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09634U - 水箱和加湿器 - Google Patents

水箱和加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09634U
CN217209634U CN202220658806.XU CN202220658806U CN217209634U CN 217209634 U CN217209634 U CN 217209634U CN 202220658806 U CN202220658806 U CN 202220658806U CN 217209634 U CN217209634 U CN 2172096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umidifier
water tank
blocking plate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5880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欣锋
戴相录
何爱民
李登生
何慧琦
魏立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esheng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esheng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esheng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esheng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5880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096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096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096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箱和加湿器,其中所述水箱包括一阻水板和至少一出水孔,其中所述出水孔被开设于所述水箱的底部,其中所述水箱用以收容水体,其中所述阻水板具有适于与所述底部相贴合的结构形态,以在与所述底部相贴合的状态封闭所述出水孔,以避免被收容于所述水箱的水体经所述出水孔流出,其中所述水箱以物理遮盖的方式封闭所述出水孔,以避免因元件老化而造成的结构灵敏度下降导致的漏水现象。

Description

水箱和加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箱和加湿器。
背景技术
维持周边环境的空气湿度在恰当的水平十分重要,通常,当周边环境例如家居场所、办公场所等室内空间干燥时,会刺激人们的呼吸系统,进而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因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意识的不断加强,人们开始重视在室内空间维持恰当的空气湿度,一方面保证呼吸系统的健康,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形成舒适的室内环境,具体地,人们通过使用加湿器的方式来维持室内空气湿度在恰当水平。
现有的加湿器的种类多样,典型的有超声波加湿器和加热式加湿器,其中超声波加湿器以高频的震荡其雾化片的方式,使得储存的水被抛离水面产生飘逸的水雾,以此达到空气加湿的目的,然而超声波加湿器在使用时却会产生白粉,并容易打湿周围物品而给使用者带来困扰,其中加热式加湿器则是通过将水加热以产生水蒸气的方式来达到加湿空气的目的,其原理简单,但需长时间持续加热水体,导致其能耗难以被降低,并且具有高温安全隐患,也就是说,现有的超声波加湿器存在产生白粉且易打湿其他物品的缺陷,而现有的加热式加湿器虽然在使用时不会产生白粉,但因其工作原理是采用加热水体以产生水蒸气,导致其功耗难以被降低且因其在工作时需持续加热而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并不能够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针对于此,市面上还存在冷蒸发式的加湿器,其通过风扇强制引导空气通过其内的吸水介质,以使空气通过吸水介质时与附着于吸水介质的水体接触,以此增加空气的湿度,此类冷蒸发式加湿器在工作过程中无须加热水体,因而相对于加热式加湿器在功耗、使用安全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并由于冷蒸发式加湿器仅驱动其内部的风扇转动,工作噪声低、功耗低,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然而,现有的冷蒸发式加湿器的吸水介