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82454U - 压入式鱼眼端子及壳体总成 - Google Patents

压入式鱼眼端子及壳体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82454U
CN217182454U CN202220126895.3U CN202220126895U CN217182454U CN 217182454 U CN217182454 U CN 217182454U CN 202220126895 U CN202220126895 U CN 202220126895U CN 217182454 U CN217182454 U CN 2171824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press
fisheye terminal
terminal
fishey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2689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国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unzh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unzh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unzh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unzho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12689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824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824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824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连接端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入式鱼眼端子及壳体总成。所述压入式鱼眼端子包括用于插入电路板固定孔内的鱼眼部,所述鱼眼部包括沿插入方向穿过所述固定孔的尖梢部和与所述固定孔压入配合的挤压部,所述挤压部的顶部凹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挤压部的底部凹设有与第一凹槽开口方向相反的第二凹槽,所述挤压部还具有位于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两侧的一对侧臂以及连接所述两个侧臂并隔开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的中间部,所述侧臂在第一凹槽处的厚度与在第二凹槽处的厚度不同。本申请的压入式鱼眼端子及壳体总成,防止挤压部不规则的挤压变形导致断裂现象的发生,使压入式鱼眼端子和电路板之间的连接效果更佳。

Description

压入式鱼眼端子及壳体总成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连接端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入式鱼眼端子及壳体总成。
背景技术
连接端子是一种用于实现不同电气部件之间电连接的配件产品,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气装置中,例如应用在机动车中的ABS系统(Antilock Brake System,制动防抱死系统)中,或者应用于机动车的ESC系统(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ler,汽车电子稳定控制系统)中。
压入式鱼眼端子是连接端子的其中一种,而且压入式鱼眼端子的截面可以呈现出多种形状,如V型、H型等。在现有技术中,普通压入式鱼眼端子的H型挤压部在压入电路板的固定孔中后,H型挤压部容易受固定孔的孔壁挤压产生不规则挤压变形,严重时会发生断裂现象。例如,在公开号为US4878861A的美国专利中,电连接器端子的H型挤压部的中间部为“一”字型,且挤压部的侧臂在上、下两侧的厚度相同,在孔壁的挤压作用下,“一”字型的中间部受力方向不定,从而受到挤压会产生不规则变形,严重时会发生断裂,影响电气部件之间的电连接。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压入式鱼眼端子及壳体总成,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入式鱼眼端子及壳体总成,以解决挤压部受孔壁挤压产生不规则变形,甚至会断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中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入式鱼眼端子,包括用于插入电路板固定孔内的鱼眼部,所述鱼眼部包括沿插入方向穿过所述固定孔的尖梢部和与所述固定孔压入配合的挤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部的顶部凹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挤压部的底部凹设有与第一凹槽开口方向相反的第二凹槽,所述挤压部还具有位于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两侧的一对侧臂以及连接所述两个侧臂并隔开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的中间部,所述侧臂在第一凹槽处的厚度与在第二凹槽处的厚度不同。
优选的,所述侧臂在第二凹槽处的厚度小于在所述第一凹槽处的厚度,且厚度比值为1/3~5/6。
优选的,所述挤压部受电路板固定孔的孔壁挤压后,所述中间部向所述第二凹槽所在方向拱起。
