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06954U - 一种双头空气循环冷暖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头空气循环冷暖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06954U
CN217206954U CN202220155476.2U CN202220155476U CN217206954U CN 217206954 U CN217206954 U CN 217206954U CN 202220155476 U CN202220155476 U CN 202220155476U CN 217206954 U CN217206954 U CN 2172069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irculation
fan
circulation fan
assembly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5547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仲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Shuitia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Shuitia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Shuitia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Shuitian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5547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2069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069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069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头空气循环冷暖扇,包括支柱组件、上空气循环风扇组件及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上空气循环风扇组件包括上风扇外壳,上风扇外壳转动连接在支柱组件上,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包括下风扇外壳,下风扇外壳转动连接在支柱组件上,上空气循环风扇组件及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能够分别上下摆动调位;还包括摇头底座,摇头底座驱动连接支柱组件,摇头底座能够带动上空气循环风扇组件及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左右往返摆动,上空气循环风扇组件或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设有用于加热气流的电热丝。本实用新型的双头空气循环冷暖扇的性能高,且应用范围较广。

Description

一种双头空气循环冷暖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循环风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头空气循环冷暖扇。
背景技术
目前,空气循环风扇主要包括电机、涡轮扇叶、导流格栅和圆筒外壳。空气循环风扇吹出的风的风压较大,所以风吹得远,但是空气循环风扇吹出的风又比较集中,适用于开空调的室内环境中,空气循环风扇吹出的风能够搅动密闭室内的空气,有利于增强室内人群的凉快感觉,但是用户在秋季不开空调的情况下也希望使用空气循环风扇取凉,但是由于空气循环风扇吹出的风比较集中而且风速很快,当空气循环风扇正对着人体吹风时,人感觉风太猛,长时间被风吹着感觉难受,而没有正对空气循环风扇的人却几乎得不到取凉效果,而且由于空气循环风扇的出风范围小,当对着人的上半身吹风时,也只有人体局部能够取凉,所以现有技术的空气循环风扇的应用范围较小,有必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头空气循环冷暖扇,它的应用范围较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双头空气循环冷暖扇,包括支柱组件、上空气循环风扇组件及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所述上空气循环风扇组件包括上风扇外壳,所述上风扇外壳转动连接在支柱组件上,所述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包括下风扇外壳,所述下风扇外壳转动连接在支柱组件上,所述上空气循环风扇组件及所述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能够分别上下摆动调位;还包括摇头底座,所述摇头底座驱动连接所述支柱组件,所述摇头底座能够带动所述上空气循环风扇组件及所述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左右往返摆动,所述上空气循环风扇组件或所述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设有用于加热气流的电热丝。
