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84475U - 一种沟渠福寿螺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沟渠福寿螺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84475U
CN217184475U CN202220853257.1U CN202220853257U CN217184475U CN 217184475 U CN217184475 U CN 217184475U CN 202220853257 U CN202220853257 U CN 202220853257U CN 217184475 U CN217184475 U CN 2171844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ecting
tooth
connecting rod
ampullaria gigas
ca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85325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风波
李明
田磊
朱新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22085325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844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844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844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来入侵水生生物防治领域,尤其是一种沟渠福寿螺收集装置,包括连接杆和设置在连接杆前端的收集部,收集部包括用于安装在连接杆前端的连接端和设置在连接端上的支撑件,支撑件的前端设置有若干个并排且间隔设置的收集齿,收集齿的间距为1.5~30mm,收集齿的长度为3~20cm;支撑件上背离收集齿的那侧设置有网兜,网兜内部形成收集区,网兜的入口与收集齿连接,从而收集齿上收集的福寿螺能进入网兜内部的收集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设置收集齿和网兜,使得收集后的福寿螺直接进入收集区内,操作方便,收集效率高,并且在收集过程中,沟渠中的水和泥土会从装置的空隙中顺利的排出。

Description

一种沟渠福寿螺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来入侵水生生物防治领域,尤其是一种沟渠福寿螺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属软体动物门瓶螺科的淡水螺类,其外观与田螺相似。1981年,福寿螺作为食用经济动物引入中国,随后形成一股养殖热潮。然而,福寿螺因口味不佳被弃养而迅速扩散到农田和沟渠等生境中。因危害巨大且分布范围广,2000年,福寿螺被列为世界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也将福寿螺列入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外来物种黑名单。福寿螺也是卷棘口吸虫、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对人类健康存在安全风险。农田福寿螺主要采取化学防治方法,但是沟渠属于公共水域,化学方法不适用。为了清除沟渠中的福寿螺,人工捡螺是主要方法之一,但是人工下水操作既不方便,又存在安全隐患,人工成本高。有些狭窄的灌溉沟渠,人工下水操作甚至很难立足。如果改用铁锹收集福寿螺,容易带上来底泥和水,操作不便,效率较低。如果采用普通钉耙收集福寿螺,钉耙宽度和齿距都是固定的,只能收集螺宽大于齿距的福寿螺,会漏掉很多小规格的福寿螺。此外,普通钉耙齿面大多是水平的,收集过程中福寿螺容易从齿面上滚落,影响收集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沟渠福寿螺收集装置,提高福寿螺的收集效率。
为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施:
一种沟渠福寿螺收集装置,包括连接杆和设置在连接杆前端的收集部,收集部包括用于安装在连接杆前端的连接端和设置在连接端上的支撑件,支撑件的前端设置有若干个并排且间隔设置的收集齿,收集齿的间距为1.5~30mm,收集齿的长度为3~20cm;支撑件上背离收集齿的那侧设置有网兜,网兜内部形成收集区,网兜的入口与收集齿连接,从而收集齿上收集的福寿螺能进入网兜内部的收集区。
作为优选,支撑件的前端设置有横向延伸的横杆,若干个所述的收集齿沿着横杆的轴线方向排列,每个收集齿与横杆的轴线相垂直。
作为优选,横杆的两端转动设置在支撑件的前端,在横杆和支撑件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将横杆锁紧的调节螺钉。
作为优选,收集齿与支撑件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在0~170°之间调节。
作为优选,支撑件包括若干个耙杆,每个耙杆的前端设置有钩状结构,该钩状结构即为所述的收集齿,收集齿与耙杆之间的夹角为80~100°。
作为优选,连接端可拆卸的安装在连接杆前端。
作为优选,连接端上开设有连接口,连接杆的前端伸进连接口中,连接口与连接杆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优选,连接杆包括可伸缩连接的握持部和伸缩部,在握持部的尾端设置有把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设置收集齿和网兜,使得收集后的福寿螺直接进入收集区内,操作方便,收集效率高,并且在收集过程中,沟渠中的水和泥土会从装置的空隙中顺利的排出,从而避免后续繁琐耗时的清洗和分拣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收集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沟渠福寿螺收集装置,该装置主要用于沟渠中,尤其是横截面宽度较小的沟渠中。该装置包括连接杆1和设置在连接杆1前端的收集部2,收集部2包括设置在连接杆1前端的连接端21和设置在连接端21上的支撑件22,支撑件22的前端设置有若干个并排且间隔设置的收集齿23,收集齿23的长度为3~20cm,以便将福寿螺从泥土中耙出来。相邻的两个收集齿23的间距为1.5~30mm,这样能防止福寿螺从收集齿23的间隙中掉落。在支撑件22上背离收集齿23的那侧设置有网兜24,网兜24内部形成收集区3,网兜24的入口与收集齿23连接,从而收集齿23上的福寿螺能进入网兜24内部的收集区3。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件22大致为环状,支撑件22的前侧具有横向延伸的横杆221,在横杆221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横杆221的轴线方向垂直的收集齿23,这时网兜24的入口即为支撑件22外形所确定的几何形状,而收集齿23恰好位于网兜24的入口处。
如图2所示,横杆221的两端转动设置在支撑件22上,并通过设置在横杆221和支撑件22连接处的调节螺钉(图中未示出)锁紧,从而可以根据实际场景,调整收集齿23与支撑件22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一般来说夹角的调整范围为0~170°,在使用时,可以将夹角调整为90°左右,便于进行采集动作,有利于将福寿螺从沟渠底部的泥土或侧壁中分离出来,同时在这个角度下,可以暂时将装置立方在地面上,便于随时取用。在不用时,可以将夹角调整为0°,便于收纳保存。
在其它实施例中,支撑件22可以是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202688976U,公开日:20130123)中公开的耙子,耙子包括若干根相互独立的耙杆,耙杆的前端设置有钩状结构,这时的收集齿23即为一体成型在耙杆前端的钩状结构,收集齿23与耙杆之间的夹角为80~100°左右,网兜24的端部需要设置在收集齿23上以及耙子的其余位置,即设置在整个支撑件22上,这样也能实现福寿螺的收集。
连接端21上开设连接口,连接杆1前端伸进连接口中,连接端21通过例如螺纹连接,卡扣连接在内的可拆卸方式设置在连接杆1的前端,从而方便收集部2的更换。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更换具有不同齿距的收集部2,以适应收集不同规格的福寿螺。
注意到该装置主要应用在沟渠中,为了适应某些深度较大的沟渠,如图1所示,连接杆1包括可伸缩连接的握持部11和伸缩部12,从而在沟渠较深时,只需将握持部11和伸缩部12相对轴向移动,就能延长整个装置的长度,从而能收集沟渠中的福寿螺。在握持部11的尾端设置有把手13,便于提高抓取时的舒适性。
该装置的使用过程如下:根据沟渠的深度调整连接杆1的长度,然后将收集部2伸入沟渠中,收集部2前端的收集齿23将位于泥土或沟渠侧壁的福寿螺抓住,然后翻转该装置,将收集齿23上的福寿螺装入网兜24内部的收集区3内,在这过程中,沟渠中的水和泥土会从装置的空隙(收集齿23的间隙以及网兜24的网格)中排出。
该装置的优点是通过设置收集齿23和网兜24,使得收集后的福寿螺直接进入收集区3内,操作方便,收集效率高,并且在收集过程中,沟渠中的水和泥土会从装置的空隙中顺利的排出,从而避免后续繁琐耗时的清洗和分拣工作。

