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59568U - 一种异步电机驱动电路、驱动器及行车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异步电机驱动电路、驱动器及行车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59568U
CN217159568U CN202220467813.1U CN202220467813U CN217159568U CN 217159568 U CN217159568 U CN 217159568U CN 202220467813 U CN202220467813 U CN 202220467813U CN 217159568 U CN217159568 U CN 2171595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inverter
inverter sub
asynchronous motor
re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6781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万超
孙文
郑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dian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dian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diant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dian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6781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595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595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595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变频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异步电机驱动电路、驱动器及行车设备,异步电机驱动电路包括:异步电机驱动电路包括:整流电路、保护电路、滤波电路、逆变电路以及制动电路;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接T、S、R三相电源,保护电路耦接于整流电路与滤波电路之间,滤波电路耦接于保护电路与逆变电路之间,逆变电路耦接于滤波电路与制动电路之间;逆变电路包括并联的第一逆变子电路、第二逆变子电路以及第三逆变子电路,第一逆变子电路、第二逆变子电路以及第三逆变子电路均与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进行连接,第一逆变子电路连接锥行电机作,第二逆变子电路连接第一异步电机,第三逆变子电路连接第二异步电机。本实用新型节省成本以及安装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异步电机驱动电路、驱动器及行车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频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步电机驱动电路、驱动器及行车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的行车设备中,常规操作方式为:整台行车设备采用多台驱动器,每个驱动器分别控制其中一个电机。使用多台驱动器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造成控制设备臃肿,同时,采用多台驱动器的硬件成本相对较高。可见现有行车设备存在安装空间大以及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异步电机驱动电路,旨在解决行车设备采用多台驱动器驱动不同的电机,造成控制设备臃肿,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同时成本价格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异步电机驱动电路,所述异步电机驱动电路包括:整流电路、保护电路、滤波电路、逆变电路以及制动电路;
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接T、S、R三相电源,所述保护电路耦接于所述整流电路与所述滤波电路之间,所述滤波电路耦接于所述保护电路与所述逆变电路之间,所述逆变电路耦接于所述滤波电路与所述制动电路之间;
所述逆变电路包括并联的第一逆变子电路、第二逆变子电路以及第三逆变子电路,所述第一逆变子电路、所述第二逆变子电路以及所述第三逆变子电路均与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进行连接,所述第一逆变子电路连接一个用于调节上下移动的锥行电机作为输出负载,所述第二逆变子电路连接一个用于调节左右移动的第一异步电机作为输出负载,所述第三逆变子电路连接一个用于调节前后移动的第二异步电机作为输出负载。
更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继电器,以及与所述继电器并联的缓冲电路。
更进一步的,缓冲电路包括第一缓冲电阻以及与所述第一缓冲电阻并联的第二缓冲电阻。