质会被长时间浸泡于水中,进而导致吸水介质极易滋生细菌,当空气流过吸水介质时细菌则会被携带传播,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并且现有的冷蒸发式加湿器多数采用单向止回阀控制其水箱的开关,止回阀基于弹簧的弹力封闭水箱的出水口,但局限于弹簧的使用寿命,现有的冷蒸发式加湿器经常因止回阀的弹簧老化而无法精准触发水箱开关,进一步导致吸水介质被浸泡于过多的水体之中,并且由于止回阀与水箱的出水口之间需布置密封橡胶圈以增强气密性,当密封橡胶圈出现老化则导致储藏于水箱中的水极易渗漏,出现漏水的现象,从而影响冷蒸发式加湿器的整体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水箱和加湿器,其中所述加湿器以物理遮盖的方式封闭其水箱,从而避免因元件老化而造成的结构灵敏度下降导致的漏水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水箱和加湿器,其中所述加湿器采用磁吸结构控制其水箱的开关,以基于磁力作用精准地控制其水箱的出水,并基于磁力作用保证其水箱的密封性,避免出现漏水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水箱和加湿器,其中所述加湿器能够基于其滤网的蓄水情况控制其水箱的出水,以避免其滤网被浸泡于水体中,从而有利于保证所述加湿器的卫生。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水箱和加湿器,其中所述加湿器包括一水箱,所述水箱用以收容水体,其中所述水箱的底部被开设具有至少一出水孔,以使得被收容于所述水箱的水体能够经所述出水孔流出,其中所述水箱包括一阻水板,所述阻水板具有适于与所述底部相贴合的结构形态,以在与所述底部相贴合的状态封闭所述出水孔,如此以封闭所述水箱,避免被收容于所述水箱的水体经所述出水孔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水箱和加湿器,其中所述阻水板与所述底部能够产生磁力,以在磁力作用下,所述阻水板贴合于所述底部进而封闭被开设于所述底部的所述出水孔,从而封闭所述水箱,如此以避免所述水箱出现漏水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水箱和加湿器,其中所述加湿器包括一蓄水芯,其中所述蓄水芯被设置于所述水箱的下游,以在所述阻水板脱离于所述底部的状态,经所述出水孔获取被收容于所述水箱的水体。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水箱和加湿器,其中所述蓄水芯被设置于所述水箱的下方,其中所述蓄水芯能够基于自身的蓄水量产生其在物理高度上的变化,并能够基于其在物理高度上的变化作用于所述阻水板,以形成所述阻水板选择性地上下移动,进而使得所述阻水板能够因所述蓄水芯的蓄水量变化而选择性地贴合于所述底部或脱离于所述底部,如此以精准地控制所述水箱的出水,从而避免所述蓄水芯被浸泡于水体中而滋生细菌,保证所述加湿器的卫生。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水箱和加湿器,其中所述蓄水芯包括一滤网和一导水槽,其中所述滤网耦接于所述导水槽,所述导水槽包括与所述出水孔相对应的至少一开关柱,其中在所述滤网的蓄水量低于设定值的状态,所述蓄水芯的物理高度升高以使所述开关柱经所述出水孔顶起所述阻水板,从而分离所述阻水板与所述底部,进而使得被收容于所述水箱的水体能够经所述出水孔流入所述导水槽并被所述滤网吸附,以提升所述滤网的蓄水量,其中所述蓄水芯的物理高度随所述滤网的蓄水量的上升而降低,从而导致所述阻水板与所述底部的距离靠近,以在所述阻水板被贴合于所述底部的状态,所述出水孔被封闭,如此以精准地控制所述水箱的出水。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水箱和加湿器,其中所述蓄水芯包括一平衡高低件,其中所述平衡高低件用以支撑所述滤网,并受所述滤网的重量影响地产生状态变化,以形成所述蓄水芯的物理高度的变化,从而联动所述阻水板以形成对所述水箱的出水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水箱和加湿器,其中所述加湿器以机械结构自适应地调节其所述滤网的蓄水,高效可靠地形成对其所述水箱的出水控制,提高所述加湿器的工作可靠性和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水箱和加湿器,其中所述蓄水芯包括一支撑座,其中所述平衡高低件被耦接于所述支撑座以形成对所述滤网的支撑,保证所述蓄水芯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水箱和加湿器,其中所述平衡高低件为一弹性元件,以在所述滤网的重量影响下产生形变而形成所述蓄水芯的物理高度的变化,具体在所述滤网的蓄水量充足的状态下,因水体被吸附于所述滤网而使得所述滤网的重量上升,以压缩所述平衡高低件,进而在所述滤网的蓄水量减少的状态下,因被吸附于所述滤网的水体减少而使得所述滤网的重量下降,所述平衡高低件复位以形成所述蓄水芯的物理高度上升,如此以联动所述阻水板