Claims (8)

1.一种沟渠福寿螺收集装置,包括连接杆(1)和设置在连接杆(1)前端的收集部(2),收集部(2)包括用于安装在连接杆(1)前端的连接端(21)和设置在连接端(21)上的支撑件(22),其特征在于,支撑件(22)的前端设置有若干个并排且间隔设置的收集齿(23),收集齿(23)的间距为1.5~30mm,收集齿(23)的长度为3~20cm;支撑件(22)上背离收集齿(23)的那侧设置有网兜(24),网兜(24)内部形成收集区(3),网兜(24)的入口与收集齿(23)连接,从而收集齿(23)上收集的福寿螺能进入网兜(24)内部的收集区(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沟渠福寿螺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件(22)的前端设置有横向延伸的横杆(221),若干个所述的收集齿(23)沿着横杆(221)的轴线方向排列,每个收集齿(23)与横杆(221)的轴线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沟渠福寿螺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横杆(221)的两端转动设置在支撑件(22)的前端,在横杆(221)和支撑件(22)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将横杆(221)锁紧的调节螺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沟渠福寿螺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收集齿(23)与支撑件(22)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在0~170°之间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沟渠福寿螺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件(22)包括若干个耙杆,每个耙杆的前端设置有钩状结构,该钩状结构即为所述的收集齿(23),收集齿(23)与耙杆之间的夹角为80~100°。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沟渠福寿螺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端(21)可拆卸的安装在连接杆(1)前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沟渠福寿螺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端(21)上开设有连接口,连接杆(1)的前端伸进连接口中,连接口与连接杆(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沟渠福寿螺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杆(1)包括可伸缩连接的握持部(11)和伸缩部(12),在握持部(11)的尾端设置有把手(13)。
CN202220853257.1U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沟渠福寿螺收集装置 Active CN2171844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53257.1U CN217184475U (zh)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沟渠福寿螺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853257.1U CN217184475U (zh)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沟渠福寿螺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84475U true CN217184475U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73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853257.1U Active CN217184475U (zh) 2022-04-13 2022-04-13 一种沟渠福寿螺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844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15664B (zh) 盐碱滩涂综合快速治理方法
CN217184475U (zh) 一种沟渠福寿螺收集装置
CN110140512B (zh) 一种水草打捞装置
CN106937627A (zh) 一种日本鳗鲡种苗捕捞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3597075U (zh) 挖藕机
CN208987573U (zh) 一种池塘带水清污设备
CN103444666A (zh) 一种捕捞花蛤的新型网具
CN204377733U (zh) 一种新型浮游动物采集装置
CN208387675U (zh) 一种用于沙虫的挖掘装置
CN206481568U (zh) 一种集收割、翻地为一体的南板蓝根种植装置
CN113303080B (zh) 一种莲藕自动采收和储存装置
CN108476704A (zh) 一种多功能挖藕机
CN201947792U (zh) 自动排污育苗池
CN210726430U (zh) 一种水产养殖污水处理装置
CN204929997U (zh) 一种捕捞花蛤的网具
CN110973083B (zh) 一种海参稚参捕捞转移装置
CN207284840U (zh) 一种快速收集轮虫枝角类的装置
CN209429086U (zh) 一种适用于稻田排水的生态沟渠
CN218244997U (zh) 一种海草植株采集工具
Hwan et al. Fresh-water crabs of Taiwan
CN214014918U (zh) 牧草种植翻地装置
CN217711081U (zh) 一种节省人力的机场病害化道面处理工程用排水沟清理设备
CN216920496U (zh)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CN218072332U (zh) 翻耕机
CN204831850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径流小区集流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