更进一步的,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及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串联,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二电容串联,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电容并联,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二电容并联。
更进一步的,所述异步电机驱动电路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逆变子电路、所述第二逆变子电路以及所述第三逆变子电路一一对应的第一温度测量电路、第二温度测量电路以及第三温度测量电路,所述第一温度测量电路用于测量对应所述第一逆变子电路的温度,所述二温度测量电路用于测量对应所述第二逆变子电路的温度,所述第三温度测量电路用于测量对应所述第三逆变子电路的温度。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逆变子电路包括并联的第一输出电路、第二输出电路以及第三输出电路。
更进一步的,所述制动电路包括预留的制动电阻接口。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逆变子电路、所述第二逆变子电路以及所述第三逆变子电路均并联一个旁路电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驱动器,用于驱动异步电机,包括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一种异步电机驱动电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行车设备,包括用于调节上下移动的锥行电机、用于调节左右移动的第一异步电机以及用于调节前后移动的第二异步电机,还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驱动器,所述驱动器分别与所述锥行电机、第一异步电机、第二异步电机驱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行车设备,包括用于调节上下移动的锥行电机、用于调节左右移动的第一异步电机以及用于调节前后移动的第二异步电机,还包括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器,所述驱动器分别与所述锥行电机、第一异步电机、第二异步电机驱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由于将整流电路、保护电路、滤波电路作为公共主回路,分别为第一逆变子电路、第二逆变子电路以及第三逆变子电路供能,第一逆变子电路连接一个用于调节上下移动的锥行电机(相对第一异步电机、第二异步电机,功率较大)作为输出负载,第二逆变子电路连接一个用于调节左右移动的第一异步电机(相对锥行电机,功率较小)作为输出负载,所述第三逆变子电路连接一个用于调节前后移动的第二异步电机(相对锥行电机,功率较小)作为输出负载,使得一个驱动电路可以同时驱动三个异步电机,从而可以配备三个不同的异步电机,同时实现上下移动、左右移动、前后移动的功能。由于只需要一个整流电路、保护电路、滤波电路作为公共主回路就可以驱动3个异步电机,同时实现上下移动、左右移动、前后移动的功能,在体积上远比配备多个驱动器要小,节省成本的同时,也节省了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异步电机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逆变子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温度测量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其中,1、整流电路,11、第一整流元件,12、第二整流元件,13、第三整流元件;
2、滤波电路,21、第一电阻,22、第二电阻,23、第一电容,24、第二电容,25、中间继电器,26、第三电阻;
3、保护电路,31、继电器,32、缓冲电路,321、第一缓冲电阻,322、第二缓冲电阻;
4、逆变电路,41、第一输出电路,411、第一晶体管,412、第二晶体管,42、第二输出电路,421、第三晶体管,422、第四晶体管,43、第三输出电路,431、第五晶体管,432、第六晶体管,44、第一温度测量电路,441、温敏电阻,442、第三电容,443、第四电容,444、第五电容,445、第四电阻,446、第五电阻,45、旁路电容;
5、制动电路,51、第一制动二极管,52、第二制动二极管,53、MOS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整流电路、保护电路、滤波电路作为公共主回路,分别为第一逆变子电路、第二逆变子电路以及第三逆变子电路供能,第一逆变子电路连接一个用于调节上下移动的锥行电机(相对第一异步电机、第二异步电机,功率较大)作为输出负载,第二逆变子电路连接一个用于调节左右移动的第一异步电机(相对锥行电机,功率较小)作为输出负载,所述第三逆变子电路连接一个用于调节前后移动的第二异步电机(相对锥行电机,功率较小)作为输出负载,使得一个驱动电路可以同时驱动三个异步电机,从而可以配备三个不同的异步电机,同时实现上下移动、左右移动、前后移动的功能。由于只需要一个整流电路、保护电路、滤波电路作为公共主回路就可以驱动3个异步电机,同时实现上下移动、左右移动、前后移动的功能,在体积上远比配备多个驱动器要小,节省成本的同时,也节省了安装空间。