优选地,所述摇头底座包括底座体、摇头电机、输出齿轮、曲柄轮、连杆及摇摆盘,所述支柱组件与所述底座体转动连接,所述摇头电机驱动连接所述输出齿轮,所述曲柄轮与所述输出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曲柄轮铰接,所述连杆相对应的另一端与所述摇摆盘铰接,所述摇摆盘与所述支柱组件的下端相对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柱组件包括上支撑管、下支撑管、上芯座及下芯座,所述下支撑管的下部与所述摇头底座连接,所述下芯座的下部可拆插装在所述下支撑管的上部内,所述下芯座的上部可拆插装在所述上支撑管的下部内,所述上芯座可拆插装在所述上支撑管的上部内,所述上风扇外壳与所述上芯座转动连接,所述下风扇外壳与所述下芯座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下芯座包括第一芯壳、第二芯壳及第二钢支撑板,所述第二钢支撑板夹设于所述第一芯壳与所述第二芯壳之间,所述下风扇外壳上设有转轴部,所述第一芯壳上形成有第二凸管,所述转轴部穿过所述第二凸管及所述第二钢支撑板设置,所述转轴部的端部螺接有用于对所述转轴部轴向定位的螺母。
优选地,所述螺母与所述第二钢支撑板之间设有阻尼垫圈及钢垫圈,所述钢垫圈设于所述阻尼垫圈与所述第二钢支撑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转轴部上形成有凸块,所述第二凸管内形成有用于在绕所述转轴部的旋转方向上对所述凸块限位的第二限位块。
优选地,所述上支撑管的下端边缘形成有第一卡口,所述下支撑管的上端边缘形成有第二卡口,所述第一卡口与所述第二凸管的上部适配卡接,所述第二卡口与所述第二凸管的下部适配卡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上风扇外壳转动连接在支柱组件上,下风扇外壳转动连接在支柱组件上,上空气循环风扇组件及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能够分别上下摆动调位,设置摇头底座驱动连接支柱组件,上空气循环风扇组件或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设有用于加热气流的电热丝,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双头空气循环冷暖扇的性能高,且应用范围较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头空气循环冷暖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头空气循环冷暖扇的正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头空气循环冷暖扇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2的A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的B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的C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的D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摇头底座与下支撑管组合的分解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芯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下芯座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下芯座的分解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E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空气循环风扇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标号说明:1-上空气循环风扇组件;11-上风扇外壳;13-涡轮扇叶;12-电热丝;2-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21-下风扇外壳;211-转轴部;2111-凸块;3-上支撑管;301-第一定位螺钉;302-第二定位螺钉;303-第一卡口;4-下支撑管;401-第三定位螺钉;402-第二卡口;5-摇头底座;51-底座体;52-法兰;53-摇头电机;54-输出齿轮;55-曲柄轮;56-连杆;57-摇摆盘;6-上芯座;61-第一凸管;611-第一限位块;62-第一钢支撑板;7-下芯座;710-第一芯壳;720-第二芯壳;71-第二凸管;711-第二限位块;72-第二钢支撑板;73-钢垫圈;74-阻尼垫圈;75-螺母;9-支柱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双头空气循环冷暖扇,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支柱组件9、上空气循环风扇组件1及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2,上空气循环风扇组件1及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2为两个独立的风扇头,换句话说,上空气循环风扇组件1及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2各设有涡轮扇叶及用于驱动涡轮扇叶的电机。如图14所示,上空气循环风扇组件1包括上风扇外壳11,如图1所示,上风扇外壳11转动连接在支柱组件9上,如图12所示,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2包括下风扇外壳21,如图1所示,下风扇外壳21转动连接在支柱组件9上,上空气循环风扇组件1及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2能够分别上下无级摆动调位,换句话说,上空气循环风扇组件1能够绕对应的水平设置的轴线摆动,及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2能够绕对应的水平设置的轴线摆动。