一种PTC加热装置,包括导热体10、第一端盖结构20、第二端盖结构30、PTC发热元件40以及电线(图中未示出);导热体10具有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导热体10内设有循环液道以及管道13;第一端盖结构20和第二端盖结构30分别盖设于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上,并封住管道13的两端;PTC发热元件40设于管道13内,用于对在循环液道内流动的液体加热;电线连接PTC发热元件靠近导热体10的第一端11的一端,用于输电给PTC发热元件40产生热能。
请参阅图3至图5,第二端12的侧壁上对应PTC发热元件40设有连通管道 13的第一穿线孔16,第一穿线孔16与外界相通,用于与供连接PTC发热元件40 的电线穿过。将第一穿线孔16设置在第二端12的侧壁上,而不是设置在第二端盖结构30上,使得电线是直接穿过导热体10伸至外界,而不是直接穿过第二端盖结构30伸至外界,可以避免电线与第二端盖结构30内的液体接触,能很好地防止触电事件发生,另外,该设计也能缩短电线的长度,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循环液道包括进液通道14和回液通道15,进液通道14和回液通道15通过第二端盖结构30连通。进一步地,管道13、进液通道14和回液通道15均沿导热体10的第一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导热体10的长轴方向。在其他例中,第一方向也可为导热体10的短轴方向。
为了提高液体的加热效果,实现PTC发热元件40热能的充分利用,如图5 所示,进液通道14和/或回液通道15的内壁上设置有散热结构17,例如散热凸起、散热凹槽等,通过设置散热结构,可以增加进液通道14和回液通道15与液体接触面积,达到液体充分吸收PTC发热元件40的加热热能。优选的,散热结构17为至少两个,且沿导热体10的第一方向延伸至导热体10的两端,散热结构17之间相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结构17为散热凸起。
优选地,进液通道14与回液通道15均成对设置,并均对称设于管道13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进液通道14、回液通道15、管道13的数量均为两个,管道13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平行设置,两个进液通道14 沿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平行设置,且对称设于其中一管道 13的两侧,两个回液通道15也沿第三方向平行设置,且对称设于另一管道13 的两侧。不同进液通道14内的液体在第二端盖结构30处汇合,再经回液通道 15回流至第二隔间213内。
相对应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穿线孔1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穿线孔16与两个管道13一一对应设置,以使每个管道13内PTC发热元件40相连接的电线能有相对应的第一穿线孔16穿过而伸至外界。
请参阅图3和图7,第一端盖结构20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盖体21和第二盖体22;第一盖体21与第一端11连接,第一盖体21内设有第一隔间212、第二隔间213以及连通第一隔间212的进液口211,第一隔间212和第二隔间 213不相通,但是分别连通循环液道的两端,具体的,第一隔间212和第二隔间213分别连通循环液道的进液通道14和回液通道15;第一盖体21还具有对应导热体10设置的用于防止液体流入至管道13内的第一封面214;第二盖体22内设有与回液通道15连通的出液口221。进一步地,第二盖体22内还设有回液腔222,回液腔222靠近第二隔间213的一侧敞口设置,出液口221 通过回液腔222连通第二隔间213。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封面214上设有第一环壁215,第一环壁215沿第一封面214的周边延伸形成与第一端11相匹配的第一定位插槽,第一端11插设于第一定位插槽内。安装时,第一定位插槽可以实现对第一盖体21的定位,便于将第一盖体21快速安装于第一端11上;另外,第一环壁 215还能起到阻挡外界异物进入到导热体内的效果。
第一端盖结构20还包括第一进出液密封垫板23和第二进出液密封垫板 24;第一进出液密封垫板23位于第一封面214与导热体10的端面之间,用于实现液体不易从第一盖体21和导热体10之间漏出;第二进出液密封垫板 24位于第一盖体21的端面和第二盖体22的端面之间,用于实现液体不易从第一盖体21和第二盖体22之间溢出。
请参阅图3和图8,第二端盖结构30包括相连接的第三盖体31和第四盖体 32,第三盖体31连接第二端12,并位于导热体10和第四盖体32之间;第三盖体31和第四盖体32限定出连通进液通道14和回液通道15的连通空间311;管道 13远离第一盖体21的一端通过第三盖体31封住,以阻挡进液通道14和回液通道15内的液体流入至管道13内。当PTC发热元件40处于加热状态时,液体先从进液口211进入第一盖体21的第一隔间212内,然后流经进液通道14进入至第三盖体31的连通空间311内,连通空间311内的液体通过回液通道15回流至第二隔间213,第二隔间213内的回流液再进入至第二盖体22的回液腔222内,最后通过出液口221流出。
