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63077U -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63077U
CN217163077U CN202220140713.8U CN202220140713U CN217163077U CN 217163077 U CN217163077 U CN 217163077U CN 202220140713 U CN202220140713 U CN 202220140713U CN 217163077 U CN217163077 U CN 2171630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piston cylinder
cylinders
fixedly connected
rehabilit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4071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国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yang Anyang District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Puyang Anyang District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yang Anyang District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Puyang Anyang District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2014071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630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630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6307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横板,所述横板的底面开设的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的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活塞杆,两个所述活塞杆的外表面分别滑动连接有活塞筒。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合理,它能够通过活塞杆、活塞筒、伸缩弹簧、抵板、螺纹杆、圆筒和海绵球之间的配合设置,活塞杆在患者拉力作用下向活塞筒的内壁向下移动,使得活塞筒内部空气流至圆筒的内部,进而使得海绵球在气压作用下向上移,可通过观察窗观察海绵球上移的距离,进而判断训练程度,旋转螺纹杆,使得抵板在活塞筒的内部上移,调节伸缩弹簧的压缩程度,增大装置的适用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其主要的检查手段包括肌电图、基因诊断和诱发电位及血流变学检查等,同时与心理科交叉进行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的诊治。
神经内科临床常会使用康复装置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现有的康复装置结构较为固定,难以调节,使得装置的适用范围较小。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包括横板,所述横板的底面开设的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的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活塞杆,两个所述活塞杆的外表面分别滑动连接有活塞筒,两个所述活塞筒正面的下部均开设有通槽,两个所述活塞筒的内部从上到下均设置有伸缩弹簧和抵板,两个所述通槽的内顶壁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的上端分别延伸至一个活塞筒内部并与抵板的底面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活塞筒相靠近一侧面的上部均固定连接有圆筒,两个所述圆筒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海绵球,两个所述圆筒分别与一个活塞筒的内部相连通,两个所述活塞筒相远离一侧面的下部均镶嵌有单向阀,两个所述活塞筒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底面均铰接有夹块。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活塞杆外表面的上部均开设有螺纹,两个所述螺纹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母,两个所述螺母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块。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圆筒的正面均设置有观察窗和刻度值。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单向阀的进气端均与外部相连通,且两个单向阀的出气端分别与一个活塞筒的内部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横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伸缩杆,所述横板的下方放置有拉杆,两个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下端分别与拉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拉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橡胶环。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伸缩弹簧的上端分别与一个活塞杆的底面固定连接,且两个伸缩弹簧的下端分别与一个抵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伸缩弹簧的外表面均不与活塞筒的内壁相接触。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通过活塞杆、活塞筒、伸缩弹簧、抵板、螺纹杆、圆筒和海绵球之间的配合设置,活塞杆在患者拉力作用下向活塞筒的内壁向下移动,使得活塞筒内部空气流至圆筒的内部,进而使得海绵球在气压作用下向上移,可通过观察窗观察海绵球上移的距离,进而判断训练程度,旋转螺纹杆,使得抵板在活塞筒的内部上移,调节伸缩弹簧的压缩程度,增大装置的适用范围。
二、本实用新型通过滑槽、滑块、第一伸缩杆、夹块和第二伸缩杆之间的配合设置,移动滑块使得夹块与病床的床边相卡接,旋转螺母使得橡胶块的外表面与横板的底面相接触,对滑块的移动进行限位,调节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至合适长度,患者可在病床上通过手握橡胶环并向下拉动,锻炼上肢,增大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活塞筒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横板;2、滑槽;3、滑块;4、活塞杆;5、活塞筒;6、通槽;7、伸缩弹簧;8、抵板;9、螺纹杆;10、圆筒;11、海绵球;12、单向阀;13、螺纹;14、螺母;15、橡胶块;16、观察窗;17、第一伸缩杆;18、夹块;19、第二伸缩杆;20、拉杆;21、橡胶环;22、通气孔;23、塞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包括横板1,横板1的底面开设的两个滑槽2,两个滑槽2的内壁均滑动连接的滑块3,两个滑块3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活塞杆4,两个活塞杆4的外表面分别滑动连接有活塞筒5,两个活塞筒5正面的下部均开设有通槽6,两个活塞筒5的内部从上到下均设置有伸缩弹簧7和抵板8,两个通槽6的内顶壁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9,两个螺纹杆9的上端分别延伸至一个活塞筒5内部并与抵板8的底面转动连接,两个活塞筒5相靠近一侧面的上部均固定连接有圆筒10,两个圆筒10的上端均开设有通气孔22,且两个圆筒10的底端均卡接有塞子23,两个圆筒10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海绵球11,两个圆筒10分别与一个活塞筒5的内部相连通,两个活塞筒5相远离一侧面的下部均镶嵌有单向阀12,两个活塞筒5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17,两个第一伸缩杆17的底面均铰接有夹块18。