形成相应的出水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水箱和加湿器,其中所述平衡高低件为一磁性元件,所述平衡高低件与所述支撑座能够产生相斥的作用力,以在所述滤网的重量影响下,所述平衡高低件产生垂直方向上的位移而形成所述蓄水芯的物理高度的变化,具体在所述滤网的蓄水量不足的状态下,因被吸附于所述滤网的水体较少而对应所述滤网的整体重量较低,所述滤网无法克服所述平衡高低件与所述支撑座之间的相斥作用力,进而导致所述平衡高低件在相斥的作用力的影响下朝远离所述支撑座的方向位移,以形成所述蓄水芯的物理高度上升,进而联动所述开关柱顶起所述阻水板,如此以使得被收容于所述水箱的水体经所述出水孔流入所述导水槽,其中所述滤网吸附流入所述导水槽的水体,并对应使得所述滤网的整体重量因水体增加而上升,并逐渐克服所述平衡高低件与所述支撑座之间的相斥作用力,以使得所述平衡高低件朝所述支撑座的方向位移,进而形成所述蓄水芯的物理高度下降,联动所述阻水板,如此以实现所述加湿器的自适应工作,精准地控制所述水箱的出水,避免所述滤网被浸泡于水体中而滋生细菌,保证所述加湿器的卫生。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水箱和加湿器,其中所述平衡高低件为一相互排斥的磁性组件,其中所述平衡高低件被设置于所述滤网和所述支撑座,以基于其相互排斥的作用力形成对所述滤网的支撑,并在所述滤网的重量影响下于垂直方向上产生位移,其中在所述滤网的蓄水量充足的状态下,因水体被吸附于所述滤网而使得所述滤网的重量上升,以克服所述平衡高低件的相互排斥力,使所述滤网和所述支撑座之间的距离减小,对应形成所述蓄水芯的物理高度下降,并在所述滤网的蓄水量减少的状态下,因被吸附于所述滤网的水体减少而使得所述滤网的重量下降,所述平衡高低件的相互排斥力使得所述滤网和所述支撑座之间的距离增加,以形成所述蓄水芯的物理高度上升,从而联动所述阻水板脱离所述底部,并在被收容于所述水箱的水体经所述出水孔流入所述导水槽而被所述滤网吸附后,所述滤网的整体重量上升,进而克服所述平衡高低件的相互排斥力,以形成所述蓄水芯的物理高度下降,进而在所述开关柱对所述阻水板的作用力无法克服所述阻水板与所述底部的磁吸力的状态下,所述阻水板被磁吸贴合于所述底部,以封闭所述出水孔,如此以循环往复实现所述加湿器的自适应工作,提高所述加湿器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水箱和加湿器,其中所述加湿器包括一壳体,其中所述蓄水芯被容置于所述壳体,以基于所述壳体内的空气流通使得空气与被吸附于所述滤网的水体接触,进而增加空气湿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水箱和加湿器,其中所述平衡高低件在所述滤网吸水饱和前产生状态变化,即在所述滤网的蓄水量还未达到最高值的状态,所述平衡高低件产生的状态变化即能够以联动所述阻水板封闭所述出水孔,以避免流入所述导水槽的水体过多而渗出所述壳体,和避免所述滤网被浸泡于水体中,如此以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和避免所述加湿器漏水造成使用者的困扰,及保证所述加湿器的卫生。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水箱和加湿器,其中所述加湿器包括一风机,其中所述风机被容置于所述壳体,以驱动空气于所述壳体流通,其中空气流经所述滤网而与被吸附于所述滤网的水体接触并携带水体流通,如此以使得所述滤网吸附的水体因空气的流通而逐渐减少,相应使得所述滤网的整体重量下降,对应所述平衡高低件产生状态变化使所述蓄水芯的物理高度增加的作用力增强,直至所述平衡高低件产生的作用力足以克服所述阻水板贴合于所述底部的作用力,以联动所述阻水板朝远离所述底部的方向位移,进而导通所述出水孔,并在被收容于所述水箱的水体经所述出水孔流入所述导水槽而被所述滤网吸附后,所述滤网的整体重量上升,对应所述平衡高低件产生使所述蓄水芯的的物理高度下降,以联动所述阻水板朝靠近所述底部的方向位移,进而在所述开关柱对所述阻水板的作用力无法克服所述阻水板与所述底部之间的作用力的状态下,所述阻水板被贴合于所述底部,所述出水孔被封闭。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水箱和加湿器,其中所述风机包括一电机、一风轮和一轴承,其中所述电机驱动所述风轮以所述轴承为轴转动,其中在所述风轮转动的状态下,所述壳体内部产生空气对流,以使空气流经所述滤网而携带水体流通,使得所述滤网吸附的水体逐渐减小,其中所述加湿器基于所述滤网的蓄水量自适应地导通或封闭所述出水孔,高效可靠地以机械联动的方式实现对所述滤网的蓄水。
依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水箱,其中所述水箱包括:
一阻水板;和
