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87503U - 一种治疗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87503U
CN217187503U CN202220763064.7U CN202220763064U CN217187503U CN 217187503 U CN217187503 U CN 217187503U CN 202220763064 U CN202220763064 U CN 202220763064U CN 217187503 U CN217187503 U CN 2171875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adjusting
seat shell
arm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76306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太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Jiayou Tey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Jiayou Te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Jiayou Tey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Jiayou Te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76306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875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875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875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治疗仪,包括治疗仪座、与治疗仪座连接的第一调节机构、与第一调节机构连接的第二调节机构以及安装于第二调节机构一端的治疗仪头;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座及与该调节座可转动地连接的转动臂。本治疗仪采用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双调节机构进行调整,调整时只需要手动进行转动即可调整到所需的位置,其调整方便和灵活。相对现有的远红外理疗灯等治疗仪,不仅结构紧凑,生产和后续维护成本低,且调节的便捷性和灵活性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治疗仪。
背景技术
磁疗灯或远红外灯利用其良好的热力渗透作用,可明显起到消炎镇痛活血化瘀的功能,它辐射频率高渗透性强,用于局部的红外线辐射改善新陈代谢消炎杀菌,加速伤口愈合,对关节疼痛腰椎疼痛,颈椎疼痛肌肉劳损等有明显疗效,改善微循环调节神经和内分泌功能。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2010364863.2公开了一种远红外理疗灯,包括转动块、电机座、第一静音电机、第一主动斜齿轮、第一从动斜齿轮、丝杠轴、第一滑块、第一连接杆、夹持块、固定块、电动推杆、第二连接杆、理疗灯主体、蓄电池、加热器、加热管和多组远红外理疗扣,第一静音电机通过电机座固定在转动块顶端的左侧,第一静音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主动斜齿轮连接,第一主动斜齿轮与第一从动斜齿轮啮合传动连接,并且第一从动斜齿轮固定在丝杠轴的底部,丝杠轴的底端与转动块通过轴承装置连接,并且第一滑块套装在丝杠轴上。
上述远红外理疗灯存在以下不足:1、结构复杂,导致整体体积较大,不便于放置和使用。2、采用电动推杆、第一静音电机及第二静音电机等各个驱动结构,不仅其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部分制造成本高,而且使用、维护和维修成本高。3、采用电驱结构分别驱动灯具进行左右往复移动、升降移动和旋转移动,使用时需要经过多个方向的驱动调节才能使灯具移动到指定的点,调节的便捷性和灵活性差。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调节方便和灵活、且生产和后续维护成本低治疗仪。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治疗仪,包括治疗仪座、与治疗仪座连接的第一调节机构、与第一调节机构连接的第二调节机构以及安装于第二调节机构一端的治疗仪头;
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座及与该调节座可转动地连接的转动臂,所述调节座与治疗仪座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另一端与转动臂可转动地连接。
其中,所述调节座包括座壳体、设置于座壳体内的齿轮件;
所述转动臂包括与座壳体可转动地连接的臂体、可转动地设置于臂体的按钮件、设置于按钮件靠近齿轮件一端的卡轴及用于驱动按钮件转动以使卡轴卡入齿轮件的其中一个齿槽中的复位弹簧。
其中,所述座壳体设置有与座壳体的内部连通的转动槽,所述座壳体内活动设置有用于挡住转动槽的挡圈,所述挡圈内侧设置有挡片,所述挡圈设置有用于推动挡片移动的挡圈凸起;