优选的,所述中间部沿垂直于插入方向的水平方向延伸,所述中间部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凹槽的上表面及朝向第二凹槽的下表面,所述上表面的面积小于下表面的面积。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开口朝上且呈逐渐变大的喇叭状,所述第二凹槽开口朝下且呈逐渐变大的喇叭状,并且所述第二凹槽大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与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相同,所述第一凹槽沿插入方向的长度与第二凹槽的长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侧臂的外表面分别具有平直面及设于平直面上下两侧的弧形面,所述侧臂的内表面包括沿中间部的两侧向外倾斜的倾斜面及弧形的过渡面,所述倾斜面通过弧形的过渡面与中间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的所述倾斜面呈平滑的弧形状,所述第一凹槽的所述倾斜面沿插入方向依次包括第一端面、中间面及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位于与插入方向平行的同一面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对应的过渡面的圆心及同侧所述第二凹槽对应的过渡面的圆心之间的连线与所述中间部的夹角为30~75°。
优选的,所述压入式鱼眼端子还包括依序连接的固持部、缓冲部及安装部,所述固持部与所述鱼眼部连接,所述固持部固定于一壳体中,所述固持部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壳体干涉配合的倒刺。
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壳体总成,所述壳体总成包括壳体及所述的压入式鱼眼端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申请的压入式鱼眼端子及壳体总成,通过设置挤压部的两个侧臂在第一凹槽处的厚度与在第二凹槽处的厚度不同,在挤压部压入电路板的固定孔后,所述中间部受孔壁挤压会拱起发生规则的变形,从而防止挤压部不规则的挤压变形导致断裂现象的发生,使压入式鱼眼端子和电路板之间的连接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压入式鱼眼端子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压入式鱼眼端子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压入式鱼眼端子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沿虚线A-A的剖视图。
图6是图4中沿虚线B-B的剖视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压入式鱼眼端子在插入电路板固定孔过程中受力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压入式鱼眼端子插入电路板固定孔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描述的表达位置与方向的词,如“上”、“下”,均是以附图为例进行的说明,但根据需要也可以做出改变,所做改变均包含在本申请保护范围内,本申请的附图仅用于示意相对位置关系。
请参阅图1至图3及图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入式鱼眼端子,包括依序连接的鱼眼部10、固持部20、缓冲部30及安装部40,所述鱼眼部10用于插入电路板50的固定孔51中,所述固持部20与所述鱼眼部10连接,且所述固持部20固定于一壳体(未图示)中,所述固持部20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壳体干涉配合的倒刺21,所述倒刺21增加了所述固持部20与壳体之间的结合力,防止所述固持部20从壳体中脱出,所述缓冲部30用于提供给压入式鱼眼端子一个缓冲力,降低压入式鱼眼端子的震动,避免因震动过大使压入式鱼眼端子的鱼眼部10从电路板50中脱离,而安装部40用于将压入式鱼眼端子安装于壳体中设置的电磁阀组件或其他组件上。
所述鱼眼部10包括沿插入方向穿过所述固定孔51的尖梢部11和与所述固定孔51压入配合的挤压部12。所述尖梢部11设置为锥形,锥形有利于鱼眼部10更顺利地插入所述电路板50的固定孔51中。所述挤压部12的顶部凹设有第一凹槽121,所述挤压部12的底部凹设有与第一凹槽121开口方向相反的第二凹槽122,具体的,第一凹槽121开口朝上且呈逐渐变大的喇叭状,所述第二凹槽122开口朝下且呈逐渐变大的喇叭状,并且所述第二凹槽122大于所述第一凹槽121的宽度,所述第一凹槽121的深度与所述第二凹槽122的深度相同,所述第一凹槽121沿插入方向的长度与第二凹槽122的长度相同。所述挤压部12还具有位于第一凹槽121与第二凹槽122两侧的一对侧臂123以及连接所述两个侧臂123并隔开所述第一凹槽121与所述第二凹槽122的中间部124,所述鱼眼部10插入电路板50的固定孔51中时,所述两个侧壁与固定孔51的孔壁52接触,所述侧臂123在第一凹槽121处的厚度与在第二凹槽122处的厚度不同。在挤压部12压入电路板50的固定孔51中后,由于所述侧臂123在第一凹槽121处的厚度与在第二凹槽122处的厚度不同,受固定孔51的孔壁52的挤压,所述中间部124会朝向侧臂123较薄的凹槽方向拱起产生规则的变形。
于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至图6,所述侧臂123在第二凹槽122处的厚度小于在第一凹槽121处的厚度,所述中间部124沿垂直于插入方向的水平方向延伸,所述中间部124具有朝向第一凹槽121的上表面127及朝向第二凹槽122的下表面128,所述上表面127的面积小于下表面128的面积。所述挤压部12受电路板50固定孔51的孔壁52挤压后,所述中间部124向第二凹槽122所在方向拱起。其中,所述侧臂123在第二凹槽122处的厚度与在第一凹槽121处的厚度比值为1/3~5/6,若厚度比值大于5/6,所述侧臂123在第二凹槽122处的厚度略小于在第一凹槽121处的厚度,所述中间部124变形的幅度较小甚至不能变形,从而与所述电路板50的压入配合性不佳;若厚度比值小于1/3,所述侧臂123在第二凹槽122处的厚度远远小于在第一凹槽121处的厚度,所述中间部124变形的幅度较大而不具有较大的支撑力固持在固定孔51中。因此,1/3~5/6的比值能使中间部124拱起发生规则的变形从而与电路板50的压入配合性佳。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侧臂123的外表面分别具有平直面125及设于平直面125上下两侧的弧形面126,通过平直面125与弧形面126相结合能够有效增加所述挤压部12与电路板50之间接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所述侧臂123的内表面包括沿中间部124的两侧向外倾斜的倾斜面130及弧形的过渡面129,所述倾斜面130通过弧形的过渡面129与中间部124连接。如图3中所示,所述第二凹槽122的所述倾斜面130呈平滑的弧形状,而如图2中所示,所述第一凹槽121的所述倾斜面130不是平滑的弧形状,而是沿插入方向依次包括第一端面131、中间面132及第二端面133,所述第一端面131与所述第二端面133位于与插入方向平行的同一面上。