至少一出水孔,其中所述出水孔被开设于所述水箱的底部,其中所述水箱用以收容水体,其中所述阻水板具有适于与所述底部相贴合的结构形态,以在与所述底部相贴合的状态封闭所述出水孔,以避免被收容于所述水箱的水体经所述出水孔流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阻水板以磁吸的方式贴合于所述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阻水板被采用磁性材料制成,所述底部被采用具有磁性的材料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阻水板被采用具有磁性的材料制成,所述底部被采用磁性材料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阻水板在重力作用下被贴合于所述底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出水孔的数量为多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水箱包括一水箱盖,其中所述水箱盖被设置于所述水箱的上方,以形成对收容于所述水箱的水体的遮盖。
依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加湿器,其中所述加湿器包括:
一如前所述的水箱;
一蓄水芯,其中所述蓄水芯被设置于所述水箱的下游,其中在所述阻水板脱离于所述底部的状态,被收容于所述水箱的水体经所述出水孔流入所述蓄水芯;以及
一壳体,其中所述蓄水芯被容置于所述壳体,以基于所述壳体内的空气流通使得空气与所述蓄水芯中的水体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蓄水芯被设置在所述水箱下方,并被设置能够基于自身的蓄水量的下降产生其在物理高度上的上升变化而联动所述阻水板向上移动,对应形成所述阻水板脱离于所述底部的状态而使得被收容于所述水箱的水体经所述出水孔流入所述蓄水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加湿器包括一风机,其中所述风机被容置于所述壳体,以驱动空气于所述壳体流通。
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加湿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依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所述加湿器的部分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依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所述加湿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形变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竖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之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加湿器100,其中所述加湿器100包括一水箱10、一蓄水芯20和一壳体30,其中所述蓄水芯20被设置于所述水箱10的下游,以获取被收容于所述水箱10的水体,所述蓄水芯20被容置于所述壳体30,其中所述壳体30能够与外界的空气形成对流,以在空气入所述壳体30时流经被容置于所述壳体30内的所述蓄水芯20以携带所述蓄水芯20上的水体而使得空气的湿度上升,形成所述加湿器100的加湿过程,特别地,其中所述水箱10以物理遮盖的方式封闭其与所述蓄水芯20之间的水路,以避免因元件老化而造成的结构灵敏度下降导致的漏水现象。
具体地,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之图2,其中所述水箱10的底部11被开设具有至少一出水孔111,以使被收容于所述水箱10的水体能够经所述出水孔111流出所述水箱10,所述水箱10以物理遮盖其所述出水孔111的方式形成对所述出水孔111的封闭,以被收容于所述水箱10的水体经所述出水孔111流出,从而避免使用止回阀控制水路而因元件老化而带来的漏水现象,保证所述加湿器100的使用寿命。
特别地,其中所述水箱10包括一阻水板12,其中所述阻水板12具有适于与所述底部11相贴合的结构形态,其中所述阻水板12在与所述底部11相贴合的状态封闭被开设于所述底部11的所述出水孔111,如此以封闭所述出水孔111,避免被收容于所述水箱10的水体经所述出水孔111流出,其中所述阻水板12以贴合于所述底部11的方式封闭所述出水孔111,从而避免因元件老化而造成的结构灵敏度下降导致的水箱漏水现象,保证所述水箱10的可靠性。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阻水板12在重力作用下被贴合于所述底部11,以形成对所述出水孔111的封闭,如此以简单易行地实现对所述水箱10的出水控制,并且结构简单,保证所述水箱10的可靠性,有效地避免所述水箱10因开关结构老化而出现漏水现象,对应提高了所述加湿器100的使用寿命,提高所述加湿器100的实用性。
优选地,其中所述阻水板12与所述底部11能够产生相互吸引的磁吸力,以在磁吸力的作用下,所述阻水板12能够被磁吸贴合于所述底部11,如此以保证所述阻水板12贴合于所述底部11的结构稳定性,保证所述阻水板12对所述出水孔111封闭的牢固性,保证所述水箱10的密封程度。