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异步电机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该异步电机驱动电路应用于塔吊、行车行业。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逆变子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异步电机驱动电路包括:整流电路1、保护电路3、滤波电路2、逆变电路4以及制动电路5;其中,上述整流电路1的输入端接T、S、R三相电源,上述保护电路2耦接于上述整流电路1与上述滤波电路2之间,上述滤波电路2耦接于上述保护电路3与上述逆变电路4之间,上述逆变电路4耦接于上述滤波电路2与上述制动电路5之间;上述逆变电路4包括并联的第一逆变子电路(图1中未示出)、第二逆变子电路(图1中未示出)以及第三逆变子电路(图1中未示出),上述第一逆变子电路、上述第二逆变子电路以及上述第三逆变子电路均与上述滤波电路2的输出端进行连接,上述第一逆变子电路连接一个用于调节上下移动的锥行电机作为输出负载,上述第二逆变子电路连接一个用于调节左右移动的第一异步电机作为输出负载,上述第三逆变子电路连接一个用于调节前后移动的第二异步电机作为输出负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整流电路1、保护电路3、滤波电路2以及制动电路5组成异步电机驱动电路的主回路,上述逆变电路4包括并联的第一逆变子电路、第二逆变子电路以及第三逆变子电路,第一逆变子电路、第二逆变子电路以及第三逆变子电路组成异步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出子回路。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上述整流电路以是桥式整流电路,包括三个整流元件,上述三个整流元件依次对应上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R、S和T,R、S和T可以是用于表示整流电路1的输入端的三相,用于连接对应的三相电。具体的,整流电路1包括第一整流元件11、第二整流元件12以及第三整流元件13,T、S、R三相电源分别耦接于第一整流元件11、第二整流元件12以及第三整流元件13;具体的,第一整流元件11、第二整流元件12以及第三整流元件13均包括两个同向串联的整流二极管,T、S、R三相电源分别耦接于第一整流元件11、第二整流元件12以及第三整流元件13中两个同向串联的整流二极管之间。通过整流电路1可以将T、S、R三相交流电转换直流电并输出到主回路上。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三相电可以不需要零线。
上述的保护电路3包括继电器31,以及与继电器并联的缓冲电路32,其中,上述缓冲电路包括第一缓冲电阻321,以及与第一缓冲电阻并联的第二缓冲电阻322。进一步的,上述继电器31耦接在整流电路1与滤波电路2之间,第一缓冲电阻321与继电器31并联,第二缓冲电阻322与继电器31并联,第二缓冲电阻322与第一缓冲电阻321并联,在上电时,继电器31为断开状态,电流从缓冲电路32流过,使用并联的第一缓冲电阻321与第二缓冲电阻322来对上电时的瞬时高电压进行缓冲,在电压稳定后,继电器31闭合使得缓冲电路32形成旁路,电流从继电器31闭合处流过。通过保护电路3可以保护异步电机驱动电路中的元件,避免异步电机驱动电路中的元件在上电时被瞬时高电压烧坏。
上述继电器31采用RY型继电器,继电器31的电源端口与+24V电源电连接。上述第一缓冲电阻321可以选用100R/8W的直插电阻,上述第二缓冲电阻322可以选用47R/7W的直插电阻,上述的直插电阻可以是碳膜电阻,也可以是金属膜电阻。
上述滤波电路2可以是对电路中的杂波、干扰波、低频信号等进行滤除,同时,在滤波电路2中设置有电容,可以是通过加大电容的容值,获取相对稳定的主回路电压。滤波电路2包括第一电阻21、第二电阻22、第一电容23及第二电容24,第一电阻21与第二电阻22串联,第一电容23与第二电容24串联,第一电阻21与第一电容23并联,第二电阻22与第二电容24并联。第一电阻21的第一端耦接于主回路的DC+,第一电阻21的第二端耦接于第二电阻22的第一端,第二电阻22的第二端耦接于主回路的DC-,第一电容23的正极端耦接于主回路的DC+,第二电容24的负极端耦接于主回路的DC-,第一电容23的负极端耦接于第二电容24的正极端,且第一电容23的负极端耦接于第一电阻21与第二电阻22之间,以使得第二电容24的正极端也耦接于第一电阻21与第二电阻22之间。
上述的第一电阻21、第二电阻21可以选用150K/3W的直插电阻,可以是碳膜电阻,也可以是金属膜电阻。上述的第一电容23、第二电容24可以选用1800uF/400V的电容器,上述的第一电容23、第二电容24可以是电解电容器。
上述的逆变电路4包括第一逆变子电路、第二逆变子电路以及第三逆变子电路,上述第一逆变子电路、上述第二逆变子电路以及上述第三逆变子电路的电路结构相同,连接关系也相同,以第一逆变子电路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上述第一逆变子电路的DC+耦接于主回路的DC+,上述第一逆变子电路的DC-耦接于主回路的DC-,上述第一逆变子电路具体可以包括并联的第一输出电路41,第二输出电路42,第三输出电路43,其中,第一输出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411、第二晶体管412,第二输出电路包括第三晶体管421、第四晶体管422,第三输出电路包括第五晶体管431、第六晶体管432,每个晶体管对应并联一个二极管,且二极管的正极与对应的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负极与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晶体管可以是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其中,第一晶体管411、第三晶体管421及第五晶体管431集电极耦接,第二晶体管412、第四晶体管422及第六晶体管432发射极耦接,第一晶体管411发射极与第二晶体管412的集电极连接,第三晶体管421发射极与第四晶体管422的集电极连接,第五晶体管431发射极与第六晶体管432的集电极连接。