所述第一凹槽121对应的过渡面129的圆心O1及同侧所述第二凹槽122对应的过渡面129的圆心O2之间的连线O1O2与中间部124的夹角θ为30~75°。具体请参阅图7所示,所述第一凹槽121对应的弧形的过渡面129的圆心为O1,所述第二凹槽122对应的弧形的过渡面129的圆心为O2,所述圆心O1及其同侧的圆心O2之间的连直线为O1O2,所述挤压力F的方向大致垂直于所述连线O1O2,所述连线O1O2与中间部124的夹角θ为30~75°。其中,夹角θ为30°时,所述挤压部12受到的挤压力F更多地集中于垂直于中间部124的方向上,中间部124更容易变形,此时压入式鱼眼端子更适用于需要挤压部12变形较多的产品中,或更适用于电路板50的固定孔51的孔径与挤压部12的外径差别较大的产品中;若夹角θ小于30°时,中间部124太容易变形导致变形幅度过大,无法保证挤压部12具有一定的强度支撑于电路板50的固定孔51中;夹角θ为75°时,所述挤压部12的结构强度比较强,在插入或拔出电路板50时,需要的插拔力比较大,由此连接稳定性好,能够保证信号的稳定传输,若夹角θ大于75°,所述挤压部12受到的挤压力F更多地集中于平行于中间部124的方向上,容易产生不规则变形,无法保证挤压部12的中间部124在垂直方向上受到足够的挤压力规则变形。由此,所述连线O1O2与中间部124的夹角θ为30~75°,既能保证挤压部12的中间部124拱起发生规则的变形,又能保证挤压部12的结构强度,与电路板50的压入配合性佳。
请参阅图8所示,所述鱼眼部10插入电路板50的固定孔51中时,所述侧臂123在第二凹槽122处的厚度小于在第一凹槽121处的厚度,因此,所述挤压部受电路板50固定孔51的孔壁52挤压时,所述第二凹槽122的强度大于所述第一凹槽121的强度,所述中间部124仅能向第二凹槽122所在方向(即向下)拱起并发生规则的变形,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部124初始状态为水平延伸,当挤压部12受孔壁52挤压时,水平延伸的中间部124会向下拱起变形为开口朝上的弧形或V形结构,并且变形为弧形或V形结构后的中间部124可以更加均匀地分散应力,不仅可以防止不规则的挤压变形导致断裂现象的发生,也可以增加挤压部12的结构弹性和强度,而且可以使挤压部12的变形应力更加分散均匀。
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壳体总成,该壳体总成可应用在机动车中的ABS系统或ESC系统等中,所述壳体总成包括壳体及所述的压入式鱼眼端子,所述压入式鱼眼端子的固持部20固定于所述壳体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压入式鱼眼端子及壳体总成,通过设置挤压部12的两个侧臂123在第一凹槽121处的厚度与在第二凹槽122处的厚度不同,在挤压部12压入电路板50的固定孔51后,所述中间部124受孔壁52挤压会拱起发生规则的变形,从而防止挤压部12不规则的挤压变形导致断裂现象的发生,使压入式鱼眼端子和电路板50之间的连接效果更佳。
本申请从使用目的、功效及新颖性等观点进行阐述,已符合专利法所强调的功能增进及使用要件,本申请以上的说明书及说明书附图,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以此局限本申请,因此,凡一切与本申请构造,装置,特征等近似、雷同的,即凡依本申请专利申请范围所作的等同替换或修饰等,皆应属本申请的专利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压入式鱼眼端子,包括用于插入电路板固定孔内的鱼眼部,所述鱼眼部包括沿插入方向穿过所述固定孔的尖梢部和与所述固定孔压入配合的挤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部的顶部凹设有第一凹槽,所述挤压部的底部凹设有与第一凹槽开口方向相反的第二凹槽,所述挤压部还具有位于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两侧的一对侧臂以及连接所述两个侧臂并隔开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的中间部,所述侧臂在第一凹槽处的厚度与在第二凹槽处的厚度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入式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臂在第二凹槽处的厚度小于在所述第一凹槽处的厚度,且厚度比值为1/3~5/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入式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部受电路板固定孔的孔壁挤压后,所述中间部向所述第二凹槽所在方向拱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入式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沿垂直于插入方向的水平方向延伸,所述中间部具有朝向所述第一凹槽的上表面及朝向第二凹槽的下表面,所述上表面的面积小于下表面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入式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开口朝上且呈逐渐变大的喇叭状,所述第二凹槽开口朝下且呈逐渐变大的喇叭状,并且所述第二凹槽大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所述第一凹槽的深度与所述第二凹槽的深度相同,所述第一凹槽沿插入方向的长度与第二凹槽的长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入