所述挡圈设置有用于使臂体和按钮件通过的挡圈贯穿孔,所述臂体和按钮件的一端通过转动槽和挡圈贯穿孔后伸入座壳体内。
其中,所述座壳体包括第一座壳体及与第一座壳体对合连接第二座壳体;所述第一座壳体与第二座壳体对合后形成第一安装腔和所述转动槽;
所述齿轮件和挡圈位于第一安装腔内,所述臂体和按钮件的一端通过转动槽和挡圈贯穿孔后伸入第一安装腔内;
所述第一座壳体和第二座壳体对合面均设置有挡圈槽,所述挡圈活动设置于挡圈槽内;
所述第一座壳体和第二座壳体对合面均设置有凸轴,所述臂体的一端与凸轴可转动地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座壳体远离第一座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二安装腔内设置有PCB控制组件和定时器装置,所述第二安装腔上盖设有腔体盖板,腔体盖板上设置有与定时器装置连接的定时器旋钮,所述治疗仪头和定时器装置均与PCB控制组件电连接。
其中,治疗仪座包括安装杆;所述第一座壳体和第二座壳体对合后形成有第三安装腔,所述安装杆通过第三安装腔伸入第一安装腔内,所述齿轮件与安装杆固定连接;所述挡圈设置有用于使安装杆通过的避让槽。
其中,所述治疗仪座还包括与安装杆套接的支撑杆、与支撑杆连接的底盘、以及用于拧紧或松开安装杆和支撑杆调节旋钮。
其中,所述臂体包括两块并列设置的安装板,两块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弹簧连接柱;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按钮件连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弹簧连接柱连接;
所述按钮件可转动地设置有两块安装板之间,所述两块安装板的一端伸入座壳体内并与座壳体转动连接;
所述臂体还包括两块对合连接的外壳体,所述两块安装板设置于两块外壳体内,两块外壳体的一端与所述座壳体对接。
其中,所述齿轮件包括连接部及分别与连接部连接的两个扇形部,两个扇形部的圆周对应设置有多个所述齿槽。
其中,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臂、与第一调节臂并列设置的第二调节臂、伸缩杆及安装座;
所述第一调节臂的一端与第二调节臂的一端均与臂体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臂的另一端与第二调节臂的另一端均与安装座可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一端与臂体可转动连接;伸缩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调节臂的中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治疗仪,包括治疗仪座、与治疗仪座连接的第一调节机构、与第一调节机构连接的第二调节机构以及安装于第二调节机构一端的治疗仪头;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座及与该调节座可转动地连接的转动臂,所述调节座与治疗仪座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另一端与转动臂可转动地连接。本治疗仪采用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双调节机构进行调整,调整时只需要手动进行转动即可调整到所需的位置,其调整方便和灵活。相对现有的远红外理疗灯等治疗仪,不仅结构紧凑,生产和后续维护成本低,且调节的便捷性和灵活性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处的另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调节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转动臂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转动臂处隐藏外壳体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齿轮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转动臂和第二调节机构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考图1至图12所示,一种治疗仪,包括治疗仪座1、与治疗仪座1连接的第一调节机构2、与第一调节机构2连接的第二调节机构3以及安装于第二调节机构3一端的治疗仪头4;所述第一调节机构2包括调节座21及与该调节座21可转动地连接的转动臂22,所述调节座21与治疗仪座1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机构3另一端与转动臂22可转动地连接。
具体的,所述治疗仪头4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各种具有治疗、照明等效果的仪器或装置等,例如电磁波治疗仪的治疗头、艾灸仪的治疗头、红外线治疗仪的治疗头、医用烤灯的灯头、特定电磁波治疗器的治疗头等等。
如图1和图3所示,实际使用时,通过第一调节机构2中转动臂22相对调节座21转动角度,以及调整第二调节机构3相对转动臂22转动角度,从而调节治疗仪头4的远、近、高、低的位置,以使治疗仪头4处于适当的位置对患者进行治疗。