进一步地,第三盖体31上具有对应第二端12设置的用于阻挡液体流入至导热体10的管道13内的第二封面312,第二封面312上设有第二环壁313,第二环壁313沿第二封面312的周边延伸围成一与第二端12相匹配的第二定位插槽,第二端12插设于第二定位插槽内。安装时,第二定位插槽可以实现对第三盖体31的定位,便于将第三盖体31快速地安装于第二端12上,另外,第二环壁313也能起到阻挡外界异物进入至导热体内。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请参阅图9,第二环壁313上对应第一穿线孔16设有第二穿线孔314,第一穿线孔16和第二穿线孔314组成闭合的穿线孔结构,连接PTC发热元件40的电线穿过穿线孔结构伸至外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穿线孔16和第二穿线孔314均呈开口状,开口状的第一穿线孔16和第二穿线孔314围成穿线孔结构,通过设置第一穿线孔16和第二穿线孔314成开口状,方便连接PTC发热元件40的电线穿过穿线孔结构,无需手伸进管道13内将电线穿过穿线孔结构,在将第二端盖结构30安装于导热体10上之前时,只要拉动电线从第一穿线孔16的开口处穿过进入至第一穿线孔16内,再将第二端盖结构30安装于导热体10上,开口状的第二穿线孔314和第二穿线孔314便可围成闭合的穿线孔结构,以将电线阻挡于穿线孔结构内。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第一穿线孔16和第二穿线孔314均设计成封闭的圆孔状,安装电线时,先将第二端盖结构30安装于导热体10上,再通过手伸进管道13内将电线依次穿过第一穿线孔16和第二穿线孔314即可。
第一穿线孔16和第二穿线孔314的形状不受限制,可以为圆形、方形、椭圆形或者其他形成,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穿线孔16和第二穿线孔314优选为方形。
在第一穿线孔16形成为方形的情形下,其他实施例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可对应第一穿线孔16设置封孔板81,电线50穿设封孔板81,且电线50与封孔板81之间用耐热密封胶82(例如采用聚氨酯密封胶、有机硅密封胶、无机密封胶等密封等)填充,以使电线与封孔板81之间无间隙,封孔板81的相对两侧设有用于位于第一穿线孔16相对两侧的导热体10部分插入的第一插槽 811和用于位于第二穿线孔314两侧的第二环壁313部分插入的第二插槽812。第一插槽811和第二插槽分别贯穿封孔板81的两端形成第一穿口8111和第二穿口8121。安装电线50时,先将封孔板81放置于第一穿线孔16的开口处,并使位于第一穿线孔16的相对两侧的导热体10部分对齐封孔板81相对两侧的第一插槽811的第一穿口8111,然后推动封孔板81,使位于第一穿线孔16两侧的导热体10部分穿过第一穿口8111插入至第一插槽811内,直至封孔板81推不动为止。之后将第二端盖结构30安装于导热体10的第二端12上,使位于第二穿线孔314两侧的第二环壁313部分穿过第二穿口插入至封孔板81的第二插槽 812内,至此电线50在导热体10上的安装完成。封孔板81的设置,可以实现对开口状的第一穿线孔16和第二穿线孔314围成的密封孔结构的密封,使得外界的异物不易进入至管道13内,达到了保护PTC加热元件的效果。
请再次参阅图3,第三盖体31和第四盖体32可分体设置,也可一体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盖体31和第四盖体32选择分体设置,并可拆卸连接,通过将第三盖体31和第四盖体32可拆卸连接,一方面是有利于第三盖体31的加工,另一方面是有利于对第三盖体31的内腔的清洗。进一步的,第三盖体31 和第四盖体32选择通过螺钉或螺丝连接。当然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三盖体31 和第四盖体32的连接不仅限于此,还可通过卡接或者其他能实现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连接。
第二端盖结构30还包括第一回液密封垫板33和第二回液密封垫板35,第一回液密封垫板33位于第三盖体31的第二封面312和导热体10的端面之间,使得液体更加不易从导热体和第三盖体31之间漏出;第二回液密封垫板 35位于第三盖体31的端面和第四盖体32的端面之间,使得液体更加不易从第三盖体31和第四盖体32之间漏出。