式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臂的外表面分别具有平直面及设于平直面上下两侧的弧形面,所述侧臂的内表面包括沿中间部的两侧向外倾斜的倾斜面及弧形的过渡面,所述倾斜面通过弧形的过渡面与中间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入式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所述倾斜面呈平滑的弧形状,所述第一凹槽的所述倾斜面沿插入方向依次包括第一端面、中间面及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位于与插入方向平行的同一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入式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对应的过渡面的圆心及同侧所述第二凹槽对应的过渡面的圆心之间的连线与所述中间部的夹角为30~7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入式鱼眼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入式鱼眼端子还包括依序连接的固持部、缓冲部及安装部,所述固持部与所述鱼眼部连接,所述固持部固定于一壳体中,所述固持部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壳体干涉配合的倒刺。
10.一种壳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总成包括壳体及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入式鱼眼端子。
CN202220126895.3U 2022-01-18 2022-01-18 压入式鱼眼端子及壳体总成 Active CN2171824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26895.3U CN217182454U (zh) 2022-01-18 2022-01-18 压入式鱼眼端子及壳体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26895.3U CN217182454U (zh) 2022-01-18 2022-01-18 压入式鱼眼端子及壳体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82454U true CN217182454U (zh) 2022-08-12

Family

ID=82735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26895.3U Active CN217182454U (zh) 2022-01-18 2022-01-18 压入式鱼眼端子及壳体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824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45499B2 (en) Press-fit contact
US4968263A (en) Multi-pi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floating terminal pins
US744546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providing a better coplanarity for terminal solders
US5944538A (en) Pin shaped contact element
US749770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4526436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flat flexible cable
US20090291574A1 (en) Electrical terminal
US9083091B1 (en) Electrical terminal connector for solderless connection of parts to electrical contact holes
JP2000067974A (ja) 電気端子
US5533901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contact alignment member
WO2006055706A1 (en) Terminal having a protrusion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insertion
CN217182454U (zh) 压入式鱼眼端子及壳体总成
US5951331A (en) Pressure absorbing contact and connector using the same
US10547128B1 (en) Eye of needle press-fit pin with stress relief
CN216671965U (zh) 实心鱼眼端子及壳体总成
US7104838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ttachment
KR20060106837A (ko) 표면장착 헤더 조립체
US10305206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H1032030A (ja) 雌端子
JP3035199B2 (ja)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084265B2 (ja) プレスフィット用コンタク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プレスフィットコネクタ
JPH11265752A (ja) ソケットコンタクト
JP3930427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H0473271B2 (zh)
US20050048849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