第一逆变子电路、第二逆变子电路、第三逆变子电路均可以是三相桥式逆变电路,呈180°导电方式,同一相上的两个桥臂(晶体管)交替导电,任一瞬间都可以有三个桥臂同时导通。第一逆变子电路可以将获得的直流电压对应转换为U、V及W相输出380V交流电压,驱动对应的锥行电机进行转动,用于调节上下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锥行电机为起重电机,用于上下移动起重作用,一般功率比较大,另外,第一异步电机和第二异步电机为两个行走电机,功率相对较小(典型的配置为起重电机15kw,两个行走电机一个用5.5kw,一个用2.2kw)。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可以选用集成好的IGBT模块作为逆变子电路。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逆变子电路、上述第二逆变子电路以及上述第三逆变子电路并联在同一个主回路上,每个逆变子回路中的晶体管的基极作为控制信号的输入端,当一个逆变子回路需要驱动对应的异步电机时,则该个逆变子回路中的晶体管接收到对应的高电平信号后处于导通状态,使得该逆变子回路开始工作,其余的逆变子回路中的晶体管没有接收到对应的高电平信号则会处于待机状态。当然,当第一逆变子电路、第二逆变子电路以及第三逆变子电路中的晶体管接收到对应的高电平信号时,则会同时开始工作,可以同时驱动锥行电机、第一异步电机和第二异步电机,以同时实现上下移动、左右移动、前后移动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一般同时驱动两个异步电机,可以是同时驱动锥行电机和第一异步电机,同时实现上下移动和左右移动的功能。当然,也可以是同时驱动锥行电机和第二异步电机,同时实现上下移动和前后移动的功能。还可以是同时驱动第一异步电机和第二异步电机,同时实现左右移动和前后移动的功能。
可选的,上述异步电机驱动电路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逆变子电路、所述第二逆变子电路以及所述第三逆变子电路一一对应的第一温度测量电路44、第二温度测量电路(图中未示出)以及第三温度测量电路(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温度测量电路44用于测量对应所述第一逆变子电路的温度,所述二温度测量电路用于测量对应所述第二逆变子电路的温度,所述第三温度测量电路用于测量对应所述第三逆变子电路的温度。第一温度测量电路44、第二温度测量电路以及第三温度测量电路的电路结构以及连接关系相同。如图3所示,以第一温度测量电路44为例进行说明。第一温度测量电路44包括温敏电阻441,第一温度测量电路44还包括第三电容442、第四电容443、第五电容444、第四电阻445以及第五电阻446。第三电容442和第四电容443并联且与+5V电源电连接。第三电容442和第四电容443并联后与第四电阻445的第一端电连接后接地,使得第四电阻445的第一端也接地。第四电阻445的第二端与第五电容444的第一端、第五电阻446的第一端和温敏电阻441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五电阻446的第二端与+5V电源电连接,温敏电阻441的第二端与第五电容444的第二端电连接。
可选的,上述制动电路5包括预留的制动电阻接口,制动电阻接口包括BR-和BRG,上述制动电路还包括第一制动二极管51、第二制动二极管52以及MOS管53,第一制动二极管51与第二制动二极管52并联,其中第一制动二极管51的正极与第二制动二极管52的正极耦接,第一制动二极管51的负极以及第二制动二极管52的负极耦接于主回路的DC+,第一制动二极管51的正极与第二制动二极管52的正极还与MOS管53的漏极耦接,MOS管53的源极耦接于主回路的DC-,制动电阻(图2中未示出)的第一端耦接于MOS管的栅极,制动电阻的第二端耦接于MOS管53的漏极。需要说明的是,制动电阻接口为MOS管53的栅极(BRG)以及MOS管53的漏极(BR-),制动电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安装,也可以不安装,在安装制动电阻时,只需要将制动电阻的两端耦接于制动电阻接口上即可。上述制动电路可以分担主回路的部分电压,防止主回路电压较高,并在电压过高时,通过MOS管53及时进行断开,进一步保护异步电机驱动电路。
可选的,第一逆变子电路、所述第二逆变子电路以及所述第三逆变子电路均并联一个旁路电容45。上述的旁路电容45一端耦接于主回路DC+,另一端耦接于主回路DC-。这样,可以使主回路的输出均匀化,保护对应的逆变子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将整流电路1、保护电路3、滤波电路2作为公共主回路,分别为第一逆变子电路、第二逆变子电路以及第三逆变子电路供能,第一逆变子电路连接一个用于调节上下移动的锥行电机(相对第一异步电机、第二异步电机,功率较大)作为输出负载,第二逆变子电路连接一个用于调节左右移动的第一异步电机(相对锥行电机,功率较小)作为输出负载,所述第三逆变子电路连接一个用于调节前后移动的第二异步电机(相对锥行电机,功率较小)作为输出负载,使得一个驱动电路可以同时驱动三个异步电机,从而可以配备三个不同的异步电机,同时实现上下移动、左右移动、前后移动的功能。由于只需要一个整流电路、保护电路、滤波电路作为公共主回路就可以驱动3个异步电机,同时实现上下移动、左右移动、前后移动的功能,在体积上远比配备多个驱动器要小,节省成本的同时,也节省了安装空间。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驱动器,用于驱动异步电机,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任一所述的异步电机驱动电路。包括用于调节上下移动的锥行电机、用于调节左右移动的第一异步电机以及用于调节前后移动的第二异步电机,驱动器同时驱动锥行电机、第一异步电机和第二异步电机旋转,同时实现上下移动、左右移动和前后移动的功能。
