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158768U - 插座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插座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158768U
CN217158768U CN202220251111.XU CN202220251111U CN217158768U CN 217158768 U CN217158768 U CN 217158768U CN 202220251111 U CN202220251111 U CN 202220251111U CN 217158768 U CN217158768 U CN 2171587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inner shell
opening
bent
waterp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5111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庆典
万伟
祁小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anced-Connectek (kun-Shan) Ltd
Original Assignee
Advanced-Connectek (kun-Sha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vanced-Connectek (kun-Shan) Ltd filed Critical Advanced-Connectek (kun-Shan)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5111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1587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1587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1587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插座电连接器,主要包括:绝缘主体、多个插座端子、内壳体、外壳体及防水件,其中内壳体界定有安装空间以及位于内壳体一侧的插接口与另一侧的置入口,内壳体位于插接口处的至少一边朝外弯折一弯折档部,外壳体的开口与内壳体的插接口之间界定一段差,防水件套设于内壳体且抵顶于弯折档部并位于段差位置,透过段差有利于防水件方便组装,同时藉由弯折档部可防止防水件朝前脱落。

Description

插座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插座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的传输介面规格相当多样,例如HDMI或通用序列汇流排(UniversalSerial Bus,简称USB),而USB逐渐为大众所使用,并以USB2.0传输规格发展至现今为传输速度更快的USB3.0传输规格。
目前的HDMI插座电连接器为能达到防水效果,防水结构多在半成品内做点胶,但点胶方式是采用液态树脂,因此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粘度,点胶过程中容易发生爬胶问题,进而影响组装及连接器的防水效果。
发明内容
依据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一绝缘主体,包含一基座及一舌片;多个插座端子,各所述插座端子设置于所述基座及所述舌片;一内壳体,其界定一供设置所述绝缘主体之安装空间以及一位于所述内壳体一侧的插接口与另一侧的置入口,其中所述内壳体位于所述插接口处的至少一边朝外弯折一弯折档部;一外壳体,其界定一供所述内壳体设置之套设空间,于所述套设空间前端处界定一开口及后端处界定一供所述内壳体插入至所述开口之安装口,所述开口与所述插接口之间界定一段差;及一防水件,其套设于所述内壳体且抵顶于所述弯折档部并位于所述段差位置。
优选地,所述弯折档部是位于对应边弯折。
优选地,所述内壳体至少一壁面形成至少一朝所述安装空间凸伸之凸部。
优选地,所述凸部为封闭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内壳体设置一卡合结构,所述内壳体外壁面位于所述卡合结构设置一薄片。
优选地,所述内壳体后端与所述基座之间形成一缝隙,所述缝隙系由一防水胶充填。
优选地,所述外壳体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一固定脚。
优选地,所述插座电连接器为HDMI连接器。
综上所述,依据一些实施例,主要是将防水件套设于内壳体且抵顶于弯折档部并位于段差位置,透过段差有利于防水件方便组装,同时藉由弯折档部可防止防水件朝前脱落。不仅可达到防水效果,且因防水件套设方式安装,因此不存在采用液态树脂的技术问题,因此不会发生影响组装及连接器的防水效果问题。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安装防水件的结合示意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充填防水胶的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插座连接器1、绝缘主体10、基座100、舌片102、插座端子11、内壳体12、安装空间120、凸部121、插接口122、置入口124、弯折档部126、卡合结构127、薄片128、缝隙129、外壳体13、套设空间130、固定脚131、开口132、安装口134、防水件14、段差15、防水胶2。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及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及立体分解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插座电连接器,本实用新型的插座电连接器为HDMI连接器,插座连接器1主要包括:绝缘主体10、插座端子11、内壳体12、外壳体13及防水件14,其中绝缘主体10包含基座100及舌片102,各插座端子11设置于基座100及舌片102,内壳体12界定有安装空间120以供设置绝缘主体10以及一位于内壳体12一侧的插接口122与另一侧的置入口124,其中内壳体12位于插接口122处的至少一边朝外弯折一弯折档部126。
外壳体13界定套设空间130以及位于套设空间130前端处的开口132及后端处的安装口134,其中套设空间130供内壳体12设置,另外,外壳体13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一固定脚131,内壳体12设置方式是由安装口134插入至开口132位置,其中外壳体132的开口132与内壳体12的插接口122之间界定一段差15,防水件14套设于内壳体12且抵顶于弯折档部126并位于段差15位置,透过段差15有利于防水件14方便组装,同时藉由弯折档部126可防止防水件14朝前脱落。
前述中的内壳体12至少一壁面形成至少一朝安装空间120凸伸之凸部121,凸部121为封闭式结构。另外,内壳体12设置一卡合结构127(鸠尾槽),内壳体12外壁面位于卡合结构127设置一薄片128,内壳体12主要以铁件经弯折形成之后,对接的侧边分别以卡合结构127进行固定,因此彼此间必然产生缝隙,透过薄片128遮盖以防止外部水气进入。
再者,内壳体12后端与基座100之间形成一缝隙129,缝隙129由一防水胶2充填,使缝隙129受到防水胶2密封而避免水气通过。
一并参考图3及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安装防水件的结合示意图及充填防水胶的结构示意图。由图3中可知,防水件14主要套设于内壳体12且抵顶于弯折档部126并位于段差15位置。其中弯折档部126主要是位于对应边弯折,不仅可达到防水效果,且因防水件套设方式安装,因此不存在采用液态树脂的技术问题,因此不会发生影响组装及连接器的防水效果问题。
由图4中可知,绝缘主体10、内壳体12及外壳体13完成组装后,绝缘主体10与内壳体12于后端的接触部位会形成缝隙129,因此于缝隙129位置直接以点胶方式设置防水胶2进行密封,进而避免外部水气通过。
通过上述中,利用防水件14套设于内壳体12且抵顶于弯折档部126并位于段差15位置,透过段差15有利于防水件14方便组装,同时藉由弯折档部126可防止防水件14朝前脱落。不仅可达到防水效果,且因防水件14套设方式安装,因此不存在采用液态树脂的技术问题,因此不会发生影响组装及连接器的防水效果问题。