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头空气循环冷暖扇还包括摇头底座5,摇头底座5的基本工作原理属于现有技术,举例地说,摇头底座5的设置可以参考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为CN109404326A 的“摇头装置及塔扇”,摇头底座5驱动连接支柱组件9,换句话说,摇头底座5能够驱动支柱组件9绕支柱组件9的轴线旋转,由于上空气循环风扇组件1及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2分别转动连接于支柱组件9,所以摇头底座5能够带动上空气循环风扇组件1及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2左右往返摆动,上空气循环风扇组件1或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2设有用于加热气流的电热丝12,举例地说,如图14所示,上空气循环风扇组件1包括电热丝12,电热丝12设置在涡轮扇叶13的后侧,于是涡轮扇叶13旋转工作时产生气流,气流经过电热丝12加热为热风,电热丝12可以螺旋卷绕为立体的环状结构,从而有利于提高热交换效率,于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头空气循环冷暖扇可以利用热风实现取暖或干衣功能,在关闭电热丝12之后,可以只吹送冷风(意思是指室温风)。
本实用新型的上空气循环风扇组件1及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2可以分别通过人手上下无级摆动调节出风角度,有利于灵活地向所需位置送风,由于设置了两个风扇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送风范围能够大幅增大;结合摇头底座5,增大了本实用新型的双头空气循环冷暖扇的扫风范围,用于空气循环时,可以将上空气循环风扇组件1及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2分别上下摆动调整出风角度,使得对室内空气的搅动作用大幅提高,用于向人体吹风时,也有利于使室内的人群都能够得到有效的送风作用;举例地说,可以将上空气循环风扇组件1摆至斜向上出风,而将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2摆至向前出风,于是上空气循环风扇组件1能够实现搅动室内空气的作用,而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2又可以充当普通风扇的直接向人体送风的作用;从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围广,空气循环性能高。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8所示,摇头底座5包括底座体51、摇头电机53、输出齿轮54、曲柄轮55、连杆56及摇摆盘57,支柱组件9与底座体51转动连接,摇头电机53安装在底座体51的底部,摇头电机53驱动连接输出齿轮54,输出齿轮54可以直接安装在摇头电机53的输出转轴上,曲柄轮55与输出齿轮54啮合连接,换句话说,曲柄轮55形成有与输出齿轮54啮合的齿部,曲柄轮55转动连接在底座体51的底部,连杆56的一端与曲柄轮55铰接,连杆56相对应的另一端与摇摆盘57铰接,摇摆盘57与支柱组件9的下端相对固定连接,曲柄轮55与连杆56的铰接点与上述的齿部偏心设置,摇摆盘57可以绕支柱组件9的轴线摆动,摇摆盘57的摆动轴线与摇摆盘57与连杆56的铰接点偏心设置;于是当摇头电机53运转时,输出齿轮54定轴旋转,输出齿轮54带动曲柄轮55定轴旋转,曲柄轮55带动连杆56作往返摆移,于是连杆56带动支柱组件9往返摆转,从而带动上空气循环风扇组件1及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2左右往返摆动。现有技术是将曲柄的一端直接安装在摇头电机的输出转轴上,当风扇摆动至极限位置而折返时,由于惯性作用会导致摇头电机的输出转轴受到很大的径向冲击力作用,该径向冲击力的作用线直接经过摇头电机的输出转轴的轴线,容易导致摇头电机的输出转轴弯曲及摇头电机内部磨损,导致摇头电机容易损坏,而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了曲柄轮55与输出齿轮54啮合连接,上述的冲击力转变为作用于曲柄轮55的支撑轴上,所以使得摇头电机53耐用。在不改变摇头电机53的规格的前提下,也可以只通过调整曲柄轮55与输出齿轮54的齿数比,就可以达到调整摇头速度的目的。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支柱组件9包括上支撑管3、下支撑管4、上芯座6及下芯座7,下支撑管4的下部与摇头底座5连接,具体地,如图2和图7所示,下支撑管4相对固定套设有法兰52,法兰52通过深沟球轴承与底座体51连接,法兰52的数量为两个,法兰52上下分布设置。由于上空气循环风扇组件1及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2单边悬挂于支柱组件9,所以支柱组件9会对底座体51产生较大的径向压力,支柱组件9直接与底座体51摩擦的阻力很大,而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深沟球轴承,可以使得下支撑管4转动灵活。如图2和图3所示,下芯座7的下部可拆插装在下支撑管4的上部内,具体地,如图7所示,第三定位螺钉401适配穿过下支撑管4并与下芯座7螺接,从而使下支撑管4与下芯座7可靠相对固定,需要拆卸下芯座7时,先拆除第三定位螺钉401,再向上将下芯座7拔出,如图2和图3所示,下芯座7的上部可拆插装在上支撑管3的下部内,上芯座6可拆插装在上支撑管3的上部内,具体地说,如图5所示,第一定位螺钉301适配穿过上支撑管3并与上芯座6螺接,如图6所示,第二定位螺钉302适配穿过上支撑管3并与下芯座7螺接,上芯座6的拆卸方法与下芯座7的拆卸方法原理相同,上风扇外壳11与上芯座6转动连接,下风扇外壳21与下芯座7转动连接;通过上述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双头空气循环冷暖扇能够拆解再装箱,便于包装运输也便于用户在不使用时收纳。