由于将整流电路1、保护电路3、滤波电路2作为公共主回路,分别为第一逆变子电路、第二逆变子电路以及第三逆变子电路供能,第一逆变子电路连接一个用于调节上下移动的锥行电机(相对第一异步电机、第二异步电机,功率较大)作为输出负载,第二逆变子电路连接一个用于调节左右移动的第一异步电机(相对锥行电机,功率较小)作为输出负载,所述第三逆变子电路连接一个用于调节前后移动的第二异步电机(相对锥行电机,功率较小)作为输出负载,使得一个驱动电路可以同时驱动三个异步电机,从而可以配备三个不同的异步电机,同时实现上下移动、左右移动、前后移动的功能。由于只需要一个整流电路1、保护电路3、滤波电路2作为公共主回路就可以驱动3个异步电机,同时实现上下移动、左右移动、前后移动的功能,在体积上远比配备多个驱动器要小,节省成本的同时,也节省了安装空间。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行车设备,包括用于调节上下移动的锥行电机、用于调节左右移动的第一异步电机以及用于调节前后移动的第二异步电机,还包括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器,上述驱动器与上述锥行电机、第一异步电机、第二异步电机驱动连接。驱动器同时驱动锥行电机、第一异步电机、第二异步电机旋转,电机旋转带到行车设备上下、左右、前后移动。。
由于将整流电路1、保护电路3、滤波电路2作为公共主回路,分别为第一逆变子电路、第二逆变子电路以及第三逆变子电路供能,第一逆变子电路连接一个用于调节上下移动的锥行电机(相对第一异步电机、第二异步电机,功率较大)作为输出负载,第二逆变子电路连接一个用于调节左右移动的第一异步电机(相对锥行电机,功率较小)作为输出负载,所述第三逆变子电路连接一个用于调节前后移动的第二异步电机(相对锥行电机,功率较小)作为输出负载,使得一个驱动电路可以同时驱动三个异步电机,从而可以配备三个不同的异步电机,同时实现上下移动、左右移动、前后移动的功能。由于只需要一个整流电路1、保护电路3、滤波电路2作为公共主回路就可以驱动3个异步电机,同时实现上下移动、左右移动、前后移动的功能,在体积上远比配备多个驱动器要小,节省成本的同时,也节省了安装空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且上述的连接指电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异步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步电机驱动电路包括:整流电路、保护电路、滤波电路、逆变电路以及制动电路;
所述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接T、S、R三相电源,所述保护电路耦接于所述整流电路与所述滤波电路之间,所述滤波电路耦接于所述保护电路与所述逆变电路之间,所述逆变电路耦接于所述滤波电路与所述制动电路之间;
所述逆变电路包括并联的第一逆变子电路、第二逆变子电路以及第三逆变子电路,所述第一逆变子电路、所述第二逆变子电路以及所述第三逆变子电路均与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出端进行连接,所述第一逆变子电路连接一个用于调节上下移动的锥行电机作为输出负载,所述第二逆变子电路连接一个用于调节左右移动的第一异步电机作为输出负载,所述第三逆变子电路连接一个用于调节前后移动的第二异步电机作为输出负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步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继电器,以及与所述继电器并联的缓冲电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步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缓冲电路包括第一缓冲电阻以及与所述第一缓冲电阻并联的第二缓冲电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步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及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二电阻串联,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二电容串联,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电容并联,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第二电容并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步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步电机驱动电路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逆变子电路、所述第二逆变子电路以及所述第三逆变子电路一一对应的第一温度测量电路、第二温