进一步的,两个活塞杆4外表面的上部均开设有螺纹13,两个螺纹13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母14,两个螺母14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块15。可通过旋转螺母14,使得橡胶块15的上表面与横板1的底面相接触,对滑块3的移动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两个圆筒10的正面均设置有观察窗16和刻度值。可通过观察窗16观察海绵球11上移的距离,进而判断训练程度。
进一步的,两个单向阀12的进气端均与外部相连通,且两个单向阀12的出气端分别与一个活塞筒5的内部相连通。确保外部空气可通过单向阀12流至活塞筒5的内部。
进一步的,横板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伸缩杆19,横板1的下方放置有拉杆20,两个第二伸缩杆19的下端分别与拉杆20的两端固定连接,拉杆20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橡胶环21。可通过调节第二伸缩杆19的延伸或收缩长度,增大装置的适用范围。
进一步的,两个伸缩弹簧7的上端分别与一个活塞杆4的底面固定连接,且两个伸缩弹簧7的下端分别与一个抵板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伸缩弹簧7的外表面均不与活塞筒5的内壁相接触。防止伸缩弹簧7的外表面与活塞筒5的内壁产生不必要的摩擦。
工作原理:移动滑块3使得夹块18与病床的床边相卡接,旋转螺母14使得橡胶块15的外表面与横板1的底面相接触,对滑块3的移动进行限位,调节第一伸缩杆17和第二伸缩杆19至合适长度,患者可在病床上通过手握橡胶环21并向下拉动,锻炼上肢,增大装置的实用性,活塞杆4在患者拉力作用下向活塞筒5的内壁向下移动,使得活塞筒5内部空气流至圆筒10的内部,进而使得海绵球11在气压作用下向上移,可通过观察窗16观察海绵球11上移的距离,进而判断训练程度,旋转螺纹杆9,使得抵板8在活塞筒5的内部上移,调节伸缩弹簧7的压缩程度,进而调节装置的缓冲能力,增大装置的适用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固设”、“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安装”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包括横板(1),所述横板(1)的底面开设的两个滑槽(2),两个所述滑槽(2)的内壁均滑动连接的滑块(3),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块(3)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活塞杆(4),两个所述活塞杆(4)的外表面分别滑动连接有活塞筒(5),两个所述活塞筒(5)正面的下部均开设有通槽(6),两个所述活塞筒(5)的内部从上到下均设置有伸缩弹簧(7)和抵板(8),两个所述通槽(6)的内顶壁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9),两个所述螺纹杆(9)的上端分别延伸至一个活塞筒(5)内部并与抵板(8)的底面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活塞筒(5)相靠近一侧面的上部均固定连接有圆筒(10),两个所述圆筒(10)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海绵球(11),两个所述圆筒(10)分别与一个活塞筒(5)的内部相连通,两个所述活塞筒(5)相远离一侧面的下部均镶嵌有单向阀(12),两个所述活塞筒(5)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17),两个所述第一伸缩杆(17)的底面均铰接有夹块(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活塞杆(4)外表面的上部均开设有螺纹(13),两个所述螺纹(13)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母(14),两个所述螺母(14)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块(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圆筒(10)的正面均设置有观察窗(16)和刻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单向阀(12)的进气端均与外部相连通,且两个单向阀(12)的出气端分别与一个活塞筒(5)的内部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伸缩杆(19),所述横板(1)的下方放置有拉杆(20),两个所述第二伸缩杆(19)的下端分别与拉杆(20)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拉杆(20)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橡胶环(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伸缩弹簧(7)的上端分别与一个活塞杆(4)的底面固定连接,且两个伸缩弹簧(7)的下端分别与一个抵板(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伸缩弹簧(7)的外表面均不与活塞筒(5)的内壁相接触。
CN202220140713.8U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1630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40713.8U CN217163077U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40713.8U CN217163077U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63077U true CN217163077U (zh) 2022-08-12

Family

ID=82736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40713.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7163077U (zh) 2022-01-19 2022-01-19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630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34550U (zh) 一种康复科上肢锻炼装置
CN110123359A (zh) 一种影像科用ct检查可调头托
CN217163077U (zh)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
CN210433903U (zh) 多功能口舌训练器
CN110664364A (zh) 一种可调式的耳鼻喉检查装置
CN207084822U (zh) 一种磁共振腹部固定装置
CN211883909U (zh) 一种临床外科肋骨撑开装置
CN213525724U (zh) 一种脊椎矫正装置
CN210727890U (zh) 一种耳科观察诊断用医师手臂托举装置
CN208910839U (zh) 多功能妇科检查治疗床
CN210077619U (zh) 一种口腔支撑钳
CN209574909U (zh) 一种脑外科手术用具有固定作用的支撑架
CN110680404A (zh) 内科临床检查用腹部叩诊装置
CN208511288U (zh) 一种下肢牵引架
CN208785078U (zh) 一种新型医疗担架
CN214909993U (zh) 张口康复训练辅助器
CN211863058U (zh) 一种肿瘤外科用术后头颈康复护理器
CN215959943U (zh) 一种核磁科用头部ct支撑装置
CN214484904U (zh) 一种心血管外科术后护理舒缓设备
CN209678538U (zh) 一种头部ct固定装置
CN219680682U (zh) 一种乳房切口撑开架
CN216060578U (zh) 一种妇科检查设备
CN215079624U (zh) 一种神经科用理疗装置
CN215831727U (zh) 一种妇科生育力保护手术用照明装置
CN220513360U (zh) 一种上肢锻炼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