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11所示,下芯座7包括第一芯壳710、第二芯壳720及第二钢支撑板72,第二钢支撑板72夹设于第一芯壳710与第二芯壳720之间,第一芯壳710与第二芯壳720可以通过对应的螺钉相对固定,如图12和图13所示,下风扇外壳21上设有转轴部211,如图10和图11所示,第一芯壳710上形成有第二凸管71,如图4所示,转轴部211穿过第二凸管71及第二钢支撑板72设置,转轴部211的端部螺接有用于对转轴部211轴向定位的螺母75,于是第一芯壳710及第二钢支撑板72被紧密夹于螺母75与下风扇外壳21之间,使得下风扇外壳21及不能沿转轴部211的轴线方向移位而只能绕转轴部211的轴线摆动调位,通过螺母75与第二钢支撑板72之间及下风扇外壳21与第二凸管71的端面之间的相互摩擦力,使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2在通过人手用力上下摆动调位之后能够保持在调位角度位置上,通过设置第二钢支撑板72,有利于增强下芯座7的整体刚性,避免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2的重力所产生的弯矩导致第一芯壳710变形,从而避免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2出现下垂的现象。如图2所示,上芯座6设有第一钢支撑板62,由于上风扇外壳11与上芯座6的连接结构与上述的下风扇外壳21与下芯座7的连接结构原理相同,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上支撑管3的下端边缘形成有第一卡口303,下支撑管4的上端边缘形成有第二卡口402,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卡口303与第二凸管71的上部适配卡接,第二卡口402与第二凸管71的下部适配卡接,原理相同地,如图9所示,上芯座6设有第一凸管61,如图1和图3所示,上支撑管3的上端与第一凸管61卡接,从而结构简单地实现下支撑管4、下芯座7、上支撑管3及上芯座6的在绕下支撑管4的轴线旋转的方向上相互定位,使得摇头底座5能够带动上空气循环风扇组件1及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2左右往返摆动。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11所示,螺母75与第二钢支撑板72之间设有阻尼垫圈74及钢垫圈73,钢垫圈73设于阻尼垫圈74与第二钢支撑板72之间,阻尼垫圈74可以为橡胶垫圈或尼龙垫圈,设置阻尼垫圈74的目的在于避免螺母75与第二钢支撑板72直接摩擦而导致在上下摆动调节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2的出风角度时所受的阻力太大,而将螺母75设置较为松动时,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2受到的摩擦阻力又太小而导致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2会通过自身重力作用而自行下摆。换句话说,通过设置阻尼垫圈74以对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2形成较为稳定且足够的摩擦阻力;上空气循环风扇组件1也相应采用上述的相关结构。
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转轴部211上形成有凸块2111,如图10所示,第二凸管71内形成有用于在绕转轴部211的旋转方向上对凸块2111限位的第二限位块711,于是使得转轴部211不能整周地旋转,连接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2的导线可以从转轴部211的中心孔穿出至第二凸管71内,导线穿过下芯座7到达摇头底座5,由于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2不能整周旋转,所以避免因误操作而导致导线同方向连续扭转,避免导线出现断线或松脱现象;上空气循环风扇组件1与上芯座6的连接结构可以设为与上述的结构原理相同,如图9所述,第一凸管61内形成有第一限位块611,上风扇外壳11也独自设有与第一凸管61转动连接的转轴部;具体地,通过设置第二限位块711及第一限位块611的具体分布位置,使得:以面向正前方为零位,上空气循环风扇组件1的上下摆动调位角度范围可以设为-20°至200°,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2的上下摆动调位角度范围可以设为0°至180°。

Claims (7)

1.一种双头空气循环冷暖扇,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柱组件(9)、上空气循环风扇组件(1)及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2),所述上空气循环风扇组件(1)包括上风扇外壳(11),所述上风扇外壳(11)转动连接在支柱组件(9)上,所述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2)包括下风扇外壳(21),所述下风扇外壳(21)转动连接在支柱组件(9)上,所述上空气循环风扇组件(1)及所述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2)能够分别上下摆动调位;还包括摇头底座(5),所述摇头底座(5)驱动连接所述支柱组件(9),所述摇头底座(5)能够带动所述上空气循环风扇组件(1)及所述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2)左右往返摆动,所述上空气循环风扇组件(1)或所述下空气循环风扇组件(2)设有用于加热气流的电热丝(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头空气循环冷暖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摇头底座(5)包括底座体(51)、摇头电机(53)、输出齿轮(54)、曲柄轮(55)、连杆(56)及摇摆盘(57),所述支柱组件(9)与所述底座体(51)转动连接,所述摇头电机(53)驱动连接所述输出齿轮(54),