本实施例的PTC加热装置还包括安装于第二盖体22上的防干烧结构60,用于检测第二盖体22内的液体是否达到指定流量,能起到防干烧的效果。如图10所示,防干烧结构60包括固定支架61,以及设于固定支架61上的霍尔传感器62和水压感应片63,水压感应片63枢接于固定支架61上,并位于第二盖体22的回液腔222内。当达到一定水流量时,水压感应片63旋转大于预设角度,霍尔传感器62与水压感应片63靠近并感应输出信号。具体地,预设角度可以处于75-90度之间,最优的选择是90度。现有技术中,通过感应信号反馈至控制面板再控制其它工作单元是否工作的技术是非常常见的。对此,本实用新型不再赘述。另外,在防干烧结构60设置的基础上,将第一端盖结构20设置为分体的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盖体21结构和第二盖体22结构,一方面便于对防干烧结构60的安装,另一方面能降低第二端盖结构30的制造难度,因为如果将第一端盖结构20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结构,再在第一端盖结构20上加工出进水口、第一隔间212、第二隔间213、回液腔222和出液口221,该制作工艺难度要远大于将第一端盖结构20分开成第一盖体21和第二盖体22,在第一盖体21上加工出进液口211、第一隔间212和第二隔间213,在第二盖体22上加工出会液腔和出液口221的制作工艺。再一方面,整体结构的第二端盖结构 30不易对回液腔222进行清洗,而本方案将第二端盖结构30设置为分体的第一端11盖和第二端12盖后,将第一端11盖和第二端12盖拆开后,回液腔222直接露出,非常方便清洗。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水压感应片63包括旋转件64、磁性件65和锁扣件66,旋转件64上设置有容纳磁性件65的安装凹槽641,锁扣件66将磁性件65固定在安装凹槽641内。其中,水压感应片63通过插销枢接在固定支架61 上。
可选的,锁扣件66远离导热体10的一侧设有限位凸起661,限位凸起661 一方面用于限制水压感应片63的最大旋转角度,当水压感应片63达到最大旋转角度时,锁扣件66上的限位凸起661与固定支架61接触;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水压感应片63与固定支架61的接触面积,防止水压感应片63因为液体的黏性而粘在固定支架61上,无法实现防干烧功能的现象发生。为了防止限位凸起 661对固定支架61的撞伤,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在限位凸起661远离锁扣件66 的一端的端面上设置缓冲层,用于缓冲限位凸起661对固定支架61的撞击力。
在其他可行的实施例中,限位凸起661远离锁扣件66的一端的端面呈球面状。该设计可以实现限位凸起661与固定支架61在接触时为点接触,能进一步减小限位凸起661与固定支架61的接触面积,实现水片感应片63更加不易黏接在固定支架61上的目的。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支架61面向第二盖体22的回液腔222的一侧设有缩距凹槽611,缩距凹槽611对应霍尔传感器62和磁性件65设置。缩距凹槽611的设置,不仅保证了固定支架61具有足够的强度,不易变形,还能缩短霍尔传感器62和磁性件65相感应的距离,使得霍尔传感器62能对磁性件 65产生更好的感应效果,保证了霍尔传感器62和磁性件65之间的感应精度。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支架61固设在第二盖体22上,固定支架61与第二盖体2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图中未示出)。
防干烧结构60的工作原理具体如下:
在没有水经过的时候,水压感应片63与水平方向呈垂直状态;当水从防干烧结构经过时,在水压足够的情况下,水的冲力将水压感应片63往上顶,水压感应片63运动一定角度后,水压感应片63上装的磁性件65与顶部的霍尔传感器62接近,霍尔传感器62感应到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PTC发热元件40启动工作;当没有水或者水压不够的情况下,水的冲力不足以将水压感应片63推动至合适角度时,霍尔传感器62无法感应到信号, PTC发热元件40不会工作。该防干烧结构60可以起到防干烧效果的同时也起到了提示用户清洗或者更换滤芯的作用(滤芯用久了会有堵塞,会影响流入PTC 发热元件40的水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创新,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PTC加热装置还包括安装于第一端盖结构20上的第一温度传感器7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第一温度传感器71用于监测从进液口211进入后还未进入至循环液道的液体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从循环液道流出的液体的温度,第一温度传感器7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将各自测量到的温度信息输送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通过计算温度差,以检测出PTC发热元件40是否有正常工作。
具体的,第一温度传感器71安装于第一盖体21上,并对应进液口211设置,即将第一温度传感器71的检测端放入至进液口211内,以对进入至进液口 211内的液体检测温度,当然第一温度传感器71的温度不仅限于此,也可对应第一隔间212设置,即第一温度传感器71的检测端位于第一隔间212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温度传感器也安装于第一盖体21上,对应第二隔间 212设置,用于对回流至第二隔间213内的液体检测温度。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将第二温度传感器安装于第二盖体22上,并对应第二盖体22的回液腔222或者出液口221设置。