本治疗仪采用第一调节机构2和第二调节机构3双调节机构进行调整,调整时只需要手动进行转动即可调整到所需的位置,其调节方便和灵活。相对现有的远红外理疗灯等治疗仪,不仅结构紧凑,生产和后续维护成本低,且调节的便捷性和灵活性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座21包括座壳体211、设置于座壳体211内的齿轮件212;所述转动臂22包括与座壳体211可转动地连接的臂体221、可转动地设置于臂体221的按钮件222、设置于按钮件222靠近齿轮件212一端的卡轴223及用于驱动按钮件222转动以使卡轴223卡入齿轮件212的其中一个齿槽中的复位弹簧224。
实际应用时,所述复位弹簧(224)可以采用抵接按钮件(222)一端使按钮件(222)转动,也可采用拉动按钮件(222)使按钮件(222)转动。
具体的,所述按钮件222和臂体221的一端伸入座壳体211内并且卡轴223与齿轮件212的其中一个齿槽卡接,按钮件222另一端露出臂体221,使得调节座21与转动臂22处于锁紧状态。当需要调整转动臂22的角度位置时,按压按钮件222使卡轴223从齿轮件212的齿槽脱离,将转动臂22转动到所需角度时,松开按钮件222后,在弹簧的作用下,卡轴223卡住齿轮件212对应位置的另一个齿槽内进行锁紧。采用卡轴223与齿轮件212卡接结构,可以实现转动臂22约0度到90度的大范围调节,不仅调节方便,锁紧可靠,还大大提升了治疗仪头4可调节范围。
本实施例中,所述座壳体211设置有与座壳体211的内部连通的转动槽210,所述座壳体211内活动设置有用于挡住转动槽210的挡圈5,所述挡圈5内侧设置有挡片6,所述挡圈5设置有用于推动挡片6移动的挡圈凸起51;所述挡圈5设置有用于使臂体221和按钮件222通过的挡圈贯穿孔52,所述臂体221和按钮件222的一端通过转动槽210和挡圈贯穿孔52后伸入座壳体211内。
如图5至图9所示,对转动臂22进行角度调整时,转动臂22在转动槽210内进行转动,转动槽210对转动臂22进行导向和限位。转动臂22转动时,臂体221和按钮件222带动挡圈5转动,挡圈凸起51带动挡片6转动。当转动臂22顺时针转动时,挡圈凸起51带动挡片6转动对转动槽210下部镂空部分进行遮挡密封;当转动臂22逆时针转动时,臂体221和按钮件222带动挡圈5转动对转动槽210上部镂空部分进行遮挡密封,从而保护座壳体211内部结构,提高使用寿命。具体的,所述挡圈5包括第一挡圈53及与第一挡圈53连接的第二挡圈54,挡圈5采用第一挡圈53与第二挡圈54拼接,方便加工和制造。
本实施例中,所述座壳体211包括第一座壳体2111及与第一座壳体2111对合连接第二座壳体2112;所述第一座壳体2111与第二座壳体2112对合后形成第一安装腔10和所述转动槽210;所述齿轮件212和挡圈5位于第一安装腔10内,所述臂体221和按钮件222的一端通过转动槽210和挡圈贯穿孔52后伸入第一安装腔10内;所述第一座壳体2111和第二座壳体2112对合面均设置有挡圈槽2110,所述挡圈5活动设置于挡圈槽2110内;所述第一座壳体2111和第二座壳体2112对合面均设置有凸轴2113,所述臂体221的一端与凸轴2113可转动地连接。具体的,所述凸轴2113为空心结构,所述凸轴2113内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一座壳体2111和第二座壳体2112的螺栓2114。所述座壳体211采用分体式设计,方便座壳体211制造,同时便于其他零部件的安装。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座壳体2112远离第一座壳体211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腔20,所述第二安装腔20内设置有PCB控制组件201和定时器装置202,所述第二安装腔20上盖设有腔体盖板30,腔体盖板30上设置有与定时器装置202连接的定时器旋钮203,所述治疗仪头4和定时器装置202均与PCB控制组件201电连接。
如图6和图7所示,在第二座壳体2112上设置第二安装腔20对PCB控制组件201和定时器装置202进行容纳,有效利用了第二座壳体结构的安装位置和空间,缩小了本治疗仪体积,并且定时器旋钮203设置于第二座壳体2112的腔体盖板30位置,调节顺手,使用方便。
本实施例中,治疗仪座1包括安装杆11;所述第一座壳体2111和第二座壳体2112对合后形成有第三安装腔40,所述安装杆11通过第三安装腔40伸入第一安装腔10内,所述齿轮件212与安装杆11固定连接;所述挡圈5设置有用于使安装杆11通过的避让槽53。进一步的,所述治疗仪座1还包括与安装杆11套接的支撑杆12、与支撑杆12连接的底盘13、以及用于拧紧或松开安装杆11和支撑杆12调节旋钮14。使用时,可以通过调整安装杆11与支撑杆12之间的长度,从而进一步调整治疗仪头4高低位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臂体221包括两块并列设置的安装板2211,两块安装板2211之间设置有弹簧连接柱2212;所述复位弹簧224的一端与按钮件222连接,复位弹簧224的另一端与弹簧连接柱2212连接;
所述按钮件222可转动地设置有两块安装板2211之间,所述两块安装板2211的一端伸入座壳体211内并与座壳体211转动连接;具体的,所述两块安装板221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凸轴2113伸入连接孔内转动连接;
所述臂体221还包括两块对合连接的外壳体2213,所述两块安装板2211设置于两块外壳体2213内,两块外壳体2213的一端与所述座壳体211对接。具体的,所述安装板2211与外壳体2213采用螺钉连接。