所述曲柄轮(55)与所述输出齿轮(54)啮合连接,所述连杆(56)的一端与所述曲柄轮(55)铰接,所述连杆(56)相对应的另一端与所述摇摆盘(57)铰接,所述摇摆盘(57)与所述支柱组件(9)的下端相对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头空气循环冷暖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组件(9)包括上支撑管(3)、下支撑管(4)、上芯座(6)及下芯座(7),所述下支撑管(4)的下部与所述摇头底座(5)连接,所述下芯座(7)的下部可拆插装在所述下支撑管(4)的上部内,所述下芯座(7)的上部可拆插装在所述上支撑管(3)的下部内,所述上芯座(6)可拆插装在所述上支撑管(3)的上部内,所述上风扇外壳(11)与所述上芯座(6)转动连接,所述下风扇外壳(21)与所述下芯座(7)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双头空气循环冷暖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芯座(7)包括第一芯壳(710)、第二芯壳(720)及第二钢支撑板(72),所述第二钢支撑板(72)夹设于所述第一芯壳(710)与所述第二芯壳(720)之间,所述下风扇外壳(21)上设有转轴部(211),所述第一芯壳(710)上形成有第二凸管(71),所述转轴部(211)穿过所述第二凸管(71)及所述第二钢支撑板(72)设置,所述转轴部(211)的端部螺接有用于对所述转轴部(211)轴向定位的螺母(7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双头空气循环冷暖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75)与所述第二钢支撑板(72)之间设有阻尼垫圈(74)及钢垫圈(73),所述钢垫圈(73)设于所述阻尼垫圈(74)与所述第二钢支撑板(7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双头空气循环冷暖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部(211)上形成有凸块(2111),所述第二凸管(71)内形成有用于在绕所述转轴部(211)的旋转方向上对所述凸块(2111)限位的第二限位块(71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双头空气循环冷暖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管(3)的下端边缘形成有第一卡口(303),所述下支撑管(4)的上端边缘形成有第二卡口(402),所述第一卡口(303)与所述第二凸管(71)的上部适配卡接,所述第二卡口(402)与所述第二凸管(71)的下部适配卡接。
CN202220155476.2U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双头空气循环冷暖扇 Active CN2172069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55476.2U CN217206954U (zh)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双头空气循环冷暖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55476.2U CN217206954U (zh)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双头空气循环冷暖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06954U true CN217206954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92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55476.2U Active CN217206954U (zh) 2022-01-20 2022-01-20 一种双头空气循环冷暖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2069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206954U (zh) 一种双头空气循环冷暖扇
CN209398612U (zh) 一种可无级调节摇头摆幅的风扇
CN218266455U (zh) 一种风扇摇头机构
CN219432097U (zh) 一种应用于风扇的摆头机构
CN208651213U (zh) 一种隧道通风用射流风机
CN219691792U (zh) 一种风扇的多角度摇头结构
CN107351060B (zh) 一种仿生机器人头颈部柔性结构
CN215409409U (zh) 一种球形轮毂轴流风机叶轮
CN108119381A (zh) 一种摇摆电风扇
CN218717642U (zh) 一种循环扇
CN213478714U (zh) 一种新型电风扇
CN214998379U (zh) 一种电风扇用360°摇头驱动机构
CN217783829U (zh) 一种两侧固定中间往复旋转的摇头结构
CN215062414U (zh) 一种吊顶式中央水空调新风机组
CN218522830U (zh) 一种便携式挂脖风扇
CN215672823U (zh) 一种内置360°摇头风扇
CN116696813A (zh) 一种万向摇头风扇及其控制方法
CN220268036U (zh) 一种ffu风机的节能改进装置
CN214331019U (zh) 一种无叶风扇
CN218971472U (zh) 一种基于摆头结构的防晃塔扇
CN216131133U (zh) 一种底部可旋转的空气循环风扇
CN218093559U (zh) 一种电风扇摇头范围调节装置
CN216518775U (zh) 一种立体循环风扇
CN111692114A (zh) 一种床头风扇
CN215170964U (zh) 电风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