度测量电路以及第三温度测量电路,所述第一温度测量电路用于测量对应所述第一逆变子电路的温度,所述二温度测量电路用于测量对应所述第二逆变子电路的温度,所述第三温度测量电路用于测量对应所述第三逆变子电路的温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步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逆变子电路包括并联的第一输出电路、第二输出电路以及第三输出电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步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电路包括预留的制动电阻接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步电机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逆变子电路、所述第二逆变子电路以及所述第三逆变子电路均并联一个旁路电容。
9.一种驱动器,用于驱动异步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一种异步电机驱动电路。
10.一种行车设备,包括用于调节上下移动的锥行电机、用于调节左右移动的第一异步电机以及用于调节前后移动的第二异步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驱动器,所述驱动器分别与所述锥行电机、第一异步电机、第二异步电机驱动连接。
CN202220467813.1U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异步电机驱动电路、驱动器及行车设备 Active CN2171595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67813.1U CN217159568U (zh)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异步电机驱动电路、驱动器及行车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67813.1U CN217159568U (zh)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异步电机驱动电路、驱动器及行车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59568U true CN217159568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91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67813.1U Active CN217159568U (zh) 2022-03-04 2022-03-04 一种异步电机驱动电路、驱动器及行车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595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92558A (zh) 一种充放电控制装置
CN110829376B (zh) 一种电机主动短路控制装置、方法及汽车
CN110829906B (zh) 一种三相开关磁阻电机快速制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194245B (zh) 一种具有输入缺相检测功能的伺服驱动器及其检测方法
CN217159568U (zh) 一种异步电机驱动电路、驱动器及行车设备
CN209072382U (zh) 集成驱动与动力电池充电的开关磁阻电机控制系统
CN213892231U (zh) 一种v2g充电桩
CN103269113B (zh) 低压电动车驱动控制器及充电方法
CN202997986U (zh) 一种直流无刷电机驱动装置
CN109274310B (zh) 集成驱动与动力电池充电的开关磁阻电机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Namuduri et al. High power density electric drive for a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CN214045480U (zh) 一种采用改进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
CN2678242Y (zh) 大功率变频逆变器
CN213937783U (zh) 一种采用无传感器双环启动技术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
CN214647228U (zh) 一种刀具主轴驱动电路、驱动器及加工设备
CN212649377U (zh) Dc400v-dc1000v宽电压范围输入逆变器
CN213783174U (zh) 一种电机驱动系统及应用该系统的中央吸油烟机
CN213602406U (zh) 一种直流变频电流环控制电路
CN212183434U (zh) 一种车载永磁电机取力行车发电系统
CN103042944A (zh) 一种电动汽车驱动器
CN215009722U (zh) 能量回收电路及电动车
CN215186523U (zh) 一种无刷直流电机用连续电流控制系统
CN112092669A (zh) 一种v2g充电桩
CN218041217U (zh) 一种伺服驱动器中的电信号处理模块
CN210839403U (zh) 一种高速永磁同步发电机回馈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