具体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阻水板12被采用磁性材料制成,例如吸引金属的磁石等,所述底部11被采用具有磁性的材料制成,例如但不限于铁、钴、镍等,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底部11被采用铁质材料制成,以在所述阻水板12靠近所述底部11的状态下,基于材料的磁吸作用,所述阻水板12能够被稳固地贴合于所述底部11,以保证所述阻水板12对所述出水孔111封闭的牢固性。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阻水板12也可以被采用具有磁性的材料制成,所述底部11则被采用磁性材料制成,只有所述阻水板12和所述底部11之间能够产生相互吸引的磁吸力以提高所述阻水板12被贴合于所述底部11的牢固程度即可。
特别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出水孔111的数量被设置为多个,以在所述阻水板12脱离于所述底部11的状态,被收容于所述水箱10的水体经多个所述出水孔111流出,以保证所述水箱10的出水效率,并且基于多个所述出水孔111的设置能够缓和水流,避免所述水箱10出水湍急而冲击所述蓄水芯20。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水箱10包括一水箱盖13,其中所述水箱盖13被设置于所述水箱10的上方,以形成对收容于所述水箱10的水体的遮盖,避免被收容于所述水箱10的水体被污染,保证所述加湿器100的卫生。
特别地,其中所述加湿器100能够自适应地以机械的方式令所述阻水板12上下移动,以所述阻水板12灵活地脱离或贴合于所述底部11,即使得所述出水孔111被导通或封闭,以形成对所述水箱10的出水控制,具体地所述加湿器100基于所述蓄水芯20的蓄水量自适应的控制所述水箱10的出水,其中所述蓄水芯20被容置于所述壳体30,从而因所述壳体30内的空气流通而携带其吸附的水体导致其蓄水量下降,其中在所述蓄水芯20的蓄水量不足时则需从所述水箱10获取水体,以补充所述蓄水芯20的蓄水量而维持所述加湿器100的正常工作,其中在所述蓄水芯20的蓄水量充足时则需切断所述蓄水芯20与所述水箱10之间的水路,即封闭所述出水孔111以避免所述水箱10收容的水体继续经所述出水孔111流向下游的所述蓄水芯20。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蓄水芯20被设置于所述水箱10的下方,其中所述蓄水芯20能够基于自身的蓄水量产生其在物理高度上的变化,具体在所述蓄水芯20的蓄水量不足的状态,所述蓄水芯20的物理高度上升,在所述蓄水芯20的蓄水量充足的状态,所述蓄水芯20的物理高度下降,其中所述蓄水芯20的物理高度变化联动所述阻水板12,以形成所述阻水板12选择性地上下移动,具体所述蓄水芯20的物理高度上升对所述阻水板12施加使所述阻水板12朝远离所述底部11的方向运动的力,以在所述蓄水芯20对所述阻水板12施加的力克服所述阻水板12与所述底部11的贴合力的状态,所述阻水板12被所述蓄水芯20联动而脱离于所述底部11,使得所述出水孔111被导通,其中所述蓄水芯20的物理高度下降则联动所述阻水板12朝靠近所述底部11的方向运动,以在所述阻水板12被贴合于所述底部11的状态,所述出水孔111被封闭,如此以使得所述阻水板12能够因所述蓄水芯20的蓄水量变化而选择性地贴合于所述底部11或脱离于所述底部11,从而实现精准地控制所述水箱10的出水,以避免所述蓄水芯20的蓄水量得不到及时补充而影响所述加湿器100的正常工作,和避免所述蓄水芯20的蓄水量过多而导致所述蓄水芯20被浸泡于水体中而滋生细菌,从而在保证所述加湿器100的工作稳定性的同时,保证所述加湿器100的卫生,提高所述加湿器100的实用性。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蓄水芯20包括一滤网21和一导水槽22,其中所述滤网21耦接于所述导水槽22,并能够吸附流入所述导水槽22的水体,其中所述导水槽22包括与所述出水孔111相对应的至少一开关柱221,其中在所述滤网21的蓄水量不足的状态,所述蓄水芯20的物理高度升高以使所述开关柱221经所述出水孔111顶起所述阻水板12,从而分离所述阻水板12与所述底部11,进而使得被收容于所述水箱10的水体能够经所述出水孔111流入所述导水槽22,其中所述导水槽22的底部被开设具有至少一下水孔222,以使经所述出水孔111流入所述导水槽22的水体能够被所述滤网21吸附,以提升被吸附于所述滤网21的水体量,其中所述蓄水芯20的物理高度随所述滤网21吸附的水体量的上升而降低,从而联动导致所述阻水板12与所述底部11的距离靠近,以在所述阻水板12因磁力作用被贴合于所述底部11的状态,所述出水孔111被封闭,如此以基于所述蓄水芯20的蓄水量精准地控制所述水箱10的出水,保证所述加湿器100的工作稳定性和卫生。