导热体10的外部还套设有保温棉72,同时,保温棉72的外部设置有保温盖。保温盖包括相连接的由第一半保温盖73和第二半保温盖7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温盖73和第二保温盖74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在其他实施中,第一保温盖73和第二保温盖74也可通过卡接或者其他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能分别封住封导热体10的管道13的第一端盖结构 20和第二端盖结构30,将循环液道内的液体和管道13内的PTC发热元件40隔离开,有效地保证了用户的使用安全,且密封安全可靠,而且本实用新型的PTC 加热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制作成本低,能实现批量生产。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PTC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热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导热体内设有循环液道以及管道;
第一端盖结构,盖设于所述第一端上,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盖体内设有进液口、第一隔间、第二隔间,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一隔间,所述第一隔间和所述第二隔间分别连通所述循环液道的两端;所述第二盖体内设有连通所述第二隔间的出液口;
第二端盖结构,盖设于所述第二端上,并与所述第一端盖结构分别封住所述管道的两端;
PTC发热元件,整体设于所述管道内;
其中,所述第二端上对应所述管道设有第一穿线孔,用于供连接所述PTC发热元件的电线穿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液道包括进液通道和回液通道,所述进液通道和所述回液通道通过所述第二端盖结构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体具有对应所述导热体设置的用于防止液体流入至所述管道内的第一封面,所述第一封面上设有第一环壁,所述第一环壁沿所述第一封面的周边延伸围成与所述第一端相匹配的第一定位插槽,所述第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定位插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结构还包括第一进出液密封垫板和第二进出液密封垫板;所述第一进出液密封垫板位于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导热体的端面之间;所述第二进出液密封垫板位于所述第一盖体的端面和所述第二盖体的端面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TC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盖结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三盖体和第四盖体,所述第三盖体连接所述第二端,并位于所述导热体和所述第四盖体之间;所述第三盖体和所述第四盖体限定出连通所述进液通道和所述回液通道的连通空间;所述管道远离所述第一盖体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三盖体封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PTC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盖体上具有对应所述第二端设置的用于阻挡液体流入至所述导热体的所述管道内的第二封面,所述第二封面上设有第二环壁,所述第二环壁沿所述第二封面的周边延伸围成与所述第二端相匹配的第二定位插槽,所述第二端插设于所述第二定位插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PTC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壁上对应所述第一穿线孔设有第二穿线孔,所述第一穿线孔和所述第二穿线孔组成闭合的可供与所述PTC发热元件相连接的电线穿过的穿线孔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PTC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穿线孔和所述第二穿线孔均呈开口状,开口状的所述第一穿线孔和所述第二穿线孔围成所述穿线孔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TC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