臂体221采用两块安装板2211安装于两块外壳体2213内的结构,便于在两块安装板2211之间的空间内设置按钮件222、复位弹簧224等零部件,在两块安装板2211伸入座壳体211的一端分别位于齿轮件212的两侧,使其结构稳定、安装方便;两块外壳体2213的一端与所述座壳体211对接,对合在座壳体211表面,使得本治疗仪连接可靠,并具有很好的完整性和美观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齿轮件212包括连接部2121及分别与连接部2121连接的两个扇形部2122,两个扇形部2122的圆周对应设置有多个所述齿槽。具体的,所述安装杆11连接部2121固定连接。该齿轮件212安装固定方便,采用两个扇形部2122使卡轴223卡入齿槽时,两个齿槽对卡轴223进行两点定位,其卡接平稳可靠。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节机构3包括第一调节臂31、与第一调节臂31并列设置的第二调节臂32、伸缩杆33及安装座34;所述第一调节臂31的一端与第二调节臂32的一端均与臂体221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臂31的另一端与第二调节臂32的另一端均与安装座34可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33一端与臂体221可转动连接;伸缩杆33的另一端与第二调节臂32的中部连接。
具体的,两块安装板2211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柱2214和第二连接柱2215,所述安装座34包括两个对合连接的安装块341,两块安装块341一端之间设置有第三连接柱342和第四连接柱343;两块安装块341另一端围成安装孔344,所述安装座34靠近安装孔344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拧紧或松开安装孔344的调节螺钉345;所述第一调节臂31的一端与第二调节臂32的一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第一连接柱2214和第二连接柱2215,第一调节臂31的另一端与第二调节臂32的另一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第三连接柱342和第四连接柱343;所述治疗仪头4的安装轴41安装于安装孔344。所述伸缩杆33设有两条,两条伸缩杆33分布于第二连接柱2215的两侧。
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第一调节臂31和第二调节臂32相对臂体221转动,从而调整治疗仪头4的位置,所述伸缩杆33将第一调节臂31和第二调节臂32拉紧,使其保持在设定位置。该第二调节机构3结构稳定,可以随意转动调整,调节便捷,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治疗仪座(1)、与治疗仪座(1)连接的第一调节机构(2)、与第一调节机构(2)连接的第二调节机构(3)以及安装于第二调节机构(3)一端的治疗仪头(4);
所述第一调节机构(2)包括调节座(21)及与该调节座(21)可转动地连接的转动臂(22),所述调节座(21)与治疗仪座(1)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机构(3)另一端与转动臂(22)可转动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21)包括座壳体(211)、设置于座壳体(211)内的齿轮件(212);
所述转动臂(22)包括与座壳体(211)可转动地连接的臂体(221)、可转动地设置于臂体(221)的按钮件(222)、设置于按钮件(222)靠近齿轮件(212)一端的卡轴(223)及用于驱动按钮件(222)转动以使卡轴(223)卡入齿轮件(212)的其中一个齿槽中的复位弹簧(2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壳体(211)设置有与座壳体(211)的内部连通的转动槽(210),所述座壳体(211)内活动设置有用于挡住转动槽(210)的挡圈(5),所述挡圈(5)内侧设置有挡片(6),所述挡圈(5)设置有用于推动挡片(6)移动的挡圈凸起(51);
所述挡圈(5)设置有用于使臂体(221)和按钮件(222)通过的挡圈贯穿孔(52),所述臂体(221)和按钮件(222)的一端通过转动槽(210)和挡圈贯穿孔(52)后伸入座壳体(2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壳体(211)包括第一座壳体(2111)及与第一座壳体(2111)对合连接第二座壳体(2112);所述第一座壳体(2111)与第二座壳体(2112)对合后形成第一安装腔(10)和所述转动槽(210);
所述齿轮件(212)和挡圈(5)位于第一安装腔(10)内,所述臂体(221)和按钮件(222)的一端通过转动槽(210)和挡圈贯穿孔(52)后伸入第一安装腔(10)内;
所述第一座壳体(2111)和第二座壳体(2112)对合面均设置有挡圈槽(2110),所述挡圈(5)活动设置于挡圈槽(2110)内;
所述第一座壳体(2111)和第二座壳体(2112)对合面均设置有凸轴(2113),所述臂体(221)的一端与凸轴(2113)可转动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座壳体(2112)远离第一座壳体(211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腔(20),所述第二安装腔(20)内设置有PCB控制组件(201)和定时器装置(202),所述第二安装腔(20)上盖设有腔体盖板(30),腔体盖板(30)上设置有与定时器装置(202)连接的定时器旋钮(203),所述治疗仪头(4)和定时器装置(202)均与PCB控制组件(201)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治疗仪座(1)包括安装杆(11);
