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85070U - 腕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腕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85070U
CN217185070U CN202220252389.9U CN202220252389U CN217185070U CN 217185070 U CN217185070 U CN 217185070U CN 202220252389 U CN202220252389 U CN 202220252389U CN 217185070 U CN217185070 U CN 2171850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rist
connection structure
wrist strap
latch
magnetic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5238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滕学芳
孙晓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Suiy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5238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850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850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850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腕戴设备。腕戴设备包括:主体和腕带,所述主体的至少一端设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腕带的至少一端设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设置为伸入所述腕带的内部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卡合连接且磁性连接,或者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设置为伸入所述主体的内部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卡合连接且磁性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腕戴设备,通过将第一连接结构伸入到腕带的内部并与第二连接结构实现连接,或者通过将第二连接结构伸入到主体的内部并与第一连接结构实现连接,即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实现主体与腕带的卡合连接和磁性连接,无需使用拆装工具即可将主体与腕带进行连接,拆卸简单,便于操作。

Description

腕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腕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越来越受到用于的青睐。智能设备中的智能手环、智能腕戴等,主要用于为用户提供计步、测距、记录运动状态、记录卡路里、智能闹钟、健康提醒等内容。
现有技术中,智能手环的表带与表体之间的连接方式通过固定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如生耳连接结构。智能手环的固定连接方式使表体与表带不易拆卸,需要通过辅助的拆除工具才能使表体与表带分离,但用户在户外时很难随身携带拆卸工具,因此,现有的表体与表带的固定连接结构受限于辅助拆卸工具,不便于用户快速拆除表带,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的智能穿戴设备的拆卸不便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腕戴设备,所述腕戴设备包括:主体和腕带,所述主体的至少一端设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腕带的至少一端设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设置为伸入所述腕带的内部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卡合连接且磁性连接,或者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设置为伸入所述主体的内部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卡合连接且磁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腕戴设备,在主体的至少一端设置第一连接结构,对应的,腕带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结构,通过将第一连接结构伸入到腕带的内部并与第二连接结构实现卡合连接和磁性连接,或者通过将第二连接结构伸入到主体的内部并与第一连接结构实现卡合连接和磁性连接,从而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实现主体与腕带的卡合连接和磁性连接,该腕戴设备无需使用拆装工具即可将主体与腕带进行连接,拆卸简单,便于操作。此外,主体与腕带的卡合连接和磁性连接实现主体与腕带的双连接关系,进一步保证了主体与腕带连接的可靠性。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腕戴设备,还可以具有如下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卡合件和第一磁性件,所述卡合件连接于所述主体的一端并朝向所述腕带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磁性件连接于所述卡合件并朝向所述腕带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卡接件和第二磁性件,所述卡接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均设于所述腕带的内腔,所述卡接件与所述卡合件卡合连接,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磁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合件上形成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位于所述卡合件的外壁周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合件上形成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位于所述卡合件的外壁周侧,且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相对设于所述卡合件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相对设于所述卡合件的上下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件包括第一卡接,所述第一卡接形成于所述腕带的内壁边缘并朝向所述腕带的内腔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接件包括第二卡接,所述第二卡接形成于所述腕带的内壁边缘并朝向所述腕带的内腔延伸,所述第一卡接与所述第二卡接相对布置在所述腕带的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接与所述第二卡接相对设于所述腕带的上下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腕带为软质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性件为磁铁且所述第二磁性件为磁性金属,或者所述第一磁性件为磁性金属且所述第二磁性件为磁铁,或者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均为磁铁。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腕戴设备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腕戴设备的拆分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腕戴设备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腕戴设备的腕带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腕带结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各标记表示如下:
100:腕戴设备;
10:主体、11:第一连接结构、111:卡合件、1111:第一卡槽、1112:第二卡槽、112:第一磁性件;
20:腕带、21:第二连接结构、211:卡接件、2111:第一卡接、2112:第二卡接、212:第二磁性件、201: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第二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或部段。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第二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响应地进行解释。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腕戴设备100,腕戴设备100包括:主体10和腕带20,主体10的至少一端设有第一连接结构11,腕带20的至少一端设有第二连接结构21,第一连接结构11设置为伸入腕带20的内部与第二连接结构21卡合连接且磁性连接,或者第二连接结构21设置为伸入主体10的内部与第一连接结构11卡合连接且磁性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腕戴设备100,在主体10的至少一端设置第一连接结构11,对应的,腕带20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结构21,通过将第一连接结构11伸入到腕带20的内部并与第二连接结构21实现卡合连接和磁性连接,或者通过将第二连接结构21伸入到主体10的内部并与第一连接结构11实现卡合连接和磁性连接,从而通过第一连接结构11与第二连接结构21实现主体10与腕带20的卡合连接和磁性连接,该腕戴设备100无需使用拆装工具即可将主体10与腕带20进行连接,拆卸简单,便于操作。此外,主体10与腕带20的卡合连接和磁性连接实现主体10与腕带20的双连接关系,进一步保证了主体10与腕带20连接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主体10的一端设置第一连接结构11,对应地,腕带20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结构21,主体10的另一端可以与腕带20的固定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主体10的两端也可以均设置第一连接结构11,对应的,与主体10两端连接的两个腕带20的端部均设置第二连接结构2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11包括卡合件111和第一磁性件112,卡合件111连接于主体10的一端并朝向腕带20的方向延伸,第一磁性件112连接于卡合件111并朝向腕带20的方向延伸,具体地,卡合件111与第一磁性件112均位于主体10的外侧,第一磁性件112的第一端可以连接卡合件111远离主体10的一端,第一磁性件112的第二端朝向腕带20的方向延伸,也可以第一磁性件112沿主体10至腕带20的方向贯穿卡合件111,第一磁性件112的第一端可以与主体10连接也可以位于卡合件111的内部第一磁性件112的第二端伸出至卡合件111的外部并沿主体10至腕带20的方向朝向腕带20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结构21包括卡接件211和第二磁性件212,卡接件211与第二磁性件212均设于腕带20的内腔201(如图5所示)。具体地,内腔201形成于腕带20靠近10的一端,且沿着腕带20的长度朝向远离主体10的反向延伸,第二磁性件212位于腕带20的内腔201远离主体10的一端,卡接件211设于内腔201靠近主体10的一端。第一连接结构11伸入到腕带20的内腔201时,第一磁性件112伸入到腕带20的深处并与第二磁性件212磁性吸和,卡合件111伸入到腕带20的内腔201中与腕带20内腔201的卡接件211卡合连接,从而实现第一连接结构11与第二连接结构21的卡合连接和磁性连接,即实现主体10与腕带20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连接结构11设于腕带20与主体10连接的一端,第二连接结构21设于主体10的内腔201中,将腕带20的第一连接结构11伸入到主体10的内腔201的第二连接结构21内,从而实现第一连接结构11与第二连接结构21的卡合连接和磁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卡合件111上形成有第一卡槽1111,第一卡槽1111位于卡合件111的外壁周侧,对应地,卡接件211包括第一卡接2111,第一卡接2111形成于腕带20的内壁边缘并朝向腕带20的内腔201延伸,当卡合件111伸入到腕带20的内腔201中时,通过第一卡接2111与第一卡槽1111配合即可实现卡合件111与卡接件211的卡合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卡合件111上形成有第二卡槽1112,第二卡槽1112位于卡合件111的外壁周侧,第一卡槽1111与第二卡槽1112相对设于卡合件111的两侧,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槽1111与第二卡槽1112分别与卡接件211配合,可以提高卡合件111与卡接件211卡合连接的可靠性,同时,第一卡槽1111与第二卡槽1112使卡合件111受力均匀。
对应地,如图4、图5所示,卡接件211包括第一卡接2111,第一卡接2111形成于腕带20的内壁边缘并朝向腕带20的内腔201延伸,第一卡接2111与第二卡接2112相对布置在腕带20的两侧,相对设置的第一卡接2111与第二卡接2112分别与第一卡槽1111、第二卡槽1112配合,可以提高卡合件111与卡接件211卡合连接的可靠性,同时,第一卡接2111和第二卡接2112使卡接件211件受力均匀。
进一步地,第一卡槽1111与第二卡槽1112相对设于卡合件111的上下两侧,其中,第一卡槽1111设于卡合件111的上侧,第二卡槽1112设于卡合件111的下侧,由于卡合件111的上侧宽度大于下侧宽度,设置第一卡槽1111的宽度大于第二卡槽1112的宽度。