特别地,其中所述蓄水芯20的物理高度变化基于其一平衡高低件23实现,其中所述平衡高低件23用以支撑所述滤网21,并受所述滤网21的重量影响地产生状态变化,以形成所述蓄水芯20的物理高度的变化,从而联动所述阻水板12以形成对所述水箱10的出水控制。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蓄水芯20包括一支撑座24,其中所述平衡高低件23被耦接于所述支撑座24以形成对所述滤网21的支撑,保证所述蓄水芯20的结构稳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一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平衡高低件23被实施为一弹性元件,例如但不限于弹簧、弹片、橡胶材料等,其中所述平衡高低件23在所述滤网21的重量影响下产生形变,进而形成所述蓄水芯20的物理高度的变化,具体在所述滤网21的蓄水量充足的状态下,因水体被吸附于所述滤网21而使得所述滤网21的重量上升,以压缩所述平衡高低件23,进而在所述滤网21的蓄水量减少的状态下,因被吸附于所述滤网21的水体减少而使得所述滤网21的重量下降,所述平衡高低件23在其弹力的作用下复位,以形成所述蓄水芯20的物理高度上升,如此以联动所述阻水板12形成相应的出水控制,以避免所述蓄水芯20的蓄水量得不到及时补充而影响所述加湿器100的正常工作,和避免所述蓄水芯20的蓄水量过多而导致所述蓄水芯20被浸泡于水体中而滋生细菌,从而在保证所述加湿器100的工作稳定性的同时,保证所述加湿器100的卫生,提高所述加湿器100的实用性。
特别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平衡高低件23为一磁性元件,所述平衡高低件23与所述支撑座24能够产生相斥的作用力,如此以在所述蓄水芯20被容置于所述壳体30时,所述平衡高低件23基于其与所述支撑座24之间产生的相斥作用力支撑所述滤网21,其中在所述滤网21的重量影响下,所述平衡高低件23产生垂直方向上的位移而形成所述蓄水芯20的物理高度的变化,具体在所述滤网21的蓄水量不足的状态下,因被吸附于所述滤网21的水体较少而对应所述滤网21的整体重量较低,所述滤网21无法克服所述平衡高低件23与所述支撑座24之间的相斥作用力,进而导致所述平衡高低件23在相斥的作用力的影响下朝远离所述支撑座24的方向位移,以形成所述蓄水芯20的物理高度上升,进而联动所述开关柱221顶起所述阻水板12,如此以使得被收容于所述水箱10的水体经所述出水孔111流入所述导水槽22,并经所述导水槽22的所述下水孔222被所述滤网21吸附,对应使得所述滤网21的整体重量因水体增加而上升,并逐渐克服所述平衡高低件23与所述支撑座24之间的相斥作用力,以使得所述平衡高低件23朝所述支撑座4的方向位移,进而形成所述蓄水芯20的物理高度下降,联动所述阻水板12朝靠近所述底部11的方向运动,直至所述阻水板12被贴合于所述底部11,如此以实现所述加湿器100的自适应工作,精准地控制所述水箱10的出水,保证所述加湿器100的工作稳定性和卫生。
特别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平衡高低件23为一相互排斥的磁性组件,其中所述平衡高低件23被设置于所述滤网21和所述支撑座24,以基于其相互排斥的作用力形成对所述滤网21的支撑,并在所述滤网21的重量影响下于垂直方向上产生位移,其中在所述滤网21的蓄水量充足的状态下,因水体被吸附于所述滤网21而使得所述滤网21的重量上升,以克服所述平衡高低件23的相互排斥力,使所述滤网21和所述支撑座24之间的距离减小,对应形成所述蓄水芯20的物理高度下降,并在所述滤网21的蓄水量减少的状态下,因被吸附于所述滤网21的水体减少而使得所述滤网21的重量下降,所述平衡高低件23的相互排斥力使得所述滤网21和所述支撑座24之间的距离增加,以形成所述蓄水芯20的物理高度上升,从而联动所述阻水板12脱离所述底部11,并在被收容于所述水箱10的水体经所述出水孔111流入所述导水槽22并经所述导水槽22的所述下水孔222被所述滤网21吸附后,所述滤网21的整体重量上升,进而克服所述平衡高低件23的相互排斥力,以形成所述蓄水芯20的物理高度下降,进而在所述开关柱221对所述阻水板12的作用力无法克服所述阻水板12与所述底部11的磁吸力的状态下,所述阻水板12被磁吸贴合于所述底部11,以封闭所述出水孔111,如此以循环往复实现所述加湿器100的自适应工作,在保证所述加湿器100的工作稳定性的同时,保证所述加湿器100的卫生,提高所述加湿器100的实用性。
也就是说,其中所述蓄水芯20基于自身的蓄水量产生其在物理高度上的变化,并联动所述阻水板12上下移动,使得所述阻水板12贴合于所述底部11或脱离于所述底部11,以形成所述出水孔111的导通或封闭,从而实现精准地控制所述水箱10的出水,以避免所述蓄水芯20的蓄水量得不到及时补充而影响所述加湿器100的正常工作,和避免所述蓄水芯20的蓄水量过多而导致所述蓄水芯20被浸泡于水体中而滋生细菌,从而在保证所述加湿器100的工作稳定性的同时,保证所述加湿器100的卫生,提高所述加湿器100的实用性。
为进一步理解所述加湿器100的自适应工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加湿器100的自适应蓄水方法,其中所述加湿器100的自适应蓄水方法包括步骤:
(a)、一蓄水芯20的物理高度因所述蓄水芯20的重量下降而上升;
(b)、所述蓄水芯20的一开关柱221联动一水箱10的一阻水板12脱离所述水箱10的底部11;
(c)、收容于所述水箱10的水体经所述底部11的一出水孔111流入所述蓄水芯20;
(d)、所述蓄水芯20吸附水体以使得自身重量上升;
(e)、所述蓄水芯20的物理高度下降以联动所述阻水板12贴合于所述底部11,封闭所述出水孔111。
特别地,其中所述平衡高低件23在所述滤网21吸水饱和前产生状态变化,即在所述滤网21的蓄水量还未达到最高值的状态,所述平衡高低件23产生的状态变化即能够以联动所述阻水板12封闭所述出水孔111,以避免流入所述导水槽22的水体过多而渗出所述壳体30,和避免所述滤网21被浸泡于水体中,如此以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和避免所述加湿器100漏水造成使用者的困扰,以及保证所述加湿器100的卫生。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加湿器100包括一风机40,其中所述风机40被容置于所述壳体30,以驱动空气于所述壳体30流通,其中空气流经所述滤网21而与被吸附于所述滤网21的水体接触并携带水体流通,从而实现对空气的加湿,同时使得所述滤网21吸附的水体因空气的流通而逐渐减少,相应使得所述滤网21的整体重量下降,对应所述平衡高低件23产生状态变化使所述蓄水芯20的物理高度增加的作用力增强,直至所述平衡高低件23产生的作用力足以克服所述阻水板12贴合于所述底部11的作用力,以联动所述阻水板12朝远离所述底部11的方向位移,进而导通所述出水孔111,并在被收容于所述水箱10的水体经所述出水孔111流入所述导水槽22而经所述导水槽22的所述下水孔222被所述滤网21吸附后,所述滤网21的整体重量上升,对应所述平衡高低件23产生使所述蓄水芯20的物理高度下降,以联动所述阻水板12朝靠近所述底部11的方向位移,进而在所述开关柱221对所述阻水板12的作用力无法克服所述阻水板12与所述底部11之间的作用力的状态下,所述阻水板12被贴合于所述底部11,所述出水孔111被封闭,如此以实现精准地控制所述水箱10的出水,保证所述加湿器100的工作稳定性和卫生。
具体地,其中所述风机40包括一电机41、一风轮42和一轴承43,其中所述电机41驱动所述风轮42以所述轴承43为轴转动,其中在所述风轮42转动的状态下,所述壳体30内部产生空气对流,以使空气流经所述滤网21而携带水体流通,使得所述滤网21吸附的水体逐渐减小,其中所述加湿器100基于所述滤网21的蓄水量自适应地导通或封闭所述出水孔111,高效可靠地以机械联动的方式实现对所述滤网21的蓄水,提高所述加湿器100的实用性。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所述风轮42在所述电机41的驱动下以所述轴承43为轴作圆周运动,以驱使空气流通,其中所述风轮42可以被实施为贯流风轮、离心风轮或者轴流风轮等能够驱使空气流通的装置,所述风轮42的具体样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进一步地,其中所述壳体30包括一蓄水壳31和一风轮壳32,其中所述蓄水壳31与所述风轮壳32相互组装,其中所述蓄水芯20被容置于所述蓄水壳31,所述蓄水壳31被开设具有一进风格珊311,所述风轮壳32具有容纳所述风机40的一容置腔321,所述风轮壳32被开设具有一出风格珊322,其中所述风机40被容置于所述容置腔321,其中所述蓄水壳31与所述风轮壳32组装,以在所述加湿器100处于工作的状态下,所述风机40的所述风轮42转动,外部空气自所述进风格珊311进入所述壳体30,并流经所述蓄水芯20以携带水体,进而自所述出风格珊322流出所述壳体30,如此以形成对空气的加湿。
也就是说,其中所述加湿器100以物理遮盖的方式封闭所述水箱10,从而避免因元件老化而造成的结构灵敏度下降导致的漏水现象,并基于所述蓄水芯20在自身的蓄水量产生变化时形成所述蓄水芯20在物理高度上的变化,并联动控制所述水箱10的出水,从而避免所述蓄水芯20的蓄水量得不到及时补充而影响所述加湿器100的正常工作,和避免所述蓄水芯20的蓄水量过多而导致所述蓄水芯20被浸泡于水体中而滋生细菌,如此以在保证所述加湿器100的工作稳定性的同时,保证所述加湿器100的卫生,提高所述加湿器100的实用性。
本领域的技艺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0)

1.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阻水板;和