所述第一座壳体(2111)和第二座壳体(2112)对合后形成有第三安装腔(40),所述安装杆(11)通过第三安装腔(40)伸入第一安装腔(10)内,所述齿轮件(212)与安装杆(11)固定连接;
所述挡圈(5)设置有用于使安装杆(11)通过的避让槽(5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仪座(1)还包括与安装杆(11)套接的支撑杆(12)、与支撑杆(12)连接的底盘(13)、以及用于拧紧或松开安装杆(11)和支撑杆(12)调节旋钮(14)。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臂体(221)包括两块并列设置的安装板(2211),两块安装板(2211)之间设置有弹簧连接柱(2212);所述复位弹簧(224)的一端与按钮件(222)连接,复位弹簧(224)的另一端与弹簧连接柱(2212)连接;
所述按钮件(222)可转动地设置有两块安装板(2211)之间,所述两块安装板(2211)的一端伸入座壳体(211)内并与座壳体(211)转动连接;
所述臂体(221)还包括两块对合连接的外壳体(2213),所述两块安装板(2211)设置于两块外壳体(2213)内,两块外壳体(2213)的一端与所述座壳体(211)对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件(212)包括连接部(2121)及分别与连接部(2121)连接的两个扇形部(2122),两个扇形部(2122)的圆周对应设置有多个所述齿槽。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3)包括第一调节臂(31)、与第一调节臂(31)并列设置的第二调节臂(32)、伸缩杆(33)及安装座(34);
所述第一调节臂(31)的一端与第二调节臂(32)的一端均与臂体(221)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臂(31)的另一端与第二调节臂(32)的另一端均与安装座(34)可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33)一端与臂体(221)可转动连接;伸缩杆(33)的另一端与第二调节臂(32)的中部连接。
CN202220763064.7U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治疗仪 Active CN2171875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63064.7U CN217187503U (zh)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治疗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63064.7U CN217187503U (zh)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治疗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87503U true CN217187503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59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763064.7U Active CN217187503U (zh) 2022-04-02 2022-04-02 一种治疗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875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187503U (zh) 一种治疗仪
CN114748800A (zh) 一种治疗仪
CN212522730U (zh) 一种骨科用红外线理疗灯
CN117414293A (zh) 一种基于远近红外技术实现温针灸的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09303980B (zh) 一种双灯头光学理疗仪
CN213823198U (zh) 一种红外理疗灯
CN210542917U (zh) 一种手足外科用护理装置
CN217503142U (zh) 一种支架结构
CN219332973U (zh) 一种放疗床旋转结构
CN219128045U (zh) 一种骨伤红外热疗器
CN206453991U (zh) 红外线光灸装置
CN220404644U (zh) 一种可调节光照覆盖面积的红光治疗仪
CN219149035U (zh) 一种红外治疗烤灯
CN111265407A (zh) 多功能外骨骼灸具及组合件
CN218356958U (zh) 一种外科护理新型烤灯支架
CN214807940U (zh) 可调节的电烤灯支撑器
CN214050210U (zh) 一种风湿免疫红外温热装置
CN215136126U (zh) 一种用于肿瘤放射的照明支架
CN215689660U (zh) 一种多功能腿脚按摩设备
CN220069960U (zh) 身体美容理疗仪
CN112121311A (zh) 一种红外理疗灯
CN213589062U (zh) 一种中医内科炙疗固定器
CN220695531U (zh) 一种用于腰椎疼痛的治疗装置
CN220513098U (zh) 一种医用手术中下肢固定装置
CN211674768U (zh) 一种用于腰部牵引的多功能床上骨科治疗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