对应地,第一卡接2111与第二卡接2112相对设于腕带20的上下两侧,其中,第一卡接2111设于腕带20的内腔201的上侧,第二卡接2112设于腕带20的内腔201的下侧,由于腕带20的上侧宽度大于下侧宽度,设置第一卡接2111的宽度大于第二卡接2112的宽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腕带20的左右两侧宽度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第一卡接2111与第二卡接2112设于腕带20的内腔201的左右两侧,对应地,第一卡槽1111与第二卡槽1112设于卡接件211的左右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腕带20的上下左右四侧的宽度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腕带20的内腔201的上下左右四侧均设置卡接,对应地,在连接于主体10的卡合件111的上下左右四侧分别设置卡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腕带20的实际尺寸设置卡接或卡槽的位置和数量,本实施例对卡接或卡槽的位置和数量不做具体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腕带20为软质件,具体地,腕带20可以是软胶材质。软质件的腕带20未设置第二连接结构21的位置与主体10未设置第一连接结构11的位置为过盈配合,以保证主体10与腕带20的紧密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磁性件112为磁铁且第二磁性件212为磁性金属,或者第一磁性件112为磁性金属且第二磁性件212为磁铁,或者第一磁性件112与第二磁性件212均为磁铁。具体地,磁性金属为铁,钴,镍等。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腕戴设备包括:主体和腕带,所述主体的至少一端设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腕带的至少一端设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设置为伸入所述腕带的内部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卡合连接且磁性连接,或者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设置为伸入所述主体的内部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卡合连接且磁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卡合件和第一磁性件,所述卡合件连接于所述主体的一端并朝向所述腕带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磁性件连接于所述卡合件并朝向所述腕带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卡接件和第二磁性件,所述卡接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均设于所述腕带的内腔,所述卡接件与所述卡合件卡合连接,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磁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上形成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位于所述卡合件的外壁周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件上形成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位于所述卡合件的外壁周侧,且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相对设于所述卡合件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相对设于所述卡合件的上下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包括第一卡接,所述第一卡接形成于所述腕带的内壁边缘并朝向所述腕带的内腔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包括第二卡接,所述第二卡接形成于所述腕带的内壁边缘并朝向所述腕带的内腔延伸,所述第一卡接与所述第二卡接相对布置在所述腕带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与所述第二卡接相对设于所述腕带的上下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带为软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为磁铁且所述第二磁性件为磁性金属,或者所述第一磁性件为磁性金属且所述第二磁性件为磁铁,或者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均为磁铁。
CN202220252389.9U 2022-02-07 2022-02-07 腕戴设备 Active CN2171850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52389.9U CN217185070U (zh) 2022-02-07 2022-02-07 腕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52389.9U CN217185070U (zh) 2022-02-07 2022-02-07 腕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85070U true CN217185070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96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52389.9U Active CN217185070U (zh) 2022-02-07 2022-02-07 腕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850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74803B2 (en) Wearable band including magnets
US10818149B2 (en) Connectible component identification
US20180020785A1 (en) Wearable device and wristband thereof
ATE391435T1 (de) Uhr mit einstückig geformtem armband
CN211379892U (zh) 一种表壳装置以及手表
CN215124967U (zh) 快拆机构和腕戴设备
CN111948933B (zh) 可穿戴设备
CN217185070U (zh) 腕戴设备
CN110169627A (zh) 表带结构和腕戴设备
CN210471217U (zh) 腕戴设备
CN205512726U (zh) 穿戴装置的扣合结构及包含其的穿戴装置
CN210747634U (zh) 可穿戴设备
CN113439914B (zh) 腕带和腕戴设备
CN109259392A (zh) 一种网状表带卡紧结构
CN112754118B (zh) 一种表带以及可穿戴设备
CN213154435U (zh) 一种方便更换表带的智能手表
CN212574382U (zh) 一种拼接式表带及穿戴设备
CN213128350U (zh) 一种表带连接结构
CN113925265A (zh) 腕戴设备
CN203563779U (zh) 一种手表上的表带连接结构
CN107252164B (zh) 一种表带结构及具有该表带结构的智能手表
CN219088558U (zh) 一种手表腕带
CN212574379U (zh) 一种对称式插接表带及穿戴设备
CN219479397U (zh) 腕戴设备
CN221577015U (zh) 固定带及穿戴产品腕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16

Address after: 18/F, Building 2, Shandong Priv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Minghui International), No. 39 Shiling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66035 (centralized office area)

Patentee after: Qingdao Suiyu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0 Room 308, Beizhai Street Investment Service Center,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