盖体上的防干烧结构,所述防干烧结构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盖体上的固定支架,以及设于所述固定支架上的霍尔传感器和水压感应片,所述水压感应片枢接于所述固定支架上,并位于所述第二盖体设置的回液腔内,所述回液腔连通所述出液口和所述第二隔间;当达到一定水流量时,所述水压感应片旋转大于预设角度,所述霍尔传感器与所述水压感应片靠近并感应输出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PTC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压感应片包括旋转件、磁性件和锁扣件,所述旋转件上设置有容纳所述磁性件的安装凹槽,所述锁扣件将所述磁性件固定在所述安装凹槽内;沿液体流道方向所述锁扣件位于所述旋转件靠近所述第二隔间的一侧上设于限位凸起。
CN202220694906.8U 2022-03-28 2022-03-28 Ptc加热装置 Active CN2172098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94906.8U CN217209806U (zh) 2022-03-28 2022-03-28 Ptc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94906.8U CN217209806U (zh) 2022-03-28 2022-03-28 Ptc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09806U true CN217209806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57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94906.8U Active CN217209806U (zh) 2022-03-28 2022-03-28 Ptc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098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75831B1 (ko) 드럼세탁기의 거품감지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드럼세탁기
EP2696740B1 (en) Anti-flooding safety device for household appliances, in particular washing machines
EP3710759B1 (en) Integrated leak detection system for water heaters
CN217209806U (zh) Ptc加热装置
CN210569154U (zh) 一种即热式小型电热水器
CN116294186A (zh) Ptc加热器
CN217358841U (zh) 一种管道压力在线监测装置
CN115540346B (zh) 热水供应装置
CN108901879B (zh) 一种自动控温的猫舍
CN218345719U (zh) 一种衣物处理装置
CN218455286U (zh) 一种卧式小厨宝
CN112710081A (zh) 空气能热水器
CN212611499U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的壳体结构、洗衣机
CN221614073U (zh) 换电柜
CN216667971U (zh) 液体加热装置以及液体加热系统
CN220570854U (zh) 一种lpg小型储罐数据采集用操作箱
CN220141376U (zh) 一种茶吧机用电热水壶
CN213871372U (zh) 一种阀体分离报警装置
CN214469385U (zh) 一种足浴器温控器精确控温结构及足浴器
CN109737496A (zh) 安全保护装置及电暖器
CN214679061U (zh) 用于口腔清洗装置的加热器
CN220818098U (zh) 加热装置及足部按摩设备
CN214038947U (zh) 一种一体式发热杯及即热式电热水器
CN215172726U (zh) 接驳式电热水龙头
CN210320686U (zh) 一种厨用小型电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5

Address after: 523000 No. 13, Gangxia South Street, Chang'a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HONGSHENG METAL & PLASTIC TECHNOLOT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23000 room 31716, building 4, No. 229, Dalang Fukang Road, Dala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Dalang Hongyuan trading firm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