Claims (8)

1.一种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一绝缘主体,包含一基座及一舌片;
多个插座端子,各所述插座端子设置于所述基座及所述舌片;
一内壳体,其界定一供设置所述绝缘主体之安装空间以及一位于所述内壳体一侧的插接口与另一侧的置入口,其中所述内壳体位于所述插接口处的至少一边朝外弯折一弯折档部;
一外壳体,其界定一供所述内壳体设置之套设空间,于所述套设空间前端处界定一开口及后端处界定一供所述内壳体插入至所述开口之安装口,所述开口与所述插接口之间界定一段差;及
一防水件,其套设于所述内壳体且抵顶于所述弯折档部并位于所述段差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档部是位于对应边弯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至少一壁面形成至少一朝所述安装空间凸伸之凸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为封闭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设置一卡合结构,所述内壳体外壁面位于所述卡合结构设置一薄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后端与所述基座之间形成一缝隙,所述缝隙系由一防水胶充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一固定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电连接器为HDMI连接器。
CN202220251111.XU 2022-02-07 2022-02-07 插座电连接器 Active CN2171587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51111.XU CN217158768U (zh) 2022-02-07 2022-02-07 插座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51111.XU CN217158768U (zh) 2022-02-07 2022-02-07 插座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158768U true CN217158768U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91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51111.XU Active CN217158768U (zh) 2022-02-07 2022-02-07 插座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1587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49786B1 (ko) 방수 전기 커넥터
CN104362450B (zh) 具有双向插接功能的插头连接器
US928892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217158768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17158769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17158767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18005373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18482452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115473072A (zh) 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18039963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18242371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17641939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18849930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18975878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18039960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19163775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18975877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18849929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17641901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18039962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18731932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19163776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18849931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18039956U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217641902U (zh) 插座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