至少一出水孔,其中所述出水孔被开设于所述水箱的底部,其中所述水箱用以收容水体,其中所述阻水板具有适于与所述底部相贴合的结构形态,以在与所述底部相贴合的状态封闭所述出水孔,以避免被收容于所述水箱的水体经所述出水孔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其中所述阻水板以磁吸的方式贴合于所述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箱,其中所述阻水板被采用磁性材料制成,所述底部被采用具有磁性的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箱,其中所述阻水板被采用具有磁性的材料制成,所述底部被采用磁性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其中所述阻水板在重力作用下被贴合于所述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水箱,其中所述出水孔的数量为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箱,其中所述水箱包括一水箱盖,其中所述水箱盖被设置于所述水箱的上方,以形成对收容于所述水箱的水体的遮盖。
8.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水箱;
一蓄水芯,其中所述蓄水芯被设置于所述水箱的下游,其中在所述阻水板脱离于所述底部的状态,被收容于所述水箱的水体经所述出水孔流入所述蓄水芯;以及
一壳体,其中所述蓄水芯被容置于所述壳体,以基于所述壳体内的空气流通使得空气与所述蓄水芯中的水体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湿器,其中所述蓄水芯被设置在所述水箱下方,并被设置能够基于自身的蓄水量的下降产生其在物理高度上的上升变化而联动所述阻水板向上移动,对应形成所述阻水板脱离于所述底部的状态而使得被收容于所述水箱的水体经所述出水孔流入所述蓄水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湿器,其中所述加湿器包括一风机,其中所述风机被容置于所述壳体,以驱动空气于所述壳体流通。
CN202220658806.XU 2022-03-23 2022-03-23 水箱和加湿器 Active CN2172096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58806.XU CN217209634U (zh) 2022-03-23 2022-03-23 水箱和加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58806.XU CN217209634U (zh) 2022-03-23 2022-03-23 水箱和加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09634U true CN217209634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58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58806.XU Active CN217209634U (zh) 2022-03-23 2022-03-23 水箱和加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096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97301B1 (ko) 자기부상식 가수장치 및 가습기
KR200441640Y1 (ko) 가습기
CN217209634U (zh) 水箱和加湿器
CN217209632U (zh) 加湿器
CN217209633U (zh) 加湿器
CN212204911U (zh) 水箱侧置式正压蒸发加湿器
CN106109194B (zh) 气流脉冲式按摩椅
CN116839130A (zh) 加湿器及其自适应蓄水方法
CN110749017A (zh) 顶置式上加水加湿器
CN2913927Y (zh) 蒸发型吸水膜加湿器
CN206291400U (zh) 一种上加水加湿器
CN217031325U (zh) 加湿组件及电暖器
CN211503111U (zh) 顶置式上加水加湿器
CN213271149U (zh) 一种气体管路通断的液封装置
CN114263964A (zh) 加湿组件及电暖器
CN220507033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20229505U (zh) 一种开阀机构及应用其的空气调节器
CN220852385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20601684U (zh) 一种低噪音且低故障的空气加湿器
CN208871779U (zh)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用加湿装置
CN220624225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07039012U (zh) 低压智能配电柜
CN111811091A (zh) 一种风扇用自动加湿系统
CN220507034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20648449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